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益生菌相关法律法规及申报
国家益生菌标准

国家益生菌标准益生菌是指能够在人体内起到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免疫力、促进食物消化吸收等益生作用的某些微生物。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营养保健品需求的不断增加,益生菌产品也变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证益生菌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国专门出台了益生菌产品的国家标准——《益生菌制剂》(GB 29921-2013),下文简称本标准。
本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益生菌产品的生产、质量控制和管理。
标准所列举的益生菌种类和数量、培养基、发酵条件、质量控制等,均为保证益生菌制品的质量和效能所必需的。
以下分别从标准的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产品的分类、产品要求、微生物指标、包装和储运、标签及说明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通过培养、发酵、加工等工艺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多种益生菌的中成药、保健食品、营养补充剂等益生菌制品。
二、术语和定义标准中用到的主要术语有:(1)益生菌:能在人体内有益于宿主的某些非病原性菌类微生物。
(2)混合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益生菌混合接种而制成的菌种。
(3)用量:益生菌在益生菌制品中的添加量,一般按照活菌数量计算。
(4)虚假宣传:制造商或者销售者在产品宣传和包装中使用有误导性的信息,误导消费者购买。
三、产品的分类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用途,益生菌产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中成药:含有益生菌的中药产品,通常以丸剂、颗粒剂等为主。
(2)保健食品:指能够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增强免疫力等功能的营养保健食品,如益生菌胶囊、乳酸菌饮料等。
(3)营养补充剂:指含有益生菌的营养补充剂,如含有益生菌的乳粉。
四、产品要求1、菌种本标准规定的益生菌种类有10种,包括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乳酸菌、链球菌、双歧球菌、柠檬酸杆菌、粪肠球菌、慢性乳酸杆菌、短梗杆菌、屎肠球菌,分别对应菌种编号L-1至L-10。
其中,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为人体居住菌,其他为非居住菌,在体内数量较少。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混合菌制品。
2、活菌数本标准对益生菌制品中的活菌数量有明确要求:每100g或100mL益生菌制品中活菌数不少于1×108 CFU。
益生菌菌粉的国家标准

益生菌菌粉的国家标准益生菌菌粉是一种含有益生菌的食品,它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促进营养吸收,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益生菌菌粉的质量和安全,国家对其进行了相关的标准规定,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首先,益生菌菌粉的国家标准对产品的菌种种类和数量进行了明确规定。
根据国家标准,益生菌菌粉应当含有一定种类和数量的益生菌,且不得含有有害菌种。
这项规定的出台,可以有效保障益生菌菌粉的菌种质量,确保产品对人体的益处。
其次,国家标准还对益生菌菌粉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规定。
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采用科学的生产工艺,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和质量稳定。
此外,国家标准还规定了对产品质量的检测方法和指标,确保产品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除此之外,国家标准还对益生菌菌粉的包装和标识进行了规定。
包装材料应当符合食品包装的卫生标准,能够有效保护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产品标识应当清晰明了,标注产品的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方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相关信息。
总的来说,益生菌菌粉的国家标准对产品的菌种、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包装和标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为益生菌菌粉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有利于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生产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要求,保证产品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益生菌菌粉产品。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在购买益生菌菌粉产品时,应当注意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产品,关注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消费者在食用益生菌菌粉产品时,应当按照产品说明进行正确的食用方法,注意产品的保存方法,以充分发挥产品的益生菌功效。
总之,益生菌菌粉的国家标准是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依据,对于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生产企业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要求,生产优质的益生菌菌粉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
同时,消费者也应当增强对产品的选择和食用的意识,共同维护益生菌菌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指南(2019)

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指南(2019年)益生菌是保健食品常用的原料类别,尤其近年来益生菌的保健作用更加为公众感兴趣,所以申报以益生菌为原料的保健食品比例也逐渐增多。
国家在审查保健食品注册申请资料时,对益生菌类保健食品有着特别的审评要求。
2005年国家食药监局发布了《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试行)》,在今年的3月国家市监总局又发布了《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征求意见稿)》,足见国家也是很重视这类保健食品的。
下面北京天健华成国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保健食品注册部就来帮您梳理一下相关规定。
一、哪些菌种可以用于保健食品?下面这几个文件中所列出的菌种都是允许用于保健食品的益生菌: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益生菌菌种名单已批准的新食品原料中的益生菌菌种二、益生菌菌种应进行菌种鉴定三、在资料方面,申请益生菌类保健食品时还应提供以下资料:1、确定的菌种属名、种名及菌株号。
菌种的属名、种名应有对应的拉丁学名。
2、菌种的培养条件(培养基、培养温度等)。
3、菌种来源及国内外安全食用资料。
4、菌种的安全性评价资料(包括毒力试验)。
5、菌种的保藏方法。
6、对经过驯化、诱变的菌种,应提供驯化、诱变的方法及驯化剂、诱变剂等资料。
7、以死菌和/或其代谢产物为主要功能因子的保健食品应提供功能因子或特征成分的名称和检测方法。
8、生产的技术规范和技术保证。
9、生产条件符合《保健食品生产良好规范》的证明文件。
10、使用《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益生菌菌种名单》之外的益生菌菌种的,还应当提供菌种具有功效作用的研究报告、相关文献资料和菌种及其代谢产物不产生任何有毒有害作用的资料。
11、申请人购买活菌种冻干粉直接生产保健食品,生产加工工艺只是混合、灌装过程,本规定第六条的资料也可由活菌种冻干粉原料供应商提供复印件(加盖原料供应商公章),并提供购销凭证。
四、益生菌类保健食品样品试制的场所应具备以下条件:1、符合《保健食品生产良好规范》(GMP)的要求,并建立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质量保证体系。
益生菌粉税收分类编码

