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内空气动力学基础
【2017年整理】燃烧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1、什么叫燃烧?2、浓度和化学反应速度正确的表达方法?化学反应速度如何计量?3、什么是单相反应、多相反应、简单反应、复杂反应、总包反应?4、质量作用定律的适用范围?如何从微观的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理解质量作用定律?试用质量作用定律讨论物质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5、什么是反应级数?反应级数与反应物浓度(半衰期)之间的关系如何?6、常用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的反应级数值的范围是多少?7、试用反应级数的概念,讨论燃尽时间与压力之间的关系。
8、惰性组分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9、Arrhenius定律的内容是什么?适用范围?如何从微观的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理解Arrhenius定律?10、什么是活化能?什么是活化分子?它们在燃烧过程中的作用?11、图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活化能与反应放热(吸热)之间的关系。
12、什么叫链式反应?它是怎样分类的?链反应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3、描述氢原子燃烧的链式反应过程。
14、试用活化中心繁殖速率和销毁速率的数学模型,结合编程技术,绘制氢原子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解释氢燃烧的几种反应的情况。
并讨论:分支链反应为什么能极大地增加化学反应的速度?15、烃类燃烧的基本过程是什么,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析碳反应?如何进行解释?什么样的烃类燃烧时更容易发生析碳反应?如何防止烃类燃烧析碳?16、图解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作用。
17、什么叫化学平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吕·查德里反抗规则的内容是什么?18、什么是燃料的低位发热量和高位发热量?19、试用本章的知识解释,从燃烧学的角度来看,涡轮增压装置对汽车发动机的作用是什么?20、过量空气系数(a)与当量比(b)的概念?21、燃烧过程中,有几种NOx的生成机理?第二章燃烧空气动力学基础——混合与传质1.为什么说混合与传质对燃烧过程很重要?2.什么是传质?传质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什么?3.什么是“三传”?分子传输定律是怎样表述的?它们的表达式如何?(牛顿粘性定律、傅立叶导热定律、费克扩散定律)4.湍流中,决定“三传”的因素是什么?湍流中,动量交换过程和热量、质量交换的强烈程度如何?怎么用无量纲准则数的数值来说明这一点?5.试推导一个静止圆球在无限大空间之中,没有相对运动的情况下,和周围气体换热的Nu数,以及和周围气体进行传质的Nu zl数。
矿井粉尘防治

• 矿尘的产生及计量方式
1) 产生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几乎所有作业均可
产生矿尘,打眼,放炮,装煤(岩), 运煤(岩),卸煤(岩)。
2) 计量方式
有两种方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①.重量法:1m3空气中含有矿尘的毫 克数。毫克/m3
②.计数法:1m3空气中含有矿尘的粒 数。粒/m3
二.煤尘的燃烧、爆炸与防治
2)防止煤尘引燃:
① 防止瓦斯引燃 ② 防止煤尘堆积 ③ 撒布岩粉
3)隔爆措施:
① 分区通风 ② 设置岩粉棚,水槽棚或隔爆水袋
作用:防止灾害扩大。 原理:吸热,降温,消焰
三.尘肺病的预防
1. 减尘措施: ①.湿式打眼; ②.水封爆破和水炮泥; ③.预湿煤体(煤层注水); ④.喷雾洒水(转载点); ⑤.对巷道定期清扫或冲洗,消除煤尘堆积; ⑥.通风除尘(控制风速); ⑦.物理化学除尘(降尘剂除尘,磁化水除
呼吸性煤尘:在评价作业场所粉量:游 离二氧化硅小于10%,空气动力学直径 小于7.07um.。
在评价作业人员接触粉尘时:游离二氧 化硅小于5%,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 7.07um。
呼吸性岩(矽)尘:
在评价作业场所粉尘状况时:游离二氧 化硅大于等于10%,空气动力学直径小 于7.07um的粉尘。
主要内容:
1. 矿尘基础知识 2. 煤尘燃烧爆炸及防治 3. 尘肺病的预防
一、矿尘基础知识
1. 概念: 矿尘是指飞扬在矿内空气中或已经沉落
的各种矿物微粒的总称。 长期悬浮于矿内空气中的矿尘为浮尘。 由于自重而沉落下来的矿尘为落尘。
• 矿尘分类及危害
