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级-塑性成形原理考题ABC

合集下载

塑性力学考试题及答案

塑性力学考试题及答案

塑性力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塑性变形与弹性变形的主要区别是()。

A. 塑性变形是可逆的B. 弹性变形是可逆的C. 塑性变形是不可逆的D. 弹性变形是不可逆的2. 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其应力-应变曲线上的哪一点标志着材料的屈服点?A. 最大应力点B. 最大应变点C. 应力-应变曲线上的转折点D. 应力-应变曲线的起始点3. 下列哪项不是塑性变形的特征?A. 材料形状的改变B. 材料体积的不变C. 材料内部结构的不可逆变化D. 材料的弹性恢复4. 塑性变形的三个基本假设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材料是连续的B. 材料是各向同性的C. 材料是不可压缩的D. 材料是完全弹性的5. 塑性变形的流动法则通常采用哪种形式来描述?A. 线性形式B. 非线性形式C. 指数形式D. 对数形式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塑性变形的三个基本假设及其物理意义。

7. 解释什么是塑性屈服准则,并举例说明常用的屈服准则。

8. 描述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加载和卸载路径,并解释它们的区别。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9. 给定一个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果材料在达到屈服点后继续加载,求出在某一特定应变下的材料应力。

10. 假设一个材料在单轴拉伸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已知材料的屈服应力和弹性模量,求出在塑性变形阶段的应变率。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2. 答案:C3. 答案:D4. 答案:D5. 答案:B二、简答题6. 塑性变形的三个基本假设包括:- 材料是连续的:假设材料没有空隙和裂缝,是连续的均匀介质。

- 材料是各向同性的:假设材料在所有方向上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 材料是不可压缩的:假设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材料的体积保持不变。

7. 塑性屈服准则是判断材料是否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条件。

常用的屈服准则包括:- Von Mises准则:适用于各向同性材料,当材料的等效应力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

塑性成形原理2004试卷及答案

塑性成形原理2004试卷及答案

学号 学生姓名 教学班号 考试日期 2007年1月18日 成绩一、 试区分以下概念(每小题3分,共24分)1.液态金属的结构起伏和浓度起伏结构起伏指原子团簇的尺寸变化。

浓度起伏指第二组元分布状况的变化。

2. 连续生长和侧面生长粗糙界面的生长方式为连续生长;光滑界面的生长方式为侧面生长。

3. 内生生长和外生生长凝固自型壁行核,由外向内的生长称为外生生长,如柱状晶,胞状晶的生长;在熔体内部形核,由内向外的自由生长称为内生生长,如等轴晶的生长。

4. 共生生长和离异生长共生生长:共晶结晶时,两相相互依附,借助于对方析出的多余原子的横向扩散而同步偶合生长的方式。

离异生长:共晶的两相间没有共同生长的界面,析出和生长在时间上与空间上都相互独立的生长方式。

5. 宏观偏析和微观偏析凝固件断面上可观察到的区域溶质偏聚现象称为宏观偏析;在一个晶粒内部或晶界上存在的溶质偏聚现象称为微观偏析。

6. 沉淀脱氧和扩散脱氧溶入到液态金属中的脱氧元素与[Feo]反应,生成不溶于液态金属的脱氧产物称之为沉淀脱氧。

通过降低熔渣中(Feo)含量,或通过改变界面两侧Feo的平衡条件促使[Feo]向熔渣中转移而降低液态金属中的(Feo)含量的方法称为扩散脱氧。

7. 冷裂纹和热裂纹金属凝固冷却至室温附近发生的开裂现象称之为冷裂纹;在固相线附近发生的裂纹称之为热裂纹。

8.长渣和短渣熔渣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而跟随做显著(快速)变化的渣称之为短渣;反之为长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界面张力的大小可以用润湿角来衡量,两种物质原子间的结合力大,就润湿,润湿角为锐角;而两种物质原子间的结合力小,就不润湿,润湿角为钝角。

2.铸件的凝固方式可以分为逐层凝固、中间凝固和体积学号 学生姓名 教学班号 考试日期 2007年1月18日 成绩凝固 三种不同形式,影响合金凝固方式的两个主要因素是: 凝固温度区间和 界面前沿的温度梯度 。

