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代谢

合集下载

植物次生代谢

植物次生代谢
N-甲基转移酶
茶树体内只有三种N-甲基转移酶,分别为 黄嘌呤核苷N-甲基转移酶(7-NMT)、7-甲基黄 嘌呤N-甲基转移酶(3-NMT)和可可碱N-甲基 转 移 酶 (1-NMT) 。 其 中 以 3-NMT 活 性 最 高 , 它的活性是7-NMT和1-NMT活性总和的10倍 以上,因此,在生物合成旺盛的芽叶中,常 常有可可碱的大量积累。H.Ashihara等研究 发现,四个月的茶树幼苗中的咖啡碱主要分 布在叶片内,而合成咖啡碱的先质可可碱只 存在嫩叶中,咖啡碱是在嫩叶中经可可碱合 成的。
N-甲基核苷酶
此酶为水解酶,主要是催化7-甲基黄嘌 呤核苷水解脱去核糖而转变为7-甲基黄嘌 呤的反应。其分子量大约为55,000,最适 pH为8.0-8.5,最适温度为40-450C。
它是咖啡碱合成中的一个调节酶,如 果没有该酶对7-甲基黄嘌呤核苷的水解, 以后嘌呤甲基化,进而生成咖啡碱的反应 就无法进行。
▪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的关系及代谢的 主要途径
在高等植物中,次级代谢的主要系统是从 糖酵解系统(EMP),磷酸戊糖循环(PPP or HMP),柠檬酸循环(TCA)等初级代谢的中 间产物派生出来的三个途径莽草酸途径、 甲瓦龙酸途径、多酮化途径,借助这3个合 成途径和氨基酸合成途径相结合生成生物 碱、萜烯、黄酮类等次级代谢产物。
3)环境因素对次级代谢的调节
和初级代谢相类似,在一定限度范围 内,高等植物的次级代谢受环境因素的 影响和调节。如激素、光照、温度、肥 料等都会对次级代谢起着调节作用。
第二节 茶树中的生物碱代谢
1、茶树体内咖啡碱的分布 2、茶树体内咖啡碱的生物合成 • 咖啡碱生物合成部位 • 咖啡碱生物合成中嘌呤环的来源及嘌呤环的
在茶树体内用于合成生物碱的嘌呤大多 来自核苷酸库,库中的腺嘌呤核苷酸被 认为是最有效的前体,由它可在一系列 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为咖啡碱 。

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的概念

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的概念

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的概念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的概念1. 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定义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是生物体内产生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化合物。

初生代谢产物是在生物体内发育的早期阶段产生的化合物,主要用于维持生命和促进生长的基本代谢功能。

而次生代谢产物是在生物体内发育的后期阶段产生的化合物,不参与生物体的基本代谢,但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和适应性。

2. 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功能初生代谢产物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等生物大分子,以及氨基酸、酶、激素等生物小分子。

它们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是构成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基本组成部分。

而次生代谢产物则包括生物碱、鞣质、挥发油、色素等化合物,具有抗菌、抗虫、抗氧化、防御等生理活性,在植物的适应环境和保护自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在生物体中的制备和调控初生代谢产物一般是通过生物体内的基础代谢途径合成的,如糖酵解、蛋白质合成、脂质代谢等。

它们的合成受到生物体内外环境的调控,如营养物质的供应、激素的调节等。

而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一般是在特定的生物发育阶段或环境刺激下进行的,受到内在遗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通常在生物体受到外界胁迫时产生。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在生物体内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

初生代谢产物是维持生命的基础物质,是生物体正常生长和代谢活动不可或缺的。

而次生代谢产物则是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和防御外界威胁而产生的重要物质,对于保护植物自身和与外界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总结回顾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作为生物体内重要的化合物,分别在维持生命和适应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初生代谢产物是生物的基础代谢产物,次生代谢产物则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

这两种代谢产物相辅相成,共同维护着生物体的正常功能和适应性。

在撰写文章时,我尽力按照所提供的要求,以简单到复杂的方式全面评估了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的概念,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次生代谢产物特点概述

次生代谢产物特点概述

次生代谢产物特点概述次生代谢产物是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非必需代谢产物。

与主代谢产物不同,次生代谢产物在生物体的生存和生长中并不起直接关键作用,但却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功能。

