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讲义 (10)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选修1 第6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学生)同步讲义

高中政治选修1 第6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学生)同步讲义

第6课走进经济全球化目标导航课程标准辨识国际经济中的比较优势,描述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

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坚持正确利益观,阐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

引用实例,说明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向知识精讲知识点01 认识经济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1.含义: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这就是经济全球化。

2.表现:全球化、全球化和全球化。

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多种动因驱动的结果,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1.经济全球化是的必然结果。

2.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3.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

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1.跨国公司的含义: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大型企业。

2.地位:跨国公司的大规模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

3.影响:(1)积极影响:跨国公司推动着的深入发展与的深化,把国际分工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把国际贸易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形成了以和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体系,促进了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

(2)负面影响:如不考虑母国或东道国的国家利益,实行跨国行业,破坏国际市场的,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和环境污染,各国必须制定相应政策,尽可能减少跨国公司的负面影响。

【即学即练1】(2021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一期中)乙国是半导体产业大国。

甲国限制3种半导体产业关键原材料出口乙国,使得丙国氟化氢(半导体产业关键材料)已开始取代甲国在Z国的市场。

不考虑其他因素,正确反映这一传导过程的是( )①乙国半导体产业原材料供应不足②甲国半导体原材料对乙出口减少③丙国打开乙国销售市场④乙国寻找新的原料采购地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②→④→③D.②-④→①+③【即学即练2】2021.广东金山中学高二期中)2020年上半年,某市48家民营企业共对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的49家境外企业进行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7亿美元,占该市对外投资总额的73.2%。

金融学讲义课件

金融学讲义课件

金融学讲义课件第一节货币的定义一、货币的经济学定义:在商品、劳务的支付或债务的归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

本书的定义: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可以充任价值尺度、买卖媒介、价值贮藏和支付手腕的物品。

二、货币与通货、财富、支出的区别〔一〕货币不等于现金或通货:通货通常指硬币和现钞,较货币范围小;现金(cash),亦称通货(currency):指由政府授权发行的不兑现的银行券和辅币,是一国的法偿货币。

〔二〕货币不同等于财富:货币和财富是存量,货币是财富的表现方式之一。

〔三〕货币不同等于支出:第二节货币的发生和开展〔三〕马克思的货币来源学说复杂、偶然的价值方式扩展的价值方式普通的价值方式货币的发生二、货币的类型〔一〕实物货币特征: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

〔二〕金属货币:铸币(coins):由国度准许铸造的契合规则重量和成色并具有一定外形的金属货币。

〔三〕代用货币〔大约公元10世纪):由政府和银行发行,替代金属货币流通,往往承诺可随时兑现为金属货币。

特征: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但可以兑换金银。

〔四〕信誉货币(20世纪30年代以后〕: 以信誉活动为基础发生的,可以发扬货币作用的信誉工具。

2、信誉货币的方式〔1〕纸币〔银行券〕:银行券:由银行发行、以信誉和黄金作双重保证的银行票据。

银行券的发生:由银行券到纸币纸币:由国度强迫发行和流通的不可兑换为金银的纸制货币符号。

〔不兑现的银行券〕纸币的优点和缺陷:〔2〕存款货币(deposit money) :可用于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五〕电子货币(electronic currency )经过电子资金转帐系统贮存和转移的货币资金。

第二节货币职能一、价值尺度:用以权衡和表现一切商品和劳务价值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特点:只需求观念或想象中的货币,不需求理想的货币.▲作用:为各种商品和劳务定价:货币单位:以货币表示的价值计量单位. 价钱:以货币单位表示的价值,即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钱的内在决议要素是价值,而内在的决议要素为供求,市场上的价钱总是围绕价值上下动摇.△价钱的倒数是货币购置力〔对一切商品而言〕,价钱指数与货币购置力成正比.目前存在的争议:第二节货币职能二、流通手腕:货币在商品交流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扬流通手腕职能.▲特点: ①必需运用理想的货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币需求:流通中需求多少货币取决于3个要素:价钱(P) 、待出售的商品数量(Q) 、货币流通速度(V).在金属货币制度下:M=PQ/V在信誉货币制度下:②作为流通手腕的货币在交流中转眼即逝。

余劲松《国际经济法》(第3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国际金融监管【圣才出品】

余劲松《国际经济法》(第3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国际金融监管【圣才出品】

第十九章国际金融监管19.1本章要点■国际银行监管■国际证券市场监管■国际金融交易中的外汇监管■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19.2重点难点导学一、国际银行监管1.国际银行资本充足率原则(1)巴塞尔委员会为了控制国际银行业的风险过大,国际清算银行提议,1974年9月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俗称“十国集团”,在瑞士巴塞尔举行会议,研究国际银行风险监管问题。

