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
灿烂的青铜文明(合集5篇)

灿烂的青铜文明(合集5篇)第一篇:灿烂的青铜文明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周时期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的发展的情况;知道著名的青铜器代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2、通过分析带枷的奴隶和殉葬奴隶图,理解奴隶制度下奴隶的悲惨生活。
3、认识灿烂的青铜文明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基础上的,是奴隶创造了灿烂的奴隶制文明。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难点:对青铜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自主学习:1、在,我国已经出现青铜器。
是我国青铜器的灿烂时期,表现出、有、。
2、与商周同时期,我国成都平原也盛行了一种独特的青铜文明是文化。
此外我国的陶瓷也也很发达,因此,我国是世界上家。
所以中国在英语中被称为。
3.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相继出现了被称为“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在时候都已经有了,而且还出现了牲畜圈养以及王室的牧场。
因此、、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合作探究:1我国什么时期开始出现青铜器?著名的青铜器代表有哪些2﹑用自己的话概括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3、什么是青铜文明,其表现在哪些方面?4﹑夏、商、西周时期奴隶的悲惨生活与这时期的灿烂的青铜文明有什么关系?课堂检测:1、()是我国青铜器文化的灿烂时期A夏朝B商C西周D东周2、世界最大的青铜器是()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青铜立人D青铜神树3、()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A日本B美国C英国D中国4、商朝手工业中最为突出的是()A纺织业B制陶业C青铜铸造业D冶铁业5、下列器具中,那一项是夏朝人不曾使用的()A青铜器B玉器C陶瓷D铁器6、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主要劳动力是()A.奴隶B.农民C.工人D.农奴7、以下关于夏、商、西周时期奴隶的处境,说法错误的是()A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B没有人身自由C可以随意的买卖D有自己的土地8.古代人们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豪奢生活,由此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以外,还有A.装饰品B.食器C.乐器D.盛水器具9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青铜器②陶器③石器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①③第二篇:灿烂的青铜文明《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稿)【学前必知】1999年国家主席江泽民以中国政府的名义送给联合国一个“世纪宝鼎”;在2003年中央电视台联欢晚会上,全国56个民族的代表都把自己家乡的土倒在同一个鼎里,寓意56个民族是一家;“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7-5 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
2.认识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学习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学习难点]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㈠学习课本26页、27页“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完成下列思考题:1、青铜铸造业:⑴、青铜器的出现在什么时期?⑵、青铜器的盛行于什么时期?⑶、当时的青铜器有什么特点?⑷、当时青铜器中代表作品有什么?⑸、当时的青铜器主要用来干什么?⑹、“三星堆”文化出现在什么时期、什么地点、主要的作品有哪些?2、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⑴、世界上最早有陶器的国家是哪个?⑵、什么时期,我国就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⑶、当时的玉器雕刻的工艺如何?㈡学习课本27页“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完成下列思考题:1、说一说当时农业和畜牧业各有什么特点?2、什么叫青铜文明?㈢学习课本28页“奴隶的悲惨生活”完成下列思考题:1、奴隶的悲惨体现在哪些方面?二、课堂小结:通过本课学习,我学到了······我掌握了······我明白了······三、达标检测,巩固提高一、单项选择题1.我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后代称“五谷”的农作物,我国已经具备的时期是() A.夏朝B.商朝 C.夏商D.商周2.“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这是著名的历史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在1959年视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
下列文物出土于殷墟的是()A.司母戊鼎B.青铜立人像 C.青铜面具D.青铜神树3.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 A.中国B.印度 C.埃及D.古巴比伦4.“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人教版七上历史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

朱田中学七年级历史学科导学案(新授课)主备人:朱俊芳审批人:学案编号:2------2 班级:姓名:小组:
课题第5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
.2.认识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
3.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二、重点、难点
