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诊断望闻问切之---闻诊课件ppt

合集下载

中医诊断学四诊望闻问切演示课件.ppt

中医诊断学四诊望闻问切演示课件.ppt
精选课件
望舌质-----舌色
舌色 淡白舌——主虚证、寒证
虚证 气虚: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后诸症加剧、
舌淡苔白、脉虚无力。——补气、多吃山药。 血虚:面色蒌黄或淡白,头晕眼花,必悸失眠,手足麻木,妇女月
经量少或闭经,舌质淡,脉细无力。——补血、多吃红枣。 寒证
面色苍白,四肢凉,怕冷,口不渴,大便稀,小便清长,舌淡白, 脉迟。——祛寒:
精选课件
望诊——望舌
如何望舌?
光线: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线。 姿势:正坐,尽量张开口,自然舒展、充分暴露。
顺序:舌苔→舌质;舌尖→舌中→舌根→舌边。 注意“染苔”:食物或药物,使舌苔染色。
精选课件
望诊——望舌
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舌体柔软,灵活自如,颜色淡红而红活鲜明;
面色淡白无华——血虚、失血证 面色晄白虚浮——阳虚
面色苍白——阴寒内盛或阳气暴脱
精选课件
望诊——望色
黄色——主虚、湿证
萎黄——脾胃气虚 黄胖(虚浮)——脾虚湿蕴
黄疸:一身俱黄
黄色鲜明如橘子色——阳黄(湿热证) 黄色晦暗如烟熏——阴黄(寒湿证)
精选课件
望诊——望色
赤色——主热证
满面通红——实热证 两颧潮红——阴虚证 面红如妆——假神(戴阳证)
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 问:扁鹊兄弟三人孰最善为医?
答: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
脉而知之谓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特点:以表知里 要求:四诊合参
精选课件
一、望诊
概念:
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 、舌象、分泌物 和排泄物色质的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中医诊断-闻诊ppt课件

中医诊断-闻诊ppt课件
❖ 4.呕吐物之气
中医诊断-闻诊
18
(二)病室气味
❖ 酸臭臭秽─实热 ❖ 腥味─虚寒 ❖ 血腥─失血证 ❖ 腐臭如败卵(尸臭味)─脏腑衰败 ❖ 尿臊味─水肿病晚期,肾脏衰败(尿毒症) ❖ 烂苹果味─消渴病重证
中医诊断-闻诊
19
吐词不清晰:风痰蒙闭清窍
中医诊断-闻诊
8
3.呼吸
❖ 实证、热证—呼吸声高气粗,发病急
外感痰热犯肺 肺失宣降
❖ 虚证、寒证—呼吸声低气微,发病慢
内伤肺肾气虚 正气不足
中医诊断-闻诊
9
❖ 喘—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张口抬肩,鼻翼
煽动,不能平卧(无痰鸣音) 实喘:痰热壅肺或风寒袭肺 虚喘:肺肾气虚
❖ 哮—呼吸急促似喘,喉间痰鸣,时发时止,缠绵
肺失宣降,肺气上逆—痰气冲击气道而成
❖ 外感—实证:咳声重浊,声大气粗,有痰 ❖ 内伤—虚证:无力作咳,咳声低微,咳而少气
中医诊断-闻诊
12
咳声
重浊,痰白清稀—外感风寒 不扬,痰稠色黄不易咯—肺热 沉闷,痰多易咳—寒痰湿浊停聚 干咳无痰或少痰—燥热或肺阴虚 无力作咳,咳声低微—肺气虚损 阵发,连声不绝,终止时作“鹭鸶叫声”
夺气__言语轻缓,声音低微,欲言而不能接续:
宗气大虚
中医诊断-闻诊
7
❖ 独语__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则止,首尾不
续:心气不足或气郁痰结
❖ 错语—语言错乱,说后自知,不能自主:心脾两
虚或痰瘀阻滞心窍
❖ 狂言—狂躁妄言,语无伦次,精神错乱,骂詈不
避亲疏:痰火扰乱心神
❖ 语言謇涩—神志清楚,思维正常,但语言不流利,
第二节 闻 诊
中医诊断-闻诊
1
【目的要求】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ppt课件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ppt课件
中醫四 診
望、聞、問、切
1
中醫診治流程
診斷學﹍四診
獲取資料
分析判讀
辨證學﹍八綱、氣血津液、臟腑、 六經、三焦、衛氣營血辨證
診斷
治則學﹍汗、吐、下、和、溫、 清、補、消八法
治療計畫 理筋 正骨 針灸 服藥
中藥學、方劑學、
針灸學、推拿學
評估
2
四診


