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爱吟草》(清)常纪 著
续名医类案(下篇)

续名医类案(下篇)附《柳州遗稿》序附《先友记》一则《续名医类案》书后<目录>卷十九<篇名>腹痛属性:周汉卿治永康人腹疾,伛偻行,卿解衣视之,气冲起腹间者二,其大如臂,刺其一砉然鸣,又刺其一亦如之,加以按摩疾遂愈。
(《明史》。
)薛立斋治一妇人,小腹胀满,小水不利,或胸乳作痛,或胁肋作胀,或气逆心吻。
薛以为肝火而血滞伤脾,用四物、柴胡、青皮、延胡索、木香而愈。
一妇人久患腹痛,去瘀血方止,已而腹大痛,诸药不纳。
薛以脾胃之气虚寒,用参、术、炮姜,丸如黍,每日数粒,津咽下,后以二味浓煎,渐呷而愈。
通府赵孟威云∶其妹小腹痛,服附子理中汤,附子服过八十余粒。
此乃沉寒痼冷之甚,不多有者。
又壬午仲冬,金台一男子患腹痛,误服干姜理中丸,实时口鼻出血,烦躁发狂,入井而死。
(二条俱见薛公案。
)龚子才治一妇人,脐腹疼痛,不省人事,只一剂立止。
人不知者,云是心气痛,误矣。
方用白芍药、五灵脂、木通去皮,三味等分,每服五钱,水醋各半,煎至七分,去渣温服。
(此瘕痛也。
)李北川仲夏患腹痛吐泻,两手足扪之则热,按之则冷。
(外假热,内真寒之证。
)其脉轻诊则浮大,重诊则微细。
(外假热,内真寒之脉。
)此阴寒之证也,急服附子理中汤,不应,仍服至四剂而愈。
汪石山治大坑方细形瘦,年三十余,忽病腹痛,磊块起落如波浪然,昼轻夜重。
(病在血分可知。
)医用木香磨服,及服六君子汤,皆不验。
诊其脉浮缓弦小,重按似涩,曰∶此血病也,前药作气治谬矣。
彼谓血则有形,发时有块磊痛,减则消而无迹,非气而何?(此难亦不可少。
)盖不知有形者,血积也,无形者,血滞也。
滞视积略轻耳,安得作气论邪?若然,则前药胡为不验?遂用四物汤加三棱、蓬术、乳香、没药,服之其痛遂脱然。
(《本传》。
)孙文垣治严印老长媳患腹痛,有小块累累然,腹觉冷甚,两寸关皆滑数,两尺沉微。
此脾气弱而饮食不消,又当秋令湿淫之候,不利亦泻,宜预防之。
与白术、苍术、茯苓、甘草、白蔻仁、木香、半夏、陈皮、泽泻煎服,其夜果泻一度,次早又泻一度,小腹仍痛且里急后重。
医学传心录(方便打印学习)

医学传心录目录修订说明 (10)写在卷首 (11)诊脉传心诀 (14)诸脉主病 (15)诊脉总要 (16)诊脉六法 (17)三部总看歌 (17)发言须当理 (18)引经药 (18)用药传心赋 (19)治病主药诀 (21)四君汤加减歌 (22)四物汤加减歌 (23)二陈汤加减歌 (24)小柴胡汤加减歌 (25)平胃散加减歌 (26)病因赋 (26)诸症莫逃乎四因 (28)伤寒症传变六经必须熟认 (28)太阳经证用药诀 (28)阳明经证用药决 (28)少阳经证用药诀 (29)太阴经证用药诀 (29)少阴经证用药诀 (29)厥阴经证用药诀 (29)直中三阴真寒证用药诀 (30)麻黄汤 (33)桂枝汤 (33)香苏饮 (33)葛根汤 (34)升麻葛根杨 (34)石膏知母汤 (34)黄连泻心汤 (34)黄芩汤 (34)桂枝加大黄汤 (34)大柴胡汤 (34)小承气汤 (34)大承气汤 (34)理中汤 (35)桂枝人参汤 (35)四逆汤 (35)桂枝附子汤 (35)黄芪建中汤 (35)小半夏加茯苓汤 (35)附子泻心汤 (35)小陷胸汤 (36)大陷胸汤 (36)黄连解毒汤 (36)化斑汤 (36)茵陈蒿汤 (36)桃仁承气汤 (36)枳实栀子汤 (36)温胆汤 (36)当归四逆汤 (37)三黄石膏扬 (37)五苓散 (37)消斑青黛饮 (37)回阳急救汤 (37)羌活冲和汤(即九味羌活汤见29页) (37)桂枝加芍药汤(即桂枝汤重用芍药) (37)瘟疫病感冒四气务要先明 (38)人参败毒散 (38)九味羌活汤 (38)芩连消毒散 (38)冰解散 (38)内伤脾胃者辨有余与不足 (39)补中益气汤 (39)加味平胃散 (39)葛花解酲①汤 (39)外感热病者知夏热与春温 (39)十神汤 (40)参苏饮 (40)香苏饮见24页 (40)卒中风因有四端治分三中 (40)小续命汤 (42)附:古今录验续命汤 (42)防风通圣散 (42)三化汤 (42)大秦艽汤 (42)导痰汤见15页 (42)羌活愈风汤 (42)破伤风原有三种治别三经 (43)羌活防风汤。
《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0853

