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
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概述作为教育领域的顶级奖项之一,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设立旨在肯定和推广在基础教育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进一步激发教育工作者的创新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2018年,在众多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并获得二等奖的教学成果无疑具有极高的教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本文将针对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为读者深入了解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标准和具体成果提供参考。
二、获奖作品简介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得者共有若干所学校和教育机构,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教育阶段的教学成果。
其中包括了以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研发、学科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教学项目。
这些获奖作品充分体现了教育教学领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成果,对于促进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获奖作品案例分析1.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项目某小学的数学教学改革项目“培养学生数学兴趣与实际运用能力”的获奖成果在获奖作品中占据重要地位。
该项目通过引入实践教学、游戏教学等方式,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联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字游戏、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2.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项目某初中的物理实验教学改革项目“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获奖成果也是本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亮点之一。
该项目通过改革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引入了更多的实验探究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进行各种实验探究活动,提高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3. 高中历史教学课程改革项目某高中的历史课程改革项目“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思考能力”的获奖成果也给本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增添了亮眼之处。
该项目通过对历史课程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仅了解历史知识,更能够培养自主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2018年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汇编

2018年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汇编2018年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是中国教育界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奖项,它鼓励和肯定在基础教育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
下面将为您介绍2018年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汇编。
第一章:概述2018年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央政府共同主办,旨在推动优秀教学成果的交流和分享。
本次奖项设立了综合奖和单项奖两个层次,以全面展示基础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和成功经验。
第二章:综合奖项目综合奖是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最高奖项,优秀的综合奖项目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多个方面达到了高度的创新水平。
1. 中小学室内外学校文化活动教育示范项目该项目将传统的课程教学与室内外文化活动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层层选拔和培训,成功地在许多学校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
2. 初中地理教学资源体系整合与优化项目该项目以地理学科为基础,通过整合和优化地理教学资源,设计了一套全面、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案。
通过实施该项目,初中地理教学在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创新思维上都有明显的提升。
第三章:单项奖项目单项奖是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表彰那些在特定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
1.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该项目收集和整理了大量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形成了一个方便教师参考的案例库。
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案例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提高他们在语文教学方面的教育水平。
2. 高中物理实验设计与实施项目该项目针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实验设计和实施改革。
通过引入新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案,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第四章:奖项影响和回顾2018年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设立,为基础教育界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获奖项目的成功实践和创新经验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也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基础教育改革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基础教育)》填报说明【模板】

