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的15个细节
高效课堂还需注意小细节

高效课堂还需注意小细节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多种能力的主要渠道。
提高课堂效率对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提高学习兴趣,领略成功的喜悦;如何在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是每个老师的追求。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
因此,我们应在细节上做实文章,做足文章,让45分钟分分精彩,分分有效。
一、注意教学设计的细节1.各项内容、时间要巧安排设计好一堂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
从一节课的整体布局(时间分配、核心内容),具体到导入的情境、提问的对象、提问次数,不同基础的学生分别提哪些问题,习题设计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如对于较难题目,可以留给比较好的学生。
而对于中差生,则要设置一些中低档的问题。
如在阅读文章时,我把那些需要推断、概括文章主旨的题目留给基础好的学生回答,而对于一些细节理解题,快速寻找信息题则留给中差生,由此分层教学,既鼓励了学生,也照顾到大多数人。
其中各内容时间的分配也至关重要,它能使一节课效果更佳。
比如上一节英语新授课,新知识的讲解是重点,时间安排要占20~25分钟;对新知识的巩固消化时间也应在5~10分钟;新授课前对旧知识的回顾,复习也应占5分钟左右。
根据注意规律,中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在15~20分钟,而一堂课是四十五分钟,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特别是在一堂课伊始和中间时,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并及时安排新知识。
因此,上课一开始,我一般只用一分钟的导入,马上进入新授,而且把较难部分放在最前面。
宁可在一节课的后半部分用以新带旧进行巩固消化。
最后设计相关的拓展延伸,引领学有余力的同学课后进一步自我钻研。
2.各种活动、道具要早打算为增加趣味性,实现语言交际的实用性,英语课堂会设计多种活动。
如7b中的购物,我把学生分成4组:食品店、服装店、水果店、顾客。
高效课堂的15个细节(5)

高效课堂的15个细节(5)教学园地09-28 2207:五、关于作业。
作业,或者叫达标训练,是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我一直顽固的认为,如果作业不能在课堂上完成,就谈不上什么高效课堂。
但是,在实际课堂操作中,这个环节往往会成为有时间就上,没有时间就放的无奈。
在这个地方要提课堂流程时间控制的问题。
缺少时间控制的课堂,就会像老牛赶山一样,走到哪里算哪里。
另外,需要特别提及的是,教育的急功近利,正在促使全国中小学纷纷“向缩短课时要效率、要质量”。
中学课时,从45分钟,减少到40分钟,小学课时,从40分钟,减少到35分钟,甚至30分钟的,不乏其例。
这种做法带来的最大冲击,就是课堂作业时间保障被削减掉了。
学生的课外负担不重也难。
需要重申的是,高效课堂的实践,最起码也要守住中学45,小学40的课时红线。
下面,具体对作业环节的三个细节加以说明。
细节13:精选。
作业一定要精心选取和编写。
当下,教辅读物满天飞,尽管国家明令控制,但是,学生手头两三种者比比皆是。
作业设计有两种倾向应该警惕。
一是脱离课本习惯到“碗外边找饭吃”。
我们必须明白,所谓“用教材教”,绝不是提倡不顾教材的体系和系统,任意对教材,尤其是作业的滥删。
二是量大,课堂上学生往往难以完成。
精选需要比较,需要研究,需要有教师做一遍的体验。
请铭记孙维刚老师的教导吧:“我给学生出一道题,自己要先做10道题,从中选出最精彩、最典型、最能启发学生思维的。
”细节14:分层。
作业的层次性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只要是有比较就要分先后,成序列。
二是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基础,设计适应差异训练的弹性作业结构。
都能学会的课未必是好课,都会做的题未必有效。
所有以丧失差异为代价的趋同性操作,都是非人道的。
细节15:限时。
根据作业量的大小,设定一定的时间限定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并且,做到当堂反馈。
课堂的高效,并不一定指向所有学生都学会,而是应该通过作业反馈,及时了解哪些学生会了,哪些学生没有学会,到底是哪里不会。
教师课堂管理的50个经典细节

教师课堂管理的50个经典细节1、用心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2、课前要胸有成竹。
3、提前三分钟进教室。
4、第一印象很重要。
5、上课时要充满激情。
6、做一个真实的人。
7、要了解你的学生。
8、给学生自由的空间。
9、课堂要立规矩。