《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08530853-1恪士招饮淮舫作累月痁作加暴下,裹足户闼形尪羸(1)。
园花三四互开落,不复探首捩眼窥(2)。
涉秋散剂获苏展,始扶僮稚寻蔬篱(3)。
玩月听虫颇连夕,藤榻露下馀酸嘶(4)。
何来嘉宾杂新旧,照耀亭馆围倾卮(5)。
高睨大谈极幻怪,肝膈放赦魂熙怡(6)。
明日恪士酌水次,力疾就语忘癃疲(7)。
市廛岸步缺一角,山色了了清气肥(8)。
画船灯火仍闹乱,打桨转柁浮沟池(9)。
登降妖鬟窜狐兔,窥瞰保媪来魈魑(10)。
眼前一水鬨狎少,醉掷身手从湘累(11)。
酒酣据坐歌管罢,侧耳朝士哀京师(12)。
逐鹿卫虎改气象,磔鼠齰犬滋危疑(13)。
祈天牖启数大事,坐听百尔汹汹为(14)。
况竞存亡假党类,梯缘排陷鸣其私(15)。
崑冈之火钜海浸,安知死所将尤谁(16)。
嗫嚅闺房儿女语,翻资中外观易棋(17)。
皋夔共鲧孰指目,载入尧典何淋漓(18)。
乾端坤倪呈露久,旁及诡琐酡颜垂(19)。
客稍引去余亦倦,归阖阁门陈佹诗(20)。
【笺注】据此诗所写,第十七句之前是实是写《顾亚蘧翰林同伯浩、恪士过园居,绳孙、剑丞亦至,谈聚竟日,遂留晚饭》一诗同样的内容,而第十七句的“明日”一语,可见是第二天即去“胜游”了。
此诗虽写了次此出游,但重点是诸人酒后的谈论以及陈三立的感慨。
其诗笔直刺朝中当政的权臣以及清廷的“儿女”——皇太后与宣统,认为朝中风气不正、党同伐异、排挤构陷、各有私心、难分忠奸,由此下去必将国王而玉石俱焚!陈三立自称此是“佹诗”,可见其亦不讳言此诗语词之激烈。
(1)“累月”二句:累月发疟疾,再加急性腹泻,缠住了我的脚步困在房门内,身形瘦弱。
“痁作”,疟疾发作。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宿酲未解旧痁作,深室静卧闻风雷。
”“暴下”,急性腹泻。
唐韩愈《病中赠张十八》诗:“中虚得暴下,避冷卧北窗。
”“户闼”,房门。
宋郑穆《赠仙居宰陈述古》:“青衿游户闼,逢掖在轩堂。
”“尪羸”,瘦弱。
亦指瘦弱之人。
晋葛洪《抱朴子·遐览》:“他弟子皆亲僕使之役,採薪耕田。
陈士铎医案三则寄生虫与万年青

陈士铎医案三则寄生虫与万年青陈士铎医案三则(寄生虫与万年青)2010-12-12 10:49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别号朱华子,又号莲公,自号大雅堂主人。
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约生于明天启年间,卒于清康熙年间。
陈氏幼习儒术,初为乡间诸生,后因仕途不成,遂弃举子业,乃究心医学,以医名世,一生著述颇多。
据嘉庆八年《山阴县志》记载:"陈士铎,邑诸生,治病多奇中,医药不受人谢,年八十卒。
著有《内经素问尚论》、《灵枢新编》、《外经微言》、《本草新编》、《脏腑精鉴》、《脉诀阐微》、《石室秘录》、《辨证录》、《辨证玉函》、《六气新编》、《外科洞天》、《伤寒四条辨》、《婴孺证治》、《伤风指迷》、《历代医史》、《琼笈秘录》、《黄庭经注》、《梅花易数》等书。
惜其所著,多所沦没。
"今存世的见有《石室秘录》、《洞天奥旨》、《本草新编》、《辨证录》、《辨证玉函》、《脉诀阐微》、《外经微言》等数种。
本人因其云"铎晚年逢异人于燕市,传书甚多,著述颇富,皆发明《灵》、《素》秘奥,绝不拾世间浅渖"等而为之所迷,因取其著作而读之。
粗读之下觉其书中奇闻异识随处可得也。
今选与其治验有关的部分内容,以参其所学。
案一万年青杀痨虫《本草新编》万年青条万年青,味苦涩,气微寒。
入肾经,专通任、督之脉。
亦能入肺杀痨虫,治尸气,尤善黑须发,入之乌芝麻、山药、熟地、何首乌、小黄米、白糖之中极效。
但最难干,必人身怀之三日,方可磨为粉,入煎药内。
惟是性寒,忌多用,多用则损气。
大约乌芝麻前药各一斤7,万年青只可用十片,断断莫多用也。
万年青,最能杀虫于无形之中,然多用,则杀虫于顷刻,必须吐而出,未免大伤肺气,反有性命之忧。
不若用之于补阴之内,潜移点夺,正既无伤,而虫又尽杀无遗也。
万年青之子,更佳于叶,凡叶用三片者,子只消用一粒。
其功与叶相同,亦乌须黑发,杀痨虫解尸气也。
人家种此花,更能辟祟。
或疑万年青,古人并未有言及乌须者,子何足徵乎?铎实闻诸异人之言。
(完整)《食疗本草》