1.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2.难点: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
三、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用10分钟精读一遍教材,解读预习案中的问题。
2.利用20分钟独立完成探究案,找出自己的疑惑或需要探究的问题
预习案
图1 图2
探究案。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

5 灿烂的青铜文明【课程标准】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课程导入】左图是我们即将学习的距今三千多年商朝奴隶主使用的器皿。
想一想,距今约五六千年,原始居民使用的器皿是什么样子?那么,它们在质料、制作工艺上有什么不同呢?“China”是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它的另一个意思是“瓷器”。
那么,瓷器是什么时候在我国出现的呢?那时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有瓷器吗?距今三千年左右的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农业大国,你知道它的特点吗?奴隶是夏、商、西周灿烂文明的直接创造者,他们的地位怎样?能享受自己创造的成果吗?【知识网络】以上这些问题,通过学习这一课就会清楚的。
【情景创设与问题设计】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创设情境一:商周时期青铜器图片1、商周时期青铜器有哪些种类?2、概括青铜制造业有哪些特点?3、归纳这一时期手工业上除了青铜器的制造外,还有其它的手工业吗?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创设情境二:阅读课文P27第二子目内容4、商代的农业、畜牧业、商业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三、奴隶的悲惨生活创设情境三:看课文P28图片《商朝戴枷的奴隶佣》和《殉葬奴隶遗骸》5、与“灿烂的青铜文明”相比,奴隶们却过着悲惨的生活,根据下列资料,说说奴隶们的悲惨生活表现在哪些方面?【经典试题解析】(2008年,广东省)商周时期,手工业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A.纺织业 B.制瓷业C.青铜制造业 D.造纸业【方法归纳】(1)歌谣学习法灿烂的青铜文明歌原始社会到末期,我国已有青铜器。
夏朝种类渐增多,商朝青铜灿烂期。
司母戊鼎工艺精,四羊方尊造型奇。
奴隶生活多悲惨,非人待遇好辛酸。
戴着枷锁搞生产,没有自由和饱暖。
命贱不如牛和马,人祭人殉任屠杀。
(2)表格归纳法通过表格,归纳出夏、商、西周手工业部门及发展水平等基本信息。
通过归纳可以使我们认识到:我国发达的手工业不仅是青铜制造业“一枝独秀”,而且是全面发展。
(3)知识网络学习法通过知识网络,有机串联本课所学重点知识,既直观清晰又便于理解记忆。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1.掌握夏、商、周青铜器的特点、代表作品;农业、畜牧业的发展及表现;奴隶的悲惨命运等基础知识。
综合归纳:夏、商、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统治的基础之上。
2.认识夏商周的青铜文明包括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的繁荣;培养我们对历史图片识别能力3.体会和学习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认识我国的青铜文明闻名世界,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及对历史文物的热爱。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学习难点:对青铜文明的理解三、学习方法:1、阅读理解,概括提炼知识要点。
2、集体讨论。
四、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请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并在课本做好标记。
)1、青铜器何时开始出现?2、夏、商、西周时期灿烂的青铜文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特点?3、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在何朝?其代表作?(二).合作探究: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请你再次认真阅读课文并思考“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的表现”?为什么称这一时期的文明为青铜文明?材料分析:材料1:在河南安阳发掘出十一个商朝王陵,王陵里埋着很多陪葬的人,武官村大墓里陪葬的人有300多,还有大量牲畜。
材料2:在安阳,发现了191座祭祀坑,人骨一千多具,其中绝大多数是15岁到35岁的青壮年男女。
他们死得很惨,有的被肢解,有的被腰斩……据材料回答:(1)材料1和材料2分别反映商朝实行什么制度?(2)殉难者的身份是什么?(3)这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三)、自我检测1、青铜器生产在商朝时获得大发展,主要体现在( )①生产规模大②形状独特③品种多④工艺精美A ①②B①②③ C ①③④D②③④.2、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形成的时期大约是在( )A 夏商B 商周C 尧舜禹时期D 西周3、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 )A 中国B 印度C 埃及D 英国4、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在( )A 夏B 商 C西周 D 东周5、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 )A 司母戊鼎B 四羊方尊C 青铜立人像D 青铜面具6、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是( )A 祭祀和贵族使用B 农业生产C 老百姓的日用品D 艺术品7、下列青铜器属于商朝制造的是( )①司母戊鼎②青铜神树③大型青铜立人像④四羊方尊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8、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位于下列哪一地区( )A 黄河流域B 长江流域C 成都平原D 太湖流域9、我国开始烧制原始青瓷是在( )A 原始社会末期B 夏朝C 商朝D 西周10、关于商周时期奴隶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中大量使用B 奴隶有一定的人身自由C 奴隶进行集体劳动D 奴隶主可以任意杀死奴隶11、下列关于西周农业生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五谷”已经齐备B 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C 使用青铜农具D 牛耕逐渐推广12、在商朝的墓葬中发现有许多奴隶同车马、狗等葬在一起,这种现象说明( )A 商朝已饲养狗B 商朝已有了马拉车C 商朝有、存在殉葬恶习D 奴隶地位低。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化》导学案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掌握青铜器的发展、代表及特点,了解奴隶的悲惨境遇。