3.Jakson 因子a 可以作为固-液界面微观结构的判据,凡a ≤2的晶体,其生长界面为 粗糙 ,凡a >5的晶体,其生长界面为 光滑 。

金属加工中的金属塑性成形技术考核试卷

金属加工中的金属塑性成形技术考核试卷
15.以下哪些金属塑性成形方法适用于小型精密零件的生产?()
A.精密冲压
B.精密挤压
C.精密锻造
D.精密铸造
16.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成形力的分布?()
A.模具设计
B.材料的屈服强度
C.成形工艺参数
D.润滑条件
17.以下哪些金属塑性成形方法适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零件生产?()
A.锻造成形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金属塑性成形的基本原理,并列举三种常见的金属塑性成形方法。
2.在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如何通过控制工艺参数来减少产品的回弹现象?
3.描述金属塑性成形中模具磨损的原因,并提出至少三种减少模具磨损的措施。
4.论述在金属塑性成形中,如何提高材料的塑性和成形性能,同时降低加工硬化程度。
D.铜合金
4.在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提高材料的塑性有利于以下哪个方面?()
A.提高模具寿命
B.减少加工硬化
C.降低成形力
D.提高产品精度
5.下列哪种金属塑性成形方法适用于轴对称零件的生产?()
A.拉伸成形
B.冲压成形
C.挤压成形
D.锻造成形
6.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以下哪个因素会影响材料的屈服强度?()
A.材料的屈服强度
B.成形工艺
C.模具设计
D.以上都对
19.下列哪种金属塑性成形方法可以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
A.精密精密锻造
20.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以下哪个因素会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
A.模具的制造精度
B.润滑条件
C.成形速度
D.以上都对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塑性成形原理复习题

塑性成形原理复习题

一、填空1、典型的塑性成形工艺包括拉深,挤压,轧制,拉拔等。

2、金属发生塑性变形时,其晶内变形的主要方式是滑移和孪生。

3、主应变简图采用主应变的个数和方向描述一点的应变状态,满足体积不变条件的应变状态主应变简图有3种。

4、米塞斯和屈雷斯加两个屈服准则相差最大的应力状态是平面应变状态。

5、不考虑材料的弹性,也不考虑材料硬化的材料模型称为理想刚塑性材料;不考虑材料的弹性,考虑材料硬化的材料模型称为刚塑性硬化材料。

6、超塑性成形工艺方法有结构超塑性和动态超塑性。

(相变超塑性)7、米塞斯和屈雷斯加两个屈服准则一致的应力状态是单向应力状态。

8、按照加工特点来分,塑性成形可以分为块料成形和板料成形两大类,其中,常见的块料成形包括拉拔,锻造,挤压,轧制等工艺。

9、冷挤压钢制零件时,需要对制件表面进行磷化处理,磷化处理后必须进行润滑处理,常用的润滑方法是表面皂化。

10、主应力简图共有9种。

满足体积不变条件的主应变简图共有3种。

11、应力偏张量引起物体产生形状变化;应力球张量引起物体产生体积变化。

12、多晶体的塑性变化包括晶内变形和晶间变形,其中,晶间变形的主要方式是滑移。

13、对数应变的主要特点是准确性、叠加性、可比性。

14、塑性应力应变关系与加载历史有关,变形过程中材料体积不变。

15、单位面积的内力被称为应力。

16、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包括:具有不均匀性、不同时性、和相互协调性。

17、塑性成形中的三种摩擦状态分别是:干摩擦,流体摩擦,边界摩擦。

18、常用的求解塑性工程问题的方法有主应力法、滑移线法、上限元法。

19、塑性成形工艺按成形件的特点可以分为块料成形和板料成形。

20、金属发生塑性变形时,其晶内变形的主要方式是滑移和孪生。

21、屈雷斯加屈服准则的物理意义为,当材料的最大剪应力达到某一常数时材料就屈服了;米塞斯屈服准则的物理意义为,当材料的等效应力达到某一定值时,材料就屈服了。

22、关于摩擦产生机理有:表面凸凹学说,分子吸附学说,表面粘着学说。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考试复习题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考试复习题