卷上盐(一)蠼尿疮∶盐三升,水一斗,煮取六升。
以绵浸汤,淹疮上.〔证〕(二)又,治一切气及香港脚∶取盐三升,蒸,候热分裹,近壁,脚踏之,令脚心热。
〔证〕(三)又,和槐白皮蒸用,亦治香港脚。
夜夜与之良.〔证〕(四)又,以皂荚两梃,盐半两,同烧令通赤,细研.夜夜用揩齿。
一月后,有动者齿及血齿,并瘥,其齿牢固.〔证〕石燕(一)在乳穴石洞中者,冬月采之,堪食。
余月采者只堪治病,不堪食也.食如常法。
〔嘉·证〕(二)又,治法∶取石燕二十枚,和五味炒令熟,以酒一斗,浸三日,即每夜卧时饮一两盏,随性(多少)也.甚能补益,能吃食,令人健力也。
〔嘉·证〕黄精(一)饵黄精,能老不饥。
其法∶可取瓮子去底,釜上安置令得,所盛黄精令满。
密盖,蒸之。
令气溜,即曝之。
第二遍蒸之亦如此。
九蒸九曝。
凡生时有一硕,熟有三、四斗.蒸之若生,则刺人咽喉.曝使干,不尔朽坏。
〔证〕(二)其生者,若初服,只可一寸半,渐渐增之。
十日不食,能长服之,止三尺五寸。
服三百日后,尽见鬼神。
饵必升天。
〔证〕(三)根、叶、花、实,皆可食之。
但相对者是,不对者名偏精.〔证〕甘菊〈平〉其叶,正月采,可作羹;茎,五月五日采;花,九月九日采。
并主头风目眩、泪出,去烦热,利五脏.野生苦菊不堪用。
〔证〕天门冬(一)补虚劳,治肺劳,止渴,去热风。
可去皮心,入蜜煮之,食后服之.若曝干,入蜜丸尤佳。
〔证〕(二)亦用洗面,甚佳.〔证〕地黄〈微寒〉以少蜜煎,或浸食之,或煎汤,或入酒饮,并妙。
生则寒,主齿痛,唾血,折伤。
叶可以羹。
〔证〕薯蓣(山药)治头疼,利丈夫,助阴力。
和面作,则微动气,为不能制面毒也。
熟煮和蜜,或为汤煎,或为粉,并佳。
干之入药更妙也。
〔证〕白蒿〈寒〉(一)春初此蒿前诸草生。
捣汁去热黄及心痛。
其叶生 ,醋淹之为菹,甚益人。
〔嘉〕(二)又,叶干为末,夏日暴水痢,以米饮和一匙,空腹服之。
〔嘉〕(三)子∶主鬼气,末和酒服之良。
〔嘉〕(四)又,烧淋灰煎,治淋沥疾。
新修本草

1 新修本草 书名:新修本草 作者:苏敬等20余人编写 朝代:唐 年份:公元659年 卷第一 孔志约序 内容:盖闻天地之大德曰生,运阴阳以播物;含灵之所保曰命,资亭育以尽年。蛰穴栖巢,感物之欲之道方滋。而五味或爽,时昧甘辛之节;六气斯 ,易愆寒燠之宜。中外交侵,形神分战。 饮食伺舋,成肠胃之眚;风湿候隙,遘手足之灾。几缠肤腠,莫知救止;渐固膏盲,期于夭折。暨炎晖纪物,识药石之功;云瑞名官,穷诊候之术。草木咸得其性,鬼神无所遁情。刳麝 犀,驱泄邪恶;飞丹炼石,引纳清和。大庇苍生,普济黔首迈财成,日用不知,于今是赖。歧、和、彭、缓,腾绝轨于前;李、华、张、吴,振英声于后。昔秦政煨燔,兹经不预;永嘉丧乱,斯道尚存。梁陶弘景雅好摄生,研精药术。以为《本草经》者,神农之所作,不刊之书也。惜其年代浸远,简编残蠹,与桐、雷众记,颇或 驳。兴言撰缉,勒成一家,亦以雕琢经方,润色医业。然而时钟鼎峙,闻见阙于殊方;事非佥议,诠释拘于独学。至如重建平之防己,弃槐里之半夏。秋采榆人,冬收云实。谬粱、米之黄白,混荆子之牡、蔓。异繁蒌于鸡肠,合由跋于鸢尾。防葵、野狼 2
毒,妄曰同根;钩吻、黄精,引为连类。铅、锡莫辨,橙、柚不分。凡此比例,盖亦多矣。自时厥后,以迄于今,虽方技分镳,名医继轨,更相祖述,罕能厘正。乃复采杜蘅于及己,求忍冬于络石。舍陟厘而取 藤,退飞廉而用马蓟。承疑行妄,曾无有觉。疾瘵多殆,良深慨叹。既而朝议郎行右监门府长史骑都尉臣苏敬,摭陶氏之乖违,辨俗用之纰紊。遂表请修定,深副圣怀。乃诏太尉杨州都督监修国史上柱国赵国公臣无忌、太中大夫行尚药奉御臣许孝崇等二十二人,与苏敬详撰。窃以动植形生,因方舛性;春秋节变,感气殊功。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乖于采摘,乃物是而时非。名实既爽,寒温多谬。用之凡庶,其欺已甚;施之君父,逆莫大焉。于是上禀神规,下询众议;普颁天下,营求药物。羽、毛、鳞、介,无远不臻;根、茎、花、实,有名咸萃。遂乃详探秘要,博综方术。《本经》虽阙,有验必书;《别录》虽存,无稽必正。考其同异,择其去取。铅翰昭章,定群言之得失;丹青绮焕,备庶物之形容。撰本草并图经、目录等,凡成五十四卷。庶以网罗今古,开涤耳目。尽医方之妙极,拯生灵之性命。传万祀而无昧,悬百王而不朽。 卷第一 梁·陶隐居序 内容:隐居先生在乎茅山岩岭之上,以吐纳余暇,颇游意方技,览本草药性,以为尽圣人之心,故撰而论之。旧说皆称《神农本经》,余以为信然。昔神农氏之王天下也,画易卦,以通鬼神之情;造耕种,以省杀害之弊;宣药疗疾,以 3