1) 分类 ①. 煤尘及岩尘 A. 煤尘:一般含义为细微颗粒的煤炭粉尘。 在评价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粉尘状况时,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办公室关于开展煤矿职业卫生情况调查工作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办公室关于开展煤矿职业卫生情况调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已撤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已更名)•【公布日期】2009.12.11•【文号】安监总厅统计[2009]187号•【施行日期】2009.12.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煤炭及煤炭工业正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办公室关于开展煤矿职业卫生情况调查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统计〔2009〕187号)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为做好煤矿职业卫生工作,及时、准确统计煤矿职业卫生信息,掌握煤矿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控制总体情况,为煤矿职业卫生监管监察提供科学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决定对煤矿职业卫生情况开展调查。
现将《煤矿职业卫生情况调查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如遇到问题,请及时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计司联系。
联系人:沈文华、黄兵联系电话:************、64463750、64464327(传真)邮箱:**********************.cn附件:煤矿职业卫生情况调查工作方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办公室二○○九年十二月十一日附件煤矿职业卫生情况调查工作方案一、调查目的通过开展煤矿职业卫生情况调查,掌握各产煤省(区、市)及全国煤矿职业卫生现状,分析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特点和规律,为煤矿职业卫生监管监察提供科学依据,切实加强煤矿职业卫生监管工作。
二、调查范围从事煤炭开采的生产经营单位,包括井工开采和露天开采的煤矿(以下统称“煤矿”)。
不含为煤矿开采服务的煤矿矿井建设施工企业及煤炭洗选厂等其他单位。
三、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煤矿基本情况、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接触职业危害人数、检测点数、达标点数、职业卫生总投入、职业健康体检人数、职业病人数、职业病死亡人数。
粗颗粒物PM25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石油石化行业PM2.5来源
石油石化行业PM2.5来源非常广泛和复 杂,贯穿于生产整个过程。 直接排放PM2.5:燃油锅炉、燃煤锅炉、 加热炉等; 转变成PM2.5:化肥、焦炭、催化、硫 磺等生产装置产生的烟尘和烟气中含有 的元素碳、有机碳化合物、SO2、NOx 、 NH3、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等气体 污染物通过大气化学反应而转变成 PM2.5。
PM2.5 对人健康影响
PM2.5主要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 伤害,包括呼吸道受刺激、咳嗽、呼吸困难、 降低肺功能、加重哮喘、导致慢性支气管炎、 心律失常、非致命性的心脏病、心肺病患者 的过早死。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 PM2.5污染的敏感人群。
如 果 空 气 中 PM2.5 的 浓 度 长 期 高 于 10 微 克/立方米,死亡风险就开始上升。浓度每增 加10微克/立方米,总的死亡风险就上升4%, 得心肺疾病的死亡风险上升6%,得肺癌的死 亡风险上升8%。数据来源于2002年《美国医学会杂志》。
但石油石化行业对PM2.5污染的贡献 到底有多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监测和 研究。
PM2.5成分
PM2.5来源复杂,成分自然也很复杂。主要成分是元素 碳、有机碳化合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其它的常见 的成分包括各种金属元素,既有钠、镁、钙、铝、铁等地 壳中含量丰富的元素,也有铅、锌、砷、镉、铜等主要源 自人类污染的重金属元素。
TSP PM10 PM2.5 1/20
1/5
PM2.5 来源
自然 来源
人为 来源
PM2.5来源
风扬尘土、花粉、真菌孢子、细菌、 火山灰、森林火灾等
直接排放 PM2.5
燃烧过程,如:化 石燃料(煤、汽油、 柴油)燃烧、生物 质(秸秆、木柴) 的燃烧、垃圾焚烧;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环境空气动力学

