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 六、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部优-课堂实录
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 :快速阅读》优质课教学设计_1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学目标:1、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重点)2、掌握快速阅读的读书方法;(重点)3、分析人物形象进而由尼摩形象把握主题;4、品评作品艺术特色;5、展开多种形式活动,培养学生多项语文水平;6、接阅读本书契机充分激发学生读书兴趣;7、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的热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曾表示:“儿童应该尽早阅读科幻作品,在9岁或10岁,不能晚于11岁。
”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苗壮方能根深,根深才能叶茂。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以他的科幻代表作《海底两万里》,为我们打开了占到“水球”--地球71%的辽阔海洋的神秘之门。
【科学幻想小说】科幻小说是用幻想艺术的形式,表现科学技术远景或者社会发展对人类影响。
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是1818年出版的《弗兰肯斯坦》(又译科学怪人),作者是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夫人玛丽·雪莱。
此后,法国的凡尔纳、英国的威尔斯、美国的阿西莫夫、苏联的别列亚捷夫、日本的小松左京和星新一等创作了诸多优秀科幻小说,成为世界科幻小说大师。
科幻小说具有悠久的历史,已经成为了一种成熟的文体。
它一般是以现有的新创举为基础的有合理性的幻想小说。
介绍作者:法国科幻、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出生地与父亲:出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父亲是位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
兴趣与学业: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小故事);青年时期违背父命弃学法律,爱上文学与戏剧;科学创作:在作家大仲马的鼓励下从事文学创作。
创作宏富,仅长篇科幻小说近七十部,另海洋中短篇全集多卷,收在《奇异的旅行》的书中。
优秀作品有海洋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地心游记》《八十天环绕地球》《气球上的五星期》《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太阳系历险记》等,囊括了陆地、海洋和天空。
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 :快速阅读》优质课教学设计_0

(美国科幻小说之父)
师:科学幻想在一定水准上会促动科技发展,一些以前我们认为不可能的事今天或者未来可能就会实现,比如海底潜艇、飞天登月等等。希望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也能创作出这样的科幻小说。
板书总结
推荐阅读
创设背景,引人入胜
全体学生作答
师读
师板书
教师用笔圈划重点
明确学习任务,有的放矢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和
注重的学生
导入预计2分钟
同学们,你们了解神秘的海底世界吗?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播放视频)。景色优美、险象环生的海底探险即将拉开帷幕了,让我们一同开启海里两万里的旅程。(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
1.交流分享,再次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与故事,体验海底世界的惊险和神奇。
师:潜艇对俘虏倒也优待;仅仅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艇艇长尼摩从此永远不许他们离开。阿龙纳斯一行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十个月之后,这三个人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才得以把这件海底秘密公诸于世。我们从太平洋出发了,有请3号同学为我们绘制路线图
3组绘制路线(在白板上绘制,其他同学在达标卷上绘制)
神秘的艇长——尼摩
《海底两万里》是由一系列神秘事件开始的,而这个系列神秘事件的“始作俑者”便是尼摩艇长。能够说,尼摩从走入读者的视野到他与鹦鹉螺号一起消失,始终都披着一层“神秘”的外衣。
