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受精

合集下载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课件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课件

02
双受精程
配子形成
配子形成
被子植物的雄配子(花粉)和雌 配子(胚囊)分别由花药和胚珠 发育而来。在配子形成过程中, 细胞经历了减数分裂,染色体数
目减半。
花粉发育
花粉由花药中的小孢子母细胞经 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单倍体的花 粉粒。花粉粒进一步发育成熟,
形成具有生殖功能的雄配子。
胚囊发育
胚珠中的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 分裂形成四个大孢子,其中三个 退化,一个发育成为雌配子体, 即胚囊。胚囊中包含卵细胞、极
核和助细胞等结构。
受精前的准 备
花粉传播
花粉通过风、昆虫等媒介传播至雌蕊 的柱头上。在传播过程中,花粉可以 保持活性,等待与柱头接触。
识别与结合
花粉管生长
花粉管从花粉粒中延伸出来,穿过柱 头、花柱,最终到达胚珠的胚囊中。 在此过程中,花粉管内的物质为受精 准备好了条件。
花粉落在柱头上后,通过识别机制与 雌蕊的识别蛋白结合。结合后的花粉 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保证繁殖的稳定性
双受精作用可以保证植物繁殖的稳定性,使得后代遗传上更 加稳定。
对植物多样性的意义
促进植物进化
双受精作用在植物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植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来源。
增强植物适应性
双受精作用使得植物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增强植物的适应性。
04
双受精作用的例
豌豆的双受精作用
总结词
豌豆是典型的被子植物,其双受精作用过程具有代表性。
03
双受精作用的意
对植物生长的意义
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
双受精作用使得胚乳能够提供充足的 营养给胚,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 育。
维持植物的代谢平衡
双受精作用使得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 分配更加合理,维持植物的代谢平衡。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课件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课件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2
结果展示
通过显微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包括花粉发育 情况、雌蕊的受精情况等。可以使用图片和图表 等形式展示结果。
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处理组之间 的差异,并使用表格和图表等形式呈现数据。
3
结果解读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双受精作用的机制和影响因 素,并探讨其对被子植物繁殖的意义。
胚乳提供营养
极核与精核结合形成的胚乳,为胚胎 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03 精子与卵细胞的特点
精子的特点
精子体积较小,通常 只有卵细胞的1/20, 但数量众多。
精子头部含有细胞核 ,携带一半的遗传物 质。
精子具有鞭毛,能够 自由游动,寻找合适 的卵细胞。
卵细胞的特点
卵细胞是单倍体细胞,体积较 大,是精子体积的几十倍。

对植物多样性的意义
பைடு நூலகம்
增加植物种类多样性
双受精作用使得被子植物在遗传、生理和形态等方面产生了多样 性,形成了丰富的植物种类。
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植物多样性的增加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维护生态平衡, 确保生物圈的正常运转。
提供生态服务
植物多样性在提供食物、栖息地、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 用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双受精作用概述 • 双受精过程 • 精子与卵细胞的特点 • 双受精作用的生物学意义 • 双受精作用的实验研究
01 双受精作用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双受精作用是指被子植物的雄配 子(花粉中的精子)与雌配子( 胚囊中的卵细胞和极核)融合形 成合子的过程。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
植物进化的推动力
双受精作用在植物进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遗传物质的重 组和变异,推动了植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的发展。
受精过程的生物学意义
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地理分布范围
双受精作用产生的胚乳富含营养物质,为植物种子的萌发和早期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有利于植物在各种环境中的适应性生长。
有利于植物的繁殖和种群增长
精细胞在花粉管内的运动
精细胞在花粉管内通过鞭毛运动向卵细胞移动。
识别与结合
精细胞识别雌性生殖细胞的特异性受体,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
雄性生殖细胞的发育与分化
减数分裂
雄性生殖细胞经历减数分裂,产生四 个精细胞。
细胞壁的形成
精细胞形成细胞壁,准备进入花粉管 。
雌性生殖细胞的发育与分化
卵细胞的形成
雌性生殖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形成卵细胞。
特点
双受精作用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过程 中特有的现象,其结果是形成受精卵 和受精极核,分别发育成胚和胚乳。
受精过程的重要性
遗传物质的传递
双受精作用实现了遗传物质的横向传递,使后代具有父母本的遗 传特性,从而保持了物种的遗传稳定性。
植物体的发育
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分别发育成胚和胚乳,为植物体的发育提供了必 要的物质基础,保证了植物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被子植物的基因组通常由多个染色体组成,这些染色体携带 了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的遗传信息。
染色体
染色体是基因组的载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它们以特定 的方式排列和组织,以确保遗传信息的正确传递。
基因重组与遗传信息的传递
基因重组
在双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通过融合形成合子,导致基因重组的发生。基因重组有助于增加基因组的多样性和复 杂性,促进植物的适应性和进化。

