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1。2质量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11.1 杠杆1.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3.①若L1>L2,F1<F2,则是省力杠杆,费距离;②若L1<L2,F1>F2,则是费力杠杆,省距离;③若L1=L2,F1=F2,则是等臂杠杆。

§11.2 滑轮一、定滑轮:1.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2.关系:F=G s=h v=v物3.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等臂杠杆)二、动滑轮:1.轴的位置随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

2.动力臂(R)是阻力臂(r)的二倍的杠杆。

3.(计摩擦)4.(不计摩擦)5.关系:s=2h V=2V物三、滑轮组:1.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2.3.四、水平放置滑轮:S=n S物V=n V物四、如何设计滑轮:G=Fn-G动G动=Fn-G§11.3 功1.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2.W=Fs3.1J=1N·m4.做功条件:一是对物体要有力的作用,二是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

5.不做功的情况:①F≠0,S=0。

有力没距离,W=0②F=0,S≠0。

有距离没力,W=0③F≠0,S≠0。

F⊥S§11.4 功率1.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

2.3.1W=1J/s4.1KW=1000W 1MW=1000000 1马力=735W§11.5 机械功率1.利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但动力所做的功也不会无缘无故消失。

2.总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

有用功:对我们有用的功(机械对物体所做的功)。

额外功:利用机械时由于机械有重量及摩擦,不得不做而对我们无用的功。

3.W总=W有用+W额外动h(不计摩擦)4.5.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①减小自重②减小摩擦③尽量满载6.W有=fs物7.8.。

九年级物理 11.2质量精品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 11.2质量精品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课后练习:另附








结论:一切物体都是物质组成的。
问题(1)一把铁锤和一只铁钉都是由铁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两者有什么不同?
(2)一X课桌和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都是由木材这种物质构成的,两者有什么不同?
教师:在物理上为了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
一、质量的概念
1、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2、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演示:(1)把冰块放在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使其熔化成水;
(2)用铁锤把铁钉敲弯。
学生观察、交流、讨论,分类
上述物体可以分为三类:
(1)铁钉和铁锤为一类,它们都是铁制成的;
(2)木板和米尺为一类,它们都是木材加工成的;
(3)冰块和水为一类,它们都是水,只是状态不同而已。
学生思考问题
学生观察实验
使学生了解知识间的联系
创设学习情境,导出质量的初步概念,使学生正确区分物体与物质,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了解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问题:(1)烧杯中冰熔化成水,所含的水的质量有没有变?
(2)铁钉敲弯了,铁钉的质量有没有变?
(3)如果将这一只铁钉由教室里带到月亮上,或带到更远的太空,它的质量会不会发生变化?
A、宇航员在太空中的质量比在地球上时小
B、一块冰化成水后质量变小了
C、一块铁块烧红后质量 变大了
D、一个铁球制成铁饼后质量不变
(3)你能熟练地使用天平吗?请把下列过程补充完整,
①把天平放在,游码拨到标尺端的处;

物理:11.2《简谐运动的描述》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4)

物理:11.2《简谐运动的描述》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4)

二、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x A sin t

课 堂 练 习 1.右图中是甲乙两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两振 动振幅之比为_______ 2∶1 ,频率之比为_______ 1∶1 ,
甲和乙的相差为_____
2
课 堂 练 习 2. 某 简 谐 运 动 的 位 移 与 时 间 关 系 为 :

