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高起专)

合集下载

《土地资源学》第一章

《土地资源学》第一章
NKS
谢谢
土地资源学的学科体系
1
土地资源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地理学、 土壤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2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土地资源的形成、分 布、数量、质量、评价、利用、保护和管理等方 面。
3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室内实验、 遥感监测、数学模拟等多种方法。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地、牧业用地、城市和工业用地等类型。
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地域性
土地资源的分布受到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 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分 布特点不同。
集中性
土地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集中 性,某些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优越 和资源丰富,成为土地资源密集 区。
动态性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然 环境的变迁,土地资源的分布也 在不断变化。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挑战与对策
挑战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 这些挑战对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采取更加 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土地利用。
对策
为应对这些挑战,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措施,包括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推广节约 集约用地、促进科技创新、完善法律法规等。这些对策旨在提高土地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03
土地资源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土地资源的形成是自然和人文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土地资
源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形成过程,需要经过数百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逐渐
形成。
土地资源的演变过程
土地资源的演变受到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共同影响
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地质运动等,人文因素如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等,这些因素都会导 致土地资源的变化。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科目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科目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科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涉及土地资源的规划、开发、利用和管理的综合性学科。

考研科目主要包括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管理学、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土地法规政策等。

土地资源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该课程主要研究土地资源的形成、分布、利用和管理等基本理论和方法。

学生需要学习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评价和规划等内容,了解土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掌握土地资源的调查、调查和评价的基本方法。

土地资源管理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该课程主要研究土地资源的管理原理、方法和技术。

学生需要学习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了解土地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等基本技能。

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该课程主要研究土地资源评价和监测的原理、方法和技术。

学生需要学习土地资源评价和监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土地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掌握土地资源监测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土地法规政策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之一。

该课程主要研究土地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学生需要学习土地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基本原理和内容,了解土地管理的法律责任和工作程序,掌握土地管理的法律手段和方法。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科目主要包括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管理学、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土地法规政策等。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科目,可以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益,为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有志于从事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学生,能够加强对这些科目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土地资源学》第一章绪论课件

《土地资源学》第一章绪论课件
1.1 土地科学进展与展望
1.1.1 土地科学概念
土地科学——是以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为基础,以土 地类型、质量、数量、空间分布和供求矛盾作为研究对象, 具体研究土地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土地利用与保护,土地 整治与管理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如何持续利用土地。
1.1.2 土地科学的属性与研究内容
态段—生态立地—生态元素。


19
国内外土地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3、国内外土地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土地资源学
河南农业大学教学课件
教学安排

1、学时安排:理论讲授34学时,

实验6学时

2、参考文献


3、主要内容
河南农业大学教学课件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秋兵编著,《土地资源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地 2、陈焕伟编著, 《土地资源调查》,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
资 3、傅伯杰著, 《土地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
源 4、倪绍祥编著, 《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 (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学 5、《中国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能力研究》, 石玉林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河南农业大学教学课件
主要参考文献
6、戴旭著, 《农业土地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科学出版社,1995年
地 7、四川土地资源调查办公室编, 《四川土地 利用现状调查技术手册》,1992年
然、社会和经第六章 土地资源评价

第七章 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
土地资源的功

第八章 土地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学(高起专) 地质大学期末开卷考试题库及答案

土地资源学(高起专) 地质大学期末开卷考试题库及答案

土地资源学(高起专)名词解释1. 土地生态系统(8分)参考答案:是由土地中的生物、环境、等要素组成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统一体。

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包括地上层、地表层和地下层的一个立体系统。

2. 土地利用空间动态监测(8分)参考答案:是在已经进行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一定时期的土地类型的变化情况以及与之相关的权属、行政界线等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行为。

3. 土地整理(8分)参考答案:是对土地权属和土地的用途、布局、结构等的调整,是对土地地形、地貌、地力、水土状况和生态环境的治理。

4. 土地资源类型(8分)参考答案:性质或质量相对均一或利用现状、潜力和适宜性相对一致,并占有一定空间位置的土地资源单元。

填空题5. 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___(1)___ 、___(2)___ 和___(3)___ 三个方面,它们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6分)(1). 参考答案: 光(2). 参考答案: 温(3). 参考答案: 水6. 评价某一区域的太阳辐射条件可用___(4)___ 、___(5)___ 和___(6)___ 来表示。

(6分)(1). 参考答案: 光照强度(2). 参考答案: 光照长度(3). 参考答案: 光照质量问答题7. 土地收购储备的作用?(13分)参考答案:有利于增强政府调控土地供应的能力;有利于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有利于土地资产的优化配置,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有利于推行土地招标拍卖制度,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土地市场;有利于增加政府土地收益。

