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10、《北京》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语文上册 10《北京》教案 人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 10《北京》教案 人教版

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10北京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10北京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10北京教学设计10、北京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

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3.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

会写10个字。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唱一唱:【播放:《我爱北京天安门》】随音乐齐唱。

2、找一找:【出示:中国舆图】找到北京的位置。

3、说一说:说说你知道的北京。

4、小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她深深地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课件出示:美丽的北京】展现北京古老的文明和现代的文明:天安门广场、立交桥、颐和园、故宫、中华世纪坛……5、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北京看一看、玩一玩。

6、【出示:课题】齐读。

二、检查预,感知课文1、先自由读课文,然后小组练读,请求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检查。

3、过字词关:检查学生认读字词【出示:生字】(1)我会读,抢答游戏。

(2)当“小老师”领读等形式进行正音。

重点读准后鼻音“央、庄’’,“拼、案”是前鼻音,翘舌音‘‘周、似、厦”。

(3)巧记字形: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把生字记住?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个别说,总结识字方法。

(4)我们认识了这些生字,现在我们再将生字连成词读一读。

【课件出示词语】中央城市旁边花坛祖国庄严图案立交桥风景优美绿树成阴高楼大厦名胜古迹谁来说说你认识哪些词语?轮流当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除了这些词,你还喜欢哪些四字词?学生补充说自己喜欢的四字词。

(出示:鲜花怒放来来每每)【出示“读读记记”】,读熟“读读记记”中的四字词语。

4、同学们的词语读得不错,你们能把旅行简介读好吗?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把你觉得最想读的地方划出来,再读给你的同桌听。

二年级上册语文10、《北京》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10、《北京》教案

北京老户朱小学二年级执教人:刘春城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会认本课13个生字和带生字的新词,会写十个字。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课。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让学生学会上网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能单元课题及课名(宋体二号,段后1行)②、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首都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激发学生热爱首都,热爱北京的感情。

二、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感知全文,讲读课文1、2自然段,学习有关字词。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3至5自然段,学习有关字词,总结全文。

读课文,背诵课文。

(可增设第三课时:《我爱北京》活动课。

)三、学情分析到了二上年级,孩子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能够独立认识一些新字。

再说,新课程倡导在生活中识字的理念也已经渗透到孩子的骨子里,他们无意或有意间识字能力不断提高,课外认识了很多生字新词。

因此,开展小组交流识字,相互评价能够提高孩子的识字兴趣。

另外,像《北京》这样以总分总段式的文章学生接触的还是不多的,要帮助孩子理清文章脉络。

像《北京》的美,要让孩子体会学生有一定难度,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要创设一些情境,提供一些材料帮助理解感悟。

四、教学流程(流程中包含板书设计和注意事项。

)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1、师:你到过北京吗?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2、师:不管你是否到过北京,今天,让我们一同再做一次北京之旅吧!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闭目想象。

思考:对于北京你有什么印象?2、师:是呀,北京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它又是我国的首都。

出示课文第一段: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3、首都就是国家最高领导机关所在地。

我国的党中央和国务院就设在北京。

比如:美国首都“华盛顿”,英国首都“伦敦”……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你能换个说法吗?换句式说话:我国的首都在北京。

二年级语文上册10北京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10北京教案

北京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三、四两段。

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北京的美,激发学生对首都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学过看雪这篇文章后,你想不想知道我们的首都北京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北京,去了解一下这个美丽的城市。

2.出示投影:〔天安门〕图上是北京的什么地方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课文是怎样描写图上的景物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

要求初步读通课文。

2.教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

请大家注意字的读音。

3.学生再读课文,划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4.学生汇报。

教师出示下面的词语,请大家读一读。

中央黄瓦宽阔雄伟纪念碑柏油绿树成阴立交桥川流不息古迹优美矗立建设似的拼图图案大厦教师从旁纠正字的读音,注意“矗、似、厦〞是翘舌音。

5.记准字形: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出示下面的生字:央瓦阔雄油阴交川迹优1〕学生自由识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3〕对大家认为比较难的字或教师认为易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

央:最后一笔是“捺〞。

瓦:笔顺是,一共四笔。

碑:右边的笔顺是“撇、竖、横折、横、撇、横、竖〞6.指导书写:阔:“门〞要写得宽大一点。

雄:左右一样宽,右边的“〞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

碑:左窄右宽。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完成课后2题。

2.作业展示。

3.师生评改。

板书:24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中央黄瓦宽阔雄伟纪念碑柏油绿树成阴立交桥川流不息古迹优美矗立建设似的拼图图案大厦二、整体感知课文。

