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撕裂肩关节解剖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肩关节超声诊断 PPT课件

短轴切面
结节间沟上部窄深,下部宽浅 过浅易发生肌腱脱位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内常有少量液 体,下部观察关节积液、游离体
长轴切面
肩胛下肌腱
屈肘,上臂紧贴胸壁 自上述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短轴切面向内及肱骨
近端移动观察肩胛下肌腱长轴图像 短轴图像内部回声不均匀 自上而下全面扫查 于上臂外展、内收运动时动态观察
继发征象:关节积液、滑囊积液
pitfalls
假阳性 各向异性伪像、三角肌间隔、肩袖间隙、 肌腱纤维软骨附着处、肌肉肌腱连接处
假阴性 断端不退缩、滑膜增生、滑囊疝入
肌腱炎、肌腱病、腱鞘炎
非感染性、粘液变性 肿胀、回声减低 较对侧厚2mm
超声不能依据LHBT 腱鞘内出现液体诊断 肌腱炎和腱鞘炎
冈上肌腱 Supraspinatus tendon (SSP)
上臂内旋外展(手背贴后腰背或手掌贴同侧后裤 袋)
自肱二头肌长头腱短轴切面向后外上侧移动相当 于肩袖线观察冈上肌腱短轴图像,厚约0.4-0.8cm 自肱二头肌长头腱长轴切面向后上移动观察长轴
自上而下、自前而后全面扫查 前后运动、内旋外旋多方位动态观察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 肩袖结构 其它
肱二头肌长头腱 long head of biceps tendon(LHBT)
前臂屈曲,适度内旋,使结节间沟朝前 沿结节间沟向肌腱肌腹连接处连续扫查 厚约3-4mm,液体一般不超过2mm 前臂外旋运动时动态扫查
有利于显示关节囊内部分及半脱位的观查
小圆肌腱 teres minor tendon (TM) 肩胛骨外侧缘至肱骨大结节下部
肱二头肌腱长头
long head of biceps tendon(LHBT)
肩袖损伤PPT课件

23
反弓试验 患侧上肢上举再后伸呈现反弓状,若
出现肩部疼痛则为阳性 ,提示有肩袖 损伤或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
24
Neer试验:
检查者立于患者背后,一 手固定肩胛骨,另一只手 保持肩关节内旋位,使患 肢拇指间向下,然后使患 肩前屈过顶。如果诱发出 疼痛,即为阳性。
25
Hawkins试验:
27
正常肩袖的MRI表现
正常的肩袖韧带在MRI上为均匀的 低信号,是肌腱的延续:
冈上肌肌腱
小园肌肌腱
冈下肌肌腱
肩胛下肌肌腱
28
Neer将肩袖的慢性改变的病理过程分为3期: I 期:肩袖的水肿或出血,尤其是冈上肌肌腱。 II期:是炎性过程向纤维化过程转化。 III期:肩袖的撕裂。
29
肩袖撕裂(Rotator cuff tear)
检查者立于患者后方,使患 者肩关节内收位前屈90度, 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保持 水平。检查者用力使患侧前 臂向下至肩关节内旋,出现 疼痛者为试验阳性。
26
Jobe实验(倒罐头试 验):肩关节水平位内 收30度,冠状位外展 80~90度,肩内旋、前 臂旋前使拇指指尖向下, 双侧同时抗阻力上抬。
肩袖损伤
1
肩关节外展至30°或前屈至60°,肩胛骨是不 旋转的,称为静止期,在此以后肩胛骨开始旋转, 每外展15°肩关节转10°肩胛骨转5°,两者比 例为2:1,当外展至90°以上时,每外展15°肩 关节转5°肩胛骨转10°,两者比例为1:2.