10、给学生一个期望。
11、和学生有个约定。
12、课堂管理要管放有度。
13、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
14、要有一颗包容的心。
15、把爱给每一位学生。
16、保持亲和力。
17、洽当地使用肢体语言。
18、让学生在幽默和笑声中学习19、学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20、尽量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
21、身教重于言教。
22、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机。
23、努力实现有效教学。
24、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
25、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问题”。
26、让生成成为课堂的亮点。
27、控制好课堂的“活”。
28、将游戏引入课堂。
29、经常梳理自己的课堂。
30、给学生辰示自我的机会。
31、平等、民主的课堂很重要。
32、善待学生的错误。
33、让学生自己罚“认错”。
34、善意“忽视”不良行为。
35、课堂管理功夫在课外。
36、把握好公正的天伞。
37、善于委婉地劝诫。
38、尽量不当众批评学生。
39、正面教育效果好。
40、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41、帮助学生赢得信心。
42、适度的惩罚是必要的。
43、小心呵护学生的自尊。
44、多看学生的闪光点。
45、巧投物质奖励。
46、把握激励的最佳时机。
47、用好学生舆论监督。
48、放宽胸怀,学会等待。
49、尽量赢得家长的支持。
50、课堂的每一天都应该是新的。
高效课堂应重点关注的九个细节

高效课堂应重点关注的九个细节细节1:黑板1. 黑板上可打上暗格,包括田字格、四线三格等,便于学生板书的整齐与美观。
2.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使用“3色粉笔”,普通板书用白色、重要内容用黄色、纠错订正用红色。
3. 提高黑板使用率,每节课各小组至少要使用3次黑板:自学时,让潜能生“爬黑板”;合学时,小组边讨论边板书;检测时,同层次的学生在黑板上“对抗”。
4. 教师要训练学生的板书速度,尽量让他们做到板书又好又快。
5. 学生的年级不同,板书的侧重点与要求也不同:小学阶段可以提前板书、规范书写,初中阶段可以提炼核心步骤与关键词,高中阶段可以考虑用符号代替文字。
6. 各小组的组名、组训等内容可以在黑板上固定呈现,还可以增加包括“班务”“天气”等内容的“温馨提示栏”。
7. 好的板书要确定主题,围绕主题分层设计,还要突出板书内容的内在逻辑结构。
内容方面,既要呈现课内的基本知识点,还要走出课本,对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
设计时,应该注重色彩感与画面感,将抽象思维与感性思维外显到黑板上。
细节2:卡片1. 提示卡:如果学生展示时语言不简练或主次不清,教师可以递上“提示卡”进行提醒。
2. 备忘卡:学生可以提前将展示要点写在“备忘卡”上,如果展示时有遗忘的内容,就取出来迅速看一眼。
“备忘卡”是脱稿展示前的辅助工具。
3. 展示卡: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成员发2-3张展示卡,展示一次收回一张,没有展示卡就不得展示,这种做法可以避免课堂上的“明星展示”现象。
4. 笔记卡:学生可以将同学发言的重要观点以及教师点拨拓展的内容整理在“笔记卡”上,以备复习之用。
5. 抽题卡:教师将课堂问题的题号写在“抽题卡”上,让各小组通过抽签决定展示的内容及顺序。
6. 问题卡:卡上可注明展示的问题及要点评的问题,小组不仅要研究本组展示的问题,而且还要研究点评的问题,这就避免了点评时无思考、低水平发言的弊端。
7. 激励卡:教师可以在卡片上印一些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奖励给表现出色的学生。
高效课堂的15个细节(3)

高效课堂的15个细节(3)教学园地09-28 2205:三、关于展示。
如果说预习是高效课堂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的话,那么,展示这个环节,简直就是高效课堂最具革命性的课堂独创。
“知识超市”的陈列,“生命狂欢”的体验,都是随着这一环节的展开而实现的。
大家一再推崇高效课堂的精彩,这在很大气程度上要归功于课堂展示的精彩。
那么,如何让展示更更有效、更精彩?有三个细节特别重要。
细节7:先组。
先组,就是要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现在组内进行展示,也可以叫做“小展示”。
这个环节的价值有三:一是确保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在这个环节中得以落地生根;二是通过小组展示,既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学生的预习结果,又可以成为班级展示的预演和彩排。