他是一位学富五车的博物学家。无论是亲自设计并建造了鹦鹉螺号,还是对气象、海底知识的精通,这些都昭示了尼摩艇长那博广的知识。他又是一位对大陆充满仇恨的“复仇者”。在与阿龙纳斯教授交谈的过程中,他的言语中无不流露出的是对陆地的厌恶,甚至是痛恨。不过,他又无私地将从海底打捞上来的财宝,慷慨地赠与了那些为自由而战斗的人们。他又是一位充满了同情心的人。当采珠人被角鲨攻击的时候,他即时施以援手,使那个可怜的采珠人免于丧身巨鲨之口;并且在没有攻击力的长须鲸遭受残暴的抹香鲸袭击时,他竟然本着协助“弱小”的理念,协助长须鲸逃出生天,不可谓不善。此外,他还具有牺牲精神。当潜艇受困南极海底冰山,自己已经趋于昏迷之时,他依然坚持把纯净的氧气让给了伙伴,而没有一点私心。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六、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部优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六、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部优教案《海底两万里》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受小说中描绘的海底世界的神奇美丽与惊险刺激;2.研读尼摩船长的人物形象,分析看似完美的他却“不快乐”的原因;3.了解读文、读人、读己的阅读方法,逐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安排】一课时一、导入今天很高兴和大家在这个美丽的春天,因为一本有趣的书而相遇,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有趣的书——《海底两万里》,一起走进一段奇妙的旅程!二、读文、读人、读己1.活动一:畅游海底世界假如给你一次随鹦鹉螺号在海底遨游的机会,你最想体验的是书里提到的哪个情节呢?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生:漫步海底世界、收集贝类标本、穿用海洋里的生物为原料做成的衣服、游览海底沉船、勇斗土著人、海底狩猎、海底采珍珠、观赏海底火山喷发、智斗大章鱼、感受鹦鹉螺号的神奇之处、去海底挖煤矿、与抹香鲸搏斗、南极历险等相关的情节……小结:这里有好看的海底美景、好吃的海洋美味、好玩的海底活动,还有惊险刺激的海底冒险,简直是一趟完美的旅程!2.活动二:聆听人物心声美景需要有人共赏,美食最好和人分享,惊险时刻更需要有人帮忙。
在这次难得的海底探险中,你最想与书中的哪个人物为伴呢?为什么?预设1:博学的阿龙纳斯,忠诚的康塞尔,勇敢的捕鲸手尼德兰,神秘、正义、博学多才、向往自由的尼摩船长。
追问:毫无疑问,同学们选的这四个各有所长的人都会是我们这趟旅途中不可多得的好伙伴,但如果说其中有一个人几乎具备了这四个人的所有优点,他可能是谁?(学生:尼摩船长)尼摩船长何其幸运,在他的身上既有着阿龙纳斯的博学多才,也有着康塞尔的对人忠诚、更有着尼德兰的勇猛无畏,况且还富可敌国,每天驾驶着亲自设计并建造的世界上最厉害的潜水艇鹦鹉螺号自由遨游在美丽的海底,还能偶尔扮演英雄的角色,救人于水火,他的人生堪称完美,这个坐拥一切的人,肯定每天都过得快乐而又幸福!你们同意老师的观点吗?预设2:他并不总是快乐的。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 快速阅读(优质课件)

作品梗概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小说讲述了一 个神奇的故事:一位名叫尼摩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 第留斯号”,与阿龙纳斯等人在十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在海底跑了两万 里,其间穿越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和北 冰洋,领略了奇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几经历险,终于逃脱。来自目录领航海域名称
太平洋,瓦尼可罗群岛, 托雷斯海峡,印度洋, 红海,阿拉伯海底隧道, 希腊群岛,地中海, 维哥湾,南极,合恩角, 亚马孙河,墨西哥湾。
跳读指导 跳读法是指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而直 接获取读物的关键性内容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方法:注意力集中,用红笔圈画出海洋生 物的名字,快速看介绍。其他无关的文字快速 跳过。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 快速阅读
方法指导
请同学们根据跳读提示,跳读第一部分 第16章,找一找书中写了哪些海洋生物,用 红笔圈画出海洋生物的名字,快速看介绍。
激趣导入
电影片段——林肯号遇上“海洋怪物”
本课目标
1.学习并训练“快速阅读”这一 基本的阅读技巧。 2.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按计 划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并开展专题 探究活动。
第二个专题:选择书中喜欢的人物,站 在他的视角身临其境写航海日记。
第三个专题:探究尼摩船长的人物形象, 准备“我眼中的尼摩船长”主题辩论赛。
制定计划
阅读时间 阅读章节 主要内容 阅读感受 探究收获
读文分享
【章鱼袭击】
潜艇来到留卡斯群岛附近,突然围上一 群大章鱼。章鱼缠住螺旋桨,潜艇动弹不得。 “鹦鹉螺号”被迫浮出海面,众人在尼摩船 长的带领下,用斧子刀叉和章鱼展开血战。 战斗中一名船员惨死,尼德·兰也遭遇危险, 在生死关头,尼摩艇长挺身而出救下了处于 死亡边沿的他。经过持续一刻钟的战斗,终 于打败了章鱼。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 快速阅读(教学课件)

