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

合集下载

2010-2023历年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010-2023历年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010-2023历年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在一张标注为“大日本陆军总部绘制”的中国湖南某地的地图上,比例尺是五万分之一。

每一座山丘、每一个村庄、每一条小路、每一片树林都在图上画得清清楚楚。

图上标示日期为“昭和三年”,也就是公历1928年。

这说明A.日本人对中国民众的生活很感兴趣B.日本人想对中国地理开展学术研究C.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D.日本陆军总部帮助中国勘测地理2.某中学同学为向全世界人民展现北京悠久沧桑的历史文化和充满魅力的现代气息,组织了一个大型图片展览,题为“首都北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下是展览中同学们搜集的一部分图片。

(5分)第一组(1)圆明园世称“万园之园”,是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经典之作。

她被劫掠焚烧是哪些列强发动的哪次侵略战争期间?(1分)(2)1900年,八国联军再度攻陷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近代史上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请说出这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及其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的影响?(1分)(3)请为这组图片拟一个小标题。

(1分)第二组北京——中国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象征(4)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而不断奋斗。

请仿照图3的示例,为图4、5撰写解说词。

(2分)图3五四风雷: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图4卢沟烽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 图5开国大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华盛顿在其告别演说中说:“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

精品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

精品解析: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参考样历史第一部分本部分共 22 题,每题 2 分,共 44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德治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以下各项符合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是①“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②“过匿则民胜法,罪诛则法胜民。

民胜法,国乱;法胜民,兵强”③“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④“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常其事”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2. 湖北省松柏汉墓48号木牍《二年西乡户口簿》是目前我们所见到的第一份汉代乡级户口簿,记载了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江陵西乡的户口情况,其部分内容如下,《二年西乡户口簿》对人口的详细统计,有利于户数大男小男大女小女人口总数数量1196户991人1045人1695人642人4373人(大男、大女:年纪15—56岁男子、女子;小男、小女:年纪7—14岁的男子、女子)①均田制度的推行②加强对人口的控制③方便征收人头税④保证政府财政收入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 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粮食丰收,谷价较低,唐玄宗下诏:“常平之法,行之自古,宜令诸州加时价三两钱籴(买入),不得抑敛”;待粮食短缺,谷价升高时,常平仓中粮食“即令减价出粜(卖出)”。

由此可知,常平仓设置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政府收入B. 保证仓储充足C. 宗族内部救助D. 稳定粮食价格4. 下列中国古代灌溉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的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②③①D. ③②①5. 清朝政府规定:“民间嗣后买卖田房,必须用司印官纸(官署统一印制的典买文契)写契。

违者作为私契,官不为据。

”即百姓发生财产纠纷,使用没有在官府登记的“私契”作为凭证,官府不予采信。

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在土地租赁中注意保护佃户的权益B. 政府重视对民间财产交易的管理C. 政府限制土地买卖以压制商业发展D. 中国契约制度受到了西方的影响6. 康熙年间,江苏嘉定县娄塘镇“所产木棉布匹倍于他镇,所以客商鳞集,号为花布码头。

北京海淀区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解析

北京海淀区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解析


22. 【答案】B

32. 【答案】D
33. 【答案】C
34. 【答案】A
35. 【答案】D
36. 【答案】B
37. 【答案】D
38. 【答案】D
39. 【答案】D
40. 【答案】C
41. 【答案】A
42. 【答案】D
43. 【答案】A
44. 【答案】B
45. 【 【答案】D
区,西方的掠夺造成东南亚地区的贫困落后。 (2)大量财富用于支付长年战争开支、债务以及王室的挥霍。 奉行极端的宗教政策,导致工商业劳动力减少,实行重税政策,工商业衰落。 海外殖民活动中被英国打败。
51. 【答案】(1)材料一和材料三都是文艺复兴带来的思想解放,材料二依然是中世纪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 材料一、三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倡导的享乐主义、现世主义。 材料二体现的是中世纪的禁欲主义。 (2)理解:“印记”指马丁•路德思想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宣扬的人文主义精神;“深化”指否定罗 马教廷权威,强调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3)新教伦理鼓励劳动致富、禁欲节俭,获利的目的是为了荣耀上帝。 影响:新教财富观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
48. 【答案】B
爱 智