附件2《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基础教育)》填报说明《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表(基础教育)》(以下简称《申报表》)是教学成果奖申请、推荐、评审、批准的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如实、全面、认真填写。
一、封面1.成果名称:应准确、简明地反映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5个。
2.成果完成者:个人名义申报的,填写成果主持人姓名,并写上所在单位名称;以单位名义申报的,填写成果主持单位名称。
3.省级教学成果奖励等级:指该成果在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审中所获得的奖励等级。
4.推荐单位: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5.推荐时间:指推荐单位决定推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时间。
6. 序号: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填写。
组成形式为abcdef,其中:abc为省级代码(详见下表);def为省级推荐成果的顺序号。
例如:序号“********”为北京市推荐的、编号为001的成果,其中911为推荐单位北京市的代码,001为推荐国家级教学成果的顺序号。
7. 编号:由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秘书处填写。
二、成果简介1. 研究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提出问题、开始研究日期;完成时间指解决问题、形成最终成果的日期。
2. 成果概要:对成果的主要内容做说明,均应直接叙述,请勿采取“见××附件”的表达形式。
3. 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具体指出成果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阶段、所采用的方法等,问题要明确,思路、阶段要清晰,方法要有针对性。
4. 成果创新点:对成果在实践中的突破、理论上的创新进行归纳与提炼。
应简明、准确、完整地阐述,每个创新点相对独立。
三、成果应用及效果1. 实践检验起始时间指正式实施(包括正式试行)教育教学方案的时间,不含研讨、论证及制定方案的时间。
正在进行实践检验的截止时间为推荐国家级教学成果的时间。
2. 成果应用及效果:对成果的应用情况、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阐述。
2018年安徽省报送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名单

陈 桂
罡 芳
马鞍山市当涂县第二中学 王家良 罗时新、马之先、陈俊民、王昌成、吴徐汉、王云 张邦业、汪 谦、陈茂发、殷乔春、吴登安、张兰琴
瞿福焕、王良文 吴昭和 俞洁文 黄志山、王新齐 徐富贵、林斗宏、程金豪、杨华满、徐 陈 杰 维、苏晓友
名单
单位
合肥市第一中学 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蚌埠第二中学 安庆市教学研究室 阜阳市铁路学校 淮南市教研室 芜湖市电化教育馆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安徽师范大学 淮北市第一中学、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 阜阳市城郊中学、安徽省怀远县第一中学、砀山县红旗中学 马鞍山市教育局 阜阳市第十八中学
陆常波 胡亚明 张作真 陈文贞、舒兴庆、陈 垚、郑 李文波 司擎天 胡来宝 潮道详 张 萍 林盛华 许红莉 万慧玲 何 凌、石爱华、杨 艳、尤 春、李晶晶、王 玮、汪永林 卿 圆
王卫东、郭
静、田凤云、顾艳莉、宋
片区联动, 微赛异构 ——促进城乡青年教师成长之“团队 董建功 奋进”教研实践研究 自制实验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彩虹桥:应用网络技术促进农村留守儿童阳光成长的研究 与实践 促进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的研究报告 开展数学写作活动,培育中小学生科研素养 程 波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构建小学语文“自然高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小学体育教学机制系统研究 高中政治基于目标的问题探究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利用团学组织创中学物理课堂教 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实践探索 基于“以课领训”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生态圈” 历史情境教学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小学美育课程的创新与实践
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名单
2018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获奖名单 (1)

地市 池州市 阜阳市 合肥市 淮北市 安庆市 阜阳市 淮北市 池州市 淮北市 合肥市 淮北市 淮南市 淮南市 宣城市 亳州市 阜阳市 铜陵市 淮南市 池州市 宿松县 六安市 合肥市 阜阳市 宣城市 铜陵市 滁州市 阜阳市 池州市 亳州市 宣城市 铜陵市 黄山市 安庆市 淮北市 池州市
作品名称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互联网+”为农村小学品德课教与学开辟新天地 让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绽放异彩 践行“生活即教育” 打造优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 提高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 让道德与法治之花开在学生的生活里 构建童心课堂,培养核心素养 低学段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故事教学法的运用 构建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道德与法治》教学 让德性在真实的教学中涵育 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活动化课堂初探 谈小学品德教学路径 让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 浅谈新编《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体会 让生活走进品德与法治课堂 微课助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 活用教材 创新教学——浅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认识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效率 论生活化教学活动在道德与法治、品社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评价 巧用绘本“金钥匙”,打开教材这扇“窗” 小学法治教学实效性例谈 如何从生活中探寻小学道德与法制课程资源 浅谈《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三性”的落实 在课程中培育、弘扬核心价值观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浅谈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后延伸教育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性教学探究 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实效 浅谈如何将品德与生活融入培智低年级的教学活动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策略 小绘本发挥大作用 让“品德”课堂充满“社会”味 道德与法治教学,信息技术介入别样“红” 在生活化教学中成就好品行