黑箱理論
望:觀察病人的神色形態、排泄物的性狀。 聞:聽病人的語言、呼吸、咳嗽等聲音。 嗅病人散發出來的(包括排泄物)氣味。

形式_

時間_
寒熱並見 寒熱往來 獨熱、壯熱 獨寒 潮熱 低熱

形瘦色蒼,肌肉消瘦,皮膚乾燥
陰虛體質
12
態 ─ 姿態
一般姿態
動 / 靜,屈 / 伸 (俯 / 仰)
異常姿態
口眼歪斜 (facial palsy) 半身不遂 (hemiparesis, hemiplegia)
手足顫動 (tremor)
手足拘急 (rigidity)
13
態 ─ 姿態

揚手擲足,煩燥多言,狂躁不安,常欲揭去衣被 陽證、 熱證、實證

息 ─ 呼吸氣息的粗、細、微、弱。
聲 ─ 呼吸、說話、咳嗽、呃逆、呻吟。 味 ─ 身上、口鼻、排泄物的氣味。 語 ─ 是否清楚,有無譫語、蹇澀、語無倫次、自語等。
29
發聲

病初起便聲啞外感風寒,肺氣不宣 久病失音肺臟虧損 發聲重濁,聲高而粗實證,或因外寒,或因邪熱盛 發聲輕清,低微細弱虛證,或因內寒,或邪去正傷
鼾聲不醒,手撒遺尿中風入臟證
病人呻吟身有痛楚 小兒陣發驚呼,發聲尖銳,表情驚恐驚風

《中医望闻问切》课件

《中医望闻问切》课件
嗅觉方法
医生应仔细嗅患者的各种排出物,如痰液、尿液、粪便、 汗液等。注意分辨气味的变化。例如,腥臭的痰液可能提 示肺部感染;尿液的异常气味可能提示泌尿系统疾病;汗 液的特殊气味可能提示某些代谢性疾病等。
经验积累
闻诊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 习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医生应不断总结经验, 熟悉各种常见疾病的声音和气味特点,以便更好地运用闻 诊进行诊断。
闻诊的重要性
早期发现疾病
许多疾病在早期阶段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异常的声音和气味可能已经出现。因此,通过闻诊可以及早发现疾病的 迹象,有利于早期治疗和控制病情的发展。
鉴别诊断
通过闻诊获取的声音和气味信息可以帮助医生鉴别诊断疾病。例如,不同的咳嗽声可以提示不同的呼吸道疾病;腥臭 的痰液可能提示肺部感染;尿液的异常气味可能提示泌尿系统疾病等。
03
中医问诊
问诊的定义
问诊:在中医诊断过程中,医生通过 询问患者病情、病史、症状等,以了 解病情、病因、病位的过程。
问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 过问诊可以获取患者的病情信息,为 后续的诊断和治者的主观感受
诊断疾病的病因和病位
问诊是获取患者主观感受的重要途径 ,患者通过描述自己的症状、感受和 病史,有助于医生了解病情。
脉诊
是切诊中的一种,通过触 摸脉搏的跳动情况,判断 病情和病位。
触诊
通过触摸病人的肌肤、胸 腹等部位,了解病人的病 情和体征。
切诊的重要性
判断病情
通过切诊可以了解病人的 病情和病位,为后续的治 疗提供依据。
辅助诊断
切诊可以辅助其他诊断方 法,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指导治疗
通过切诊可以指导治疗, 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 方案。

中医四诊课件(ppt)

中医四诊课件(ppt)
❖ 1、光线充足,避免干扰: ❖ 2、充分暴露,排除假象 ❖ 3、熟悉生理,以常衡变 ❖ 4、四诊合参
❖ 概述 Introduction ❖ 一 全身望诊 Inspection of the whole body ❖ 二 局部望诊 Inspection of local regions ❖ 三 望排出物 Inspection of excreta ❖ 四 望小儿指纹 Inspection of infantile index
不同脏腑 不同性质
的疾病
青色☆
❖ 机理 寒凝气滞 瘀血内阻 筋脉拘急
❖ 主病 寒证 疼痛 血瘀 惊风
❖ 淡青或青黑--寒盛 痛剧 ❖ 口唇青紫--心气衰 心阳脱 ❖ 面色青黄--肝郁脾虚 ❖ 小儿眉鼻唇青--惊风 ❖ 脏腑 肝
赤色☆
❖ 机理 热——气血充盈 虚阳上越
❖ 主病 热证 戴阳证 满面通红--实热 午后颧红--虚热 面红如妆--虚阳外越
脏腑精气衰竭 正气大伤
神昏谵语 壮热烦躁 四肢抽搐 循衣摸床 撮空理线 卒然昏倒 两手握固 牙关紧闭
邪气亢盛 扰及神明 正不胜邪
4 假神☆ ※
❖ 概念: 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 时好转的假象 ❖ 临床表现与临床意义:
神志不清
精神转佳
面色晦暗
颧红如妆
瞳仁呆滞
目光浮露
语言断续
语声清亮
不思饮食
饥不择食
阴不敛阳 脏腑精气将绝
❖ 4、体态:丰满、动作自如为有神;消瘦、动 作艰难为无神。
❖ (三)神的分类及判断
❖ 1、得神:又称有神。 ❖ 2、少神:又称神气不足 ❖ 3、失神:又称无神 ❖ 4、假神:
1 得神☆
❖ 概念 精充气足神旺或 虽病正气未伤之象