[推荐学习]高中生物 植物双受精过程的模型制作学法指导

[推荐学习]高中生物 植物双受精过程的模型制作学法指导

植物双受精过程的模型制作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这一生理活动比较复杂,是一个较难的知识点,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为了更好地掌握双受精过程,增强学习生物学的自主性和动手能力,组织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身边的一些物品制作植物双受精过程的模型。

甲组的制作方法是:在两张相同的8开硬纸板上绘制两张相同的双受精过程图,色彩鲜明。

将这两张图重叠起来配合使用,即把上面第一张图上的花粉粒和花粉管剪去,从上面能完全看见下面第二图上的花粉粒和花粉管,然后用第张三硬纸张(与花柱同色)放在两图之间,挡住后面一张图上的花粉管部分。

使用时,逐渐向下抽拉中间的第张三硬纸张,露出后面一张图上的花粉管的结构,好似花粉在逐渐长出花粉管,最后伸向胚珠,完成双受精作用。

乙组的制作方法是:在剪好的8开硬纸板上面,画好雌蕊的平面示意图,标明主要部分的名称。

在柱头上面挖左右两个小孔,使得两根小木棒能穿过小孔,小木棒长约10cm即可。

这两个小孔表示落在柱头上的花粉粒的位置。

取两颗小珠子(或干燥的芝麻种子也可以)中央穿孔,取两根线绳,一端固定一颗小珠子,即表示花粉粒,另一端固定在小木棒上,不能松动,线绳长度稍大于柱头到卵细胞的距离即可。

木棒穿过小孔挂在硬纸板背面的小孔边。

用硬纸做成两个小盒子,表示极核和卵细胞,固定在极核和卵细胞的位置上。

使用过程中,只要在硬纸板背面旋转小木棒,放长线绳使珠子落在小盒子里,线绳即表示萌发过程中的花粉管。

受农村水井辘轳(定法轮升降物体)的启发,想到了用摇绳子的方法表示花粉开始萌发并生出花粉管(但要求小孔处光滑无摩擦时,珠子的重力作用才能拉动绳子。

)花粉管穿过花柱深入子房,然后进入胚珠,之后花粉管顶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的动态过程。

观察到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从而完成双受精过程。

做好了模型,不仅更加透彻地理解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过程,也提高了探究与动手能力,激发了探知生命科学奥秘的兴趣。