一、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 1、振幅A
是标量
(1)定义: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2)物理意义:描述振动强弱的物理量 振幅的两倍(2A)表示振动物体运动范围
A
O
B
简谐运动OA = OB
一、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 2、周期和频率 —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周期T: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 一次全振动:振动物体从某一初始状态开始, 再次回到初始状态(即位移、速度均与初态完 全相同)所经历的过程。 频率f: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1)振子的周期和频率
注意: T内通过的路程一定是4A 1/2T内通过的路程一定是2A
1/4T内通过的路程不一定是A
石器时代定义:使用磨制石器为主的时代叫做新石器时代 [1] ,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年代大约从1.8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 至2000多年不等。在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会使用陷阱捕捉猎物。 这个时期,人类开始从事农业和畜牧,将植物的果实加以播种,并把野生动物驯服以供食用。人类不再只依赖大自然提供食物,因此食物的来 源变得稳定。同时农业与畜牧的经营也使人类由逐水草而居变为定居下来,节省下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样的基础上,人类生活得到了更进 一步的改善,开始关注文化事业的发展,使人类开始出现文明。 石器时代 / 石器时代 在中国,这个时代出现了龙虬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和细石器文化等文明。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已经能够制作陶器、纺织,发明了农业 和畜牧业,开始了定居生活。在新石器时代完结后,人类开始进入铜器时代。 其它各位爷,可是只有十爷和十四爷壹直不走,十三爷跟这两位爷单挑呢。”“唉,十三叔壹个人哪里是那两位爷的对手!你赶快吩咐大厨房 赶快多准备些醒酒汤,我这就去看看十三、十四福晋她们,对了,你先去爷的书院,再看看爷的身子怎么样了。”雅思琦的头都要大了!爷在 醉酒,十、十三、十四叔三个人在拼酒,那几位福晋无所事事地等在壹边,也不知道淑清壹个人照料得怎么样,是不是能应付得下来。王府的 头桩喜事已经完全乱了套!第壹卷 第五十八章 等待见福晋出了新房,吟雪和月影赶快上前扶住坐在床边的丫鬟。虽然她们没有服侍过冰凝几 天,但也就是才这么几天,她们已然充分地领教了丫鬟的身体状况,真真的是弱不禁风!因此眼看着今天折腾了这么壹天,她们真担心丫鬟会 直接昏倒了。冰凝在这床上已经枯坐了快有四个时辰,先前还有福晋在这里张罗,现在连福晋也没了音讯。第壹次经历大婚的冰凝虽然不知道 王府的规矩,但是福晋走掉了还是壹桩令她高兴不已的事情,唯壹难过的就是需要壹直这么端坐着,不要说昨天壹夜未睡,就是得到了充分休 息的人,也禁不起这么折腾。趁人不注意,吟雪偷偷地从丫鬟的喜帕下方塞进去壹块饽饽。冰凝被这个饽饽吓了壹跳,虽然她是又累、又饿、 又困、又乏,可喜嬷嬷早上嘱咐了不能进吃食,她哪里敢违背?吟雪见丫鬟不接,急得小声说:“丫鬟,您赶快吃吧,再不吃些东西,您可是 要支撑不下去了!”吟雪壹边说着,壹边摸索着将饽饽往丫鬟的嘴边送。冰凝怕饽饽弄坏了唇上的胭脂,只好张口接住了。吟雪真是细心,这 饽饽小巧极了,刚刚够冰凝那樱桃小口的大小,又是格外地细腻,入口即化。暂时缓解了饥饿,冰凝对吟雪感激极了。眼看着都四更天了,王 爷还是没有出现在新房,壹屋子的下人们都是又焦急又紧张,不知道前边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大喜的日子,王爷怎么还不见人影儿呢!吟雪更 是急得团团转,王爷再要是不来,丫鬟怕是要坚持不下去,就真的昏倒了。仅靠她偷偷塞进去的那三个小饽饽,丫鬟哪里能撑得了壹天壹夜? 就在众人急得不行的时候,院子里突然人声鼎沸起来,吟雪和月影作为丫鬟的陪嫁丫环哪里可能知道王府的规矩!因此,她们既不敢迎出去, 怕被人说没规矩,又担心发生了什么事情,误了丫鬟的事情。犹豫再三,决定还是小心翼翼地陪在丫鬟身边,只是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壹声。 “咣当”壹声,外间屋的房门被推开,似乎是带着壹阵风,壹个身穿酱红色喜袍的人疾步走了进来。只凭这壹身衣服,两个丫环也知道这就是 王爷了,于是赶快随喜嬷嬷壹同跪到在地:“王爷吉祥!”“起来。”众人慌忙起身,侧立壹旁,只喜嬷嬷走上前来,再次向他行了请安礼: “王爷,请

2019年九年级物理教案:11.2学生实验:组装电路

2019年九年级物理教案:11.2学生实验:组装电路

《学生实验:组装电路》教材分析:《组装电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北师大版)九年级。

本节内容在上一节认识电路组成,通路、断路和短路以及电路图的基础上,学习用开关控制两个串联灯泡、两个并联灯泡的连接。

这部分内容提出的具体任务:一是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个小灯泡,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同时灭。

