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脱落及开裂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
油漆工程质量通病分析及预防措施

在阴雨天或冬天,使用漆片液涂刷,由于含有低沸点溶剂及稀释剂,易产生倒光。
喷涂工具中有水分带入漆料,在漆膜上也会形成倒光。
木材基层含有吸水的碱性植物胶;金属表面油、喷涂硝基漆后,产生发雾或微白。
阴雨、严寒天气或潮湿环境,不宜进行醇溶剂性漆或硝基漆施工。
施工环境潮湿、黑暗或湿热,使漆膜表面凝聚起水分,特别是通风不良更易发生。
表面干燥的清漆膜,打磨后成为列光漆膜,但过几小时后,光泽还会恢复,这是由于氧气未完全,油料发汗;或油度漆未能从底部完全干燥所致。
选用优质的漆料。涂刷的基层干燥。不潮湿、黑暗及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操作。基层表面油污等须处理后,才能进行涂刷漆料施工。
刷子毛太粗、太硬、涂刷时较易出现浮色。
选择优良的漆料,对于新材料要试验再用。遇有发花的漆料,应针对发花原因加入适量的保护胶。
使用含有密度大的颜料,最好选用软毛漆刷。涂刷时,要经常反复搅拌均匀,以防止沉淀,但注意不要带入空气。
对于有发花弊病的漆层,可选择优良的漆料,用软毛漆刷再涂刷一遍面漆即可。
漆膜
倒光
油漆工程质量通病分析及预防措施
质量问题
原因分析
防止措施
油漆留痕(或流挂)
油漆中稀释剂过多降低油漆粘度,漆料不能附着在物体表面而流淌下坠。涂料的漆膜太厚聚合与化未完成,由于漆自重造成流坠。
基层表面不平,油漆厚薄不一致造成。
棱角、转角、线角等处油漆过厚造成。漆刷太大、刷毛太长、太软,造成油漆厚薄不匀造成流坠。喷涂
都会使漆膜来不及流平就干燥而形成桔皮
选用脱水硝化纤维素和蒸发慢的溶剂配合起来的漆料。硝基漆的粘度应该用硝基漆稀释剂(香蕉水)适当对稀。
粉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粉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一、引言粉刷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外观和增加美观性而进行的一项常见工作。
然而,在进行粉刷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涂料易脱落、不均匀等情况。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
二、粉刷存在的问题1. 涂料易脱落很多人在翻新房屋或公共设施时都会发现,经过一段时间后,涂在墙壁上的颜料会逐渐脱落。
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1)低质量涂料:使用质量差的石灰漆或乳胶漆可能无法有效附着在表面上。
(2)不合适基底处理:如果没有正确清洁和处理墙面表面,则涂料很难牢固地附着。
2. 颜色不均匀当我们完成一次粉刷后,期望得到一个平整而美观统一的外观。
然而,并非总能如此完美实现:(1)底材吸水性差异:墙体本身由不同材质组成,在吸水性上可能存在差异,导致颜料在不同部分的渗透能力不一致。
(2)涂料选用问题:某些低质量或未充分搅拌均匀的涂料可能导致颜色深浅不一。
3. 斑痕和气泡斑痕和气泡是常见的粉刷问题。
斑痕通常表现为表面上颜色明显变化的区域,而气泡则是形成洞状图案。
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1)基底处理不当:如果墙壁有裂缝、凹凸等问题未得到妥善修复,则会出现斑痕和气泡。
(2)涂料干缺失或过快:当第一层涂料没有完全干透时就进行第二次甚至更多次的刷漆,会导致气泡产生。
三、解决办法1. 选择优质涂料为了避免出现脱落情况,应选择品牌知名、质量可靠的高级乳胶漆或油漆。
虽然价格较高,但其附着力强,并且经久耐用。
2. 基底准备和修复在进行粉刷前,应对墙壁的基底进行准确评估,并采取适当的预处理措施。