三是促成了小组学习的深度合作,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和展示自信。
不少老师认为“小展示”浪费时间,可有可无。
其实不然,我们不妨问一句,“老师,如果你没有备课,走进课堂你会潇洒吗?”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学会非常重要。
因为能会,所以自信;因为自信,所以愿展;因为愿展,所以成功;因为成功,所以狂欢;因为狂欢,所以高效。
细节8:后班。
后班,就是在小组展示的基础上,进行班级展示,也可以叫做“大展示”。
班级展示要树立三个意识:一是媒体资源意识。
不管是传统媒体黑板,还是现代媒体白板,都要把它当做学生展示的舞台,要珍视课堂展示资源的价值,树立“浪费媒体资源就是教学事故”的理念。
白板、多媒体投影、实物投影仪,都要真正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工具,而不要让教师独用。
郑州102中学的做法,值得大家学习。
黑板,哪怕是你的课堂还没有添加黑板,一块黑板也要使用充分。
保证每一个组每节课都至少有一个学生爬黑板展示,应该作为一条课堂常规来执行。
课堂不能容忍“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懈怠和浮躁。
别拿黑板不当干粮。
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一条隐形智慧:谁有能耐能把学生的“学”“拿出来”,他就会成为王者。
所以,我一直主张开展“资源利用指数”评价。
教师课堂管理的15个经典细节

教师课堂管理的15个经典细节1、用心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直呼其名相对于不指名道姓课堂效果会更好,把所授班级的学生座次表写出来,上课时放在讲桌上,这样做,有助于记住学生的名字,尽快地了解每个学生。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师上课时能熟记并且随时叫出学生的名字,学生就会感到获得了尊重,自然对教师产生了信任感、亲切感,这种情况下的教学效果往往会很好。
2、课前要“胸有成竹”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
(著名特级教师徐斌)教师唯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才会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才会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才会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
3、提前三分钟进教室老师要提前进教室,便于作好课前准备,同时也可以提醒学生安静下来。
千万不要不管班级里怎么样乱七八糟,傻乎乎地开始上课,那样,你很难把课上下去。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提前进教室,便于作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的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联络师生情感……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
4、巧用课前三分钟课间休息结束了,一节课开始了,老师应该尽快地让孩子静下来,兴致勃勃地迎接“智力体操”的开始。
老师应该具备这种创设最佳的教学环境的本领,有效地用好上课的前三分钟,使学生对本堂课所要学习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
(著名特级教师李烈)有效地用好上课的前三分钟,使学生对本堂课所要学习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
5、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节课,如果开头的一段话热情洋溢;板书的第一个字让学生为之赞叹;第一次朗读让学生为之感动;用丰富的表情和机灵的眼神吸引住学生;得体的幽默让孩子笑起来;充满爱意的一次抚摸让学生感到亲切;教学方法的变化让学生感到有趣,那么,你就成功了。
如果这样,而且今后也不懈怠,我敢说,你绝对成功了。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师的第一节课,应该是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有了,教师以后的教学就会顺畅些、圆满些。
10个细节为你营造高效课堂

10个细节为你营造高效课堂
1准备开始。
这一动作给学生的信息是你是认真的。
2给出清晰的指导。
如果学生不清楚如何进行学习,就不要开始
活动。
如果知道有些复杂,可以用书面的。
3提前准备视觉化信息。
不要在学生观看时制作幻灯片,将要点
事先准备好。
4快速分发资料。
如果有材料分发,可在事前分成几大部分,然
后每个区域给出一大份,这样分的时候有学生协助,分起来会快些。
6不要让讨论拖延。