材料题
49. 【答案】(1) 形成途径 主权状态 首领产生标准 文化认同
希腊城邦 自下而上/村落聚合而成 完整 才干、品德 侍奉同一保护神
西周诸侯国 自上而下/分封而成 不完整 血缘关系/世袭 尊奉周天子/礼乐制度
(2)共同点:以本民族历史为中心,观察周边世界;把已知地理范围视为“世界历史”。 原因: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交往范围相对狭隘;地理知识和民族意识的局限;古代世界文明处 于分散隔绝的状态。 (3)异:韩非子主张用法律惩罚人民,亚里士多德主张用法律限制执政者。(或:韩非子认为法律是 专制的工具,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同:二者都主张用法律来治理国家;其理论体系均建立在对人性分析的基础上。

【百强校】2015-2016学年北京市一零一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百强校】2015-2016学年北京市一零一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绝密★启用前【百强校】2015-2016学年北京市一零一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81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

”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A .鄙视贫穷 B .认为财富即道德 C .揶揄上帝D .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2、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国务卿杰斐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内政外交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他们的追随者之间随之发生冲突。

1796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

这是美国一个重要制度的起源。

这一制度是 A .邦联制 B .两党制C .议会制D .共和制3、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

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A .蒸汽机 B .计算机 C .牛顿经典力学 D .达尔文进化论4、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

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

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 A .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 B .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 C .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D .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5、下列选项与罗斯福新政相吻合的思想主张是A .“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B .“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是最可怕的事情”C .“我们(政府)所寻求的只是我们经济制度的平衡”D .“只要大企业得到繁荣,失业者最终也会得到好处”6、右图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

北京101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北京101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北京一零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命题:高二历史备课组审核:高二历史备课组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1.关于18世纪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原因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C.清朝官员纵容和保护鸦片走私D.英国对中国商品有较大需求2.“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以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

”据此材料判断,禁烟运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整肃吏治,消除官场的腐败B.制止白银外流,缓解政府财政危机C.整顿海防,打击英国侵略者D.打击鸦片自私,增加清政府外贸收入3.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

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4.清朝中后期的鸦片贸易导致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严重冲击中国当时的货币体系。

白银外流前,约1000文铜钱兑换一两白银。

鸦片战争后,约1600文铜钱兑换一两白银。

清朝农民必须以白银向国家缴纳赋税。

以下对其影响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造成银贵钱(铜钱)贱的现象 B.农民赋税负担加重,政府收入并未增多C.便利西方殖民者控制中国海关 D.削弱中国经济实力,殖民者从中获取暴利5.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侵略的首要目标是A.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B. 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商品输出C. 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D. 开办厂矿,掠夺资源和劳动力6.中英《南京条约》所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分布于A.长江流域下游地区B.长江和珠江下游地区C.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D.广东福建沿海地区7.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中外条约规定: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6小题,总分48分)1.(3分)西周时期“孝道”观念的核心是崇拜祖先,行孝的主要形式是祭祀:春秋时期“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行孝的主要形式是“养”和“敬”。

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时期()A.个体家庭作用的提升B.宗法制度的强化C.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D.君主专制的建立2.(3分)图1为汉代“车马过桥”画像砖,画面为二马拉一轺车,一骑吏在车的右后侧跟随。

画像砖中的情境()图1A.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B.全面再现了汉初社会风貌C.说明中外文化交流成果显著D.反映了礼制对社会的影响3.(3分)南北朝以来,“婚”“宦”关系到士大夫一生的成败得失。

隋炀帝时期一反隋文帝“前代品爵,悉可依旧”的政策,限制勋贵子弟的政治特权;唐代多次禁止世家大族间联姻。

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A.使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B.克服察举制弊端,确立九品中正制C.削弱贵族特权垄断,加强中央集权D.促使士大夫阶层放弃传统的婚姻观4.(3分)“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

”宋朝的这一政治体制旨在()A.防范武将专权B.有效分权制衡C.加强君主专制D.优化基层管理5.(3分)自明中叶起,典当行出现显著变化,其资本规模、业务种类,与之前有很大不同,典当行不仅把库藏的钱财借出去放债,还不断扩充资本,注重资本的运用。

这表明此时的典当行()A.起到阻止白银外流的作用B.带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性质C.具有早期金融机构的特征D.达到增加政府税收的目的6.(3分)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AB.BC.CD.D7.(3分)近代以来,随着中外交流的不断深入,新词汇不断涌现。

下列词汇突出体现新文化运动内容的是()A.师夷长技B.适者生存C.自由恋爱D.实业救国8.(3分)1925年,国民党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各种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2024.1本试卷共7页,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顶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材料所描述的中国古代生产工具,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②水能利物,轮乃曲成。

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③时有扶风马钧,巧思绝世……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②①2.秦朝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并在驿传道路上设置固定的进食与住宿处。

