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义务过程内审检查表
合集下载
ISO22000-2018内审检查表

度
◆是否有合格供应商名册,是否保存有合格供应商的记录,是否定期对合格供应商进行评价?
◆对供应商是如何控制的,控制的方式和程度是否体现了该产品对随后实现过程及其产品的影
响程度?
◆供应商质量下降时,是否采取纠正措施或作必要的更换?
◆外部沟通情况 ◆内部沟通
●是否建立沟通渠道以确保食品安全信息得到充分地沟通? ●怎样与以下各方进行沟通:
?是否分析了组织及所处理环境包括内外部的环境状况?是否理解了与组织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的要求合规义务的要求?有无明确环境管理体系的应用范围边界?有无明确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52方针方针的制定是否制定了文件化的质量安全方针
ISO22000:2018 内审核检查表
受审核部门:保障部
审核日期:
审核员:
F 条款
5.3 职权和权限
检查内容 组织结构、职责、权限
◆是否有清晰的组织结构图? ◆岗位的职责是否得到规定并形成文件? ◆是否规定承担以下工作的人员的职权:
检查方法 提问
文件查 阅
现场 检查
结果
8.2
◆前提方案的落实
◆是否存在食品加工生产中或工序间造成食品间的交叉污染的情形?
◆设备之间应有充分的间隔,以便能容易清扫和确保食品安全。
◆地板、墙壁以及天花板应:能定期而且充分地清洁;保养良好;
◆各种管道、设备的冷凝水不会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以及食品包装;
◆在设备、通道或工作区之间有充分的空间,以确保员工有充分的空间进行工作,
◆没有从外部直通厂房的开口,以避免啮齿类动物进入。
◆在生产区域,要使用有防护罩的灯具以确保玻璃破碎后不会污染食品。
组 织 结 ◆是否有清晰的组织结构图?
构、职责、 ◆相关职能部门或岗位的职责是否得到规定并形成文件?
内审检查表

7.4 沟通
7.4 沟通
本部门是如何进行内部或外部沟通的?是否保留相应记录?
当环保法律法规或客户标准要求有更新时,是否有向内部进行传递?通过何种渠道传递?
8.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
8.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
是否建立易损件清单且对易损件有定义安全库存?库存数量是否有低于安全库存现象?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是否有根据管理体系标准、内外部环境因素、相关方的需求策划识别风险项,是否有控制措施?是否有定期评估措施有效?并建立适宜的文件化信息?
6.1.2环境因素
是否有建立环境因素识别、风险评估和确定控制措施的程序?
是否有建立环境因素清单,并评估重要因素/重要环境因素并确定控制措施?
(3)事故责任人和周围人员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4)事故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产线人员的相关业务环保知识教育训练?是否有保留相应记录?
新进人员是否有进行岗前培训?是否有保留相关记录?关键岗位人员是否有持证上岗?
对于新调入、离岗一年以上人员重返岗位是否有进行重新培训与考核鉴定?
年度培训计划是否包括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培训?并跟进实施,保留培训记录?
是否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等方面评价工作人员的能力或进行人力素质测评?
是否制定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指导员工对机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包含机台、模具、刀具)?
是否有模具、设备、备件的大, 小保养计划?
维护保养是否有记录,并有管理者检查并签字?
是否有机台、模具维修记录表,记录表内容设置是否合理、全面?
7.4 沟通
本部门是如何进行内部或外部沟通的?是否保留相应记录?
当环保法律法规或客户标准要求有更新时,是否有向内部进行传递?通过何种渠道传递?
8.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
8.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
是否建立易损件清单且对易损件有定义安全库存?库存数量是否有低于安全库存现象?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是否有根据管理体系标准、内外部环境因素、相关方的需求策划识别风险项,是否有控制措施?是否有定期评估措施有效?并建立适宜的文件化信息?
6.1.2环境因素
是否有建立环境因素识别、风险评估和确定控制措施的程序?
是否有建立环境因素清单,并评估重要因素/重要环境因素并确定控制措施?
(3)事故责任人和周围人员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4)事故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产线人员的相关业务环保知识教育训练?是否有保留相应记录?
新进人员是否有进行岗前培训?是否有保留相关记录?关键岗位人员是否有持证上岗?
对于新调入、离岗一年以上人员重返岗位是否有进行重新培训与考核鉴定?
年度培训计划是否包括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培训?并跟进实施,保留培训记录?
是否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等方面评价工作人员的能力或进行人力素质测评?
是否制定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指导员工对机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包含机台、模具、刀具)?
是否有模具、设备、备件的大, 小保养计划?