于8.4时,在所用水溶液中的U(VI)主要是Ca2UO2(C O3)30 (液).结果说明U(VI)的吸附是与矿物粒径大小相关的而与矿物质量无关,碳酸盐矿物会阻碍U(VI)到表面而达到更强的吸附.图5表1参42(陈晓译)X132200700738 JP8和三丙二醇单甲醚混合物在球形液滴燃烧中烟灰的排放=Soo t emissions fro m spherical dro plet flames fo r mixtures o f JP8and tripropylene glycol mono methyl ether[刊,英]/Jun H.Bae Environ.Sci.&Techno l..-2005,39(20).-8008~8013国图研究了混有20%(体积比)三丙二醇单甲醚(TPG ME, CH3[C H2CH(CH3)O]3O H)的JP8(一种煤油燃料)的燃烧过程,考察了燃料成分对具有球形对称的孤立静止液滴燃烧产生烟灰动力学的影响.球形液滴火焰的主要特征是火焰和液滴同圆心以及其一维迁移过程,烟灰在液滴和火焰之间聚集呈雾状或壳状.通过液滴燃烧过程的图片资料推断烟灰聚集的趋势:J P8>JP8+10%TPG ME>JP8+20% TPG ME.含有20%TPG ME燃烧产生的烟灰雾全部消失,烟灰最大的聚集半径是80(!17)nm,取决于燃烧成分.预先汽化产生的液滴直径的平稳增加表明:TPG ME相较于其他成分具有决定性作用,从而使JP8G ME这一多元混合物的燃烧行为几乎与二元混合物的燃烧行为一致.火焰、烟雾层和液滴三部分的整体比例可以在一条曲线上表示出来.图8参38(陈晓译)X132X592200700739 3个选定的杀虫剂衍生物,苯胺灵、扑草胺和特丁塞隆在二氧化钛悬浮液中的非均相光催化反应=Heterogeneous pho to cataly sed reaction o f three selected pesticide deriv atives,propham, propachlo r and tebuthiuro n in aqueous suspensions o f ti tanium dio xide[刊,英]/M.Muneer Chemosphere.-2005,61(4). -457~468国图通过利用UV分光光度计分析监测基质浓度变化以及监测总有机碳(TOC)含量减少与照射时间的关系,研究了3种选定的杀虫剂衍生物,苯胺灵、扑草胺和特丁塞隆在二氧化钛悬浮液中的非均相光催化反应.研究了不同p H值、催化剂浓度、基质浓度、不同类型Ti O2以及存在诸如过氧化氢(H2O2)、溴酸钾(KBrO3)和过硫化铵(N H4)2S2O8、分子氧等电子受体条件下的降解动力学.发现以上因素显著影响降解率.与其他催化剂相比,D eg ussa P25是最有效的催化剂.同扑草胺和特丁塞隆相比,杀虫剂衍生物苯胺灵降解的最快.利用G C/MS分析技术确定了光氧化过程中形成的产物.所有的模型污染物都形成了几个中间产物,产物都用分子离子和质谱碎片模式进行了确定.提出了形成产物的可能机理.图4表3参28(黄擎译)X132200700740基于土壤物理化学和矿物学特性的土壤吸附阴离子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比较研究=y ff f y physicochemical and mineralo gical properties of soils[刊,英]/M. S.Rodr guez-Cruz Chemo sp here.-2005,61(1).-56~64国图环境地学X142200700741太湖多环芳烃的历史沉积记录/刘国卿(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6,26(6).-981~986环图X-9通过分析测定太湖上、下2个典型湖湾(梅梁湾和东山胥口湾)沉积钻孔中多环芳烃的垂直分布和含量特征,结合210Pb定年,重建了该地区多环芳烃的历史沉积记录.研究发现,梅梁湾沉积物PA Hs污染年代早并重于胥口湾,但两地PA Hs污染类型基本相似.在剖面深度0~28cm范围内,梅梁湾和胥口湾多环芳烃的沉积通量范围分别为40~ 320ng cm-2a-1和13~150ng cm-2a-1.自上世纪40年代起,梅梁湾沉积物中的PA Hs通量呈不断上升之势,近25年来增加更为迅速,可能源于太湖北部湖区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而胥口湾的PA Hs污染只在1990年之后才开始加重,并呈急剧增加之势态.太湖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主要为热(燃烧)成因来源,沉积物中高环PAHs的比例呈递增趋势,流域内能源消耗和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增加是其主导因素.多环芳烃的沉积记录很好的反映了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反映了人类活动与水环境污染状况之间的关系,提示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的相对滞后.图6表1参20X144200700742澜沧江流域云南段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姚华荣(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6,26(8).