罗马帝国建有一套完整的交通网,在主要道路上每隔12公里设一个驿站,并备有快马、信使和车夫等。

关于秦朝和罗马帝国道路交通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最早的人工铺设道路出现于秦朝B.罗马帝国借鉴了秦朝的道路交通体系C.交通网建设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道路建设直接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开通3.下图是《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669年)》。

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唐朝A.设立“河西四郡”治理西北地区B.边疆地区管理与内地完全一体化C.都护府是边疆主要管理机构之一D.对吐蕃地区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4.下图为某学者绘制的《宋代救济体系示意图》(局部)。

由此可知,宋代社会救济体系的特点有①以民间救济为主体②救济的方式多样③救济体系较为完备④防灾救灾相结合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相符的是①体现了民居的地域差异②布局规整,讲求对称③以石块和砖为主要材料④反映了传统文化习俗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7.对下表理解正确的是②外务部的设立体现了国家的独立与自主③机构改革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④列强干预中断了清末新政机构改革历程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8.下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

2024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二(上)期末数学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二(上)期末数学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一零一中高二(上)期末数 学(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 在等差数列{}n a 中,241,5a a ==,则8a =( ) A. 9B. 11C. 13D. 152. 若直线210x y +−=与直线0x my −=垂直,则m =( ) A. 2−B. 12−C. 2D. 123. 已知{}n a 为等比数列,公比23150,12,81q a a a a >+=⋅=,则5a =( ) A. 81B. 27C. 32D. 164. 已知圆C 的圆心在抛物线24y x =上,且此圆C 过定点(10),,则圆C 与直线10x +=的位置关系为( ) A. 相切 B. 相交 C. 相离 D. 不能确定5. 平面α的斜线AB 交α于点B ,过定点A 的动直线l 与AB 垂直,且交α于点C ,则动点C 的轨迹是( ) A. 一条直线B. 一个圆C. 一个椭圆D. 曲线的一支6. 在各项均不为零的等差数列{}n a 中,若2110(2)n n n a a a n +−−+=≥, 则214n S n −−= A. 2−B. 0C. 1D. 2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C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A 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连接1AF 交y 轴于点B .若2ABF △为等边三角形,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 )A.B.32D.28. 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则“10a >”是“20240S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9. 如图,动点P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对角线1BD 上,过点P 作垂直于平面11BB D D 的直线,与正方体表面相交于M N ,.设BP x =,MN y =,则函数()y f x =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10. 已知12,F F 同时为椭圆1C :()2211221110x y a b a b +=>>与双曲线2C :2222221x y a b −=(20a >,20b >)的左、右焦点,设椭圆1C 与双曲线2C 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M ,椭圆1C 与双曲线2C 的离心率分别为12,e e ,O 为坐标原点,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22221122a b a b −=+; ②若12π3F MF ∠=,则22123b b =; ③122F F MO =的充要条件是2212112e e +=; ④若1223F F MF =,则12e e 的取值范围是3(,3)5.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1B. 2C. 3D. 4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 已知双曲线2221(0)x y a a−=>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20x y +=,则=a ___________.12.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若直线l 的方向向量是()2,2,1v =−,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是()2,0,1n =,则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_________. 13. 已知数列{}n a 满足121n n n a a a +=+,*N n ∈,若317a =,则1a =_______.14. 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0),(,0)F c F c −,若双曲线上存在一点P使1221sin sin PF F aPF F c∠=∠,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5. 普林斯顿大学的康威教授于1986年发现了一类有趣的数列并命名为“外观数列”(Lookandsaysequence ),该数列由正整数构成,后一项是前一项的“外观描述”.例如:取第一项为1,将其外观描述为“1个1”,则第二项为11;将11描述为“2个1”,则第三项为21;将21描述为“1个2,1个1”,则第四项为1211;将1211描述为“1个1,1个2,2个1”,则第五项为111221,…,这样每次从左到右将连续的相同数字合并起来描述,给定首项即可依次推出数列后面的项.则对于外观数列{}n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①若13a =,则从4a 开始出现数字2;②若()11,2,3,,9a k k ==⋅⋅⋅,则()*n a n ∈N 的最后一个数字均为k ;③{}n a 可能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 ④若1123a =,则()*n a n ∈N均不包含数字4.三、解答题共4小题,共5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6. 已知数列{}n a 满足()12N n n a a n *+−=∈,且569,,a a a 成等比数列,(1)求{}n a 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求n S 的最小值及此时n 的值.17.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D ⊥平面ABCD ,底面ABCD 为直角梯形,2DAB ADC π∠=∠=,PA AD ⊥,3=,2CD AD ==,PA =.(1)求证:CD ∥平面PAB ; (2)求点B 到平面PCD 的距离; (3)求二面角A BC P −−的余弦值.18. 已知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的离心率为12,右焦点为F ,点(),0A a ,且1AF =.