维护保养是否有记录,并有管理者检查并签字?
是否有机台、模具维修记录表,记录表内容设置是否合理、全面?
内审检查表

5)是否保存管理体系改进与创新记录?采取何种措施控制和纠正不符合?
6)是否更新风险和机遇以及管理体系?
7)有无相应的记录来证明不符合的性质、随后采取的措施,以及纠正措施产生的结果?
O:10.2
事件、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O:9.2
内部审核
是否利用相应信息采取了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效果如何?
1) 是否建立和实施改进、纠正措施的要求?是否保存管理体系改进与创新记录?
2)是否调查分析了不符合的原因,并起到防止不符合再发生的目的
3) 是否针对原因提出措施并实施和记录结果?
4)纠正措施的实施是否验证其效果,并做出评价?重大的纠正措施是否成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序号
审核内容
条款
审核证据
评估
危险源的运行控制情况?
组织有哪些运行控制?根据运行的性质、识别出风险和机遇、及确定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有哪些运行控制要求?有无明确运行准则?对变更的控制?异常情况的评审?采购过程的控制?对外部供方的控制的类型与程度?运输、交付、使用、最终处置等?现场验证控制是否有效:噪声控制、危险化学品控制、特种设备的管理和控制、危险作业的管理和控制、消防安全的管理和控制、职业病防治管理等?
潜在事件、事故是否遗漏?预防手段如何保持?应急程序是否有验证?如火灾、报警、灭火整个过程是否按规定去做?
O:8.2
应急准备和响应
内审检查表
序号
审核内容
条款
审核证据
评估
是否策划了监视测量分析评价过程?
目标的完成情况?运行过程中的准则的实际数据?确定为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的完成情况?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内部信息的沟通方式?监视测量过程中是否使用计量器具,如何管理的?收集事故、职业病、事件等检测结果?被审核方守法记录?
6)是否更新风险和机遇以及管理体系?
7)有无相应的记录来证明不符合的性质、随后采取的措施,以及纠正措施产生的结果?
O:10.2
事件、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O:9.2
内部审核
是否利用相应信息采取了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效果如何?
1) 是否建立和实施改进、纠正措施的要求?是否保存管理体系改进与创新记录?
2)是否调查分析了不符合的原因,并起到防止不符合再发生的目的
3) 是否针对原因提出措施并实施和记录结果?
4)纠正措施的实施是否验证其效果,并做出评价?重大的纠正措施是否成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序号
审核内容
条款
审核证据
评估
危险源的运行控制情况?
组织有哪些运行控制?根据运行的性质、识别出风险和机遇、及确定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有哪些运行控制要求?有无明确运行准则?对变更的控制?异常情况的评审?采购过程的控制?对外部供方的控制的类型与程度?运输、交付、使用、最终处置等?现场验证控制是否有效:噪声控制、危险化学品控制、特种设备的管理和控制、危险作业的管理和控制、消防安全的管理和控制、职业病防治管理等?
潜在事件、事故是否遗漏?预防手段如何保持?应急程序是否有验证?如火灾、报警、灭火整个过程是否按规定去做?
O:8.2
应急准备和响应
内审检查表
序号
审核内容
条款
审核证据
评估
是否策划了监视测量分析评价过程?
目标的完成情况?运行过程中的准则的实际数据?确定为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的完成情况?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内部信息的沟通方式?监视测量过程中是否使用计量器具,如何管理的?收集事故、职业病、事件等检测结果?被审核方守法记录?
