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泉州市初中学业语文考试说明
泉州市惠安市2014年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泉州市惠安四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本卷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班级姓名号一、积累与运用(28分)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7分)学习了几篇状物散文,在作家的妙笔生花下,我们见识了成shú丰腴的石榴,jùn逸伶俐的海燕,对谁都敢引吭.大叫的白鹅,勇于对抗剽.悍苍鹰的鹤群。
⑴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成 shú() jùn()逸引吭.()剽.()悍⑵下面表格中对应内容错误的一项()(3分)2.古诗文默写。
(12分)⑴问君何能尔?。
(《饮酒》)⑵,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⑶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⑷,甲光向日金鳞开。
(《雁门太守行》)⑸。
夕阳西下,。
(《天净沙·秋思》)⑹予独爱莲之,,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⑺《陋室铭》中描写室外环境之优雅的语句是,。
⑻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
(郑振铎《海燕》)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分,答一点即可)《鲁迅自传》中,作者在其人生道路上作出了多次选择,如:从考入南京水师学堂到“改进矿路学堂”,走实业救国之路;再如,;这些启示我们学会慎重选择人生道路,要把个人的发展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
4.探究题:卡通记忆。
(7分)年少时光,许多日子是在卡通、动漫陪伴下成长的。
今天,你长大了,请阅读以下有关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即使是困得不得了,却还是激昂热血,坚持看着电视,大喊:“奥特曼好厉害啊!我也要把怪物打倒!”类似的看电视情景,还会在看更多的动画时出现。
比如:《黑猫警长》、《灌篮高手》、《奥特曼系列》、《海贼王》、《火影忍者》、《名侦探柯南》,宫崎骏作品等。
材料二:调查显示:86%的青少年喜欢动漫或动画,达到痴迷的竟占了21%。
因为动漫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帅而有个性,勇敢机智。
许多学生都承认有在课堂上偷看动漫书的经历。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2014年初中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2014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试卷(J)

2014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试卷(J)副标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1.下列名著情节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 鲁滨逊流落荒岛,七年后岛上来了一批野人,他救出“星期五”;又过了三年,他发现有人肉宴的痕迹;又过了五年,鲁滨逊独自一人离开荒岛。
(《鲁滨逊漂流记》)B. 鹞子因为夜莺夜晚唱歌太吵闹,就捉住要吃他,并责问为什么在夜间唱歌。
夜莺回答说,蝙蝠曾告诉他白天唱歌有危险,并请求鹞子去寻找更大的鸟。
(《伊索寓言•夜莺和鹞子》)C. 唐僧原是如来的二徒金禅子,转世投胎,乳名江流,后与唐太宗结拜为兄弟,并赴西天取经,历经81难,终得正果,受职“旃檀功德佛”。
(《西游记》)D. 祥子第一辆车被抢走后,回到人和车厂。
他先在夏家拉包月,拉了四天就辞工了,又去杨家拉包月,刚离开杨家,买车的钱就被孙侦探抢走。
(《骆驼祥子》)【答案】C【解析】A.鲁滨逊在岛上生活到26年的时候,发现了一群野人后,救出了其中的一个快被杀的野人。
所以七年后岛上来了一批野人,他救出“星期五”表述错误;B.《伊索寓言•夜莺和鹞子》的内容应该是:夜莺站在一棵大树上,像往常一样歌唱着。
饥饿的鹞子看见她后,便猛飞过去将她抓住。
夜莺临死时,请求鹞饶了她,说她难以充满鹞的肚子,如要彻底解决饥饿,应当去抓捕更大的鸟。
鹞子却回答说:“若我放弃了手中现成的食物,再去追求看不见的东西,那我岂不是傻瓜了么。
”C.叙述正确;D.祥子拉包月开始在开始给曹家,后来因为躲避曹先生的官司而去夏家拉包月。
所以此项表述错误。
故选:C。
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小说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本题要抓住各项表述Z红的细节,根据所读所识记仔细判断,运用反选排除法,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学生名著知识的把握。
注意学习时要记清作者、作品,名著主要内容、艺术特色,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及人物性格特点等。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中片区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中片区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卷共19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7分)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
我疲累于的都市的天空,和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遐择的心情即使一枝这绿也视同至宝。
(1)按要求作答。
(3分)①写出下面词语的拼音。
涸( )辙( )②找出并改正“急不遐择”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改为(2)文段中处应填的最佳词语是( )。
(2分)A、灰暗黄漠B、阴暗广漠C、阴冷黄漠(3)说说“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的表达效果。
(2分)2、古诗文默写。
(12分)①春蚕到死丝方尽,。
