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种类及结构
次生代谢产物特点概述

次生代谢产物特点概述次生代谢产物是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非必需代谢产物。
与主代谢产物不同,次生代谢产物在生物体的生存和生长中并不起直接关键作用,但却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功能。
本文将概述次生代谢产物的特点。
一、多样性和广泛性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非常多样,可以包括植物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如生物碱、黄酮类物质等,以及微生物合成的天然产物如抗生素、降解物质等。
这些产物在结构、功能和活性上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使得次生代谢产物在药物研究、农业和食品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生物活性和功能多样性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和功能。
它们可以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活性。
一些次生代谢产物也具有植物的防御功能,可以对抗外界的压力和损伤,提高植物的适应能力。
次生代谢产物还可以参与植物的交流和信号传递,或者作为植物与其他生物的互利共生关系中的介质。
三、结构复杂性和多样性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通常比较复杂,具有分子量高、不规则和多环结构等特点。
这些复杂结构使得次生代谢产物在药物合成和化学合成方面具有挑战性。
然而,正是因为这些复杂结构的存在,次生代谢产物才能表现出多样的生物活性和药理功能。
四、生态适应性和调控机制次生代谢产物的生成通常受到生物体的环境和生理状态的影响。
生物体可以通过调控代谢途径和信号通路来合成适应环境的次生代谢产物。
植物在受到外界压力(如病原菌、干旱等)时会产生一些具有防御功能的次生代谢产物。
微生物也可以通过调控次生代谢途径来合成对抗竞争和损伤的产物。
这种生态适应性和调控机制使得次生代谢产物在生物界的生存和竞争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生物活性和功能多样性、结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生态适应性和调控机制等特点。
对于研究和应用次生代谢产物,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其特点和合成机理,以利用其广泛的应用潜力。
一、次生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次生代谢产物是生物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02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主要类群

2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主要类群2.1 萜类 (terpene)2.2 甾体类 (steroid)2.3 苯丙烷类 (phenylpropanoid) 2.4 醌类 (quinonoid)2.5 黄酮类 (flavonoid) 2.6 鞣质 (tannin)2.7 生物碱 (alkaloid)2.8 氰苷、芥子油苷、非蛋白氨基酸 (cyanogenic glycoside, glucosinolate, nonprotein amino acid)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差异很大,通常归为萜类化合物(萜类、甾体类)、酚类化合物(苯丙烷类、醌类、黄酮类、鞣质)、含氮化合物(生物碱、氰苷、芥子油苷、非蛋白氨基酸)三大类除以上三大类外,植物还产生多炔类、有机酸等次生代谢物质多炔是植物体内发现的天然炔类,主要分布于菊科及伞形科植物,现已发现1000种左右有机酸广泛分布于植物各部位,一些有机酸如茉莉酸在植物信号传递中起重要作用根据结构特征和生理作用也可将次生代谢产物分为抗生素(植保素)、生长刺激素、维生素、色素、生物碱与毒素等不同类型3.1 萜类 terpene•萜类或类萜在植物界中广泛存在,由异戊二烯组成,有链状的,也有环状的,一般不溶于水•萜类种类依异戊二烯数目而定,有单萜、倍半萜、双萜、三萜、四萜和多萜之分•萜类的生物合成有两条途径:甲羟戊酸途径和丙酮酸/磷酸甘油醛途径,前者研究得比较清楚,后者仍有些未明,两条途径都是经过异戊烯基焦磷酸(IPP)进一步合成各种萜类化合物3.1.1 单萜(monoterpene)•单萜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多分布于樟科、松科、伞形科、姜科、芸香科、桃金娘科、唇形科、菊科的植物中•单萜常温下一般是挥发性液体,沸点140-200℃。
有的单萜与糖结合成苷,则不具有挥发性•单萜依据碳架可分为链状、单环、双环和三环4个大类3.1.1.1 链状单萜•月桂烯(杨梅烯,myrcene)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杨梅叶、松节油、黄柏果油、桂油、柠檬草油、啤酒花油和芫荽油等挥发油中含有;是香料工业中重要的反应中间体•芳樟醇(linalool)(里哪醇、沉香醇)化学名: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具一个手性碳原子,有一对对映异构体。
植物次生代谢物植物所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和功能研究