2018年基础教育级教学成果奖

2018年基础教育级教学成果奖什么是基础教育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级教学成果奖是由教育部主管的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先进成果评选活动之一。
该奖项旨在推动和表彰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进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基础教育级教学成果奖分为一、二、三等奖,以及入围奖。
奖项设立在不同领域,包括中小学教育、幼儿教育、职业教育等。
每年都会有一批教学成果优秀的学校和学科荣获该奖项殊荣。
2018年基础教育级教学成果奖评选情况2018年基础教育级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已于5月份结束,共有301个项目入选,其中一等奖项目11个,二等奖项目116个,三等奖项目174个。
此次评选覆盖了中小学、幼儿教育、职业教育等多个领域。
其中,中小学教育领域项目数量最多,有292个项目入选,占总数的97%。
此外,本次评选的“教育科技与信息化”领域,也吸引了众多参赛者的关注。
在该领域投出的项目中,比较受关注的有广东省增城区小学网络课堂建设、广州市荔湾区小学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与应用创新等项目。
一些优秀的项目下面列出一些获奖的优秀项目,以供大家参考:广东省莲花山小学“思维训练”课程广东省莲花山小学的“思维训练”课程获得了2018年基础教育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这个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思考和实践探究能力,涵盖了基础训练、话题探究和综合应用三部分,包含了数学、科学、语文等领域的综合知识,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该课程的实施方案非常具有创新和可操作性,将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整体讲授相结合,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定制。
北京市丰台区二区小学“互动式幼儿数学教育”课程北京市丰台区二区小学的“互动式幼儿数学教育”课程获得了2018年基础教育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该课程针对幼儿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在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课程综合运用了幼儿园游戏教育、运动教育等特点,将幼儿视为学习的主体,以儿童游戏为载体,引导幼儿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开发幼儿的潜能和创造力,让幼儿在愉悦中学习,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

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一等奖(39项)成果名称申报人单位任务型教学理论与实践陈俊安庆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农村初中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与实践范刚太和县胡总乡中心学校留守儿童的家教策略研究肥西江夏店中学肥西县江夏店中学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合肥师范附小合肥师范附属小学合肥市普通高中学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研究合肥市教研室合肥市教育局合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整体推进的实践与创新合肥市教育局合肥市教育局“引导自学”型课堂结构的实践研究杨立新、张莉、陈传江等合肥市庐阳区教育体育局“全面施教、广育英才”特色学校建设研究合肥一中合肥一中农村小学推广和普及小手球特色运动的实践与探索何绵国明光市女山湖中心小学认识生命的美丽,享受精彩的生活——小学阶段生命教育的研究实践胡琼马鞍山市金瑞小学初中数学课程开发与实施胡涛徐子华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聚焦课堂教学点亮校本教研胡晓燕滁州市教育局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霍山县教育局霍山县教育局中学地理教学方法研究姜家余滁州中学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化学与生活》精品课程建设李新义、陆晓萍蚌埠二中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评价与考试改革研究包文敏、杜效明赵杰、陈启刚等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促进小学生词汇的积累与运用策略研究李兴举等砀山县砀城第一小学基于新课程的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李琼合肥市包河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基于新课程标准的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刘彩霞淮北师范大学“农远项目”学校校园及教室网络坏境建设研究马恩辉滁州市南谯区大柳镇初级中学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德育创新案例研究沈建山淮南师范附属小学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研究与实践沈亮蚌埠三中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研究盛书山无为县教育局教研室创新教科研工作方式推进课程改革顺利实施卓益民等宿州市教科所以“乐和”为核心理念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孙传华合肥市乐农小学幸福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田耘阜阳市铁路学校小学阶段开展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的策略研究王士春合肥市嘉和苑小学中学生化学学习动力研究张勇亳州市教育局用诗歌点亮生命王亚敏安庆市宜秀区教育局教研室小学互惠式校本教研模式探索王永红马鞍山市山南小学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及案例研究吴福雷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生日常礼仪教育读本开发与应用研究吴惠平桐城市卅铺中心小学