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天 受精作用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课后巩固练习:第2章第1节第2课时 受精作用 Word版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课后巩固练习:第2章第1节第2课时 受精作用 Word版

姓名,年级:时间:1.下列选项中,属于形成配子多样性原因的一组是( )①交叉互换②同源染色体联会③同源染色体分离④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C2.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受精作用时,精子尾部的线粒体全部进入卵细胞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D.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无关解析:发生受精作用时,只有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而尾部留在了外面,因此精子尾部的线粒体不会进入卵细胞,A 项错误。

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变为体细胞的一半,再经过雌雄配子的结合,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恢复为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B项正确。

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于母方,C项错误。

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再加上受精时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必然导致产生的后代具有多样性,D项错误.答案:B3.从某动物的睾丸中取出的两个精细胞,其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

如果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关于这两个精细胞来源的猜测,错误的是( )A.可能来自一个精原细胞B.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C.可能来自两个初级精母细胞D.可能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解析:由于两图中染色体恰好“互补”,因此它们不可能来自于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答案:D4.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在受精卵中()A.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完全来自卵细胞B.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C.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都平均来自精子和卵细胞D.细胞中的营养由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解析:受精卵的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细胞的营养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绝大多数由卵细胞提供。

答案:B5.下图表示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判断,发生着丝点分裂的区段有()A.A—B和K—L B.D-E和J—KC.H—I和J-K D.E—F和K—L答案:B6.图甲为某高等生物的受精作用,图乙为其生活史示意图,据图回答:(1)由图甲可知: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________,一半来自________.染色体A与a(B与b)是________,由于来自不同的亲本,所以颜色不同。

减数分裂(课件)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减数分裂(课件)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N N→2N 2N→N
染色单体 0→4N 4N 4N 4N 4N→2N 2N 2N 2N→0
0
DNA 2a→4a 4a
4a
4a 4a→2a 2a
2a 2a
2a→a
注意:
曲线:抓住某物质数目 增加或减少的时期。比 如 DAN 间 期 加 倍 , 细 胞 分裂减半。
图像:通常有同源染色 体的为减Ⅰ,无同源染 色体的为减Ⅱ
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N,DNA分子数为2a,请完成下表,再绘制曲线
4n
3n 复制 2n
n
细胞一 分为二
着丝 粒分裂
细胞一 分为二
染色体数 核DNA数 染色单体数 同源染色体数
间期
MI前期
MI中 期
MI后期 MI末期
MII前 期
MII中 期
MII后 期
MII末期
染色体 2N
2N 2N 2N 2N→N N
减数分裂是怎样进行的?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中的异同
01 Part One 精子形成的过程
精子的形成过程(阅读课本第19页,回答)
减数分裂概念
1.形成场所: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
• 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中形成的 • 睾丸里有许多弯弯曲曲的曲细精管 • 曲细精管中有大量精原细胞
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
这个天才的预见被其他科学家通过显微镜观察所证实。 魏斯曼预言的这个特殊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父亲 减半 (46)
精子 (23)
母亲 减半 (46)
卵细胞 (23)
受精作用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从受精卵谈起(好)

从受精卵谈起(好)

第23天
第32天
32天
33天
37天
41天
44天
47-48天
受精后6星期,与其说像人还不如说像鱼。6毫米长的小 生命已经出现脑、脊柱、心脏和肝脏了。这时,胚胎的心 跳每分钟140—150下,是母亲心跳的两倍。
50天
52天
54天
人类胚胎第8周时在子宫内的照片
第9周
第10周
第11周
第11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一个新的小生命-受精卵诞生了
受精卵一边分裂,一边向子宫移动,到达子宫 需7-8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精第7天着床
受精后7天。胚芽完成"着陆",微微嵌入子宫 内膜。此时它分裂发育为几百个细胞。
受精后的第三星期别看这小小的胚胎才2毫米 长,但它却已具备发育成全身各个器官的原始结 构:外、中、 内三个胚层了
二、胚胎发育的过程:
受精卵
卵裂
2细胞期
4细胞期
32细胞期
囊胚期(胚泡)
16细胞期 外胚层
8细胞期
中胚层
内胚层 原肠胚期
卵裂球含2-8个细胞时,全部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细胞数量?胚胎总体积?每个细胞体积? 总DNA含量,总有机物含量?总表面积与 体积比值?
囊胚腔
内细胞团:
具有发育的全能性,是胚胎干细 胞,将分化成所有组织器官
一、受精作用
1、受精: 成熟的精卵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受精过程:精卵识别、
精子附着于卵膜、 精卵质膜融合
3、精卵识别的基础:细胞表面的特异性蛋白 4、场所: 输卵管
下列关于受精作用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A.精卵相互识别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B.后代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 C.使后代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 D.后代继承了双亲的全部遗传性状