植物次生代谢物植物所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和功能研究植物次生代谢物:植物所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和功能研究植物是自然界中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之一,它们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能量和营养物质。
除了这些基本的生物合成过程外,植物还能产生一系列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分子,被称为次生代谢物。
这些次生代谢物在植物的生长发育、适应环境应激以及与其他生物的互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植物的次生代谢物的种类和功能进行探讨。
一、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分类植物的次生代谢物可以根据其化学结构和生物学功能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生理学分类和化学分类。
1. 生理学分类:植物次生代谢物根据其在植物生理学中的作用和功能进行分类。
例如,植物次生代谢物可以分为抗菌物质、抗氧化剂、抗虫剂、抗霉剂等。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关注植物次生代谢物在植物自身的生长和防御过程中的功能。
2. 化学分类:植物次生代谢物根据其化学结构和成分进行分类。
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植物次生代谢物可分为类固醇、生物碱、黄酮类、多酚类、挥发油等。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关注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化学构成和性质。
二、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功能植物次生代谢物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应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植物次生代谢物及其功能的介绍。
1. 抗氧化剂:许多植物次生代谢物具有抗氧化剂的功能,可以帮助植物抵御氧化应激和自由基损伤。
例如,类黄酮和多酚类化合物可以中和自由基,防止细胞氧化损伤。
2. 抗菌物质:植物次生代谢物中的一些化合物具有抗菌和抗真菌的能力,可以用来对抗病原体和害虫。
例如,挥发油和生物碱类化合物常被用作天然杀虫剂和抗菌剂。
3. 信号调节物质:植物次生代谢物还起着调节生长和发育的作用。
一些植物激素和类黄酮类化合物可以调控植物的生长、开花和果实发育过程。
4. 防御物质:植物次生代谢物中的一些化合物可以用来防御外界的伤害和应对环境压力。
例如,根据研究发现,一些次生代谢物能够帮助植物抵御盐胁迫、干旱和低温等逆境。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和生物合成路线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和生物合成路线植物是地球上最为广泛存在的生物,同时也是人类最为依赖的生物之一。
除了提供我们所需要的食物、药物、材料等以外,植物还在生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指那些不是植物维持生存所必需的化合物,但它们对于植物的适应与生存却有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繁多,包括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萜类化合物、配糖体、苦味酸和挥发油等。
其中,有些是我们常见的药用植物所含的主要有效成分,例如菊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罂粟中的生物碱、沉香中的萜类化合物等。
而对于这些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植物的生态特性与适应策略,更有助于我们对于药物开发和维生素生产的提高。
每一种植物都可能含有不同种类的次生代谢产物,这些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路线也十分复杂。
接下来,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代表性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合成路线。
伯乐树中芸香甙的生物合成伯乐树是一种生长在南美洲的植物,它的枝叶中含有一种黄色的苦味品味物质-芸香甙。
芸香甙不仅有着很好的药用价值,在珠宝、香水、调味剂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伯乐树是一种自养植物,在光照强度的影响下,它会将光线转换为能量进行光合作用,从而生产出成分复杂的有机物,其中包括芸香甙。
芸香甙的生物合成主要包括4个步骤:酪氨酸的羟化、羟基酰乙酸的合成、芸香酸的合成及芸香甙的合成。
其中,芸香酸是合成芸香甙的关键中间体,它是由亚油酸及苯丙氨酸催化生成的。
而亚油酸则是通过过氧化酶等酶类的参与来形成的。
四叶草中蒽醌的生物合成在四叶草中,有一种深棕色的色素-蒽醌,它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
蒽醌不仅是植物对抗外界生物攻击的重要化学武器,同时在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转化方面也有着特殊的作用。
蒽醌的生物合成包括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形成前体黄酮酸、黄酮酮及吲哚类化合物等,之后这些前体化合物再通过类似萜类物质的合成路线最终合成出蒽醌。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主要类群