1.什么是金属的塑性?什么是塑性成形?塑性成形有何特点?塑性: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塑性变形: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取消后,物体的变形不能完全恢复而产生的残余变形;塑性成形:金属材料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利用其塑性而使其成型并获得一定力学性能的加工方法,也称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塑性成形的特点:①组织、性能好②材料利用率高③尺寸精度高④生产效率高2.试述塑性成形的一般分类。

Ⅰ按成型特点可分为块料成形(也称体积成形)和板料成型两大类1)块料成型是在塑性成形过程中靠体积转移和分配来实现的。

可分为一次成型和二次加工。

一次加工:①轧制-是将金属坯料通过两个旋转轧辊间的特定空间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一定截面形状材料的塑性成形方法。

分纵轧、横轧、斜轧;用于生产型材、板材和管材。

②挤压-是在大截面坯料的后端施加一定的压力,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定形状和尺寸的模孔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符合模孔截面形状的小截面坯料或零件的塑性成形方法。

分正挤压、反挤压和复合挤压;适于(低塑性的)型材、管材和零件。

③拉拔-是在金属坯料的前端施加一定的拉力,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定形状、尺寸的模孔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与模孔形状、尺寸相同的小截面坯料的塑性成形方法。

生产棒材、管材和线材。

二次加工:①自由锻-是在锻锤或水压机上,利用简单的工具将金属锭料或坯料锻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

精度低,生产率不高,用于单件小批量或大锻件。

②模锻-是将金属坯料放在与成平形状、尺寸相同的模腔中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与模腔形状、尺寸相同的坯料或零件的加工方法。

分开式模锻和闭式模锻。

2)板料成型一般称为冲压。

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

分离工序:用于使冲压件与板料沿一定的轮廓线相互分离,如冲裁、剪切等工序;成型工序:用来使坯料在不破坏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成为具有要求形状和尺寸的零件,如弯曲、拉深等工序。

Ⅱ按成型时工件的温度可分为热成形、冷成形和温成形。

2004级-塑性成形原理考题ABC

2004级-塑性成形原理考题ABC
得分
评卷人
例:模锻分为开式模锻和闭式模锻,开式模锻有【纵向飞边;横向飞边】。
29.静可容应力场必须满足应力边界条件和【体积不变条件;静力平衡微分方程】。
30.实现轴对称变形的条件是:,且。
31.严格地说,滑移线场理论仅适用于【理想弹塑性体;弹塑性体;理想刚塑性体;刚塑性体】的。
32.塑性变形时全量应变主轴与应力主轴一般是【重合;不重合】的。
17.应力张量可分解为和。应力球张量代数值【越小;越大】,则工艺塑性越好。
18.在主应力空间中,质点任意切面上全应力矢量末端的轨迹为一个,其三个半轴的长度分别为。
19.在主应力空间中,π平面的方程为。
20.应力球张量对屈服【有;无】影响,应力偏张量对工艺塑性【有;无】影响。
21.小变形问题中的“小变形”包括两个含义,即:和
福州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考试A卷
课程名称材料成形原理(塑性部分)考试日成型
题号








总分
累分人签名
题分
100
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填空及选择(共24分,每空或每个选择0.75分:在空白处填空;在正确答案上打√)
10.( )对于理想刚塑性材料的平面变形问题,变形区内任意一点的应力状态完全取决于该点的平均应力。
11.( )若在滑移线场的某个区域应力分布是不均匀的,则该区域中的两族滑移线将不再相互正交。
12.( )滑移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即为该点的最大剪应力方向。
13.( )在用圆柱体压缩试验测定材料真实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过程中,每压一次都必须重新润滑试样和压头。若试样出现鼓肚则必须保留试样的鼓肚,以减小试验误差。

塑性成形习题 答案

塑性成形习题 答案

塑性成形习题答案塑性成形习题答案在金属材料的加工过程中,塑性成形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通过施加力量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塑性成形习题是帮助学生掌握塑性成形原理和技巧的重要练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塑性成形习题及其答案,供学生参考。

1. 问题:如何计算拉伸变形的长度?答案:拉伸变形的长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拉伸变形长度 = 原始长度× (应变 + 1),其中应变为拉伸变形的比例。

2. 问题:如何计算金属材料的应变率?答案:金属材料的应变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应变率 = (变形速度× 原始长度) / 变形长度,其中变形速度为单位时间内的变形量。