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在正常情况下为:前屈上举 150°-170°、后伸40°-45°、外展上举 160°-180°、内收20°-40°、水平位外旋 60°-80°(或贴壁45°)、水平位内旋70°90°(或贴壁70°)、水平屈曲135°、水平伸 展30°。
反弓试验 患侧上肢上举再后伸呈现反弓状,若
出现肩部疼痛则为阳性 ,提示有肩袖 损伤或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
24
Neer试验:
检查者立于患者背后,一 手固定肩胛骨,另一只手 保持肩关节内旋位,使患 肢拇指间向下,然后使患 肩前屈过顶。如果诱发出 疼痛,即为阳性。
25
Hawkins试验:
27
正常肩袖的MRI表现
正常的肩袖韧带在MRI上为均匀的 低信号,是肌腱的延续:
冈上肌肌腱
小园肌肌腱
冈下肌肌腱
肩胛下肌肌腱
28
Neer将肩袖的慢性改变的病理过程分为3期: I 期:肩袖的水肿或出血,尤其是冈上肌肌腱。 II期:是炎性过程向纤维化过程转化。 III期:肩袖的撕裂。
29
肩袖撕裂(Rotator cuff tear)
检查者立于患者后方,使患 者肩关节内收位前屈90度, 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保持 水平。检查者用力使患侧前 臂向下至肩关节内旋,出现 疼痛者为试验阳性。
26
Jobe实验(倒罐头试 验):肩关节水平位内 收30度,冠状位外展 80~90度,肩内旋、前 臂旋前使拇指指尖向下, 双侧同时抗阻力上抬。
肩袖损伤
1
肩关节外展至30°或前屈至60°,肩胛骨是不 旋转的,称为静止期,在此以后肩胛骨开始旋转, 每外展15°肩关节转10°肩胛骨转5°,两者比 例为2:1,当外展至90°以上时,每外展15°肩 关节转5°肩胛骨转10°,两者比例为1:2.
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在正常情况下为:前屈上举 150°-170°、后伸40°-45°、外展上举 160°-180°、内收20°-40°、水平位外旋 60°-80°(或贴壁45°)、水平位内旋70°90°(或贴壁70°)、水平屈曲135°、水平伸 展30°。
肩袖损伤演示课件

规范化康复锻炼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进行规范化的康复锻炼, 以恢复肩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知识普及
向患者普及肩袖损伤的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治疗方法、预 后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和 生活照顾,促进患者康复。
05 预后评估与生活 质量改善
预后评估指标
疼痛程度 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或数 字评分法(NRS)评估患者疼痛 程度,了解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评估 采用肩关节功能评分(如 Constant-Murley评分、ASES评 分等)和生活质量问卷(如SF36等),全面了解患者生活质量 改善情况。
功能。
物理治疗
如超声波、红外线等,有助于 促进伤口愈合和减轻疼痛。
药物治疗
继续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以减轻术后疼痛和炎症。
定期随访
术后定期随访,评估肩关节功 能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
并发症。
04 并发症与风险防 范
常见并发症
肩关节僵硬
肩袖损伤后,肩关节长期制动可 能导致关节僵硬,影响关节活动
关节活动度 测量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 内旋和外旋等活动范围,评估关 节功能恢复情况。
肌力评估 采用徒手肌力测试或等速肌力测 试等方法,评估肩袖肌肉力量恢 复情况。
生活质量改善措施
物理治疗
包括热敷、冷敷、电刺激等物理治疗 方法,有助于缓解疼痛、促进炎症消 退和肌肉恢复。
药物治疗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局 部外用药物等,有助于缓解疼痛和减 轻炎症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进行规范化的康复锻炼, 以恢复肩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知识普及
