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_专题一_修辞

合集下载

五年级语文期末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复习

五年级语文期末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复习

五年级语文期末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复习修辞手法:1、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的,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给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打比方。

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

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

3、夸张是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

4、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

5、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6、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排列起来,就是排比。

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

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

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的作用是使说明条理清楚。

3、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说明对象生动形,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其作用是使说明具体化,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5、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6、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五年级语文修辞方法详解、专练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修辞方法详解、专练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修辞方法详解、专练及答案八种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借代。

一、比喻(一)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二)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

(三)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二、拟人说到拟人,应先了解一下比拟,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

前者叫做拟人,后两者叫做拟物。

小学阶段主要掌握拟人的修辞方法。

(一)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或动作。

(二)判断要点: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三)拟人的作用把无生命的事物当**写,使事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四)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

三、排比(一)什么是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二)判断要点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三)排比的作用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

(四)例句(1)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檫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

2017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

2017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

XX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七)需掌握几种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修辞手法:1、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的,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给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打比方。

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

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

3、夸张是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

4、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

、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6、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排列起来,就是排比。

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

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

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的作用是使说明条理清楚。

3、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说明对象生动形,增强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其作用是使说明具体化,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6、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详细复习资料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详细复习资料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详细复习资料知识点一:基础知识重点复习一、字词拼写整体认读音节的认识: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二、多音字转、待、的、地、得、藏、觉、绿、盛、重、着、背、应、似、长、禁、间、数、尽教、分、散、晕、会、和、更、难、佛、空、好、都、血、挑、朝、削、【现场大练兵】题一在正确的读音上打“√”.盛.夏(shèng chéng )削.弱(xuēxiāo )朝.阳(zhāo cháo )调.查(tiáo diào )散.步(sǎn sàn) 模.样( múmó)题二选择正确的读音。

sìshì如饥似渴()似乎()恰似()chāchàchāi差不多()差劲()差点儿()出差()差遣()fēn fèn不安分()分外()分量()题三多音字组词。

shǔ( ) dū( ) tiǎo ( )数都挑shù( ) dōu ( ) tiāo ( )三、容易写错的生字挠烤仰魁鹰挽挺詹峭聋冠碑祥毅蒙檐翼茅爆豪奏拂【现场大练兵】题一修改句子中的错别字。

1.这是多么生刻的教悔啊,难到不值得你学习吗?()2.我们因该珍惜今天的辛福生活,认真学习,撑握建设祖国的本领。

()3.过去,这条小路高底不平,现在以经建成一条宽扩的大马路了。

()4.我们只有经长锻炼身体,才能有强状的身体。

()四、形近字的区分知识点题一组词。

扰()沸()檐()顿()胎()枝()拢()拂()瞻()吨()抬()肢()副()胁()俄()炒()锅()葛()幅()协()饿()抄()祸()蔼()题二给正确的生字打“√”。

争(辩辨)分(辩辨)惊(荒慌)价(值植)(骄娇)傲(骄娇)气头(脑恼)(脑恼)火(朴扑)素(朴扑)灭题三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沾粘()贴()()自喜()连()光燥躁噪暴()()音干()名()一时查字典:(重要的字)担.忧急切.惧.怕光顾.麻.木倾.盆大雨独.自居.高临.下率领.毫.不犹豫忽略.漂泊.能书善.画颇.负盛名不甚.在意顶.天立地低头折.节宽敞.适.应凶猛.六、近义词知识点:贪婪——贪心适宜——适合惧怕——害怕鼓励——鼓舞隐藏——躲藏争辩——争论告诫——劝诫倾盆大雨——瓢泼大雨玷污——污辱慈祥——慈爱欺凌——欺侮爱惜——珍惜眷恋——留恋宝贵——珍贵欣赏——观赏收获——获得充足——充分环绕——围绕潮湿——湿润凉爽——凉快目前——至今敏捷——敏锐爱慕——羡慕机警——警觉/机敏锐利——锋利宽敞——宽阔乞求——恳求启示——启迪/启发可惜——惋惜体面——好看开辟——开拓居然——竟然、紧张——慌张奇妙——奇特湿润——潮湿谨慎——慎重鼓励——鼓舞适宜——适当艰涩——艰难准确——正确【现场大练兵】题一从括号中选择近义词。

小学五年级语文修辞手法汇总 (附练习和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修辞手法汇总 (附练习和答案)
3
典型例句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2)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设问
1
什么是设问?
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2
判断要点
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3
设问的作用
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3
典型例句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乐;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反复
1
什么是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的句子。
2
反复的种类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想,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3
拟人的作用
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将什么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4
典型例句
(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
4
典型例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代
1
什么是借代?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本体事物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
2
判断要点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要表达的事物。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五上语文期末修辞专题复习及练习

五上语文期末修辞专题复习及练习

五上语文期末修辞专题复习及练习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小学阶段)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设问、反问等。