被子植物双受精

被子植物双受精
到多个细胞和组织的相互作用
这个过程不仅保证了植物的繁殖, 也为植物的遗传和进化提供了基 础
-
汇报完毕 感谢聆听
20XX
被子植物双受精
演讲者:xxx
被子植物双受精
目录
被子植物双受精
被子植物双受精是指被子子,另
1 一个与中央细胞的极核结合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这个过程叫做双受精。这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受
精方式
在双受精过程中,花粉管通常会穿过花柱,进入子房,最后到达胚珠。在胚珠中,花粉管会释放出两
2 个精子细胞,一个是含有X染色体的雄性核,另一个是含有常染色体的雌性核。雄性核与卵细胞结合形
成二倍体的合子,雌性核与中央细胞的极核结合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
双受精的结果是,合子发育成胚,胚乳提供营养给胚的发育。胚是新一代植物体的雏形,由合子发育
3 而来,合子是胚的营养来源。而胚乳则是由受精后的中央细胞发育而来,这个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
组,因此其发育成的胚乳也是三倍体
双受精的过程是植物生殖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保证了植物的繁殖,也为植物的遗传和进化提供了
4 基础。在双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的融合不仅完成了遗传物质的交换,也实现了花粉和胚乳的互补作
用,这对于植物的适应性和进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被子植物双受精
总的来说,被子植物的双受精是 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它涉及

双受精名词解释

双受精名词解释

双受精名词解释
医学上所谓的双受精即女性因某些特殊原因同时排出两个卵子,同房后有两个精子与卵子分别结合形成受精卵,并一起游走到宫腔内进行着床生长,形成双胞胎。

一般孕妇在怀孕45天左右检查彩超,就可以发现宫腔内有两个孕囊出现,还有两个胎心、胎芽。

由于是双受精,所以胎儿的染色体不是完全相同的,因此胎儿的性别有可能不同。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进步,体外受精双胞胎的概率越来越高,但孕妇在生产双胞胎期间的风险也比较大,双胞胎在怀孕期间容易早产,胎膜早破和其他风险也较单胞胎高得多。

孕妇也更容易在怀孕期间发生糖尿病、高血压等妊娠期综合征,产后出血概率也很高。

因此,若发现孕产妇有多胎妊娠,建议要以妇产科生殖科医生的指导为主,在必要情况时施行减胎术,三胎以上必须酌情考虑减胎,双胞胎需结合孕产妇身体实际情况考虑继续妊娠或减胎。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一方面,精细胞与卵细胞的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恢复了各种植物原有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遗传的相对稳定性;同时通过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使合子具有双重遗传性,既加强了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又为后代中可能出现新的遗传性状、新变异提供了基础。

另一方面,另一个精细胞与2 个极核或1 个次生核(中央细胞)融合,形成了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及其发育成的胚乳,同样结合了父、母本的遗传特性,生理上更为活跃,更适合于作为新一代植物胚胎期的养料(在胚的发育或种子萌发过程中被吸收)。

这样,可以使子代的变异性更大,生活力更强,适应性更为广泛。

因此,双受精作用是植物界有性生殖的最进化、最高级的形式,是被子植物在植物界繁荣昌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双受精作用的生物学意义也是植物遗传和育种学的重要理论依据。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充: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
子房的结构
子房壁 珠被 胚 胚囊 珠 极核(2个) 卵细胞(1个)
高等植物的个体发育
子房壁 2n 子 房 2n 珠被 2n 种皮 2n 胚 2n 胚乳 3n 果皮 2n 果 实
胚珠 2n
胚囊 2n
+精子(n) 卵细胞 受精卵 n 2n +精子(n) 2个极核 受精极核 n+n 型为AA的接穗接到基因型为aa的 砧木上。在自交的条件下,此嫁接得到的 植株所结种子中,胚的基因型是( ) A A. AA B. Aa
C. AA、Aa、aa
D.
Aa、aa
18.豌豆中,种皮灰色对白色为显性,子 叶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现将纯种的灰种皮 黄子叶的花粉授给白种皮绿子叶豌豆植株, 所得到的豌豆为( C ) A.灰种皮黄子叶 B.灰种皮绿子叶 C.白种皮黄子叶 D.白种皮绿子叶
A a
2个极核的基因要相同,并与卵细胞相同
13.基因型为Aa的植株接受基因型为aa的 植株的花粉后,其种子内胚乳细胞的基因 型可能是( ) C A.Aaa、AAa B.Aaa C.AAa、aaa D.AAa、aaa和Aaa
14.玉米的黄粒(Y)对白粒(y)为显性。 以纯黄玉米为母本,纯白玉米为父本进行杂 交实验,F1代中,胚及胚乳的基因型分别为 ( ) C A.Yy、Yy B.Yy、Yyy C.Yy、YYy D.YYy、Yy
P(♀)AA×aa(♂) ↓
亲代母本上 所结果实 P♀果皮、种皮 (AA) F1的胚 (Aa) F1的胚乳 (AAa)