-1362~1371环图X-9环境空气动力学X169200700743城市街道峡谷气流和污染物分布的数值模拟/蒋德海(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2006, 19(3).-7~12环图X-6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中的FLUE N T软件模拟了典型城市街道峡谷中的气流和污染物分布状况.建立的模型包括不同形状的建筑物所构成的街道峡谷和存在高架桥的街道峡谷.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形状的建筑物改变了街道峡谷内的风和湍流分布,从而对街道峡谷内污染物的分布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几何比例相同的街道峡谷里,建筑物外形越趋向于流线型,街道峡谷里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越小;高架桥对街道峡谷内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取决于高架桥相对于街道峡谷的高度和宽度,高度越高、宽度越窄的高架桥其地面污染物的浓度越低;%FL U N T软件对街道峡谷&6&A co mparative stud o adsorpti on o an anionic and a non-ionic sur actant b soils based on E大气环境的模拟结果基本合理,可用于研究城市大气环境问题.图5表1参11X169200700744污染源对建筑小区影响的数值模拟/尤学一(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2006, 19(3).-13~17环图X-6X169200700745泰山降水化学及大气传输的研究/王艳(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6,26(7).-1187~1194环图X-9X169200700746亚洲沙尘暴对沿海地区的影响的案例研究:好的沙尘暴示踪物的结论=Case studies of A sian dust storm i mpacts o n a coastal site:implicatio n of a go od dust storm tracer[刊,英]/K. M.Wai Water,Ai r Soil Pollut..-2005,168(1/4).-59~ 70国图在香港从来没有记录或报道过的大的沙尘暴的发生,然而近年来,通过对大气采样的回归计算分析和化学分析监测到在香港有4起沙尘暴在春季发生.所有的案例表明由来源地转运到香港的沙尘2~5d内就会完成,大气PM10浓度接近或高于欧盟空气质量标准以及美国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沙尘暴采样样品的化学性质与来源地地区样品的性质及香港的数据一致.沙尘暴期间采样样品的地壳组成(Al,Fe,Mn,Ca)的含量至少比正常天气样品的含量高3倍.Fe/Al比和Mn/Al比(而不是Ca/Al比)是这些沿海地区的亚洲沙尘暴的良好的表征,因为这些地区海盐及其它人类起源物质是占主要的,不正常的高Mg浓度水平说明这些样品成分主要来源于地壳而不是来自海边,研究还发现沙尘暴采样样品的颗粒硝酸盐含量高于平常以及当地的采样样品的含量.图5表2参23(陈晓译)X169200700747用于水、废弃物或土壤挥发计算的风洞的数字辅助设计= Numerical-assisted design o f a w ind tunnel used in the estimation of volatilizatio n fro m water,w aste o r soil[刊,英]/J.N.Bal o Envi ron.Techno l..-2006,27(4).-403~409国图对用于确定排放性挥发的、两种风洞内的流动进行了数字化模拟.在接近排放表面的平面上研究了流动方式.详细说明了表征该平面上低速率区的简化表面,所提出的几何学修正,由收敛/发散系统构成,减少了低速率区,系数为2和3.5之间.几乎消除了常规结构中存在的大型旋涡.近排放表面新的速率分布更加均一,因此流动空气应当产生一个更加有效的质量传递.图7参10(方舟译)X169200700748基于韩国天气学分析的亚洲沙尘传输特征=f y yK[刊,英]Y K K W M A ssoc..-2006,56(3).-306~316国图环境生物学X171200700749模拟酸雨冲刷下巴西海滨旱化植物的微形态学和解剖学变化:红果仔和Clusia hilariana=Micro morpholo gical and anatomi cal alterations caused by simulated acid rain in Restinga plan ts: Eugenia uniflo ra and Clusia hilariana[刊,英]/Luzimar C.Da Sil va Water,Air Soil Po llut..-2005,168(1/4).-129~143国图红果仔和Clusia hilariana植株用pH为3的酸雨冲刷40d,在处理后的24h后观察了植物外观伤害程度以及解剖学和微形态学变化.红果仔叶片坏死的程度较深,整个叶片的向轴表皮和部分栅状薄壁组织受到影响,可以观察到过度生长,畸形生长及瘢痕组织分化的现象.在叶片的上、下表面可以发现表皮蜡状物的腐蚀和形态上的变化,叶片上皮也发生些变化,可以观察到气孔周围有变形的小孔同时气孔架也发生破裂.