四诊望诊闻诊PPT课件

四诊望诊闻诊PPT课件

-
12
2 、赤色 主热证。 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热甚经脉扩张,血行加速,故多 见热证。 满面通红:主实热证。 两颧潮红:阴虚火旺。 危重病人颧红如妆:戴阳,主凶。
-
13
3、黄色 主虚证、湿证、黄疸。
面色萎黄:脾胃气虚,气血不足。 面黄虚浮:脾气虚损,水湿内停。 面色苍黄,腹胀如鼓:脾虚肝郁,瘀血水停。 小儿面青黄或乍黄乍白:疳积。 身、面、目俱黄——黄疸:
• 原理及意义:人体的外部表现可反映内在脏腑、气血、经 络的病变。观察人的外部异常表现可诊察内在的病变。
“望而知之谓之神”。
• 注意事项:1.光线:以自然光线为好。
2.温度:适宜。
3.诊察部位要暴露充分。
4.结合动态观察。
-
3
全身望诊
一 望神
神:人体一切生命的主宰和外在表现,也指人的精神 意识和思维活动。

色泽



颜色
属血 属阴
生理: 反映血液盛衰和运行情况,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如青 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 病理: 反映不同脏腑的疾病;赤为心,青为肝,黄为脾,白 为肺,黑为肾
光泽
属气 属阳
生理:是脏腑精气外荣的表现,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 病理: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 凡面色荣润者,为脏腑精未衰,属无病或病轻;凡面色晦暗枯 槁者,为脏腑精气已衰,属病重
中医诊断学
-
1
四诊合参
从整体出发,灵活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 详细收集各种临床资料,抓住临床特征,结合疾病的 本质,准确地诊断疾病,预测预后。
望、 闻 问、 切
诊断 辨证
-
2
第一节 望诊
• 概念 :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局 部表现、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色质变化等以诊察病情的 方法。

《中医望闻问切》课件

《中医望闻问切》课件

3
家族病史
探询病人的家族中是否有与当前病症相关的疾病。
切诊:触诊和听诊
1 触诊
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肌肉、皮肤等,判断身体的脏腑状况。
2 听诊
通过听病人的心、肺、腹部等器官声音,判断器官功能是否正常。
3 特殊切诊技法
如腹部针灸切诊等,进一步诊断特定病症。
结论和要点
中医的四诊方法是一种综合性的诊断方式,通过观察、闻嗅、询问和触摸等 手段,全面分析病人的身体状况。这些方法灵活多样,需要临床医师丰富的 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
《中医望闻问切》PPT课 件
欢迎来到《中医望闻问切》PPT课件!在本课件中,我们将介绍中医经典的 四诊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观察体表现象
舌诊
面诊
通过观察舌体颜色、形态和表 面特征,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
通过观察面部肌肤色泽、表情 等,判断病人的气血状况。
掌诊
通过观察手掌的纹路、色泽和 感觉,推测病人的脏腑功能。
闻诊:嗅觉辨病情
口臭闻诊
通过闻病人的口气,判断体内病理变化,如湿热、气滞等。
体臭闻诊
通过闻病人全身散发的气味,识别不同病症的特殊气味。
尿臭闻诊
通过闻病人尿液的气味,判断体内排泄功能、湿热等情况。
问诊:倾听病人的叙述
1
症状询问
询问病人的主观感受、症状表现、病程等信息。
2
过往病史

