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省报送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名单
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概述作为教育领域的顶级奖项之一,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设立旨在肯定和推广在基础教育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进一步激发教育工作者的创新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2018年,在众多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并获得二等奖的教学成果无疑具有极高的教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本文将针对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为读者深入了解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标准和具体成果提供参考。
二、获奖作品简介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得者共有若干所学校和教育机构,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教育阶段的教学成果。
其中包括了以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研发、学科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教学项目。
这些获奖作品充分体现了教育教学领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成果,对于促进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获奖作品案例分析1.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项目某小学的数学教学改革项目“培养学生数学兴趣与实际运用能力”的获奖成果在获奖作品中占据重要地位。
该项目通过引入实践教学、游戏教学等方式,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联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字游戏、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2.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项目某初中的物理实验教学改革项目“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获奖成果也是本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亮点之一。
该项目通过改革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引入了更多的实验探究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进行各种实验探究活动,提高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3. 高中历史教学课程改革项目某高中的历史课程改革项目“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思考能力”的获奖成果也给本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增添了亮眼之处。
该项目通过对历史课程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仅了解历史知识,更能够培养自主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基础教育)》填报说明【模板】

附件2《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基础教育)》填报说明《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基础教育)》(以下简称《申报表》)是教学成果奖申请、推荐、评审、批准的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认真填写。
一、封面1.成果名称:应准确、简明地反映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5个。
2.成果完成者:个人名义申报的,填写成果主持人姓名,并写上所在单位名称;以单位名义申报的,填写成果主持单位名称。
3.省级教学成果奖励等级:指该成果在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审中所获得的奖励等级。
4.推荐单位: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5.推荐时间:指推荐单位决定推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时间。
6. 序号: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填写。
组成形式为abcdef,其中:abc为省级代码(详见下表);def为省级推荐成果的顺序号。
例如:序号“********”为北京市推荐的、编号为001的成果,其中911为推荐单位北京市的代码,001为推荐国家级教学成果的顺序号。
7. 编号:由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秘书处填写。
二、成果简介1. 研究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提出问题、开始研究日期;完成时间指解决问题、形成最终成果的日期。
2. 成果概要:对成果的主要内容做说明,均应直接叙述,请勿采取“见××附件”的表达形式。
3. 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具体指出成果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阶段、所采用的方法等,问题要明确,思路、阶段要清晰,方法要有针对性。
4. 成果创新点:对成果在实践中的突破、理论上的创新进行归纳与提炼。
应简明、准确、完整地阐述,每个创新点相对独立。
三、成果应用及效果1. 实践检验起始时间指正式实施(包括正式试行)教育教学方案的时间,不含研讨、论证及制定方案的时间。
正在进行实践检验的截止时间为推荐国家级教学成果的时间。
2. 成果应用及效果:对成果的应用情况、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阐述。
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也称“千术教学成果奖”,
是教育部对高等教育领域优秀教学成果进行全国性评价、表彰的重要
活动。
此次活动由教育部牵头,联合科技部、体育总局、交通运输部
等多个部委参与组成评审组,一经启动,引起全国高校积极参与,竞
相提出优秀教学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本次评比共有五个主要类别,分别为教学设计类、教材新编类、
课程改革类、大型多媒体教育类和校企合作类。
经过充分的审查和评选,最终有13件作品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36件作品获得了省
