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考语文考试考纲
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文言文阅读 第一节 课内文言文阅读

探究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 1. 考查内容均出自考纲所规定篇目,且考查篇目基本不重复, 备考时近几年未考查的篇目应作为复习重点,但考查年份较远 的篇目也应重视,有可能会考查到。 2. 近三年的命题形式趋于一致,题型主要为:字词解释题,句 子翻译题,综合分析选择题。备考时要注意熟悉课文,全面掌 握好这三类知识。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3分) A. 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记述了渔人的 所见所闻,描绘出一幅环境优美、生活安宁的图画。 B. “咸来问讯”表现出桃花源人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乃不 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他们与外界隔绝的时间很长。 C. 文章写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 桃花源觅不可得,后来人们就用“世外桃源”来指幻想中的美 好世界。 D. 文章语言简洁生动,涉及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如落英缤 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柳暗花明、无人问津等。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3分) A. 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记述了渔人的 所见所闻,描绘出一幅环境优美、生活安宁的图画。 B. “咸来问讯”表现出桃花源人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乃不 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他们与外界隔绝的时间很长。 C. 文章写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 桃花源觅不可得,后来人们就用“世外桃源”来指幻想中的美 好世界。 D. 文章语言简洁生动,涉及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如落英缤 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柳暗花明、无人问津等。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 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 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 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
中考语文总复习--修改病句-病句类型

4.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恳,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 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 们。
病的一项”,虽未考过,但复习时也应重 纠正句子的
视。近几年考查较多的病句类型为:语序不 常见毛病。
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重复啰嗦、句式
杂糅、前后矛盾等;修改的方法主要为
“增、删、调、换”。
真题探究
近三年广东中考语文“修改病句”涉及的题型、考点、 设问形式、考查内容和答案解析列表如下:
考查内容 【2018 广东】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两面搭 观,是实现低碳生 掉或在“实现”
配不当 活的关键。
前加上“能否”
搭配不 当
(换和删)
关联词 搭配不
当
不管当地气候条件 极端不利,探险队 改“不管”为 员还是胜利地完成 “尽管” 了自己的任务。
【修改训练】 (一)主谓搭配不当 1.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他的革命形象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2.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 我的耳边。 晚会以后,她那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的耳边,她那优 美的舞姿还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D句为搭配不当,修改方法为“换”,将“探访”改为“探 究”。
【2016广东】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最近发生在马里北部加奥地区联合国维和人员营地的恐 怖袭击事件,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无比愤怒和谴责。(删去 “和谴责”) B.只要聊起时事要闻,王林经常充当“主播”,原来他每 天都看中央13台的“新闻24小时”,难怪对时事这么熟悉。 (将“原来”改为“因为”)
(增或删) 残缺
大的鼓舞。
才有主语
北京奥委会召开
谓语 新闻发布会,举 缺谓语,应在“举
2023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备考策略及命题预测

2023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备考策略及命题预测1. 备考策略备考语文中考需要遵循一些有效的策略,以提高成绩和准备应对命题。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备考策略:1.1 熟悉考纲详细研读广东省中考语文考纲,了解命题要求和考试重点。
理解各个题型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技巧。
1.2 掌握基础知识打牢基础知识是备考的关键。
熟练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句法、修辞手法等。
1.3 阅读大量优秀作品广泛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增加语感和文学素养。
特别关注广东省中考历年阅读理解中涉及的作品,提前阅读和分析。
1.4 制定研究计划合理分配复时间,制定每天或每周的研究计划。
包括复基础知识、做模拟题和整理错题等。
1.5 做模拟题和历年真题通过做模拟题和历年真题,熟悉考试题型和命题风格。
分析解题技巧和答案解析,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提高。
2. 命题预测以下是对2023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命题的一些预测:2.1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部分可能涉及广东地方文化、社会热点、历史事件等题材,要注重整体理解和细节把握。
2.2 写作作文题目可能与社会问题、教育话题、环境保护等相关。
要提前积累素材,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议论能力。
2.3 古诗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可能涉及到广东本土文化,如岭南文化、潮汕文化等。
要注意熟悉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相关名篇。
2.4 语言运用语言运用部分可能包括词语解释、句子改错、语法填空等题型。
要熟悉常见的语言规范和错误形式,加强对语法知识的掌握。
3. 总结备考语文中考需要充分准备和合理策略。
通过熟悉考纲、掌握基础知识、阅读优秀作品、做模拟题和历年真题,同学们可以提高成绩和应对命题的能力。
注意命题预测,关注广东地方文化和相关名篇,提前积累相关素材和知识。
祝同学们顺利备考,取得优异成绩!。
2015广东省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生字词及选词造句

对
偶
1.概念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 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2.种类 (1)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 一: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二:横眉冷对 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从而改变了以往小语段阅读的考查 形式,改为在课文原句的语言环境中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一共 4
小题,每小题 1 分。考查的词语都是 括成语、关联词语)。(能力层级: 初中三年在课文中学过的生词。而这 理解、运用) 一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就是,在选词
4.仿写句子,变换句式。(能力 层级:运用)
5.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比喻、拟 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一、人教版初中语文六册生字词(注:文言文、古诗词课文略)
二、修辞方法讲解 比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 喻
便用一事物来比方想要说的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 (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长为简洁。
拟
人
1.概念
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即赋予人以外的他物以人的特征,使之具
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式。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
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2.作用
(1)色彩鲜明;(2)描绘形象;(3)表意丰富。
夸
张
1.概念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形 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2.种类 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 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 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 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 来了。”
中考语文考纲知识点汇总(2020年整理).pdf