3. 问题:如何选择适当的成形工艺?答案:选择适当的成形工艺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材料的性质: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塑性变形特性,需要选择适合的成形工艺。

- 成形形状:不同的形状需要不同的成形工艺,例如拉伸、压缩、弯曲等。

- 成形难度:成形工艺的难易程度也需要考虑,包括设备要求、操作技巧等。

4. 问题:如何解决成形过程中的裂纹问题?答案:成形过程中出现裂纹问题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的:- 材料的缺陷:材料本身存在缺陷,例如夹杂物、气孔等,容易导致裂纹。

- 应力过大:成形过程中施加的应力过大,超过了材料的承载能力,容易导致裂纹。

解决裂纹问题的方法包括优化材料的质量、控制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分布、调整成形工艺等。

5. 问题:如何选择适当的成形温度?答案:选择适当的成形温度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材料的熔点:成形温度应低于材料的熔点,以避免材料熔化。

- 材料的塑性变形特性:不同温度下材料的塑性变形特性不同,需要选择适合的温度。

- 成形工艺的要求:不同的成形工艺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

通过解答这些塑性成形习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塑性成形原理和技巧,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塑性成形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掌握好塑性成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对于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考试复习题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考试复习题

1.什么是金属的塑性?什么是塑性成形?塑性成形有何特点?塑性: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塑性变形: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取消后,物体的变形不能完全恢复而产生的残余变形;塑性成形:金属材料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利用其塑性而使其成型并获得一定力学性能的加工方法,也称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塑性成形的特点:①组织、性能好②材料利用率高③尺寸精度高④生产效率高2.试述塑性成形的一般分类。

Ⅰ按成型特点可分为块料成形(也称体积成形)和板料成型两大类1)块料成型是在塑性成形过程中靠体积转移和分配来实现的。

可分为一次成型和二次加工。

一次加工:①轧制-是将金属坯料通过两个旋转轧辊间的特定空间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一定截面形状材料的塑性成形方法。

分纵轧、横轧、斜轧;用于生产型材、板材和管材。

②挤压-是在大截面坯料的后端施加一定的压力,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定形状和尺寸的模孔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符合模孔截面形状的小截面坯料或零件的塑性成形方法。

分正挤压、反挤压和复合挤压;适于(低塑性的)型材、管材和零件。

③拉拔-是在金属坯料的前端施加一定的拉力,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定形状、尺寸的模孔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与模孔形状、尺寸相同的小截面坯料的塑性成形方法。

生产棒材、管材和线材。

二次加工:①自由锻-是在锻锤或水压机上,利用简单的工具将金属锭料或坯料锻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

精度低,生产率不高,用于单件小批量或大锻件。

②模锻-是将金属坯料放在与成平形状、尺寸相同的模腔中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与模腔形状、尺寸相同的坯料或零件的加工方法。

分开式模锻和闭式模锻。

2)板料成型一般称为冲压。

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

分离工序:用于使冲压件与板料沿一定的轮廓线相互分离,如冲裁、剪切等工序;成型工序:用来使坯料在不破坏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成为具有要求形状和尺寸的零件,如弯曲、拉深等工序。

