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的功能概述
神经系统与感官器官

神经系统与感官器官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感官器官密切相关。
神经系统负责传递和处理感觉信息,促使人们对外界环境作出反应。
感官器官则是神经系统接收外界刺激的入口,它们共同协作,使人们能够感知和理解周围的世界。
本文将介绍神经系统与感官器官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一、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由大脑和脊髓组成,负责接收、处理和储存信息。
周围神经系统则由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组成,负责将信息传输到中枢神经系统,并将其反馈到感官器官。
神经系统的功能之一是传递信息。
人们通过感官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接收外界的各种刺激。
这些刺激被转化为电化学信号,并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传输到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将这些信号进行解码和处理,让人们能够感知到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觉。
除了传递信息,神经系统还负责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储存。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大脑是信息处理的中心。
它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将接收到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的知识和理解。
这些信息会在大脑中进行储存和整理,形成记忆和认知。
二、感官器官的功能感官器官是人体的感知工具,各个感官器官各司其职,使人们能够感知不同的外界刺激。
首先是视觉系统,由眼睛组成。
眼睛通过感光细胞感受外界的光线,将光线转化为电化学信号,并传输到大脑中的视觉皮层。
大脑对这些信号进行解码和处理,让人们能够感知到周围的图像和颜色。
其次是听觉系统,由耳朵组成。
耳朵接收声波,将声波转化为电化学信号,并传输到大脑中的听觉皮层。
大脑对这些信号进行解码和处理,让人们能够听到声音和辨别声音的方向和强度。
再者是嗅觉系统,由鼻子组成。
鼻子中的嗅觉细胞能够感知外界的气味分子,将其转化为电化学信号,并传输到大脑中的嗅觉皮层。
大脑对这些信号进行解码和处理,让人们能够感知到各种气味。
此外,还有味觉系统和触觉系统。
味觉通过舌头上的味蕾感知外界的化学物质,将其转化为电化学信号,并传输到大脑中的味觉皮层。
简述神经元的基本功能

简述神经元的基本功能
神经元,也被称为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
1.感受功能:神经元能够感受外界的刺激并产生相应的反应。
这种功能通常通过神经末梢实现,这些神经末梢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感受器,从而感受各种各样的刺激。
2.传导功能:神经元可以通过突触连接的方式将接收到的信号传导至大脑中枢,进而产生相应的反应。
这种传导功能确保了信息在神经系统中的快速和准确传递。
3.反应功能:神经元能够对刺激做出反应,这些反应可能包括腺体的分泌(如食物刺激引起的胃液分泌)以及运动的表现(如对外界危险刺激做出的躲避运动)。
因此,神经元不仅负责接收和传导信息,还是处理和响应这些信息的核心。
在这个过程中,神经元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了生物体能够对周围环境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
神经系统的功能与调节

神经系统的功能与调节神经系统是人体内部最为复杂的系统之一,它负责接收、传递和调节信息,帮助我们感知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并维持身体的正常运作。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两者共同协作,以确保身体各个部分的正常功能。
一、神经系统的功能1. 感知感觉: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感知外界刺激。
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皮肤等,通过感觉神经将外界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处理。
感觉的种类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2. 运动调节:神经系统负责调节和控制人体的运动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运动神经传递指令到肌肉和腺体,控制和调节肌肉的收缩和松弛,以及腺体的分泌活动。
这样,人体就能做出各种复杂的动作,如行走、跑步、笑、哭等。
3. 内脏调节:神经系统还参与调节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
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通过对内脏器官的调节,维持心脏的跳动、呼吸的节奏、消化系统的功能等。
这种自动调节能确保内脏器官的正常运作,以适应人体的不同需求。
4. 认知和思维:神经系统负责人的认知和思维能力。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大脑是人类思维、感情和意识的中心。
大脑通过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和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人的智能和思维。
二、神经系统的调节1. 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完成。
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会产生电脉冲,称为兴奋;而当神经元接收到抑制性信号时,电脉冲则会减少或停止。
这种兴奋和抑制的信号传递,是神经系统正常调节的基础。
2. 突触传递: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主要通过突触完成。
当电脉冲达到神经元的末梢时,会释放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会经过突触间隙,影响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活动。
这种突触传递的过程,是神经系统信息传递和调节的重要环节。
3. 神经调节物质:神经系统通过分泌和传递神经调节物质来调节其功能。
例如,多巴胺、血清素、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它们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影响人体的情绪、睡眠、注意力等方面。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

Ⅲ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走行规律: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脊神经前根→脊神经→白交通支→交感干→
①终止于相应的椎旁神经节,并交换神经元 ②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在上方或下方的椎旁神经节换元 ③穿过椎旁神经节至椎前神经节换元
Ⅳ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走行规律: ①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至头颈、躯干和四肢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 ②攀附动脉走行,在动脉外膜形成神经丛,随动脉到达所支配的器官; ③由交感神经节直接分布到所支配的器官。