2、初步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初步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念揭示奴隶制文明本质及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
3、认识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青铜器的代表及其高超工艺。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青铜文明。
【学习过程】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1、我国出现青铜器的时间是社会末期,社会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其中著名的青铜器代表是巨大的和造型奇特的。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瞩目。
3、除青铜制造业外,商周时期的业和业也很发达。
4、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形成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化。
5、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主要的生产方式是业,主要劳动力是。
6、思考:“动脑筋”(第26页)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第一子目: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结合第26、27页插图,识读图形,记住名称并讨论回答:为什么说商朝时期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第二子目: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1、通过学习,知道我国奴隶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和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
第三子目:奴隶的悲惨生活1、依据第28页图,竞答我国奴隶社会中奴隶的生活状况。
2、解决思考题;动脑筋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青铜器:出现时间,灿烂时期;特点是品种多、水平高、手工业:代表、。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教师寄语尽力学习,实现妄图!一、学习目标一、了解夏、商、周时期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的进展的情形;明白闻名的青铜器代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二、通过度析带枷的奴隶和殉葬奴隶图,明白得奴隶制度下奴隶的凄惨生活。
3、熟悉灿烂的青铜文明是成立在奴隶主对奴隶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基础上的,是奴隶制造了灿烂的奴隶制文明。
学习重点青铜器的精湛工艺学习难点对青铜文明的熟悉和明白得二、自主学习自学方式:依据以下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觉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任务一:阅读教材第26~27页,在讲义上标出知识点并回答以下问题一、我国什么时期开始显现青铜器?闻名的青铜器代表有哪些?二、青铜文化代表有哪些?3、用自己的话归纳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农业、畜牧业进展的大体情形。
任务二:阅读教材第28页,一、举例说明奴隶的凄惨命运。
二、试探回答教材第28页的动脑筋三、合作探讨;疑难问题、拓展问题一、我的问题:…‥二、咱们的问题:…‥3、教师的问题:①猜想一下那时奴隶们如何制造青铜器?②夏、商、周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都很发达,什么缘故以“青铜”作为那时文明的象征呢?③、某鼎铭文记载:“五个奴隶等于一匹马加一丝”。
这说明了什么?4、拓展延伸: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是中原地域青铜文化的代表;“三星堆”文化是我国西南地域的代表。
这两种文化有所不同,什么缘故?四、课堂小结(知识、方式)学生先总结,教师再归纳总结。
五、达标训练一、闻名的商朝司母戊鼎能够证明我国商周时期()A、奴隶制的高度进展B、农耕文明显现原始C、奴隶的命运十分凄惨D、青铜工艺水平精湛二、我国古代南方青铜文化的代表是()A、元谋人文化B、河姆渡文化C、三星堆文化3、世界上最先发明磁器的国家是()A、中国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4、在夏、商、周奴隶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部门是()A、农业B、手工业C、商业D、畜牧业五、在奴隶社会中,从事经济生产的主若是()A、奴隶主B、奴隶C、平民D、诸侯六、商朝时的贵族能够把某些人随意转让和生意,乃至杀死或活埋,而贵族不受惩罚。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七年级历史(上)导学案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班级小组姓名主备人_______ 二次审核_______【学习目标】1、掌握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器铸造业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畜牧业发展的状况;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
【学习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学习难点】青铜文明的概念、表现;奴隶的悲惨生活与青铜文明的关系【课时设计】一课时【教学流程】【自学为先预习为主】(阅读教材,并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1.在原始社会末时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四羊方尊、司母戊鼎。