了解病人的过往疾病、手术、服药史等对病症的影响。

中医诊断学幻灯片6第四章闻诊.ppt

中医诊断学幻灯片6第四章闻诊.ppt

6.语言謇jian涩
謇jian:<书>口吃
[含义]:神志清楚,思维正常,吐字困难。 [病机]:风痰阻络,。
中风先兆或中风后遗证多见。
语言类别、症状、证型与病因
类别
症状
证型
病因
神志
相异
谵语 郑声
语无伦次,声高有力 实证、热证 热扰神明 神志不
清 语言重复,声低气怯 虚证 心气大伤、精神散乱
狂言 独语 错语
四、咳嗽 cough
指肺气向上冲击喉间而发出的一种“咳一咳”声音。
•咳声重浊紧闷—实证:寒痰湿浊停聚于肺,肺失清肃。 •咳声轻清低微—虚证:肺气虚损,失于宣 降 •百日咳:咳声短促,呈阵发性、痉挛性。连声不断, 咳后有鸡啼样回声,并反复发作。为疫邪犯肺,痰气 交阻。 •白喉:咳声如犬吠,伴语声嘶哑,吸气困难,为肺肾 阴虚,疫毒攻喉。
[ 含义]: 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 [ 病机]: 热扰心神:温病、腑实、痰热 之 证
多见。 “实则谵语”
2.郑声
[含义]: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 语声 低弱模糊。
[病机]:心气大伤,精神散乱:晚期、危重病人 多见。“虚则郑声”
3.独语
[含义]: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则止,首尾不续。 [病机]笑骂 实证、热证 痰火扰心、伤寒蓄血
喃喃自语,见人便止 语言错乱,说后自知
虚证
心气不足,神失所养
三、呼吸breath
[内容]:呼吸的快慢,是否均匀,气息的强 弱 粗细,呼吸音的清浊。
•一般说,有病而呼吸正常,是形病气未病; •呼吸异常,是形气俱病。 •呼吸气粗,疾出疾入者,多属实证; •呼吸气微,徐出徐入者,多属虚证
虚证——心气不足,心神失养。 实证——气郁痰结,阻蔽心窍。癫证、郁 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变声音:各类语言比较表
名称
概念
病因病性
谵语
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 高有力
多属热扰心神之实证。可见于温病热入心包,或阳明腑 实证、痰热扰乱心神等
郑声
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 时续,语声低弱
是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常见于疾病的晚期、危 重的病人
独语
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 语止,首尾不续
多因心气不足,神失所养而引起;或由气郁痰结,阻蔽 心窍所致。可见于癫证、郁证
的部位。 (4)惊呼:突然发出的惊叫声。
多为剧痛或惊恐。
2、语言
主要是了解、分析病人语言表达和应答能力及 吐字的清晰度,“言为心声”,语言的异常,主
要是心神的病变。
(1)语言异常的一般规律
沉默寡言、语声低微、时断时续——虚证、寒证。 烦躁多言,语声高亢有力——实证、热证。
(2)谵语和郑声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谵语与郑声,均是病人在神志昏迷或朦胧时,
虚喘——病势缓慢,时轻时重,喘声低微,呼吸短促
难续,得一长息为快,动则喘甚——肺肾亏虚。
【哮】指呼吸急促似喘,喉间痰鸣有声的症状。常时发时止,
缠绵难愈,多因外邪引动伏饮而发。
寒哮:又称“冷哮”,多在冬春季节,遇冷而作。因阳
虚痰饮内停,或寒饮阻肺所致。
热哮:则常在夏秋季节,气候燥热时发作。因阴虚火旺
【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多 因心气不足或气郁痰结所致,见于癫病、郁证。
【错语】语言错乱,语后自知言错,又称为“语言颠倒” ,“语言错乱”。虚证者多因久病体虚,年老体衰所致;实 证者多为痰湿、瘀血、气滞等内生邪气阻遏心窍所致。
(4)狂语、癫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狂言癫语,都是患者神志错乱、意识思维障碍,所出现 的语无伦次。
多因内有痰饮,复感外寒,束于肌表,引动伏饮
哮 症
呼吸急促似喘,声高断续,喉间痰 而发。或久居寒湿地区,或过食酸咸生冷,都可
鸣,往往时发时止,缠绵难愈。
诱发哮喘。
又称“气短”。呼吸气急而短,不
短 气
饮停胸中,则短气而渴,脉沉,属实证。 足以息,数而不能接续,似喘而不
肺气不足,则体虚气短,小便不利,属虚证。
错语

