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17年双体系建设推进实施计划方案
双体系建设推进实施方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禹城益佳机械有限公司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一、目的为建立健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推进,全面提升公司安全生产科学预防能力,促进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二、指导思想根据《2018年全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进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8〕29号和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2018年全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进工作实施方案》(禹安办发﹝2018﹞19号)等文件要求,结合《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882—2016)、《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 2974-2017)、《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DB37/T 3011-2017)的相关标准要求。
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决定在前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双体系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公司各级各部门人员风险辨识过程,制定公司2018年度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三、组织管理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组长:董涛副组长:焦建国成员:郭延彬、李宝国、程宪坤、苑疆、王成、王新、门山、张树慧、陈安、于安波、杨金国、王兴国四、工作步骤及任务(一)第一阶段:2018年6月22日—6月30日(风险分析)1、安全办组织印发《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882—2016)、《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2974-2017);根据公司生产实际制定风险公司评价准则,合理制定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成都(E)、事故产生的后果严重性(S)的判定标准。
2、各生产部门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本部门双体系培训学习计划,根据培训教育计划规范开展对岗位人员培训教育活动,使从业人员了解风险辨识的程序和方法。
3、各生产部门双体建设推进人员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l3861-2009)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的相关标准要求,细致排查岗位存在的风险点和存在的危险因素,编制部门《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施清单》,组织岗位人员对风险点进行风险分析。
(完整版)双体系建设推进实施方案

禹城益佳机械有限公司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一、目的为建立健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推进,全面提升公司安全生产科学预防能力,促进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二、指导思想根据《2018年全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进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8〕29号和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2018年全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进工作实施方案》(禹安办发﹝2018﹞19号)等文件要求,结合《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882—2016)、《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 2974-2017)、《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DB37/T 3011-2017)的相关标准要求。
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决定在前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双体系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公司各级各部门人员风险辨识过程,制定公司2018年度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三、组织管理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组长:董涛副组长:焦建国成员:郭延彬、李宝国、程宪坤、苑疆、王成、王新、门山、张树慧、陈安、于安波、杨金国、王兴国四、工作步骤及任务(一)第一阶段:2018年6月22日—6月30日(风险分析)1、安全办组织印发《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882—2016)、《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2974-2017);根据公司生产实际制定风险公司评价准则,合理制定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成都(E)、事故产生的后果严重性(S)的判定标准。
2、各生产部门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本部门双体系培训学习计划,根据培训教育计划规范开展对岗位人员培训教育活动,使从业人员了解风险辨识的程序和方法。
3、各生产部门双体建设推进人员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l3861-2009)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的相关标准要求,细致排查岗位存在的风险点和存在的危险因素,编制部门《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施清单》,组织岗位人员对风险点进行风险分析。
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有限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方案编制:审核:审批:*******有限公司2017年7月********有限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方案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机制的重大决策部署,建立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达到纵深防御、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的目的,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和《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0号)的通知精神,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任务目标2017年9月30日前,完成全厂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基本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运行机制,切实抓好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