向患者普及肩袖损伤的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治疗方法、预 后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和 生活照顾,促进患者康复。
05 预后评估与生活 质量改善
预后评估指标
疼痛程度 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或数 字评分法(NRS)评估患者疼痛 程度,了解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评估 采用肩关节功能评分(如 Constant-Murley评分、ASES评 分等)和生活质量问卷(如SF36等),全面了解患者生活质量 改善情况。
功能。
物理治疗
如超声波、红外线等,有助于 促进伤口愈合和减轻疼痛。
药物治疗
继续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以减轻术后疼痛和炎症。
定期随访
术后定期随访,评估肩关节功 能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
并发症。
04 并发症与风险防 范
常见并发症
肩关节僵硬
肩袖损伤后,肩关节长期制动可 能导致关节僵硬,影响关节活动
关节活动度 测量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 内旋和外旋等活动范围,评估关 节功能恢复情况。
肌力评估 采用徒手肌力测试或等速肌力测 试等方法,评估肩袖肌肉力量恢 复情况。
生活质量改善措施
物理治疗
包括热敷、冷敷、电刺激等物理治疗 方法,有助于缓解疼痛、促进炎症消 退和肌肉恢复。
药物治疗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局 部外用药物等,有助于缓解疼痛和减 轻炎症反应。
肩关节应用解剖精品PPT课件

10
(二)肱骨 肱骨上端与肩
胛骨关节盂构 成肩关节
11
体表解剖 肱骨小结节点
体表定位:肱骨上端前 方,喙突外侧约2cm稍 下方。置指尖与该处, 旋时即可觉得肱骨小 结节在其指下滚动
12
肱骨大结节点
体表定位:位于肱骨上端后 外侧,肩峰外下方的骨性突 起,小结节后外侧约1cm左 右。肩峰、肱骨大结节和 喙突三者之间呈等腰三角 形。
42
11.喙肱肌
起点:肩胛骨喙突。 止点:肱骨内侧1/2(与
三角肌止点对应)。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
节屈、内收。 支配:肌皮神经
43
12.肱二头肌
起点:长头-肩胛骨盂上 结节;短头-喙突
止点:桡骨粗隆 作用:屈肘关节,长头
协助屈肩关节,使前臂 旋后 支配:肌皮神经
37
四边孔体表定位
38
8.斜方肌
起点:上项线、枕外 隆凸、项韧带,第七 颈椎棘突、全部胸椎 棘突及其棘上韧带;
止点:锁骨外1/3、 肩峰、肩胛冈;
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神经支配:副神经
39
副神经
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乳突 下方5. 2 cm 处穿出, 向后、外、下斜行跨过 颈后三角区, 在锁骨中 点后方5. 0cm 处进入 斜方肌深面筋膜内,在 肩胛冈下方5. 0 cm 副 神经不同平面分出的终 支水平进入斜方肌
21
滑膜皱襞
22
(二)肩锁关节
1.组成: 肩胛骨肩峰 的关节面与 锁骨肩峰端 关节面构成。
2.运动: 为微动关节。
23
三、主要肌肉及相关血管和神经
24
1.三角肌
起点:锁骨外侧 段、肩峰和肩胛 冈。
止点:肱骨的三 角肌粗隆。
作用:使肩关节 外展。
(二)肱骨 肱骨上端与肩
胛骨关节盂构 成肩关节
11
体表解剖 肱骨小结节点
体表定位:肱骨上端前 方,喙突外侧约2cm稍 下方。置指尖与该处, 旋时即可觉得肱骨小 结节在其指下滚动
12
肱骨大结节点
体表定位:位于肱骨上端后 外侧,肩峰外下方的骨性突 起,小结节后外侧约1cm左 右。肩峰、肱骨大结节和 喙突三者之间呈等腰三角 形。
42
11.喙肱肌
起点:肩胛骨喙突。 止点:肱骨内侧1/2(与
三角肌止点对应)。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
节屈、内收。 支配:肌皮神经
43
12.肱二头肌
起点:长头-肩胛骨盂上 结节;短头-喙突
止点:桡骨粗隆 作用:屈肘关节,长头
协助屈肩关节,使前臂 旋后 支配:肌皮神经
37
四边孔体表定位
38
8.斜方肌
起点:上项线、枕外 隆凸、项韧带,第七 颈椎棘突、全部胸椎 棘突及其棘上韧带;
止点:锁骨外1/3、 肩峰、肩胛冈;