Ⅱ按成型时工件的温度可分为热成形、冷成形和温成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设材料的屈服应力为 ,则在主应力空间中Mises圆柱的半径为,且该圆柱轴线与三个坐标轴等倾。
11.动可容速度场必须在变形体内保持连续性,不产生重叠和开裂,同时还必须满足速度边界条件和【屈服准则;体积不变条件;静力平衡微分方程】。
12.薄壁管拉扭为【平面应力;平面应变】状态。
13.严格地说,滑移线场理论仅适用于【理想弹塑性体;弹塑性体;理想刚塑性体;刚塑性体】的。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填空及选择(共24分,每空或每个选择0.75分:在空白处填空;在正确答案上打√)
得分
评卷人
例:模锻分为开式模锻和闭式模锻,开式模锻有【纵向飞边;横向飞边】。
9.用圆柱体压缩试验测定材料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时要在试样端面车浅坑或凹槽,并加润滑剂,其目的是减小摩擦,以便使变形体各处尽量接近于【平面应力;平面应变;单向应力】状态。
46.设材料的屈服应力为 ,则在主应力空间中Mises圆柱的半径为,且该圆柱轴线与三个坐标轴等倾。
47.动可容速度场必须在变形体内保持连续性,不产生重叠和开裂,同时还必须满足速度边界条件和【屈服准则;体积不变条件;静力平衡微分方程】。
48.应力张量可分解为和。应力球张量代数值【越小;越大】,则工艺塑性越好。
得分
评卷人
例:模锻分为开式模锻和闭式模锻,开式模锻有【纵向飞边;横向飞边】。
29.静可容应力场必须满足应力边界条件和【体积不变条件;静力平衡微分方程】。
30.实现轴对称变形的条件是:,且。
31.严格地说,滑移线场理论仅适用于【理想弹塑性体;弹塑性体;理想刚塑性体;刚塑性体】的。
32.塑性变形时全量应变主轴与应力主轴一般是【重合;不重合】的。
得分
评卷人
1.用圆柱体压缩试验测定材料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时要在试样端面车浅坑或凹槽,并加润滑剂,其目的是减小摩擦,以便使变形体各处尽量接近于【平面应力;平面应变;单向应力】状态。
2.设材料的屈服应力为 ,则在主应力空间中Mises圆柱的半径为,且该圆柱轴线与三个坐标轴等倾。
3.动可容速度场必须在变形体内保持连续性,不产生重叠和开裂,同时还必须满足速度边界条件和【屈服准则;体积不变条件;静力平衡微分方程】。
福州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考试C卷
课程名称材料成形原理(塑性部分)考试日期
考生姓名学号专业或类别材料成型
题号








总分
累分人签名
题分
25
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填空及选择(共8分,每空或每个选择1分:在空白处填空;在正确答案上打√)
3.( )滑移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即为该点的最大剪应力方向。
4.( )在用圆柱体压缩试验测定材料真实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过程中,每压一次都必须重新润滑试样和压头。若试样出现鼓肚则必须保留试样的鼓肚,以减小试验误差。
5.( )用主应力法求解塑性成形问题时,必须考虑剪应力(包括摩擦剪应力)对屈服的影响。
6.( )若某条滑移线为一段圆弧,则可以肯定该滑移线上各点的应力状态相同。
33.已知质点某切面上的正应力为σ剪应力为τ,则该切面上全应力S的大小为。
34.滑移线场理论中规定,α线两侧的最大剪应力组成【顺时针;逆时针】方向;β线两侧的最大剪应力组成【顺时针;逆时针】方向。
35.变形是由位移引起的,但物体的刚体位移不产生应变,只有质点之间的
才能产生应变。
36.已知某点的应力状态为 ,则该点在 切面上的正应力为,剪应力为,且该点应力莫尔圆的三个半径分别为、
7.( )用板料平面应变压缩实验法测定材料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时,要求采用宽板窄砧。
8.( )平面变形应变莫尔圆的两个小圆直径可以不相等,但这两个小圆一定分别位于坐标轴γ的两侧。
三、计算题(共9分)
得分
评卷人
如图所示,已知两端封闭且足够长的薄壁圆筒的半径为r,壁厚为t,屈服应力为 。该圆筒受内压p的作用而产生塑性变形,设材料各向同性且忽略其弹性变形,求:
17.应力张量可分解为和。应力球张量代数值【越小;越大】,则工艺塑性越好。
18.在主应力空间中,质点任意切面上全应力矢量末端的轨迹为一个,其三个半轴的长度分别为。
19.在主应力空间中,π平面的方程为。
20.应力球张量对屈服【有;无】影响,应力偏张量对工艺塑性【有;无】影响。
21.小变形问题中的“小变形”包括两个含义,即:和
33.( )工程剪应变的数值等于应变张量之剪应变分量的0.5倍。
34.( )主平面上的剪应力为0,因此该面上的主应力就是全应力。
35.( )平面变形应变莫尔圆的两个小圆直径可以不相等,但这两个小圆一定分别位于坐标轴γ的两侧。
36.( )通过上限法求解获得的变形力总是大于真实的变形力。
37.( )应力张量不变量的大小与坐标系的选取无关。
28.( )金属的塑性变形会引起变形体形状的变化和体积的变化。
29.( )弹性变形的广义虎克定律写成张量形式为:
30.( )工艺塑性是指同一种材料在不同的成形工序中所体现出来的塑性。
31.( )对于理想刚塑性材料的平面变形问题,变形区内任意一点的应力状态完全取决于该点的平均应力。
32.( )若在滑移线场的某个区域应力分布是不均匀的,则该区域中的两族滑移线将不再相互正交。
福州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考试A卷
课程名称材料成形原理(塑性部分)考试日期2007.5.29
考生姓名学号专业或类别材料成型
题号