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 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一起去海底旅行。他 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 海、地中海、大西洋等地,看到许多罕见的 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搁浅、 土人围攻、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诸多险情。 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 不辞而别,回到了陆地上。
反映了他对自由的追求。他把自由看得高于一 切。为了自由他对肮脏的大陆连“一寸土地也 不靠近”。他在大海下漫游着,生活着,他生 活的一切必需品都取自于大海,他宁可把多年 的用心研究的科学成果同他的身躯一起奉献和 葬于大海,也不愿为野蛮的殖民统治者服务。
▶专题三:绘制潜水艇简易图
示例: 小说中的“诺第留斯号”是一艘庞大的细长
系列”“机器人系列”等
主要内容
《基地》是“基地系列”中的第一本,全书分 为“心理史学家”“百科全书编者”“市长”“行 商”“商业王侯”五章,包含五个在时间上前后相 继的故事,描绘了遥远的未来,当“银河帝国”步 入暮年,即将衰亡之际,以谢顿为首的一群“心灵 史学家”在帝国边缘建立基地,以保存人类文明, 为迎接未来的复兴做准备的初期过程。
的尖刺留住了一些稀疏的亮光。 尼摩船长和其他船员走上前来,他们从腰间
取下铁锨,开始挖坑。这时我完全明白了!这片 空地是墓地,他们带的长形的东西是昨夜死去的 人的尸体!尼摩船长和他的船员们来到这隔绝人 世的海底墓地,是为了埋葬他们的同伴。他们开
始挖坑填穴,做最后告别。 最后,做完这一切,我们沿着原路返回。
分的蒸发造成盐和矿物质含量高,又变重了, 于是又下沉。正是这种不停的循环,永恒的 生命力使得海洋更丰富地、更无穷地壮大发 展。这就是真正生命的所在!”
文段选自被誉为“科幻之父”的法国作家 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文中的 尼摩船长驾驶的潜艇是【甲】选项中的哪一个? ( 诺第留斯号 )这艘船所使用的动力是【乙】 选项中的哪一个?( 电动力 ) 【甲】第比利斯号 诺第留斯号 裴廓德号 阿喀琉斯号 【乙】核动力 生物能 水动力 电动力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教案)-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评价标准
补救措施
优秀
能够自主的根据文章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感受海底旅行的魅力。
再次细致阅读全书,重点勾画关键人物的描写词句。
良好
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文章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感受海底旅行的魅力。
待改进
不能根据文章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感受海底旅行的魅力。
能够根据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梳理文章结构。
自我评价( )
目标3
任务三:制定计划,再享旅程
活动七:读书计划
时间
阅读内容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记航海日记8篇
制人物档案8个
析写作手法8个
第一周
上部
1—12章
温馨提示:想象你就是“鹦鹉螺号”上的一员,把你在旅行中的所见所感用记日记的方式记载下来。方法提示: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最核心的情节,恰当展示心理感受
《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
主备人:初一语文组
课题
《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
日期
编号
课型
名著导读课
授课班级
目标
确立
依据
课标摘录
1.养成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评价等级
评价标准
补救措施
优秀
能够按照读书计划按部就班的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组内监督。
良好
能够按照读书计划按部就班的完成80%整本书的阅读。
待改进
不能够按照读书计划按部就班的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按照计划,保质保量完成读书任务。
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 :快速阅读》优质课教学设计_30

《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先学后研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给他们提供阅读材料和阅读实践机会,利用多媒体和学生交流。
2、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通过地图导读,制图复原等方式制作“读书笔记卡”,从而进一步提升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
学习重难点:在阅读中,学会通过地图导读,制图复原等方式制作“读书笔记卡”,从而进一步提升课外阅读的兴趣。
第一课时:趣味引入(5分钟)“海底两万里”错了“海底两万里”是国内沿用已久的一个译名,但其并不准确,因为“两万里”严格说起来就是两万华里,即一万千米,这跟小说中鹦鹉螺号的实际航程相去甚远。
依现有史料估算,鹦鹉螺号的实际航行距离应该在六万五千千米到九万三千六百千米之间。
正是因为标准的混乱,所以进入近代以后,这个表示距离的单位就已经废弃不用了。
凡尔纳以此作为海底远航的距离单位,显然是要突出尼摩船长和鹦鹉螺号的神秘感。