过点F 的直线l (不与x 轴重合)交椭圆C 于点,M N ,直线MA ,NA 分别与直线4x =交于点,P Q . (1)求椭圆C 的方程;(2)判断点A 与以PQ 为直径的圆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求AMN 面积的最大值.19. 设m 为给定的正奇数,定义无穷数列1:1m A a =,11,,2,,n n n n n a a a a m a +⎧⎪=⎨⎪+⎩为偶数为奇数其中*n ∈N .若k a 是数列m A 中的项,则记作k m a A ∈.(1)若5m =,写出5A 的前5项;(2)求证:集合{}*,2k m k B k a A a m =∈∈>N 是空集;(3)记集合{}m m S x x A =∈,{},m S x m x S =∀∈正奇数,求集合S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 【答案】C【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求解即可.【详解】由题意知2141135a a d a a d =+=⎧⎨=+=⎩,解得121d a =⎧⎨=−⎩,所以12(1)23n a n n =−+−=−,所以816313a =−=.故选:C. 2. 【答案】C【分析】利用两直线垂直,斜率相乘为-1,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直线210x y +−=与直线0x my −=垂直,121(0)m m∴−⨯=−≠ 2m ∴=故选:C 3. 【答案】A【分析】根据等比数列基本量的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根据1581⋅=a a 可得()2111428181aqaaq ⋅=⇒=,所以39a =或39a =−,若39a =−,则32321221,0a a a q a +===<−不符合要求, 若39a =,则3232123,30a a a q a +=−===>符合要求,故25381a a q ==, 故选:A 4. 【答案】A【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求得正确答案.【详解】抛物线24y x =的焦点为()1,0,准线方程为=1x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C 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准线的距离, 所以圆C 与直线10x +=相切. 故选:A 5. 【答案】A【分析】先找出定点A 和直线l 确定的一个平面,结合平面相交的特点可得轨迹类型.【详解】如图,设l 与l '是其中的两条任意的直线,则这两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β,且α的斜线AB β⊥,由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可知过定点A 与AB 垂直所有直线都在这个平面内,故动点C 都在平面β与平面α的交线上.【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轨迹的类型确定,熟悉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论是求解的关键,侧重考查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 6. 【答案】A【详解】试题分析:根据等差数列{}n a 性质可知()1122n n n a a a n +−+=≥,所以220n n a a −=,因为0n a ≠,所以2n a =,则()21421242n S n n n −−=−⨯−=−,故选A.考点:等差数列. 7. 【答案】C【分析】由长度关系可得2112BF AF =,知212AF F F ⊥,在12Rt F F A △中,利用12tan F AF ∠=可构造齐次方程求得双曲线离心率.【详解】设2AF m =,2ABF 为等边三角形,2AB BF m ∴==,12π3F AF ∠=,又12BF BF m ==, 2112BF AF ∴=,212AF F F ∴⊥,22bAF a∴=,1212222tan F F cF AF bAF a∴∠===,2222ac ∴==,220e −=,解得:e =e = ∴双曲线C.故选:C. 8. 【答案】D【分析】结合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以及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判断出正确选项即可. 【详解】由于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当0q ≠且1q ≠时,202412024(1)1a q S q−=−,充分性:当10a >,且公比2q =−时,得10q −>,202410q −<,则20240S <,不满足充分性; 必要性:当10a <,且公比2q =−时,得10q −>,202410q −<,满足20240S >,但不满足10a >,不满足必要性; 故选:D. 9. 【答案】B【详解】试题分析:由题意知,MN ⊥平面BB 1D 1D ,则MN 在底面ABCD 上的射影是与对角线AC 平行的直线,故当动点P 在对角线BD 1上从点B 向D 1运动时,x 变大y 变大,直到P 为BD 1的中点时,y 最大为AC .然后x 变小y 变小,直到y 变为0,因底面ABCD 为正方形,故变化速度是均匀的,且两边一样.故答案为B .考点:函数的图像与图像项变化.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的变化,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和条件进行分析两个变量的变化情况,再用图象表示出来,考查了作图和读图能力.属于中档题. 10. 【答案】D【分析】根据椭圆以及双曲线的关系,即可判断A 选项;根据椭圆以及双曲线的定义,结合余弦定理,可推得B 、C 选项;根据椭圆以及双曲线的定义结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出12,a a 的关系式.进而根据对勾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出D 选项.【详解】对于A 项,由已知椭圆与双曲线共焦点可得,22221122a b a b −=+,故A 选项正确; 对于B 项,根据椭圆以及双曲线的定义,可得12112222MF MF a MF MF a ⎧+=⎪⎨−=⎪⎩,所以112212MF a a MF a a ⎧=+⎪⎨=−⎪⎩.在12F MF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222121212π2cos3F F MF MF MF MF =+−⋅, 即()()()()222121212121422c a a a a a a a a =++−−+−⨯, 整理可得:2221243c a a =+.所以()2222123a c c a −=−,即22123b b =,故B 项正确;对于C 项,必要性:若122F F MO =,则12F MF △为直角三角形, 所以2221212F F MF MF =+,即()()22212124c a a a a =++−, 整理可得:222122a a c +=,两边同时除以2c 可得,22122a a c c ⎛⎫⎛⎫+= ⎪ ⎪⎝⎭⎝⎭,即2212112e e +=,满足必要性; 充分性:若2212112e e +=,易可得222122a a c +=,()()22212124c a a a a =++−,所以2221212F F MF MF =+,所以12F MF △为直角三角形,且1290F MF ∠=︒,可得122F F MO =,满足充分性. 故C 项正确;对于D 项,由已知可得()1223c a a =−.所以,()22121212121294a a c c c e e a a a a a a −=⋅==()221122121221299244a a a a a aa a a a −+⎛⎫==+− ⎪⎝⎭.令12a t a =,则129124e e t t ⎛⎫=+− ⎪⎝⎭. 因为12a a >,所以121a t a =>. 又1212MF MF F F +>,所以有()112223a c a a >=−,所以有123a a <;1212MF MF F F −<,所以有()212223a c a a <=−,所以有1235a a >.所以125(,3)3a t a =∈. 设函数12y t t =+−,再设12533t t <<<,则121212121212()(1)1((12)2)t t y t y t t t t t t t −−+−−+−=−=, 由于12533t t <<<,得120t t −<,120t t >,1210t t −>, 所以120y y −<,即12y y <,函数12y t t =+−在区间5(,3)3上单调递增, 所以44153y <<,所以12335e e <<,故D 正确. 故选:D.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 【答案】2【分析】先由双曲线的渐近线设出双曲线的方程,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a 的值. 