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神经支配:副神经
39
副神经
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乳突 下方5. 2 cm 处穿出, 向后、外、下斜行跨过 颈后三角区, 在锁骨中 点后方5. 0cm 处进入 斜方肌深面筋膜内,在 肩胛冈下方5. 0 cm 副 神经不同平面分出的终 支水平进入斜方肌
21
滑膜皱襞
22
(二)肩锁关节
1.组成: 肩胛骨肩峰 的关节面与 锁骨肩峰端 关节面构成。
2.运动: 为微动关节。
23
三、主要肌肉及相关血管和神经
24
1.三角肌
起点:锁骨外侧 段、肩峰和肩胛 冈。
止点:肱骨的三 角肌粗隆。
作用:使肩关节 外展。
肩袖间隙分裂诊断与治疗PPT

康复效果评估:定 期进行康复效果评 估,调整康复方案
肩部肌肉锻炼的重要性:预防肩袖间隙分裂,提高肩部稳定性 锻炼方法:哑铃举、俯卧撑、引体向上等 锻炼频率:每周至少进行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注意事项:避免过度训练,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呼吸
避免长时间重复性动作,如长时间打字、 玩手机等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长时间低头、 弯腰等
避免过度负重,如提重物、举重等
避免剧烈运动,如打篮球、打羽毛球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合理 饮食等
定期进行肩关节锻炼,如肩部拉伸、肩部 旋转等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肩袖间隙分裂的早期症状 及时就医:一旦发现肩袖间隙分裂,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遵医嘱: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肩袖间隙分裂的复发。
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 康复目标:恢复肩关节功能,减轻疼痛 康复效果: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力量 康复注意事项:避免过度训练,遵循医嘱进行训练
诊断方法:包 括X光片、MRI、
超声波等
治疗方法:包 括保守治疗
(如物理治疗、 药物治疗)和
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根 据病情和治疗 方法的选择, 治疗效果有所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06
定义:肩袖间隙 分裂是指肩袖肌 腱在肩关节处发 生撕裂或断裂, 导致肩关节功能
障碍。
发病机制:肩 袖间隙分裂通 常由外伤、过 度使用、年龄 增长等因素引
起。
症状:肩部疼 痛、活动受限、 肌肉无力等。
诊断方法:X光 片、MRI、超 声等影像学检
查。
疼痛:肩 部疼痛, 活动受限
肩袖撕裂 肩关节解剖参考PPT文档共31页

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肩袖撕裂 肩关节解剖参考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肩袖撕裂 肩关节解剖参考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肩袖损伤手术技术介绍PPT课件

这个小切口的位置接近 于肩峰的侧缘
Rotator Cuff肩袖修复
置入第一个锚钉
接近45度的操作角度 来旋转置入锚钉,埋于 关节表面下
置入锚钉时要超过远 端的标记,这样才能才 能确定锚钉的尾断完 全埋于骨表面之下.
应用垂直的标记线来 确定、调整理想的置 入部位
Rotator Cuff肩袖修复
用缝线抓钳将白色的缝线从 辅助的入路传递到后侧入路 用70度的右弯传递器械夹带 白色缝线穿透肩袖,然后用 组织缝线抓钳通过前侧入路 抓取缝线。 用缝线抓钳通过后侧入路抓 取缝线,使穿过肩袖的两股 缝线共同从后侧入路拉出
用全圈打结器通过合适
的入路,对白色的缝线 进行打结
Rotator Cuff肩袖修复
然后用AP抓钳穿透肩袖组织 通过前侧入路,抓取其中一 根绿色的缝线
Rotator Cuff肩袖修复
从前侧入路中移去器械,并插入后侧入路 穿透肩袖组织并抓取第二根绿色缝线 用缝线抓钳将两条缝线并入同一个合适的入路 绿色的缝线然后打结 最后确定修补的合适性及稳定性
Rotator Cuff肩袖修复
将2股缝线移入同一个入路,移 去缝线抓钳
在后侧入路外打一个关节镜下 滑节.