部级教学成果奖,182件作品获得了国家级优秀贡献奖。
此次评比的评审重点在于推动对高等教育的创新,以引导大学的
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NOT ONLY使学生受益,也不断推动高等教
育发展。
在此次活动中,得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作品中,有一些是传
统背景下的学习方法创新型作品,有一些作品则是根据新的技术融入
教学过程中,使得传统教学具有更强大的力量,进一步改善学习效果,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此次活动能够获得如此好的成绩,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说
明中国高等教育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的努力,给学校带来了
许多有益的启示,同时也是鼓励和表彰大学改革努力的一个有力措施,从而推动大学快速、准确地对教学进行改革,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从而培养出更多的扎实的高等教育人才。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教师科研成果获奖统计表

序号 1 2 作者 王瑞兰 吴一鸣 陈月萍,谭维奇,吴何珍,张赛, 曹青,汪扬,吴一鸣,李进恩,方辉 获奖类型/展览名称 安徽省思政工作调研成果奖 安徽省社科联三项课题优秀成果奖 作品名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融入高职院校育人体系的路径探索 乡村振兴中职业教育的角色定位与参与策略 获奖时间 2018.03 2018.11 获奖等级 三等奖 一等奖
3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高职土建类专业建筑智能演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2018.12
二等奖
Hale Waihona Puke
2018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

基于财会专业教学改革的工程财务系列教材建设及实践
主要完成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主要完成人 :赵 华 王 治 贺云龙 张鼎祖 杨成炎
2018年安徽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淮北市教育局教研室、淮北市实验小学 二等奖 阜阳市阜南县第七小学 阜阳市太和县高庙镇中心学校 淮北师范大学 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学 淮北一中 铜陵市特教学校 滁州南谯区教育体育局 芜湖市环城西路小学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滁州市田家炳中学、滁州市定远县拂晓 二等奖 初级中学 铜陵市义安区教体局教研室 二等奖
宣城市绩溪县教研室 马鞍山市红星中学 淮北濉溪县城关中心学校 芜湖繁昌县孙村镇赤沙九年制学校 黄山市徽州区富溪乡中心学校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安庆市石化第三小学 淮北师范大学 宿州市教科所、宿州九中 芜湖市吴望民、李 许艳丽 张 晋
童小弟、沈慧珺、程科文 玉、赵剑峰、李广元、田 宋志英 俞宏胜、王为民 汪峰、黄子超、姚如富、方 唐晓俐、肖 敏、张学梅、杨 傅霞 洁、祁 争 璐、万景民 骏、秦 进 磊、况卫华、夏东平
芜湖市延安小学 李 海、张 丽 芹
盛庆超、朱 徐 晴
葛茂升 陈志军 滁州市田家炳中学、滁州市定远县拂晓初级中学 姚晔晋
2018年安徽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结果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成果名称
基于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 “目标引领、活动达成”初中课堂目标教学研究 中学德育课堂优质课资源开发与利用 聋校语言教学立体式改革研究 三位一体 双向推进——整合视域下基于主体的阅读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创客教学平台《创客梦工厂》的开发与应用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环节优化的研究 体验式团体辅导提升教师心理资本的实验研究 中学思想政治课“3446”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构建 “驱动、内涵、关键能力”模式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一以淮北市高中化学学科为例 课程推进 活动养成成果分享——学校“科技”办学特色的管理探索与实践 信息技术促进小学语文“学与教”方式转变的研究与实践 “无书面作业日——数学实践活动性作业”的开发与实施 五星模式——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培育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中学历史教学中记忆计算时间的自制教具--时轴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应用 基于互惠教研模式推广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实践研究 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构建农村中学历史有效课堂研究 物理科学思维培养的“重现·导引·融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基于同步课堂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城乡校际交流的有效模式 初中道德与法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陈 李
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成果-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安徽
安徽
安徽
安徽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学校改革创新的实 践和研究 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研究
中职
中职
基于职业技能大赛引领的自动化类技术 技能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 讲堂开设路径的设计与实践 中职服装展示与礼仪专业教学标准 深化课程改革推动实现“两为”培养目 标的探索与实践 大别山革命老区急需人才的培养路径探 索与实践
安徽
安徽
安徽
安徽 安徽 安徽
安徽
安徽
安徽 安徽 安徽
中等专业学校师资队伍优化建设的理论 与实践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 中职汽修专业“层级式、模块化”课程 体系实践研究 “两变一改”建生本课堂研究 乡村中职教育“行知模式”研究与实践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及应用 深化引企入教改革,加强信息化资源建 设,构建财经商贸专业课赛融合教学模 式
