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法第1阶段练习题1a 江南大学考试题库答案,答案在最后一页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XXXX自学中学语文教学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每题2分,共40分)1。
_是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
2._ _ _ _ _ _ _ _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方面。
3.大多数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如:魏书生的_ _ _ _ _ _ _ _,张效春的_ _ _ _ _ _ _ _;姚的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等等。
4.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和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是中小学语言课程的国家标准。
5.受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启发,陶行知的教学方法后来改为_ _ _ _ _ _。
6.陕甘宁边区《中等国文》教材是在_ _ _ _ _ _ _ _ _ _ _同志领导下编写的。
7.著名数学家苏指出,语文和数学是基础,而_ _ _ _ _ _ _ _ _是基础的基础。
8.语言课程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和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上。
9._ _ _ _ _ _ _ _是阅读能力的核心。
10.中国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经历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的过程。
11.写作教学过程应该是规范的,要不断变化和创新。
它不仅要考虑老师的因素,还要考虑学生的因素。
第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
中学语文教学法:2.教师的内部形象:3.演讲成就:4.书写说明: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2.简承诺培养哪些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3.简要回答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4.在作文评价中,经常使用哪种评价方法?你如何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什么?你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试题答案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1。
中学语文教学法试题及答案

4.语文教师的教育创新应从哪些方面展开?(一)富有创新精神〔1〕必须强化学习,特长学习。
〔2〕必须不断改革,勇于探究。
(3)必须推动教学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二〕特长利用教育环境〔1〕在教师与学生的位置上,传统的课程环境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新的课程环境是以学生为中心。
〔2〕在学生开展的关注范围,传统的课程环境是单方向开展,而新的课程环境是多方向开展〔3〕学习方法,传统的课程环境是独立学习,而新的课程环境是合作学习。
〔4〕学习态度,传统的课程环境是接受学习,而新的课程环境是探究式学习。
〔5〕学习反响,传统的课程环境是被动学习,而新的课程环境是有方案的行动〔6〕学习活动的内容,传统的课程环境是基于事实知识的学习,而新的课程环境是批判思维和基于选择、决策的学习。
〔7〕教学的背景,传统的课程环境是孤立的人工背景,而新的课程环境是仿真的、现实生活中的背景。
〔8〕教学媒体,传统的课程环境是单一媒体,而新的课程环境是多媒体。
〔9〕信息传递,传统的课程环境是单向传递,而新的课程环境是〔多向〕交换。
〔三〕特长开掘自身潜能。
语文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教学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
语文教师开掘自己的创新潜能,包含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对大型教学情境进行行动研究。
教学的创新表达在对教材的处理,运用和优化教学,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5.教师设计中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开展状况包含哪些方面?对学生的了解包含成长背景、学习动机与需要、认知状况等。
期中,学生的认知开展状况是关键。
第一,学习者的认知现状及其学习风格。
认知状况就是他们了解了什么,不了解什么,渴望了解什么。
学习风格主要表达为学习者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学习策略以及信道等的偏爱与选择。
第二,最近开展区。
学习者已有的、个人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学习者可能具备的在他人援助下能够到达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水平之间的距离与空间即为最近开展区。
第三,了解学生的学习团队——学习者共同体的构成与智能状况。
中学语文教学法试题及答案模板

中学语文教学法填空题1、语文课程的〔工具 )性是渗透于它的内涵并表达于它的实施过程的。
2、语文课程内容主要是通过〔选文〕以及学习活动设计等去表达。
3、语文教育以人的〔全方位〕开展为逻辑起点及其归宿。
4、语文教育中的感情教育只有借助〔言语〕为媒介才能完成。
5、学业〔知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物质根底。
6、传授语文根底知识中,“好懂〞是对教学〔措施〕方面的要求。
7、初中毕业生应当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500 〕个。
8、〔略读〕是指有目的、有重点、有取舍的一种阅读方法。
9、〔言语〕实验室是利用多种现代媒体装备的供言语教学用的电化教育课室。
10、选材能力属于作文的〔特意〕能力。
11、进行〔自由〕拟题作文时,教师关键要给学生讲清楚拟题的要求和方法。
12、听是将外部言语〔有声言语〕转化为内部言语〔思维〕的过程。
13、强化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
14、稳固提高是〔复习〕课的升华与扩展阶段。
15、重视学生学习的最终成果,具有甄别和选拔功能的是〔终结)性评价。
16、过程和方法目标是中学语文课程整个目标结构最具〔动态性〕的元素。
17、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根本结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8、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的组织应当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规律。
19、语文学科的德育内容具有明朗性和〔隐蔽性〕共存的特点。