1.找出与三幅图相对应的段落指名读课文.2.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美丽〞一词要读重音。

北京如何美丽呢通过下面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

3.读第五自然段: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呢〔北京真美啊!〕三、讲读第二自然段。

1.放课文录音,思考:这段中有几句话介绍了哪些建筑物2.出示投影:指出天安门、广场、纪念碑、弄清中央、前面、中间的方位。

小学二年级语文《北京》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北京》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北京》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北京》教案1一、看图说话,出示词语1、出示课文插图或播放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看图说话,认读词语。

你看到了北京的哪些美丽的景物,这些景物美在哪里?(根据学生的介绍,随机出示词语。

)二、读词识字1、激励学生自己认字:谁会认生字条中的字?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吗?(学生复习已会生字,交流自主认识的生字。

)2、打开课本,学生自主学词学字:⑴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生字词。

⑵借助拼音读词语,用三角画出词语中的生字,认一认,读一读。

⑶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正音。

3、出示词语卡片,领读。

(老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三、指导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听教师范读,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北京的美,这些景物分别有哪些特点?3、学生质疑不理解的词,师生共同解答。

(庄严、矗立、绿树成阴、川流不息)4、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读出北京的美丽,读出我们的自豪,读出我们热爱伟大祖国的语气。

5、小组交流搜集到的北京新变化的资料。

小学二年级语文《北京》教案2教学目标:通过动手画、观察掌握垂线的画法,了解和研究垂线、平行线的基本性质。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严谨的作图习惯。

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垂线的画法教学难点:掌握画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对于直线你都理解了哪些知识?2.试画垂线并思考。

二、新授1.在画垂线的练习中,感悟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的性质。

2.归纳总结:你知道了什么?3.通过动手测量感悟点到直线的所有连线中垂线段最短。

4.认识点到直线距离。

5.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三、总结质疑今天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四、提高练习1.画垂线时,没有三角板,只有直尺怎么办?2.若直尺也没有了,怎么办?3.只有一张形状不规则的纸怎么办?教学反思:学生能够掌握平行线和垂线的画法,但是缺乏工具的同时,方法不是很灵活很巧妙,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今后要加大培养力度。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北京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北京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备课教师:石帅敏备课时间:课题:10、北京课型:新授课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修订札记知识与能力:会写10个生字,认识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过程与方法: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记忆字型,培养识字能力;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在换词比较、抓词品读、借助图片和课外资料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北京的美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北京的美,激发学生对首都的热爱。

【教学重点】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字音——绿毯似的;庄严、矗立(含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高兴、赞美的语气;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学生课前搜集并阅读相关内容,以便课上交流。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激发情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逛逛北京城。

伴随优美的音乐播放王府井、北海、故宫、立交桥、公园花坛等美丽的图片。

现在你最想说什么?(北京太美丽、漂亮……)你们喜欢北京吗?(喜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北京的喜爱之情,来学习第10课。

(板书:北京)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请大家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然后小组内互读。

2.请小组同学用识字卡片互相检查读音,他读不准的字你来帮帮他。

然后读读课文后“我会认”中的字,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形的,并练习组词.3.同学们读得特别认真,现在请你把文中的这两句话读给你同桌的小伙伴听听,看看你能不能做到读准字音。

出示:第2自然段第4句话和立交桥图片。

4.下面我们一起给生字归类,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字义。

(1)独体字:央、瓦、严(2)上下结构:案(3)左右结构:似、拼、坛、碑(4)里外结构:阔、周(5)半包围结构:迹、厦5.同学们刚才学得特别认真,要是把这些字放进课文里,你们还认识吗?请同学们再来轻声读读课文。

6.指名读,小组读。

二年级上册语文北京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北京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北京》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北京》。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北京的风土人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北京的了解兴趣。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了解祖国首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北京的风土人情。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课文动画视频、图片等。

2.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北京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北京的风土人情。

(2)老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确保正确掌握。

(3)分析课文结构,讲解重点句子。

3. 课堂讨论(1)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邀请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

4.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文中的场景。

(2)老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给予鼓励。

5. 小结与作业(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北京的风土人情。

(2)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预习下一课。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朗读课文和掌握生字词方面表现较好,但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情境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展示,为学生创设情境,增强学习体验。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有关北京的图片、资料等,增加对北京的感性认识。

二年级上册语文北京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北京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北京》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等词语。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了解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等特色。

(2)运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北京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3)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 通过对课文的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 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北京特色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

4. 小组讨论所需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了解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等特色。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北京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和运用。

