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健康教育全册教案
2024年五年级健康教育教案全册最新版

2024年五年级健康教育教案全册最新版一、教学内容本册教学内容依据《2024年五年级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和人教版教材编排,共分为五个章节。
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章:健康生活方式(第12课时)第1课时:合理膳食第2课时:规律作息2. 第二章:身体生长发育(第34课时)第3课时:青春期发育特点第4课时:身高与体重管理3. 第三章:心理健康教育(第56课时)第5课时:情绪管理第6课时:人际交往4. 第四章:安全防护与急救(第78课时)第7课时: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第8课时:火灾逃生与自救5. 第五章:健康素养提升(第910课时)第9课时:健康素养与生活习惯第10课时:环保意识与行动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掌握合理膳食、规律作息的方法。
了解青春期发育特点,掌握身高与体重管理的方法。
学会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技巧。
掌握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方法,提高火灾逃生的能力。
培养健康素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提高环保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运用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的意识。
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技巧的掌握。
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健康素养的提升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2. 教学重点:合理膳食、规律作息的实践应用。
青春期发育特点的了解和身高体重管理。
情绪调节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视频、图片等素材。
模拟身高体重秤、食物模型等。
2. 学具:课堂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言(第1课时):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例子,引发学生思考。
例题讲解:讲解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随堂练习:设计一份健康食谱。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全册)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全册)第一课:认识自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自信心。
2. 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懂得珍惜自己。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学会与人沟通。
教学内容1. 自我认知:让学生通过自我描述、他人评价等方式,了解自己的特点。
2. 自尊自信: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培养自信心。
3. 人际沟通:教授学生与人沟通的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活动1. 自我介绍:让学生轮流进行自我介绍,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他人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了解彼此的特点。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提高自信心,以及如何与人沟通。
第二课:情绪管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影响。
2. 培养学生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压力,学会缓解压力。
教学内容1. 情绪认知:让学生了解不同情绪的类型及影响。
2. 情绪调节:教授学生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3. 应对压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压力,学会缓解压力。
教学活动1. 情绪展示:让学生通过表演、绘画等形式展示不同情绪。
2. 情绪调节方法:教授学生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情绪调节方法。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应对压力,以及如何缓解压力。
第三课:人际交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赞美他人。
3.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处理人际关系。
教学内容1.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沟通技巧:教授学生倾听、表达和赞美他人的方法。
3. 尊重他人: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处理人际关系。
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倾听、表达和赞美他人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如何尊重他人。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实践活动,提高交往能力。
第四课:网络安全与自我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小学五年级健康教育教案全册

小学五年级健康教育教案全册第一课:身体的组成和功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身体的组成和各个器官的功能,知道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活动1:通过观察模型,学生观察人体的骨骼和内脏器官。
活动2:学生分组,每个组选择一个器官进行介绍。
活动3:小组讨论,制定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
评价:学生能够正确地列举身体的组成和各个器官的功能,并能提出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
第二课:健康饮食目标:学生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了解各种食物对身体的影响。
活动1:小组讨论,学生讨论什么是健康饮食。
活动2:学生参观食品市场,观察不同食物的特点。
活动3:学生设计一个健康餐单,并分析每种食物的营养价值。
评价:学生能够正确地定义健康饮食,并能设计一个符合健康饮食原则的餐单。
第三课:运动与健康目标:学生了解适当的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能够制定自己的运动计划。
活动1:学生讨论适当的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活动2:学生进行不同种类的运动,比如跑步、跳绳等。
