把握爱与严的尺度
如何把握课堂教学中“爱”和“严”的尺度

如何把握课堂教学中“爱”和“严”的尺度在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份,爱得太随便,就是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师色变”。
要把握这个度,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爱?什么是严?“爱”是什么?是宽容,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
那么严是什么?“严”是指遵守或执行规定、规则十分认真,不偏离原则,不容马虎。
教师在课堂上应严格要求学生,才能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成功的教育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热情关怀,这里的关键是要恰当地处理严和爱的关系,要把握适当的“度”。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师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
尤其是后进生,爱之深切,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
如果光爱无严,就会造成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执行不力或者不去执行,达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和目的;相反,如果光严无爱,那学生对教师也只能是敬而远之或者冷漠、抵触,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事实上,教育教学的真谛就是严与爱的和谐。
据我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师只有做到了爱和严的适度,才能把爱与严很好的结合起来。
教师对学生不仅要给予关心、爱护、帮助、鼓励,使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和睦,而且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加管教,使师生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唯有做到宽严适度,严爱统一,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
下面就从两个方面谈谈如何把握课堂教学中“爱”和“严”的尺度。
一、对学生的“爱”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爱要有原则、有尺度。
任何时候教师对学生的爱都不是没有限制的,更不是没有原则的溺爱和纵容。
我们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优秀学生犯了错误,我们不是那么生气,觉得可以原谅,不去批评,而差生如果犯了同样的错误,就认为不可以原谅,必须惩罚。
这样做是不对的。
2.爱要细腻。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品德,还应该了解学生的性情及生活,观察学生的情绪。
浅谈班主任的“严”与“爱”

2严而有情。 . 打骂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 不能 在教育中让学生身心受到伤害 ,而应让学生感到教 师是在真诚地关心 、 帮助他。 教师一定要在教育实施 中注意调控好 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变痛恨为痛心 , 变 冷漠为热情 , 变愠怒为宽容 , 变责骂为劝慰 , 变训斥 为商量 , 变罚站为请坐。按常情 , 上述例子中那几个
学 生 犯 了错 误 之后 都 会 害 怕 、 心 , 是 , 们 也 可 担 但 他 能会想 : 老师 能把 ,f 怎样 。此时 , 看 i] tf 如果 教 师 变愠 怒 为宽 容 , 先请 学生 坐下 。这 样 , 哪怕 是再 桀 骜不 驯
响。这不是爱 , 而是宠是害 1 2爱而不偏。 .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能存偏颇 , 而 应纯洁 、 真挚 、 普遍 、 持久 , 能够拨动学生的心弦。再
班 级 管理 策 略
浅 谈 班 主 任 的 ¨严 "与 ¨爱 ”
任 利 民
( 迁安职业技术教育 中心 ,河北 唐 山 040) 64 0
摘
要: 班主任工作 中“ “ 共生 , 爱” 严” 爱是严的本质 , 严是 爱的体现 ; 只有将 严格 融入爱护 , 爱而不宠 、 不偏 、
可感 , 严而有理、 有情 、 有范 , 爱寓于严 , 出于爱 , 严 才能启迪 学生心 灵, 激励奋发成才。
作为教师必须 品德高 尚, 言行规范 , 严于律 己。学年 初我 刚接班时 , 一进教室 , 只见地面一片狼藉 , 学生 却熟视无睹。 对此, 骂” 靠“ 肯定无济于事。 于是 , 我便 无声地俯身打扫 , 当扫到一个学生的脚下时 , 那学生 的脸便 红 了 , :老师 , 来扫 。” 只笑着 点 头 , 说 “ 我 我 其 他学生见状都赶忙把 自己四周的废纸屑捡起来扔进 垃 圾 桶里 。 自此 以后 , 班里 的卫 生状 况 大有好 转 。
严与爱的尺度