【详解】因为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20x y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可设为()2204x y λλ−=≠,即2214x y λλ−=,因为2221(0)x y a a−=>,所以241a λλ⎧=⎨=⎩,解得2a =(负值舍去),所以2a =. 故答案为:2.12. 【答案】5【分析】利用空间向量的坐标求出直线l 与平面α法向量夹角的余弦值,即可得到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详解】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即直线l 与平面α法向量夹角的余弦值的绝对值. 设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则:所以|||sin |cos ,|||||5(2)v n v n v n θ⋅=<>===⋅−.故答案为:5. 13. 【答案】13【分析】由递推式,结合317a =依次求出2a 、1a 即可.【详解】由2321217a a a ==+,可得:215a =,又1211215a a a ==+,可得:113a =.故答案为:13. 14.【答案】1)【详解】因为在12PF F ∆中,由正弦定理得211221sin sin PF PF PF F PF F =∠∠,则由已知,得21a c PF PF =,即12aPF cPF =,12c PF PF a=, 由双曲线的定义知212222222c a PF PF a PF PF a PF a c a−=−=⇒=−,, 由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知22222,20,a PF c a c a c ac a c a>−>−⇒−−<−所以2210,e e −−<解得11e <<,又1()e ∈+∞,,故双曲线的离心率1)e ∈ 15. 【答案】②③④【分析】由外观数列的定义可判断①和②;举例子可判断③;由反证法,结合外观数列的定义可判断④. 【详解】对于①,当13a =时,由外观数列的定义可得:213a =,31113a =,43113a =,故①错; 对于②,由外观数列的定义可知,每次都是从左向右描述,所以第一项的k ()1,2,3,,9k =⋅⋅⋅始终在最右边,即最后一个数字,故②正确; 对于③,取122a =,则42322a a a ====,此时{}n a 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故③正确;对于④,当1123a =时,由外观数列的定义可得:2111213a =,331121113a =,41321123113a =,. 设()*,5k a k k ∈≥N 第一次出现数字4,则1k a −中必出现了4个连续的相同数字m ()1,2,3,,9m =⋅⋅⋅.而2k a −的描述必须包含“m 个m ,m 个m ”,显然2k a −的描述不符合外观数列的定义. 所以当1123a =时,()*n a n ∈N 均不包含数字4,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②③④【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数列的新定义、根据数列的递推关系式写出数列中的项及利用递推关系式研究数列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数列的新定义,明确数列的递推关系式.根据数列的定义可判断①和②;举出特殊例子可判断③;通过反证法及数列的定义可判断④.三、解答题共4小题,共5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6. 【答案】(1)29n a n =−(2)最小值为16−,4n =【分析】(1){}n a 为等差数列,公差为2,根据题目条件得到方程,求出首项,得到通项公式; (2)求出2(4)16n S n =−−,求出最小值及n 的值. 【小问1详解】由12n n a a +−=知{}n a 为等差数列,设{}n a 的公差为d ,则2d =,569,,a a a 成等比数列,所以2659a a a =,即()()()211110816a a a +=++, 解得17a =−,又2d =,所以{}n a 的通项公式为29n a n =−;【小问2详解】由(1)得()227298(4)162n n n S n n n −+−==−=−−, 所以当4n =时,n S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16−17. 【答案】(1)证明见解析(2(3)4【分析】(1)由题意得//AB CD ,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结论;(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利用向量法求解空间距离即可,(3)根据法向量的夹角即可求解.【小问1详解】底面ABCD 为直角梯形,π2DAB ADC ∠=∠=,//AB CD ∴, 又AB ⊂平面PAB ,CD ⊂/平面PAB , //CD ∴平面PAB ;【小问2详解】平面PAD ⊥平面ABCD ,且平面PAD ⋂平面ABCD AD =,又PA AD ⊥,PA ∴⊥平面ABCD , 又π2DAB ∠=,即DA AB ⊥,则以A 为原点,以AB ,AD ,AP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如图所示:又3AB =,2CD AD ==,PA =,则(0,0,0)A ,(3,0,0)B ,(2,2,0)C ,(0,2,0)D,(0,0,P ,故(2,0,0)DC =,(0,2,PD =−,()1,2,0BC =−,设平面PC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则20220DC n xPD n y ⎧⋅==⎪⎨⋅=−=⎪⎩,取y =1z =,0x =,∴平面PCD 的一个法向量为(0,3,1)n =,所以点B 到平面PCD 的距离为232BC n n ⋅==. 【小问3详解】设平面PCB的一个法向量为(),,m a b c =,()1,2,0BC =−,(3,0,PB =−, 则20320BC m a b PB m a⎧⋅=−+=⎪⎨⋅=−=⎪⎩,取2a =,则1,b c ==∴平面PCB 的一个法向量为(m =,又PA ⊥平面ABC ,则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为(AP =, cos ,2m APm AP m AP ⋅∴===, 由图形得二面角A BC P −−所成角为锐二面角,∴二面角A BC P −−的所成角的余弦值为4. 18. 【答案】(1) 22143x y += (2) 点A 在以PQ 为直径的圆的内部,详见解析(3)32【分析】(1)由题意得121c a a c ⎧=⎪⎨⎪−=⎩,,求出,a c ,然后求解b ,即可得到椭圆方程.(2)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验证0AP AQ ⋅<,即90PAQ ∠>︒.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l :(1)y k x −=,其中0k ≠.联立()2213412y k x x y ⎧=−⎨+=⎩,,设1122(,),(,)M x y N x y ,利用韦达定理,结合直线MA 的方程,求出,P Q 的坐标.利用向量的数量积0AP AQ ⋅<,转化求解即可.(3)分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和存在两种情况讨论,其中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先求出点A 到直线l 的距离,再利用韦达定理求出线段MN 的长,进而求出AMN 面积的最大值.【小问1详解】 由题意得121c a a c ⎧=⎪⎨⎪−=⎩,,解得2,1a c ==,从而b ==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22143x y +=. 【小问2详解】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有31,2M ⎛⎫ ⎪⎝⎭,31,2N ⎛⎫− ⎪⎝⎭,(4,3),(43),(1,0),(2,0)P Q F A −,, 则()2,3AP =−,()2,3AQ =,故5AP AQ ⋅=−,即90PAQ ∠>︒.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l :(1)y k x −=,其中0k ≠.联立()2213412y k x x y ⎧=−⎨+=⎩,,得2222(43)84120k x k x k +−+−=.由题意,知0∆>恒成立,设1122(,),(,)M x y N x y ,则2122843k x x k +=+,212241243k x x k −=+. 