本文将概述次生代谢产物的特点。

一、多样性和广泛性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非常多样,可以包括植物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如生物碱、黄酮类物质等,以及微生物合成的天然产物如抗生素、降解物质等。

这些产物在结构、功能和活性上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使得次生代谢产物在药物研究、农业和食品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生物活性和功能多样性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和功能。

它们可以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活性。

一些次生代谢产物也具有植物的防御功能,可以对抗外界的压力和损伤,提高植物的适应能力。

次生代谢产物还可以参与植物的交流和信号传递,或者作为植物与其他生物的互利共生关系中的介质。

三、结构复杂性和多样性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通常比较复杂,具有分子量高、不规则和多环结构等特点。

这些复杂结构使得次生代谢产物在药物合成和化学合成方面具有挑战性。

然而,正是因为这些复杂结构的存在,次生代谢产物才能表现出多样的生物活性和药理功能。

四、生态适应性和调控机制次生代谢产物的生成通常受到生物体的环境和生理状态的影响。

生物体可以通过调控代谢途径和信号通路来合成适应环境的次生代谢产物。

植物在受到外界压力(如病原菌、干旱等)时会产生一些具有防御功能的次生代谢产物。

微生物也可以通过调控次生代谢途径来合成对抗竞争和损伤的产物。

这种生态适应性和调控机制使得次生代谢产物在生物界的生存和竞争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生物活性和功能多样性、结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生态适应性和调控机制等特点。

对于研究和应用次生代谢产物,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其特点和合成机理,以利用其广泛的应用潜力。

一、次生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次生代谢产物是生物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植物体的次生代谢

植物体的次生代谢

✓据不完全统计高等植物能够产生超过20万种不同的
代谢产物。
✓初生代谢产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如各种单分子或
双分子的糖、有机酸、醇、醛、酮、脂肪、氨基酸、 蛋白质、核苷酸、核酸。
✓次生代谢(产物)为人类提供了纤维、木材、药物、
染料、香料,抗氧化剂,天然色素,同时也提供了毒 药。
植物生理学的四大趋势:
➢类黄酮具有抵抗紫外线
的作用,增强高山植物 的保护
(3)抗氧化作用
目前植物来源的天然功能性 化学成分研究非常活跃。多 酚及衍生物是有效的抗氧化 剂,可清除超氧阴离子和羟 基自由基。
最近报道苯丙素苷(PPGs) 及其类似物、芦丁以及槲皮 素 可 快 速 修 复 dAMP 、 dGMP 损 伤。
菠菜 空心菜 甘蓝 葱
罂粟
罂粟(Papaver somniferum)
罂粟为一年生草本,属罂粟 科罂粟属
幼果产生白色汁液,在空气 中迅速凝结为黑色膏状,即 生鸦片 (烟土),具安眠止 痛作用
1803年从鸦片中分离出吗啡 (morphine),海洛因 (heroin) 为吗啡的衍生物, 更易成瘾
罂粟
鸦片(opium)
现在已知21科100种以上的植物产生植物保卫素,豆 科、茄科、锦葵科、菊科和旋花科植物产生的植物保 卫素最多。
90多种植物保卫素的化学结构已被确定,其中多数 为类异黄酮、生物碱和类萜化合物。
(6)提高植物种间竞争能力
植物合成的某些次生代谢物可通过分泌、挥发或淋 溶作用进入环境,对周围其它植物(植株) 产生相生或 相克作用(Allelopathy),叫植物化感作用。
Secondary Metabolites
Products that are not essential for norm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lants