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优质教学研究夏建华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于动态化的“走班学习”的分层教学实践研究休宁县教研室休宁县教研室高师院校中学化学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与教材开发闫蒙钢安徽师范大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与实践殷世东阜阳师范学院安徽中小学地方音乐系列教材研究余含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淮南市高中化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享郑文年淮南市教研室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马鞍山二中马鞍山市第二中学二等奖(135项)构建“读思、对话、迁移”的语文课堂高琦小学安庆市大观区高琦小学基于学校文化重构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蚌埠九中蚌埠市第九中学高中阶段基于幸福教育理念下的有效教学及学校和谐发蚌埠一中蚌埠市第一中学展的研究与实践服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研究型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曹长德安庆师范学院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研究曹洪辉绩溪县教研室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研究曹文龙滁州市第二小学小学数学电子备课的实践探索车文胜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研究陈群全椒县慈济中学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人文主义教育的实践研究陈伟宣城二中以人为本显个性四步作文展新篇陈相元东至县教育局教研室家校互动培养儿童孝心的实践研究陈向阳桐城市北街小学基于探究的立体式幼儿科学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陈运英淮北市第一幼儿园“探究+自制”模式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程波宿州二中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实验研究程长富马鞍山市雨山区教育局“健身心——八会”课程的实践与探索程小江黄山学校英语学科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滁州八中滁州市第八中学开展特色校本教研,提升教师队伍专业能力的研究与实践定远县建设小学定远县建设小学《中学文科教学通论》的开发与实践董根明安庆师范学院新课程学业评价的质量分析与提升研究董建功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杜红梅阜阳师范学院凤阳本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凤阳示范幼儿园凤阳县示范幼儿园中学古典诗词教学策略研究阜阳市教研室阜阳市教育局新课程背景下阜阳乡土教材的开发与实施阜阳市教研室阜阳市教育局元认知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实践探索高思强、张英芝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巩敬耕利辛县高级中学“253“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创新固镇县民族中学固镇县民族中学小学信息素养评价体系构建研究郭勤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礼以知为先学以渐而至郭丽娜马鞍山市西湖花园小学科学技术课程开发与实施合肥六中合肥六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合肥十中合肥十中中小学生人文和科学素养读本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合肥市教育局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小学语文和数学考试评价改革的研究屯溪路小学合肥市屯溪路小学“一个平台四个支撑点”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研究瑶海区教体局合肥市瑶海区教育体育局语文分享教学的实践研究洪丰乔舒城县龙河中学分板块、建模型、重过程、融策略——以学习策略指导为中心的英语教学实验研究侯姝琛等宿城一中高中化学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教学关系研究胡贺冰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实践与研究胡红芳绩溪县教研室沙雕艺术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胡旭东芜湖市荟萃中学培养草根名师,推进课程改革胡绪林霍山县与儿街中心学校传承经典文化,营造书香氛围独秀小学怀宁县独秀小学“1-2-3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创新烈山区实验中学淮北市烈山区实验中学校本教研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西园中学淮北市西园中学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黄志山亳州一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探索绩溪县实验小学绩溪县实验小学以校为本教研机构能力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马玲涡阳一中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的开发解玉嘉淮南二中把“根”的教育扎根校园荆涂学校怀远县荆涂学校新课标下高中作文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井冠华宿州市教科所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李波亳州师专附属小学美育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陶艺及英语低年级说唱教学李文新马鞍山市健康路小学多维度建教学展示平台深层次促教师专业成长李萍合肥市教育局教研室大课间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李学红马鞍山市新工房小学立足教学实践的化学实验创新研究李友银合肥一中构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林桂平滁州市第二中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与教学组织方式的研究与实践灵璧五中灵璧县第五中学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教师校本培养模式建构研究凌士彬肥西中学智障儿童的校本教材开发与实施凌晓东合肥市蚌埠路第四小学中小学生英语自主、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刘保卫五河县教研室地方课程《可爱的家园—亳州》开发与实施刘光杰亳州市教科所农村中心学校“跳绳”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创新刘明杰泗县黑塔中心校小学数学教师版块式培训的实践研究刘锡萍马鞍山金家庄区教育局教研室小学生生活化作文的研究与探索陆忠明六安市经开区皋陶学