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恣睢(suī)嗤笑(chī)阴晦(méi)伶仃(dīng)B . 瑟索(sè)惘然(wǎng)寒噤(jìn)呵斥(chì)C . 巾帼(guó)热衷(zhōng)撩逗(liáo)掺杂(cān)D . 肥硕(shuò)招徕(lái)贿赂(lòu)噩梦(è)2. (2分)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骤然(zhòu)海浪翻动扯断(chě)B . 窗棂(línɡ)汽笛长呜抖动(dǒu)C . 风筝(zhēnɡ)大声叫喊缀满(zhuì)D . 车厢(xiānɡ)挥动手臂绷紧(běnɡ)3. (2分)(2019·龙东)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叶圣陶《苏州园林》)B . 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C . 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

(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D .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鳞次栉比。

(减克家《说和做》)4. (2分)将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序,正确的顺序是()①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

②一个拥有高眼界的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的藩篱。

③眼界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

④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⑤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有价值的书籍。

安徽省芜湖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安徽省芜湖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安徽省芜湖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默写 (共1题;共6分)1. (6分)(2011·仙桃) 古诗文默写。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2) 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直接写诗人骑马游春,感受春花初绽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 6月4日,中国姑娘李娜改写了亚洲在世界网坛的历史,以大满贯捧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奖杯,领略了“________,________”的登峰境界。

(用杜甫《望岳》中的句子作答)二、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49分)2. (16分) (2017八下·卢龙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1)甲文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①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 ②佁然不动________③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________ ④不可名状________(3)翻译下列句子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徘徊溪上,为之怅然!(4)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3. (25分)(2016·舟山) 文言文阅读。

与王介甫第一书【宋】曾巩巩启:近托彦弼、黄九各奉书,当致矣。

2019-2020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原创卷A卷(安徽)(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原创卷A卷(安徽)(参考答案)

学易金卷:段考模拟君之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原创卷A卷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①夕日欲颓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③终岁常端正④盈缩之期⑤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⑦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每空1分)2.【答案】(1)D(3分)(2)埃德加·斯诺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首次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历史上一次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3分)(3)①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②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③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④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6分)3.【答案】(1)内容:“要求您必须参加!”改为“希望您能积极参加!”(2分)格式:把落款处的署名和日期位置对调。

(2分)(2)先讲明活动意义,再委婉恳请父母能和自己一起参加捐赠活动。

(5分)(3)C(4分)4.【答案】寒冬时分,军车颠下一些煤炭,给村民带去一丝温馨漆黑夜晚,车灯照进一条深巷,给乘客带去一片光明(3分)5.【答案】全文的线素,贯穿全文:新颖独特,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善良的人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以温暖;揭示文章文题,表达了作者对送温暖人的赞美之情。

(4分)6.【答案】“眼巴巴”写出了两个孩子渴望自家能多有点粮食,填饱肚子的心理。

(4分)7.【答案】示例:谢谢你们无声的帮助,让我们有勇气、有力量渡过那些艰难的日子。

现在我们条件好了,我们也会继续把这份温暖撒落给别人,让温暖在别人的心里也开出最美的花朵!(5分)8.【答案】结构上:总结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照应题目。

内容上:揭示主题,号召大家传承这种美德。

(6分)9.【答案】“从老家搬到城里”时的“姥姥的端午”;姥姥生命中“最后的”“姥姥的端午”;姥姥去世“次年”的“姥姥的端午”。

(3分)10.【答案】(1)运用神态描写,写出姥姥进城后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对乡村生活的怀念,表现了她的勤劳。