表达讨论有继续的需要,而且在随后的讨论中,记得叫那些被打断过的学生,或者在讨论开始时限定时间。
7快速获得志愿者。
不要无休止的等待志愿者的出现。
可以在课
堂或休息过后重新开始前招募好志愿者;如果没有马上出现志愿者可
以叫个别学生。
8准备好应付冷淡的小组。
提供一系列观念、问题甚至答案,让
学生选择他们认可的;通常你所列出的内容会引发学生的思想与观念。
9加快活动的步调。
通常将学生置于时间压力之下会激活他们,
使他们更具活力。
高效课堂的15个细节(4)

高效课堂的15个细节(4)教学园地09-28 2205:四、关于点拨。
面对课堂上大面积的学生展示资源,作为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展示资源的是非评价上,要思考生成。
这是高效课堂对教师教学智慧新的挑战。
我们并不一味地反对教师讲,我们提倡教师面对问题有针对性的讲。
该讲的不仅要讲,而且,要讲的头头是道,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当然,点拨并不仅仅是教师的专利,学生的积极参与更为提倡。
如何点拨更加有效,也有三个细节需要关注。
细节10:互动。
恰如上面所言,高效课堂的点拨,不能是教师“一言堂”的“独角戏”,要为生生互动、组间互动、师生互动提供路径与桥梁。
要凭借“头脑风暴”般的“群见解”,触动学生主动建构的激情和灵感。
让互动成为一种提醒,让智慧在挑战中生成。
细节11:生成。
课堂高效看生成。
就生成而言可分为横向、纵向、系统三种形态。
横向偏重于拓展,指向多元;纵向侧重于深化,指向深刻;系统着眼于全局,指向结构。
客观的说,当下课堂的生成并不尽如人意。
譬如,语文课多喜欢让学生做题,普遍忽视朗读的生成。
其实,语文最基本的生成就是朗读,要引领学生生成情感,生成语感,生成理解,生成多元,生成个性,生成创造,生成深刻。
而且,一定要把朗读列入重点展示项目。
要善于把情感、理解、个性特色,通过语音变化,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表达出来。
再如理科,面对学生展示资源的“对”和“会”,绝不能对了就对了,会了就算了,依然需要生成。
要生成结构,生成规律,生成方法。
俗话说:“井掏三遍出甜水”。
亲爱的老师,请在资源面前多加几层追问,跟学生一起接受课堂智慧的挑战吧。
细节12:示范。
高效课堂应该鼓励教师的课堂示范。
示范是一种素养,示范是一种责任,示范是一种人格。
放弃示范就是放弃修炼,就是放弃责任,就是放弃影响。
与传统课堂的示范不同的是,高效课堂的示范不是“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孤芳自赏,而是学习伙伴的引领与期望。
教师示范的精彩,是为了引爆学生的更精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课堂的15个细节有句话叫做细节决定成败,高效课堂亦然。
那么,仅就高效课堂流程而言,有5各环节,每个环节有3个细节,共计15个细节应该引起高度的关注。
一、关于目标一节课究竟要学生学什么是必须首先要厘清的第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用课堂的术语表述出来,叫做“学习目标”。
应该说,没有目标的课堂是不存在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目标设计有问题的课又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尽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突出三维目标的规定,但是,竟有那么多的教师仍旧我行我素,习惯了大而化之,堂而皇之。
有几次听完课之后,跟任课教师攀谈:“请问,这节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各是什么?”多数教师会陡然一怔,不知所云。
教师更在乎的是教完了这节内容。
所以说,课堂最大的失误是目标设计的失误。
目标设计的粗疏是课堂效率最大的黑洞。
目标设计有三个细节尤其重要。
一要恰当,二要具体,三要可测。
细节1恰当。
所谓恰当,就是要保证学习内容最适合本节课学习。
这就需要兼顾时、人、地三方面的因素。
在一些课堂教学研讨会上,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事情,为了满足执教教师的喜好,或者,打着追求真实的幌子,往往会安排学生学习跨年级的教材。
过去,文科有这样的嗜好,现在理科居然也有人效仿。
当学习内容失却恰当,课堂学习就脱离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就会成为强人所难的“被学习”,其效率可想而知。
细节2具体。
说到具体,问题就更突出了。
正如前文所言,一具体就恍惚。
从三维目标的规定来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假如我们把“过程与方法”,融入课堂流程之中,那么,“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包括态度与价值观)”,就成为我们应然的选择。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分解是为了定位的具体化,绝不意味着对整体的肢解。