F1母本上 所结果实
F1♀果皮、种皮 (Aa)
1 2 1 AA , Aa , aa 4 4 4
F2的胚
F2的胚乳 AAA、AAa Aaa、aaa
F2母本上 所结果实
F2♀果皮、种皮
12.豌豆未成熟的豆荚绿色对黄色是显性,让 杂合体绿色豌豆的雌蕊接受黄色豆荚豌豆的花 粉进行测交,所结出的豆荚数10个。其颜色比 例应近似于( )。 A.绿∶黄=1∶1 D B.绿∶黄=3∶1 C. 全部为黄色 D. 全部为绿色
豆荚是果实,由子房发育形成;豆 荚皮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 杂合绿色豌豆(Aa)的雌蕊(子房 壁)发育成绿色豆荚皮(Aa),与 接受什么花粉无关。
16、已知豌豆种皮灰色(G)对白色(g)为 显性,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 如基因型为ggyy的豌豆与基因型为GGYY的 豌豆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F2,则F2植株上 所结种子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 离比分别是( A ) A、 3 : 1 和 5 : 3 B、9:3:3:1和3:1
2.一个胚珠内的卵细胞 和两个极核的基因型完 全相同, 来自同一个花 粉粒的两个精子,彼此 的基因型一致
3.胚(2n)应为父本和母本杂交所 得,胚中的基因一半来自精子,一 半来自卵细胞,胚乳(3n)中的基因 1/3来自精子,2/3来自极核。其 性状与受精有关,当年就能表现 出来。 胚包括子叶、胚芽、胚轴、胚根 。
种 子
种皮、果皮是当代植株身,胚是下代的幼体
果实各部分基因型
1.果皮和种皮的基因型和母本一致(母本性 状),当年只出现母本性状。 例题:桃果实的有毛(R)对光滑(r)为 显性。对光桃植株(rr)的雌蕊授以纯合毛 桃植株(RR)的花粉,由雌蕊的子房发育 成的果实为哪一个(A ) A、光桃 B、1/3为光桃 C、毛桃 D、1/3为毛桃
实例:杂合子Aa自交结果: ①果皮和种皮的基因型均为 Aa ,与母本一致 ②胚珠内卵细胞的基因为A或a ,相应的每个极核基 因也为 A或a ,同一个花粉粒中的两个精子均为 A或a,所结种子中的胚或胚乳基因型如下:
卵(极核) 精子
A ( A 、 A) AA ( AAA ) Aa ( AAa )
a ( a、 a ) Aa ( Aaa ) aa ( aaa )
1 2 1 AA , Aa , aa 4 4 4
F3的胚
3 2 3 AA , Aa , aa 8 8 8
F3的胚乳
15(2003年全国高考江苏卷15题)豌豆灰 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 (Y)对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 杂合体(F1)自交后代(F2)均表现3﹕1的 性状分离比。以上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 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以下哪代植株群 体所结种子的统计( D ) A.F1植株和F1植株 B.F2植株和F2植株 C.F1植株和F2植株 D.F2植株和F1植株
18.在豌豆的杂交实验中,子一代种 子和子二代种子分别结在: B A. F1植株和F2植株上 B. 亲代母本植株和F1植株上 C. 亲代父本植株和F1植株上 D. 亲代母本植株和亲代父本植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