这包括清洁墙面、填补裂缝和坑洞等。
(1)为了确保涂料附着力,可使用合适的清洁剂清除墙壁表面的油污或腐蚀物。
(2)在发现任何损坏时,必须及时修复。
可以使用填充剂来堵住裂缝和坑洞,并通过打磨等方法使其表面平整。
3. 控制涂料厚度颜色不均匀问题可以通过控制涂料厚度来解决。
如果使用半湿法进行第二遍刷漆,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颜色深浅不一致的情况。
油漆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油漆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脱落和开裂问题描述:油漆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是脱落和开裂。
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整个涂层表面或特定区域。
可能原因:- 不正确的基层处理- 涂层干燥不完全- 不适当的油漆质量或比例- 温度和湿度变化防治措施:- 确保基层表面的清洁和光滑处理- 使用高质量的油漆和适当的比例- 密切注意温湿度变化,并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进行施工- 温和和均匀地应用涂层,确保涂层干燥彻底二、色差和斑点问题描述:在油漆工程中经常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色差和斑点。
这可能导致涂层表面颜色不一致或出现不均匀的斑点。
可能原因:- 不均匀的底漆涂层- 误用或混合不当的颜料- 涂层施工不均匀- 温度和湿度影响防治措施:- 确保底漆涂层均匀覆盖基层- 使用相同批次的颜料,并按照正确的比例进行混合- 均匀施工涂层,避免过度或不足- 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进行施工,避免极端天气三、气泡和麻点问题描述:气泡和麻点是油漆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涂层表面粗糙或不平滑。
可能原因:- 油漆中存在挥发性成分- 涂层干燥过快- 不适当的涂刷或喷涂技术- 温度和湿度变化防治措施:- 选择低挥发性的油漆,减少气泡和麻点的产生- 控制涂层的干燥速度,避免过快干燥- 掌握正确的涂刷或喷涂技术,确保涂层均匀- 在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下进行施工四、剥落和粉化问题描述:油漆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是涂层剥落和粉化。
这可能导致涂层容易磨损、失去光泽。
可能原因:- 基层表面不光滑- 涂层老化- 化学腐蚀或物理磨损- 不适当的涂刷或喷涂技术防治措施:- 确保基层表面光滑、清洁- 常规保养和维护,避免涂层老化- 避免化学腐蚀或物理磨损- 采用正确的涂刷或喷涂技术,确保涂层牢固粘附五、施工痕迹问题描述:施工痕迹是油漆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
这可能导致涂层表面不平整或出现明显的痕迹。
可能原因:- 涂刷或喷涂技术不当- 涂层施工时间间隔过短- 施工工具不适当或损坏- 温度和湿度变化防治措施:- 掌握正确的涂刷或喷涂技术,确保涂层均匀- 控制涂层施工时间间隔,避免过短的间隔- 使用适当的施工工具,并保持其良好状态- 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进行施工,避免极端天气以上是油漆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建筑外墙油漆质量问题及其预防方法