目标要具体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一具体就得研究。
没有研究的深入,就不会有目标的具体。
诸如,语文的知识要素是什么,答曰,字词句篇、修辞知识、文学常识等等;语文能力指什么,答曰,听、说、读、写。
我们一定要弄明白,凭借一节课的学习内容,究竟要让学生学会哪些知识、哪些能力,培养学生的哪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体不是面面俱到,二是要具体到重点难点。
具体是学习的着力点,具体是学习带有助力功能的方向盘。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构建分学科分学段的三维目标体系,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细节3可测。
关于可测,一节课既然有了明确的目标,那么,目标的达成度一定要便于测量。
我们不能否认,有些目标并不是一节课能够具体测出出来的,但是,我们反对因为某些目标的难以测量,而放弃目标可测的追求。
目标一旦没有测量作保障,就会成为形同虚设的幌子。
目标不可测,高效无着落。
二、关于预习如果说高效课堂需要有突破口的话,那么,预习毫无疑问能当此重任。
应该说,高效课堂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将备受大家轻视的、逐步被边缘化的预习,强化为课堂的一个正式的、举足轻重的环节。
恰恰是这个环节的固化,让课堂成就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变革。
如何让预习更有效,有三个细节请大家关注。
细节4温故。
一是温故,温故知新是一条学习规律,高效课堂理应承继。
但是有些老师为了节省时间,抑或急功近利的直奔主题,竟然进行“零起点”预习。
要明白“革故”其实就是在挖“新”的墙角,任何学习都不会在“零起点”上发生。
一切“零起点”的预习操作,都是对学生既有认知基础的漠视和虐杀。
因此,作为一个一个重要原则,我们必须重视在预习新课的过程中,首先,靠“温故”唤醒学生的认知需要。
细节5分层。
二是分层,预习尤其需要由浅入深的推进,切忌预习内容的并列推演。
必须警惕愈演愈烈的“试题化”预习倾向,要逐步从“试题化”过渡为“问题化”。
并且,问题设计要有大问题意识,切忌细碎繁琐。
在具体设计和操作中,还要对独学、对学、群学给以规范。
要强化独学,培养对学、群学合作学习的习惯。
自主学习能力是高效课堂的核心要素。
独学是基础,没有独立学习的合作一定是低效的合作。
从时间比值上来分,独学一般应该占6,对学、群学一般占4。
忽视独学的倾向,应该得到纠正。
细节6方法。
三是方法,大家一定要有一个基本的概念——教和学是融为一体的,不能分。
目前,在高效课堂的实践操作中,普遍不很到位的就是学习方法指导不到位。
没有教的指导的预习一定是低效的。
在学生预习的时候,尽管教可以“隐身”,但是,却必须“在线”。
眼下的情况是,不少老师喜欢以目标代指导,以流程代指导,以要求代指导,就是没有具体的方法作指导。
“怎么学”,“怎么指导学生学”,是当下具有空白意义的挑战。
我想起了数学证明题的辅助线。
当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遭遇沟沟坎坎的时候,我们得为学生搭建“桥梁”,当学生在自主建构过程中,我们得为学生搭建“脚手架”。
在学法指导上,安徽泗县灵童学校导学案专设《灵童点金》板块的做法,值得大家学习。
三、关于展示如果说预习是高效课堂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的话,那么,展示这个环节,简直就是高效课堂最具革命性的课堂独创。
“知识超市”的陈列,“生命狂欢”的体验,都是随着这一环节的展开而实现的。
大家一再推崇高效课堂的精彩,这在很大气程度上要归功于课堂展示的精彩。
那么,如何让展示更更有效、更精彩?有三个细节特别重要。
细节7:先组。
先组,就是要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现在组内进行展示,也可以叫做“小展示”。
这个环节的价值有三:一是确保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在这个环节中得以落地生根;二是通过小组展示,既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学生的预习结果,又可以成为班级展示的预演和彩排。
三是促成了小组学习的深度合作,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和展示自信。
不少老师认为“小展示”浪费时间,可有可无。
其实不然,不妨问一句,“老师,如果你没有备课,走进课堂你会潇洒吗?”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学会非常重要。
因为能会,所以自信;因为自信,所以愿展;因为愿展,所以成功;因为成功,所以狂欢;因为狂欢,所以高效。
细节8:后班。
后班,就是在小组展示的基础上,进行班级展示,也可以叫做“大展示”。
班级展示要树立三个意识:一是媒体资源意识。
不管是传统媒体黑板,还是现代媒体白板,都要把它当做学生展示的舞台,要珍视课堂展示资源的价值,树立“浪费媒体资源就是教学事故”的理念。