新版Haccp内审检查表

序号
审查内容
审查方法
审查记录
审核评定
备注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
审核条款:3.10致敏物质管理
21
是否建立致敏物质管理程序,并有效落实;
查阅
22
有无建立致敏物质清单
查阅
审核条款:3.12食品欺诈预防
23
是否建立食品欺诈脆弱性评估程序
查阅
24
是否建立有效的外购物料脆弱性评估及预防计划
查阅
审核条款:5.1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审核人:
2022
序号
审查内容
审杳方法
审查记录
审核评定
备注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
审核条款:3.3良好卫生规范-空气和水质
1
加工用水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
查阅
2
车间环境沉降菌符合内控要求;
查阅
审核条款:3.3良好卫生规范-废弃物管理
3
生活垃圾是否日产日清;
现场检杳
4
可回收废弃物是否分类存放;
现场检查
审核条款:3.3良好卫生规范-场所巡检
公司是否建立和实施有效的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
查阅
10
文件和记录得到有效管控
查阅
审核条款:3.6监视和测量(新增)
11
是否建立和实施有效的检测和测量控制程序
查阅
12
关于CCP点是否建立适宜的监视和测量方法,并保持纪录;
查阅
13
是否对测量设备有效识别和定期校准;
查阅
14
校准证书是否合格和有效;
查阅
审核条款:3.7标识和追溯
现场检查
被审核部门:仓储部
审核人:
审查内容
审查方法
审查记录
审核评定
备注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
审核条款:3.10致敏物质管理
21
是否建立致敏物质管理程序,并有效落实;
查阅
22
有无建立致敏物质清单
查阅
审核条款:3.12食品欺诈预防
23
是否建立食品欺诈脆弱性评估程序
查阅
24
是否建立有效的外购物料脆弱性评估及预防计划
查阅
审核条款:5.1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审核人:
2022
序号
审查内容
审杳方法
审查记录
审核评定
备注
合格
一般不合格
严重不合格
审核条款:3.3良好卫生规范-空气和水质
1
加工用水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
查阅
2
车间环境沉降菌符合内控要求;
查阅
审核条款:3.3良好卫生规范-废弃物管理
3
生活垃圾是否日产日清;
现场检杳
4
可回收废弃物是否分类存放;
现场检查
审核条款:3.3良好卫生规范-场所巡检
公司是否建立和实施有效的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
查阅
10
文件和记录得到有效管控
查阅
审核条款:3.6监视和测量(新增)
11
是否建立和实施有效的检测和测量控制程序
查阅
12
关于CCP点是否建立适宜的监视和测量方法,并保持纪录;
查阅
13
是否对测量设备有效识别和定期校准;
查阅
14
校准证书是否合格和有效;
查阅
审核条款:3.7标识和追溯
现场检查
被审核部门:仓储部
审核人:
内审检查表(按过程方法)

2、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是否形成文件,并得到保持?
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4.4.1
公司是否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个过程,包括:是否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是否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是否按照6.1的要求所确定的风险和机遇?是否对前述过程进行评价,
是否分派这些过程的职责和权限?
是否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有效的运行和控制?是否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并确保其可用性?
•法规法案 •备忘录
•许可,执照或其他授权形式
•监管机构发布的制度
•条约,公约及草案
•和公共机构及顾客的协议
•组织要求
•自愿原则或行为规范
•自愿标示或环境承诺 •组织契约合同的承担义务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1、公司是否有明确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范围?并且该范围和边界应是已考虑公司内外部因素、相关方要求和公司产品服务;
6.3 变更的策划
2. 在质量管理体系变更前,公司是否对其进行评估?
- 变更目的及其潜在后果; -体系的完整性; -资源的可获得性; -职责和权限的分配或再分配
受审 过程
MP3内部审核过程
受审核部门:质量部
负责人:
审核日期:
陪同人员:
内审员:
审核准则:IS09001:2015标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适用的法律法法规、顾客合同及其它特殊要求
8.2.1 顾客沟通
是否记录了顾客有关产品的要求,如质量、交期、包装等?
是否有客户财产
8.2.2 产品服务要求的确定
在确定顾客的产品和服务要求时,组织是否确定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得到满足,对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组织声称的要求。
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4.4.1
公司是否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个过程,包括:是否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是否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是否按照6.1的要求所确定的风险和机遇?是否对前述过程进行评价,
是否分派这些过程的职责和权限?
是否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有效的运行和控制?是否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并确保其可用性?
•法规法案 •备忘录
•许可,执照或其他授权形式
•监管机构发布的制度
•条约,公约及草案
•和公共机构及顾客的协议
•组织要求
•自愿原则或行为规范
•自愿标示或环境承诺 •组织契约合同的承担义务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1、公司是否有明确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范围?并且该范围和边界应是已考虑公司内外部因素、相关方要求和公司产品服务;
6.3 变更的策划
2. 在质量管理体系变更前,公司是否对其进行评估?
- 变更目的及其潜在后果; -体系的完整性; -资源的可获得性; -职责和权限的分配或再分配
受审 过程
MP3内部审核过程
受审核部门:质量部
负责人:
审核日期:
陪同人员:
内审员:
审核准则:IS09001:2015标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适用的法律法法规、顾客合同及其它特殊要求
8.2.1 顾客沟通
是否记录了顾客有关产品的要求,如质量、交期、包装等?