8. 土地资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3分)参考答案: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土地资源构成因素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影响;区域土地资源数量性质的调查;土地资源分类;土地资源质量性质的评价;区域土地资源概况及土地资源的开发规划、土地资源开发、土地资源利用保护、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等。

9. 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论述如何科学地开发土地资源?(30分)参考答案:与其它资源相比,土地资源是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的一种资源,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持续利用,是实现资源与环境的持续性、社会持续性、经济持续性的重要课题,这就决定了要科学地开发土地资源。

高考专业详解-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

高考专业详解-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

土地资源管理一、专业简介1.专业初识土地资源管理是管理学的一部分,是与自然科学相交叉的一门社会科学。

它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经济管理理论和新的测量技术、信息技术,对土地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估。

由于土地资源的多样化,有的学校,特别是一些财经、经贸类的学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还有细分到各种方向的专业。

例如有的学校设有房地产方向的专业,主要研究房地产用地资源和房地产开发的环节。

2.学业导航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土地规划、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环境科学技术、应用经济学。

主要课程:土地资源学、土地规划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学、测量学、土地信息系统等。

3.发展前景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比如在房地产方面,房地产开发企业大量涌现,对加快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总量过多、结构不尽合理、竞争无序等问题,这就需要专门的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来解决。

二、人才塑造1.考生潜质关注退耕还林的进展情况,关注国家土地利用状况,常了解土地使用情况,收集地价信息,设想过城市土地的利用,关注国家土地资源政策,对土地价值评估感兴趣等等。

2.学成之后本专业培养具备土地经济、地政管理、土地规划、土地测量等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制度;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以及较强的组织决策和经营管理能力;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熟练地应用英语,能从事城市及城郊土地资源开发、土地资源利用及地政管理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

3.职场纵横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的工作;也可以在市、区、县、乡镇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工作;房地产方向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还可以去相关的房地产管理部门、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企业公司、银行以及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

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土地资源学 (Land Resources ) 课程编码:Z301255总学时/总学分:24/1.5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24/1.5适用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开课单位:农学院一、课程性质及目的土地资源学课程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是土地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应用性、技术性等特点。

是为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规划等后续专业课程奠定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技能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课程学习了解土地资源学的发展,国、内外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等相关知识;掌握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组成要素等基本知识,土地人口承载潜力区域分析以及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保护与整治等基本理论;重点掌握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的划分方法及分类系统的基本知识,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基本技能。

从而为全面、科学地从事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一节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1.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 2.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第二节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及方法:1.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2.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土地资源学的发展及趋势:1.国外土地资源的发展及特点2.中国土地资源学的发展及特点3.土地资源学的发展前景教学要求:重点掌握土地、土地资源概念以及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理解土地、土壤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土地资源学的发展及趋势。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

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2学时)第一节土地资源的自然组成要素特征分析:1.气候 2.地学 3.水文4.土壤5.生物第二节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特征分析:1.土地所有制和使用制度 2.土地资源的区位特性 3.土地经济生产力和土地报酬规律教学要求:理解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以及土地报酬递减律;重点掌握土地的区位特征。

土地资源学 第2章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与功能

土地资源学 第2章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与功能
2. 植被生态要素
地球表面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由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两大部分组成。生物环境部分主要包括 初级生产者,即全部绿色植物或某些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因此,植被是一个重要的生态要素。
3. 植被要素的稳定性
植被是土地构成要素中不稳定的、易变的要素。同时植被又是土地资源区域构成的稳定因素,尤 其在区域土地利用中,必须考虑有个稳定的植被组成,促进土地资源的稳定、健康与可持续利用。
1. 光照资源
光照资源主要指太阳辐射及其光照指标等。太阳辐射是由太阳发射的电磁波、短波辐射穿透大气 层到达地球表面,其中一部分被地球表面吸收变为长波辐射,它是地球表面一切过程的能量基础。 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光照指标主要有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和光照质量。
2. 热量资源
太阳的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以后,大都转变为长波辐射。这就是地球表面的热量来源,也是土地资 源利用中的一切生物化学过程主要的热量来源。
3. 降水资源
降水是指从大气落到地面的液态水或固态水,包括雨、雪、冰雹等。与降水对应的水分运动是蒸 发,它是指液态水转化为水汽的过程。水是土地资源及其生产潜力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1 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
2.1.2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
2.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
2.1.1 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
1. 地质构造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构造运动在整个地球演化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它不断改造旧的、建设新的地质构造和地表地貌, 控制着海陆分布、气候状况和生物的演化环境,进而影响土地资源的利用。各个时期的构造运动, 特别是新构造运动的结果,造成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局势。
2. 地貌类型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1)山地与丘陵 (2)平原
3. 地表物质组成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土地资源学 考核标准