白板、多媒体投影、实物投影仪,都要真正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工具,而不要让教师独用。
郑州102中学的做法,值得大家学习。
黑板,哪怕是你的课堂还没有添加黑板,一块黑板也要使用充分。
保证每一个组每节课都至少有一个学生爬黑板展示,应该作为一条课堂常规来执行。
课堂不能容忍“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懈怠和浮躁。
别拿黑板不当干粮。
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一条隐形智慧:谁有能耐能把学生的“学”“拿出来”,他就会成为王者。
所以,我一直主张开展“资源利用指数”评价。
诸如,黑板资源利用指数=(实际展示人数/可容纳展示人数)×100%。
二是参与率最大化意识。
要争取向杜郎口那样,人人参与展示。
黑板不够用,就把地板做黑板,甚至楼梯做黑板,室内黑板不够用,就在教室外面的走廊里外置黑板。
所有学习杜郎口的学校,如果说有折扣的话,那么,最大的折扣就是杜郎口人人展示和有些学习学校只能做到代表展示的折扣。
课堂太需要学情通览,一目了然了。
啥叫高效?啥叫低效?或许就是“一目了然”和“几十目了然”的分野吧。
三是随机展示意识。
在不能保证全员展示的情况下,究竟确定谁参加班级展示,这是一个具体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用数学的随机抽样最为科学。
我一直主张采用“坐标点对称随机抽样法”(按照小组围坐坐标,随机抽取与之对称的各组对应学生)确定展示人员。
我对“同层次展示”并不认同,更主张“差异展示”,因为,惟其“差异”,才更能反映学情的全貌,而且,“差异”本身就具有资源加价值。
不要担心某节课的评价不均衡,数学方法总是指向持续均衡的。
当然,也不反对教师指定典型问题学生参与展示。
细节9:多样。
多样,主要指展示形式的多样。
许多实验校的展示形式,基本都停留在板演和讲解上,“生命狂欢”遭遇形式单调的瓶颈。
要像杜郎口那样,开发课本剧、三句半、快板、快书、对联、诗歌、歌唱、舞蹈、绘画等喜闻乐见的展示形式。
我们深刻的感受到,每一种展示形式的创新,不仅仅是又打通了一条快乐通道,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智慧得以爆发,能力和自信得以升华。
四、关于点拨面对课堂上大面积的学生展示资源,作为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展示资源的是非评价上,要思考生成。
这是高效课堂对教师教学智慧新的挑战。
我们并不一味地反对教师讲,我们提倡教师面对问题有针对性的讲。
该讲的不仅要讲,而且,要讲的头头是道,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当然,点拨并不仅仅是教师的专利,学生的积极参与更为提倡。
如何点拨更加有效,也有三个细节需要关注。
细节10:互动。
恰如上面所言,高效课堂的点拨,不能是教师“一言堂”的“独角戏”,要为生生互动、组间互动、师生互动提供路径与桥梁。
要凭借“头脑风暴”般的“群见解”,触动学生主动建构的激情和灵感。
让互动成为一种提醒,让智慧在挑战中生成。
细节11:生成。
课堂高效看生成。
就生成而言可分为横向、纵向、系统三种形态。
横向偏重于拓展,指向多元;纵向侧重于深化,指向深刻;系统着眼于全局,指向结构。
客观的说,当下课堂的生成并不尽如人意。
譬如,语文课多喜欢让学生做题,普遍忽视朗读的生成。
其实,语文最基本的生成就是朗读,要引领学生生成情感,生成语感,生成理解,生成多元,生成个性,生成创造,生成深刻。
而且,一定要把朗读列入重点展示项目。
要善于把情感、理解、个性特色,通过语音变化,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表达出来。
再如理科,面对学生展示资源的“对”和“会”,绝不能对了就对了,会了就算了,依然需要生成。
要生成结构,生成规律,生成方法。
俗话说:“井掏三遍出甜水”。
请在资源面前多加几层追问,跟学生一起接受课堂智慧的挑战吧。
细节12:示范。
高效课堂应该鼓励教师的课堂示范。
示范是一种素养,示范是一种责任,示范是一种人格。
放弃示范就是放弃修炼,就是放弃责任,就是放弃影响。
与传统课堂的示范不同的是,高效课堂的示范不是“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孤芳自赏,而是学习伙伴的引领与期望。
教师示范的精彩,是为了引爆学生的更精彩!五、关于作业作业,或者叫达标训练,是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我一直顽固的认为,如果作业不能在课堂上完成,就谈不上什么高效课堂。
但是,在实际课堂操作中,这个环节往往会成为有时间就上,没有时间就放的无奈。
在这个地方要提课堂流程时间控制的问题。
缺少时间控制的课堂,就会像老牛赶山一样,走到哪里算哪里。
另外,需要特别提及的是,教育的急功近利,正在促使全国中小学纷纷“向缩短课时要效率、要质量”。
中学课时,从45分钟,减少到40分钟,小学课时,从40分钟,减少到35分钟,甚至30分钟的,不乏其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