建筑外墙油漆质量问题及其预防方法概述建筑外墙油漆质量问题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问题,对建筑的外观和耐久性有直接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外墙油漆质量问题,并提供相应的预防方法。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脱落和剥落脱落和剥落是建筑外墙油漆常见的质量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油漆与基层附着力不足或外力撞击等原因造成的。
预防方法:- 确保油漆与基层之间的附着力良好,可以采用合适的底漆和涂料。
- 在油漆施工前,对基层进行充分的清洁和处理,确保表面光滑。
- 避免外力撞击,可以在易受撞击的区域加装保护措施。
2. 褪色和变色建筑外墙油漆褪色和变色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阳光、雨水和空气中,以及不合适的油漆选择造成的。
预防方法:- 选择具有耐候性和抗紫外线能力的油漆。
- 定期对外墙进行清洗和维护,及时清除污垢和附着物。
- 如果发现油漆褪色或变色,及时进行修复或重新涂装。
3. 裂缝和起皮建筑外墙油漆出现裂缝和起皮问题可能是由于基层结构的变化、温度变化和湿度等因素引起的。
预防方法:- 在施工前对基层进行充分的检查和修复,确保基层结构稳固。
- 选择具有良好弹性和耐候性的油漆,以适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 定期检查外墙油漆,发现裂缝和起皮问题及时修复。
4. 颜色不均匀建筑外墙油漆颜色不均匀可能是由于施工不当、油漆搅拌不均匀等原因造成的。
预防方法:- 在施工前充分准备,确保油漆搅拌均匀。
- 采用专业的施工方法和工具,确保油漆均匀涂布。
- 定期检查施工质量,发现颜色不均匀问题及时进行修复。
结论建筑外墙油漆质量问题可能对建筑的外观和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选择合适的油漆材料,进行充分的基层处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
建筑师和施工人员应密切关注外墙油漆质量,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确保建筑外墙的美观和耐久性。
常见涂装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

3. 确实了解旧漆的种类, 尽量避免不匹配现象发生。 4. 对于多次修补的漆面,建议尽量使用封闭底漆加以隔离。 5. 按规定使用适当的中间底漆,同时注意按规定使用配套的固化剂及稀释剂等辅
料,并保证产品要求的干燥时间后涂装面漆。 6. 新漆膜,特别是喷涂较厚的新漆膜,必须给予一定的干燥时间。如有条件的,
8、 漆面起泡或痱子 9、 针孔 10、 流挂 11、 渗色与浮红 12、 金属漆发花 13、 涂层的变色与褪色 14、 龟裂
相关说法
剥皮、失去附着力、附着差、脱落
相关说明
此类现象为基底与漆层之间失去附着力,包括面漆与底漆或旧漆之间、底漆和金属 漆之间。
相关原因:
一、 清洁或准备不当。包括: 1、 水磨底漆时使用的水砂纸号数太高,超过 1000#以上,使底漆表面过于光滑, 不利于面漆的附着。 2、 底漆表面研磨后的研磨灰尘或其它表面污染物若未确实彻底清除,则表面 漆层将不能够与底漆层发生适当稳定的接触,以致于造成粘合不良。 3、 底漆水磨后未能使水份完全干燥,或底面在施工前受潮,使其难以正常干燥, 出现粘合不良现象。 4、 使用了不当的材料(如:汽油)作为清洁剂,不但不能去除硅、矽等腊质, 留下一些高沸点的残留物在表面留下一层连续的“油膜”。建议清洁材料使 用 L919 除油剂。 5、 粘尘布使用不当也会造成涂料的附着力降低。使用中必须擦拭速度要快,力 量要轻一些,否则会在表面留下过多的粘性杂质,影响涂料的附着力。