二、基本程序(一)全面动员部署阶段1.公司成立分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领导小组,公司各级各部门、车间、班组要组织学习、深刻领会两个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通过召开会议、专题讲座、观摩学习等多种形式,向员工宣讲两个体系建设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和防范事故的重要作用。
安全管理部作为牵头部门,要将任务落实到每个岗位。
(二)标准体系文件制度建设阶段2017年8月31日前,按照省市有关要求,结合公司工作实际,制定出两个体系建设指导性工作流程、实施指南、配套管理制度等文件并组织培训,让员工了解两个体系建设的工作流程和执行标准,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实际运行阶段以班组为单位,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梳理并按照实施指南的要求进行风险分级,班组完成后上报车间,车间对每个班组的做出的风险分级进行统一梳理和完善后上报到安全管理部,由安全管理部进行统一归纳整理,确定风险的最终定级。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进工作方案

附件大唐滨州发电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推进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上级公司和各级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企业风险点实施标准化管控,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排查、及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对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闭环管理,提升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工作目标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辨识,排查风险点,根据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确定风险等级,针对不同风险类别和等级,明确管控层级,逐级落实管控措施。
立足公司实际,持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通过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模式,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标准,提升企业事故防范和安全管理能力,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目标。
三、组织机构及其职责(一)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永顺孙乐勇副组长:孙德金(常务)杨剑秋李宇东赵东博丁浩成员:李立新华斌王大江李文良曲景伟张建洲袁成山张青春杜华峰庚永新付春先刘世杰(二)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小组组长:孙德金副组长:丁浩李立新成员:华斌王大江李文良袁成山杜华峰庚永新付春先刘世杰王风浴杜爱华范春华谭树华各部门副主任、主任助理、安全主管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监察部。
四、工作职责(一)领导小组职责全面负责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组织管理,负责体系的建设和评审,组织制定目标任务和工作方针;按“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责任制,明确风险识别、评价和管控的责任分工和主管部门,对全部工作进行审核监督,组织解决重要问题。
保障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所需人、财、物等资源的投入。
负责自己对应级别的风险管控。
组长是公司“两个体系”建设第一责任人。
双体系建设标准(最新标准)

附件2
山东省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验收评定标准(试行)
含安全生产风险和职业病危害风险,隐患均包含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
2、总分共计1000分,累计得分/总分X100=实际得分,其中缺项部分按0分计入累计得分,相应的考核要点按0分计入总分。
每一考核要点的分值扣完为止。
3、标杆企业得分80分合格,一般企业得分60分合格。
4、考核记录应根据评审标准逐项描述考核情况,并附带相关审查记录,严禁仅简单填写不符合项。
5、以抽查形式进行询问或者检查的情况,应将总数、抽查数目、不符合情况等描述清楚。
备注:1、本评审标准适用于“两个体系”建设验收,表中“两个体系”指安全生产“两个体系”及职业病危害“两个体系”,除特别注明外,表中风险均包含安全生产风险和职业病危害风险,隐患均包含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
1.2.4双体系会议纪要(时间具体修改)

3、布置加油站双体系下一步安排,总结理授权安全管理部继续组织开展下一步工作。
双体系领导小
组成员签字
其他参会人员签字
备注
青岛庆明加油站“双体系”领导小组
会议纪要
日期: 2017 年 10月17日
会议地点
加油站会议室
会议主要内容
1、加油站双体系领导小组就双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报,认为目前加油站技术力量不足,存在一定困难。
组成员签字
其他参会人员签字
备注
青岛庆明加油站“双体系”领导小组
会议纪要
日期: 2017 年11月02日
会议地点
加油站会议室
会议主要内容
1、加油站双体系领导小组就双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报,对公司风险情况进行了分析。
2、加油站就双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总结。
3、会议决定加油站持续运行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根据需要加油站双体系领导小组随时召开会议。
双体系领导小
组成员签字
其他参会人员签字
备注
青岛庆明加油站“双体系”领导小组
会议纪要
日期: 2017 年09月16日
会议地点
加油站会议室
会议主要内容
1、学习省双体系建设相关文件:《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0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
2、加油站讨论决定聘请相关专家或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协助双体系工作的开展,由站长负责寻找合适的机构。
关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的实施计划方案

关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为实现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根据公司的有关要求,经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任务目标<一>建立切合车间实际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实施有效措施管控车间重点危险源和重大安全风险,明确风险点并实施标准化管控.<二>结合厂级要求,在车间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做到"各级排查到位、及时治理消除、实现闭环管理".<三>充分落实"一岗双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贯穿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四>充分利用网络化、信息化手段,进一步规范现有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提升管理的有效性,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确保生产安全稳定顺行.