直线MA 的方程为()1122y y x x =−−, 令4x =,得1122P y y x =−,即1124,2y P x ⎛⎫ ⎪−⎝⎭,同理可得2224,2y Q x ⎛⎫ ⎪−⎝⎭. 所以1122,2y AP x ⎛⎫= ⎪−⎝⎭,2222,2y AQ x ⎛⎫= ⎪−⎝⎭. 因为()()()()()()()()221212121212121212414114444222224k x x x x k x x y y AP AQ x x x x x x x x ⎡⎤−++−−⎣⎦⋅=+=+=+−−−−−++ ()()()()2222222222222222412841441284343434450412164121644344343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 ⎪⎡⎤−−++++⎝⎭⎣⎦=+=+=−<−−−++−+++, 所以90PAQ ∠>︒,综上90PAQ ∠>︒,点A 在以PQ 为直径的圆的内部.【小问3详解】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有31,2M ⎛⎫ ⎪⎝⎭,31,2N ⎛⎫− ⎪⎝⎭,(2,0)A , 则AMN 的面积为1333(21)[()]222⨯−⨯−−=. 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由于l :(1)y k x −=,点A 到直线l的距离为:d ==, 线段MN的长为:||MN =2212(1)43k k +=+. 则AMN的面积为221112(1)||2243k MN d k +⋅==+, 构造函数2311162y t t =−−+,令214(0,)334t k =∈+, 显然函数2311162y t t =−−+在区间4(0,)3上单调递减, 且当0=t 时,1y =;当43t =时,0y =;所以01y <<,从而AMN 面积的范围为3(0,)2;综上,AMN 面积的最大值为32. 19. 【答案】(1)1,6,3,8,4,(2)证明见解析 (3){1S =,2}.【分析】(1)根据递推公式即可逐一代入求解;(2)利用反证法证明;(3)由1{1S =,2},提出猜想{1S =,2},证明.【小问1详解】当5m =时,由11,,25,,n n n n n a a a a a +⎧⎪=⎨⎪+⎩为偶数为奇数可得213243541156,3,58,422a a a a a a a a =+====+===, 所以5A 的前5项为1,6,3,8,4,【小问2详解】假设集合*{N |k m B k a A =∈∈,2}k a m >非空,当1k =时,11a =,又m 是正奇数,22m ≥,而12a m <,不合题意,当2k =时,21a m =+,若22a m >,则需1m <,又m 是正奇数,不合题意,设B 中元素的最小值为k (显然3)k ≥,因为12k k a m a −>≥,所以1k k a a m −=+,因此1k a −为奇数,且1k a m −>.若12k k a a m −−=+,则2k a −为偶数, 但此时应有1212k k a a −−=,与12k k a a m −−=+矛盾, 若1212k k a a −−=,则22k a m −>,即2k B −∈,与k 的最小性矛盾, 因此假设不成立,集合B 为空集.【小问3详解】猜想{1S =,2}.因为1{1S =,2},以下只需证对任意大于1的奇数m ,1,2m S ∈,若1j a =,1j >,则12j a −=,故只需证必存在1j a =,1j >.由(2)知无穷数列m A 中所有的项都属于集合{1,2,,2}m ,因此必存在i j <,使得i j a a =,取其中i 的值最小的一组,若1i a >,则1i j a a K ==>;若K m >,则必有111i j a a K m −−==−>,与i 的最小性矛盾;若K m ≤,则必有112i j a a K −−==,也与i 的最小性矛盾.因此只能1i a =,因此11j a a ==,1j >,12j a −=,即1,2m S ∈.综上,{1S =,2}.【点睛】求解新定义运算有关的题目,关键是理解和运用新定义的概念以及元算,利用化归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将不熟悉的数学问题,转化成熟悉的问题进行求解.对于新型集合,首先要了解集合的特性,抽象特性和计算特性,抽象特性是将集合可近似的当作数列或者函数分析.计算特性,将复杂的关系通过找规律即可利用已学相关知识求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心 爱心 专心 - 1 - 北京一零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 二 历史 第一部分 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48分) 1.公元前6世纪中期,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经历是 A.带着商船队将橄榄油运销海外 B.回到比雷埃夫斯港,指挥奴隶搬卸货物 C.回家的路上和“六一汉”聊天 D.休息一天后去参加四百人会议 2.梭伦改革的哪一项措施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 A.颁布解负令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鼓励发展农业和工商业 D.恢复元老会议制度 3.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一书第21节写到:“他使每一个居住区内的居民都相互成为其他居住区的(名义)乡民,为的是使新公民们不致因其父名的使用而受窘,而可以借其居住区的名称来称谓;雅典人私下里以区名相称即源于此。”引文中所称的“他”应是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庇西特拉图 4.伯利克里时代,有人曾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雅典,你是一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 ;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雅典 A.经济富庶 B.对外战争大获全胜 C.疆域辽阔 D.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5.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之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推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绪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6.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7.公元997年,宋朝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高达11000多万缗,支出却高达12500多万缗。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衰退 B.起义频繁 C.贪污腐败 D.冗官冗兵冗费 8.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保甲法 ④方田均税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9.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 B.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C.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 D.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 10.“让我用德语,否则人们不了解我在说什么……我深信《圣经》及理性……我的心臣服于上帝的话语之中……”上述文献应出自 A.英诺森八世 B.英王亨利八世 C.马丁·路德 D.加尔文 11.“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谴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对这段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体现了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符合世俗封建主的利益 C.亨利八世想利用英国国教剥夺资产阶级财产 D.彻底否定了资产阶级的个人主观努力 12.规定英王为英国教会唯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的文件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 2 -