通过后侧入路将结移向撕裂处
使用ELITE全圈推结器对滑结 推向撕裂处
Rotator Cuff肩袖修复
通过全圈推结器的配合操作, 对滑节进行打紧.
Rotator Cuff肩袖修复
用ELITE勾型剪剪断缝线
endomkt肩袖解剖肩袖肌腱肌肉最外层的肌肉是三角肌前面观侧面后面观肩袖由四块肌肉和他们的肌腱组成小圆肌肩袖侧面观关节镜下观rotatorcuffhumeralheadrotatorcuff肩袖损伤肱骨头关节囊方向看肱骨头方向看rotatorcuff肩袖损伤撞击通常在老年患者65勾状的肩峰和肩袖撞击导致疼痛和附加的肩袖撕裂肩袖损伤通常地这种情况导致冈上肌损伤然后是冈下肌很少情况下会损伤小圆肌除非在极其严重的情况下肩胛下肌损伤极其少见处理也很困难部分撕裂也非常常见这种情况也是治疗的人选肩袖病理撞击综合症冈上肌冈下肌肌腱撞击肩峰或喙肩峰韧带原因棒球投手
Rotator Cuff肩袖修复
置入第一个锚钉
接近45度的操作角度 来旋转置入锚钉,埋于 关节表面下
置入锚钉时要超过远 端的标记,这样才能才 能确定锚钉的尾断完 全埋于骨表面之下.
应用垂直的标记线来 确定、调整理想的置 入部位
Rotator Cuff肩袖修复
用缝线抓钳将白色的缝线从 辅助的入路传递到后侧入路 用70度的右弯传递器械夹带 白色缝线穿透肩袖,然后用 组织缝线抓钳通过前侧入路 抓取缝线。 用缝线抓钳通过后侧入路抓 取缝线,使穿过肩袖的两股 缝线共同从后侧入路拉出
用全圈打结器通过合适
的入路,对白色的缝线 进行打结
Rotator Cuff肩袖修复
然后用AP抓钳穿透肩袖组织 通过前侧入路,抓取其中一 根绿色的缝线
Rotator Cuff肩袖修复
从前侧入路中移去器械,并插入后侧入路 穿透肩袖组织并抓取第二根绿色缝线 用缝线抓钳将两条缝线并入同一个合适的入路 绿色的缝线然后打结 最后确定修补的合适性及稳定性
Rotator Cuff肩袖修复
将2股缝线移入同一个入路,移 去缝线抓钳
在后侧入路外打一个关节镜下 滑节.
通过后侧入路将结移向撕裂处
使用ELITE全圈推结器对滑结 推向撕裂处
Rotator Cuff肩袖修复
通过全圈推结器的配合操作, 对滑节进行打紧.