安徽省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安徽省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分值:120分(含卷面3分)一、积累与运用(32分)1、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逶迤.( yí)磅.礴( pánɡ)瑶.民( yáo )泥泞.( nínɡ)B 咀嚼.( jué)酣.睡( hān )皑.皑(ái )字帖.( tiě)C 呜咽.( yàn )一宿.( xiǔ)抽噎.( yē)酸涩.( sè)D 蹊跷.( qiāo )愠.怒( yùn )哽.咽(ɡěnɡ)惩.罚( chénɡ)2、下列字形正确的一项的是()A 点缀蔫巴翩翩起舞灌输传受 B攀谈狙击丢盔弃甲故弄弦虚C 祈祷奥悔咬文嚼字酣然入梦 D宛转诧异惶惑不安蓦然回首3、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件蹊跷的事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你不要再故弄玄虚,快把实情告诉我吧!B、金融危机爆发后,甲型H1N1流感病毒又趁机横行,这对美国来说可真是祸不单行。

C、张大爷希望安稳地度过风烛残年,而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碎了他的希望。

D、看了铁中本届校运动会接力表演比赛,初二年级的同学们正在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初中组的突出表现。

4、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是应填入的一项是()我快乐,是因为我喜欢幻想。

所有的石头上都开满了花朵,,幻想已如此丰茂,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重和悲哀呢?A.荒芜处都长满了无数的植物B.无数的植物都长满在荒芜处C.植物都长满在所有的荒芜处D.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5、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快速期,建设城市的步伐不断加快。

B.随着秦始皇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C.梁启超纪念馆已成为天津海河意式风情区内历史文化厚重的旅游观光。

D.“我读经典”系列阅读活动,对改善青少年阅读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

6、根据要求默写。

安徽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A卷

安徽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A卷

安徽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A卷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7分)1. (2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初中生活二三事①在我的初中生活中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其中有两件事使我一辈一子都难以忘怀。

②那就是初中一年级放寒假的一天,我随着父亲一起去买年货。

我们俩骑车来到了菜市场。

父亲买牛肉去了,我没有事,就骑着车转。

忽然,只听身后“哐”的一声,我忙停车回头看,原来一个小伙子骑车把一个骑车的老头撞倒了。

我想:这下可有好戏看了,说不定还有一场“唇舌之战”呢,就挤了进去。

只见小伙子先从地上爬起来。

③拍了拍身上的雪花,忙去扶那倒了的老头。

④嘴里还不住地说:“对不起”。

那老头爬起来,掸着身上的雪说:“没关系,没关系”。

这句话使我大吃一惊,这老头真好说话,他何不赖在地上敲诈小伙子一笔治病的钱呢?小伙子接着说:“哦送您去医院看看吧。

”“没关系”。

“不看病,咱把车修修吧!”“不用。

”小伙子拿出笔和纸,写下自己的地址,交给了那老头,就走了。

我刚才还想看“唇舌之战”,这可真不应当。

这真是对我很有教益的一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天我到商店买东西。

“喂,胖丫头,给咱哥儿们拿双凉鞋!”一个粗声粗气的怪腔在我耳边响起,顺声望去,只见有两个年轻人,在吆喝女售货员拿东西。

此刻,许多顾客都呆住了,一双双眼睛都盯着那位女售货员。

那女售员面带微笑地拿出几双凉鞋说:“请二位挑选吧。

”⑤那两位青年根本没有料到,他们耷拉着脑袋说:“钱不够,不买了。

”便灰溜溜地走了。

这位女售货员的言行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⑥服务应讲究文明和态度,和气才能生财。

(1)划线句①是个病句,它的病因是:________。

请修改这个病句:________。

(2)划线句②不够简洁,请修改在下面。

(3)第④句中有个标点使用误,应这样修改:________。

第③句表意有矛盾,请修改:________。

(4)第⑤句在表意上不够完整,应如何修改?(5)在横线上补充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过渡自然。

安徽省芜湖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安徽省芜湖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安徽省芜湖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高尔基的《海燕》是一首散文诗,兼具散文和诗的特点。