明末清初-张岱《金乳生草花》原文、译文及注释

明末清初-张岱《金乳生草花》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金乳生草花明末清初-张岱金乳生喜莳草花。
住宅前有空地,小河界之。
乳生濒河构小轩三间,纵其趾于北,不方而长,设竹篱经其左。
北临街,筑土墙,墙内砌花栏护其趾。
再前,又砌石花栏,长丈余而稍狭。
栏前以螺山石垒山披数折,有画意。
草木百余本,错杂莳之,浓淡疏密,俱有情致。
春以罂粟、虞美人为主,而山兰、素馨、决明佐之。
春老以芍药为主,而西番莲、土萱、紫兰、山矾佐之。
夏以洛阳花、建兰为主,而蜀葵、乌斯菊、望江南、茉莉、杜若、珍珠兰佐之。
秋以菊为主,而剪秋纱、秋葵、僧鞋菊、万寿芙蓉、老少年、秋海棠、雁来红、矮鸡冠佐之。
冬以水仙为主,而长春佐之。
其木本如紫白丁香、绿萼、玉碟、蜡梅、西府、滇茶、日丹、白梨花,种之墙头屋角,以遮烈日。
乳生弱质多病,早起,不盥不栉,蒲伏阶下,捕菊虎,芟地蚕,花根叶底,虽千百本,一日必一周之。
癃头者火蚁,瘠枝者黑蚰,伤根者蚯蚓、蜒蝣,贼叶者象干、毛猬。
火蚁,以鲞骨、鳖甲置旁引出弃之。
黑蚰,以麻裹筯头捋出之。
蜒蝣,以夜静持灯灭杀之。
蚯蚓,以石灰水灌河水解之。
毛猬,以马粪水杀之。
象干虫,磨铁钱穴搜之。
事必亲历,虽冰龟其手,日焦其额,不顾也。
青帝喜其勤,近产芝三本,以祥瑞之。
翻译:金乳生喜莳草花。
金乳生喜欢种植花草。
住宅前有空地,小河界之。
他的住宅前面有块空地,被一条小河分隔开。
乳生濒河构小轩三间,纵其趾于北,不方而长,设竹篱经其左。
乳生靠近小河边搭了三间小屋,在小屋北边拓展地基,不是方形的而是长条形的,并在左边筑起竹子篱笆。
北临街,筑土墙,墙内砌花栏护其趾。
在北边靠街的地方筑起土墙,墙内砌上花栏来保护花园。
再前,又砌石花栏,长丈余而稍狭。
再往前,又用石头砌上花栏,长一丈多且稍微有些狭窄。
栏前以螺山石垒山披数折,有画意。
花栏前用螺山石垒起了曲折层叠的小山坡,颇有诗情画意。
草木百余本,错杂莳之,浓淡疏密,俱有情致。
金乳生在园子里错杂栽种了一百多种草木,浓淡疏密,很有一番情致。
中药方剂名称的由来 (2)

欢迎阅读一字散出处:《济生方》本方由雄黄、细辛、川乌头为末,姜汁或清茶调服。
用于风寒之邪侵袭头部所致之头痛经久不愈,时发时止的头风症。
有袪风止痛之功。
「一字」者,古时服药时用汉代五铢钱币炒取药末,填去一字之量。
风中雄黄辛温解毒;细辛袪风止痛;川乌头温经止痛。
三药相合,有袪风止痛,温经散寒等作用。
服后可使风寒去而头痛止。
因方中诸药皆为有毒辛温之品,故服用量不宜过大,每用「一字」(约相当于今一抹金一贯煎「一贯」,「即以一理贯串于事物之中」。
(《辞源》)《论理?里仁》云:「吾道一以贯之」。
本方用一味疏肝药川楝子以调肝木之横逆,配入大队养阴药之中,寓疏于补,肝肾同治,是滋阴养肝,疏肝开郁的常用方。
既符合肝肾同源的医理,又暗含滋水涵木的契机。
魏玉磺认为:「可痛治吞酸疝瘕一切肝病」。
本方贯串滋水疏肝一法治疗多种肝病,故名「一贯煎」。
一捻金本方由大黄、槟榔、黑牵牛子、白牵牛子、人参诸药组成,共为细末,每服一字,蜜水调下。
用于小儿风痰吐沫,气喘咳嗽、痰涎壅盛、内热积滞、停食停乳、肚腹膨胀、一思饮食、二便不利等症。
有消积化痰、通肠利便之功。
本方由名「小儿一捻金」。
小儿体质娇嫩,脏腑薄弱,易罹病患。
本方既治风痰外感咳嗽,又疗内伤腹胀纳差,内外通治,实为医小儿疾病万全之方。
「一捻」者,言其用手指捻取,每服一字(即汉五铢钱淹没一字的药量),谓份量很轻;「金」者,是形容其二至丸阴降火之功。
二仙汤本方由仙茅、淫羊藿、当归、巴戟天、黄柏、知母等六味药物所组成。
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症、高血压、闭经,以及其它慢性疾病见有肾阴、阳不足,而虚火上炎者。
有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调理冲任之功效。
更年期综合症,中医认为是肾气衰、天癸竭,冲任虚损所致。
本方有温补肾阳、滋养肾精之仙茅、淫羊藿、巴戟天;调理冲任之当归、巴戟天;泻肾火之知母、黄柏,故而效果可靠。