是否有客户财产
8.2.2 产品服务要求的确定
在确定顾客的产品和服务要求时,组织是否确定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得到满足,对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组织声称的要求。
合规性评审检查表25

第七十七条 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已经规定法律责任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九十条 单位或者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本条例规定,导致火灾发生或者火灾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填表人:审批:日期:
第二十二条 同一建筑物有两个以上所有权人的,所有权人对各自专有部分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所有权人共同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第二十九条 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 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一般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确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生产经营区域与生活区域应当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分别设置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
(六)对被监护人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第二十一条 建筑物由所有权人直接管理使用的,所有权人应当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建筑物由所有权人以出租、委托等方式交由他人管理使用的,管理使用人应当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所有权人应当与管理使用人签订消防安全协议,监督管理使用人落实消防安全职责和措施,不得向管理使用人提出危及消防安全的要求。
(六)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对消防设备操作控制人员、专职和兼职防火人员等重点岗位的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七)按照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对电器设备、燃气用具及其线路、管路进行检测、维护和管理;
(八)按照国家标准设置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员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市消防控制室操作规程,不得擅离职守;
合规性评审检查表
编号:ZBFY/EMSR-005版次/修改状态:A/0
序号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名称
第九十条 单位或者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本条例规定,导致火灾发生或者火灾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填表人:审批:日期:
第二十二条 同一建筑物有两个以上所有权人的,所有权人对各自专有部分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所有权人共同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第二十九条 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 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一般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确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生产经营区域与生活区域应当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分别设置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
(六)对被监护人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第二十一条 建筑物由所有权人直接管理使用的,所有权人应当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建筑物由所有权人以出租、委托等方式交由他人管理使用的,管理使用人应当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所有权人应当与管理使用人签订消防安全协议,监督管理使用人落实消防安全职责和措施,不得向管理使用人提出危及消防安全的要求。
(六)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对消防设备操作控制人员、专职和兼职防火人员等重点岗位的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七)按照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对电器设备、燃气用具及其线路、管路进行检测、维护和管理;
(八)按照国家标准设置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员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市消防控制室操作规程,不得擅离职守;
合规性评审检查表
编号:ZBFY/EMSR-005版次/修改状态:A/0
序号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名称
内审检查表

组织结构是否完善 组织机构框图是否能清晰反应管理层次 和隶属关系 岗位设置是否有利于检测活动中责任范 围区分,有无重叠责任不清现象 公正性声明内容是否覆盖公正性、独立 性、利益关系、外部干扰、人为因素等 各种影响
4.1.3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从事检验检测活 动,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客 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恪守职业 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4.1.4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维护其公正 和诚信的程序。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不受 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 面的压力和影响,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 真实、客观、准确和可追溯。若检验检测机构 所在的单位还从事检验检测以外的活动,应识 别并采取措施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检验检测 机构不得使用同时在两个及以上检验检测机构 从业的人员。
内部审核现场检查表
审核部门: 内部审核员: 条款号及内容 4.5.5 检验检测机构需分包检验检测项目时, 应分包给依法取得资质认定并有能力完成分包 项目的检验检测机构,具体分包的检验检测项 目应当事先取得委托人书面同意,检验检测报 告或证书应体现分包项目,并予以标注。 4.5.6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选择和购买 对检验检测质量有影响的服务和供应品的程序 。明确服务、供应品、试剂、消耗材料的购买 、验收、存储的要求,并保存对供应商的评价 记录和合格供应商名单。 4.5.7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服务客户的 程序。保持与客户沟通,跟踪对客户需求的满 足,以及允许客户或其代表合理进入为其检验 检测的相关区域观察。 4.5.8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处理投诉的 程序。明确对投诉的接收、确认、调查和处理 职责,并采取回避措施。 4.5.9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出现不符合 的处理程序,明确对不符合的评价、决定不符 合是否可接受、纠正不符合、批准恢复被停止 的工作的责任和权力。必要时,通知客户并取 消工作。该程序包含检验检测前中后全过程。 审核内容 是否建立了分包管理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关于分包管理的过程要求是否 正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是否有相关记录 是否建立了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关于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的过程 要求是否正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是否有相关记录 是否建立了服务客户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关于服务客户的过程要求是否 正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是否有相关记录 是否建立了投诉和申诉处置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关于投诉和申诉处置的过程要 求是否正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是否有相关记录 是否建立了不符合工作处置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关于不符合工作处置的过程要 求是否正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是否有相关记录 负责人: 陪同人员: 审核日期: 审核记录
内审检查表-行政部

符合
/
12
Q/E/S:7.5.2创建和更新
Q:是否规定了文件的保管办法?
是否规定了评审文件的有效性?
是否规定了失效文件的处置、管理办法?
所有文件是否字迹清楚?标识是否明确?
文件发布前是否得到授权人的批准?是否均注明制定或修订日期?
文件的查找是否方便?文件的保管是否有效?