第4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4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子(成熟配子)
相同点
染色体的变化行为相同
3.减数分裂的概念
范围 时期
进行_有__性__生__殖__的生物 原始生殖细胞产生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在减数分裂前,染色体只复制_一__次__,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 特点
程中连续分裂_两__次__
结果 成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4.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可以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二)减数分裂Ⅰ与减数分裂Ⅱ的比较
项目 着丝粒 染色体数目 DNA数目 染色体主要行为 同源染色体
减数分裂Ⅰ 不分裂
2n→n,减半 4n→2n,减半 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

减数分裂Ⅱ 分裂
n→2n→n,不减半 2n→n,减半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无
(三)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的比较
答案:C
[归纳拓展] 细胞分裂过程中引发相关物质数量变化的四大原因
微课题(二)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辨析比较 [系统深化知能]
实质
精子和卵细胞二者的_细__胞__核___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结果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_体__细__胞__中的数目
一、判断正误——从微点上澄清概念
1.染色体易位和数目的变异类型理论上均可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光学显微镜
观察到。
( √)
2.人类14号与21号染色体二者的长臂在着丝粒处融合形成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 该染色体携带者具有正常的表现型。观察平衡易位染色体也可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场所 时间 细胞质分裂 是否变形
睾丸(曲细精管) 初情期 均等分裂 _变__形__
卵巢 胎儿时期(性别分化以后)和初情期以后 卵母细胞_不__均__等_分裂;极体_均__等_分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详图 秒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详图 秒懂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次级精母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形成两个次级 精母细胞,染色体 数目减半
111
112
113
114
115
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 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次级精母细胞
着丝点分裂,染色体 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 形成的两条相同的子染色 体向两极移动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减数分裂进行的场所:
高等动植物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
动 精巢(睾丸)植 未成熟的花药
物 卵巢
物 雌蕊子房的胚囊
5
减数
原始生殖细胞
(精原细胞、卵原细胞)
分裂
精(卵)原细胞 成熟生殖细胞
(精子、卵细胞) 特点:整个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连续分裂两次。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再 看 一 次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动物繁殖

动物繁殖

一、常用实验动物的生殖功能、结构特点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到本世纪末,力争把我国人中控制在12亿以内,此项任务十分艰巨。

如果人口控制不住,就会影响经济振兴,影响现代化,甚至影响社会的安定。

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更多、更安全的、使用方便的节育措施。

为了寻找更多的有效措施来控制人类的生育,保证避孕药物或其他节育措施的有效和安全,必须首先在实验动物身上进行实验研究。

因此,保证实验动物的质量和了解实验动物生殖和发育等特点,是十分重要。

(一)常用实验动物的繁殖周期特点计划生育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小鼠、大鼠、豚鼠、兔狗、恒河猴等,各种动物的性周期、排卵时间及妊娠期都各不相同。

如狗是季节性单发情,猫季节性多次发情,而鼠、豚鼠全年都有动情周期的循环,灵长类有月经周期,但只有一定季节才排卵(见下页表10-37)(二)常用实验动物排卵和性周期特点哺乳动物的排卵可分为两种类型,一般动物是按一定的周期进行排卵的,这类动物不交配也可正常排卵,此称为自发排卵或非刺激性排卵;而兔子、猫、雪貂(白鼬)、水貂等,只有经过交配的刺激才能进行排卵,此称为诱发排卵,也称刺激性排卵或反射性排卵。

例如兔子的卵巢几乎连续不断地产生卵子,但成熟的卵泡只有经过雄兔交配后才能排卵。

这是因为雌兔受到雄兔爬跨时,垂体受到兴奋而引起的刺激,这种刺激出现在交配后1小时,此时垂体释放排卵素(黄体生物素),在促排卵素的影响下大约在交配后10~12小时发生排卵。

如果没有交配刺激,成熟的卵泡自行退化,经10~16小时逐渐被吸收,而新的卵泡又开始成熟。

雌性哺乳动物的性周期可分为三型第一型包括狗、马、牛以及其他哺乳动物的性周期。

该型性周期又可分为前半期和后半期。

前半期由雌激素所控制,雌激素的效果逐渐变强,至发情期达到最高程度。

这个时期,卵巢内卵泡成熟,随后便引起排卵,随着排卵,雌激素的作用逐渐减弱,以后即转入以孕激素所控制的后半期。

如果没有妊娠,黄体退化,则又转为由雌激素所控制的新的性周期。

(编号288)第五单元 植物的生殖与成熟试题库

(编号288)第五单元  植物的生殖与成熟试题库

第五单元植物的生殖与成熟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 受精作用:2. 双受精:3. 衰老:4. 脱落:5. 正常脱落:6. 胁迫脱落:7. 离层:8. 呼吸跃变:9. 有性生殖:10. 无性生殖:11. 单性结实:12. 无融合生殖:二、填空题1. 脱落的形式包括()和()2 种。

2. 被子植物的生殖方式有()和()2 种。

3. 植物进行无性繁殖的方式有()、()、()、()和()5 种。

4. 植物衰老的类型包括()、()、()和()4 种。

5. 影响叶片脱落的环境因子有()、()、()。

6. 影响衰老的外界条件有()、()、()、()。

7. 叶片衰老时,()被破坏,光合速率下降。

8. 种子在休眠期内发生的生理生化过程称为()。

9. 未成熟的柿子之所以有涩味是由于细胞液内含有()。

10. 果实成熟后变甜是由于()的缘故。

11. 核果的生长曲线呈()型。

12. 叶片衰老时,蛋白质含量下降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是蛋白质();二是蛋白质()。

