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检验标准
铸造公司原材料成品检验标准

铸造公司原材料成品检验标准铸造公司原材料、成品检验标准审批:一、原材料进厂检验对EPC消失模铸件生产中原材料:灰铸铁用生铁、球墨铸铁用生铁、硅铁、锰铁、铬铁、废钢;聚苯乙烯;石英砂和炉衬材料进厂检验规定如下:采用标准:GB/T718—2005《灰铸铁件用生铁》GB1412—85《球墨铸铁件用生铁》GB/T2272—2022《硅铁》GB/T3795—2006《电炉锰铁》GB/T5683—2022《铬铁》GB719—84《生铁化学分析用试样制取方法》GB/T4010—94《铁合金化学分析用试样的采取和制备》Q/BAML002-2022《CF4AL感应电炉酸性炉衬耐火材料》——**环宇石英砂企业标准Q/BAML001-2022《精制石英砂〔粉〕》——**环宇石英砂企业标准1、灰铸铁用生铁的检验:1.1灰铸铁用生铁的检验依据GB/718—2005《灰铸铁件用生铁》标准进行检验,其中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要求C含量不得低于4.1%。
1.2要求对进厂每批灰铸铁用生铁进行检验。
由理化室依照GB/719—84《生铁化学分析用试样制取方法》现场抽样,并制取试样;化验分析后出具《原材料进厂检测及化学分析报告单》。
分析结果合格方能入库,不合格应明确标识,由技术部门负责人决定是让步接受还是退货后进行处理。
表1 灰铸铁用生铁〔摘自GB/T718—2005〕铁号牌号铸34铸30铸26铸22铸18铸14代号Z34Z30Z26Z22Z18Z14化学成分〔%〕C>、4.1Si>3.20~3.60>2.80~3.20>2.40~2.80>2.00~2.40>1.60~2.00>1.25~1.60Mn1组≤0.052>0.50~0.90组3组>0.90~1.30P1级≤0.062级>0.06~0.103级>0.10~0.204级>0.20~0.405级>0.40~0.90S1类≤0.03≤0.042类≤0.04≤0.053类≤0.05≤0.061.3外观质量:规整平滑,根本无毛边。
原材料验收标准

原材料验收标准原材料验收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为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我们制定了以下原材料验收标准,以便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验收。
1. 外观检查。
首先,对原材料的外观进行检查。
包括颜色、形状、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瑕疵等。
外观检查是最直观的检查方法,可以初步判断原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
2. 尺寸检查。
针对需要特定尺寸的原材料,我们需要进行尺寸检查。
通过测量原材料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数据,确保原材料符合要求。
3. 化学成分分析。
对于需要进行化学反应的原材料,我们需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通过化验方法,检测原材料中各种元素的含量,确保原材料的成分符合生产要求。
4. 物理性能测试。
有些原材料需要具备一定的物理性能,比如抗拉强度、硬度等。
我们需要进行相应的物理性能测试,以确保原材料的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5. 包装检查。
在验收原材料时,也需要对原材料的包装进行检查。
包括包装是否完整、是否有损坏、是否有漏失等情况。
包装检查是为了确保原材料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到污染和损坏。
6. 抽样检验。
针对大批量的原材料,我们通常采用抽样检验的方法。
通过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验,以代表整批原材料的质量情况。
7. 记录和归档。
在进行原材料验收时,我们需要对每一批原材料的验收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归档保存。
这些记录包括原材料的检验数据、验收人员签名、验收日期等信息,以便日后追溯和核查。
总结。
原材料验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验收,才能保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质量稳定可靠。
我们将严格执行以上原材料验收标准,确保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为产品质量的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原材料检验规范