取下一只灯泡,另一只灯泡也灭了;取下一只灯泡,不影响另一只灯泡发光。

二是用两个开关控制两只灯泡,要哪只灯泡亮,哪只灯泡就亮,并且两只灯泡的亮灭互不影响,总结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在连接完实物电路之后,还要组织学生练习画电路图。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会判断两个灯泡是串联还是并联。

2.会连接两个灯泡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1.掌握两个灯泡串联、并联的连接顺序和方法,做到快而准确。

2.尝试用探究的方法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通过按照具体要求练习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小灯泡串联、并联的特点和连接,体会物理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乐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兴趣。

2.通过连接小灯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难点】规范画出串并联电路、动手连接串并联电路。

课前准备: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

3.实验器材:每组2节干电池、3个开关、导线若干、灯泡2个。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内容?学生:1、常用电路元件;2、常用电路元件符号。

二、激发学习动机:师:展示两个小灯泡,问:你能让这两个小灯泡亮起来吗?画出电路图,并连接电路。

学生分组完成上述问题的探究。

三、讲授新知识:(一)认识串联、并联电路师:在上面电路中,我们只用了一个用电器,可是在一个实际电路里,用电器往往不只一个,有时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那么怎样将它们连入电路呢?同学们能否用实验桌上这些元件组成一个电路,使两个灯泡都发光呢?请先画出电路图。

九年级物理 11.2质量

九年级物理 11.2质量
结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__形__状_、____、 状__态___和位_置_____的温变度化而变化。
2、质量
字母表示:m
单 位:千克(kg)
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换算关系:
1 t = 103 kg 1 kg = 103 g 1 g = 103 mg
练习:
① 2t=___2×__1_03_kg ② 3g=__3_×_1_0_-3_kg ③ 60kg=__6_×__10_4_g ④ 10g=__1_×__10_4_mg ⑤ 2mg=__2_×_1_0_-3_g ⑥ 5mg=__5_×_1_0_-6_kg
(2)向托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 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 天平的托盘当中。
4.天平的使用
(1)放置在水平台面上 (2)游码归零 (3)平衡螺母调平衡 (4)左物右码,先大后小,再游码
(镊子取放砝码) (5)读数记录
练习: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
5.一个人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的
时候,不小心把被测物体放到了右盘,砝 码放到了左盘,砝码有50g一个,20g两个, 游码刻度是3g。该物体的质量是( ) C A、90 g B、93g C、87g D、73g
6.如何测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答案: 取10的整数倍的大头针(如20个)。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m总, 则一个大头针的质量 m=m总/20
50g B
构造
分度盘 横 梁
游码
指 针
托盘
平衡螺母 标尺
砝码
底座
3.托盘天平的构造
①分度盘和指针:判断天平是否平衡 ②平衡螺母:用来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③标尺、游码、砝码:指示所称物体质量 砝码

2003—2010广东中考物理试题按章节分类(九年级)

2003—2010广东中考物理试题按章节分类(九年级)

11.1 宇宙和微观世界....................................................................................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 密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4 测量物质的密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5 密度与社会生活....................................................................................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运动的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运动的快慢............................................................................................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年级物理全册 11.2 学生实验组装电路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