「二仙」,即本方有仙茅、仙灵脾(即淫羊藿之另一本方由黄柏、苍术两味药物所组成。
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下肢痿软无力,或足膝红肿热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小便短黄,舌苔黄腻等症,有清热燥湿之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愛吟草(清)常紀著●目錄序甲申冬入都親友祖餞留此別之曉過大石橋渡巨流河廣寧道中望醫巫閭山小淩河松山道中高橋驛四統碑方牧園見示初燕小照索題即用其韻四月八日遊閔忠寺和張萊峰韻韓城館口占嘉平朔日萊峰見示近作用韻和之時予方以他事留滯故情見乎詞乙酉除夕用韻答張萊峰丙戌元日與萊峰夜飲仍用臘日韻元夜和萊峰韻丁亥六月廿一日和長新店壁間韻冒暑出都福趙二同年遠送至盧溝橋貰酒作別賦此懷之用前韻介休郭有道墓聞喜縣裴晉公故里趙忠簡公故里華陰廟和壁間韻登萬壽閣臨潼七夕懷古興平和壁間韻馬嵬坡益門鎮煎茶坪黃牛鋪至鳳縣宿鳳縣戲為一絕句登鳳嶺宿南星鎮書壁度柴關嶺柴關道中口號過馬鞍嶺觀音碥馬道至青橋驛雞頭關雞頭關望褒城褒城口占以李義山有未免被他褒姒笑之句因戲為之沔縣早發武侯祠望定軍山有作五丁峽龍洞背大風雨朝天關嘉陵江舟中二首過昭化縣舟泊閬中順慶口占順慶旅次初至西充放衙行縣到官後書以自警觀田家刈稻稻在水田中男婦俱赤足刈之慨然有作觀農人犁水田漢紀將軍廟冬月自府回途中偶成鳳凰山張獻忠伏誅處即目書感示弟純不寐和幕友吳魯臣見贈韻除夕示舍弟純舍甥懷信元旦率同官朝賀觀村民舞燈南岷山祈雨喜雨縣試示諸童署中有池友人垂釣得魚喜甚書此調之竹林避暑閱舊日所讀書不覺忘暑偶成新秋奉調入闈捧檄而喜詩以誌之山中早發大庾渡新都縣弔楊升菴先生駟馬橋蜀中試院乃故蜀宮殿也感而有作初入試院柬酆都江安兩王公試院對月口占洗墨池子雲亭杜工部草堂九月十三日同友人高于仲自省回塗中遇雨南充守歲仍用去年除夕韻春日登順慶城樓眺望南充縣試示文武諸童五月回西充考試諸童口號登同慶閣大庾渡登舟夜發赴遂寧初至遂寧行縣往大足道經安岳蟠龍山山路崎嶇比棧道尤險為長歌記之大佛崖奉檄赴昭化比至蓬溪已日落矣以月色甚佳復行二十里始宿山行望見順慶口占閬中至昭化終日山行偶成俚歌牛頭山送宋簡州夜歸記附宋詩附吳詩和宋簡州牛頭山留別韻題費敬侯墓昭化留別吳調元二首舟中早發江行口號夜行聽舟人渝歌舟中眺望舟泊保寧南部道中西充道中予至西充三歲矣初見大雪喜為長歌附錄一愛吟前草附錄二題跋●校刻常理齋愛吟草序今昭忠祠享祀金川死事諸臣吾鄉常君紀與焉常君號理齋家於盛京城北九十里之棲霞堡為人貌奇偉性尚忼爽文思清拔尤嗜吟咏余蚤年耳其名介同學高君惟欽慈君惺圃以訂交丁丑理齋登進士丙戌謁選銓曹時余以計偕入都因得朝夕過從縱談今古益服君之學識卓邁殊不可及既而余以不第去理齋【齊:齋】遂捧檄入蜀余方以百里其所優為而以彼清才逸氣遇山水之奇將大有所發抒此行為不虛矣何意不數年而金川搆逆理齋竟死於賊余初聞之竊歎夫豕突狼奔之際玉石俱焚不知其臨難之狀何如也是時余已入翰林求之國史昭忠傳則但云登春遇害別無紀載此外無可問詢惟付之太息而已乙未余以先君憂歸里理齋之弟顯齋純聞之馳至余家言已具衣冠以葬荷蒙贈卹諸典請書黃將勒石表於墓且以墓門棹楔大字求書余欣然為之薰沐敬題署名於後然意理齋必有著作藏於家顯齋固未之省也丙申之冬余特造其廬以猶子禮請見太翁至墓所則已穹碑屹然翁仲華表森嚴壯觀矣再拜哭奠為欷歔久之既夕太翁留宿乃徧出家人以次環列語昔嶺事因得悉其在賊中提刀上馬裂眥罵賊諸情狀不勝驚歎以為向之所期許今果不虛而更痛其埋沒於荒山燐火老親幼子哭望天涯天之位置才傑何竟如斯也問其生平著述則嗣子承武纔十餘歲未能收拾余又為之抱憾無可如何迄於今理齋之歿已十餘年矣嗣子已壯以廕授直隸之唐縣宰恂謹不墜家聲念余為父執且曾以著述為問乃以所掇拾其先人諸遺稿請為校刻檢之得愛吟草一卷乃理齋手訂尚完好又有武功張洲所撰殉節錄一卷讀之且悲且喜曰何幸有此蓋自丙戌別後其身所經歷其才所展布皆宛然如親見之而余曩者所歉然於懷無可表章庶藉此以少為之償矣乃亟為之校錄付鐫并敘其始末以冠篇端其餘尚有詩一冊皆未定藁殘闕紊亂姑俟徐為編緝以成全璧云張君洲與余素未相識觀其所敘錄及寄示元亭給諫應山令二書惟恐其烈蹟湮沒義行筆墨其於友誼亦篤矣哉王元亭名猷義州人仕終少廷尉高惟欽名德峻庚辰孝廉慈惺圃名國璋戊戌進士官農曹此皆與理齋相契合者每共話理齋之事思有所表揚今乃先後物故獨余以六十有餘之年與其廕嗣往來手把遺編俛仰今昔可嘅也夫亦幸也夫時乾隆五十有三年歲次戊申陽月遼陽王爾烈瑤峰氐