原材料检验规范
1.材料标识:
每批次的原材料必须有明确的标识,包括材料牌号、生产日期、供应商信息等,以便追溯和管理。
2.外观检查:
检验人员对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表面是否有明显划痕、裂纹、凹痕等缺陷,同时检查原材料的形状、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化学成分分析:
采用光谱分析仪对原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检测元素含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关注的主要元素包括碳(C)、硅(Si)、锰(Mn)、磷(P)、硫(S)等。
4.金相组织检查:
取样后进行宏观和显微观金相分析,观察和评估原材料的晶粒结构、晶界清晰度、相分布等情况,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
5.机械性能测试:
进行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测试原材料的屈服强度、延伸率、韧性等机械性能指标,并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和评估。
6.表面处理检查:
若原材料经过表面处理,如镀锌、氧化等,需检查处理层的厚度、附着力、耐腐蚀性等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7.包装和存储:
原材料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需要符合相应的包装要求,并采取合适的储存方式,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不受损。
8.记录和报告:
对每批次的原材料检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制造工序和质量控制。
以上仅为一份冷轧板原材料检验规范的示例,具体的检验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重要的是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
注塑原料检验标准

注塑原料检验标准塑料原料检测一般要检测哪些项目?1、对比原料的外观质量,分别拆开1~2袋包装袋,取出塑粒子少许,对比各袋内塑料粒的颗粒大小和色泽。
并用前一批同型号的塑粒作比较。
不同包装袋内、不同批次的原材料粒子,色泽和颗粒度大小无明显差别。
2、试样产品外观质量。
用塑料原材料按正常生产工艺生产,观察10~20件产品外观质量。
试样产品不得有裂纹、变形、起泡、断裂、膨胀、缩孔等其它影响外观的缺陷。
表面光滑、皮纹清晰。
3、熔融指数测试。
按GB/T3682-2000《塑料一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测量塑料原材料熔融指数。
4、尺寸及外观质量热稳定性试验。
将制品放入8020C的烘箱中24H,冷却至2350C(2H),测量试件试验前后同一测量点的尺寸,计算百分比变化率。
并观察外观质量的变化情况尺寸变化率<0.2%,外观不充许有变形、裂纹、膨胀、表面灰暗、变色等现象。
这是我们冠宇工业在为周转箱选取原料的时候的一些基本标准中的其中四项,还有不明白的欢迎追问。
如何检测塑胶料的质量?如果要材质证明类的就需要取样到专业检测机构送检,注明你需要检测的项目,比如成份,耐冲击,折弯等。
简单的检测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观察原料的颗粒是否均匀,颜色是原色,还是透明,还是有色的。
包装是否规范。
一般原色和透明色的为新料,判断是新料还是回料抽粒。
新料单价贵一点,质量也好。
2.把塑胶颗粒用火机点燃,每款料的燃烧现象在百度上可以找到,观察原料是否含有杂质,如果有杂质的话火焰会跳动,会有噼啪的爆炸声。
3.是把注塑出来的产品做拉力,耐冲击及跌落测试。
一般经常用的原料合格的参数应该都有记录,对比一下就好了。
要做成高光产品,首先要有好的原料,其次要有好的着色剂高光黑粉,要实现免喷涂高光注塑,首先需要选用高光泽塑料材料,当然模具也是要抛光的,模具的材质一定要好。
目前,免喷涂平板电视面框的注塑生产主要采用PMMA/ABS、PC/ABS或高光ABS。
原材料质量检验规范

原材料质量检验规范一、前言原材料质量对于产品的最终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满足客户需求,制定本原材料质量检验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涉及原材料采购和使用的相关部门,包括但不限于采购部门、生产部门等。
三、定义1. 原材料:指用于产品生产的原始物料,包括但不限于主要配方原料和辅助原料。
2. 质量检验:对原材料进行的系统性、规范化的检查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要求。
四、原材料质量检验要求1. 供应商选择a)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供应链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b) 严格审核供应商的资质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供应商具备提供优质原材料的能力。
c) 对新供应商进行试验采购,并评估其产品的质量水平,必要时进行现场考察。
2. 样品提取和保管a) 从供应商处按照一定比例提取原材料样品,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b) 对样品进行封存和标识,包括样品来源、采样时间等信息,以便日后查询和追溯。
3. 检验项目和方法a) 根据原材料的特性和使用要求,确定相应的检验项目和方法。
b)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微生物指标等。
c) 使用合适的检验设备和仪器,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4. 检验结果评定a) 对检验结果进行合理评定,判断原材料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
b) 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及时采取措施,如拒收、退货等,确保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不进入生产环节。
5. 检验记录和报告a) 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要求记录检验过程和结果,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b) 生成检验报告,并将报告归档,以备后续查阅和审计。
六、质量改进和持续监控1. 定期评估供应商的绩效和配合度,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商,推动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水平。
2. 对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理进行追踪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3. 建立原材料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定期进行质量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不锈钢原材料检验标准