二、成立"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主要负责人>:副组长<分管负责人>:组员:主要职责:研究构建车间两个体系,制定实施方案,开展两个体系宣贯和推进工作,监督检查指导各班组"双体系建设"开展及落实情况.三、责任分工1 主要负责人职责:主要负责人负责推动各专业工作组工作,组织制定体系建设方案,定期部署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和考核.2 分管负责人职责:分管负责人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过程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确定工作的监督管理.3 安全管理部门职责:负责起草体系建设方案和有关体系文件,协调和调度各工作组分工开展情况.负责本管理制度的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对全公司风险结果评审.负责对二级以上<含二级>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汇总、协调、监督评估.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4 各车间职责负责本部门区域内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及更新,确保风险识别全面,定位准确,评价得当,控制措施有效.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多部门协作共同开展活动时,由活动牵头或组织部门负责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管控工作.四、实施步骤<一>文件准备与宣贯阶段<2017年11月01日至13日>1. 编制相关文件<1>在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细则》、《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细则》、《危险源管理办法》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车间实施细则.2. 进行学习宣贯<1>由车间负责,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展开宣传发动,让全体职工深刻领会"双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以及"双体系建设"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和防范事故的重要作用.<2>车间要利用安全大讲堂、班组利用班前班后会和安全活动日等时间,组织学习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定义、内容、方法和要求,让全体职工掌握必要的工具和方法,具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管控基本能力,为深入实施打下基础.<二>"双体系建设"组织实施阶段<2017年11月14日至11月30日>1. 风险点排查与分级<1>确定风险点.各班组要按照本区域生产组织、工艺流程、设备设施、特殊作业不同特点确定风险点.<2>确定风险级别.各班组要根据一旦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确定风险点固有风险级别,将风险点划分为一、二、三、四级,一级最危险,依次降低,并根据规定明确管理责任.<3>11月17日前,各班组要将确定的风险点、风险级别汇总上报车间,由车间通过认真实施风险的识别与评价,形成车间《安全生产风险点基本信息表》<附件1>,组织审核后提报生产部.<4>风险点识别与分级,依据《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2.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风险点作为危险源辨识的基本单元,针对风险点首先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再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四方面全面辨识第二类危险源,根据第二类危险源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后果,定量确定危险源现实风险级别.危险源级别亦分为1、2、3、4级,1级为最高,依次降低.1级为需要立即停止作业的风险,2级为需要消减的风险,3级为需要特别控制的风险,4级为需要关注的风险.3. 典型控制措施确定<1>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安全规程、岗位作业标准,针对每项危险源确定主要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措施、管理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作为典型控制措施.据此编制《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确定信息表》<附件2>.<2>11月25日前,车间通过认真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形成《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信息表》,连同总体情况,组织审核后提报生产部.4. 修订完善《安全量化检查表》<1>根据危险源典型控制措施和检查标准化要求,对照制定或完善车间、班组量化检查表,明确检查责任人,确保各项典型控制措施落实到具体责任人.<2>各班组级、车间领导级的《安全量化检查表》,按照要求进行重新设置,并于11月30日前完成,提报生产部.5. 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1>组织车间各级领导、各班组长、各岗位职工按照新修订的《安全量化检查表》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并做好记录和整改.<2>对一般隐患由车间按照四级量化监督检查系统立即落实整改;对各科室对查出的一般隐患由车间及时安排相关班组进行整改.车间对整改情况每周一汇总一通报.<3>对重大隐患由车间编制整改方案逐级上报.隐患整改时由车间对整改情况跟踪验证,对安全隐患予以销号.6.风险与隐患告知<1>组织学习厂公布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提升职工警惕和防范意识.<2>车间在本单位显要位置公布本单位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职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3>在各跨区设置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该区域或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等内容.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岗位,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应急器材和撤离安全通道等.<4>车间、班组要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在四级量化监督检查信息系统上进行公开.<三>总结完善阶段<2017年12月1日至15日>1.班组要认真总结体系建设阶段的工作经验和教训,为车间体系及管理制度修订提供客观依据.根据隐患排查治理结果补充完善风险点及危险源辨识信息表.2. 各班组每年12月份要进行一次系统的风险与危险源辨识评价,车间每年3月份进行一次管控效果评价.在人员、工艺、设备、场所等条件发生变化时,由车间主导及时进行风险与危险源辨识评价,更新相关信息,确保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有效运行、运行有效.五、工作要求<一>各班组长要严格按照车间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要求,认真做好本班组的风险点排查、风险分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风险评价和典型控制措施确定工作,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二>"双体系建设"是车间"一把手工程",本车间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各班组长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双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广大职工思想,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三>各班组要认真按照要求,根据三个阶段工作重点,认真开展"双体系建设"推进工作,务**效.