書於順天府府丞官署●愛吟草瀋陽常紀著甲申之冬予以計偕入都凡途次所經往往形諸吟詠及在都下時與諸同人唱酬後選授西充途中名勝亦間有所作戊子新正時方鎖印無事因檢舊作失去者已過半矣用手錄其存者藏之篋衍聊以誌予之夙好云爾元宵前一日書於西充官舍○甲申冬入都親友祖餞留此別之朔氣肅寒威霜重秋風老駕言向長安親朋羣祖道斗酒慰遠行悵惘離亭草丈夫志四方致身苦不早兒女別離情那能鬱懷抱揮手登車去雲山方浩浩回首望鄉樹咫尺阻歡笑從茲天一方願言各相保○曉過大石橋夕行落照圓曉行晨星多霜華積野草秋水增寒波駕言度石橋石橋何峨峨愧非馬相如今日復來過○渡巨流河渡頭爭渡喧行行近遼水遼水揚層波巨流此其是白沙莽無垠寒冰結方始欲渡尚徘徊停車招舟子○廣寧道中在昔稱天險泥途百里程不緣成陸路何以得周行水落平沙出天寒夕照明迢迢官柳內歷歷小橋橫○望醫巫閭山羣峭鬱巑岏雄哉維北鎮山靈自古昔肇封維虞舜崇秩等上公庇民降百順峰勢秀而拔嵐光娟且潤望望烟靄深行行翠光近隈轉白雲多樹古寒風振緬懷賀先生曾此遺高韻風流尚未歇停車一借問○小淩河驅車錦水湄水淨碧無波我聞賀夫子游釣此巖阿斯人雖云逝流風被已多錦水深且廣閭山高峨峨邈矣先生風千秋共不磨○松山道中見說古戰場乃在松山道我行一過之故壘生秋草時清大野閑鳥語入晴昊茅屋帶疏林烟火雜昏曉阡陌相鉤連耕鑿盡地寶欲問往時事居人無故老樂哉長子孫世業永相保○高橋驛曉星殘月渡淩溪月落山昏路欲迷為冐霜威貪早發高橋驛裏聽鳴雞○四統碑豐碑林立意如何褒詔深鐫尚未磨讀罷臨風成一笑阿雖尤擅戰功多○方牧園見示初燕小照索題即用其韻杏花好夢入春眠錦帳仍逢第一仙不比荒唐巫峽雨真成窈窕散花天殷勤燕子通誠後綢繆桃根晚渡前不是三生情種重那能消受翠華鈿○四月八日遊閔忠寺和張萊峰韻車馬喧填拂曉來遊人屐齒遍莓苔詎因花雨天人現只為金銀佛殿開但指斷碑談往事誰從劫火辨殘灰可憐無限東征骨【相傳唐太宗征東葬陣亡將士之骨於此】長伴生公說法臺○韓城館口占徑僻曾無車馬喧有誰乘興過高軒多情只有南隣棗淨緣浮烟日在門○嘉平朔日萊峰見示近作用韻和之時予方以他事留滯故情見乎詞葭琯纔飛玉律灰閒庭積雪又成堆寒欺旅枕侵韓入愁攪離魂破夢來千里鄉關增悵望幾多心事獨依回何須開匣窺明鏡點鬢輕霜已暗催○乙酉除夕去年守歲來都邑守歲今年尚帝京荏苒流光空過眼蕭條旅況若為情已拚官職隨人後可奈鄉關入夢驚風景不殊心自異嫌聽爆竹一聲聲○用韻答張萊峰天涯守歲與君同強飲屠蘇意自慵不信宦情濃似酒可堪離恨擣如舂盤椒作頌身千里爆竹驚心思萬重屈指明朝三十九相看且喜未龍鍾【萊峰與予同戊申生】○丙戌元日與萊峰夜飲仍用臘日韻狼藉銀荷葉上灰胸中壘塊欲成堆嵇生懶豈因春至王粲哀從作客來帝里風光人盡樂天涯旅思首慵回留犂注酒期同醉漏箭金壺一任催○元夜和萊峰韻舊聞燈火禁城奇曼衍魚龍世不知見說星橋開鐵鎖肯將帽影逐鞭絲狂邀明月歌燕市醉倚和風臥習池佳節更憐新詠好曲江風度想當時○丁亥六月廿一日和長新店壁間韻誰唱吳娘暮雨歌蕭蕭旅邸奈愁何年來心緒如荒井也向東風暗作波○冒暑出都福趙二同年遠送至盧溝橋貰酒作別賦此懷之用前韻陽關君唱渭城歌客思離情可若何唱到淒涼三疊後白雲滿目湧蒼波○介休郭有道墓中郎碑版照當時立石爭鐫幼婦詞誰似先生無愧色斜陽下馬拂殘碑○聞喜縣裴晉公故里晚節優游綠野堂緋衣坦腹實堪傷空教河北諸藩鎮膽落淮西舊戰場○趙忠簡公故里【亦在聞喜】氣作河山久自盟青鞵布襪儼如生可憐箕尾騎天上祇勒吉陽歿後旌○華陰廟和壁間韻夢想西華路到難爾來金碧看流丹參天古柏森森翠拔地危樓曲曲欄樹愛青牛蒼老甚碑憐唐碣火燒殘更知天外三峰上十丈蓮開玉井寒○登萬壽閣【在華陰廟後高數十丈背河向華□登臨勝地】放眼關中萬里秋河聲嶽色滿高樓白雲去盡青天迴真擬游仙到十洲○臨潼七夕懷古堂年今夕笑牽牛記否長生殿裏秋迴首濃華歎銷歇馬嵬西望月如鉤○興平和壁間韻三年留滯客京華又向西南天一涯回首鄉關千里隔銷魂橋上日初斜【銷魂橋在興平縣東】○馬嵬坡【在武功縣】漁陽鼙鼓幾曾停長恨歌成不忍聽一種香魂埋宿草巴山尚譜雨淋鈴○益門鎮【東坡詩所謂北客初來試新險蜀人到此送殘山即此】單車浩蕩別中原試險今來過益門馬入亂峰疑路絕人穿密箐怯風喧棧雲低拂西征旆蜀道初驚北客魂隴樹重重鄉國隔艱難滿目與誰論○煎茶坪振衣千仞破塵容天險初過第一重俯瞰白雲沈大壑平臨紅日上高舂雍梁橫界標羣望隴蜀中分據要衝見說漢王還定日煎茶曾此駐蒼龍【漢高祖還定三秦曾煎茶於此故名】○黃牛鋪至鳳縣舊說蠶叢險今知蜀道難盤雲危棧滑障日祕崖寒叱馭揮征轡驚心怯急灘計程宿鳳縣莫放酒杯千○宿鳳縣戲為一絕句鳳州三絕惟餘柳奈此依依依綠樹何攀折恨無纖手贈空沽邨酒對婆娑○登鳳嶺鳳嶺高何極岧嶤欲到天人行飛鳥上路遶白雲邊放眼觀塵界搴裳俯大千臨風