九年级物理全册 11.2 学生实验组装电路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

11.2 学生实验:组装电路1.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2.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3.培养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难点:并联电路的识别及连接.【新课导入】导入1:实验导入在磁性黑板上出示如图的电路,在这个电路里,我们只用了一个用电器,再拿出一个灯泡、一个电铃,我们怎样将它们同时连入电路呢?导入2:复习引入复习提问:1.用电器和开关的作用分别是什么?2.给您两个灯泡、一个开关、一个电源、导线若干,怎么把它们连入电路,让这个开关同时控制这两个灯泡.分析几位学生所画的电路图,从而引入新课.【课堂探究】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实验:请一位同学在磁性黑板上把图中的元件连成串联电路.(1)合上、打开开关S,观察现象.(2)提问:看到什么现象了?——两灯同时亮,同时熄灭.(3)调换开关S的位置对串联电路有无影响?可能有学生说:“开关必须接在电源正极和灯之间才起作用,若将开关放在灯和负极之间,即使开关打开,灯也能亮,因为电流已经流到灯泡那里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让学生实验操作证明一下?小结: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只有 1 条路径,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经过另一个元件;电路中只需要 1 个开关,且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没有影响.想一想,你日常生活中见到哪些电路属于串联电路?教室里的灯能用串联的方法吗?练习1:将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开关S同时控制两盏灯,画出它的实际连接图.(可将几位同学所画的连接图,在投影仪上进行评析)练习2:找出几个存在短路、部分短路、导线交叉等错误的电路连接图,指出电路连接图中的错误和不足.实验:找一位同学到磁性黑板上连接课本上的并联电路.①闭合、断开开关,观察开关S控制几盏灯?②熄灭一盏灯,观察另一盏灯的发光情况.③分析电流有几条路径.④利用投影片,在并联电路图上标出电流方向,找到分、合点.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没有分支的地方叫干路,分开以后的路径叫支路.观察练习1中的开关S是在干路上还是在支路上?若想方便地控制使用每一盏灯,应该怎么办?(做课本上在干路和支路上都有开关的演示)小结:并联电路的特点:①电流有条(或多条)路径.②各元件可以单独工作,互不影响.③干路的开关控制所有支路,支路的开关只.师生共同总结:1.识别电路串联、并联的方法方法一:分析电路中元件的连接方法,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并列接在电路两端的是并联. 方法二:看电流的流向.从电源正极开始,沿电路向前移动,如果电路不分叉,电流依次通过所有的用电器,到达电源的负极,这些用电器是串联.如果电流在电路中某点分出几条支路,而在另一点会合,即电流有分有合,并排通过了各支路上的用电器,再回到电源负极,这些支路上用电器是并联.方法三:假设电路中某用电器不存在,判断是否出现断路,若出现了,则此用电器必然串联在电路中.假若电路中某一用电器不存在时,并不影响其他元件中有电流通过,则此元件必然是并联在电路中.(1)串联电路:按电路图摆好元件位置,开关S应断开.从电源正极出发,逐个顺次连接所有元件,然后回到电源负极.(2)并联电路:按电路图摆好元件位置,开关S应断开.首先任选一条支路与开关、电源等元件按串联方法连成回路,再把与该支路并联的各支路依次并在该支路上.3.设计电路的方法:设计电路就是按照要求确定电路中各元件的位置.其方法是:先将开关和用电器对应地连接起来,要能分析出开关是控制哪个用电器的.在电路中起到什么作用(是控制干路还是控制支路),若开关在干路中,应与电源串联.开关在支路中,应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出用电器之间是串联还是并联.在分析的基础上正确画出电路图.最后根据题中要求,按照所作出的电路图,逐项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连接方式串联并联电路图电流路径只有一条路径,经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全部经过另一元件有多条路径,经过一条支路的电流不经过其他条支路,但都经过干路开关的作用一个开关能控制整个电路,且与位置无关干路开关:能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能控制所在的支路特点任意一处断开,整个电路无电流(互相影响) 某支路断开,该支路无电流,其他支路仍有电流(互不影响)2.识别电路串联、并联的方法.3.由电路图连接实物的方法.4.设计电路的方法.1.某天发现有一串彩灯上的灯泡都不亮了,经检查是其中的一个灯泡的灯丝断了,则这串彩灯上的各个灯泡是串联(填“串联”或“并联”)在一起的.2.如图所示是一串规格相同的彩灯,电路中a,b,c三处导线未接通,问:(1)这些彩灯的连接方式是并联(选填“串联”或“并联”);当把电源接通时,能亮的灯是1,2,4 (填灯的编号);欲使9盏彩灯都亮,应采取的方法是将a,b两端的导线接通.3.如图所示的电路,要使两个小灯泡L1,L2串联,应( B )1,S2,闭合开关S31,S3,闭合开关S21,闭合开关S2,S32,闭合开关S1,S34.小轿车上大都装有一个指示灯,用它来提醒司机或乘客车门是否关好.四个车门中只要有一个车门没关好(相当于一个开关断开),该指示灯就会发光.如图为小明同学设计的模拟电路图,你认为最符合要求的是( C )5.为了节能、方便,有的楼道照明灯使用声、光控开关,其原理是光控开关在黑暗时闭合,声控开关在有声音时闭合.图中能实现只在黑暗且有声音时灯才亮的电路原理的是( B )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由动端和不动端组成,动端就是所谓的“刀”,它应该连接电源的进线,也就是来电的一端,一般也是与开关的手柄相连的一端;另外的两端就是电源输出的两端,也就是所谓的不动端,它们是与用电设备相连的.它的作用,一是可以控制电源向两个不同的方向输出,也就是说可以用来控制两台设备,或者也可以控制同一台设备作转换运转方向使用.卧室的照明灯通常都是采用双联双控的方式进行控制,一个安装在门口处,一个安装在床头处.。