晓镜但愁云鬓改, 。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
④,长河落日圆。
,都护在燕然。
⑤ , ,此事古难全。
⑥故虽有名马, , ,不以千里称也。
⑦呼尔而与之,; ,气人不屑也。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分)ﻩ这半个学期,我们学到了多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从茅盾的《白杨礼赞》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白杨树的精神;在毕淑敏的《一厘米》中,我们看到了主人公陶影这样一位的母亲;志贺直哉的《清兵卫与葫芦》则批判了那种的做法。
4、综合性学习。
(8分)一家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一项调查活动,分别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高中生进行“受你尊敬的人物”的(1)用文字表述上面的调查统计结果。
(3)日本:美国:中国:(2)从这份调查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2分)(3)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请你写出一条建议。
(3分)二、阅读(60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 ——8题。
(16分)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2014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说明

2014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说明2014年初中语文学科学业考试命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参照《淄博市2014年初中学业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意见》的精神,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识记、理解、分析、判断、鉴赏、应用和表达等能力,引导广大教师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考试内容及要求(一)积累与运用1.能独立识字,准确识记3500个常用汉字的字音和字形。
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能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汉字。
熟练地使用工具书。
2.积累并能正确使用一定数量的词语(含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
3.随文学习基本的语法知识,初步了解句子的结构特点,理解和辨识常用的修辞方法。
能辨别不同句式并鉴赏其表达效果。
理解常用修辞方法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达作用。
能辨析并修改常见的语病。
4.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阅读其代表作品。
6. 了解教材涉及的重要文学文化常识。
7.能根据语言交流情境,文明得体、思路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8. 背诵默写课本中要求积累背诵的古诗文名句。
9. 能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和多种语言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古诗文阅读1. 古诗词赏析以课内要求积累的古代诗词为主,能准确理解诗词的主要内容、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初步鉴赏诗词中的名句以及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 文言文阅读以课外文言文为主,重点考查学生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能利用课内积累的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等知识,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用现代汉语解释和翻译具体语言环境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和思想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1.掌握精读、略读等阅读方法,在与作者、文本的对话中,把握文本的基本思路,并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内容要点;了解文本的结构特点,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发现文中重要信息,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中片区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纯word解析版)新人教版

2014届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中片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1、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7分)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
我疲累于的都市的天空,和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遐择的心情即使一枝这绿也视同至宝。
【小题1】按要求作答。
(3分)①写出下面词语的拼音。
涸()辙()②找出并改正“急不遐择”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改为【小题2】文段中处应填的最佳词语是()。
(2分)A、灰暗黄漠B、阴暗广漠C、阴冷黄漠【小题3】说说“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的表达效果。