植物的次生代谢和抗病能力

植物的次生代谢和抗病能力

萜类化合物:如 薄醇、柠檬醛 等,具有挥发性、 抗菌等作用
生物碱:如吗啡、 咖啡因等,具有 镇痛、兴奋等作 用
甾体类化合物: 如激素、维生素 D等,具有调节 生理功能等作用
次生代谢的途径
光合作用:植物 通过光合作用将 二氧化碳和水转 化为有机物和氧 气。
呼吸作用:植物 通过呼吸作用将 体内的有机物分 解成二氧化碳和 水,同时释放出 能量。
抗病基因的作用: 增强植物对病原 菌的抵抗力,减 少病害发生
抗病基因的种类: 根据抗病机制的 不同,可以分为 抗病基因、抗病 基因等
抗病基因的研究 和应用:通过基 因工程技术,将 抗病基因转入植 物体内,提高植 物的抗病能力
植物抗病的实例
烟草:通过产生抗病蛋白来抵抗病 毒感染
番茄:通过产生抗氧化剂来抵抗紫 外线伤害
THANKS
汇报人:XXX
次生代谢的定义
次生代谢是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非生长必需的代谢产物 次生代谢产物包括生物碱、萜类、酚类、黄酮类等 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 次生代谢与植物的抗病能力密切相关,是植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机制
次生代谢的种类
酚类化合物:如 单宁、黄酮等, 具有抗氧化、抗 炎等作用
生物合成:植物 通过生物合成将 体内的有机物转 化为各种次生代 谢产物,如酚类、 萜类、生物碱等。
代谢调控:植物 通过代谢调控来 控制次生代谢产 物的合成和分解, 以适应环境的变 化。
次生代谢的产物
生物碱: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 等作用
萜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 肿瘤等作用
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 肿瘤等作用
遗传抗病:通过遗传改良,提 高植物对病原菌的抗性

次生代谢名词解释

次生代谢名词解释

次生代谢名词解释次生代谢是指调节生物体内反应中所必须的化学反应,它们是有机合成反应,主要涉及从原始物质中构建更复杂的产物,或者将复杂的产物分解成简单的分子。

这些代谢反应在细胞组成中扮演重要角色,使得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能够维持平衡。

细胞的次生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在合成代谢中,原始物质(如氨基酸,糖类,脂肪等)被细胞利用,转换成更复杂的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类脂等。

在分解代谢中,复杂的分子被分解成较简单的细胞物质,以及产生能量。

次生代谢是一种复杂的化学反应,使得细胞能够生产耗能反应,如温度调节,内脏细胞的功能,免疫反应等。

次生代谢的反应包括氨基酸转换,脂质合成和分解,糖质合成和分解,脱水缩合反应,糖基化反应,磷酸化反应,羧酸化反应和反应信号转导。

氨基酸转换反应是从一种氨基酸转换成另一种氨基酸的反应,其形式是氨基酸与另一氨基酸的结合,以形成新的氨基酸。

脂质合成反应指的是从低分子物质转化成脂质的反应,脂质分解指的是将脂质分解成低分子物质。

糖质合成反应指的是从糖原转化为糖的反应,糖质分解反应指的是将糖分解成糖原的反应。

脱水缩合反应指的是从两个或多个低分子量物质转化成一个新物质的反应,糖基化反应指的是将糖与一种活性基团相结合的反应,磷酸化反应指的是一种以氮保留反应的形式将磷酸母离子与特定的物质相结合的反应,羧酸化反应是指将羧酸与特定的物质结合的反应,反应性的信号转导指的是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促进调节及改变细胞表型的反应。

次生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在有机合成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使得细胞能够保持正常的活动,它们也可以用来调节细胞活性,并促进相关反应发生。

次生代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大量的化学反应,因此,研究它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细胞的内在机制,从而更好地运用便于治疗疾病和改善人类的健康。

最后,次生代谢研究对于细胞功能和细胞行为的理解至关重要。

正确地理解和研究这些代谢反应的功能和行为,将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理解疾病的起因,并有助于设计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的概念

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的概念

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的概念1. 初生代谢产物的概念初生代谢产物是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基因表达合成的一类与其生长、发育和生存直接相关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通常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并且在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初生代谢产物的合成通常在植物生长的早期阶段进行,其产物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这些物质是构成植物细胞结构和细胞代谢所必需的。

2. 次生代谢产物的概念与初生代谢产物不同,次生代谢产物是指植物通过基因表达合成的一类与其生长发育和生存并不直接相关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通常在植物的后期生长阶段或在受到外界压力时合成。

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是必需的,但是它们在植物的适应环境和响应外界压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次生代谢产物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色素、香料、植物挥发性物质以及一些植物的化学防御物质。

3. 初生代谢产物与次生代谢产物的区别初生代谢产物与次生代谢产物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合成时期、作用方式以及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程度。