在Clusia hilariana叶片边缘和远轴的叶面上出现坏死的现象,同时出现细胞破裂或者呈浆状,愈生组织,表面蜡状物改变,叶片穿孔,不规律的近轴上皮细胞排列及扭曲的辅助细胞.叶片结构的变化表明红果仔受酸雨的影响较大,Clusia hilariana对酸雨的较强的耐受力与解剖学的特点有关:带有明显表皮凸缘的厚实的表皮,三层更厚实的下皮和叶肉组织.图32表2参39(陈晓译)X171.4200700750池塘河蟹生态养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吴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水生动物遗传育种和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安全与环境学报/北京理工大学.-2006,6(4).-50~54环图X-142X171.4200700751镇江北固湿地的生态修复设计/刘继展(江苏大学农业工程研究院)环境科学与技术/湖北省环科院.-2006,29 (9).-16~18环图X-21X171.5200700752实时定量RT-PCR方法评价壬基酚的雌激素效应/赛林霖(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6,27(9).-1825~1828环图X-5壬基酚是1种环境雌激素物质,以血清卵黄蛋白原作为生物标记物检测壬基酚的最低雌激素效应浓度高于10g/L.利用亚成体青鱼进行不同浓度的(1、10、50、100g/L)壬基酚暴露实验,运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从分子水平上,对青鱼V TG-、VT G-(、C HG-H和CHG-L的基因表达进行了研究,并对低浓度壬基酚的环境雌激素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L浓度的壬基酚暴露组青鱼肝脏的V TG、V TG(、G、G L 基因表达均被显著诱导,说明实时定量R T R能够检测&&Characteri stics o Asian d us t transport based o n s noptic meteoro lo gical anal sis over orea/oo-eun i m J.Air aste anag..:1g/--CH-H CH--PC7。
PM2.5基础概念

简介细颗粒物拼音Xìkēlìwù;PM,英文全称为fine particulate matter2012年11月委员会已确定将PM2.5的中文名称命名为“细颗粒物”。
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其单位为µg·m-3(微克每立方米),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
细微颗粒物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昨日消息,PM2.5的中文名字即将确定为“细颗粒物”,约一个月后正式公布,供全国统一规范使用。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刘青表示,此次换名是“针对PM2.5的特殊个案而设立的”。
命名建议:粉尘(TSP)→飘尘(PM10)→微尘(PM2.5)→霾尘(PM1)在环境科学领域,根据大气污染物存在状态,将其分为气溶胶态污染物(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
来源成分燃烧柴油的卡车,排放物中的杂质导致颗粒物较多颗粒物的成分很复杂,主要取决于其来源。
主要的来源是从地表扬起的尘土,含有氧化物矿物和其他成分。
海盐是颗粒物的第二大来源,其组成与海水的成分类似。
一部分颗粒物是自然过程产生的,源自火山爆发、沙尘暴、森林火灾、浪花等。
PM2.5还可以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转化而成。
而这些气体污染物往往是人类对化石燃料(煤、石油等)和垃圾的燃烧造成的。
在发展中国家,煤炭燃烧是家庭取暖和能源供应的主要方式。
没有先进废气处理装置的柴油汽车也是颗粒物的来源。
在室内,二手烟是颗粒物最主要的来源。
颗粒物的来源是不完全燃烧、因此只要是靠燃烧的烟草产品,都会产生具有严重危害的颗粒物,使用品质较佳的香烟也只是吸烟者的自我安慰(甚至可能因为臭味较低,而造成更大的危害);同理也适用于金纸燃烧、焚香及燃烧蚊香。
健康危害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注意到颗粒物污染与健康问题之间的联系[1]。
在美国,每年由于颗粒物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数约为22000-52000人(2000年数据)[2],在欧洲这一数字则高达20万。
粉尘危害控制技术 2

《矿山防止矽尘危害技术措施暂行办法》
法律措施
★1987年2月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防治条例》
《粉尘作业工人医疗预防措施实施办法》
★1995年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002年5月1日开始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粉尘的职业接触限值