2.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时期就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
4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5.商周时期的生产中,大量使用奴隶,奴隶主可以把他们随意转让和买卖,甚至可以做祭品和随葬品。
【合作探究,风采展现】第一步:【对学纠错,生成问题】1、2、第二步:小组内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提出的问题。
1、夏、商、西周青铜器制造业演变的过程?青铜制造业的特点?答:① 1、原始社会末期:出现青铜器2、夏朝:种类增多3、商朝:灿烂期4、西周:种类增多,大量用于祭祀。
②青铜制造业的特点(4个):规模大;种类多;工艺精美;分布地区广泛2、夏、商、西周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答:1、商周时期:“五谷”齐备2、知道选种、施肥、治虫害;3、使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
3、课本28页动脑筋?(怎样看待“青铜文明”)答:夏、商、西周出现灿烂的“青铜文明”,主要是由于:1、占有大量奴隶,进行分工协作,提高了劳动效率; 2、出现专门的脑力劳动者;但是这种“青铜文明”是建立在奴隶悲惨的命运之上的,是残酷的,倒退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
时间:2014-9-17 地点:多媒体室302 教师:关鑫
一、学习目标:
1.观察思考青铜器比原始社会的工具有哪些优点?它怎样促进当时经济发展?概括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其概念。
联系比较氏族部落与奴隶制国家,哪个进步?夏、商、西周疆域扩展概况。
综合归纳:夏、商、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统治的基础
之上。
2.了解夏、商、西周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了解奴隶
的悲惨生活。
3.增强民族自豪感,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
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重点和难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是全课的重点子目。
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是本课的难点问题。
我们往往容易将“青
铜文明”与青铜器或者青铜制造业简单地等同起来。
三、导入新课:(问题)
四、自主或互动学习:(用10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老师提出的问题并互相
讨论三个问题并完成练习。
)
讨论题:
1、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产工具是什么?河姆渡人、半坡人和大汶口人时期生
产工具是什么?而夏、商、西周时期生产工具又是什么?
2、青铜器的用途是什么?
3、为什么夏、商、西周三代会出现如此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
练习题:
1、_______朝时,我国已出现青铜器。
2、商朝青铜器的著名代表有巨大的_______和造型奇特的________
3、西周青铜器大量用于________
4、举世闻名的“三星堆”青铜文化代表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5、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_________。
6、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___________时期已经齐备。
7、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__________残酷剥削的基础
之上的。
五、课堂互动(课件展示)
六、达标检测:
1.举世罕见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制造于()
A.大汶口文化中晚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B.夏、商、西周的青铜文明专门
指的是青铜铸造业的发达
C.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的繁荣共同形成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
明
D.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是位于我国西南的成都平原上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
3.西周的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农业
B.玉器加工业
C.青铜器制造业
D.制瓷业
4.“人祭”和“人殉”最先发生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5.造型雄奇、工艺高超、名闻中外的青铜器精品,是商朝的
A.象尊
B.四羊方尊
C.司母戊鼎
D.犀尊
6.我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我国什么时候已经齐备()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商周
7.如果西周的一位平民在田中劳作,他肯定不能()
A.用铁农具干活
B.用青铜农具干活
C.用石器干活
D.用穿有木柄的骨耜干活
8如果你是商朝的一个执政大臣,你一定有()
A. 雕刻工艺很高的玉器
B. 奴隶和精美瓷器
C.专有的牧场
D.AB和C
9.材料解析题
材料 1 在河南安阳发掘出十一个商朝王陵,王陵里埋着很多陪葬的人,武官村大墓里陪葬的人有300多,还有大量牲畜。
材料2 在安阳,发现了191座祭祀坑,人骨一千多具,其中绝大多数是15岁到35岁的青壮年男女。
他们死得很惨,有的被肢解,有的被腰斩……
材料3
西周奴隶买卖示意图
根据材料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分别反映商朝实行什么制度?
(2)殉难者的身份是什么?
(3)这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
10.(1)右图青铜器的名称和制造朝代各是什么?
(2)它在青铜铸造史上有什么地位?
(3)请你想一想,它是用来做什么用的?
七、总结和作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橡皮泥做自己喜欢的
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