初生代谢产物是植物生存和生长所必需的,而次生代谢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是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和响应。

另外,初生代谢产物通常在植物的基本代谢路径中合成,而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通常是通过特定的合成途径进行的。

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关系可以用“必需性”和“非必需性”来描述,这两种代谢产物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起着互补和平衡的作用。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的概念给我们揭示了植物生长发育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机制。

初生代谢产物是植物生存和发育的基础,而次生代谢产物则是植物对外界压力的一种生化响应。

这两种代谢产物的平衡和协调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存至关重要。

我们在研究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时,应该充分理解和重视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以此为基础,更好地探索和理解植物的生理生化特性。

总结回顾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的概念是植物生理生化领域的重要内容,它们揭示了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层次的生化代谢特点和生存机制。

次生代谢过程和次生代谢产物名词解释

次生代谢过程和次生代谢产物名词解释

次生代谢过程和次生代谢产物名词解释1. 次生代谢过程是指植物或微生物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的过程。

这些化学物质不是直接参与生长和发育,而是在植物或微生物适应环境、抵抗外界侵害、吸引传粉媒介等方面发挥作用。

次生代谢产物是指这些化学物质,它们具有抗菌、抗虫、抗氧化等生物活性。

2. 次生代谢过程包括多种类型的化学反应,如羟化、甲酰化、羟基化、甲基化等。

这些反应通常由特定的酶类催化,在特定的细胞器或细胞器之间进行。

次生代谢产物是由这些反应合成得到的化合物。

3. 次生代谢产物的名词解释包括抗生素、植物生物碱、植物酚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前胡素、黄原酮、辣根碱等。

抗生素是一类由真菌或细菌产生的化合物,具有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活性。

植物生物碱是一类在植物体内合成的含氮碱性物质,具有抗虫、抗菌等生物活性。

植物酚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酚基的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等生物活性。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有黄酮结构的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等生物活性。

4. 次生代谢产物的应用包括医药、农药、食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

抗生素被广泛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青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等。

植物生物碱则被用作农药,如烟碱、阿维菌素等。

植物酚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则被用于食品和化妆品中,如茶多酚、花青素等。

5. 次生代谢过程和次生代谢产物在生命科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对生物学、医学、化学等学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随着对次生代谢过程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不断深入,对其生物合成途径、调控机制、生物活性、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认识也逐渐加深,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农业、工业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科研和经济价值。