20、语文教学科研能力按高层次科研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来分解,有以下八项:调查研究的能力、选题定向的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开展实验的能力、总结经验的能力、〔观察想象〕的能力、反应验证的能力。
21、语文教师的学业知识包含三个局部,即语文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
22、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要注重启发引导,讲求〔整体提高〕。
23、语文根本技能的教学是指对学生进行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训练。
24、教师向学生发出教学信息,以及学生借以向教师反应信息的载体,统称为〔教学媒体〕。
高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

高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篇一: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2009-07-29 15:30:46| 分类:教学交流|举报|字号订阅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A.纯应用学科 B.理论学科 C.应用理论学科 D.纯知识学科2.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A.启发式提问 B.疏导式提问 C.质疑式提问 D.探究式提问3.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A.孔子 B.孟子 C.苟子 D.子思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A.信息传递的过程 B.人格构建的过程 C.特殊的认识过程D.美感体验的过程5.把各种感知对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是【】A.分析 B.综合 C.比较 D.抽象6.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感知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称之为【】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象力 D.思维力7.在一般了解所学内容后,展开充分的联想,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称为【】A.快速读书法 B.提纲挈领法 C.联想求异法 D.SQ3R学习法8.教师以默读和朗读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A.阅读法 B.讲授法 C.议论法 D.练习法9.优秀的散文总是在描绘客观事物之中融注的【】,从而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A.主观想象 B.综合评估 C.主观情感 D.客观分析l0.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整体测试评定的考试是【】A.随时测试 B.综合测试 C.阶段测试 D.选拔测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5个空,每空1分,共25分)1、人的素质结构有三个相对独立的基本要素是、、身体素质。
2、语文教学的基础能力是由、说、、写四个要素构成的。
3、语文教育理论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和。
4、1903年颁行的《》使语文最终从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教育中分化出来,而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江南大学2018年上半年古代汉语第1阶段练习题字词参考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古代汉语》第一、二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1、汉字是属于()体系的文字,字形和意义有密切联系。
2、小篆是()推行的规范化字体。
秦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加强统治,实行()的政策,在李斯的主持下,以战国时期秦国文字为基础,并参照(),进行简化、规范,制订了一套标准字体来统一全国的文字。
3、“说文”四大家:段玉裁的()、朱骏声的()、()的《说文义证》、王筠的《》和《说文例释》。
4、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书是东汉()编著的(),宋代徐铉等校定。
全文分为()篇。
加目录和自叙共()篇,共()卷,分为()部首,共收()单字;重文字()个。
5、词义引申的方式据“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可分为:()、()。
二、单向选择题1.下列各组字,全部都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眉高舂 B.息牧臭C.星莫从 D.亦祝折2.下列各组字,全部属于义符居于一角的一组是()A.佞赢徒 B.胜修颖C.弑旗疆 D.随赖衷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假借字的一句是()A.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
B.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C.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
D.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4.下列各组字,属于造字方法不同而形成异体字的一组是()A.污——污 B.秋——秌 C.达——达 D.岳——岳5.“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中的“亲戚”词义发展成今义,词义变化属于()A.词义范围缩小B.词义范围扩大C.词义感情色彩由褒义变为贬义D.词义感情色彩由贬义变为褒义6.下列各组词中,全部属于双声联绵词的一组是()A.饥馑伶俐仓促 B.玄黄憔悴从容C.狐狸参差忐忑 D.流连踌躇仿佛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复合词的一句是()A.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阶段练习题大学语文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大学语文》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判断题(每题1分。
占10﹪)√,×1、《诗经》根据地域和乐调的不同,全书分风、雅、颂三大类。
-------------------(√)2、商鞅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法、术、势相结合的严密思想体系,完全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3、在屈原之后创造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又一高峰,形成了我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的浪漫主义传统的诗人是李白。
---------------------------------------------------------(√)4、《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是我国早期一部国别体历史著作。