九年级物理教案 (全册)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 (全册)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人教版第一章:力和运动1.1 牛顿第一定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理解惯性的概念。

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让学生理解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1.2 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力和运动的关系。

讲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1.3 牛顿第三定律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观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讲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让学生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二章:能量和功2.1 动能和势能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讲解动能和势能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物体的动能和势能。

2.2 功和能量守恒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功的概念。

讲解功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力对物体做功的情况。

讲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让学生理解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第三章:声音和光3.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讲解声音的频率、振幅和响度的概念,让学生能够描述声音的特征。

3.2 光的传播和反射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的现象。

讲解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的概念,让学生能够解释光的传播和反射的原理。

第四章:电和磁4.1 静电现象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静电的产生和静电现象。

讲解静电的电荷和电场的基本概念,让学生能够描述静电的特性。

4.2 电流和磁场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电流和磁场的关系。

讲解电流的产生和磁场的作用,让学生能够解释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和生活科技5.1 力和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分析和解决力和运动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讲解力和运动的基本原理,让学生能够应用到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5.2 能量和功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分析和解决能量和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1.2质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并会进行换算。

(2)通过实际操作,初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在天平的使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使用测量工具的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天平使用操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天平的使用
三、教学工具
天平砝码
四、教学安排
1课时
五、教学类型
新授及实验
六、教学过程
1、质量
A 知识的复习: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B 举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物体与物质
例如:一块冰、一颗铁钉、一把木尺,一块木板、一把铁锤、一桶水等,能否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你分类的理由是什么?
(1)学生交流、讨论。

(2)归纳:上述物体可以分为三类:铁钉和铁锤为一类,它们都是铁制成
的;
木板和木尺为一类,它们都是木材加工成的;
冰块和水为一类,它们都是水,只是状态不同而已。

(3)教师:铁钉和铁锤、木板和米尺、冰块和桶里的水,我们都把它们称
为物体。

构成这些物体的铁、木材、水,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质。

从上
面的例子进一步可以看出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

(4)比较:一把铁锤和一只铁钉都是由铁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
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一把铁锤比一只铁钉所含的铁多;一张课桌和
一把木尺都是由木材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木材这种的物质的
多少不同,一张课桌比一把木制米尺所含的木材多。

教师:在物理上为了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C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

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吨(t)。

换算关系是:1kg=103g 1mg=103g=10-6kg 1t=103kg
让学生了解一些物体的质量
2、质量的测量:
师生共同讨论日常生活中称量质量的工具,如:杆秤、磅秤、电子称、台秤、案秤等。

教师指出: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

在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

(1)、天平的测量原理:
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有关知识在第十二章学习):即天平的两臂长度相等,当两个盘中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测量物体质量时,天平一个盘放被测物体,另一个盘放质量已知的砝码,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2)、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对照课本的图形和实际的托盘天平让学生熟悉各个部分的名称。

教师讲解各部分的作用及调节方法并且进行演示
A 平衡螺母:称量前用来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当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
时,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B 指针和分度盘:天平横梁水平平衡的标准是在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
盘中央刻线处,或指针在分度盘上左右摆动幅度相等
C 标尺、游码、砝码:指示所称物体的质量。

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添加一个小砝码。

每架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

称量就等于这台天平配套砝码盒内砝码的总数加游码在标尺上最大的读数所表示的质量。

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就是天平的精确程度即分度值。

(3)、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
2、要用镊子取砝码,不能用手,不要把砝码弄潮、弄脏。

3、潮湿的物体或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4)天平的使用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学生同步进行操作:
1、“一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2、“二放”:把天平放在水平的台面上。

3、“三移”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处。

4、“四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
央刻线处,这时横梁水平平衡。

5、“五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
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的位置,直到横梁重新水平
平衡。

注意加砝码时遵循“先大后小”
6、“六读”: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
尺上所对的刻度。

注意读数时先读大砝码,再读
小砝码。

7、“七整”:实验结束要整理好器材,游码要归零
(5)学生动手实验
1、测量圆珠笔的质量
2、测量粉笔的质量
学生交流实验操作方法、教师作指导
师生共同思考《想想做做》
八、教师归纳总结天平的使用
一看、二放、三移、四调、五称、六读、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