对照分析广东省2010/2011年中考语文学科考试大纲考试内容和要求(考点后1/2/3为考查要求,1识记、2理解、3运用)2010基础1.默写本大纲规定的古代诗歌及文言课文的重点段落和名言警句。
12.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
23.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14.用汉语拼音拼读汉字和词语。
35.正确理解和运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
2 36.纠正句子的常见毛病。
37.仿写句子,变换句式。
38.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常见修辞方法。
39.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3 10.根据论题清楚、连贯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偏离话题。
311.运用语文知识与技能解决在综合性学习情境中的实际问题。
312.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
12011基础1.用汉语拼音拼读汉字和词语。
1这个考点原考查运用2.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13.默写本大纲规定的古代诗歌及文言课文的名句。
14.正确理解和运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关联词语)。
2 35.纠正句子的常见毛病。
3 选择题6.仿写句子,变换句式。
37.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常见修辞方法。
3 重点考查连词造句8.分析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并能进行清晰、连贯的阐述。
3 对原有9/10考点进行整合,考查综合性学习,重点在表达方面。
9.了解课文与推荐名著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
1 原12、30考点进行整合调整后的大纲关于基础部分更加科学。
对旧大纲考点的内容进行顺序的调整,调整后更符合语文的学习规律。
简化整合一些内容,更加合理。
阅读2010文言文阅读13.理解并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
2 14.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
215.领会浅易文言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2 16.领悟浅易文言文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32011文言文阅读10.理解浅易文言文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
中山市中考考纲

中山市中考考纲
中山市中考考纲是指中山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学生进行中考选拔而制定的考试大纲。
它包括各科目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时间、考试评价标准等方面的规定。
中山市中考考纲一般由教育行政部门或相关教育机构制定,并在全市范围内实施。
它旨在确保中山市中考的公平、公正和科学性,以更好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来说,中山市中考考纲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各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
2. 考试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不同形式的试题。
3. 考试时间:规定各科目的考试时间段,确保考试的顺利进行。
4. 考试评价标准:制定评分标准和评分方式,确保评分结果客观公正。
中山市中考考纲是参加中考的学生和家长了解考试要求、制定学习计划、进行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
学生可以根据考纲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准备,提高自己的考试成绩。
家长也可以根据考纲的指导,引导孩子的学习和备考,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中山市中考考纲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和教育改革的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新,因此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和家长应及时关注最新的考纲信息,以确保准备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深圳市中考考纲

深圳市中考考纲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和道德与法治等多个科目。
其中,语文和数学的考纲主要包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基本技能的运用,同时强调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英语考纲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对语法和词汇的掌握。
在物理和化学科目中,考纲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操作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历史和道德与法治科目则着重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以及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此外,深圳市中考考纲还对各个科目的考试形式、试卷结构、难易程度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和要求,以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和有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深圳市中考考纲是针对深圳市初中毕业生的考试大纲,其他地区的中考考纲可能存在差异。
同时,考纲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可能会有所调整和变化,因此考生需要随时关注当地教育部门发布的相关通知和文件,以便及时了解和适应考试要求。
九年级语文上册(广东)课件:阅读新课堂 文言文阅读(共22张PPT)

/
/
/
魏闻童子治邑 库无兵 仓无粟 乃起兵攻之
9.阿县“败魏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子奇关心人民、重视生产,从而得到人民的拥护,因此能轻而易举地打 败魏国。
21
【参考译文】子奇十六岁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县。不久, 齐王反悔了,派人追赶。追赶的人回来说:“子奇一定能够治理好阿县 的。”齐王问:“你怎么知道的呢?”回答说:“同车的人都是老人,凭 借老人的智慧,由年轻人来作最终决定,一定能治理好阿县啊!”子奇到 了阿县,把兵库里的兵器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打开粮仓来救济贫穷的人 民,阿县治理得井井有条。魏国的人听说小孩子治理阿县,兵库里没有兵 器,粮仓里没有积粮,于是就起兵攻打(齐国)阿县。阿县的人父亲带儿子, 哥哥带弟弟,以自己家的兵器战斗,于是打败了魏国军队。
7
题型四:内容理解和概括题 解题策略: 1.原则:内容理解要紧扣文本,不可主观臆断;概括要点要完整、全面 ,不能以偏概全、丢三落四;表述时用词要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 化,应恰如其分地进行概括。 2.步骤与方法:①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侧重于 叙事的,应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结果。侧重于写人的,要弄 清楚作者记叙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侧重于 说理的,要领会作者所讲的道理及说理的方法。②善于抓住中心句、找关键 词句,理清文章层次,迅速把握文意。③或直接从文中提取中心句、关键句 答题;或找出文中关键性词句,然后依题意进行组合答题;或用自己的语言 来答题。
10
(一)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 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 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