活动3:学生制定自己的运动计划,并将其实施一周。
评价:学生能够正确地列举适当运动的好处,并能制定符合自己需要的运动计划。
第四课:个人卫生目标:学生掌握个人卫生的基本常识和正确的卫生习惯。
活动1:学生观看卫生教育视频,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活动2:学生制作海报,宣传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
活动3:学生讨论如何保持卫生,包括日常生活、饮食和睡眠等方面。
评价:学生能够正确地描述如何保持个人卫生,并能制作能宣传正确卫生习惯的海报。
第五课:心理健康目标: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活动1:学生观看相关心理健康的视频。
活动2:学生进行情绪管理训练,比如通过绘画、写日记等方式。
活动3:学生学习如何应对挫折和压力,比如找朋友聊天、做运动等。
评价:学生能够正确地列举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能够应对自己的情绪和压力。
第六课:性教育目标: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性别意识,知晓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活动1:学生观看性教育教育视频。
五年级健康教育上册教案

五年级健康教育上册教案第一章:认识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健康的概念,知道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
教学内容:1. 健康的定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2. 健康的重要性:影响学习、生活、成长。
教学活动:1. 讨论:同学们对健康的理解是什么?2. 讲解:教师讲解健康的重要性及如何保持健康。
3. 小组活动:制定健康的生活方式计划。
第二章:饮食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合理的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合理饮食的定义及意义。
2. 均衡营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3. 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
教学活动:1. 讨论:同学们平时的饮食习惯如何?2. 讲解:教师讲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及如何做到均衡营养。
3. 实践活动:学习如何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第三章:运动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适量的运动对健康的好处。
2. 培养学生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教学内容:1. 运动的意义: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心理素质。
2. 适量运动的定义及原则:适度、有规律、持之以恒。
3.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教学活动:1. 讨论:同学们平时的运动习惯如何?2. 讲解:教师讲解运动的意义及如何做到适量运动。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运动,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
第四章:心理健康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对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意义:情绪稳定、人际关系和谐、自我认识准确。
2. 不良心理状况的表现及影响。
3.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调整心态、学会沟通、寻求帮助。
教学活动:1. 讨论:同学们遇到心理问题时是如何应对的?2. 讲解:教师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3. 小组活动:分享心理健康的经验,互相学习。
第五章:生活习惯与健康教学目标:教学内容:1. 生活习惯的定义及意义:作息规律、个人卫生、学习习惯等。
2. 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自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自信心。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从同伴的反馈中更好地认识自己。
教师分享关于自我认识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
1.3 教学活动:让学生准备一张纸,写下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将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第二章:情绪管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表达和管理情绪。
培养学生积极应对情绪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
教授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等。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画一张表达自己情绪的画,可以是快乐的、生气的等。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情绪,并讨论如何处理这些情绪。
教师教授情绪管理的技巧,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与人相处的重要性,学会与人沟通和合作。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与人相处的重要性,讨论与人沟通和合作的技巧。
教授学生如何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方法。
3.3 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人沟通和合作的情境。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与人相处中的经验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人际关系。
第四章:应对压力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力的存在,学会应对压力的方法。
培养学生积极应对压力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压力的存在,并讨论压力的影响。
教授学生应对压力的方法,如放松、寻求帮助等。
4.3 教学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面对压力时的感受和经历。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应对压力的方法,并进行实践。
第五章:培养积极心态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学会培养积极心态。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心态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积极心态的重要性,讨论如何培养积极心态。