Rotator Cuff肩袖修复
用ELITE勾型剪剪断缝线
endomkt肩袖解剖肩袖肌腱肌肉最外层的肌肉是三角肌前面观侧面后面观肩袖由四块肌肉和他们的肌腱组成小圆肌肩袖侧面观关节镜下观rotatorcuffhumeralheadrotatorcuff肩袖损伤肱骨头关节囊方向看肱骨头方向看rotatorcuff肩袖损伤撞击通常在老年患者65勾状的肩峰和肩袖撞击导致疼痛和附加的肩袖撕裂肩袖损伤通常地这种情况导致冈上肌损伤然后是冈下肌很少情况下会损伤小圆肌除非在极其严重的情况下肩胛下肌损伤极其少见处理也很困难部分撕裂也非常常见这种情况也是治疗的人选肩袖病理撞击综合症冈上肌冈下肌肌腱撞击肩峰或喙肩峰韧带原因棒球投手
肩袖损伤课件PPTPPT课件

69
康复目标
保护解剖结构的修复 防止和减少固定的影响 提高动态稳定性 消除疼痛和炎症
编辑版pppt
70
力量训练目的
减少肩关节固定带来的消极影响,维持神经 肌肉的正常功能
促进相关部位的循环功能,加速解剖结构的 恢复
巩固和促进ROM的练习效果
编辑版pppt
71
影响康复程序的因素: 年龄;损伤性质(急 或慢);撕裂大小(小:〈1cm;中:1-3 cm;大:3-5 cm;巨大:〉5 cm);职业; 期望活动水平;康复潜力(病人主观能动水 平)
屈:重要的肌肉有喙肱肌、三角肌前部纤维、胸 大肌锁骨部和肱二头肌短头。前屈的运动范围约 70°。
伸:主要的肌肉有背阔肌、三角肌后部纤维和肱 三头肌长头。后伸时,由于受到关节囊前臂及肱 骨头与喙突相接触的限制,故运动范围小于屈的 范围,约为60°。
内收:主要的肌肉有胸大肌、背阔肌和肩胛下肌。 内收时,由于肱骨头滑向关节窝的上方而受到躯 干的阻碍,其运动范围很小,约为20°。
编辑版pppt
40
Hawkins试验:
检查者立于患者后方,使患 者肩关节内收位前屈90度, 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保持 水平。检查者用力使患侧前 臂向下至肩关节内旋,出现 疼痛者为试验阳性。
编辑版pppt
41
Jobe实验(倒罐头试 验):肩关节水平位内 收30度,冠状位外展 80~90度,肩内旋、前 臂旋前使拇指指尖向下, 双侧同时抗阻力上抬。
II级:撕裂的深度在3-6mm;
III级:撕裂的深度大于6mm。
完全性撕裂根据裂口的大小分为:
小型撕裂:裂口小于2cm;
中等度撕裂:裂口在2-4cm;
大的撕裂:裂口在4-5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腱腱鞘炎。在轴位上显示最佳。
23
附:肱二头肌
• 肱二头肌长头腱和腱鞘病变:当肱二头肌长头
腱在手臂下垂位置时,在肩关节囊纤维层形成 的纤维鞘管的上方肌腱近侧端和远侧端几乎成 90°,在手臂最大上举位置时,肌腱的近侧部 分经纤维鞘管向远侧滑移达 4cm。
24
肱二头肌
肱二头肌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上结节,通过肩关节囊,经结节间沟下 降,短头起于肩胛骨喙突。长,短二头于肱骨中部汇合为肌腹,25 下 行至肱骨下端,集成肌腱止于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腱膜。
延续。
5
滑囊 • 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 95%的患者肩峰下滑囊和三角肌
下滑囊是相通的。 )是全身最大的滑液囊,位于肩峰下、 冈上肌腱表面。肩峰下滑液囊与肩关节不通。
6
滑囊
肩关节周围的滑囊:重要的是肩峰下滑囊、三角
肌下滑囊、肩胛下肌下滑囊。
7
韧带
喙肱韧带:喙突根部 外侧缘-肱骨大结节, 位于盂肱韧带的表面。 喙肩韧带:与喙突、 肩峰一起称喙肩弓, 或第二肩关节。限制 肱骨头向上移位。
27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
28
肱二头肌及肌腱
• 肱二头肌长头腱双层滑膜鞘包绕,走行于
关节腔内和结节间沟中。在关节囊位置, 前方被喙肱韧带和盂肱上韧带覆盖,对肱 二头肌长头肌腱起稳定作用。