(3)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探究与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理解。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2)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或写作作品,分享对北京的感受。

(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课文,巩固生字词。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重点知识点。

6. 课后作业:(1)复习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家乡的景色,用所学知识写一篇短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
一、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3个生字和带生字的新词,会写十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课。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情感目标:
感受首都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激发学生热爱首都,热爱北京的感情。

二、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感知全文,讲读课文1、2自然段,学习有关字词。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3至5自然段,学习有关字词,总结全文。

读课文,背诵课文。

(可增设第三课时:《我爱北京》活动课。


三、学情分析
到了二年级,孩子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能够独立认识一些新字。

再说,新课程倡导在生活中识字的理念也已经渗透到孩子的骨子里,他们无意或有意间识字能力不断提高,课外认识了很多生字新词。

因此,开展小组交流识字,相互评价能够提高孩子的识字兴趣。

另外,像《北京》这样以总分总段式的文章学生接触的还是不多的,要帮助孩子理清文章脉络。

像《北京》的美,要让孩子体会学生有一定难度,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要创设一些情境,提供一些材料帮助理解感悟。

四、教学流程(流程中包含板书设计和注意事项。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
1、师:你到过北京吗?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2、师:不管你是否到过北京,今天,让我们一同再做一次北京之旅吧!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闭目想象。

思考:对于北京你有什么印象?
2、师:是呀,北京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它又是我国的首都。

出示课文第
一段: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3、首都就是国家最高领导机关所在地。

我国的党中央和国务院就设在北京。

比如:美国首都“华盛顿”,英国首都“伦敦”……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你能换个说法吗?换句式说话:我国的首都在北京。

3、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找,哪几自然段具体写了北京?(二到四自然段)
4、指名五人读课文的五自然段,遇难读的句子请多位学生读。

读后交流提出的问题。

(三)以学定教,快乐识字
1、师:这课的生字朋友特别多,你已经认识了哪几个?怎么认识的?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同桌互查课后生字,用星号评价对方。

(四)摆摆说说,掌握方位
1、北京的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先来学习第二自然段。

2、指名多人读第二自然段,做到不破句。

教师相机出现图片: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

3、老师指着黑板上的方框(在板书下):如果这就是北京城,那么这三种建筑应该在北京城什么位置呢?同学们再读读书,跟同位小朋友商量商量。

指名上台摆放三者的位置。

4、他们贴的怎么样?扣课文语言评。

评价中理解中央(天安门就在我们北京城的中心位置,是首都北京的标志)详细讲解“天安门广场”(占地700多亩,可以同时容纳十几万人呢。

是世界上最大
的广场之一。

)“矗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什么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广场的中央?革命烈士们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为了我们能早日过上幸福生活,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不怕牺牲。

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和献身精神将世世代代流传下来,永不磨灭,英雄们的高大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让我们带着对英雄的无比崇敬之情再读这个词语”。


5、用“方位词”引读该段。

6、重点学习第一句:天安门在北京城的中央,红墙、黄瓦,又庄严,又美丽。

(1)指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结合看图理解红墙,黄瓦。

(2)指名读句,评读。

(五)读背积累,指导书写
1、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2、书写“央、交、市、旁、优、阴”。

(六)板书设计
北京(美丽)
贴图(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
(七)注意事项:
如果图片制作太花时间,老师也可以让孩子用简笔画来画。

第二课时
(一)用词说话,导入新课
1、凭自己第一节课的印象,用“北京”说一句或几句话。

2、齐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3、这节课,我们继续游览北京,更深的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庄严。

(二)自主学习,感悟交流
1、北京还有什么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
2、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画出你认为美的词语,并说说你的理解。

重点点拨“绿树成阴、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绿毯似的草坪”可以换成“绿色的草坪”吗?为什么?
3、练读第三段,评读。

4、看图背诵练习。

5、北京还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呢?学习四自然段。

6、练习合并分离句子。

(1)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和风景优美的公园。

北京有(),有()。

(2)全城到处是绿树,到处是大楼。

全城到处是()和()。

7、齐读第四段。

(三)画面展示,情感提升
1、
配乐读全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
上册语文第10课《北
2、展示北京的风光图片。

3、看了这么多有关北京的图片资料,你最想对北京说什么?学生自由练说。

4、出示最后一段,让生齐读。

(四)读背积累,指导书写
1、读读背背第三——第五自然段
2、书写“坛、城、国、图”。

(五)课下作业
1、利用网络,查阅关于北京的图片,增加对北京的了解和认识
2、将本课熟读并背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