A.《三十九条信纲》 B.《九十五条论纲》C.《至尊法案》 D.《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 13.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 A.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B.实施西方的法律制度 C.缓和社会矛盾巩固专制统治 D.缩小与西欧国家的差距 14.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 A.实行地税改革 B.开化社会文明 C.引进欧美科技 D.鼓励工商贸易 15.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16.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打扮成主张改革的先师,其目的在于①引导人们重新认识孔子②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依据③利用儒家思想宣扬变法④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17.康梁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发展”是指 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 ③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④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阿奎那 “君权神圣”思想的内容不包括... A.国家是上帝的产物 B.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 C.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 D.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19.英王詹姆斯一世明确提出“君权神授”,其根本目的是 A.从神学角度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B.为推行君主专制统治制造依据 C.宣扬国王是上帝的代理人 D.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 20.斯宾诺莎政治学说的基础是 A.自然权利说 B.政治自由论 C.社会契约论 D.主权在民论 21.洛克认为,自由不等于放任。放任就会使一部分人侵犯其他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自由的真正含义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人身、行动和财产,而不受他人的束缚和强制。这表明洛克的观点是 A.只有民主政体才能保证思想和言论自由 B.只有分权才能防止专制,保障自由 C.只有实行法治,人民才能充分享有自由 D.只有通过新的社会契约,才能实现平等 22.下列政体曾出现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有 ①君主专制 ②共和政体 ③护国政体 ④君主立宪制 ⑤总统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23.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24.参加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美国①不需要建立统一的美利坚政府 ②采取措施防止个人权利的膨胀 ③建立公共权力机关协调社会矛盾 ④政府权力不应受任何力量的制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用心 爱心 专心 - 3 -