不锈钢原材料检验标准不锈钢是一种耐腐蚀、具有高强度和耐高温性能的合金钢。
原材料的检验是确保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
以下是不锈钢原材料检验常用的一些标准:1. 化学成分检验:* 包括合金元素的含量,例如铬、镍、钼等。
这通常通过ASTM A959(化学成分要求不锈钢和镍合金)等标准进行检验。
2. 力学性能检验:* 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的检验。
ASTM A370(机械试验方法和定义不锈钢和相关合金)是一个常用的标准。
3. 硬度检验:* 不锈钢的硬度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通常使用Rockwell 硬度测试或布氏硬度测试。
ASTM E18(金属材料硬度测试)是一个相关标准。
4. 冲击测试:* 用于评估不锈钢在低温条件下的韧性。
ASTM A370中包括了冲击试验的标准。
5. 铁素体和奥氏体相比例检验:* 不锈钢中铁素体和奥氏体的比例对于耐腐蚀性能很重要。
ASTM A923(铁素体含量测定)提供了检验的方法。
6. 非破坏性检测:* 包括超声波检测、X射线检测等,用于发现不锈钢中的隐藏缺陷。
ASTM E213(超声波检测标准实施规程)和ASTM E94(X射线和伽马射线检测)是相关标准。
7. 宏观和微观检验:* 对不锈钢的表面和内部结构进行宏观和微观的检验。
ASTM A262(铁素体、奥氏体、双相和其他特殊不锈钢的铬-铁-镍合金的抗晶间腐蚀性试验方法)等标准提供了相关指导。
8. 表面质量检验:* 涉及对表面缺陷、氧化物、划痕等进行检查。
ASTM A480/A480M(通用要求和测试方法,不锈钢和相关合金板、薄板和带)是一个通用的表面质量标准。
以上标准主要由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STM)发布,其他国家和地区可能有相应的标准。
在进行不锈钢原材料检验时,应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和标准规范进行选择。
原材料检验标准

原材料检验标准
原材料检验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原材料检验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原材料检验标准的制定、执行和改进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制定原材料检验标准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种类和特性。
不同种类的原材
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其检验标准也应有所不同。
在制定标准时,需要充分调研市场上同类原材料的质量状况,了解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此为依据建立起相应的检验标准。
此外,还需要参考国家相关的标准和法规,确保制定的标准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
其次,执行原材料检验标准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
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明确
检验的步骤和方法,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严格执行。
同时,还需要配备专业的检验人员,他们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足够的检验能力。
另外,还需要使用先进的检验设备和工具,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改进原材料检验标准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标准。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原材料检验标准存在不足或者不合理的地方,这时就需要及时进行改进。
改进的方法可以是根据实际情况对标准进行修订,也可以是引进新的检验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检验标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总之,建立科学、合理的原材料检验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安全至关
重要。
只有不断完善和执行标准,才能有效地提高原材料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生产提供保障。
希望本文对于原材料检验标准的制定、执行和改进能够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谢谢阅读!。
原材料检验标准

