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阅读 20 古代诗歌五首 游山西村》优质课教学设计_156
七年级语文下《阅读 20 古代诗歌五首 游山西村》优质课教学设计_30

《游山西村》导学案
【学习重点】
1.熟练背诵、准确默写古诗。
2. 理解诗歌描写的意境,把握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情趣。
3. 鉴赏古诗中的佳词妙句。
【自主学习】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注出来。
【合作探究】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渲染出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2.试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堂训练】
《游山西村》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体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
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2.背诵并默写全诗。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阅读:20 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优质课教学设计_3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2、理解诗歌景中寓理的写法。
3、创新诗歌学习方式,激发兴趣,提高品鉴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意,背诵并默写古诗。
2、赏析名句,体味诗词意境。
三、教学方法:听读法、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具准备:希沃电子白板五: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1、导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指定一名学生上黑板有感情的朗诵陆游《书愤》,师播放PPT,生读完后,师引导:读《书愤》我们读到了一位至情至性的情痴,他是南宋王朝壮志难酬的执着斗士,他曾经空有补天之志,却长恨报国无门,今天,让我们与陆游同行,去感受他笔尖流淌的另一番心声。
2、出示目标:生齐读3、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xiāo) (shè) (ruò) ( ) 浑豚()鼓春()近()许叩(2)陆游知多少?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4-5]临终之际,陆游留下绝笔《示儿》作为遗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梁启超: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周恩来:宋诗陆游第一,不是苏东坡第一。
陆游的爱国性很突出,陆游不是为个人而忧伤,他忧的是国家、民族,他是个有骨气的爱国诗人。
4、以读促教、整体感知:诵读是学习古诗重要的方法,(1)听读、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感情(2)自主诵读(3)同桌之间互相读(4)指名同学读,其他同学做点评(5)全班齐读5、自主学习、理解诗意首联: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 20 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部优 教案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
2.能理解诗意,品读诗句。
3.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感受诗人陆游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能自主品读诗句,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把握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语: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是最美丽的语言文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天地,欣赏陆游的《游山西村》。
二、读诗明义1.读诗题,找信息。
2.学生初读诗歌,正音正字,把握朗读节奏。
三、品诗悟情1.你能说说陆游游玩山西村后的心情吗?你是从哪里发现的呢?(此环节旨在考查学生对诗句的深入理解,细读字词句加深感悟。
补充中国传统佳节的古诗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教师小结:从以上研读中,我们发现,陆游游玩的快乐,来源于山水的明丽、乡民的盛情以及民风的古朴。
而这一切,归根结底源自于他对这一片土地、这土地上的人民的热爱。
2.结合理解再读诗歌。
(配乐诵读)四、知人论诗1.请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陆游或者他的诗歌。
出示陆游的爱国诗及生平。
2.再读诗歌,思考“从今若许闲乘月”中的“闲”,是不是诗人真正想要的?3.诗人虽被罢官却志犹存,你能从诗中找出这样的信念吗?(研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你从中还读出了怎样的哲理和感悟呢?结合生活实际写写你的感悟。
五、传经诵典学生学唱古诗。
(此环节旨在让学生用另一种形式诵读诗歌,传唱诗歌并最终能默写诗歌。
)结束语:经典诗歌需要传唱,中华文化值得传承。
让我们把这些美好的文化传承下去,让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六、作业布置1.搜索陆游不同风格的诗词,进一步了解陆游。
2.另选一首陆游诗,尝试配乐演唱。
七年级语文下《阅读20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优质课教学设计_88