6. 次生代谢过程和次生代谢产物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内容,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次生代谢过程和次生代谢产物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推动生物技术、医学、化工等领域的发展,对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次生代谢产物在医药、农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其生物合成途径、调控机制、生物活性、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含氮化合物
3.1 甜菜素(betalain) :一类含氮的色素, 黄 甜菜素( :一类含氮的色素, 一类含氮的色素 色或红色。存在于石竹科的少数植物中。存在于花、 色或红色。存在于石竹科的少数植物中。存在于花、 果实、叶片或茎中。颜色受pH值影响。 pH值影响 果实、叶片或茎中。颜色受pH值影响。合成受光促 它的功能是作为呈色物质, 进。它的功能是作为呈色物质,吸引昆虫采食和传 粉。
1.3 类 黄 酮(Flavonoid)
1.3.1 结构与种类
两个芳香环和一个C3单 位连接成的15 碳化合物。
Structure of flavonoids 根据C3单位的氧化程度不同, 根据 单位的氧化程度不同, 单位的氧化程度不同 类黄酮又分为不同的种类: 类黄酮又分为不同的种类: 黄酮醇( 黄酮醇(flavonols) 黄 酮(flavones) 花色素苷( 花色素苷(anthocyanins) 异类黄酮( 异类黄酮(isoflavonoids)
苯 丙 氨 酸 从 莽 草 酸 途 径 合 成
1.1 简单酚类 包括肉桂酸、咖啡酸、原绿酸、原儿茶酸、没食子 包括肉桂酸、咖啡酸、原绿酸、原儿茶酸、 酸等等。 酸等等。这些酚类物质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次生代 谢物。 谢物。
(香豆酸)
简单酚类次生代谢物的 合成
1.2 木质素(Lignin) 木质素( 是由简单酚类化合物聚合形成的聚合物。 是由简单酚类化合物聚合形成的聚合物。是细胞壁 的重要成分。 的重要成分。
分单萜(C10)、倍半萜(C15)、多萜。 分单萜(C10)、倍半萜(C15)、多萜。 包括、甾醇、松节油、橡胶、植醇等。 包括、甾醇、松节油、橡胶、植醇等。 赤霉素、脱落酸、黄质醛、 赤霉素、脱落酸、黄质醛、类胡萝卜素等也属于萜 烯类化合物
萜烯类化合物的合成的前体物质是IPP, IPP来自两 萜烯类化合物的合成的前体物质是IPP, IPP来自两 条途径合成: 甲瓦龙酸途径 磷酸甘油醛/ 3-磷酸甘油醛/丙酮酸途径
1. 酚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广泛分布于植物、苔藓、地钱和微生物中。 广泛分布于植物、苔藓、地钱和微生物中。 多重功能:防御、花色、香味、 多重功能:防御、花色、香味、细胞壁等 包括:简单酚类、类黄酮和异类黄酮、木质素 包括:简单酚类、类黄酮和异类黄酮、
酚类次生代谢物大多都是从Phenylpropanoid 和Phenylpropanoid 酚类次生代谢物大多都是从 acetate衍生而来的 Phenylpropanoid 则来自苯丙氨酸和酪氨酸。 衍生而来的. 则来自苯丙氨酸和酪氨酸。 衍生而来的
(2) 吸收紫外线: 保护植物不受紫外线的伤害 吸收紫外线: (3) 作为植物植保素(phytoalexin): 豆科植物异类黄酮在 作为植物植保素( : 受病原菌感染后迅速产生,抑制病菌的进一步生长; 受病原菌感染后迅速产生,抑制病菌的进一步生长;作 为种间化学物质,排斥或诱引其它动植物。 为种间化学物质,排斥或诱引其它动植物。
非蛋白氨基酸对动物毒性很大。 非蛋白氨基酸对动物毒性很大。
3.4 生氰苷(cyanogenic glycoside) 生氰苷( 存在于豆科植物、蔷薇科植物等。 存在于豆科植物、蔷薇科植物等。
植物次生代谢与植物长期生态适应有关。 植物次生代谢与植物长期生态适应有关。 在自然进化过程中,基础代谢随机变异产生对食草 在自然进化过程中, 动物或致病微生物具有刺激或毒性作用的防御物质。 动物或致病微生物具有刺激或毒性作用的防御物质。 只要这些物质对植物没有过多毒性, 只要这些物质对植物没有过多毒性,并且对植物本 身的代谢不造成太大的压力, 身的代谢不造成太大的压力,那么具有这些防御物 质的植物就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质的植物就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能够在严酷的生 存竞争中延续后代。 存竞争中延续后代。
作为植物的防御物质。 作为植物的防御物质。 许多生物碱具有药用价值。 许多生物碱具有药用价值。
非蛋白氨基酸( 3.3 非蛋白氨基酸(nonprotein amino acid)