2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主要类群2.1 萜类 (terpene)2.2 甾体类 (steroid)2.3 苯丙烷类 (phenylpropanoid) 2.4 醌类 (quinonoid)2.5 黄酮类 (flavonoid) 2.6 鞣质 (tannin)2.7 生物碱 (alkaloid)2.8 氰苷、芥子油苷、非蛋白氨基酸 (cyanogenic glycoside, glucosinolate, nonprotein amino acid)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差异很大,通常归为萜类化合物(萜类、甾体类)、酚类化合物(苯丙烷类、醌类、黄酮类、鞣质)、含氮化合物(生物碱、氰苷、芥子油苷、非蛋白氨基酸)三大类除以上三大类外,植物还产生多炔类、有机酸等次生代谢物质多炔是植物体内发现的天然炔类,主要分布于菊科及伞形科植物,现已发现1000种左右有机酸广泛分布于植物各部位,一些有机酸如茉莉酸在植物信号传递中起重要作用根据结构特征和生理作用也可将次生代谢产物分为抗生素(植保素)、生长刺激素、维生素、色素、生物碱与毒素等不同类型3.1 萜类 terpene•萜类或类萜在植物界中广泛存在,由异戊二烯组成,有链状的,也有环状的,一般不溶于水•萜类种类依异戊二烯数目而定,有单萜、倍半萜、双萜、三萜、四萜和多萜之分•萜类的生物合成有两条途径:甲羟戊酸途径和丙酮酸/磷酸甘油醛途径,前者研究得比较清楚,后者仍有些未明,两条途径都是经过异戊烯基焦磷酸(IPP)进一步合成各种萜类化合物3.1.1 单萜(monoterpene)•单萜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多分布于樟科、松科、伞形科、姜科、芸香科、桃金娘科、唇形科、菊科的植物中•单萜常温下一般是挥发性液体,沸点140-200℃。
有的单萜与糖结合成苷,则不具有挥发性•单萜依据碳架可分为链状、单环、双环和三环4个大类3.1.1.1 链状单萜•月桂烯(杨梅烯,myrcene)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杨梅叶、松节油、黄柏果油、桂油、柠檬草油、啤酒花油和芫荽油等挥发油中含有;是香料工业中重要的反应中间体•芳樟醇(linalool)(里哪醇、沉香醇)化学名: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具一个手性碳原子,有一对对映异构体。
从植物提取的含氮次生代谢化合物

从植物提取的含氮次生代谢物有很多种类,其中一些常见的包括:
生物碱(Alkaloids):这是一类含氮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
生物碱具有多样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菌、抗癌、镇痛等作用。
常见的生物碱包括吗啡、阿托品、咖啡因等。
氨基酸(Amino Acids):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它们也是植物体内重要的含氮化合物。
一些特定的氨基酸具有药用价值,如谷氨酸和谷胱甘肽等。
生物肽(Peptides):生物肽是由多个氨基酸残基连接而成的小分子肽链。
植物中存在许多具有药用活性的生物肽,如生长抑素、阿尔法-酸乙酰-尿激肽等。
生物碱苷(Alkaloid Glycosides):这是一类含氮的次生代谢产物,由生物碱和糖分子组成的复合物。
一些著名的生物碱苷包括洋地黄苷和喜树碱等。
氰苷(Cyanoglycosides):氰苷是含有氰基的糖苷化合物,它们在植物中广泛存在。
一些氰苷具有毒性,但也有些氰苷具有药用价值,如亚洲地锦。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机制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机制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产物是指不参与植物维持生命的基本代谢活动,而是对环境适应和交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
这些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药用、毒性、味道等,一些次生代谢产物甚至能够影响植物与其他生物的互动关系。
本文将围绕着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机制展开论述。
一、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中的分类目前已知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达到了100,000种以上,涵盖了多种化学类别,如生物碱、黄酮类物质、类胡萝卜素、多糖、鞣质、酚酸类等。
其中,生物碱和黄酮类物质是最常见的两类次生代谢产物。
二、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产物都是由原初代谢物转化而来的,其生物合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即前体合成、后体合成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
前体合成阶段:前体在细胞质或线粒体中生成。
例如,植物体内的黄酮类物质的前体是芦丁酸,芦丁酸来源于苯醌类化学原料。
后体合成阶段:前体在细胞质或线粒体中转化为后体。
例如,芦丁酸在酚途径中转化为芦丁;黄酮-3-基苷酸在特定酶催化下转化为异黄酮。
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阶段:最后,前体转化为经过多次化学反应生成的目标化合物。
例如,儿茶素在特定酶催化下转化为茶多酚。