爱在细微处,严在该严时---------我的专业理念胜利路小学赵景霞我从1995年9月开始工作以来,就开始担任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工作。
一开始我感觉非常新鲜、有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更感到教师的工作是一件非常繁琐、但同时是很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在作中,我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
回忆在近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有过许多失败的地方。
印象最深的事情还是我带我的第一届学生的过程。
记得我是从一年级就接手了他们。
我是初为人师,而他们第一次背着书包踏入小学,彼此都是那么新鲜。
看着他们一个一个可爱的笑脸,我从心底里喜欢他们。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老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把学生教好。
尤其是教师,在工作中一定要实效的发挥爱的作用,将师爱与亲情结合。
”这是我学到的当好教师的经验。
我努力把它应用到我的教师工作之中。
我的性格很温柔,所以很少对学生发火,每次学生犯错,我总是耐心的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
我总觉得学生年龄小,很多事情干不了,所以我就亲力亲为,扫地、摆桌子、出黑板报,每天都累得筋疲力尽。
可是这个班带了两三年后,我的付出却与我的收获不成正比。
三个班中,我班的成绩最后,纪律最后。
我很困惑,我努力地工作,想把班带好,为什么没有成绩,问题出在哪呢?我把我的困惑讲给我校很优秀的老教师王老师,请她给我指点指点。
她语重心长的说:“小赵,对学生光有爱是不够的。
要爱在细微处,严在该严时。
你是爱有余,而严不足啊。
”接着她详细的给我讲了什么时候该对学生温柔些,什么时候要严厉些。
原来自己没做学生的导师,而一直在做学生的保姆。
现在我从不断地摸索中,懂得了:要想做好教学工作,要着重掌握好严与爱的尺度,即不能一味的严,压抑孩子的天性,形成师生之间的对立,搞不好会发生不该发生的悲剧,但教师对学生也不能一味的无原则的爱,不能因怕伤学生自尊,伤了师生感情而一味的和风细雨,让老师的角色和父母无疑,在纵容与放松中进行的教育同样达不到最佳的效果。
班主任严与爱教育名言

教育不只是斗智斗勇,除了智慧,应该还有情感。
教育家夏沔尊曾说过: 没有爱的教育就像池塘里没有水一样, 不成其为池塘。
教育工作必须要把握准对学生"严与爱"的尺度,不要对学生爱得太过分,爱得太随便,失去师之尊严,也不能束得太紧、管得太死。
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正确把握严与爱,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
过分强调师道尊严,对于学生苛求有加,包容不足。
同时,也把严误解成体罚和变相体罚,让学生的自尊、人格、上进心被“严”的霜风冷雨击碎,心灵受到创伤,心里被压抑,久而久之,将形成“视老师为仇人,谈老师而色变”的尴尬局面。
爱,是教育的根基,爱要讲究艺术;严,是教育必要手段,严要讲究尺度。
严而有格,爱而不纵,奖罚分明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亲如朋友严而有方,严而有度,严而有理,严中有细。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善待学生的认知高度。
先严后宽者,人感其恩;先宽后严者,人怒其酷。
马克思曾说过:“只有完善的集体,才能造就完善的个人融五心,铸师魂:责任心,宽容心,公平心、爱心和细心是不可缺少魏书生:松静匀乐(身体松;,心灵静;呼吸匀;情绪乐)1.改变自我,天高地阔;埋怨环境,天昏地暗。
2.能受委屈的人才是强者。
3.终止一个坏习惯和培养一个好习惯,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4.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李镇西:1.一个后进生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科研对象。
2.爱,是教育的前提;但远不是教育的全部。
由爱升华为责任——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3. 我经常提醒自己,我不能左右社会,但我可以左右我自己的精神。
万玮:1. 切记不要与学生当众发生冲突,冲突一旦发生,教师肯定陷入被动。
2. 一切学生工作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尽可能多地转化学生,尽可能多地保护自己。
班主任应怎样把握对学生的严与爱