周周围围神神经经系按统分(布PN和S)功能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1)躯体神经:指分布于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的神经。 (2)内脏神经:指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的神
经。
躯体神经 内脏神经
躯体感觉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概念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一)灰质
第五章 神经系统
1、掌握神经系统的分区; 2、掌握反射弧的组成; 3、掌握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4、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特点; 5、掌握脊髓灰质与白质的分布; 6、掌握脑干的组成与外形; 7、掌握大脑半球的主要沟、回、裂和分叶; 8、掌握浅、深通路的组成及特点; 9、掌握锥体系和锥体外系。
第五章 神经系统
6条纵沟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1、中央管:
①前角
2、灰质:呈“H”形或蝶形, ②中间带
第一节 总论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 1、中枢神经系统(中枢部)由脑和脊髓组成,脑位于颅腔内,脊髓位于椎管内
端脑 间脑 脑 小脑
中脑 中枢神经系统(CNS) 脑干 脑桥
延髓 脊髓
2、周围神经系统(周围部)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
人体解剖学 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人体的神经系统是人体内最为复杂的一个系统之一,它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本文将对人体解剖学的神经系统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神经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常见的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等。
神经系统的组成人类神经系统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位于脑和脊髓内的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脊髓和脑脊液。
大脑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指挥中心,大脑被分为左右半球,各个半球之间有大脑半球间沟。
小脑主要负责平衡、协调人体的运动,脊髓是人体最主要的控制中心之一,它连接了大脑和周围神经系统。
而脑脊液则是脑和脊髓中的液态,它有着保护脑和脊髓的作用。
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是指位于脑和脊髓之外的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和神经组织支配的器官和肌肉组成。
周围神经系统分为两种类型: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感觉神经负责向大脑传递身体上各种感觉信息,如痛感、视觉和听觉等。
而运动神经则负责控制身体的运动,从而使我们能够自由地行走、踢球或乒乓球等。
神经系统的功能人类神经系统的功能包括六个方面:感受、传导、分布、控制、整合和调节。
•感受:人体通过感受器感受外界信息,包括温度、压力、声音、光线、化学和机械刺激等。
•传导:感知到的信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以进行人体的内部通信。
•分布:神经系统通过周围神经系统将信息传递到身体各部分。
•控制:神经系统通过控制运动神经,调节人体的运动和生理活动。
•整合:中枢神经系统对外界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形成初步的感知与思考。
•调节:神经系统可以对人体的各种机能进行调整和影响,从而保持人体的稳定状态。
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种类很多,包括脑部和神经系统的炎症、肿瘤、脑震荡、脑血管意外、运动神经障碍、神经肌肉疾病等。
其中一些疾病比较严重,例如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
神经系统是人类身体内最为复杂、也是最为神奇的一个系统之一,它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是人体中最为复杂和精密的系统之一,它负责传递和处理各种信息,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本文将重点介绍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并探讨其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1.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
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控制中枢,通过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它被分为大脑的两个半球,即左、右脑半球。
大脑的表面有许多褶皱,称为脑回,有效增加了其表面积。
脊髓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负责将大脑传来的信息传递到周围神经系统中的各个部分。
2. 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组织和神经纤维组成。
神经组织包括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纤维则分为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
传入神经纤维将感觉信息从皮肤、肌肉等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传出神经纤维将指令从中枢神经系统传递给身体的各个部位。
二、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感知、调节和控制等。
1. 感知功能神经系统通过感知器官接收来自外界环境和体内的信息。
感知器官包括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等,它们能够感知光、声音、气味、味道和触觉等不同的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进而实现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2. 调节功能神经系统能够监测和调节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通过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可以感知体温、血压、血糖等生理指标,从而对身体进行相应的调节。
例如,当身体发热时,神经系统会通过控制出汗来降低体温,以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3. 控制功能神经系统通过发放神经冲动来控制身体的各种运动和行为。
具体来说,大脑通过与肌肉之间的联系,向身体的各个部位发送指令,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从而实现人体的运动功能。
此外,神经系统还负责调节呼吸、心跳等自动进行的功能,保证身体的正常运行。