总分
累分人签名
题分
100
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填空及选择(共24分,每空或每个选择0.75分:在空白处填空;在正确答案上打√)
24.( )由于应力张量可以分解为球张量和偏张量两个部分,所以,先施加应力球张量然后再施加应力偏张量所产生的变形,与施加应力张量所产生的变形相同。
三、计算题(共14分)
得分
评卷人
已知变形体中某点的应力张量 ,回答以下问题。
1)求该点的应力球张量和偏张量;
2)求该点的三个主应力;
3)画出应力莫尔圆。
备用公式:
38.( )滑移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即为该点的最大剪应力方向。
39.( )若某条滑移线为一段圆弧,则可以肯定该滑移线上各点的应力状态相同。
40.( )塑性成形过程中工件和模具之间的摩擦总是对成形不利的,必须采取措施来减小摩擦。
三、计算题(共14分)
得分
评卷人
已知薄壁管半径为r壁厚为t,在扭矩M和轴向拉力P的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设材料的屈服应力为 ,且在数值上P=M,求:
4.薄壁管拉扭为【平面应力;平面应变】状态。
5.若两个应力张量 和 的三个不变量分别对应相等,则这两个应力张量表示的【是;不是;不能确定是或不是】同一个应力状态。
6.塑性变形是永久的、不可逆的变形,但塑性变形与加载历史(或加载路径)【无关;有关】。
7.塑性变形时全量应变主轴与应力主轴一般是【重合;不重合】的。
14.若两个应力张量 和 的三个不变量分别对应相等,则这两个应力张量表示的【是;不是;不能确定是或不是】同一个应力状态。
15.滑移线场理论中规定,α线两侧的最大剪应力组成【顺时针;逆时针】方向;β线两侧的最大剪应力组成【顺时针;逆时针】方向。
16.塑性变形是永久的、不可逆的变形,但塑性变形与加载历史(或加载路径)【无关;有关】。
和。
37.薄壁管拉扭为【平面应力;平面应变】状态。
38.若两个应力张量 和 的三个不变量分别对应相等,则这两个应力张量表示的【是;不是;不能确定是或不是】同一个应力状态。
39.在主应力空间中,质点任意切面上全应力矢量末端的轨迹为一个,其三个半轴的长度分别为。
40.用圆柱体压缩试验测定材料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时要在试样端面车浅坑或凹槽,并加润滑剂,其目的是减小摩擦,以便使变形体各处尽量接近于【平面应力;平面应变;单向应力】状态。
1)拉力P的大小;
2)该薄壁管上任意一点的三个主应力;
3)该薄壁管上任意一点径向、轴向及环向应变增量的比值。
备用公式:
10.( )对于理想刚塑性材料的平面变形问题,变形区内任意一点的应力状态完全取决于该点的平均应力。
11.( )若在滑移线场的某个区域应力分布是不均匀的,则该区域中的两族滑移线将不再相互正交。
12.( )滑移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即为该点的最大剪应力方向。
13.( )在用圆柱体压缩试验测定材料真实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过程中,每压一次都必须重新润滑试样和压头。若试样出现鼓肚则必须保留试样的鼓肚,以减小试验误差。
14.( )用主应力法求解塑性成形问题时,必须考虑剪应力(包括摩擦剪应力)对屈服的影响。
15.( )通过上限法求解获得的变形力总是大于真实的变形力。
16.( )若某条滑移线为一段圆弧,则可以肯定该滑移线上各点的应力状态相同。
17.( )应力张量不变量的大小与坐标系的选取无关。
18.( )在比例加载(简单加载)条件下,应力应变主轴可能是不重合的。
⑴内压p的大小;(5分)
⑵圆筒切向、轴向及径向应变增量的比值。(4分)
备用公式:
TRESCA屈服准则:
福州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考试B卷
课程名称材料成形原理(塑性部分)考试日期
考生姓名学号专业或类别材料成型
题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