游山西村2.理解诗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古诗。
3.习得学习古诗的方法,体会诗人的心境,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
学习点与难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理解诗句中所含哲理,并能联系实际谈体会。
学习课时: 1 课时教具:课件学习方式1.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2.诵读法,并养成多动笔的习惯,品味、积累优美的语句。
【课前自学检测案】※自学一:自读古诗,学习字词1.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a.借助工具书或结合诗文注音读准生字新词腊酒浑( ) 足鸡豚( ) 疑无路( )b.借助工具书、结合诗文注释或联系诗文理解词语腊酒浑:______ 疑无路: ______________2.查阅作者陆游的相关资料。
3.根据注释,初步理解诗意。
诗意:※自学二:自主学诗,读悟诗文1.农家是怎样热情待客的?2.受到农家的热情待客,诗人内心的感叹是什么?2.结合相关诗人的背景“资料袋”,领悟三四句诗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生活实际使用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朗读全诗。
※自练三:巩固训练,拓展延伸1.背诵古诗;2.搜集蕴含的哲理的诗句 (即面对困境,遭受挫折,永不放弃,心存希望诗句)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象训练:假如你家来客,你会说什么?会做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拓展朗读《过故人庄》过① 故人② 庄(唐:孟浩然)故人具③ 鸡黍④sh u,邀我至田家。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阅读:20 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优质课教案_2

20 游山西村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
2、过程与方法:品读重点词语,发挥想象,理解诗歌的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体会诗中表达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诗中的哲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欣赏庞岩演唱的《游山西村》,在美妙的旋律当中走进陆游笔下的山西村。
二、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1、认识作者:陆游: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词人。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有“小李白”之称。
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
一生著作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300多首,是中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2、了解写作背景本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
因为极力支持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劾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归故里。
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
对照诈伪的官场,于家乡淳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
三、初读古诗,了解诗歌内容。
1、听读古诗,学生自读至少两次,让学生来试读古诗,要读出古诗的韵味来,读完请同学评价读得好不好。
2、学生齐读古诗3、请四组同学分别来朗读古诗,比比看哪一组读得最好。
四、品味诗歌,感悟交流。
学生自读《游山西村》,分组讨论下面四个问题,然后每组派出一个代表来回答。
1、山西村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说说作者的所见所闻。
2、诗人游山西村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4、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相似的心境?请你来说一说自己的经历。
五、拓展延伸你知道还有哪些诗人也有这样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参考: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七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 阅读 20 古代诗歌五首 游山西村》优质课教学设计_114

任选一个问题回答:
1、用自己的话描述此画面;
2、试着背诵
六、小结
谈谈这首诗给你的启发?
课后布置作山西村
足:酒、鸡、豚(人美)
村民------------------------------------------诗人
情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景美)
二、自主学习
(一)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注释及旧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游山西村》作者是(),()朝()()。
2、解诗题:这首诗的题目的意思是(
)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诗,要求:“字正腔圆,流畅通顺”。并完成自学检测部分。
三、自学检测
1、给下列字词注音并解释:
莫()()
腊()()
浑()()
疑()()
豚()()
2、指明读(3人)
3、学生互评
4、听课文录音
(掌握课文的准确读法)
5、指明读:谁自告奋勇来读读?