语言错乱,语后自知言错
多因心气不足,神失所养,多见于久病体虚或老年脏气 衰微的人
狂言
精神错乱,语无伦次,狂 躁妄言
多因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痰火互结,内扰心神所致。 多属阳证、实证,常见于狂 证、伤寒蓄血证。
3、呼吸
【闻呼吸的要点】
呼吸节律均匀度、气息的强弱粗细、呼吸音的清浊。
【闻呼吸声的意义】
虚证——久病,肺肾阴虚,虚火灼金,津液不能上承 。(金破不鸣)
妊娠(子音)——生理现象。
失音与失语的区别
失音——声音不能发出。 失语——不能言语。
(3)呻吟: 【特征】病痛难忍所发出的痛苦哼哼声。 【临床意义】提示身有疼痛或胀满不舒。 【辩证】声高亢有力——实证、剧痛。
声低微无力——久病、虚证。 理解呻吟、辨别证候,可结合姿态变化以判断病痛
病人呼吸正常——形病气未病。 病人呼吸异常——形气俱病。 呼吸气粗,疾出疾入——热证、实证。 呼吸气微,徐出徐入——寒证、虚证。
(1)喘与哮的特征、区别与联系
【喘】指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的症状。甚则张口抬肩,鼻翼
煽动,不能平卧(无痰鸣音)。
实喘——发病急骤,呼吸深长,气粗声高息涌,胸中
胀闷,唯以呼出为快——风寒袭肺,痰热壅肺。
出现的语言异常,为病情垂危,失神状态的表现。 【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
——热扰心神之实证。 【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
音低弱——心气大伤之虚证。
(3)独语、错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独语和错语,是患者在神志清醒,意识思维迟钝时出现 的语言异常,以老年人或久病之人多见,为心之气血亏虚, 心神失养,思维迟钝所致,多见于虚证患者。
【少气】是以呼吸微弱,语声低微无力为特点。患者多伴 有倦怠懒言,面色不华,于谈话时觉气不足以言,常深吸一 口气后再继续说话,为全身阳气不足之象。
短气有虚实之分,少气纯虚无实。
名 称
概念
病因·病性
喘 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的表现,甚者 实喘多属肺有实热,或痰饮内停; 症 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 虚喘是肺、肾虚损,气失摄纳所致。
中医诊断望闻问切之---闻诊
概说
【概念】
——闻诊,即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断疾病。
【内容】
听声音——语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 呃逆、嗳气、太息、肠鸣。
嗅气味——病体气味及分泌物、排泄物、病室的气味。
一、听声音
【原理】:“气动则有声” 肺、喉咙(发声之机) 舌、唇、鼻、会厌等(调节之器)
(1)声重
对于咳嗽,首先应注意分辨咳声和痰的色、质、量的 变 化 ;其次要参考时间、病史及兼症,主能正确辨别病证的 寒热虚实性质。
【狂言】表现为:骂詈(lì)歌笑无常,胡言乱语,喧扰妄 动,烦躁不安等,主要见于狂证,俗称“武痴”、“发疯”。 病人情绪处于极度兴奋状态,属阳证、热证。多因痰火扰心、 肝胆郁火所致。
【癫语】表现为: 语无伦次,自言自语或默默不语,哭笑 无常,精神恍惚,不欲见人。主要见于癫证,俗称“文痴”病 人精神抑郁不振,属阴证。多因痰浊郁闭或心脾两虚所致。
抬肩,喉中无痰鸣声。
又称“气微”。指呼吸微弱,短而
少 气 声低,虚虚怯怯,非如短气之不相 主诸虚不足,身体虚弱
连续,形体状态一般无改变。
4、咳嗽
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总称为 “咳嗽”。
为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表现的一种症状,是肺病的 主要症状之一。但其它脏腑的病变亦可出现咳嗽,故《素 问·咳论》中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或热痰阻肺所致。
喘与哮的辨证规律一般是,喘分虚实,哮辨寒热。
喘:气息急迫困难 哮:喉间哮鸣音
喘不兼哮,哮必兼喘。
(2)短气与少气的特征及区别
【短气】是以呼吸短促,不相接续为特点。其症似虚喘而 不抬肩,似呻吟而不无痛楚。多因肺气不足所致(虚证)。 若胸中停饮也可见短气,为水饮阻滞胸 中气机,肺气不利 而致(实证)。
【特征】 语声重浊沉闷,不清晰。
【临床意义】 外感风寒或鼻疾。
【辩证】 若为外感风寒——则兼见鼻塞流涕恶寒发热等症; 若为外感风热—— 声重而鼻流黄涕。
(2)音哑、失音
【特征】语声嘶哑,称“音哑”,语而无声为“失音”。 【临床意义】实证、虚证、妊娠。 【辨证】
实证——新病,外感风寒、风热,痰浊壅滞,肺气不 宣。(金实不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