而因为英制的“里格”等于三英里,所以凡尔纳的这部名著应该翻译成“海底六万里”才对!知识梳理(20分钟)作者介绍儒勒·凡尔纳(1828—1905),生于法国西部的海港城市南特,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
11岁时,凡尔纳曾志愿上船当见习生,远航印度,结果被家人发现接回了家。
为此他挨了一顿揍,过后他躺在床上流着泪保证:“以后保证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童年的经历,客观上促使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众多的科幻作品。
18岁时,凡尔纳在巴黎偶遇当时法国最著名的作家大仲马,跟着大仲马学习写作。
他受大仲马影响很深,以至于小仲马(大仲马的儿子,也是法国著名作家)以前感慨地说,就文学来说,凡尔纳更应该是大仲马的儿子。
海底重游路线:( )( )( )( ) ( )( )( )经典情节:海底打猎“鹦鹉螺号”在太平洋里潜行。
教授透过玻璃窗,一路观赏着光怪陆离的海底景象和五光十色的深海生物。
【优质课教案】最新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读阅读教学设计2篇

篇一《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1、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4、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教学重点1、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教学难点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课前准备1、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
2、学生每人写3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儒勒·凡尔纳(1828年-1905年),法国小说家,科幻小说的开创者之一。
他一生写了六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说,总题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漫游》。
他以其大量著作和突出贡献,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二、故事梗概故事发生在1866年,法国人阿龙纳斯,一位生物学家,应邀赴美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
这时,海上出了个怪物,在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
科考活动结束之后,生物学家正准备束装就道,返回法国,却接到美国海军部的邀请,于是改弦更张,登上了一艘驱逐舰,参与“把那个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的活动。
经过千辛万苦,“怪物”未被清除,驱逐舰反被“怪物”重创,生物学家和他的仆人以及为清除“怪物”被特意请到驱逐舰上来的一名捕鲸手,都成了“怪物”的俘虏!结果发现“怪物”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名“诺第留斯”号。
潜艇对俘虏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艇艇长尼摩从此永远不许他们离开。
阿龙纳斯一行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
十个月之后,这三个人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才得以把这件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三、艺术特色这部作品集中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所有特点。
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底两万里》阅读交流课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今天很高兴和大家在这个美丽的春天,因为一本有趣的书而相遇,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有趣的书——《海底两万里》,一起走进一段奇妙的旅程!(板书课题)
二、读文、读人、读己
1.活动一:畅游海底世界
师:假如给你一次随鹦鹉螺号在海底遨游的机会,你最想体验的是书里提到的哪个情节呢?说说你的理由。
生1:我最想体验漫步海底世界,因为书里写到了海底世界有各种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我很想去体验一下。
生2:游览海底沉船,因为海底沉船里有宝藏,尼摩船长的财产就是这么来的,我也很想去找宝藏,而且还可以探索历史遗迹,有一种考古的乐趣。
生3:海底采珍珠,因为尼摩船长的那颗珍珠有椰子一般大,我还没见过那么大的珍珠呢。
生4:勇斗土著人,因为和土著人打架感觉很神奇,很想看他们被鹦鹉螺号上的高压电吓跑的场景。
生5:海底狩猎,因为在海底可以用尼摩船长特制的枪去抓鱼,回来烹饪,一定会别有一番风味。
生6:南极历险,因为我想体验困住冰层下缺氧的感觉,还有劫后余生的惊喜刺激的感觉。
……
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描述,老师发现这里有好看的海底美景、好吃的海洋美味、好玩的海底活动,还有惊险刺激的海底冒险,简直是一趟完美的旅程!