-----------(×)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6、孟郊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王维并称“王孟”。
---------------(×)7、黄庭坚有一套自己的诗歌主张,他的诗歌追求标新立异和曲折新奇,他讲究用典,声律拗峭,被称为“山谷体”。
----------------------------------------------------------(√)8、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诗人杜甫的《无题》。
-----------(×)9、“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10、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基本的主张有“非攻”、“无为”、“尚贤”、“兼爱”等,墨子的思想被记录在《墨子》中。
古代汉语_第一阶段练习带答案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古代汉语》第一、二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1、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意义有密切联系。
2、小篆是(秦朝)推行的规范化字体。
秦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加强统治,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在李斯的主持下,以战国时期秦国文字为基础,并参照(六国文字),进行简化、规范,制订了一套标准字体来统一全国的文字。
3、“说文”四大家: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桂馥)的《说文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和《说文例释》。
4、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书是东汉(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宋代徐铉等校定。
全文分为(14)篇。
加目录和自叙共( 15)篇,共(30)卷,分为( 540 )部首,共收( 9353 )单字;重文字(1163)个。
5、词义引申的方式据“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可分为:(直接引申)、(间接引申)。
二、单向选择题1.下列各组字,全部都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B )A.眉高舂 B.息牧臭C.星莫从 D.亦祝折2.下列各组字,全部属于义符居于一角的一组是( B)A.佞赢徒 B.胜修颖C.弑旗疆 D.随赖衷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假借字的一句是( C)A.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
B.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C.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
D.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4.下列各组字,属于造字方法不同而形成异体字的一组是(D )A.污——污 B.秋——秌 C.达——达 D.岳——岳5.“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中的“亲戚”词义发展成今义,词义变化属于( A )A.词义范围缩小B.词义范围扩大C.词义感情色彩由褒义变为贬义D.词义感情色彩由贬义变为褒义6.下列各组词中,全部属于双声联绵词的一组是(D)A.饥馑伶俐仓促 B.玄黄憔悴从容C.狐狸参差忐忑 D.流连踌躇仿佛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复合词的一句是( D)A.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CA.纯应用学科 B.理论学科 C.应用理论学科 D.纯知识学科2.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BA.启发式提问B.疏导式提问 C.质疑式提问 D.探究式提问3.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AA.孔子 B.孟子 C.苟子 D.子思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AA.信息传递的过程 B.人格构建的过程C.特殊的认识过程 D.美感体验的过程5.把各种感知对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是CA.分析 B.综合 C.比较 D.抽象6.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感知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称之为D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象力 D.思维力7.在一般了解所学内容后,展开充分的联想,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称为CA.快速读书法 B.提纲挈领法 C.联想求异法 D.SQ3R学习法8.教师以默读和朗读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AA.阅读法 B.讲授法 C.议论法 D.练习法9.优秀的散文总是在描绘客观事物之中融注作者的C ,从而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 A.主观想象 B.综合评估 C.主观情感 D.客观分析l0.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整体测试评定的考试是BA.随时测试 B.综合测试 C.阶段测试 D.选拔测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5个空,每空1分,共25分1、人的素质结构有三个相对独立的基本要素是品德素质、才智素质、身体素质;2、语文教学的基础能力是由、说、、写四个要素构成的;3、语文教育理论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和 ;4、1903年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使语文最终从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教育中分化出来,而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5、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重新认定了语文课的特性,纠正了重道轻文和文道分离的错误倾向;6、语文能力即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7、中学语文教育的内容的三个构成要素是语文训练、智力发展、情思审美教育;8、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要力求做到精要、好懂、有用;9、作文指导应从审题、开源、立意、四个方面入手;10、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主要有、、敏捷性、适应性、灵活性和通俗性;11、相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常用文体指的是、说明文、 ;12、小说的三要素是、、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入境:2、一体两翼: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如何优化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念;2、语文学科的属性有哪些3、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如何抓住文章的思路教学记叙文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5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渗透审美教育”的原则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C 2. B 3. A 4. A 5. C 6. D 7. C 8. A 9. C l0. 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5个空,每空1分,共25分1、品德素质、才智素质2、听、读、3、超前性、人文性、综合性;4、奏定学堂章程5、重道轻文、文道分离6、思维能力7、语文训练、智力发展、情思审美教育; 8、精要9、审题、开源、谋篇语文训练、智力发展、情思审美教育;10、制约性、瞬逝性、 11、记叙文、论说文; 12、人物、情节、环境;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入境: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的意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从心里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2、一体两翼:是语文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的主要表现主张;一体指的是语文课堂教学这个主体,两翼分别指语文学习环境和语文课外活动;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如何优化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念;我们必须从多方面体察时代的需求,优化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念:①要根据时代需要,正确对待语文教育观念;凡是对语文教育现代化有用的,就要继承发扬,反之,必须否定、摒弃;②要根据时代的要求,重新审视现代语文教育观念,从当前语文教学实际出发,不断更替与完善;③展望未来,勾画语文教育的走向,构建超前规范性的语文教育观念;2、语文学科的属性有哪些①基础工具性②思想教育性③社会实践性④文学性⑤知识性3、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①说明语文科的性质和地位;②规定语文教学的目标;③说明教学内容;④提示教学应当重视的问题⑤规定了基本篇目4、如何抓住文章的思路教学记叙文①研究结构②把握线索③概括主题④语言训练⑤读写结合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渗透审美教育”的原则;1、美读——让学生领受情感美;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而美读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美感的基本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储存的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传达的真情实感,使作品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使学生进入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直接受到作品感染熏陶;2、遵路——让学生体察文思美;就是让学生体品作者写作时的思路布局谋篇,以便开拓文章的思想内涵及艺术匠心、美学趣味;3、入境——让学生理解意蕴美;入境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的意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从心里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入境不仅使学生对美的事物从直觉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稳定的情感、意志、性格,并使他们所获得的审美经验进而转化为行为的技能技巧乃至理念、信仰、世界观;4、悟文——让学生感悟语言美;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品味炼字的贴切和用语的精妙,可以使学生既受到语言美的熏陶,又从作家文笔之中吸取语言滋养,逐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5、勤笔——让学生借鉴文学美;就是引导学生自己拿起笔来从作品中借鉴美、模仿美、表现美、创造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课程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加强德育渗透,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的必要举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一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中学语文教学法》绪论至第七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判断正误(10分)
1、《学记》说的“教学相长”里的“教学”一词已经具有教与学双方活动的意思。
( )
2、语文课程的本体属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 )
3、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一样的。
( )
4、课文是语文教科书的主体内容,具有独立的系统性,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科书。
( )
5、语文课程内容要解决的是“教什么”与“学什么”的问题,教学内容要解决的
是“实际上需要教什么”的问题,教科书要解决的是“用什么教”的问题。
( )
6、语文课程目标的三维建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不同时期的具体要求是相同的。
( )
7、1913年3月19日由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的《中学校课程标准》是我国历史
上第一个课程标准。
( )
8、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之间都是上下位的关系。
( )
9、民国期间,小学语文称“国语”,中学语文称“国文”。建国后,统一更名为“语
文”。( )
10、教育部2000年出台的关于九年制业务教育和全日制普通高中的3个语文教学
大纲第一次增加了“教学评估”和“教学设备”的相关内容。
( )
二、单项选择(10分)
1、下列不属于现代语文教育活动中的语文课程现象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