★ 1979年卫生部颁发 《工业企业卫生标准》9种 ★ 1996年又增加粉尘卫生标准总共达49项 ★ 2002年4月8日卫生部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 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规定的粉 尘标准为47项
粉尘的化学成分、浓度和 接触时间是直接决定粉尘 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 度的重要因素。由于粉尘 性质不同,所以对人体所 造成危害也不同。
二、粉尘的理化性质及卫生学意义
1.粉尘的化学成份
岩尘:
岩尘中游离二氧化硅(SiO2)含量多数在30-50%
常见围岩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砂岩 SiO2 含量 页岩
Mixed dust
煤矽尘 电焊烟尘
一、生产性粉尘的分类
2、按粉尘粒子大小
可见粉尘:直径>10um 显微粉尘:直径10-0.1um 超显微粉尘::直径:0.1-0.001um
粉尘分类
固有粉尘:直径>10um 云:直径10-0.1um 烟:直径:0.1-0.001um
一、生产性粉尘的分类
3、按进入机体的情况
非吸入性粉尘:
AED >15um的尘粒称为非吸入性粉尘
可吸入性粉尘(inhaler dust)
AED<15um的粒子称可吸入性粉尘
呼吸性粉尘(respirable dust)
直径<5um的粉尘称为呼吸性粉尘
浙江省矿山粉尘防治技术规范(暂行)

浙江省矿山粉尘防治技术规范(暂行)2014-12 -2发布 2015-01 -01 施行联合发布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浙江省环境保护厅目录前言 (2)1 适用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3)4 总则 (4)5 矿山开采区粉尘防治管理 (5)5.1 覆盖层剥离作业 (5)5.2 钻孔作业 (5)5.3 爆破作业 (5)5.4 铲装作业 (5)6 矿山矿石加工区粉尘防治管理 (5)7 矿山储运粉尘防治管理 (6)7.1 成品料堆场 (6)7.2 运输车辆 (7)7.3 运输道路 (7)7.4 胶带运输 (7)8 矿山相关区域粉尘防治管理 (7)8.1 排土场、尾矿库、固废场和办公生活区粉尘防治管理 (7)8.2 基建期粉尘管理 (8)9 矿山粉尘防治管理制度及效果评价 (8)9.1 矿山粉尘防治管理制度 (8)9.2 矿山粉尘检测 (8)9.3 矿山粉尘防治效果评价 (9)附录A 矿山粉尘防治成效检查评价方法 (10)附录B 矿山粉尘防治效果达标检查评价方法 (13)前言本规范(暂行)是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的总体要求,总结近年来我省矿山粉尘防治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对矿山开采、破碎、储运等生产过程产生的粉尘进行管控,开展矿山粉尘防治效果评价的标准。
本规范(暂行)共分9章。
内容包括: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矿山开采区粉尘防治管理、矿山矿石加工区粉尘防治管理、矿山储运粉尘防治管理、矿山相关区粉尘防治管理、矿山粉尘防治管理制度及效果评价。
本规范(暂行)以源头控制为重点,涵盖整个矿区生产的全过程,规范了矿山粉尘的防治措施,提出了矿山粉尘防治效果评价方法和相关管理制度。
本规范(暂行)广泛地征求了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局及相关矿山企业的意见,经反复论证和修改审查定稿。
本规范(暂行)由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和浙江省环境保护厅联合发布和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一地点,大气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大气压还随时间而变.一天当中, 通常上午九至十时气压最大,下午三至四时气压最小.一年四季的气压值 也不同.大陆上冬季气压最大,夏季气压较小.海洋和大陆相反,夏季气 压大,冬季气压小
2.1.3 空气的密度、比容
单位体积空气所具有的质量称为空气的密度,用符号ρ表 示。空气可以看作是均质气体,故:
M
V
式中 M——空气的质量,kg V——空气的体积,m3 ; ρ——空气的密度,kg/m3;
当空气的温度和压力改变时,其体积会发生变化。所以空 气密度是随温度、压力而变化的,从而得出空气的密度是空 间点坐标和时间的函数。如在大气压P0为101325Pa,气温 为0℃(273.15K)时,干空气密度ρ0为1.293 kg/m3。
国际单位制还规定摄氏(Celsius)温标为实用温标,用t 表示,单位为摄氏度,代号为℃。摄氏温标的每1℃与热 力学温标的每1K完全相同,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T 273.15 t
井下采掘作业地点气象条件规定
干球温度 ℃
相对湿度,℃
风速(m/s)
备注
≤28 ≤26
不规定 不规定
≥18
不规定
温度与体力消耗
标准大气 压 atm
帕斯卡 1
10-5
0.101972
0.101972×10-4
7.50062× 10-3