班主任应怎样把握对学生的严与爱-班主任论文班主任应怎样把握对学生的严与爱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和第一责任人,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核心,同时班主任也是学生最信任、最依赖、最可靠的人,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是持久的、深远的,甚至有时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
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呢,如何切实为学生服好务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爱事业,爱学生”,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突出一个“爱”字。
2、“勤了解,勤解决”,做好班主任工作,要体现一个“勤”字。
3、“细体会,细处理”,做好班主任工作要做到一个“细‘字。
4、“全负责,无私心”,做好班主任工作应注意一个“全”字。
5、“严管理、有尺度”,做好班主任工作,要把握一个“严”字。
6、“方法有度,处理适度,”,做好班主任工作,要讲究一个“度”字7、“处处有爱心,工作有耐心”,做好班主任工作,最后要归结为一个“心”字。
班主任作为班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工作的质量,决定着班集体的精神面貌,深刻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教育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工作更是一门管理学生的艺术,而搞好这门艺术则主要体现为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是由班主任老师的理智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
表现在班主任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地要求学生等。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它蕴含了更多的社会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因为它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肯定的情感,它还是一种评价。
班主任的一句话有时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
——关爱学生,主动推进我认为这很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爱的方式不当造成的。
有人曾把班主任对学生的爱的方式不当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
1)传统的家长式的爱,表现在班主任言行专制,不尊重学生人格,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学生,学生稍不顺从,则批评训斥,甚至辱骂体罚。
浅谈教师对学生严和爱的度

浅谈教师对学生严和爱的度浅谈教师对学生严和爱的度明朗完小赵兴翠“教不严,师之惰。
”这句话阐释了严与爱的辩证关系。
但是严格要求并不是超越实际,更不是处处、事事挑毛病,而是按照学生认识事物和接受事物的规律,耐心的诱导他们,发扬其优点,克服其缺点。
如果脱离实际就可能出现严而无格的现象。
同时,教师还应首先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否则,任凭你讲得天花乱坠,对学生如何严厉,其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在教学中,教师的严和爱本身就是一个司空见惯不成问题的问题,严和爱是辩证统一的,因爱而生严,严中显现爱,但凡事都得讲究个“度”。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片面的理解“严师出高徒”这句古训,用过激的方法去处理一个问题,教学中过份严厉地对学生抱有较高期望,要求一切都很完美、一切要如自己所愿。
严不代表就是对学生好,过分严厉由之产生对学生讽刺、冷漠、体罚或是变相体罚等等,有伤学生尊严的手段,这只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特殊情绪,也会因此以消极的态度来对抗老师。
“严”字当头难免给学生以冷若冰霜的感觉。
严厉有余而宽爱不足,在学生面前显得过份严厉、盛气凌人、居高临下只会让学生感到提心吊胆,战战兢兢,久而久之势必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再次,教师对学生过份溺爱而严格不足,学生也会因此逐渐松散、懈怠,犹如“一盘散沙”,这样就难以控制和驾驭学生,当然,因爱生严,严中见爱,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严而有格”,而非严而过度,严是教师热爱学生的一种表现,严格而不迁就,爱而不放任,严而不爱,就如花之无香。
严而无“度”,认为“师之过,教不严”,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学生,认为”服从便是美德“。
认为对学生实行严厉的管束是出于对他们的爱,“教不严,师之惰”,“恨铁不成钢”,就象法西斯,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对老师“敬而远之”,这种“严”只能是部分老师对它的曲解、误用,心虽善但严而无格,严而无“度”,爱心荡然无存,那么学生的自尊、人格也也会受伤害,这样的“严”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种隐性扼杀。
爱与严尺度如何把握_张红