(2分)【答案】【小题1】①hézhé ②“遐”改为“暇”【小题2】A【小题3】使用比喻手法,强调了绿色与“我”的生命不可分割,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①注意“涸”注音不读ku。
②考查学生的形近字辨析能力,注意记住“目不暇接”的“暇”与眼有关。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小题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词语辨析能力,考查等级为A。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词语搭配。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小题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应从句子的修辞、表达方式等方面回答。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古诗文默写。
(12分)【小题1】春蚕到死丝方尽,。
晓镜但愁云鬓改,。
【小题2】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题3】商女不知亡国恨,。
【小题4】,长河落日圆。
,都护在燕然。
【小题5】,,此事古难全。
【小题6】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
2014年泉州语文质检与中考试卷各版块对比

2014年质检与14中考各板块对比一、积累与运用(检)⒈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
(8分)在千年的风云际会中,肯定有一缕风来自泉州西街。
走在古老的西街上,我常常相象脚下的路有多少历史名人也曾缓缓急切地走过,想象他们的心情以及要抵达的地方甲第巷的欧阳詹故居、裴巷的郑良弼进士第……这一条小小的西街,几处破败的巷弄,却蕴育出太多的文人贤士,也沉寂着太多的趣闻轶事;这些在各个朝代里着光芒的名贤风物,无不彰显着古老西街厚重的人文积淀..。
⑴请用正楷字体把词语“趣闻轶⑵在拼音格中写出“积淀”中字拼音。
(1分)⑶正确填写文段□处的标点符号。
(1分)⑷文段中横线处应填写的词语是()(2分)A.又又闪烁B.或或闪耀C.也许也许照耀⑸请把文段中划线句子改成反问句。
(2分)14中考一、积累与运用(29分)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7分)30年前, 700余年的宋代古船抛却历史的尘沙与世人见面。
见证了“泉州港”兴盛的古船,从此掀起史学届海外研究的高潮。
如今,这艘古船的陈列处.——泉州开元寺古船陈列馆大门紧闭。
由于时间久远,专家正对古船老朽的部位进行检查,并进行杀菌和防腐处.理。
再过几个月,古船便会再次与公众见面,地向世人讲述泉州古港的辉煌。
(1)下列“陈列处”、“处理”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2分)A.chùchù B.chùchǔC.chǔchù(2)找出并改正画线句中的错别字。
(1分)改为(3)文段中两横线处应填写的词语是()。
(2分)A.沉静一脉相承B.沉陷继往开来 C.沉寂一如既往(4)文段结尾处的句号可以改为(标点符号),原因是(2分)⒉诗文默写。
(11分)(检)①问君何能尔?(《饮酒》)②小弟闻姊来,(《木兰辞》)③,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⑤,,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⑥,娇儿恶卧踏里裂。
2014年初三语文试卷(终校)

鲤城区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联考 语 文 试 题 (本卷共19 题,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四)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
(7分) 两个月前的东亚艺术节舞蹈晚会,泉州在世人面前着实“火”了 。
充满诗情画意的南音表演《枫桥夜泊》、再现泉州港繁华景象的提线木偶戏《闹元宵》、梨园戏经典传统剧目《陈三五娘》□ 一幕幕精采演出,让观众们大饱眼福。
“盛大华丽,吻合文化大国的名声。
”这是泉州表演落幕后现场观众给出的 。
⑴根据要求答题。
(3分) ①给加点字注音。
着.实( ) ②找出并改正划线句中的错别字。
改为 ③正确填写文段□处的标点符号。
⑵文段中两横线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
(2分) A.一把 点评 B.一回 评价 C.一次 褒奖 ⑶请为选文补写一个议论或抒情的结尾句。
(2分) 2.诗文默写。
(12分) ①子曰:“其恕乎! , 。
” ②烟笼寒水月笼沙, 。
,隔江犹唱《后庭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
④我欲乘风归去, , 。
⑤ ,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
3.按提示填空。
(2分)“唉!连鼻烟也得从外洋来!这得往外流多少银子啊!”这句话是《茶馆》中 学校班级姓名座号密封装订线考试顺序号说的,体现他的强烈正义感和爱国意识。
“”,这句话在《陈毅市长》中反复出现,体现化学家齐仰之惜时如金的性格特点。
4.综合性学习:编演短剧。
(8分)801班第二小组负责编演《桃花源记》,小组成员就剧本编写和演出角色安排进行讨论。
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你按要求回答。
⑴某同学摘录赵兰同学改编的片断为例,认为只有台词的剧本不够完整。
其欠缺在哪里?请例析。
(3分)【附】剧本片断村长请问,外面到了秦皇几世?渔人秦皇?现在是晋太元年间啊!秦朝早就灭亡了!村长什么?这么说,是晋皇帝灭了秦朝?渔人不,秦朝是被汉朝的皇帝给毁灭的,后来还经历了魏朝和晋朝呢!⑵有同学对村人嘱咐渔人的台词产生了争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泉州市初中学业考试说明 语 文 一、考试性质 初中语文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省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依据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及教育厅制订的《201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语文)》。 三、命题原则 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正确处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的关系,正确处理语文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关系,正确处理语文学习过程中课内与课外的关系。