六、封闭材料选择不当。为节约成本,采用硝基色漆打底,烤漆(2K)罩面的施工方 法。此类办法,如处理不当,极易造成面漆的脱落。或者有时在原子灰施工后未 喷涂二道底漆而直接喷涂面漆,也非常容易造成面漆的脱落。
油漆涂刷常见通病发生原因及消除通病方法

油漆涂刷常见通病发生原因及消除通病方法
1.色差
色差通常是由于施工环境的光线不均匀或者涂料本身质量不好导致的。
为了消除色差,可以调整施工环境的照明灯,保证光线均匀,或者选择质
量好的涂料进行施工。
2.起皮
起皮通常是由于底层处理不当、湿度过高或者涂料与底层不相容导致的。
为了避免起皮,首先应该确保底层的清洁和干燥,可以进行打磨和补漆,为涂料提供良好的附着力。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适当控制湿度,避免过高的湿度对涂料造成影响。
3.开裂
开裂通常是由于涂层干燥太快、涂层过厚或者温度变化过大导致的。
为了消除开裂,可以适当调节涂料的干燥时间,避免太快的干燥。
此外,
涂层的厚度也要控制在适当范围内,过厚容易开裂。
另外,要注意避免温
度的快速变化,可以选择在恒温环境下施工。
4.鼓泡
鼓泡是由于涂料中含有挥发性物质,蓄积在涂料中,造成鼓泡。
为了
消除鼓泡,应该选择质量好,不含挥发性物质的涂料进行施工。
另外,涂
料应该均匀稀释,避免出现太高的涂膜厚度。
5.流挂
流挂是指涂层在垂直面上出现滴落的现象,通常是由于涂料太稀、过
度施工或者施工环境不佳导致的。
为了消除流挂,可以选择稍微稠一些的
涂料进行施工,避免太稀的涂料。
同时,要适度控制涂料的施工量,避免过度施工。
另外,施工环境要适度通风,避免湿度过高。
总之,消除油漆涂刷常见的通病需要从施工原因、材料问题、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入手。
只有在正确选择涂料、合理施工,并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下,才能消除这些通病,获得满意的涂装效果。
油漆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油漆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导言本文档旨在讨论油漆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提供一些针对这些问题的防治措施。
在进行油漆施工时,合理的施工质量控制将确保最终的装饰效果和持久性。
通过了解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提高油漆施工的质量,减少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一、常见问题以下是一些油漆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1. 涂层不平整:涂层表面出现凹凸不平或不光滑的情况,影响装饰效果。
涂层不平整:涂层表面出现凹凸不平或不光滑的情况,影响装饰效果。
2. 粘附力不强:涂层与基层附着力不强,容易剥落或脱落。
粘附力不强:涂层与基层附着力不强,容易剥落或脱落。
3. 色差:涂层色彩不均匀,出现色差现象,影响外观质量。
色差:涂层色彩不均匀,出现色差现象,影响外观质量。
4. 起泡:涂层表面出现气泡,影响涂饰效果。
起泡:涂层表面出现气泡,影响涂饰效果。
5. 滴流:涂层表面出现滴流现象,影响装饰质量。
滴流:涂层表面出现滴流现象,影响装饰质量。
6. 漏刷:涂层未覆盖到位,出现漏刷情况,影响覆盖效果。
漏刷:涂层未覆盖到位,出现漏刷情况,影响覆盖效果。
7. 缺陷:涂层表面出现刮痕、裂纹或斑点等缺陷,影响外观美观。
缺陷:涂层表面出现刮痕、裂纹或斑点等缺陷,影响外观美观。
二、防治措施为了避免上述质量问题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表面处理:在涂刷前,应对基层进行充分的清洁和修补,确保表面平整、洁净且无尘埃、油脂等污染物。