B . 《敬业与乐业》是演讲词,作者注意语言表达的通俗浅显,让听众容易理解。

C . 《陋室铭》《活板》《核舟记》的作者分别是唐代的刘禹锡、宋代的沈括以及清朝的张潮。

D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课文标题是个设问句,它起着三个方面的表达作用。

一是抓住人们所熟知的花的特征提出问题,有助于提示文章的中心;二是以设疑激趣,富有吸引力;三是文章主体部分从六个方面先按横向说明的逻辑顺序,再按纵向说明的时间顺序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

2. (2分)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 .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敬梓。

B . 《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

C .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讽刺艺术的高峰,主要描写封建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揭露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在这个制度奴役下的士人的丑恶灵魂。

D . 夸张是讽刺常用的手法。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3. (1分)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尹________萧________墓________卞________绊________慌________君________箫________暮________卡________畔________谎________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4. (8分) (2019七上·天台月考) 古诗文名句填空。

(1) 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2) ________,一杯一杯复一杯。

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3)桃花尽日随流水 ________。

张旭《桃花溪》(4) ________,越中山色镜中看。

安徽省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

安徽省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

安徽省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疱(bāo)官起讫(qì)恃(sì)才放旷B . 谮害(zèn)佯(yáng)装麾(háo)军回战C . 绰(chāo)取丞(chéng)相对(duì)答如流D . 西蜀(shǔ)禀(lǐng)请诈(zà)败而走2. (2分) (2017八下·平阴期中)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琐事亲和力油光可见器宇轩昂B . 生疏倒胃口家徒四璧盛气凌人C . 掺和敞篷车暗然失色粗制滥造D . 宽恕倒栽葱诚惶诚恐正襟危坐3. (2分) (2017七下·兰陵期中)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死而后已(停止)家喻户晓(知道)但微颔之(指下巴)B . 无暇及此(空闲)可歌可泣(颂扬)扑朔迷离(眯着眼)C . 警报迭起(屡次)心不在焉(这里)刮目相待(擦擦眼)D . 伛着身子(弯曲)仰之弥高(更加)迥乎不同(差得远)4. (2分)(2020·武汉)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中央对武汉的政策支持,为疫后经济重振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劲动力。

B . 北斗系统在其“收官星”发射后成功布阵太空,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导航服务。

C . 疫情期间严格而专业的信息发布制度,第一时间有效地回应了公众关切和社会共识。

D . 为解决因管网“肠梗阻”导致的渍水问题,我市一批排水明渠的改造工程相继上马。

5. (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A . 《敬业与乐业》一文,梁启超阐述了人生与事业的关系B . 雨果的演讲,是对人类先贤伏尔泰关于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礼赞C .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通过书信形式,阐述了自己的主张,反对女儿早恋D . 通过书信形式,傅雷劝勉、激励儿子保持谦卑,不惧孤独,要勇于攀登艺术的高峰二、默写 (共1题;共10分)6. (10分)(2019·金华模拟) 诗文名句默写。

安徽省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新版)

安徽省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新版)

安徽省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70分)1. (35分)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回答问题。

人间第一爱季羡林大千世界,爱有多端,但是最纯真、最无私、最无要求回报之心、几乎近于本能的爱,就是母爱。

古今中外谈到母亲的文章,不胜枚举。

我为什么只信“古今”而不讲“中外”呢?因为在这一方面,中外是不相同的。

谈到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虽然很多,可是我在汗牛充栋的中国的古今典籍中,从来还没有见到哪一个文人学士把这方面的文章搜集在一起供人们阅读的。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

在年离德劭①为众人尊敬的钟敬文先生的启迪下,邓九平和他的友人们,付出很大的劳动和很多的时间,广闻博采,搜集现当代数百位作家、学者、艺术家回忆母亲的文章,这种异想天开有如张骞凿空之盛举,完全(mí)补了上面提到的憾事。

他们给学术界立了一大功,将会受到中国学术界以及一般人民的欢迎,这是毫无问题的。

谈母亲的文章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呢?每个人一生下来,受到人间的第一爱就是母爱,告诉他(她)人问并不凄清而是充满了温暖的是母亲。