四、合作学习:(8分钟)
自己试着理解诗意(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鄯善县鲁克沁镇第一中学122新课堂教学模式汉语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课题
授课时间
课型:
课文
备课组成员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七年级
授课教师
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备课本、导学案
学生课前准备:
书,听写本,优化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这首诗,朗诵、背诵诗歌。
七年级语文下《阅读 20 古代诗歌五首 游山西村》优质课教学设计_7

《游山西村》教案【知识目标】①背诵此诗。
②理解诗的意境。
【情感目标】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其爱国情怀。
【水平目标】①诵读水平。
②联想、想象水平。
【德育渗透】陶冶美的情操。
【重点难点】重点:①理解词义、句义。
②学习本文寓情于景的方法。
难点:理解诗的意境。
【教学方法】①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②多种形式朗读。
【教学步骤】一、激趣导入1.你是否有在农村生活的经历?请说说农村给你的感受。
2.引出课题。
二、诗人及该诗创作背景简介1.诗人简介。
2.背景: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
不过他并不心灰意冷。
“慷慨心犹壮”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
三、疏通诗歌大意1.字词释义。
(“浑、足鸡豚、柳暗花明、萧鼓、古风存、若许闲乘月、无时”。
)2.诗句释义。
四、理解诗的意境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谈谈首联给你的感受。
(人情美)2.“山重水复疑无踟,柳暗花明又一村。
”(景物美)颔联景中含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
你能联系当时诗人的处境,领悟其中的含义吗?(在人生的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
)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颈联描写了一副怎样的场面?(民俗美)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5.主题感悟——围绕“游”字,诗人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
“慷慨心犹壮”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
五、背诵此诗。
六、结语——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七、作业写一写你所见到的农村景象。
七年级语文下《阅读 20 古代诗歌五首 游山西村》优质课教学设计_2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3、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尝试加以使用。
【教学重点】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导入:课间播放歌曲《乡间的小路》
师:一曲轻快的《乡间的小路》,把我们带入了具有乡土气息的田园。
田园是生长粮食也是生长诗意的地方,今天,让我们穿过陆游田垄般整齐的诗行,去寻找在都市中久违了的田园风光。
2、了解作者
3、写作背景(协助学生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初读诗歌
1、强调易错字音字形,在读准字音的情况下大声朗读。
2、介绍律诗的节奏,把握好节奏再朗读一遍。
3、让学生知晓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三、整体把握
根据课下注释,小组合作完成诗的翻译。
四、品味全诗
让学生随意选点赏析。
出示答案并让学生整理笔记。
归纳主题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能真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3、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层意思,尝试加以使用。
一、谈话复习导入,引出课题
1、上一堂课和大家一起学习《题西林壁》,我想检查一下同学们会不会背诵这首诗,个人背——齐背。
2、今天,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游山西村》,作者是陆游,你们都读过陆游的那些诗呢?《秋叶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能谈谈你对诗人陆游的了解吗?出示课件: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
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很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3、山西村在什么地方?山西村仅仅一个山村,作者去一个山村游玩会有什么新的收获呢?请同学们先自由读一读这首诗,并划出诗中的生字。
要求把诗读通,读准确,读出诗的节奏。
4、指名读。
注意在读的时候注意节奏要分明一点,不能读断。
出示古诗(表明节奏)师范读,生自由读,生齐读。
5、学习豚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 你有什么需要给其他同学提醒的?学生到黑板前写生字,其他同学书空,针对生字特点强调记忆.
二、学习《游山西村》一、二句:
1.为了更好地去读懂课文,体会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我们还是先来了解诗人当时写这首诗时的时代背景。
出示写作背景:诗人陆游,他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
诗人回归故里,他此时非常沮丧,非常郁闷,途经山西村时受乡亲们的热情邀请而去山西村做客。
这首诗就是这个时候写的。
(1)乡亲们是怎样招待这位从远方归来的游子呢?出示古诗的一二两句。
自由读读一、二句诗,然后借助注释,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说,同桌相互说。
(不要笑农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够充足)
(2)请同学们再去反复地读这两句诗,告诉老师你读到了什么?