表面处理:在涂刷前,应对基层进行充分的清洁和修补,确保表面平整、洁净且无尘埃、油脂等污染物。
2. 涂料选择: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涂料种类和品牌,确保涂料质量符合标准。
涂料选择: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涂料种类和品牌,确保涂料质量符合标准。
3. 涂刷技巧:采用正确的涂刷技巧和施工方法,避免涂料涂刷过厚、过薄或过快,保证涂层均匀且平滑。
涂刷技巧:采用正确的涂刷技巧和施工方法,避免涂料涂刷过厚、过薄或过快,保证涂层均匀且平滑。
涂料及涂膜的病态与防治措施

11、常见病态的现象及防治10 8. 刷痕现象:漆膜干燥后,出现一条条高低不平的刷痕,将影响油漆表面
的光滑和光泽。 原因: 1)涂料粘度过稠,流平性差,稀释剂挥发速度过快; 2)施工不对,没有顺木纹涂刷; 3)涂装工具选择不当; 4)被涂物底材吸收性过强,涂料涂刷后即被快速吸收,造成涂刷困难出现
17、常见病态的现象及防治16 12.漆膜脱落、剥落、起鼓、起皮、分层。现象:由于漆膜层间附着、结合
不良、会产生漆膜脱落、剥落、起鼓、起皮等病态现象。 原因: 1)底、面漆不配套,造成层间附着力欠佳; 2)物面不洁,沾有汕污、水分或其它污物; 3)物面处理不当;如水泥或木材表面未经打磨就嵌刮腻子或上漆,使面漆
18、常见病态的现象及防治17 防治措施: 1)选择配套的底漆、面漆; 2)基材表面处理时要把油污、水分或其它污物彻底清除; 3)基材(如木材、水泥等)齐观要经过打磨、修整再嵌刮腻子,漆膜须干
透后并要打磨方可涂覆(刷、辊或喷)面漆,以增加层间的附着力; 4)去除水泥(混凝土)基材表面脱模剂,降低表面的碱性; 5)水泥基材应用抗碱性封闭漆进行封闭; 6)环境温度低于10℃时,不适宜施工水性涂料如乳胶漆。
或失光严重,应待表面干透后用水砂纸打磨后,再刷涂一层面漆。
15、常见病态的现象及防治14 11.漆膜开裂、龟裂现象:漆膜表面出现深浅大小各不相同的裂纹,如从裂
纹能见到下一层表面,则称为“开裂”;如漆膜呈现龟背花纹样的细小裂 纹,则称为“龟裂”。 原因: 1)底漆与面漆不配套,涂膜受外界作用(机械作用、温度变化而产生收缩 应力)引起漆膜龟裂或开裂;2)底漆未干透即涂覆(喷、刷、辊涂)面漆, 或第一层面漆过厚,未经干透又复涂第二层面漆,使用两层漆内外伸缩不 一致;3)室内用漆用于室外或金属表面底漆用于木材;4)木质底材含有松 脂未经清除和处理,日久经会渗透出漆膜,造成局部龟裂; 5)水泥底层未经充分干燥,PH值过大(碱性过大脑,表面有浮尘、油污等; 6)涂装前没将油漆充分搅拌均匀;7)施工环境恶劣、温度变化大、湿度大、 漆膜受冷热而伸缩,引起龟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漆脱落及开裂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
客车涂装的目的是使其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高装饰外观,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其使用价值。
一、油漆脱落
1、前处理不当,油污、锈蚀、灰尘未清理干净,车表面底材光滑,未按工艺要
求打磨、拉毛;
2、车身局部漏喷底漆,打磨掉底漆后未补底漆,底漆膜厚过低,导致涂层与底
材附着力差;
3、腻子层过厚、
4、未喷中涂漆或已打磨掉中涂漆
5、喷彩条漆时,客车图案复杂,面漆表面太光滑、过烘干,面漆表面造成彩漆
附着力差;;
6、原材料本身质量问题;
7、各涂层、腻子层之间不配套;
解决
工艺规范,对新材料要试验合格后,先小批量应用,然后再决定是否增加用量。
二、油漆开裂
漆膜发生无规则的断裂或裂缝,通常发生在基底上被填补的缝隙或板块边缘附近。
漆膜裂缝常常形成三角形的星形。
漆膜裂缝的深度不等,较严重的裂缝可直达基底。
局部修补时,在羽状边处刚喷上油漆后,可能出现轻微裂纹。
涂层开裂和起泡原因