车间对各班组实施情况定期检查评价,对工作开展不扎实的班组给予通报批评,并纳入"精益管理优胜班组"评选的重要内容.对工作进度滞后、影响车间整体工作推进的,下发批评书,并对该班组班长作出严格考核.附件: 1. 安全生产风险点基本信息表2.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确定信息表附件1*********************安全生产风险点基本信息表单位:车间:工序:制表日期:年月日负责人:评价人:制表人:备注:1、"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2、"事故类型"是针对每个识别出的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可能诱发的事故类型描述.如触电伤害、机械伤害、物体打击、中毒窒息等等.3、"事故隐患"是在典型控制措施分析过程中,很容易得出目前控制措施还存在的缺陷,即需要进行治理和整改的事故隐患.4、"典型控制措施"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度及同行业经验制定.5、"风险管控部门"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划分,并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和"一岗双责"的要求..附件2********************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确定信息表单位:车间单位负责人:评价者:评价日期:年月日备注:1、第一类危险源是指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如,高空作业等>,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压力容器、有毒、易燃危险物质等>.2、第二类危险源是指第一类危险源所导致的后果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缺陷或者管理缺陷<如,进入煤气发生炉作业,第一类危险源为煤气,后果是煤气中毒,则第二类危险源是导致煤气中毒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山东金岭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双体系(苯胺)

山东金岭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0000吨/年苯胺装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报告用人单位:山东金岭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报告编写单位:山东省化工研究院2017年7月1 分级管控依据和范围1.1 分级管控目的在对山东金岭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0000吨/年苯胺装置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全面辨识和检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分类、危害因素的危害性、暴露强度、接触时间、接触人数、防护水平、健康效应、管理措施等因素,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进行分级,并据此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1.2 分级管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52 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7 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 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 号《山东省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安监发〔2013〕76 号《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 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 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一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229.1-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二部分:化学物》GBZ/T229.2-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三部分:高温》GBZ/T 229.3-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四部分:噪声》GBZ/T 229.4-2012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分级》GBZ230-2010《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0 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T 189.10-2007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2973-20171.3 分级管控内容和范围对山东金岭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0000吨/年苯胺装置的生产装置、储运车间及公辅工程等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并对其危害程度进行现场检测、实验室分析,对职业病危害的健康效应、防护水平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分析,确定各岗位、作业场所和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制订针对性的管控1.4 分级管控程序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一般分4 个阶段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丰高分子材料股份
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一、目的
为建立健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推进,全面提升公司安全生产科学预防能力,促进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二、指导思想
根据《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0号、《关于印发《2017年下半年全省“两体系一平台”建设整体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安办发〔2017〕54号)等文件要求,结合《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882—2016)、《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2971-2017)的相关标准要求。
公司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决定在前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双体系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公司各级各部门人员风险辨识过程,制定公司2017年度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三、组织管理
公司风险评价领导小组:
组长:周仕斌
副组长:齐元玉
成员:春信、宋志刚、子阳、许曰玲、周海、江玉柏、丁锋、徐勤国、程东法、徐纪秋、邵泽恒、吴明宝、伟、振国、黄继广、周小平、成友、吉平、齐元玉(电仪)