中国教师报/2007年/4月/18日/第C03版班级在线爱与严尺度如何把握张红严格不等于严厉教师对待学生该不该严格?答案是肯定的。
孩子,只有经过严格规范的管理与教育,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但是,许多教师将严格与严厉混淆起来。
看了这个案例,我认真查阅了词典:“严格”是指遵守或执行规定、规则十分认真,不偏离原则,不容马虎;“严厉”是指严肃而厉害,不宽容。
我们不难发现,虽然二者都有“严”字,但意义却大不相同。
严格强调不马虎,而严厉强调不宽容。
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上都应严格要求学生。
严格,会让学生为你的负责和耐心而感动;严厉,则会让学生对你心生畏惧,甚至心生怨恨。
这个案例使我想起从外校转到我班的“捣蛋鬼”:他把从地上捡到的干净卫生巾贴到黑板上招领,还问老师那是什么;他在课堂上出怪声;他把自己的自行车与女生的自行车锁在一起,必须等他来才能骑走;他把小学的“仇人”叫到厕所痛打一顿……这样的学生能不令老师生气吗?但是我知道,他现在的恶习不是一时养成的,也不是一时能够改正的。
既然他敢做,说明他已做好了对付老师的充分准备。
像他这样的学生已经尝够了训斥和打骂的滋味,老师的愤怒或者打骂只会让他沾沾自喜,认为你上了他的圈套。
面对他的第一次错误,我把他请到办公室进行了一次长谈,分析了事情的利害关系,让他知道老师了解他的长处,相信他是个好孩子。
最后他给了我努力改正的承诺并拉钩为定。
见天色已晚,我把他送到家门口。
尽管后来他又犯了不少的错误,我认为那是正常的,我不断鼓励他,不断督促他坚守自己的诺言。
最后,我们共同战胜了他的恶习。
通过切身体会,我深深感到:教育,任重而道远。
对待学生,严格而不要严厉。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卢龙镇中学平文静)●教师要具备弹性的道德准则福建薛老师信中所反映的情况,虽然只是个案,但“尊敬师长、爱护学生”的校园守则,被一个又一个极端事件攻破,确是不争的事实。
师生关系日益难处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爱”与“严”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爱”与“严”【摘要】班主任在工作中既要做到“爱”又要做到“严”,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成长。
正确处理“爱”与“严”的关系,体现在关心、理解、帮助和规范、要求、处罚等方面。
实践中,班主任要因学生不同而施教,保持“爱”与“严”的平衡。
爱与严均衡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唤起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要求他们善于运用“爱”和“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班主任工作中,恰当地运用“爱”和“严”,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他们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爱、严、关心、理解、帮助、规范、要求、处罚、因材施教、平衡、自觉性、责任感1. 引言1.1 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其身兼多职的特点。
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班主任需要承担起照顾学生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的责任。
班主任还要充当学生与家长、学校之间的桥梁,起到协调和传递信息的作用。
这种身兼多职的特殊性,使得班主任的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教育管理,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
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还在于其每天都要面对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求和问题,班主任需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关心和指导,而不是简单地对所有学生一概处理。
这种个性化的管理和关心,需要班主任具备耐心、细心和爱心,去了解和关心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成长成才。
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在于其综合性和复杂性,需要班主任具备全方位的能力和素质来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班主任的工作不仅是管理班级,更是培养学生,关心学生,引导学生,让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1.2 “爱”与“严”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在班主任工作中,"爱"与"严"是两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爱"和"严"并重,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握爱与严的尺度
去年, 我带四年级2班。
这个班的女生勤学、活泼,男生聪颖、淘气。
全班同学在一群得力的班干部带领下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气氛特别活跃。
学期结束前两周,为了缓解学生复习的紧张气氛,我稍稍放松了对学生的严管,班上学生也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有些学生似乎不那么“安分”了。
课堂上递纸条、讲小话的,课间追赶、嬉闹的,寄宿生私自出校门的……层出不穷。
一向讲民主的我感到学生太猖狂,认为他们根本没把我这个班主任放在眼里。
我既没找学生个别了解情况,又没召开班委会,一气之下自作主张给他们定下了若干个“不准”。
“新规”一出台,班上学生出奇地安静。
当时我还暗暗庆幸自己的“妙招”真灵呢!可是,第二天,我就收到了我班班长发来的邮件,她向我诉说了同学们对我的不满,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徐老师,我不同意您昨天的做法。
我认为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犯错,之后,不断改正。
没错,不调皮的乖孩子是讨您欢心的,但是您仔细想想,他们身上还找得到作为孩子的天性么?如果我们班都是一些乖孩子,我们的生活哪有这么绚丽多姿呀!老师,让我们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孩子吧!一个每天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有主见,有个性,有责任心,敢做敢当的孩子!”我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
一向威严的我意识到了自己的冲动伤害了学生,一再警告自己要冷静。
我经过一夜的思前想后,心理终于平衡了,决定用宽容接纳我的学生们。
首先,我诚恳地向全班学生道了歉,并当即废除那些所谓的“不准”。
然后组织学生就近段发生的一连串事情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认识错误,学会自律。
最后师生共同制定后段学习计划,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
做完这一切,我分明看到孩子们脸上露出了童真的笑,教室又洋溢着往日的欢乐。
在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会吸取前面的经验教训,尽量把握好“爱”与“严”的尺度,对学生少一点约束,多一些宽容,使他们的童年生活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