但是人间毕竟不总是充满了温暖的,你前进的道路上也并不总是铺满了玫瑰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遇到欢的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要分给母亲一份;遇到悲的时候,你只要一想到母亲,你就会立即喜上心头,化悲为喜,又抖(sǒu)精神,抬起头来,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

我曾经有一个说法:“回忆能净化人的灵魂。

”我至今还坚持此说。

你可以回忆你的老师,回忆你的朋友,回忆你的所有亲爱者,所有这一切回忆都能带给你甜蜜和温(xīn),甜蜜和温(xīn)不正是净化和抚慰你的灵魂的醍醐②吗?但是,对母亲的回忆又岂是对老师和朋友等的回忆所能(pì)美的呢?我是一个从小就失去母亲的人。

这是我心中最大的创伤,虽起华佗或岐伯于地下,也是无法治愈我这个创伤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芜湖市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判断下列各句表述不符合课文的一项是()A . 课文的题目“一面”简明,寓意深刻。

既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又暗示了对作者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B . 《一面》以时间为顺序,记叙的顺序是顺叙。

C . 《一面》课文先点出见面的时代背景,再记叙与鲁迅见面的情景,同时写了内山老板的热情和友好态度,互相映衬,平分笔墨。

D . 《一面》回忆的是四年前的事。

写成于鲁迅逝世的当月。

作者思念和敬仰鲁迅之情,情真意切,十分感人。

二、默写 (共1题;共8分)2. (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月的阴晴圆缺,每每牵动敏感的心。

“晨兴理荒秽,________”,是陶渊明隐逸避世,沐月山抒;“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是李白牵记朋友,托月寄情;“共看明月应垂泪,________”,是白居易骨肉离分,望月抒怀;“________,明月来相照”,是王维淡泊宁静,守约独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是李煜心系故国,对月伤怀;“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________化作相思泪”,是范仲淹乡愁情浓,睹月泣泪;“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是苏轼携友同游,赏月怡情。

三、书写 (共1题;共20分)3. (2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各种媒体上经常可见“绯闻”一词:①许多人甚至一些著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把“绯”读为“fěi”,其实“绯”的正确读音是“fēi”。

材料二:②有人对某中学高二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全班共45人,其中39人认为“绯闻”的“绯”读“fěi”,6人认为读“fēi”;前者还认为“绯”是多音字,在“绯闻”中读“fěi”,在“绯红”中则应读“fēi”。

材料三:调查结果还显示,③学生对“绯闻”的认知来自平时收看电视、网络及广播的娱乐节目,而“绯红”一词则是通过正式的课堂学习获得的。

材料四: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绯闻”一词常被误写成“诽闻”。

如“④编造同事诽闻被判3000元。

”(注:“诽”读“fěi”,意思是说别人的坏话。

)(1)从第二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绯”字读错的原因有哪几条?(3)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纠正这种错误?(4)在上述材料的画横线句子中还有两处语病,请指出错处序号并改正。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4. (10分)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诗中成对偶的两句诗是(2)这是一首赞咏的诗,诗的表面似乎在赞咏,实际上是用来比喻刘景文,颂扬他。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5. (1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

①项为之强②方出神③鞭数十(2)下列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A .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B . 不觉呀/然惊恐C .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D . 使之/冲烟而飞鸣(3)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4)仔细阅读全文,简要说说“我”能得到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9分)6. (25分) (2017八下·大石桥期末)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复仇的鸟彭建华①这是一个发生在六、七年前某个夏天的故事。