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验研究骆士蓓芜湖市镜湖区北塘小学《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与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梅立新马鞍山市教育局教科所“三M三课一循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与实践苗维爱阜阳市实验中学有效开展经典诗文诵读的策略性研究南国花园小学合肥市南国花园小学学科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研究王伟、宁伟等宿州市第二中学基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研模式研究潘靓等宿州市教科所小学古诗词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潘鑫峰阜阳市北京路第一小学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潘雪芬黄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参与式有效教师培训模式建构探究祁门教师进修学校祁门县教师进修学校小学语文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钱明珠黟县实验小学家长素质及其管理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乔伟阜南县第二中学提升教学研究队伍专业能力的研究与实践全椒三中全椒县第三中学信息技术为创新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襄河中学全椒县襄河中学语文学习与生活的链接桑道兰固镇县杨庙中心小学聚焦课堂预约精彩沈波安庆二中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沈尊华固镇县第一中学“培养幼儿道德责任感”的研究与探索寿县县直幼儿园寿县县直机关幼儿园数字校园建设研究舒城中学舒城中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整合模式研究宿州市三中宿州市第三中学农村初中学生养成教育研究埇桥区蒿沟中心校宿州市埇桥区蒿沟中心校“四步”自主探究式作文教学模式研究孙家来庐江中学语文高校课堂——基于目标·知识·活动的研究汤胜马鞍山市第八中学基于“学习、展示、反思”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模式的实践研究汪峰淮北市教研室片区教研模式的建构研究汪春杰亳州市谯城区教研室基础教育的实践与沉思汪名杰东至县教育局教研室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研究与实践汪起发屯溪四中农村远程教育资源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研究汪仲尧休宁县海阳第一小学问题架构下提升教学研究队伍专业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王圣滁州中学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王宝霍邱县岔路镇中心学校网络时代中学德育有效性研究与实践王健阜阳师范学院高中英语作文错误归因及错误纠正策略研究王娜亳州一中优化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王玉龙亳州一中“学生提问教学”初步研究魏云鹏阜阳市颍泉区周棚中学安徽省基础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项目研究吴儒敏、钟能政、胡敏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提升品德课教学实效的策略研究与实践吴祚稳安庆市宜秀区教育局教研室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芜湖市二十九中芜湖市二十九中区域推进中小学体育、艺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实践研究五河县教育局五河县教育局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西园新村小学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与实践夏红菊合肥市第五十五中学创新教研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萧县白土中心校萧县白土中心校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萧县中学萧县中学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肖玲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马鞍山二中语文马鞍山市第二中学组《古诗词选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谢桂平铜陵市建安小学新课标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设计的研究徐泓宣城市教研室历史新课程典型案例的研究徐贵亮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可爱的安庆》开发与实施徐晓春安庆市第九中学高中音乐、美术互促式欣赏教学模式的探索实验许峰马鞍山市红星中学影视资源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闫明马鞍山市第二中学九年级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严增进芜湖市教科所想说会说有话可说——突破作文瓶颈的三维教学法杨和平宣城市第十二中学关于‘合作写作和自我评析”英语写作模式的课堂探索杨玉乐利辛县高级中学引导自学课型改革实践之路叶传平合肥实验学校播洒感恩的种子——对感恩教育的研究蚌埠市一实小蚌埠市第一实验小学梨都语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于忠良等砀山县教体局教研室“校本+远程+集中”研训一体混合式教师培训模式研究与实践张淮江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美术网络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张金广芜湖市荟萃中学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特色教育的实践张进合肥市第三十九中学高中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张敬邻淮北市教研室“怀着爱心写文章”典型作文教学研究与实践张志先岳西县汤池中学中学生作文养成训练研究与实践赵克明霍邱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方式与途径的研究郑可根蚌埠二中小学中高年级本土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郑芸芸泾县实验小学小学英语故事拓展型教学研究与实践周丹芜湖市梅莲路小学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使用的研究与实践周分工、董凤兰砀山中学初中化学教学的“思与学”——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三维目标”的研究与实践周开军淮北市西园中学中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朱丽萍霍邱县第三中学新课程十年芜湖市中考历史命题实践探索朱启胜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数学校本教材研制与开发邾根好铜陵师范附小学生社团活动的研究与实践邵礼华、刘芸等马鞍山市第八中学小