漆膜中的气泡由于气候原因膨胀或漆膜中的内应力增大使得漆膜失效,导致油漆开裂,这些应力形成的原因有:
1、喷涂前油漆混合不均匀,稀料不足或型号不对。
2、基底表面处理方法不当、砂纸太粗、清洗不洁净或者缝隙填补不当。
3、压缩空气管路内有油或水的污染。
4、漆膜太厚、各漆膜之间的流平时间不够;或利用压缩空气吹干漆膜表面造成漆膜内部的溶剂不能及时挥发。
5、喷漆时,基底的温度太高或太低。
6、未充分固化或热塑性丙烯酸漆膜上喷涂了热固性油漆。
8、腻子层涂得过厚经受不住冷热、干湿或浸蚀液体的交替变化。
预防
1、一定要将油漆混合均匀,并按规定的比例和型号使用稀料。
2、认真准备基底表面,使用正确规格的砂纸,正确地填补基底上的缝隙。
彻底清洗基底表面,特别是要注意羽状边周围的处理。
3、正确地维护压缩空气设备。
4、使用正确的喷涂方法。
每道喷涂的漆膜要湿而薄,保证各道漆膜之间的流平时间。
5、保证基底表面的温度处于推荐温度范围之内,然后再开始喷漆。
6、喷涂一层薄的环氧树脂底漆将热塑性丙烯酸漆层封闭。
7、通过试验解决腻子层的配套性,一般使腻子层与蒙皮的伸缩性接近;
8、腻子层不应涂得过厚,应按工艺要求严格控制;
9、焊缝部位尽可能少采用腻子,可采用涂胶与压条配全的方式。
修补方法
当裂缝角轻微,只影响面漆层时,可用砂纸打磨裂纹直到露出完整表面,然后重新喷涂面漆。
若裂缝穿透到底漆时,则应将缺陷区域的漆层全部脱去,并将基底缺陷彻底修复,然后重新喷漆。
三、各工艺流程简述
为充分了解各涂层的作用及重要性,以便能更理解油漆脱落及开裂的原因,以下是各工序的简述。
1.预处理
涂前表面预处理的目的是除去被涂件构成物之间的所有异物,提供适合于涂装要求的良好底材,以保护涂层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和装饰性能。
对于金属零件而言,涂前表面预处理主要包括脱脂、除锈、除氧化皮及化学转化膜处理(磷化、钝化等),同时也涉及除旧漆和对塑料件的特种化学处理。
采用物理法除锈的方法有很多,如喷砂法、抛丸法、切削法、高压水洗法。
当今的汽车工业采用的底材种类繁多,并且没一种底材都需要专门的处理方法,我们常见的有:钢铁.铝.玻璃钢.塑料。
前三者可直接用清洁剂彻底清除污物,用P120-240号砂纸干磨,然后用清洁剂重新处理表面,在一小时之内喷涂浸蚀或环氧底漆。
如果是塑料,则必须喷涂塑料底漆,塑料底漆为双组份,无色.透明,可稀释也可直接喷涂。
除脱模剂,不经妥善的表面处理,会导致漆膜附着力不良、缩孔等缺陷。
2.涂底漆
工件经表面处理以后,第一道工序是涂底漆,这是涂料施工过程中最基础的工作。
涂底漆的目的是在被涂的工件表面与随后的涂层之间创造良好的结合力,形成涂层的坚实的基础,并且提高整个涂层的保护性能。
涂漆应均匀、完整,不应有露底和流挂现象,这是最重要的。
注意遵守干燥规范。
在加热干燥时,要防止过烘干,在底漆膜上如含有强溶剂的面漆时,底漆膜必定要干透,用烘干型底漆较好。
3.腻子层
涂过底漆的工件表面,不一定很均匀平整,往往留有细孔、裂缝、针眼以及其它一切凹凸不平的地方,涂刮腻子,可使涂层修饰均匀平整,改善整个涂层的外观。
腻子颜料浓度高,含粘结料较少,刮涂膜较厚,弹性差,虽能改善涂层外观,但容易造成涂层收缩和开裂,以致缩短涂层寿命。
腻子作为一种涂装材料,除了可以起到对外观的“填平补齐”,以改善工件表面的平整度和装饰性的作用外,对于涂层本身的内在性能,如耐水性,耐冲击划伤性,耐候性、鲜映性、光泽、丰满度等均有负面作用,不仅如此,腻子的大量使用,还将对涂料施工造成意想不到的麻烦,出现起泡、炸裂、疏松“麻眼”等缺陷,造成返工,因此各大客车企业都把腻子用量作为衡量企业涂装工艺水平甚至整个设计制造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量标准。
但由于我国客车生产中的模具化程度还不太高;部件的钣金质量和外观质量也比较差,因此不可避免的还要使用腻子。
不太高
涂刮原子灰的目的就是恢复车身平整度,使之变形.缺陷部位与原样保持一致。
原子灰中按比例加入催干剂后首先发生热反应,释放出的热量导致催干剂与原子灰中的树脂进行分子结合形成稳定的链状结构,如果加入过多的催干剂,放热反应将非常强烈,从而导致分子结构不稳定。