虽然时间已经沉淀为历史,但那两只鸟却总是在我脑海里哀号着盘旋、俯冲,挥之不去,令我内疚,让我难过。

②那是两只已经死了的鸟儿,那是一对为死去的儿女复仇的夫妻。

为了复仇,它们自己也死了。

③那个夏天,在广东打工的我辞职赋闲了二个来月,于是就回了一趟湖南祁东老家。

其时正是乡下收摘黄花菜的时候,我就帮父母摘一些种在我自己房屋边的黄花菜。

我家房屋是新建的平房,单门独户,南边是晒场,北面就是父母的黄花菜地。

北面紧傍黄花菜地的是一排柚子树,尚未挂果,虽只有二米上下高,但却是枝繁叶茂。

④有一天,摘完黄花菜,我坐在后门口读《容斋随笔》,突然发现一棵柚树的枝杈间竟然有一个稻草做成的鸟窝。

过去一看,里面正有五只还不能站立起来的小鸟,它们见有动静,竟误以为是父母回来了,纷纷伸出光秃秃的小脑袋,向上大大地张开着口,仿佛古代的酒觞,等着父母的喂食。

我不忍用手去触及它们,生怕给它们造成些许的伤害。

看它们稚嫩可爱的模样,与任何一家的小宝宝又有什么不同?它们也是一条条需要呵护的小生命,也是天地般的父母所孕育的生灵呀!怜惜之余,我又不免为它们担心,树这么矮,鸟窝如此显眼,如果哪一天被小孩子发现了,它们岂不要遭殃?我在心中直责备它们粗心的父母,从来没见过有建得这么矮的鸟窝,你们敢建,难道你们就对人类这样的信任?⑤幸好平安无事。

因为忙于摘黄花菜,院子里的小孩子很少来这里玩,没有他们的发现,小鸟就会安全地长大,再过上十几天,小鸟会飞了就不用再担心了。

⑥渐渐地,小鸟身上和头上长出了绒绒的毛,翅膀上也显出了粗黑的毛管。

虽然不会飞,但它们可以站起来了。

⑦有一天,我看见十多岁的儿子在家里侍弄一只小鸟,让它在地上自己蹒跚地走来走去。

我喝问:“哪里来的小鸟?”儿子出门指着柚树说:“上面有个鸟窝。

”“谁让你去弄它的?”我几乎想揍儿子一顿。

儿子却显得很委屈,告诉我说:“是财神皂的小孩弄的,他们在这里摘黄花菜看到了鸟窝,捉走了四只。

”儿子接着说,是他硬向他们要来这只鸟的,不然就全捉走了。

儿子想保护这只小鸟,喂大它,然后让它跟自己父母飞走。

⑧我让儿子将小鸟放回鸟窝,这时正有两只大鸟停落在从黄花菜土上方拉过的电线上。

它们盯着这里,时而哀叫几声,时而俯冲而下,紧迫着我们的头顶划几道弧线。

我知道这是小鸟的父母,它们要来救自己的孩子,准备进攻我们。

⑨两只大鸟不是麻雀。

以前我们院子后的那片竹林没有毁掉时,有着成千上万的麻雀,后来随着竹林的消失而绝迹。

再说麻雀也没有这两只鸟大,头顶上也没有一片白色的羽毛。

我叫儿子快将小鸟放回窝里,赶快回家,省得让那两只大鸟误会我们。

⑩然而误会还是发生了,当天下午摘黄花菜的时候,我和儿子看到了惨烈的一幕:两只大鸟将自己的亲生骨肉啄起,抛出鸟窝,掉在地上的小鸟一边叫一边抽搐。

它的亲生父母,那两只大鸟紧接着追到地面,猛啄小鸟,刹时鸟羽翻飞,鲜血迸溅,肝肠横流,小鸟一命呜呼!继而两只大鸟飞落贯土而过的电线上,叽叽地叫,突然如箭矢一般俯冲而下,直逼我和儿子的头顶,吓得我们慌忙举起装盛黄花菜的背篓,罩住头部,只听连续不断的“哆哆”之声,有如雨打蕉林般在头顶响起,异常骇人。