原材料检验标准原材料检验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原材料检验标准,对于企业的发展和产品质量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原材料的外观和色泽是最直观的检验指标之一。
通过肉眼观察原材料的外观和色泽,可以初步判断原材料的新鲜度、是否受到污染等情况。
例如,新鲜的水果应该外表光滑、色泽鲜艳,而受到污染的水果可能会有斑点或者异味。
因此,对于不同种类的原材料,应该建立相应的外观和色泽标准,以便进行准确的检验。
其次,原材料的化学成分也是非常重要的检验指标之一。
通过化学分析,可以准确地了解原材料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从而判断原材料是否符合生产要求。
例如,食品行业中,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有一定限制的,因此需要对原材料中的添加剂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同时,化学成分的检验也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原材料的品质和特性,为产品的研发和改进提供依据。
另外,原材料的微生物指标也是原材料检验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特别是在食品、药品等行业,微生物污染会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建立科学的微生物检验标准,对于保障产品的卫生和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对原材料中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检验,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防止产品受到污染。
最后,原材料的物理性能也是需要进行检验的重要指标之一。
例如,对于建筑材料行业来说,原材料的强度、韧性等物理性能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建立相应的物理性能检验标准,可以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原材料的质量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建立科学、合理的原材料检验标准,对于企业的发展和产品质量的保障至关重要。
通过对原材料外观、化学成分、微生物指标和物理性能等方面的检验,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产品特点和行业要求,建立完善的原材料检验标准体系,不断提升原材料检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产品质量的提升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材料检验标准
1、目的
对购进的原材料实施检验,防止不合格品流入生产线。
2、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采购的铝板、卷、箔质量进行检验控制。
3、职责
3.1、质量部对原材料的进货质量负责。
3.2、质检员按本标准实施检查。
3.3、仓库负责验收合格的原材料。
4、检验要求
4.1、铸轧卷厚度、宽度公差范围
4.1.1 铸轧卷厚度、宽度公差范围见表示
4.2、技术要求
4.2.1 化学成分
铸轧板卷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3190《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的化学成分》的规定。
4.2.2 铸轧板同板差
铸轧板卷的纵向和横向厚度应均匀一致,横向凸度为正偏差,中边差≤板厚的1%(3A21合金中边差可放宽至板厚的1.5%),两边差≤板厚的0.8%,纵向一周厚度差≤0.10mm。
4.2.3 力学性能
铸轧卷的力学性能一般不作检验,如果要求检验,其数值和试验方法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2.4 晶粒度
铸轧卷表面晶粒度不得超过3级(即1、2、3级),但对于作深冲、折弯产品的坯料要求晶粒度为1级。
4.3、铸轧板卷表面质量
a)铸轧板卷表面应平整、洁净;不允许有热带、气条、隐条、马蹄形裂纹、腐蚀、
孔洞、夹杂、分层等缺陷,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轻微龟裂及金属和非金属压入;
b)铸轧卷端面应整齐,但允许有工艺裂边。
裂边量最大不超过10mm,边部小耳子<10mm;
c)端面允许有局布错层,但错层宽度最大不得超过20mm,头部3-5圈不得超过40mm,不允许松层。
4.4、铝带表面质量
a)铝带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允许有氧化变质、分层、黑条、砂眼、划痕、油斑、压痕等缺陷;
b)铝带断面整齐,不允许有裂边和明显毛刺。
4.5、铝带包装
a)铝带卷内径要求用直径75或直径150和直径400—直径600的内衬套筒定位,每卷材料外径尺寸在直径800mm—直径1000mm;
b)外包装要确保铝带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到损伤,不允许有散包现象。
4.6、铝带尺寸要求
采用牌号为1060、1050、1035、1100的工业纯铝带化学成份应符合GB/T3190-1996的规定。
4.7、产品标志
每卷产品必须用钢带打紧,端部应有标明产品生产符合性的标识如:批号、卷号、合金牌号、规格、重量等。
4.8、对于铝箔坯料应有含氢测量报告,要求含氢<0.12ml/100g 铝。
4.9、以上产品检验,应:
a)检测产品的厚度、宽度、表面质量、端面质量由质检员负责对原料质量作出符合
性判断;
b)每批产品均应由供方提供理化分析报告和机械性能测试(质保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