1975年2月,十国集团加上瑞士和卢森堡等国参加,成立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巴塞尔委员会是发达国家的国际机构,但是,它制定的文件对发展中国家也有参考意义。

(2)巴塞尔文件集①1975年9月,第一个巴塞尔协议出台。

1983年5月,修改后的《巴塞尔协议》推出,该协议比以前版本更加具体化。

②1988年,巴塞尔委员会制定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银行监管文件。

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建议》和《巴塞尔核心原则》。

巴塞尔文件还包括《银行外国机构的监管原则》、《银行国际业务并表监管》、《国际银行集团及跨国机构监管的最低标准》等一系列文件。

上述这些文件统称为《巴塞尔文件集》。

③2005年新巴塞尔协议实施,历经三十年风险监管的观念得到普及。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规定只适用于大银行,不适用中小银行。

对亚洲大部分国家的银行来说,都不适用于《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要求。

中国金融业亦有其特殊性。

2.国际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1)统一资本充足率标准巴塞尔委员会在1988年7月发表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

根据这个文件,国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资本充足率有所调整,银行资产风险最低限额平均能达到资本的20%,所以原来8%的资本充足率明显不够。

风险权数将参考外部信用评级机构依据严格标准所做的评级而定。

(2)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①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文件规定,国际银行的资本构成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个部分。

国际金融学考研讲义 第二章 外汇与汇率

国际金融学考研讲义	第二章	外汇与汇率

第二章外汇与汇率第一节外汇与汇率概述第二节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第三节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第四节汇率的决定理论第一节外汇与汇率概述一、外汇(一)外汇的概念外汇(Foreign exchanges)的概念有动态和静态之分。

1.动态的外汇是一种汇兑行为,指把一个国家货币兑换为另一个国家的货币以清偿国际间的债权债务的金融活动。

2.静态的外汇国际间为清偿债权债务关系进行的汇兑活动所凭借的手段或工具,或者说是用于国际汇兑活动的支付手段和支付工具。

(1)广义的外汇(2)狭义的外汇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规定我国的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①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②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③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④特别提款权(SDR);⑤其他外汇资产。

货币成为外汇应具备三个条件:普遍接受性可偿付性自由兑换性(二)外汇的种类按外汇的来源和用途,可分为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按外汇是否可以自由兑换,可分为自由外汇和记帐外汇按外汇交割期限的不同,可分为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二、汇率(一)汇率的概念汇率(Exchange Rate)是指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即一个国家的货币用另一个国家的货币所表示的价格,它反映了一个国家货币的对外价值。

也称汇价、外汇行市、外汇牌价或外汇兑换率。

USD1=CNY¥6.230 0USD1=JPY¥98.00(二)汇率的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美元标价法(US Dollar Quotation)1.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个、100个、10 000个)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即以本国货币来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

也称应付标价法。

USD 1=CNY 6.2752外币是基准货币本币是报价货币在直接标价法下,数值增加,体现外汇汇率上升,数值减少,体现外汇汇率下降。

国际收支讲义

国际收支讲义

对冲基金 金融百科
23
LOGO
进口商品属于借方项目,出口商品属于贷方项目; 非居民为本国居民提供劳务或从本国取得收入,属于借方 项目,本国居民为非居民提供劳务或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属于贷方项目; 本国居民对非居民的单方向转移,属于借方项目,本国 居民收到的国外的单方向转移,属于贷方项目; 本国居民获得外国资产属于借方项目,外国居民获得本 国资产或对本国投资,属于贷方项目; 本国居民偿还非居民债务属于借方项目,非居民偿还本国 居民债务属于贷方项目; 官方储备增加属于借方项目,官方储备减少属于贷方项目。
4
国际收支的概念
LOGO
(一)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 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 年)一国外汇收支的总和。它涉及外汇收支的全 部经济交易,主要是对外贸易,是一国国际收支 的重要内容,但它不能反映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的 全部内容。
对冲基金 金融百科
LOGO
国际间的经济交易必然会产生货币性和非货币性 的支付问题,由此引起了国际收支统计和对国际 收支进行分析的问题。
根据IMF的解释,一国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国(或地 区)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年、一季度、一月) 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对冲基金 金融百科
对冲基金 金融百科
19
错误和遗漏项目
LOGO
由于各种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资料来源不一,有 的数据甚至还来自于估算,加上一些人为的因素 (如有些数据须保密,不宜公开),平衡表实际 上就几乎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净的借方余额或贷方 余额。
金融资产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交换,即以货币为媒介 商品和劳务的买卖; 商品和劳务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交换,即物物交换; 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之间交换; 无偿的、单向的商品和劳务转移; 无偿的、单向的金融资产转移。