思列子高處一泠然○宿南星鎮書壁【有敘】行役至此登頓殊勞感成一律用誌時日初無心計工拙也七月廿一日遼濱漁者題鳳嶺南來邨閣中怒流深箐吼秋風驚心折坂石頭滑瞥眼危欄雁齒空一綫崎嶇緣鳥道千峰迴合認蠶叢斜陽好貰南星酒痛飲高歌慰轉蓬○度柴關嶺驅馬柴關道遙遙畏著鞭兩行交灌木一綫上青天膽落青羊水眼明紫柏烟【紫柏山名留侯辟穀處】赤松如可訪亦欲揖羣仙○柴關道中口號千巖萬壑愜招尋碧澗明流盡賞心應接於今真不暇勝遊可但是山陰山重水復石磷磷巖壑幽深隔世塵經過柴關多少曲山風盡日恐行人○過馬鞍嶺險絕馬鞍道坡陀一徑通峰高連紫柏溜急走烏櫳【水名】石壓蛟龍宅林生虎豹風行行瞻馬首何日復旋東○觀音碥【路極險初名閻王碥賈中丞平治之易今名宋荔裳先生有蜀道平歌鐫於石今道旁儻有一碑題曰賈中丞□石□道處】羊腸一徑倚雲開古木陰陰遍綠崖石色偪人蹲虎豹水聲殷地走風雷題詩小宋今何在闢道中丞去不回尚有行人思往烈殘碑拂拭剝蒼苔○馬道至青橋驛石棧天梯欲度難又驅羸馬上層巒慣經險阻能無懼飽閱烟霞可待餐兩壁土花張錦繡一江鴨綠急波瀾行人到此須留眼莫便匆匆負壯觀○雞頭關【即七盤嶺】入險益門鎮出險雞頭關幾日褒斜中鬢毛亦已斑復此萬仞梯抑接蒼浪天天風吹行人嗟予視聽艱彳亍不敢行欲度心懸懸自非壯士懷能不凋朱顏○雞頭關望褒城意豁神開眼倍明雞頭關下見褒城望中沃野真千里行處坡陀喜乍平壓地黃雲秋漸老宜人綠樹雨初晴故園風景依稀似立馬斜陽無限情○褒城口占以李義山有未免被他褒姒笑之句因戲為之烽火顏開事特新宗周從此入咸秦當年祇愛些兒戲褒女何曾解笑人○沔縣早發月吐眾峰頭流光照戍樓行旌指劍閣殘夢憶刀州露冷衣添重風清暑漸收草蟲殊造次吟動滿林秋○武侯祠檜柏森森丞相祠清高遺廟肅人思我來欲藉溪毛薦正值秋風拂面時○望定軍山有作【沔縣東南十里】討賊興師大義明可堪星隕志無成定軍山色秋風裏杜宇聲聲恨未平○五丁峽峽石色如鐵蒼蒼遍綠苔古痕留斧鑿傳是五丁開○龍洞背大風雨龍洞昏昏雲務生怒雷挾雨走江聲風翻山木動鱗甲身在蒼龍背上行○朝天關拔地雙峰峻盤雲一徑通蒼藤牽怪石老木吼秋風跋涉驚天險勞生歎轉蓬垂堂知有戒對此意何窮○嘉陵江舟中二首潮平風正小舟輕一葉中流破浪行九十九峰何處是峭帆已過利州城【廣元縣古利州也】鞍馬長征日不閒抽帆今始得開顏扁舟穩坐如天上飽看嘉陵兩岸山○過昭化縣【古益昌也】益昌城內烟樹蒼益昌城外稻花黃牽舟令去風流在名共嘉陵江水長○舟泊閬中孤舟初泊閬州城水碧山青似有情江抱玉臺雲漠漠花明閬苑鳥嚶嚶亭荒宿草旌旄去興寄巴山感慨生坐對錦屏懷往蹟西風鼓角報嚴更○順慶口占城下賈客船次第泊江渚說著襄陽樂時時作楚語○順慶旅次走馬西來萬里遙旅懷無處不魂銷對床風雨憐予季形影相隨慰寂寥○初至西充邑小如邨落城荒草木秋人烟看寂寂山鳥聽啾啾稍喜民風樸敢言吏治優還將休息意蚤夜共諮諏○放衙人稀吏散放衙時飯罷高齋日上遲鳥語蜂聲滿庭院竹風清處玩毛詩○行縣一片孤城山四圍女牆崩久積苔衣居人寥落荒涼甚剩有茅簷映槿籬負郭人家野竹圍水田當戶似僧衣慣來鷗鷺饒閒意浴罷梳翎傍短籬○到官後書以自警此日宰官身當年寒家子一旦致青雲切莫忘飲水堂下伊何人蚩蚩皆赤子何由得其情明鏡與止水但學古循吏莫效輕薄子循吏有芳名輕薄逐流水偪仄復偪仄餘地爭些子不見老柁師操舟大江水○觀田家刈稻稻在水田中男婦俱赤足刈之慨然有作秋至邨邨禾?罷稏紅田家稻熟野塘風腰鐮男婦貪晴日泥濘何辭立水中赤腳揮鐮綠水濱泥深露冷正蕭晨紅顏小婦生來慣直與夫君共苦辛○觀農人犁水田一犁秋雨北風寒蓑笠縈烟溼不乾但願三冬田水足敢將筋力暫求安○漢紀將軍廟【將軍縣人也】滎陽城下烈將軍奇計真能靖楚氛忠義千秋九鼎重靈祠風雨至今聞○冬月自府回途中偶成菜子花黃帶雨新青青豆麥碧如茵田家好語分明記今歲邨邨茂小春【川中以菜子豆麥為小春俱九十月種來年四月收】○鳳凰山張獻忠伏誅處【鳳凰山在西充縣東南二十里當時有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中之謠國朝肅王入蜀射殺逆獻於此蜀人礫其尸立盡至今稱快】滔天惡焰肄兇頑血漬金川草木殷一箭殪賊洵快事至今人說鳳凰山○即目已是嘉平月霜輕草未摧巖花開自好可但放疏梅○書感宦情役我走風塵萬里辭家別老親說到倚閭穿望眼雲山迢遞暗傷神○示弟純吾弟少年時吾親篤愛汝一自遠別離共誰團圞語○不寐隔窗蕉葉聲幾點夜來雨夢破不成眠慨然念終古○和幕友吳魯臣見贈韻民社初膺已半年防民真覺甚防川文章風月知何用循吏深慚誦馬遷○除夕示舍弟純舍甥懷信一官累汝遠隨予天末相依值歲除痛飲莫辭今夜酒醉酣剛可慰離居○元旦率同官朝賀瞻拜威儀肅衣冠列雁行儼同金鳳闕真惹御爐香北極卿雲麗東皇旭日長願將葵向意千歲祝春王○觀村民舞燈【習俗自臘