班化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探索马鞍山九中马鞍山市第九中学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红星中学马鞍山市红星中学行知思想指导下小学生成长档案的研究雨山中心小学马鞍山市雨山中心小学三等奖(243项)国培计划——安徽省农村初中骨干教师“赢在课堂”远程培训项目研究与实践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国培计划——农村美术教学《对话与实践》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新课程下探究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枞阳中学枞阳中学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东至三中东至三中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校园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庐江中学庐江中学创建“快乐阅读”文化特色学校的探究与实践安庆石化一小安庆市开发区石化一小立足校本搭建平台培育名师铸造品牌高琦小学安庆市高琦小学基于文化视角的校本教研实践模式研究安庆市教研室安庆市教研室基于青年教师发展的校本教研制度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运用安庆五中安庆五中基于学生评价的教师发展调查研究安庆一中安庆一中蚌埠六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改革蚌埠六中蚌埠六中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专题网站的构建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蚌埠十二中蚌埠市第十二中学新课标下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研究蚌埠十二中蚌埠市第十二中学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蚌山小学蚌埠市蚌山小学初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干预与策略实验研究蔡家桥中心校旌德县蔡家桥中心学校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培养研究曹险峰太湖县新城第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模式与可行性研究查建平宁国市教研室小学书法教育的实施与特色长丰实验小学长丰县实验小学Flash动作设计活动课程的实施陈杰淮南一中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陈鹏飞阜阳市教育局教研室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陈树银天长市第一小学农村小学与初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陈卫星旌德县教研室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陈忠诚固镇县第三中学校园网建设与管理的校本模式及策略研究陈自明淮南二十六中校本教材《诗意徽州》的开发与应用程鸣吴新霞歙县第二中学联动教研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行动研究程志宏淮北师范大学基于“同课异构”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比较研究滁州中学滁州二中滁州中学滁州市第二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与实践浮山中学枞阳县浮山中学以国培项目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崔淮玲蚌埠二中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与实践戴雪晴定远县民族小学“小组——互助发展”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砀山中学砀山中学小学阶段中重度智障新生学校生活适应性问题研究刁海英芜湖市培智学校初中化学实验创新的实践研究丁鑫亳州八中中学生道德能力培养研究丁淑贞安庆二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探索董宝平枞阳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董劲松望江县漳湖中心学校邮文化资源与历史新课程的结合董运动濉溪县第二中学中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研究杜金春亳州市谯城区教研室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校本培训实践研究范光荣马鞍山市金瑞小学中学历史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方来安庆市第二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传江天长市城南小学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与实践方茂涛全椒县实验小学中学地理野外实践活动的研究方小培、许传保合肥一中《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及教材刚性目标在农村学校课改实践中的合理落实方泽荣黟县教研室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研究与实践撮镇中心校肥东县撮镇学区中心校校本教材编写和使用肥东一中肥东一中“阅读自归探研评导模式”及“流感教学法”的研究与探索冯克永霍邱县第一中学“5+30+10”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阜阳四中阜阳市第四中学小学语文精读教学策略研究高维公宁国市中溪中心小学理念引领实践探索办学特色新马桥中学固镇县新马桥中学“三段六步”高效课堂教学研究仲兴中学固镇县仲兴中学促进小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建构研究韩震阜阳市文峰中心学校初中生社团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合肥四十五中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通过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研究合肥八中合肥八中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合肥九中合肥九中初中技术课程的实践与探索合肥四十六中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基于校本教育资源的生活教育实践五一小学合肥市五一小学提高幼儿合作与分享能力的实践探索洪绍兰寿县寿州幼儿园拓展家园共育途径研究洪文菊寿县寿春幼儿园活化高中英语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侯兰华宿城一中教师信息素养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胡娣马鞍山市钟村小学实践研究阅读教学体验式学习行动研究胡建荣旌德县旌阳镇新桥中心小学初级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胡良华马鞍山一中农村高中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与研究新安中学怀宁县新安中学多元化价值选择背景下主体育德模式研究淮北市教研室淮北市教研室