• 轴位观察较好,呈均匀低信号改变。 • 屈肘关节;协助屈肩关节。
26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
•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为关节内但滑囊外的结构,其腱鞘直
接与盂肱关节腔相通,在结节间沟的末端呈一盲袋状。
★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 大圆肌、三角肌。其中后两者不参与肩袖构 成;肱二头肌属于上肢肌。
10
肩袖的相关解剖
肩袖后面观
肩袖前面观 11
肩袖
岗上肌、岗下肌、小圆肌从上向下止于肱骨大节结,如12 袖套 样包绕肱骨头,肩胛下肌从前方绕过,止于肱骨小节结。
肩腱袖起止点及功能
• 冈上肌 冈下肌 小圆肌 肩胛下肌
缩使肩关节屈、水平屈和内旋; 中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外展; 后部纤维收缩使肩关节伸、水 平伸和外旋;整体收缩,可使 肩关节外展。
21、小圆肌下方止于肱骨小结 22
节嵴。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内旋、内收和伸。
附:肱二头肌
• 肱二头肌:长头起自肩胛盂上结节,通过肩关节
2
关节盂唇
骨性关节盂外围的纤维软骨环,侧面三角形,基底附着于
关节盂的边缘,外侧面与关节囊附着,内侧面则附于关节透明
软骨。作用:加深关节窝,增加肩关节稳定性。
3
肩锁关节、盂肱关节
盂肱关节是一个球窝关节,其中肱骨头是肩关节盂 的四倍大,这使得关节的活动度很大,同时也增加了
4
关节的不稳定性。
• 肩胛下囊同盂肱关节关直节接相囊通,是关节囊的直接
盂肱韧带:肩关节囊前部增厚形成,以增强关节囊的前部。 肱骨解剖颈-盂上结节和盂唇。中韧带宽细变异,可以缺如; 盂肱下韧带分为前囊和后囊,附着于前、后盂唇,呈“V”形
8
附着于肱骨解剖颈。
韧 带
喙肩韧带
喙肩韧带
喙锁韧带
9
喙锁韧带
肩袖的相关解剖
• 肩袖(Rotator cuff),又叫旋转袖,由冈
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的肌腱共 同组成,呈一个袖套状包绕肱骨头,维持盂 肱关节的稳定,同时提供肩关节活动时所需 的动力。
肩袖撕裂
----肩关节解剖
1
肩袖的相关解剖
• 重点内容:“一个盂唇、二个关节、四个滑囊、 六块肌肉”。
• 一个盂唇: • 二个关节:盂肱关节、肩锁关节。 • 四个滑囊:肩峰下滑囊、三角肌下滑囊、喙突下滑囊、肩
胛下滑囊。
• 六块肌肉: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大圆肌、 三角肌。其中后两者不参与肩袖构成;肱二头肌属于上肢 肌。
• 止于肱骨大结节
止于肱骨小结节
• 肱骨外展
内旋
肱骨外旋
肱骨
13
冈上肌
冈上肌肌腱炎
14
冈上肌
15
冈下肌
16
背侧面
17
肩胛下肌
18
肩胛下肌
19
小圆肌
20
附:三角肌解剖
• 部位:肩部皮下,呈倒三角形。
• 起点:锁骨外侧半、肩峰和肩
胛冈。
• 止点:肱骨体三角肌粗隆。
• 功能:近固定时,前部纤维收
• 肱骨结节间沟是由肱骨大结节和肱骨小结节所构成,其
内侧壁的平均角度为56度,平均的深度为4.3mm,如深度 小于3mm则认为结节间沟较浅。内侧壁角度较小可导致肌 腱易向内侧脱位;如结节间沟较窄且内侧壁较锐利或有 骨赘形成,则可损伤肌腱,引起肱二头肌腱鞘炎或肌腱 断裂。结节间沟底部的骨刺也可损伤肌腱。肱二头肌腱 脱位和半脱位时,肌腱都可向内侧移位至肩胛下肌腱的 前侧或深侧。
囊,经结节间沟下降;短头在内侧,自喙突发出, 两头合并后向下止于桡骨粗隆。
• 肱二头肌长头腱:起自关节盂上结节和上盂唇,
由冈上肌、肩胛下肌肌腱于结节间沟处共同包绕,
行走于肩关节腔内和结节间沟中。在MRI上表现为
圆形的无信号结构。有时由于肌腱鞘内含有脂肪,
在MRI上表现为高信号,常被误诊为肱二头肌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