高职
中职 中职 中职
高职
服务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五度引领, 五业联动”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铁画锻制技艺非遗传 承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基于“双主体”育人的钢结构专业实践 教育中心建设与应用 农村中职学校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研究报 告
高职
高职 高职 中职
谢树方;张扬华;吴继霞;汪志敏; 唐慧;洪流;胡孝森;朱季清;魏琴; 99-面向所有专业 安徽材料工程学校 甘培坤;曹明所;程胜林;朱本明; 乐远宏;方成东;郑明东;王贤清; 滁州市信息工程学校;滁 16-教育类 刘玉华;蒋新华;杨秀国 州市教体局教研室 余红英;蒋玲;万鸾飞;邓延安;方 忠;陈素芹;高伟;段争光;张学亮; 56-装备制造大类 徐琬婷;陈慧蓉;王苹;张玉明;金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根木;吴庆国;贾冕茜;辛建军;侯 德华;邓滨;李中望 董兰标;黄文;张银星;张栩睿;程 99-面向所有专业 安徽电子工程学校 静;刘美玲 合肥工业学校(原安徽 14-文化艺术类 张其旺;刘畅;李风华 合肥服装学校);北京国 际职业教育学校 舒根海;金文兵;朱爱笙;孙成银; 99-面向所有专业 安徽天柱山旅游学校 余同兵;吴峰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葛向东;王家祥;孙勇;张志刚;姚 大别山职业教育集团;六 99-面向所有专业 志存;余茂耘;张兴元;黎明;张杰 安市农民学院;皖西学院 瑜;高于十;项莉萍;汪本勤 大别山珍稀植物培育与 产业化中心 徐春林;侯大寅;朱正茹;杨海卉;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黄俊霞;段贤勇;张国政;王文浩; 芜湖市弋江区人民政府; 56-装备制造大类 吴庆国;方继才;罗贤国;武昌俊; 安徽省春谷3D打印智能 李莉;王心生 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 张光胜;王文浩;王荣才;徐春林;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65-文化艺术大类 邓春红;朱米娜;王春香;郭兵要; 芜湖储氏铁画工艺品有 李庆;张俊;沈涛;史启新 限公司;安徽师范大学美 李有香;祝冰青;宋文学;李永祥;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 54-土木建筑大类 于文静 学院 徐孝才;王学宏;夏连荣;马香桃; 霍邱工业学校(原霍邱 99-面向所有专业 张荣贵;张巨全 县石店职高)
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

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为了推进教学理念的更新,落实教育部的改革要求,我国教育部每年都会评选出一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以奖励教育界的先进个人和单位,鼓励他们在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方面取得更大的创新成果。
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经过层层筛选,终于评选出一批代表教育行业最高水平的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在教学成果方面有突出的表现,更将对全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一、《项目名称1》项目简介:该项目是教育部长期以来一直高度关注的重点项目,此次获奖主要是基于其在教学改革和实践中取得的创新成果。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涵盖了多种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探索,尤其是在STEM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成果亮点:该项目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上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更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该项目的实施及成果,对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名称2》项目简介:该项目是一项基础教育领域的重点研究项目,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该项目通过对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的综合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化、富有创意的学习资源。
成果亮点:该项目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学习需求为依托,围绕教育部提出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基础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项目名称3》项目简介:该项目是一项涉及教师培训与教学实践的重要研究课题。
该项目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目标,通过探索和实践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交流评台。
成果亮点:该项目的成果不仅在于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在于拓展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推动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总结:获得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这些项目,是在当今教育改革大潮中涌现出的闪亮之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 桂
罡 芳
马鞍山市当涂县第二中学 王家良 罗时新、马之先、陈俊民、王昌成、吴徐汉、王云 张邦业、汪 谦、陈茂发、殷乔春、吴登安、张兰琴
瞿福焕、王良文 吴昭和 俞洁文 黄志山、王新齐 徐富贵、林斗宏、程金豪、杨华满、徐 陈 杰 维、苏晓友
名单
单位
合肥市第一中学 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蚌埠第二中学 安庆市教学研究室 阜阳市铁路学校 淮南市教研室 芜湖市电化教育馆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安徽师范大学 淮北市第一中学、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 阜阳市城郊中学、安徽省怀远县第一中学、砀山县红旗中学 马鞍山市教育局 阜阳市第十八中学
陆常波 胡亚明 张作真 陈文贞、舒兴庆、陈 垚、郑 李文波 司擎天 胡来宝 潮道详 张 萍 林盛华 许红莉 万慧玲 何 凌、石爱华、杨 艳、尤 春、李晶晶、王 玮、汪永林 卿 圆
王卫东、郭
静、田凤云、顾艳莉、宋