符合
/
13
Q/E/S:7.5.3
2)是否确定了从事影响服务/服务质量工作人员所必需的能力?是否对影响服务质量工作的人员能力胜任与否进行了评价和考核?经理、质量检查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持证上岗?
符合
/
6
Q:7.1.3基础设施
Q:1、组织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策划和为实现服务/服务过程策划中是否确定和提供并维护为实现服务符合性所需的基础设施?
员工是否知晓与工作相关的重要环境因素/不可接受风险和相关环境和安全影响?
员工是否知晓其对管理体系的贡献?
员工是否知晓不符合管理体系要求的后果?
符合
/
11
Q/E/S:7.5形成文件的信息
Q/E/S:7.5.1总则
Q:公司是否按标准要求和按公司情况形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信息?并保持和保留这些文件信息?
E/S:公司有无文件化的管理体系?体系文件中是否包括方针和目标?有无对管理体系覆盖范围的描述?有无对体系的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标准所要求的文件和记录?为确保涉及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和记录?
5、是否对质量目标进行监视?
6、是否将质量目标与各相关方进行沟通?7、质量目标是否适时更新?
8、质量目标是否形成文件并保存?
/
12
Q/E/S:7.5.2创建和更新
Q:是否规定了文件的保管办法?
是否规定了评审文件的有效性?
是否规定了失效文件的处置、管理办法?
所有文件是否字迹清楚?标识是否明确?
文件发布前是否得到授权人的批准?是否均注明制定或修订日期?
文件的查找是否方便?文件的保管是否有效?
符合
/
13
Q/E/S:7.5.3
2)是否确定了从事影响服务/服务质量工作人员所必需的能力?是否对影响服务质量工作的人员能力胜任与否进行了评价和考核?经理、质量检查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持证上岗?
符合
/
6
Q:7.1.3基础设施
Q:1、组织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策划和为实现服务/服务过程策划中是否确定和提供并维护为实现服务符合性所需的基础设施?
员工是否知晓与工作相关的重要环境因素/不可接受风险和相关环境和安全影响?
员工是否知晓其对管理体系的贡献?
员工是否知晓不符合管理体系要求的后果?
符合
/
11
Q/E/S:7.5形成文件的信息
Q/E/S:7.5.1总则
Q:公司是否按标准要求和按公司情况形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信息?并保持和保留这些文件信息?
E/S:公司有无文件化的管理体系?体系文件中是否包括方针和目标?有无对管理体系覆盖范围的描述?有无对体系的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标准所要求的文件和记录?为确保涉及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和记录?
5、是否对质量目标进行监视?
6、是否将质量目标与各相关方进行沟通?7、质量目标是否适时更新?
8、质量目标是否形成文件并保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符合
支持文件
根据要求建立相应的作业指导文件
年度环境法律法规清单
符合
审核员:过程责任人:
内审检查、记录表
(
过程
名称
合规义务
审核区域
办公室现场
审核员
过程
类型
0P2
过程责任人
品保本部
经理
审核日期
2018年4月16日
项目
要求
检查情况
符合
情况
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文件
根据条款要求建立相应的程序文件
依据标准条款6.1.3要求建立了《法律、法规获取控制程序》
符合
过程输入
产品、活动、服务、相关方要求、法律法规要求、主管环保局要求、顾客要求、公司自己要求、其他相关方要求。
查到原料清单、工艺单、环评资料、产品标准。
符合
过程输出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查到《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符合
涉及流程
获取→确认、识别→登陆→发放→培训→评审、更新。
流程符合要求。
符合
过程绩效
指标
法律法规识别及时率:100%
100%。
符合
记录
记录签字齐全、清晰完整、易于检索
记录完整无涂改。
支持文件
根据要求建立相应的作业指导文件
年度环境法律法规清单
符合
审核员:过程责任人:
内审检查、记录表
(
过程
名称
合规义务
审核区域
办公室现场
审核员
过程
类型
0P2
过程责任人
品保本部
经理
审核日期
2018年4月16日
项目
要求
检查情况
符合
情况
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文件
根据条款要求建立相应的程序文件
依据标准条款6.1.3要求建立了《法律、法规获取控制程序》
符合
过程输入
产品、活动、服务、相关方要求、法律法规要求、主管环保局要求、顾客要求、公司自己要求、其他相关方要求。
查到原料清单、工艺单、环评资料、产品标准。
符合
过程输出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查到《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符合
涉及流程
获取→确认、识别→登陆→发放→培训→评审、更新。
流程符合要求。
符合
过程绩效
指标
法律法规识别及时率:100%
100%。
符合
记录
记录签字齐全、清晰完整、易于检索
记录完整无涂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