三、神经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神经系统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使人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性反应,并保持内部生理环境的稳定性。
人体的神经系统

人体的神经系统
人体的神经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网络,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控制身体的各种功能和反应。
它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
大脑是人体的主要控制中心,负责认知、思考、感觉、运动和情绪等高级功能。
脊髓位于脊柱内,负责传递信息和控制一些基本的运动和反射。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脑神经起源于大脑,并通过颅骨中的孔洞传递信息到头部和颈部的各个组织和器官。
脊神经起源于脊髓,并通过脊柱中的椎间孔传递信息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神经系统中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具有接收、传递和传导信息的能力。
它们通过化学和电信号进行通信,构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
神经系统的功能包括感知、运动、调节和认知。
感知功能负责接收和解释来自身体内外的感觉信息。
运动功能控制肌肉和器官的运动。
调节功能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内部环境的平衡,如心率、血压和消化等。
认知功能涉及思考、学习、记忆和情绪等高级功能。
总的来说,人体的神经系统在维持生命功能、感知外界环境、调节内部平衡和实现复杂的认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神经系统名词解释

神经系统名词解释1. 神经系统概述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它负责传递、处理和存储信息,控制身体的各种功能和行为。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织组成,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传递信息。
它分为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外周神经系统(PNS)两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是信息处理和控制的中心。
大脑负责思维、记忆、感知等高级功能,脊髓则负责传递信息并控制肌肉的运动。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所有位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神经组织,如脑神经、脊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
它负责将中枢神经系统传来的指令传递给身体各个部位,并将感觉信息传递回中枢神经系统。
2. 神经元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也被称为“大脑的建筑工”,它负责传递信息并组成复杂的神经网络。
一个神经元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主体部分,包含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
树突是从细胞体伸出的短小的分支,负责接收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号。
轴突是从细胞体伸出的长且只有一个的分支,负责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肌肉。
突触是轴突末端与其他神经元或肌肉之间形成的连接点,通过化学物质(神经递质)传递信号。
3. 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物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
当电信号通过一个神经元到达轴突末端时,它会引发神经递质的释放。
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synaptic cleft)传播到下一个神经元,并激活或抑制下一个神经元。
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γ-氨基丁酸(GABA)。
不同的神经递质在神经系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乙酰胆碱参与学习和记忆,多巴胺参与奖赏和动机。
神经递质的平衡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一些疾病如帕金森病和抑郁症与神经递质的不平衡有关。
4. 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神经元相互连接而形成的复杂网络结构。
它是信息传递和处理的基础,也是人类思维、行为和感知的基础。
神经网络分为感觉神经网络(Sensory network)、运动神经网络(Motor network)和联结区域(Association area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系统的功能概述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神经系统的功能概述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神经系统,功能,概述,,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医药卫生中查看更多范文。
神经系统的功能概述
「考纲」
1.神经系统的功能:①经典突触的传递过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②突触传递的特征;③外周神经递质和受体:乙酰胆碱及其受
体;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2.神经反射:①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②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③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负反馈和正反馈。
3.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①感觉的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②内脏痛的特征与牵涉痛。
4.脑电活动:正常脑电图的波形及其意义。
5.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①牵张反射;②低位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③小脑的主要功能;④基底神经节的运动调节功能。
6.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①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
②脊髓和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7.脑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
「考点」
1.突触传递过程:当突触前神经元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
膜对ca2+通透性增强,ca2+进入末梢,引起突触前膜以出胞方式释放神经递质。