五年级健康教育上册教案

五年级健康教育上册教案《五年级健康教育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及保护方法;(2)了解人体的成长发育规律;(3)掌握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4)学会应对常见的健康问题;(5)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
2.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爱护自己身体的意识;(2)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锻炼和休息习惯;(3)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4)培养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1)身体器官的功能和保护方法;(2)饮食健康和生活方式的影响;(3)常见健康问题的应对方法;(4)基本的急救知识。
2. 难点(1)区分好坏饮食和生活方式;(2)了解身体的成长发育规律;(3)正确掌握急救知识。
三、教学过程1. 身体器官的功能和保护方法(1)通过图表和实物,介绍人体各器官的功能;(2)讲解相关器官的保护方法;(3)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急救场景。
2. 饮食健康和生活方式的影响(1)介绍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其对身体的影响;(2)讲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身体的重要性;(3)组织学生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和生活习惯。
3. 常见健康问题的应对方法(1)介绍常见的健康问题及其预防方法;(2)讲解正确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预防健康问题的重要性;(3)组织学生分角色进行健康问诊。
4. 基本的急救知识(1)介绍常见的急救知识,如抢救溺水、烧伤、扭伤等;(2)训练学生正确的急救操作;(3)模拟急救场景,让学生进行实践。
四、课后作业1. 思考:为什么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2. 知识巩固:总结并记忆身体器官的功能及保护方法,常见健康问题的应对方法,基本的急救知识。
3. 实践:和家人一起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参与家庭日常锻炼。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身体器官的功能、饮食健康、生活方式、常见的健康问题以及急救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培养了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了自我保护和他人帮助的能力。
小学五年级健康教育全册教案

五年级上学期健康教育教案一什么叫健康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健康的概念,培养健康的意识与行为教学重点:健康的定义。
教学难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板书课题。
_、阅读课文,观察图文,了解大意。
三、学习课文。
1、什么叫健康?2、健康包括哪些内容?(1) 身体健康(2) 心理健康(3) 对社会适应良好(4) 道德教育3、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有哪些表现?4、心理不健康的青少年有哪些表现?5、什么叫健康教育6、为什么要开展健康教育?四、练习题1、完全健康的人,应具备(四个条件。
2、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是()板书:一、什么叫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对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二、青春期的生理卫生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征,懂得卫生保健。
教学重点:让男女同学了解进入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教学难点:让男女同学掌握青春期的保健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
二、阅读课文观察图文,了解大意。
三、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学生了解什么时候进入青春前期?2、青春前期身体有什么变化?3、第一性征是指什么?4、男女生第一性征是指什么?5、怎样做的青春前期的保健?四、总结全文。
板书:青春前期的生理卫生心情轻松愉快青春前期的保健参加适度的体育运动与劳动合理的营养三、月经期的保健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月经的生理过程,懂得月经期的保健方法。
教学重点:让女同学了解月经的生理。
教学难点:让女同学掌握月经期保健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讲述女性的生殖器官。
二、女性进入青春期的变化。
三、讲述月经的生理过程。
四、注意月经期的保健。
1、选用卫生巾2、每天温水淋浴3、避免过重体力4、注意情绪板书:保健卫生适用卫生巾温水淋浴避免过重体力注意情绪四皮肤的功能与保健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皮肤的结构与功能,懂得保护皮肤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皮肤的功能。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保护皮肤的方法。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案一、第一章:认识自我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培养自信心。
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自我介绍、互评互议等方式,了解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欣赏自己。
3. 教学活动:开展“我是独一无二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华,增强自信心。
二、第二章:情绪管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影响,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做情绪的主人。
2. 教学内容:介绍情绪的分类、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教授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积极思考、倾诉等。
3. 教学活动:组织“情绪万花筒”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习情绪调节技巧。
三、第三章:人际交往2. 教学内容:教授与人沟通的基本原则,如尊重、倾听、表达等,学习解决人际冲突的方法。