为防备它们啄我们身上其他部位,我叫儿子赶快蹲下,朝家中移步而回。

到了家后,急忙将房门关住,只听一阵骤雨又猛击门页…十分余钟后,才终于归复平静。

好久好久我才敢打开房门观看,只见阶台上躺着那两只已是一片血肉模糊的鸟夫妻,它们那尖尖的嘴喙已经折断,一片小尖舌也是只剩半截,其中一只鸟的脑袋都几近粉碎,两只小眼珠硬生生地挂在外面,圆鼓鼓地看着这个对它们来说异常丑恶而残忍的世界……儿子吓得大声哭喊,我则被深深地震撼:千万莫要看轻两只小鸟,当威胁和迫害已经突破它们的生存底线之后,它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在沉默中颓灭,要么在爆发中壮烈!两只曾经激烈地攻击我们的鸟,让我知道了生命的敬畏和价值,还有尊严,它们令我肃然起敬!我与儿子一道挖了一个深坑,默默地将三只因人而惨死的鸟埋在地下…因为它们不是普通的鸟,而是复仇的精灵!(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文采用了哪一种记叙顺序?这样写用什么好处?(3)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4)选文第⑩段中“惨烈的一幕”指的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5)选文第13段中“儿子吓得大声哭喊,我则被深深地震撼”,请说一说是什么“震撼”了“我”。

7. (25分)阅读,完成文后习题用爱倾听方冠晴那段日子,我被楼上楼下的住户折磨得快疯掉了。

我家住二楼。

住我楼下的,是一对下岗夫妇。

为了生活,这对夫妇买了一辆破旧的三轮摩托车,每天出去载客,深更半夜才回来。

那辆摩托车破旧得像严重的哮喘病人,“突突突”的响声像哮喘病人的咳嗽,不但巨大,而且让人揪心般的难受。

每晚,我躺在床上,刚有一点睡意的时候,那辆摩托车就拼命“咳嗽”着回来了,声音攀上楼来,钻进窗内,搅得我睡意全消。

我楼上的那家住户,不知怎么心血来潮,给女儿买了一支箫。

每天天刚麻麻亮,他就逼着女儿练习。

那声音呜呜咽咽,毫不连贯,毫无乐感,听在耳里,像鬼哭狼嚎。

我每晚被楼下摩托车的“咳嗽”搅得没有睡意,早晨又早早地被楼上的萧声“哭”醒,弄得我精神不振,心情烦躁。

我想,应该好好与楼上楼下的住户谈一谈。

但临到他们的门口,我又犹豫了,谈什么呢?让他们不要再发出噪音?可楼下的那个住户,破摩托车就是他们的饭碗;楼上的那个住户,箫声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希望。

难道我要他们放弃饭碗放弃希望?我不忍开口,他们也不会答应。

几经考虑,我决定搬家,搬到一个清静的地方去居住,那样有利于我的写作,也有利于我的健康。

我找到一位朋友,诉说了我的苦衷,叫他帮我物色好的住所。

朋友笑眯眯地听着,然后问我:“你觉得我居住的环境怎么样?”我说:“就是觉得你这里清静,所以叫你帮我找住的地方。

”朋友得意的点点头,说:“好吧,你先在我家里坐一个小时,感受一下。

”一个小时后,隔壁的阳台上传来一种含糊不清的类似于说话的声音,像原始部落的人用特殊的声音在喊叫,声音刺耳而使人不明所以,让人听了格外不舒服。

我问朋友这是什么声音。

朋友说:“一个9岁的男孩,在学说话。

你仔细听听,他说的是什么?”我侧耳倾听,那男孩无疑在重复一句话,但我怎么听都听不明白他在说什么。

我猜测说:“他好像在说‘羊刚仆倒在地’。

”朋友哈哈大笑,说:“你错了。

他是说‘阳光普照大地’。

”说着话,他拉开了通往阳台的门,以使那孩子的声音更大一些。

这时我听到,有一位妇女,在不断地纠正那个男孩。

妇女说的,正是“阳光普照大地”。

但无论妇女怎么纠正,那男孩说的,仍是“羊刚仆倒在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