2.活动二:聆听人物心声
师:俗话说美景需要有人共赏,美食最好和人分享,惊险时刻更需要有人帮忙。
在这次难得的海底探险中,你最想与书中的哪个人物为伴呢?为什么?
生1:我选尼摩船长,因为他说“在大海中我是完全自由的”,可见他是一个热爱自由的人,这点和我很像。
(板书:自由)
生2:我选尼德兰,因为他是举世无双的捕鲸手,他在尼摩船长和大章鱼搏斗时,挺身而出,勇敢无畏地救了尼摩船长一命,我想他也应该能很好地保护我。
(板书:勇敢无畏)生4:我选阿龙纳斯,因为他是一个教授,非常博学多才,懂很多海洋知识,跟他在一起旅行,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板书:博学多才)
生5:我选康塞尔,因为他非常忠诚,他在南极历险的时候,在阿龙纳斯教授缺氧的时候,毅然把自己的氧气罐给教授用,有他的这份忠心耿耿的陪伴,我感觉很安心。
(板书:忠诚)
生6:我选尼摩船长,因为他非常有钱,他说自己可以轻松地帮法国还完一年的债务,可以说富可敌国,强大的经济支撑将为旅行带来很多便利。
……
师追问:毫无疑问,同学们选的这四个各有所长的人都会是我们这趟旅途中不可多得的好伙伴,但如果说其中有一个人几乎具备了这四个人的所有优点,他可能是谁?
生:尼摩船长
师:尼摩船长何其幸运,在他的身上既有着阿龙纳斯的博学多才,也有着康塞尔的对人忠诚、更有着尼德兰的勇猛无畏,况且还富可敌国,每天驾驶着亲自设计并建造的世界上最厉害的潜水艇鹦鹉螺号自由遨游在美丽的海底,还能偶尔扮演英雄的角色,救人于水火,他的人生堪称完美,这个坐拥一切的人,肯定每天都过得快乐而又幸福!你们同意老师的观点吗?(板书:坐拥一切;快乐)
生1:他并不总是快乐的。
文章中说“在他的房间顶里面的壁板上,在他所崇拜的那些英雄的肖像下面,我看到了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个年轻绰约的女子和两个孩子,尼摩船长注视了他们几分钟,然后,他向他们伸出自己的双臂,跪倒在地,哽咽抽泣起来。
”,可见他失去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所以不快乐。
(板书:失去至亲)
生2:“这位船长对人类社会存有一种无法改变的不信任与愤懑。
”所以他选择避居海底,远离了故乡和人群,虽然看起来自由自在,但实际上却只能在海底活动,在一定意义上也失去了自由,他经常弹奏管风琴,发出忧郁哀怨的悲声,这无疑是心中充满了忧伤的,这份忧伤来自于不能回到大陆的深深的孤独感。
(板书:回不去的故乡,失去自由,避居海底的寂寞)
生3:从文中所说的,“无论是什么原因迫使他不得不到海底来寻找自由,但他首先还是一个人!他的心依然在为人类的苦难而悲痛和忧伤,他仍然对所有手奴役受迫害的种族和个人怀着仁慈的爱。
”可见他的不快乐还来自于对殖民统治的深切痛恨,这份恨意让他产
生了复仇的心理,并变得有点残暴。
……
师小结:尼摩船长不快乐的原因是他是一个看似得到了一切的男人,其实也失去了很多——生离死别的至亲,回不去的故土、因殖民者对殖民地人民的迫害而厌恶整个人类社会而不得不避居于深幽的海底,甚至为了复仇而变得略显残暴。
3.活动三:探寻自己的身影
师:读一本书何尝不是进行了一次旅行,欣赏的是别样的风景,收获的是自己的心情,是人生的启示。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从来就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
鉴于尼摩船长徘徊于苦乐边缘的传奇人生,你能说说我们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吗?