如果前膜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对应受体结合,使后膜对na+的通透性,na+内流,使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epsp大,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epsp小,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增高。
如果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对应受体结合,使后膜对cl-的通透性,cl-内流,使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Ipsp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2.突触传递的特征:单向传布;突触延搁;总和;兴奋节律的改变;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性。
3.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
胆碱能纤维主要包括:①全部交感和副交感节前纤维;②大多数副交感节后纤维(除去少数肽能纤维);③少数交感节后纤维,如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和支配骨骼肌血管的交感舒血管纤维;④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胆碱能受体包括两种:m受体和n受体,m受体阻断剂为阿托品;n受体阻断剂为筒箭毒。
4.肾上腺素能受体包括:α受体、β受体。
α受体阻断剂是酚妥拉明;β受体阻断剂是普萘洛尔。
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6.反馈调节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
负反馈指调节结果反过来使调节原因或调节过程减弱的调节方式,如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降压反射等。
正反馈指调节结果反过来使调节原因或调节过程加强的调节方式。
7.特异投射系统的功能是引起特定的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特点是点对点投射。
非特异投射系统不具有点对点的投射。
其主要功能是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8.内脏病的特征:①发生缓慢、疼痛持久、定位不精确;②对切割、烧灼不敏感,对机械性牵拉、缺血、痉挛和炎症等刺激敏感;
③常伴有不愉快或不安等精神感觉和出汗、恶心、血压降低等自主神经反应。
9.正常脑电波有α波、β波、θ波和δ波四种。
α波在清醒、安静、闭目时出现;β波在睁眼和接受其他刺激时出现;θ波在困倦时出现;δ波在睡眠时出现。
10.牵张反射是骨骼肌受外力牵拉而伸长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
有腱反射和肌紧张两种。
肌紧张是维持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
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效应器是梭外肌,牵张反射的特点是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在同一块肌肉内。
11.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的作用是抑制肌紧张。
大脑皮层运动区、纹状体兴奋抑制区。
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的作用是加强肌紧张。
平时,易化区的活动略占优势。
当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运动区和纹状体不能再兴奋抑制区,结果抑制区活动减弱,而易化区活动相对增强,使肌紧张增强,引发去大脑僵直。
12.小脑的主要功能:维持身、体平衡(前庭小脑);调节肌紧张(脊髓小脑);协调随意运动(皮层小脑)。
13.震颤麻痹的病变部位在黑质,是多巴胺能递质系统受损,导致纹状体内乙酰胆碱递质系统功能亢进所致。
舞蹈病的主要病变部位
在纹状体,其中的胆碱能神经元和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功能减退,而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相对亢进。
14.自主神经系统的特征:双重神经支配;持久的紧张性;其外周作用与效应器的功能状态有关;交感神经作用广泛,副交感神经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15.左侧大脑半球因在语言功能方面占优势,因此称为优势半球。
①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损伤出现失写症;②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损伤时发生运动失语症;
③听觉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损伤引起感觉失语症;④视觉语言中枢:位于角回,受损时出现失读症。
「试题」
1.感觉的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A.经三级神经元接替后弥散地投向大脑皮层
b.引起各种模糊的皮肤、内脏及视、听感觉
c.受到破坏时,动物进入持久的昏睡状态D.受到刺激时,动物脑电图呈同步化慢波e.不易受药物作用的影响而改变其功能状态答案:c
2.下丘脑控制生物节律的可能部位是
A.外侧区
b.腹内侧区
c.视前区
D.视交叉上核
e.室旁核
答案:D
3.γ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
A.肌梭感受器敏感性降低
b.肌梭的传入冲动减少
c.α运动神经元受抑制
D.梭外肌舒张
e.梭内肌收缩
答案:e
4.有关腱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单突触反射
b.感受器为腱器官
c.缓慢牵拉肌腱而产生
D.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
e.是维持姿势的基本反射
答案:A
5.脑内具有生命中枢之称的部位是
A.延髓
b.脑桥
c.中脑
D.下丘脑
e.大脑皮层
答案:A
6.突触前抑制是由于突触前膜
A.产生超极化
b.释放抑制性递质
c.递质耗竭
D.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
e.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答案:D
7.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A.投射至皮层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关系
b.投射至皮层,产生特定感觉
c.投射至皮层广泛区域,提高皮层的兴奋性D.被切断时,动物保持清醒状态
e.受刺激时,动物处于昏睡状态
答案:c
8.帕金森病患者出现震颤麻痹是由于
A.前庭小脑神经元病变所致
b.红核神经元病变所致
c.纹状体神经元病变所致
D.多巴胺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受损
e.乙酰胆碱递质系统功能受损
答案:D
9.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
A.瞳孔扩大
b.糖原分解增加
c.*尿肌收缩
D.骨骼肌血管舒张
e.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答案:c
10.在突触传递过程中,引起递质释放的关键因素是
A.兴奋传到神经末梢
b.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
c.ca2+进入突触前末梢
D.前膜内轴浆粘度的高低
e.前膜内侧负电位的大小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