三、次生代谢产物的调控机制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体内的合成和积累是受多种调控机制的制约的,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和积累显著地受到了光、热、病原体以及其他生物的影响。
光照调控:光照是植物体内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例如,丝质玫瑰花色的合成取决于光照的强弱,当光照变得弱了,红色花色就会变成嫩黄色。
化学调控:植物细胞中的许多信号分子,如激素,神经传递物质和其他次生代谢产物,均能与成分调控物质交互作用,从而产生代谢效应。
四、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机制的研究和开发,研究人员已经开始探索植物工程学的新途径,包括利用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理解和增强次生代谢产物合成机制,以及研发生产更多种类、更多功能的次生代谢产物可能产生的方法等等。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与应用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与应用植物是大自然中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生物资源之一。
在植物体内,除了基本的生命活动外,还存在着一些与生存无关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称为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
与植物基本的代谢产物不同,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在生命活动中并没有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们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就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和应用进行探究。
一、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类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是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与生长发育和营养代谢无关的代谢产物,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目前已知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数量达到数万种,其中根据其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生物碱类代谢产物:如吗啡、可卡因等,常用于药物研究和应用。
2. 酚类和酚醛类代谢产物:如黄酮类、类黄酮类等,常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制造。
3. 萜类代谢产物:如萜烯类、三萜类等,常用于香料、药物和化妆品等。
4. 酮类和醛类代谢产物:如香豆素、香兰素等,常用于调味品和香水制造。
5. 酸类代谢产物:如油酸等,常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工业生产等。
二、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方法由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复杂,含量低,提取困难,因此需要通过专门的提取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
目前常用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提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溶剂提取法:常用的溶剂包括乙醇、乙酸乙酯、二甲基亚砜、甲醇等。
根据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性质,选择合适的溶剂提取,能够提高提取效率并保留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2. 超临界萃取法:是利用高压、高温下的超临界流体(如超临界二氧化碳)对植物组织进行分离提取。
具有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对目标化合物的选择性好等优点。
3. 离子液体提取法:是指将离子液体作为提取介质,利用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进行提取和纯化。
适用于生物大分子和高极性化合物的提取。
三、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应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广泛用于医药、保健品、化妆品、食品、香料、染料、农药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种类及结构
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差异很大,通常归为萜类化合物(萜类、甾体类)、酚类化合物(苯丙烷类、醌类、黄酮类、鞣质)、含氮化合物(生物碱、氰苷、芥子油苷、非蛋白氨基酸)和其他次生代谢产物四大类。
(1)酚类
广义的酚类分为黄酮类、简单酚类和黄酮类。
黄酮类是以一大类苯色同环为基础,具有C3、C6、CH6结构的酚类化合物,其生物合成的前体是苯丙氨酸和乌龙基辅酶A。