一、比喻(在说明文体中称为打比方),把什么比作什么,即利用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

1)明喻:甲像乙。

常用“像”、“像……一样”“仿佛”“好像”“犹如”等比喻词。

2)暗喻:甲是乙。

常用“是”、“变成”、“成了”等比喻词。

3)借喻:只有喻体,没有本体和比喻词。

温馨提示:有比喻词“像、仿佛”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没有比喻词的也不一定就不是比喻句。

1、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在括号中打钩。

1)陈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着我们。

()2)枫叶似火的香山真美啊!()3)敌人真是一群残暴的野兽。

()二、拟人,就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像人一样会说话、做事,有人一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拟人的手法,一方面能够准确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一方面能使语言生动活泼,还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温馨提示:比喻和拟人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比喻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类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

拟人是把物直接当人来写。

三、夸张是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扩大或缩小。

1、扩大夸张:故意把比较一般的事物往大(高、多、强等)处说。

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缩小夸张:故意把比较一般的事物往小(低、少、弱等)处说。

如: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3、超前夸张:故意把本来后发生的事说成是先发生或者同时发生的。

如:还没喝到嘴里,心就醉了。

再来看以下三句都运用的夸张的手法:1、黄河掀起万丈巨澜。

2、谁敢动我一根汗毛。

3、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馒头的香味了。

四、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近且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成串排列,加强气势,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的一种修辞手法。

如:飞机在空中灵活地做着各种动作,时而盘旋上升,时而俯冲下降,时而翻着跟头,时而侧身飞行……运用排比句时,要注意各句间的关系,如时间的先后、程度的轻重、范围的大小,将各分句加以合理的安排,读起来才能一气呵成,表现出磅礴的气势。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冲刺专项复习——修辞手法(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冲刺专项复习——修辞手法(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冲刺专项复习——修辞手法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12分)1.下面的句子哪个不是比喻句?()A.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B.她长得很像她妈妈。

C.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2.下面三个句子中“像”字的作用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清澈的小河像一条银色的丝带。

B.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C.往事历历在目,就像发生在昨天。

3.下列句子中,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我仰望着空中的燕子,仿佛我的心也一起飞上了蓝天。

B.一阵微风吹来,小树好像在向我招手。

C.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二、将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6分)1.珍珠鸟站在书架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烛熔化了,流下了烛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牛咧开嘴看着牛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秋天,树叶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2分)A.夸张B.对偶C.排比D.反问E.比喻F.拟人1.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4.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5.松鼠的尾巴像降落伞。

()6.画眉鸟在枝头兴奋地唱着动听的歌曲。

()四、按要求写句子。

(24分)1.日子很快就过去了。

(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鼠有一条美丽的尾巴。

五年级上册期末 病句、修辞、说明方法、理解、排序-期末专项复习

五年级上册期末 病句、修辞、说明方法、理解、排序-期末专项复习

五年级上册期末病句、修辞、说明方法、理解、排序-期末专项复习命题焦点:从近年来小考题的命题来看,“句子”部分,重点是对各类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能力的检测。

其题型依然以填充、判断、选择、辨析等为主,但作为基础部分和阅读部分的衔接与纽带,理解句意、病句、修辞、说明方法、描写方法、排序等又成为命题的焦点,加上本部分中含有较多语法知识,使命题较有难度。

复习做题时,要认真对待。

根据命题焦点对本册做如下复习:一、本册新学知识点(全册)1.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的相似之处(衬托)。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

(理解)(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2)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3.读下面的语句,写出主要意思。

(缩写)例: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

)(1)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

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2)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4.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再想想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理解)(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专题一小学常用修辞手法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借一事物来比喻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喻。

比喻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关键是: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荷花》
(2)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长城。

《观潮》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
2、比拟
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说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

(1)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金色的草地》(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桥》
(3)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
(4)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
3、夸张
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扩大或缩小。

(1)那当然,“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可爱的草塘》
(2)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趵突泉》
(3)女人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

《古井》
(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5)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4、对偶
把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排列在一起。

(1)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开国大典》
(2)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辉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5、排比
用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和句子接连说出来的修辞方法。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桂林山水》
(2)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我的“长生果”》
6、设问
设问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问题。

(1)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花钟》
(2)但是懒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枯萎了呢?《桃花心木》
(3)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请形呢?《假如没有灰尘》
7、反问
反问是一种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用疑问的形式表示明确的意思,问而不答,答案就在句子中的一种修辞方法。

(1)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再见了,亲人》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好》
(3)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穷人》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练习题
请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3、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
4、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
5、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

()
6、骆驼是沙漠之舟。

()
7、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8、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9、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
10、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
11、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12、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
13、你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14、森林里的害虫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

()
15、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16、有翠绿,有淡青,有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

()
17、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
18、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
19、他在呼唤什么?在呼唤和平。

()
20、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