月即招善舞燈者共演之正月起至三月始止訊之謂取豐登之意可以致豐年也】山城初送試燈風簫鼓喧喧是處同照眼火龍如意舞共傳底事兆年豐巴童竹馬唱巴歌到處逢迎倩一過畢竟習俗緣好事豐登原在糞田多○南岷山祈雨【山在縣南五里有九井十三峰相傳程真人得道處居民建祠祀之禱雨輒有驗九井十三峰今不可考矣】騎鶴仙人去燒丹勝地存好峰雲澹澹荒井水源源聞道神靈雨常沾綠樹邨還將椒與桂一為叩山門○喜雨刺水秧針出毛空細雨來烟深迷遠岫雲密走輕雷草色浮新翠山容洗舊埃芳田時節好布穀莫停催○縣試示諸童珊瑚寶樹生海底光射洪濤千丈水鐵網高張護亞枝搜羅作貢天家裏即今人海亦茫茫降才原不間殊方還從有司上大吏取士有制周且詳國家由來重科目拔置石渠與天祿豫章翻風異凡才自有工師識大木此日諸生文陣開萬騎騰驤騁逸才敢道知馬如伯樂神駿自古超駑駘○署中有池友人垂釣得魚喜甚書此調之一池新水碧瀠洄傍柳垂綸坐綠苔陽鱎曾聞最貪餌紛紛莫遣近鉤來○竹林避暑暑氣肆鬱蒸炎炎畏長晝科跣衣不船寧為禮法囿維彼青琅玕檀欒蔚深秀坐臥于其中清風滿懷袖常願對此君免俗不辭瘦○閱舊日所讀書不覺忘暑偶成筐中冰雪文藏弆歲云久際此長夏日搜之逢故友一卷常自攜愛玩不釋手涼雨夜洒蕉清風朝散柳相對瑩心神祝融復何有○新秋井梧報新秋一葉飄庭院坐望河漢色忽驚時節變淅瀝夜雨疏清涼晚風善博得簿書閒差可親筆硯○奉調入闈捧檄而喜詩以誌之一麾深恐竊名邦守拙山城志已降差喜訟庭花遶砌敢矜龍鼎筆能扛月卿啣命來天闕玉尺衡才到錦江未學幸叨光盛典孤燈風雨憶寒窗○山中早發霧重曉風輕山高殘月午筍輿不逢人時時落林雨○大庾渡【即涪江】涪江綠淨不可唾烟深盪槳溪光破雲樹蒼茫兩岸山風帆一霎乘潮過去春問渡此渡頭今來風景又新秋歲月如馳不肯住滔滔空嘆大江流○新都縣弔楊升菴先生謫後疏狂祗自憐淋漓醉墨染蠻烟胸中血淚猶千斛風景誰云裂老顛○駟馬橋【在成都北門外里許司馬相如題橋處】未沽臨卭酒先過駟馬橋如何賣賦後忍聽白頭謠○蜀中試院乃故蜀宮殿也感而有作茫茫人代嘆何窮碧瓦參差落照中往日豪華銷歇盡空餘秋草泣秋蟲○初入試院柬酆都江安兩王公【皆予丁丑同年】昔年慚附驥今日喜聯鑣金屑沙難揀雞羣鶴自超何人工贗鼎幾輩奏雲韶識別維真賞相期在不驕○試院對月口占涼月高高夜漏深竟成坐對久沈吟劇憐燭盡三條後幾許良工苦用心○洗墨池【楊子雲故蹟也在成都縣署中】覆瓿雄文字字奇美新人正草元時可隣戶外無車轍故國空留洗墨池○子雲亭【在成都捕廳署中】寂寞終投閣何如草亭下門徑自蕭然時來問字者千秋符命本冥冥元理深探此未醒往日風流餘宿草浮雲烟樹映空亭○杜工部草堂平生稷契志漂泊幾曾酬溪水猶前日草堂空自秋○九月十三日同友人高于仲自省回塗中遇雨寒砧散響入遙空搗練深閨是處同黃葉西風鞍馬客那堪秋雨更濛濛一天寒色隱秋山風雨勾留道路艱賴有好峰相慰藉時時霧外露烟鬟○南充守歲仍用去年除夕韻【時予與弟純在南充利川在西充】杯傳夢尾共推予客裏風光歲又除豈但故園千里隔眼前人已悵離居○春日登順慶城樓眺望無邊烟樹碧雲隈江上孤帆天際來照眼春光看不厭遶城十里菜花開○南充縣試示文武諸童幽蘭生澗底靡靡如眾草所異在本心美質能自保一但【但:旦】發天香採折爭傾倒不見古國士幾輩窗間老時哉不可失努力須及早○五月回西充考試諸童口號平生文字有奇緣桃李爭開共鬬妍游戲玉田與珠海何須更羡十洲仙○登同慶閣【閣在成都東北高數十丈下瞰錦江天鼓青城諸山俱在眼中時學使者舟下重慶相與送之遂攜友人登眺六月十六日也】傑閣俯龜城雲開望眼明蒼茫看陸海破碎認天彭浦樹含烟潤江風拂袖清神情高自爽真覺厭營營○大庾渡登舟夜發赴遂寧解纜涪江水推蓬古渡頭片帆催下瀨一葉放中流岸闊星垂野潮平月滿洲遂陽侵曉至誰識木蘭舟○初至遂寧行縣十里青山縣平蕪綠樹村芳田梅雨潤香稻夏雲屯富庶風猶古周章俗尚存【邑人健訟比他縣更甚】敢矜能聽斷期不愧平反○往大足道經安岳蟠龍山山路崎嶇比棧道尤險為長歌記之連峰插天互相屬仄徑蒼蒼但烟霧折坂盤雲傴僂上後人頂接前人足剛得稍平喘初定當面石?含砑更生懼崖轉峰回石磴通澗橫谿斷疑無路怪石崚嶒勢欲壓獰龍張髯老蛟怒嵐翠時凝過客衣雲氣直遶行人屨我來九月際深秋絕頂羣峰看錯互扶桑晞髮紅日近舉手欲邀羲輪駐天風吹我生羽翰恨無謝眺驚人句上如登天下亦難著意攀援慎舉步此景此生得未曾揮毫記取烟霞趣○大佛崖【在遂寧縣南五十里就江邊峭壁刻成之高十餘丈】千仞臨江石刻成丈六身莊嚴空自好色相憶前塵○奉檄赴昭化比至蓬溪已日落矣以月色甚佳復行二十里始宿行役敢辭勞奔走自吾職一鞭落照中山城到昏黑謂當息鞍馬明月有佳色流光萬里同淡致孤懷得去去踏素影此意復何極吾自愛清暉詎為嚴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