9.86923× 10-6
公斤力/ 9.806 9.80665×
米2
65
10-5
1
1×10-4
7.35559× 9.67841×
10-2
10-5
毫米汞 133.3 1.33322×
柱
22
10-5
13.595
1.3595×10-3
1
1.31579× 10-3
标准大 10132
气压
5
1.01325
10332.3
1.03323
760
1
需要清楚的几个概念
空气的压力大小可以用仪表测定; 一年中的空气压力变化在4~5.3MPa 压力单位:Pa 1Pa=1N/m2 1MPa=103KPa=106Pa 1标准大气压=101.325KPa 1公斤力/厘米2(工程大气压) =0.1MPa (气腿凿岩机) 为了比较大气压的大小,在1954年第十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科学家对
在矿井通风中,空气流经复杂的通风网络时,其温度和压力将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 化都将引起空气密度的变化,在实际应用中要特别注意。
湿空气的密度是1 m3空气中所含干空气质量和水蒸气质量
之和:
d v
式中,ρd—1m3湿空气中干空气的质量,kg ; ρv—1m3湿空气中水蒸气的质量,kg。
由气体状态方程和道尔顿分压定律可以得出湿空气的密度计算 公式:
空气的比容是指单位质量空气所占有的体积,用符号 υ(m3/kg)表示,比容和密度互为倒数,它们是一个状 态参数的两种表达方式。则:
V 1 M
2.1.4 空气的粘性
当流体层间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流体内部两个流体层的接触面上,便
产生粘性阻力(内摩擦力)以阻止相对运动,流体具有的这一性质,称作
流体的粘性。
根据物理学的分子运动理论,空气的压力可用下式表示:
P 2 n( 1 mv 2 ) 32
空气的压力:单位体积内空气分子不规则热运动产生的总 动能的三分之二转化为能对外做功的机械能。
压力单位换算表
单位名 称
帕斯 卡 Pa
巴 bar
公斤力/ 米2 mmH2O
公斤力/厘米2 (工程大气压
) at
毫米汞柱 mmHg
0.003484 P 1 0.378Ps
273 t
P
式中,P——空气的压力,Pa ; t ——空气的温度,℃ ; Ps——温度t时饱和水蒸气的分压,Pa ; φ ——相对湿度,用%数表示。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单位体积空气所能容纳的水蒸气量是有极限的, 超过这一极限值,多余的水蒸气就会凝结出来。这种含有极限值水蒸气的 湿空气叫饱和空气,其所含的水蒸气量叫饱和湿度,用ρs表示;此时的 水蒸气分压叫饱和水蒸气压,用Ps表示。
0.5~1.0
上限
0.3~0.5
至适
不大于0.3
增加工作服保暖 量
2.1.2 压力(压强)
空气的压力也称为空气的静压,用符号P表示。压强在矿井 通风中习惯称为压力。它的本质是空气分子热运动对器壁 碰撞的宏观表现。
其大小取决于在重力场中的位置(相对高度)、空气温度 (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湿度和气体成分等参 数(展开)。
y
由牛顿内摩擦定律得:
V
F du
dy
式中,F ——内摩擦力,N;
S ——流层之间的接触面积,m2;
μ ——动力粘度(或称绝对粘度),Pa.s。
当流体处于静止状态或流层间无相对运动时,du/dy=0,则F=0。矿
井通风中常用运动粘度,用符号ν(m2/s)表示:
影 响 流 体 粘 性 的 主 要 因 素
2.1 空气主要物理参数
主要内容
正确理解和掌握空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是学习矿井通风的基 础。
与矿井通风密切相关的空气物理性质有:温度、压力(压 强)、密度、比容、粘性、湿度等。
T 273.15 t
2.1.1 矿内空气温度
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状态的物理量。测量温度的标尺简 称温标。热力学绝对温标的单位为K (Kelvin)(开氏温 标),用符号T表示。热力学温标规定纯水三态点温度 (即汽、液、固三相平衡态时的温度)为基本定点,定 义为273.15K。
第二章 矿井空气流动基本理论(第三节)
第二章 矿井空气流动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 1、空气的物理参数----T、P、Φ、ν、ρ; 2、风流的能量与点压力----静压,静压能;动压、动能;位能; 全压;抽出式和压入式通风时的相对静压、相对全压与动压的关系 3、能量方程 连续性方程;单位质量能量方程、单位体积能量方程 4、能量方程在矿井中的应用----通风能量坡度图 本章的难点: 点压力之间的关系 能量方程及其在矿井中的应用
温 度
气体和液体的粘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
现场应用
2.1.5 矿内空气的湿度
矿内空气湿度是指矿内空气中所含水蒸汽量。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含湿量
绝对湿度——指每1m3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汽量的质量。
v
Mv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