民的热情。
预设:“足”是什么意思?指什么足,想像一下,山民招待客人时会让客人怎样喝酒,要求客人怎样吃肉,对,这就是农家人,他们会尽其所有、想尽办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够客气。
那同学们想一想,在作者眼里,这里的足难道还单单指酒菜足吗?那还指什么足?你能把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通过读不折不扣的,足足的表达出来吗?自由读——个人读_个人读——齐读,足吗?要突出“足”个人读,齐读。
看到山民如此热情的招待远方的客人,同学们,你们还能够想到那些古诗文呢?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呼。
B,花径不曾缘客少,蓬门今始为君开。
杜甫《客至》
(5)山民对待诗人是那样的热情、好客,而诗人对待山民又是怎样一份情感呢?你能继续抓住关键词来谈谈你的体会吗?莫笑是什么意思?诗人叫人不要笑什么呢?对,这里的酒菜肯定没有大酒店里的精致,由此可见,在诗人的眼里,他不看重什么,他看重是什么?,相信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动了,同学们,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诗人内心的这份感动表达出来吧!自由读——个人——齐读。
如果我们稍稍改动一下李白的诗,是不是能够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山民待我情”
(6)同学们此刻你眼前仿佛看见了山西村村民招待客人的怎样一个画面?又仿佛听见乡亲们和诗人说了些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汇报。
(7)是啊!山民无比敬爱诗人,诗人热爱山民,这是一份多么真挚的情感啊!让我们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读。
板书:情谊真。
2、引读:(1)看到乡亲们杀鸡宰猪,用满桌丰盛的酒菜热情的招待自己,诗人的心开始慢慢地融化了,让我们带着诗人的感动一起再来读这两句诗——(2)听着山民淳朴、真切的话语,看着乡亲们一张张写满热情的脸,诗人郁闷的心情顿时豁然开朗,让我们一起读,读出诗人内心的喜悦。
(3)山民敬重诗人,诗人热爱山民,这份真挚的情感始终充盈着整个场面,他需要我们通过读把这幅其乐融融的画面不折不扣再次表现。
一起读——
三、学习《游山西村》三、四句:
1、受到乡亲们热情款待的陆游心情豁然开朗。
他骑上毛驴,流连于山水之间。
出示诗句,他看到了那些景物?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山重水复指的是山峦重重,山一程,水一程。
水道弯弯,柳暗花明又指的是什么?美丽的小山村。
这里的疑是什么意思?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个人说——同桌说。
(山重水复真好像已无路可走,柳暗花明处又冒出一个村庄。
)
2、在山重水复,作者以为无路可走的时候,突然他眼前一亮,他看到了什么?(能够拓展)这景色怎么样?板书:景色秀。
3、诶!这眼前之景不正和陆游此时的心境想吻合吗?你想想,陆游被罢官了,他的心情怎样?以为陷入了人生的绝境,但在困境中,山西村的村民有没有嫌弃他?
4、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你也有可能欣赏到别样的美景。
同样的道理,即使人生陷入了困境,你也可能会绝处逢生。
看着眼前的美景,想着
山西村村民的热情,陆游他对自己的前途会有什么新的想法呢?他除了看到桃红柳绿、美丽的小山村外,其实他还看到什么?请同学们用“他还看到什么——”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
(柳暗花明、美丽的小山村,同样淳朴的民风,新的景象,新的希望)
诗人此时的心情肯定是非常的——那这份欣喜之情,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朗读)本来以为自己是陷入绝境,无路可走的,突然发现一片无限的风光,这前面一句该怎么读?后面一句又该怎么读?对,要先先抑后扬。
个人读——齐读。
5.在学习中,生活中,你有过和诗人相同的感受吗?请根据提示写话。
出示:(1)当你做一道应用题百思不得其解,正为此懊恼时,______。
(2)当你和小伙伴下棋,感觉无路可走,打算放弃时,______。
四、朗诵,感悟情境
过渡:同学们,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
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
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
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就有了千古流传的《游山西村》。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千古流传的《游山西村》。
1、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这首诗跟《题西林壁》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什么呢?那就是既有美丽的景色描写,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这首《游山西村》里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明什么道理呢?看似简简单单
的诗句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看来,这句诗句能成为千古绝唱绝对有它自己的理由,当然,我们就没有理由不记住他了。
一起读读这句千古名句。
2、同学们,你愿意把这首千古流传的古诗永远留为自己的记忆吗?请赶快把他背下来,个人——集体。
3、对于古诗,我们不但要会背,还要有感情地朗诵,同学们自由试试看,个人——个人——集体。
五、课外链接,拓展延伸其实,还有很多诗像这样于写景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我们一起来读读下面这首诗,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这堂语文课。
出示: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教学板书:风景秀情意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