13. 用()破除土豆休眠是当前有效的方法。

14. 叶片衰老过程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

15. 植物衰老的最基本特征是()。

16. 叶片衰老最明显的标志是(),叶片衰老的顺序是从()开始,逐渐过渡到()。

17. 根据果实成熟过程中有无呼吸高峰,可分为()和()两类。

18. 在果实的果皮中存在的主要色素是()、()和()。

19. 油料种子发育过程中,最初形成的物质是(),以后转化为()。

20. 果实成熟后涩味消失是因为()。

21. 使果实致香的物质主要是()类和()类物质。

22. 跃变型果实在成熟过程中释放()。

23. 随着油料作物种子的成熟,种子内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会(),酸价会(),碘价会()。

24. 一般说来,在低温干旱条件下,小麦籽粒内蛋白质含量较(),而在温暖潮湿条件下,则淀粉含量较()。

三、单项选择题1. 不育的小麦花粉中不含有()。

A. 脯氨酸B. 类胡萝卜素C. 黄酮素D. 维生素2. 下列被称为蛋白质种子的是()。

中考复习生物重点题30例(68)——人的生殖

中考复习生物重点题30例(68)——人的生殖

中考复习生物重点题30例(68)——人的生殖1、科学家们将男人、女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整理,形成了下列的排序图。

请分析回答:(1)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存在的。

(2) 根据染色体组成可以判断,乙为性的染色体组成。

(3) 甲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

(4) 若甲、乙是一对夫妇,第一胎生的是女孩,假如他们再生第二胎,生男孩的可能性约为%。

答案(1)成对(2)男(3)23(4)502、在我国西部的偏远地区有一个”傻子村”,该村里傻子特别多,而距离该村不远的另一个村子就没有这种现象,你认为”傻子村”是怎样造成的()A.生活水平低 B.该地区水土不养人C.教育水平落后D.多是近亲结婚引起的答案 D3、下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根据图回答:(10分)(1)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数均为。

(2)A表示父母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c、d分别叫和。

它们的染色体均为,比a、b少。

(3)B过程为。

形成的e细胞叫,它的染色体数为,又恢复到与体细胞一样的数量。

(4)C过程叫。

f细胞是女儿的细胞。

答案(1)23对(46条)(2)精子卵细胞 23条一半(23条)(3)受精受精卵 23对(4)发育体4、下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及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请据图回答:(1)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他们的染色体数均为条。

(2)A表示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c叫做,它的染色体数为条。

(3)B过程叫,形成的e细胞叫,染色体数为条。

(4)f是女儿的体细胞,C过程叫。

(5)由上述可以看出,人类上下代之间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的。

生物体细胞中的每一条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一条来自。

因此,后代个体具有的遗传物质。

答案(1)46 (2)精子 23 (3)受精作用受精卵 46(4)发育(5)相同父亲母亲双亲5、一对夫妇生男生女的概率是否相同?为什么?性别歧视导致社会上男女比例失衡,对人类社会会带来哪些问题(至少2个方面)?答案相同,父方能产生两种精子,且数量相同,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所以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天受精作用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B.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一致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这样,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本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其中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A、C、D三项均正确;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B项错误。

受精作用:
1.概念: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

3.结果: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平均来自精子和卵细胞,而营养物质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

4.意义: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以及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

1.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在受精卵中
A.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完全来自卵细胞
B.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
C.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都平均来自精子和卵细胞
D.细胞中的营养由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
2.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个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子细胞,而一个卵原细胞则形成1个子细胞
B.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
C.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D.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能够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3.如图是高等动物的生殖发育周期图解(2N、N表示染色体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成体开始,受精卵的形成需要经过________和________。

(2)A过程发生在哺乳类动物的____________中。

(3)受精卵经_______和________最终发育为成体。

此过程的细胞分裂方式为________,从而保持了亲子代细胞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两过程对于生物体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B
【解析】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A错误;受精时,精子只有头部(细胞核)进入卵细胞,因此受精卵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B正确、C错误;受精时,精子只有头部(细胞核)进入卵细胞,因此受精卵中的营养几乎完全由卵细胞提供,D错误。

2.【答案】A
【解析】一个卵原细胞则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A错误;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B正确;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正确;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能够维持生物染色体数目恒定,D正确。

3.【答案】(1)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2)睾丸和卵巢
(3)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有丝分裂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4)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促进了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解析】(1)分析图解可知,由成体开始受精卵的形成需要经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

(2)哺乳类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卵巢和睾丸中。

(3)受精卵经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最终发育为成体。

此过程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从而保持了亲子代之间的遗传信息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能够保持亲代和子代染色体数目保持相对稳定,从而使亲代和子代的稳定遗传,促进了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