25.“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主要原则是 A.联邦制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C.自由平等原则 D.民主原则 26.1792年9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下列人物或派别曾在第一共和国期间掌握政权的

有①君主立宪派 ②吉伦特派 ③雅各宾派 ④热月党人 ⑤拿破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7.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A.推翻君主专制制度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向法治化国家过渡 D.推动工业革命 2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是 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实现了国民一律平等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结束了封建统治秩序 29.宪章派的“人民宪章”体现了工人阶级的什么要求 A.要求选举权 B.要求经济待遇 C.要求改善工作环境 D.义务教育权 30.巴黎公社是建设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尝试,最主要的表现是 A.实行人民普选制,民主选举公社委员 B.规定了公社职员的最高薪金 C.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作风 D.对公职人员实行监督 31.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根据地在政权建设上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建立政治协商制度 B.实行“三三制” C.实行减租减息 D.开展整风运动 32.“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妻子文成公主营建,清代修复。‘布达拉’,梵语意为佛教圣地。”对于上文蕴含信息归纳完整的是①藏族在唐时称吐蕃②唐蕃和亲③佛教文化的历史传承④藏族文化在祖国和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33.1683年,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佳音》诗中写道:“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此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应当是 A.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终于平定 B.清军平定噶尔丹叛乱 C.清军击败沙俄军队收复雅克萨 D.台湾与大陆重归统一 34.下面三个皇帝: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共同的历史作用是

A.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B.建立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实行轻徭薄赋、严刑酷法 D.对内实行开明政策,对外实行开放政策 3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孔子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所适从 B.孔子认为周“礼”非常重要,是实现仁的前提 C.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D.孔子认为“礼”和刑罚是相对立的 36.柏拉图的思想对西方世界有深远的影响。以下对其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