重视考查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在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前提下,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使语文考试最大限度地为每个学生服务。 四、考试范围 《语文课程标准》中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 五、内容和目标要求 (一)积累和运用 识字主要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正确拼写音节、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 写字的考查,要关注学生写字的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积累一定量的词语(包括成语),准确理解常用词词义,能够根据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特定含义及表达作用,准确用词;能熟练使用常用的字典、词典。 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积累基本的语法、修辞知识,体会其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及灵活运用于表情达意中。 辨析并修改常见病句。(语病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背诵《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诗文50篇,积累并能够运用一定量的名人名言。 积累课内(阅读、文体、文化)知识,潜移默化,触类旁通。 (二)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初中语文教学与学业考试的重要内容。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名著阅读等。 1.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考查,重在感知文章内容,理解基本文意,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或态度观点,并能简要地归纳概括及作适当的品评。 掌握常见文言虚词(之、其、以、而、为、于)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掌握文言实词中常见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了解、辨析常见词类活用现象,理解常见常用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但不应直接考查词法、语法等方面的知识。 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 2.现代文阅读 掌握浏览、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并运用于阅读理解之中。 现代文精读的考查应着眼于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情感体验、感受领悟以及创造性理解能力的考查;要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阅读的水平,要从“形象、情感、语言”等方面考查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现代文略读的考查,重在考查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3.阅读名著。作为浏览能力考查的重要载体,课外名著阅读重在识记主要情节,了解主要人物。课外必读书目:《西游记》、《水浒》、《骆驼祥子》、《伊索寓言》、《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等。 (三)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包括写作与口语交际两部分。 1.写作 写作的测试应重在考查学生规范、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作文命题应力求富有新意,努力设计符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的试题,有利于学生表达真实思想,表达真情实感,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写记叙文,能做到文从字顺、具体明确,有真情实感。 写说明文,能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写议论文,一事一议或一言一议,观点正确、鲜明,能结合有关事例作简单的分析。 写日常应用文,要点清楚,格式规范,书写正确。(通知、启事、介绍信、感谢信、表扬信、短信、证明、倡议书、申请书、海报、计划、公约) 能根据要求,对文字材料进行缩写、扩写、改写、续写。 文体规范,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行款格式正确,不写错别字。 具有修改文章的习惯与能力。 2.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能力的考查有各种方式,可以在笔试前进行听力测试;也可在笔试之外,另设口语交际测试,在一个具体的交际语境中考查学生对语言信息的理解、辨析、筛选的能力。提倡各地探索考查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考试形式。 (四)综合性学习 重在考查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中考着重考查学生根据设置的情景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根据占有的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的能力。 重视语言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六、考试形式、时间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七、试卷难度 难易度比例为8:1:1。 八、试卷结构 1.题型占分比例 填空题、简答题:50~55% 作文:45~50% 2.