风险评价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江玉柏任办公室主任。
主任:江玉柏
成员:龙立鹏、辛宝、窦坦明
四、工作步骤及任务
(一)第一阶段:2017年9月1日—9月20日(风险分析)
1、安全部组织印发《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882—2016)、《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2971-2017);根据公司生产实际制定风险公司评价准则,合理制定风险可能性(L)、事故后果严重程度(S)的判定标准。
2、各生产部门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本部门双体系培训学习计划,根据培训教育计划规开展对岗位人员培训教育活动,使从业人员了解风险辨识的程序和方法。
3、各生产部门双体建设推进人员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l3861-2009)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的相关标准要求,细致排查岗位存在的风险点和存在的危险因素,编制部门《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施清单》,组织岗位人员对风险点进行风险分析。
4、风险分析过程中,各部门需充分听取岗位人员提出的建议和措施,按照规步骤制定风险点防控措施,风险防控措施可分为工程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同时风险防控措施的制定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保证等方面的要求。
5、采用风险矩阵分析法(LS),针对辨识的危险源潜在的风险进行定量、定性评价,并填写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记录,确定管控层
级、管控级别、管控责任人、管控责任单位。
6、根据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的风险分析评价记录,制定相应的作业活动风险分级控制清单和设备设施风险分级控制清单,注明评价级别、管控级别、管控层级、风险防控措施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二)2017年9月20日—9月30日(汇总审批)
1、部门主要负责人组织部门技术人员对部门双体系建设相关资料进行审查,形成部门双体系建设推进指导手册,报公司风险管控领导小组审查评定。
2、安全科汇总各部门双体系资料,形成公司双体系指导手册,报公司安委会进行评定审核,审核完毕后由主要负责人签批发布。
(三)2017年10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推进落实)
1、公司双体系指导手册经主要负责人签批发布后,各生产部门需组织岗位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利用班前班后会等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有效的开展部门及个人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
2、公司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需根据生产实际情况,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及时开展风险分析,制定风险管控措施,落实风险管控措施的责任人。
3、公司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和部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需及时对部门和个人落实风险防控职责的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定期开展对岗位人员风险分级管控知识的考核提问,督促部门和岗位人员落实安全风险管控职责。
4、加强对特殊作业活动的风险分析和隐患排查。
根据公司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在涉及动火和受限空间作业活动时必须制定检维修方案,逐级审批检维修方案,部门技术人员必须对检维修方案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检维修过程
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形成检维修过程的隐患排查表。
(四)2018年1月1日(持续推进落实)
1、公司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将根据《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882—2016)的要求,每年组织开展公司双体系推进工作,定期组织岗位人员进行风险管控知识的培训教育。
2、各生产部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加强对岗位人员风险防控措施落实的监督检查,严格按照双体系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奖惩,加强对事故源头的严格管控。
3、安全部定期对各部门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督促生产部门各级人员落实个人安全防控职责。
4、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按照公司实际生产需要及时对公司双体系相关资料文件进行更新和修订。
5、安全部、生产车间在每年全员安全培训教育过程中,把双体系建设推进的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各生产部门需采用合理的学习培训方式,对本部门岗位人员进行培训,让岗位人员深刻了解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性。
四、工作要求
1、强化领导。
各部门要切实把开展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活动摆上重要议程,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
责任到人,分工明确,确保此项工作顺利进行。
2、落实责任。
“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是安全生产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容。
各部室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检查,认真排查,积极整改。
对因领导组织不力,督促检查不到位,导致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利,特别是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注重实效。
从业人员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治理安全隐患。
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加强现场的指导和监督,对各生产环节要严查、细查。
对一时难以治理,要列入计划,落实资金和责任、限期整改,并制定应急预案,加强监控,确保安全。
4、严格追究。
对未能认真履行职责的,一经发现要进行通报批评,对相关责任人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另外要加大对各部室、班组、岗位的考核力度,对安全工作目标落实不到位的,要进行从严处理,切实形成人人尽职尽责,环环相扣衔接的安全管理体系。
5、加大宣传。
要深入发动、广泛宣传,通过各种途径,深刻认识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要严格落实措施,及时曝光各种违纪行为,大力宣传事故隐患的排查工作,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充分依靠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岗位员工,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发挥干部员工对安全生产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积极主动地参加到落实安全目标的工作上来。
瑞丰高分子材料股份
2017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