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开渠中学淮北市开渠中学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实验研究石选学校淮北市烈山区石选学校通用技术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淮南二中淮南二中新课程理念下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黄黎树宣城中学新课程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实效的探索与研究黄文明阜阳市城郊中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黄瀛霞望江县第一小学优化化学课堂教学语言的策略黄子超濉溪县第二中学引学促学师生共学衡山中心学校霍山县衡山镇中心学校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诸佛庵中学霍山县诸佛庵中学诵读经典强本固基江劲松金寨县梅山第三小学大语文教育与儿童个性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焦斌黄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有效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实践与探索解大庆金寨县梅山第一小学多角度培养学生写作素养研究金星闪庐江县第四中学优化语文课堂提问的研究与实践金业文阜阳师范学院多元化评价手段的研究孔令翠蚌埠市蚌山区教研室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校本研究老洲中心学校铜陵县老洲中心学校化学观念建模学习法——化学1(元素化合物)知识高效学习践行黎绍亮阜阳市第五中学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李红黄山市徽州区岩寺小学幼儿园园本教材开发利用的研究李静泾县泾川幼儿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根植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李娉广德县桃州四小英语教学中课外阅读的研究李艳明光市工人子弟小学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研究与实践李斌庐江县盛桥镇中心小学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李金凤淮北市第十二中学皖北农村初中思品骨干教师国培现状的调查研究李凯淮北市教研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的编写与李孔文皖西学院。
2018年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安徽材料工程学校

基于信息化建设下“双驱、双核” 周波、凌新、郭义沈敏、倪鹏锐、江华 阜阳工业经济学校 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峰、陈雪峰、张燕、马琳丽 与实践 中职《服装展示与礼仪专业教学标 张其旺、刘畅、李风华 合肥工业学校 准》 构建中职种植类专业模块化项目式 郝俊邦、袁忠海、权君良、王铁祥 课程体系研究 “两变一改”建生本课堂研究 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库开发项目 黄发科、赵成顺、吴吉仙、钟卫东 汪双顶、曹新彩、戈升 寿县科技学校 合肥市通用技术学校 安徽建设学校
13
邬余俊、李丽珠、徐新华、刘丽萍、马 和谐校园 春风化雨 职业教育 润物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等职业 慰农、汪军、杨叶芬、陈君、沈秦、王 无声--校园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学校 文琴 园林绿化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 李浩洁、肖家儒、郑齐鹏、王先根、汪 安徽金寨职业学校 方案制定及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 本勤、聂国平 实践 中等专业学校师资队伍优化建设理 曹福泉、张秉毅、王长山、毛兆华、刘 天长市工业学校 论与实践研究 增谷、吴大忠 “问题导向法”建设农村职业学校 徐黎、彭泽军、段红、张玉、陈远国、 安徽金寨职业学校 智慧校园,助力脱贫攻坚 朱余良 深化课程改革推动实现“两为”培 舒根海、金文兵、朱爱笙、孙成银、余 安徽天柱山旅游学校 养目标的探索与实践 同兵、吴峰 中等职业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 胡莹、倪彤、方俊、齐兵、肖西宏、岳 淮南市现代经济技术中等专业学 应用 会会、董仕敏、吕草 校、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讲堂开设 董兰标、黄文、张银星、张栩睿、程静 安徽电子工程学校 路径设计与实践 、刘美玲
宣城市教育局 六安市教育局
整合培训资源优化职业技能培训体 汪炜、张善义、瞿治宏、张海滨、徐黎 安徽金寨职业学校 系助推2
成果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淮北市教育局教研室、淮北市实验小学 二等奖 阜阳市阜南县第七小学 阜阳市太和县高庙镇中心学校 淮北师范大学 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学 淮北一中 铜陵市特教学校 滁州南谯区教育体育局 芜湖市环城西路小学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滁州市田家炳中学、滁州市定远县拂晓 二等奖 初级中学 铜陵市义安区教体局教研室 二等奖
宣城市绩溪县教研室 马鞍山市红星中学 淮北濉溪县城关中心学校 芜湖繁昌县孙村镇赤沙九年制学校 黄山市徽州区富溪乡中心学校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安庆市石化第三小学 淮北师范大学 宿州市教科所、宿州九中 芜湖市吴望民、李 许艳丽 张 晋
童小弟、沈慧珺、程科文 玉、赵剑峰、李广元、田 宋志英 俞宏胜、王为民 汪峰、黄子超、姚如富、方 唐晓俐、肖 敏、张学梅、杨 傅霞 洁、祁 争 璐、万景民 骏、秦 进 磊、况卫华、夏东平
芜湖市延安小学 李 海、张 丽 芹
盛庆超、朱 徐 晴
葛茂升 陈志军 滁州市田家炳中学、滁州市定远县拂晓初级中学 姚晔晋
2018年安徽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结果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成果名称
基于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 “目标引领、活动达成”初中课堂目标教学研究 中学德育课堂优质课资源开发与利用 聋校语言教学立体式改革研究 三位一体 双向推进——整合视域下基于主体的阅读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创客教学平台《创客梦工厂》的开发与应用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环节优化的研究 体验式团体辅导提升教师心理资本的实验研究 中学思想政治课“3446”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构建 “驱动、内涵、关键能力”模式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一以淮北市高中化学学科为例 课程推进 活动养成成果分享——学校“科技”办学特色的管理探索与实践 信息技术促进小学语文“学与教”方式转变的研究与实践 “无书面作业日——数学实践活动性作业”的开发与实施 五星模式——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培育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中学历史教学中记忆计算时间的自制教具--时轴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应用 基于互惠教研模式推广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实践研究 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构建农村中学历史有效课堂研究 物理科学思维培养的“重现·导引·融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基于同步课堂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城乡校际交流的有效模式 初中道德与法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陈 李