片区联动, 微赛异构 ——促进城乡青年教师成长之“团队 董建功 奋进”教研实践研究 自制实验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彩虹桥:应用网络技术促进农村留守儿童阳光成长的研究 与实践 促进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的研究报告 开展数学写作活动,培育中小学生科研素养 程 波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构建小学语文“自然高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小学体育教学机制系统研究 高中政治基于目标的问题探究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利用团学组织创中学物理课堂教 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实践探索 基于“以课领训”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生态圈” 历史情境教学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小学美育课程的创新与实践
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名单
排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成果名称
基于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普通高中“七彩课程”建设 实践与探索 本真性数学课题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高中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安庆市(国家级实验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 ”的实践与探究 基础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数字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与推广 “四位一体” 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实践探索 教育信息化中的微课开发与应用研究 区域化推进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依托名师工作室促进欠发达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学习型课堂的理论、策略与评价体系 开发生活资源优化物理实验的实践与应用 陈
铜陵市瑞龙小学 芜湖市教科所 滁州市教育体育局 安庆市第一中学 芜湖市教科所 马鞍山市外国语学校 黄山市祁门县教师进修学校 安庆市第二中学 蚌埠市龙子湖区教体局 芜湖市教科所 宿州市第二中学 安庆市宜秀区罗岭中心学校、安庆师范大学、安庆市宜秀区教师进 修学校 六安市梅山路小学 安徽省滁州中学
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教育集团 马鞍山市红星中学 马鞍山市当涂县第二中学 阜阳市颍上县教育局 蚌埠市教科所 安庆太湖县新城第二小学 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合肥第四十八中学 铜陵市枞阳中学 马鞍山市山南小学 亳州一中 安庆潜山县野寨中学 淮南一中
小学写字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森林课堂”研发与有效实施的实践探索 课堂阅读教学与高考英语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的相关程度 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及其有效实施的研究 以学业评估分析报告为载体推进发展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微课的中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与评价 高中生物教学中模型构建活动的实践探索 普通高中开展全员“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践探索 畅言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与初中数学有效融合的实践探 索
胡晓燕、张德银、梅德刚、彭 李孝诚、闫先进、雷 陈雪梅、李 王德美 殷世东 陈明杰、王金娥 李 萍、张勇健 琼 彤、赵
竹、钱玲珑、张 琴、陈 雨、叶
文 永
胡学平、张先义 赵清林 钟能政、雕 王 雁 玲
卫德彬
康教结合 四位一体 单元主题 ——学前特殊儿童模块化 袁玉翠 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生活 从这里起步》——基于习惯养成和思想道德建 杨明生 设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践
滁州市教育体育局 淮北师范大学、淮北市杜集区实验初级中学 合肥市教育局、合肥市包河区教体局 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合肥师范学院 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学、马鞍山市教科院 淮北市濉溪中学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合肥九中 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学 合肥肥西县上派初级中学 芜湖市培智学校 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
安庆市宜秀区罗岭中心学校、安庆师范大学、安庆市宜 秀区教师进修学校 王先如 王 圣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博雅学园:小学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探索 高中古诗文“声情”教学法的实践与推广 对口支援新疆高中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 究 名著阅读资源的应用在农村学校的实践探索 淮河地域文化视野下的地方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索 小学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依托传统项目学校培养排球后备人才的研究 聚焦思维品质的高中英语阅读LIC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基于“综合与实践”的“四能”培养 通用技术实践教学自助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德育微行动"提升学生品格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
申报人
栋、方小培、蒋信伟
许晓天、张永超 李新义、刘邦奇、渠雷雷、肖 孙 彦、陈 飞、马爱军、洪顺刚
俊、何成法、何承全、江龙林、张皖宿
武宏钧 朱成东、郑文年、马善恒 芜湖市电化教育馆 方其桂、冯士海、张 辛治洋 赵剑峰、徐贵亮、夏东平、何学保、苏 郭应曾 张 亮 峰、代清华 青、梁 祥、唐小华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