金融经济学讲义

金融经济学讲义

金融经济学讲义参考教材:1.Chi-fu Huang and Robert H。

Litzenberger, 1988,Foundations for FinancialEconomics, Elservier Science Publishing Co。

, Inc.2.王江,2006,《金融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张顺明、赵华,2010,《金融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4.宋逢明,2006,《金融经济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5.史树中,《金融经济学十讲》,6. Cochrane, J.H。

,2001, Asset Pricing,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数学预备知识:多元微积分、线性代数、初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试:1.平常成绩占30%;2.期末考试占70%。

第一章引言1.金融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的有效配置,而配置资源的效率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在微观层面,配置资源关注的是经济参与者(包括个体、公司或政府)如何使用他们所拥有的资源来最优地满足他们的经济需要;在宏观层面,配置效率关注的是稀缺资源如何流向最能产生价值的地方。

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在市场特别是金融市场上的交易来完成的,金融市场是交易金融要求权(financial claim)即对未来资源的要求权的场所。

因此,金融学关注的焦点是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效率。

具体而言,它分析的是每一个市场参与者如何依赖金融市场达到资源的最优利用,以及市场如何促进资源在参与者之间进行有效配置.金融经济学旨在用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金融问题,作为金融研究的入门,它主要侧重于提出金融所涉及的基本经济问题,主要包括:(1)个体参与者如何做出金融决策,尤其是在金融市场中的交易决策;(2)个体参与者的这些决策如何决定金融市场的整体行为,特别是金融要求权的价格;(3)这些价格如何影响资源的实际配置。

国际商业银行贷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国际金融》第六章第二节讲义

国际商业银行贷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国际金融》第六章第二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自考365 中国权威专业的自考辅导网站官方网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国际金融》第六章第二节讲义国际商业银行贷款一、国际银行、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及特点1.对国际银行概念的理解一家银行只要从事了跨国银行业务,就可以被称为国际商业银行。

2.国际商业银行贷款的概念国际商业银行贷款,是指由一国的某家银行,或由一国的多家银行组成的贷款银团,按市场的价格水平向另一国借款人提供的、不限定用途的贷款。

3.国际商业银行信贷的特点(1)贷款用途由借款人自己决定,贷款银行一般不加以限制国际商业银行在提供贷款时,一般要审查借款人的贷款使用方向,其目的是从贷款回收的角度进行贷款的可行性分析。

但借款人对所借款的使用方向,则完全由借款人自己决定,贷款银行不对其进行干预,一般也不附加任何条件。

(2)信贷资金供应较为充足,借款人筹资比较容易国际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供应,特别是欧洲货币市场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供应,一直呈增长的势头。

其主要标志是欧洲银行的各项存款科目总额,当然,并非所有的欧洲银行存款都会形成对企业的信贷资金供应,因为其中还包含了欧洲货币市场银行同业拆借部分。

(3)贷款条件由市场决定,借款人的筹资负担较重。

贷款的利率水平,贷款的偿还方式及其相对应的贷款实际期限和由贷款货币选择而决定的贷款汇率风险等,是决定借款人筹资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

二、国际商业银行贷款的类型1.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的国际商业银行贷款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的国际商业银行贷款,是指由市场所在国的银行直接或通过其海外分行将本国货币贷放给境外借款人的国际贸易安排。

此时,作为国际商贷业务的主体——国际商业银行,客体——贷款货币,都要受到市场所在国法律及政府的管辖。

于是,并非所有国家的货币都可称为国际商贷的客体,也并非所有国家的商业银行都可从事这种业务。

事实上,只有少数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国家,其货币成为国际支付和储备货币时,在这些国家中具有较强实力的银行才有可能开展国际商贷业务。

高中政治选修1 第6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教师版)同步讲义

高中政治选修1 第6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教师版)同步讲义

第6课走进经济全球化目标导航课程标准辨识国际经济中的比较优势,描述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

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坚持正确利益观,阐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

引用实例,说明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向知识精讲知识点01 认识经济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1.含义: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商品、服务及技术、资金、劳务等要素,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和广泛配置,世界经济出现了高度融合的局面,这就是经济全球化。

2.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

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多种动因驱动的结果,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1.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2.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世界各国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追求。

3.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

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1.跨国公司的含义: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大型企业。

2.地位:跨国公司的大规模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3.影响:(1)积极影响:跨国公司推动着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深化,把国际分工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把国际贸易发展为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形成了以公司内部分工和贸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体系,促进了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与进步。

(2)负面影响:如不考虑母国或东道国的国家利益,实行跨国行业垄断,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各国必须制定相应政策,尽可能减少跨国公司的负面影响。

【即学即练1】(2021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一期中)乙国是半导体产业大国。

甲国限制3种半导体产业关键原材料出口乙国,使得丙国氟化氢(半导体产业关键材料)已开始取代甲国在Z国的市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