土地资源学  考核标准

《土地资源学》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网络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1、考核对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国土资源管理专业、国土资源调查(网络教育)的高起专或专升本学员。

2、命题依据:本考核说明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网络教育)本科教学大纲》为依据编制。

本考核说明是考试命题的依据。

3、考核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以实用为最终目的,因此,考核的要求重点是考察学员对土地资源学中基本理论、方法、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要求学员记住一些主要的基本概念、名词术语和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方法,不要求学员死记许多具体的细节内容和编程,通过技能训练实践过程逐步巩固所学知识。

4、命题原则:在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所规定的目的、要求和内容范围之内命题。

在教学内容范围之内,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考察学员对所学知识应用能力的试题,不属于超纲。

试题的题目小而多,覆盖面广,并突出要点。

试题以概念、名词术语和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要素分析等为主。

5、试题题型:有是非题、填空题、选择题和应用题等四种题型。

(1)是非题: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员对土地资源学概念、名词术语的正确理解情况。

(2)单选题或多选题:给出一些有关土地资源学特点,要求学员从题后给出的供选择的答案中选择最合适的答案,补足这些叙述。

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员对各种土地资源学和方案设计方法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3)应用题: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员理解土地资源学的基本理论,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考核时以综合思考题在线答疑或提交实习报告的形式实现。

6、考核形式:采用章节自测、在线综合测试、实习报告撰写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平时考核:视平时作业(包括平时章节自测和实习报告)的完成情况给分,占考核总成绩的40%,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平时作业者,通过章节自测方可得满分;期末考核:采用在线综合测试,它占总成绩的60%,答题时限120分钟。

其中主观题在规定时间内上传答案后,由主讲讲师、技术团队按照答题要点负责判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资源学(高起专)
名词解释
1. 土地生态系统(8分)标准答案:是由土地中的生物、环境、等要素组成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统一体。

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包括地上层、地表层和地下层的一个立体系统。

2. 土地利用空间动态监测(8分)标准答案:是在已经进行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一定时期的土地类型的变化情况以及与之相关的权属、行政界线等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行为。

3. 土地整理(8分)标准答案:是对土地权属和土地的用途、布局、结构等的调整,是对土地地形、地貌、地力、水土状况和生态环境的治理。

4. 土地资源类型(8分)标准答案:性质或质量相对均一或利用现状、潜力和适宜性相对一致,并占有一定空间位置的土地资源单元。

填空题
5. 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___(1)___ 、___(2)___ 和___(3)___ 三个方面,它们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6分)(1). 标准答案: 光(2). 标准答案: 温(3). 标准答案: 水
6. 评价某一区域的太阳辐射条件可用___(4)___ 、___(5)___ 和___(6)___ 来表示。

(6分)
(1). 标准答案: 光照强度(2). 标准答案: 光照长度(3). 标准答案: 光照质量
问答题
7. 土地收购储备的作用?(13分)
标准答案:有利于增强政府调控土地供应的能力;有利于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有利于土地资产的优化配置,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有利于推行土地招标拍卖制度,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土地市场;有利于增加政府土地收益。

8. 土地资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3分)
标准答案: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土地资源构成因素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影响;区域土地资源数量性质的调查;土地资源分类;土地资源质量性质的评价;区域土地资源概况及土地资源的开发规划、土地资源开发、土地资源利用保护、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等。

9. 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论述如何科学地开发土地资源?(30分)
标准答案:与其它资源相比,土地资源是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的一种资源,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持续利用,是实现资源与环境的持续性、社会持续性、经济持续性的重要课题,这就决定了要科学地开发土地资源。

解答的要点如下:
1)必须明确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2)在土地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3)科学地开发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必须还要求对土地的开发进行可持续利用评价。

4)只有清楚地了解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模式,才能更好地协调两者的矛盾,为正确地处理两者的关系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只有科学地开发土地资源,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名词解释
1. 土地资源学(6分)标准答案: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组成、特性、分类、数量、质量、空间分异与时间变异规律以及合理利用与保护的科学。

2. 农用地(6分)标准答案: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是土地资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3. 土地分类(6分)标准答案: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将单个的土地单位按质的共同性或相似性进行不同程度的抽象与归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