3. 教学活动:开展“人际交往我能行”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四、第四章:学习方法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 教学内容:介绍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教授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学习时间管理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3. 教学活动:组织“学习方法大比拼”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五、第五章:心理健康素养2. 教学内容: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教授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方法,如保持乐观、积极面对困难等。
3. 教学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手拉手”活动,让学生通过故事分享、心得交流等方式,提高心理健康素养。
六、第六章:压力管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力的来源,学会正确面对和应对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2. 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压力来源,教授压力缓解的方法,如放松训练、合理安排时间等。
3. 教学活动:进行“压力管理之旅”活动,让学生通过故事分享、讨论交流等方式,学会正确面对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学期健康教育教案一什么叫健康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健康的概念,培养健康的意识与行为。
教学重点:健康的定义。
教学难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
二、阅读课文,观察图文,了解大意。
三、学习课文。
1、什么叫健康?2、健康包括哪些内容?(1)身体健康(2)心理健康(3)对社会适应良好(4)道德教育3、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有哪些表现?4、心理不健康的青少年有哪些表现?5、什么叫健康教育6、为什么要开展健康教育?四、练习题1、完全健康的人,应具备()()()()四个条件。
2、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是()。
板书:一、什么叫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对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二、青春期的生理卫生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征,懂得卫生保健。
教学重点:让男女同学了解进入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教学难点:让男女同学掌握青春期的保健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
二、阅读课文观察图文,了解大意。
三、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学生了解什么时候进入青春前期?2、青春前期身体有什么变化?3、第一性征是指什么?4、男女生第一性征是指什么?5、怎样做的青春前期的保健?四、总结全文。
板书:青春前期的生理卫生心情轻松愉快青春前期的保健参加适度的体育运动与劳动合理的营养三、月经期的保健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月经的生理过程,懂得月经期的保健方法。
教学重点:让女同学了解月经的生理。
教学难点:让女同学掌握月经期保健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讲述女性的生殖器官。
二、女性进入青春期的变化。
三、讲述月经的生理过程。
四、注意月经期的保健。
1、选用卫生巾2、每天温水淋浴3、避免过重体力4、注意情绪板书:保健卫生适用卫生巾温水淋浴避免过重体力注意情绪四皮肤的功能与保健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皮肤的结构与功能,懂得保护皮肤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皮肤的功能。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保护皮肤的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
二、讲述皮肤的基本结构。
三、讲述皮肤的功能。
1、接受刺激,产生反应。
2、调节体温。
3、分泌和排泄。
四、讲述皮肤保健措施。
五、练习题。
1、皮肤的功能有()。
2、保护皮肤健康的措施是()。
板书:皮肤的功能与保健功能保健五、骨骼肌肉功能与保健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骨骼肌肉的形态与功能。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骨骼肌肉的功能。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注意各种活动的正确姿态。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
二、讲述骨骼的组成。
三、认识骨的基本结构与各部分的功能,骨有骨膜、骨质和骨骼三部分组成。
四、认识骨的生长发育。
五、讲述骨骼的肌肉的保健。
1、适当补充营养。
2、选择双肩带书包。
3、不要过早挑重物。
板书:骨骼肌肉功能与保健骨骼的组成骨的基本结构骨骼的肌肉的保健六、碘与碘缺乏病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碘对人体生长发育,智力发育的作用及预防碘缺乏病的措施。
教学重点:碘对人体生长发育、智力发育的作用。
教学难点:掌握预防点缺乏病的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讲述碘对人体生长发育、智力发育的作用。
二、认识碘缺乏病的表现形式。
1、地方性克仃病。
2、地方性甲状腺肿三、了解我国碘缺乏病的状况。
四、碘缺乏病的预防。
五、练习题。
人体缺碘会引起:1、骨质疏松2、甲状腺肿3、贫血4、感冒板书:碘与碘缺乏病碘缺乏病的表现形式我国碘缺乏病的状况碘缺乏病的预防七、培养良好的情绪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培养良好情绪的意义与做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情绪。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稳定的情绪。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什么是情绪?二、明白情绪对学生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影响。
1、情绪对学生认识发展的影响。
2、情绪对学生个性的影响3、情绪对学生健康的影响。
三、如何培养良好的稳定的情绪。
四、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总结。
板书:培养良好的情绪什么是情绪良好的稳定的情绪八、预防食物中毒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食物中毒的类型、特点,懂得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教学重点:食物中毒的原因与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饮食部门要加强食品卫生管理。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