根据在B环上的连接位置的不同可分为2-苯基衍生物(黄酮、黄酮醇类)3-苯基衍生物(异黄酮)和4-苯基衍生物(新黄酮),很多黄酮类成分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如槐树槐米中的芦丁是用于治疗毛细血管脆性引起的出血症及辅助治疗高血压,许多异黄酮是植保素。
简单酚类是含有一个被烃基取代苯环的化合物,某些成分有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有些是植保素的重要成分。
醌类化合物是有苯式多环烃氢化合物(如萘、蒽等)的芳香二氧化物。
醌类的存在是植物成色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醌类是抗菌、抗癌的主要成分,如胡桃醌和紫草宁。
举例
(1)苦荞麦中含有黄酮类物质,主要成分是芦丁。
芦丁含量占总黄酮的70~90%,芦丁又名芸香甙、维生素P,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和异常通透性,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糖等的辅助治疗。
而芦丁在其它谷物中几乎没有。
(2)胡桃醌作为氢化胡桃醌(三羟基萘)的苷存在于胡桃科植物胡桃及其同属植物黑核桃的未成熟的外果皮(青皮)中。
可从天然物质中分离,也可化学合成。
桃醌具有止血和抗菌活性,也曾用于治疗湿疹、牛皮和发癣。
(2)萜类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是由异戊二烯单元(5碳)组成的化合物,通过异戊二烯途径(又称甲羟戊酸途径),由2个、3个或4个异戊二烯单元分别组成产生的单萜、倍半萜和二萜称为低等萜类。
单萜和倍半萜是植物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也是香料的主要成分,许多倍半萜和二萜化合物是植保素。
一些萜类成分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如倍半萜成分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最佳药物,抗癌药物紫杉醇是二萜类生物碱,存在于裸子植物红豆杉中。
甾类化合物和三萜的合成前体都是含30个碳原子的鲨烯,高等萜类。
甾类化合物由1个环戊烷并多氢菲母核和3个侧链基本骨架组成植物体内三萜皂苷元和甾体皂苷元分别与糖类结合形成三萜皂苷如人参皂苷和薯蓣皂苷等。
举例
(1)青蒿素来源主要是从青蒿中直接提取得到;或提取青蒿中含量较高的青蒿酸,然后半合成得到。
除青蒿外,尚未发现含有青蒿素的其它天然植物资源。
主要用于间日疟、恶性疟的症状控制,以及耐氯喹虫株的治疗,也可用以治疗凶险型恶性疟,如脑型、黄疸型等。
亦可用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盘状红斑狼疮。
(2)紫杉醇是红豆杉属植物中的一种复杂的次生代谢产物, 也是目前所了解的惟一一种可以促进微管聚合和稳定已聚合微管的药物。
通过Ⅱ-Ⅲ临床研究,紫杉醇主要适用于卵巢癌和乳腺癌,对肺癌、大肠癌、黑色素瘤、头颈部癌、淋巴瘤、脑瘤也都有一定疗效。
(3)含氮有机物
含氮有机化合物中最大的一类次生代谢物质是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的碱性天然产物,已知的达5500种以上。
按其生源途径可分为真生物碱、伪生物碱和原生物碱。
真生物碱和原生物碱都是氨基酸衍生物,但后者不含杂氮环。
伪生物碱不是来自氨基酸,而是来自萜类、嘌呤和甾类化合物。
许多生物碱是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如小檗碱、莨菪碱等,还有些是植保素。
含氮有机化合物还有胺类、是NH3中的氢的不同取代产物;非蛋白氨基酸,即蛋白质氨基酸类似物;生氰苷,即植物生氰过程中产生HCN的前体物质如苦杏仁苷和亚麻苦苷。
举例
(1)檗碱又称黄连素。
一种常见的异喹啉生物碱,分子式
C20H18NO4。
它存在于小檗科等四个科十个属的许多植物中。
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球菌和弗氏、志贺氏痢疾杆菌等均有抗菌作用,扁桃体并有增强白血球吞噬作用,对结核杆菌、鼠疫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大鼠的阿米巴菌也有抑制效用。
小檗碱在动物身上有抗箭毒作用,并具有末梢性的降压及解热作用。
小檗碱的盐酸盐(俗称盐酸黄连素)已广泛用于治疗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对肺结核、猩红热、急性扁桃腺炎和呼吸道感染也有一定疗效。
中医常用黄连、黄柏、三颗针及十大功劳等作清热解毒药物,其中主要有效成分即小檗碱主要用于治疗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肠道感染、眼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等有效。
近来还发现本品有阻断α-受体,抗心律失常作用。
(2)苦杏仁甙主要存在于苦杏、苦扁桃、桃、油桃(nectarines)、枇杷、李子、苹果、黑樱桃等果仁和叶子中,苦杏仁皮中不含苦杏仁甙。
苦杏仁苷可特异性地抑制阿脲所致血糖升高,作用强度与血液中苦杏仁苷浓度有关。
苦杏仁苷还具有抗凝血作用。
(4)其他
除了上述的主要三大类外,植物还产生多炔类、有机酸等次生代谢物质多炔类是植物体内发现的天然炔类有机酸广泛地分布于植物各个部位。
举例
绿原酸是金银花的主要抗菌、抗病毒有效药理成分之一。
绿原酸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在体内能被蛋白质灭活。
与咖啡酸相似,口服或腹腔注射时,可提高大鼠的中枢兴奋性。
可增加大鼠及小鼠的小肠蠕动和大鼠子宫的张力。
有利胆作用,能增进大鼠的胆汁分泌。
对人有致敏作用,吸入含有本品的植物尘埃后,可发生气喘、皮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