不结合到蛋白质内, 不结合到蛋白质内,以游离形式存在的一些特殊结 构的氨基酸。起防御作用。 构的氨基酸。起防御作用。这些氨基酸在结构上与 蛋白氨基酸非常相似如: 蛋白氨基酸非常相似如:
第九章 植物次生代谢物
(Secondary Metabolites in Plants)
次生代谢物质
不直接参与生长发育 对植物的生态适应有 重要作用(ecological 重要作用 function) 产生和分布往往局限 在某一个或分类学上 相近的的几个植物种 类。
初生代谢物
直接参与基础代谢与生长发育
2.2 植物精油和其它萜烯类化合物
10-15碳的萜烯称为植物精油, 10-15碳的萜烯称为植物精油,具有挥发性和较强的气 碳的萜烯称为植物精油 是香料、香精的重要原料。 味。是香料、香精的重要原料。植物释放的挥发性精 油的量很大。 油的量很大。
树脂( 10-30碳萜烯的混合物 碳萜烯的混合物。 树脂(resin): 10-30碳萜烯的混合物。存在于针 叶植物及热带被子植物中。 叶植物及热带被子植物中。保护植物抵御昆虫侵 害。 橡胶(rubber) 3000-6000个异戊二烯单元组成的无 橡胶( 3000-6000个异戊二烯单元组成的无 分枝长链。 分枝长链。 天然橡胶是三叶橡胶树分泌的一种胶乳,其中1/3 1/3是 天然橡胶是三叶橡胶树分泌的一种胶乳,其中1/3是 橡胶。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约2000种产胶植物, 2000种产胶植物 橡胶。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约2000种产胶植物,如我 国的杜仲树即为产胶植物之一,其所产生的杜仲胶 国的杜仲树即为产胶植物之一, 为反式异戊二烯单位构成的长链分子。 为反式异戊二烯单位构成的长链分子。
萜烯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2. 1
甾醇(sterol) 甾醇(
三萜类化合物,自然界已发现约50种。常见的几种 三萜类化合物,自然界已发现约50种 50 植物甾醇结构如下: 植物甾醇结构如下:
功能: 功能: 甾醇糖苷和甾醇酯在植物防御功能上有重要意义。 甾醇糖苷和甾醇酯在植物防御功能上有重要意义。如 强心苷,动物采食后导致心脏病发作;洋地黄苷和异 强心苷,动物采食后导致心脏病发作; 羟基毛地黄苷(地高辛)对动物心脏Na ATPase活 羟基毛地黄苷(地高辛)对动物心脏Na+-K+ ATPase活 性有抑制作用。 性有抑制作用。 (游离甾醇存在于细胞膜内,起增强膜结构稳定性作用。 油菜素内酯是植物生长发育中重要的甾醇激素。)
(6) 花粉发育与萌发 一定浓度黄酮醇可促进花粉体外萌发和 花粉管生长。 花粉管生长。也有证据表明在柱头和花药中有某些黄酮 醇存在。 醇存在。
2. 萜烯类(Terpenoid) 萜烯类(
由异戊二烯单元构成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由异戊二烯单元构成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称萜烯类 化合物,或异戊间二烯化合物( 化合物,或异戊间二烯化合物(Isoprenoid).
存在于所有植物
从前体物质、化学结构和合成过程很难区分初生代谢物与次生 从前体物质、 代谢物。 代谢物。如:
贝壳杉烯酸
冷杉酸
六氢吡啶羧酸 脯氨酸
次生代谢物分类: 次生代谢物分类: 萜烯类( 萜烯类(Terpene) 酚类( 酚类(phenolic) 含氮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
生物碱( 3.2 生物碱(alkaloid): 分子结构中含有多种含氮杂环, 分子结构中含有多种含氮杂环,其分子中的氮原子具 有结合质子的能力,呈碱性。多为白色晶体, 有结合质子的能力,呈碱性。多为白色晶体,具水溶 性。 4000多种植物中发现约3000种生物碱 多种植物中发现约3000种生物碱。 在4000多种植物中发现约3000种生物碱。主要存在于 双子叶植物中。 双子叶植物中。 常见的生物碱有:吗啡、 尼古丁、可卡因、奎宁、 常见的生物碱有:吗啡、 尼古丁、可卡因、奎宁、咖 啡因、秋水仙素、可可碱、茛菪碱、 啡因、秋水仙素、可可碱、茛菪碱、麦斯卡林
1.3.2 类黄酮生物合成的途径
苯丙氨酸在苯丙氨 酸脱氨酶(PAL)作 用下形成肉桂酸,, 它是合成木质素、 香豆素及类黄酮的 共同前体。
花葵素
花青素
翠雀素
1.3.3 功 能:
1. 参与花、果实的着色。 参与花、果实的着色。 颜色形成的主要色素:红色或紫色的花色素苷, 颜色形成的主要色素:红色或紫色的花色素苷, 黄色的查尔酮 协同着色色素:黄酮、黄酮醇。 协同着色色素:黄酮、黄酮醇。 其它因素: 液泡pH, 金属离子。 金属离子。 其它因素: 液泡
由三种芳香醇构成:松柏醇( 由三种芳香醇构成:松柏醇(coniferyl alcohol)、 、 芥子醇( 芥子醇(sinapyl alcohol) 对香豆醇( 对香豆醇(p-coumaryl alcohol).
过氧化物酶催化木质素形成的聚合反应。 过氧化物酶催化木质素形成的聚合反应。木 Nhomakorabea素的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