二、自由读课文,思考。
1、什么叫食物中毒?2、食物中毒有多少类?3、食物中毒的症状是怎样的?三、小组讨论食物中毒的预防方法是什么?四、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总结。
六、提出要求。
板书:预防食物中毒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有多少类食物中毒的症状食物中毒的预防方法九、青少年的穿着导向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适时、适体的穿着打扮有益青少年健康成长。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建立朴素、大方、适合年龄特点的穿着风格。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
二、阅读课文,观察课文插图,理解图意。
三、由学生讲述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穿着打扮。
四、学生讨论。
小学生的衣着风格是什么?五、完成课后练习。
六、练习题:青少年要建立()()()的穿着风格。
七、总结。
板书:青少年的穿着导向小学生的衣着风格穿着打扮十、烟酒的危害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吸烟、酗酒对人体的危害。
教学重点:吸烟、酗酒对人体的危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抵制吸烟、酗酒的不良行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
二、生自由读课文,师讲解烟酒对人体的危害。
三、交流讨论。
1、香烟中含有哪些有害物质?2、吸烟可诱发哪些疾病?3、酒精对哪些器官有损害?4、小学生如何抵制吸烟、酗酒的不良行为。
四、总结。
板书:烟酒的危害烟酒对人体的危害如何抵制吸烟、酗酒的不良行为五年级健康教育下册1、保护声带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了解声带是人体重要的发声器官以及声带是如何发生的。
2、认识声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好声带。
教材重点难点重点应该放在认识声带在人体上所处的位置,以及声带是如何发出声音的。
难点是如何教育学生长期不懈地坚持保护好自己的声带。
教具和学具声带结构图或声带石膏模型,投影仪器和幻灯片。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预防中暑》一课,暑假里,我们班的同学有没有发生过中暑现象?发现有人中暑应该要取怎样的急救措施?(学生回答)师:今天我们要讲授新学期的第一课,保护声带。
2.讲授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平时讲话、唱歌、读书所发出的声音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怎样发出的?为什么发出的声音有高有低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可要学习的内容。
请大家摸一摸自己的喉部,当你说话的时候,你的手有什么感觉?不说话的时候,你的手还有没有这样感觉?大家试一下以后,再回答我的问题。
(学生各自摸自己的喉部)生:说话的时候,好像喉咙在振动;不说话的时候喉咙就不振动,手也就没有感觉了。
师:对了!我们现在来研究一下,喉部里面为什么会振动?为什么有振动就能发声?人的喉部就是喉头,喉头有个疙瘩叫喉结,它是由软骨构成的,在喉结里面平铺着两片薄膜,这就是声带,也俗称“嗓子”(教师挂出挂图,并知道学生按插图找出声带)。
哪位同学能指出图中的两片薄膜——声带?(学生指出挂图上的两条声带)师:有声带就能发出声音了吗?生:不一定!师:对了!光有声带还不能发声,因为声带里面还有肌肉(拿出猪喉结标本),平时不说话时,肌肉是放松的,声带也是放松的,两条声带间的空隙大,就好像是开着的大门一样。
有谁知道哪幅图是开着(“大门”)的?生:左边的一幅图。
师:对了!人们在说话、唱歌时,喉头的肌肉收缩,拉紧两条声带,中间只留下一条窄窄的缝,就好像是开着的小门一样,有谁知道哪幅图是开着“小门”的?生:右边的一幅图。
师:对!大家看(教师拿出一片草叶,用手拉紧两端,平放在自己的嘴边),现在我用力吹草叶,大家听到了什么?(用力吹)生:听到了草叶发出的声音。
师:现在我们再看插图。
当气体从小门冲出时,这时声带会怎样?生:声带会振动,同时也会发出声音,我们讲话时,用手摸喉头所感到的震动,就是声带在震动。
师:回答得太好了。
这和我们在自然课里学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道理是一样的。
有些人由于种种原因。
造成了声带松弛。
缝隙增大,气体冲上去所导致的振动不大,因而发出的声音低沉、沙哑,当然唱歌也就不好听了。
同学们想不想拥有一副好嗓子呢?生:想!师:那么,从现在起你必须做到哪些?生:不吸烟,不喝酒。
生:不吃过辣的东西、过冷的东西、过咸的东西……师:大家都说得很对,很有道理!现在归纳一下。
请打开书本,默读课文的后面部分。
2、牙周疾病的预防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牙周疾病,以及牙周疾病与健康的关系。
2、让学生了解怎样预防牙周疾病。
教材重点难点重点应放在引起牙龈炎的主要原因以及症状上。
难点是如何预防牙周疾病与牙齿的保健。
教具和学具有关牙齿剖面的教学挂图或牙齿的石膏模型。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保护声带》,请同学们回答,应该怎样保护好“嗓子”?(学生回答)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课,牙周疾病的预防。
2、讲授新课师:在我们口腔里帮助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是什么?生:是牙齿,它可以磨碎事物,帮助消化。
手:对!食物进入口腔后,牙齿将食物嚼碎,唾液又与食物混合,形成最初步的消化,然后食物再进入胃里,继续消化。
可见,牙齿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有些人由于不注意口腔的卫生,造成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从而引起牙齿的许多疾病。
我们班上的同学有谁患过牙齿疾病?能不能给大家谈谈感受?生:我牙齿上有两个洞,很痛,吃东西的时候如果不小心嵌进细碎的食物,就更痛。
师:你是怎样得了这种牙齿疾病的呢?能说给大家听听吗?生:我小时侯很爱吃糖,特别是晚上,喜欢一边吃糖,一边看电视,渐渐的就感到牙齿疼了,妈妈带我到医院检查,才知道牙齿上有两个洞了。
(1)师:××同学患的是牙周疾病中的一种,叫龋齿。
龋齿与细菌的感染有关,又与饮食中糖分偏多及个人卫生习惯不好又关。
我们的牙齿表面又一层坚硬的牙釉质,十分耐磨,但是怕酸。
食物残渣留在牙缝里,有利于乳酸杆菌之类的产酸细菌繁殖,酸的腐蚀使釉质产生釉洞,进而腐蚀内层的牙本质,直到侵犯到最后面的牙髓,产生牙痛。
患了龋齿的小朋友,应该尽早去找牙科医生,这样才能避免牙医的进一步发展。
还有哪位同学得过牙齿疾病?能不能也说给大家听听?生:过去我釉好长一段时间,每天早晚刷牙得时候,牙刷上都沾满好多血。
开始我吓了一跳,后来经医生检查,才知道是患了牙龈炎。
师:对!这是另一种牙周疾病,叫牙龈炎。
患了牙龈炎,牙龈会红肿,刷牙时容易出血,靠近牙龈得牙面上有黄色或褐色得牙垢、牙结石附着。
牙龈炎进一步发展,会导致牙龈与牙根分离,形成牙周袋,袋内有脓液溢出。
所以,患牙龈炎的患者多半有口臭。
如不及时治疗,牙周袋会逐步扩大。
造成牙齿松动,不能咀嚼。
当你身体抵抗力下降时,牙周袋还可以急性发作。
牙周袋形成牙周脓肿,同时有红肿、热痛及全身发热症状的出现,那时情况就严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