内容占分比例 积累与运用:15%左右 阅读:40%左右 语言表达(口语交际、写作):45%左右 九、试题示例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字、词的音、形、义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举国盛事,更是举世瞩目。世博将成为一座交流的桥梁,让世界更了解中国。“有朋自远方来”,作为东道主的我们, 不是礼仪大使,也没有入选世博礼仪小姐,但言谈举止仍然时刻代表着国人形象。讲究礼仪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风气,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身为礼仪之邦的国民,完美礼仪,义不容辞。 ⑴下列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 A.世博——搏击风浪 B.作为——为富不仁 C.仍然——忍辱负重 D.词章——义不容辞 ⑵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论 B.虽 C.因为 D.如果 ⑶对文中“桥梁”、“东道主”词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架在水面上接通两岸 请客的义务 B.比喻起沟通交流的作用 请客的主人 C.比喻起沟通交流的作用 请客的义务 D.架在水面上接通两岸 请客的主人 ·背诵·积累 2.默写。 ⑴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则》) ⑵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⑶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⑷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⑸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⑹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⑺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⑻ ,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名著阅读 3.名著阅读。 (1)下列名著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格列佛当了“羚羊号”船长,第三次外出航海,他的部下共谋不轨,把他长期禁闭在舱里,后来又把他抛弃在了小人国。 B.保尔在车站食堂当过杂工,在发电厂当过火伕,他后来参加了红军,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 C.祥子从农村来到军阀混战的上海,省吃俭用,终于买了第三辆车,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然后主动追求并娶了虎妞。 D.悟空看见观音菩萨手中有一顶嵌金花帽,连忙抢过戴在头上,从此头戴金箍;取经成功后,在悟空要求下,唐僧除去了悟空头上的金箍。 (2)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问题。(5分) 林冲道:“你看我命苦么!等了三日,甫能等得一个人来,又吃他走了。”小校道:“虽然不杀得人,这一担财帛可以抵当。”林冲道:“你先挑了上山去,我再等一等。”……只见山坡下转出一个大汉来,……只见那汉子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林冲正没好气,……抢将来斗那个大汉。 (《水浒传》第十一回,第十二回) 林冲的绰号是什么?“那汉子”是谁?林冲“斗那个大汉”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绰号: 那汉子: 原因: 结果: ·语言运用 4.连词组段。请从下面词语中任选4个写一段话。(要求:内容集中,语意连贯,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 涟漪 繁盛 婆娑 嬉闹 姹紫嫣红 温声细语
5.请用相关成语替换划线句子,使文意表达更为简洁。 黄山——我国完美的山水旅游胜地,果真是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那里,山山相连,重重叠叠( ),绝壁峡谷,花树如炬,清泉激石……引人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 6.下面是一组交通安全温馨提示语,请选出不够恰当的一句并说明理由。 A.安全才是离家最近的路。 B.停一停,畅通与你同行;让一让,安全与你相伴。 C.遵守交规,严禁超载! D.红灯,绿灯,灯灯是令;直道,弯道,道道小心。 选项( ),理由: 7.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则见闻。
8.对对子(任选一联作对) ①上联:滚滚波涛蕴宝藏 ②上联: 下联: 下联:海洋乃人类未来粮仓 ·口语交际 9.毕业在即,文华为近段学习成绩不够稳定而忧心忡忡。请你以同学的身份和她谈心,帮助她消除顾虑,轻装上阵。
10.近年来,泉州的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游客闻名而至,络绎不绝。请你为游览参观的客人们介绍一下家乡的一种土特产。(字数不少于100字)
·问题探究 1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起名学是一种趣味性与知识性兼有的学问。这学问中蕴涵着丰富的语文元素。现在,让我们运用语文知识对名字进行探究,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⑴从日常生活中,你观察到名字的字面现象有哪些?
⑵揣摩名字所含意义类型:
⑶请从以下名字中任选一个,探究其由来及意义。 冰心 思惠 弘毅 招娣 金火 示例:名,思惠,因母亲是惠安人,起名中就有思念惠安的意思,同时也蕴含着父母对女儿将来能成长为一个聪明贤惠之人的期望。
(二)文言文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遂( )至承天寺寻( )张怀民 ⑵何( )夜无月 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解衣欲睡 通俗易解 B.欣然起行 行万里路 C.念无与为乐者 私心杂念 D.积水空明 深明大义 3.翻译句子。 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⑵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请从文中摘录描写“庭院月色”的语句,细细品味,简要说明景物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