出现各种常见问题例如:针孔、打磨性能差、附着力过早减弱、开裂、干燥速度慢、吸收涂覆的油漆、导致面漆褪色。
精细的工程要涂刮多次腻子,每刮完一次均要求充分干燥,并用砂纸进行干或湿打磨。
腻子层一次涂刮不要过厚,一般应在0.5mm以下,否则容易不干可收缩开裂。
涂刮多次腻子时应先按局部填孔,再统一刮和最后刮稀的程序操作。
腻子层在烘干时,应有充分的晾干时间,以采取逐步烘烤为宜,以防烘得过急而起泡。
4.中涂层
中间涂层是在底漆与面漆之间的涂层,涂中间涂层的作用是保护底漆和腻子层,以免为面漆咬起,增加底漆和面漆的层间结合力,消除底涂层的缺陷和过分的精糙度,增力涂层的丰满度,提高涂层的装饰性和保护性。
中间涂层适用于装饰性要求较高的涂层。
中涂漆要求干燥快,易打磨,遮盖能力强,能填充表面细小的缺陷。
5.打磨
打磨是施工中一项重要工序。
它的功能主要是:清除物件表面上的毛刺及杂物;清除涂层表面的粗颗粒及杂质,获得一定的平整表面;对平滑的涂层或底材表面打磨,得到需要的精糙度,增加强涂层间的附着性。
6.面漆
工件经喷涂底漆、刮腻子、打磨修平后,涂装面漆,一般要求涂得薄而均匀。
除厚涂层外,涂层遮盖力差的亦不应以增加厚度来弥补,而是应当分几次来涂装。
面漆分为醇酸磁漆.丙稀酸烤漆.聚胺脂树脂漆.金属漆和珍珠漆。
聚胺脂树脂漆也称为低温烤漆。
它和金属漆和珍珠漆广泛应用与中、档车型。
要求制作精细。
首先喷漆枪与工件之间的距离在15-20公分以内,喷涂一道面漆的间隔在10--15分钟以上,金属漆和珍珠漆需喷涂清漆以增加光泽度和耐磨力。
每喷涂一道油漆部位都应让其流平,操之过急容易产生流挂现象。
喷完要求达到色泽一致,完全遮盖,漆膜厚,高亮度,高硬度。
四、玻璃钢
膨胀系数不同,在发生温度变化时产生的应力集中不能有效消除而造成的微细裂纹。
1、玻璃钢本身应力
众所周知,刚从模子中取出的玻璃钢件有残余应力, 必须要经过时效处理, 以便除去在制作玻璃钢件时未反应完全的一些物质, 如立即涂装,往往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裂纹。
如单体苯乙烯和其它易挥发的物质。
时效处理有助于玻璃钢件内应力的释放和消除。
这里所说的时效处理是指玻璃钢件在23摄氏度、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 放置至少两周以上。
在时效处理以前, 还应对玻璃钢件在60摄氏度~80摄氏度的条件下加热4~6小时。
设计
2、设计时的应力集中
由于构件截面尺寸突然变化而引起应力局部增大的现象,称为应力集中。
在等截面构件中,应力是均匀分布的。
若构件上有孔、沟槽、凸肩、阶梯等,使截面尺寸发生突然变化时,在截面发生变化的部位,应力不再是均匀分布,在附近小范围内,应力将局部增大。
应力集中的程度,可用应力集中系数来表示。
应力集中系数的大小,只与构件形状和尺寸有关,与材料无关。
应力集中处的局部应力值,有时可能很大,会影响部件使用奉命,是部件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
防止和减小这种不利影响,应尽可能避免截面尺寸发生突然变化,构件的外形轮廓应平缓光滑,必要的孔、槽最好配置在低应力区。
五、质量改善
要解了各工序的重要意义,就要从人员、技术、管理方面加强质量控制。
1、人员对自我工作的检验,对自已岗位工作有深刻认识,树立制作精品车的质
量意识;对质量问题追溯到个人;
2、设备齐全、合格;
3、材料,涂装材料的质量和作业配套性合技术要求,并在保质期限内使用;
4、制定科学、合理、先进的涂装工艺,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
5、良好的喷涂环境;
6、涂装质量改善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成为行业的领头羊,任重而
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