(四人为一小组合作讨论,一人负责记录,一人负责代表组里发言)
生1:尼摩船长的不快乐来自于他看似自由,实则被仇恨淹没,变得不自由,所以真正的快乐是拥有自由的身与心,凡事稍微看开点。
生2:尼摩船长因为殖民统治失去了至亲,所以我们小组认为家人的陪伴是获得快乐的关键,同时社会的安定能为我们提供这一保障。
生3:真正的快乐不是活成别人眼中的风景,而是自己内心真正的满足;尼摩船长在外人眼中拥有一切,但是复杂的过去却让他背负太多的痛苦,所以真正的快乐从来都不是活给别人看的,而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生4:真正的快乐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自我的不断进步、在比自我更大的事业里找到归属感。
尼摩船长一方面徜徉于海底,潜心科学研究,另一方面他暗自为反殖民事业提供金钱帮助,可见他也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这份自我价值的实现也为他赢得了相对来说平和的日子。
(板书:自由的身心、有理想、有目标、自我的满足、家人的陪伴、社会的安定
)
三、鹦鹉螺号的神秘消失之谜
师:在我们的这趟神奇之旅中,有一个重要的道具,就是潜水艇鹦鹉螺号!但故事的结尾,鹦鹉螺号遭遇了迈尔大漩流后神秘消失了,请你试着猜猜看,鹦鹉螺号最终怎么样了呢?为什么有这样的猜测,说说你的理由。
生1.我认为尼摩船长连同他的鹦鹉螺号一起葬身海底了,因为鹦鹉螺号再强大,也终斗不过大自然,这样的结局也可以告诉读者我们要敬畏自然。
生2:我也认为他们会船毁人亡,因为尼摩船长的人生悲剧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即殖民统治带来的压迫,以悲剧来结局,更让人认清殖民统治带来的悲剧,正如《骆驼祥子》中祥子最后堕落为行尸走肉一样,更加震撼人心;
生3:我也喜欢以悲剧来结尾,这样更具有悲剧美,爱自由、爱大海的尼摩船长就会成为真正的大海之子。
生4:我认为他们会绝处逢生,因为在我眼里,无敌的尼摩船长和举世无双的鹦鹉螺号就该所向披靡。
生5: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海底世界丰富多彩,殖民统治仍未消除,尼摩船长也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快乐,还要有下一个海底两万里等着他们去遨游,去探索,去发现。
生6:我也感觉他们会活下来,结合霍金的理论,鹦鹉螺号还可能被虫洞给吸走,开启另一场奇妙之旅。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实在是太丰富了,每一个结局都是那样的精彩,鹦鹉螺号的结局其实作者凡尔纳在他的三部曲中的第三部《神秘岛》中有所提及,同学们可以去读一读这本书,看看你和作者是心有灵犀,还是更胜一筹!
四、小结
师小结:今天的这节课,我们一起进行了一场绝妙的海底之旅,既见识了海底世界的神奇美妙,也认识了尼摩船长等人的勇敢无畏、博学多才,更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同时还学到了一种读书方法:读文、读人、读己!希望大家能运用今天所学继续我们的旅程,去继续探秘这个《海底两万里》,也继续发现下个“海底两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