合肥市庐江县教育局、安徽省庐江泥河 二等奖 中学 马鞍山市金瑞初级中学、安徽省马鞍山 二等奖 市博望区教育局教研室 安庆师范大学 二等奖 合肥市梦园中学 二等奖
马鞍山市实验中学、安徽省马鞍山市教 二等奖 科院 淮北市西园中学、安徽省淮北市宋疃中 二等奖 学 安庆岳西县实验小学 二等奖 淮南二十一中、淮南市教研室 马鞍山市薛镇初级中学 淮北师范大学 阜阳师范学院 淮南十九中 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 广德中学 阜阳市阜南县地城镇中心学校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高中探究性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融入区域文化的《徽派故事语文》课程创新与实践
魏香三 钱立青
单位
淮南一中 马鞍山市第八中学 马鞍山市教科院、安徽省马鞍山二中 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 芜湖十二中
奖次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芜湖市南陵县籍山镇中心小学城西校区 二等奖 、许镇镇中心小学/籍山镇中心小学 淮北市教育局教研室、淮北市第一中学 二等奖 、安徽省濉溪中学、安徽大学、淮北市 安庆师范大学 二等奖 芜湖市教科所、安徽师大附中 二等奖 淮北市教研室、安徽省濉溪二中、合肥 二等奖 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淮北一中 芜湖市镜湖小学 二等奖 滁州市全椒县江海小学 淮北市第三实验小学 芜湖市延安小学 阜阳市阜南二中 蚌埠市教科所 马鞍山市山南小学 合肥市肥西中学 宣城绩溪中学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王
琳、吴啟明 艳
张湖北、赵
安徽岳西县实验小学 李 勇、苏里阳 徐英勇 周启加 顾江鸿 严 坤
程志龙 韩先煌、李正才 张 茂
陈相元、高良峰 李翠梅 芜湖市南陵县教研室、南陵县教师进修学校 方忻悟、杨永明 翟 军
王兴桥 杜红梅 肖 殷硕景、郑家凯、张 玲 莉、李玲玲、钟德武
李群 程志宏 曾建华
69 70
应用概念图开发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课程资源的研究 核心素养视域下课堂教学深度探索 “两读两写”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和评价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 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教与研六位一体”国培培训模式的实践研究 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探索和实践 花鼓灯艺术融入幼儿园音乐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贫困地区学校“好人文化”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研究 研训教一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与探索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模式及教学研究 高中地理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开发与实施研究 中小学听评课的实践与研究 语文课程中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保障,支持,实施,评价---芜湖市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系统构建和实践探索 区域性推进学校现代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项目-基地-课程”一体化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全过程的实践研究 在城区小学开展围棋教学活动的行动研究
亳州市蒙城县第八中学 合肥师范学院
二等奖 二等奖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三聚焦 新课程背景下普高学生社团自主管理的实践研究 补充《论语》教学对初中生人格培养的积极作用 微视频习作理论与实践 山区孩子快乐成长实践研究 小学德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探究 以体验为特征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研究 促进共生性成长办学思想与实践研究 基于教师课堂行为改进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课例研究 立足数学文化节,提升师生数学素养实践研究 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 小学语文“表达课”教学模式研究成果 特色为本,多元融合:县域小学体育大课程开发与实践 均衡发展视域下“互联网+村校教育”研究与探索 学业自我视域中高中语文作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基于POE策略的高中化学“四重表征”课例研究 基于新时期学生特点的班级管理模式 “微课程”让无声课堂精彩无限 小学趣味数学活动与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 普及性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索 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博客平台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开发及有效运用的研究 民俗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研究与实践 沙画光影艺术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池州市东至县教育局教研室、东至县二 二等奖 中 滁州凤阳县实验小学 二等奖 芜湖市南陵县教研室 六安市教学研究室、安徽省六安一中 宣城市教研室 合肥市瑶海区教体局 阜阳师范学院 芜湖市教科所 合肥市庐阳区教育体育局 宣城市教研室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阜阳市北城小学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曹洪辉 林敏菲 任明新 强五洲 蒋国辉 季文华 武红卫 侯永轶 侯姝琛、祝 旭
芜湖市南瑞实验学校 冯士海 张德华、陈金龙 陈付胜 杨辉 王翠霞、范晓燕 后勇军 李 伟
史恩胜 王孝勤 芜湖市环城西路小学 徐自如、周俊华 唐小华、杨 王爱菊 张志良 飞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