益生菌粉税收分类编码1. 简介益生菌粉是一种富含有益细菌的微生物制剂,常用于改善肠道健康和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在中国,益生菌粉作为保健食品被广泛使用,并且根据国家税收政策,被归类于特定的税收分类编码。
本文将详细介绍益生菌粉的税收分类编码,并解释相关的税收政策和法规。
2. 益生菌粉的税收分类编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品及服务税目表》,益生菌粉被归类于以下税目:•商品名称:益生菌粉•商品编码:2106.90.30•税率:13%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益生菌粉属于第21章“杂项食品制品” 中的第06节“其他食品制品” 的第90项“其他” 下的30个子项。
3. 税收政策和法规3.1 税率根据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实施条例》,益生菌粉适用13%的增值税率。
增值税是一种按照商品和服务的增值额计征的税收,适用于生产、经营者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和服务的行为。
3.2 税收申报和缴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时间,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对于益生菌粉生产企业或销售企业来说,他们需要按照规定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并在规定时间内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申报和缴纳增值税。
3.3 税收优惠政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促进小型微利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小型微利企业可以享受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
如果益生菌粉生产企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条件,他们可以享受减免或者减半征收增值税等优惠政策。
4. 益生菌粉市场现状益生菌粉作为一种保健食品,在中国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益生菌粉的需求逐渐增加。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肠道健康和免疫系统功能的改善,益生菌粉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同时,益生菌粉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市场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保健食品,竞争激烈。
此外,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控制和监管能力。
益生菌产品活菌数要求标准

益生菌产品活菌数要求标准
益生菌产品的活菌数要求标准是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和标准进行确定的。
一般来说,活菌数是指每克或每毫升产品中所含的活菌数量。
在中国,益生菌产品的活菌数要求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 4789.2-2016) 进行评估。
根据该标准,不同类型的益生菌产品有不同的活菌数要求,例如:乳酸菌制品的要求为每克大于等于10^6CFU (菌落形成单位),其他类型的益生菌产品可能有不同的要求。
除了中国的标准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各自的益生菌产品活菌数要求标准。
例如,欧洲联盟对于益生菌产品的活菌数的最低要求是每克大于等于10^7CFU。
而在** ,益生菌产品一般被视为膳食补充剂,在该国没有具体的法定活菌数要求。
因此,具体的益生菌产品活菌数要求标准应根据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规和标准来确定。
建议消费者在购买益生菌产品时,注意查看产品包装上的标示,并根据自身的需求及相关专业建议进行选择。
国家建议补充益生菌发文

国家建议补充益生菌发文
尊敬的公众:
我国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呼吁大家加强对益生菌的认识,并鼓励大家在日常饮食中补充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它们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对于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和吸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许多人的肠道微生态失衡现象逐渐增多。
而这种失衡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包括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情绪波动等。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补充益生菌成为了很多人的健康需求。
我们建议大家通过以下方式补充益生菌:
1. 饮食中摄入含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酸奶饮料、奶酪等。
这些食物中含有乳酸菌等益生菌,能够帮助调节肠道微生态。
2. 合理选择益生菌补充剂。
市场上有许多益生菌产品,消费者可以选择含有多种菌株、能够存活到肠道的产品。
3. 注意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饮食结构,多摄入膳食纤维和新鲜蔬果,有助于益生菌的生长。
同时,适度锻炼、保持心情愉快也对肠道微生态的平衡有积极影响。
4. 在服用益生菌产品时,遵循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注意适度和持续性。
总之,补充益生菌对于维持肠道健康和整体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益生菌的认识,科学合理地补充益生菌,提升自身的健康水平。
谢谢大家!。
真菌类和益生菌类保健食品评审规定的通知及规定

卫生部关于印发真菌类和益生菌类保健食品评审规定的通知卫法监发(2001)8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为规范保健食品审批,现印发《真菌类保健食品评审规定》、《益生菌类保健食品评审规定》。
请遵照执行。
附件:1、真菌类保健食品评审规定2、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真菌菌种名单3、真菌菌种检定单位名单4、益生菌类保健食品评审规定5、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益生菌菌种名单6、益生菌菌种检定单位名单二○○一年三月二十三日真菌类保健食品评审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真菌类保健食品评审工作,确保真菌类保健食品的食用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真菌类保健食品系指利用可食大型真菌和小型丝状真菌的子实体或菌丝体生产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真菌类保健食品必须安全可靠,即食用安全,无毒无害,生产用菌种的生物学、遗传学、功效学特性明确和稳定。
第三条除长期袭用的可食真菌的子实体及其菌丝体外,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真菌菌种名单由卫生部公布。
使用名单之外的真菌菌种研制、开发和生产保健食品的,应先向卫生部申请菌种审查,并提供菌种食用的国内外安全性资料。
卫生部组织专家评审后,决定是否将该真菌菌种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真菌菌种名单”。
第四条卫生部根据《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检验机构认定与管理办法》对保健食品的真菌菌种检定单位进行认定,菌种检定单位的名单由卫生部公布。
真菌类保健食品的菌种检定工作应在卫生部认定的检定单位进行。
第二章评审规定第五条申报真菌类保健食品,除按《卫生部保健食品申报与受理规定》的要求提交资料外,还应提供以下资料:1、产品配方及配方依据中应包括确定的菌种属名、种名及菌种号。
菌种的属名、种名应有对应的拉丁文。
2、菌种的培养条件(培养基、培养温度等)。
3、菌种来源及国内外安全食用资料。
4、经卫生部认定的检定机构出具的菌种检定报告。
5、菌种的安全性评价资料(包括毒力试验)。
婴幼儿益生菌执行标准

3.标签标示:新标准要求添加菌种的饮料一定要在产品标签上标明是活菌型还是非活菌型。同时,添加了乳酸菌的活菌型益生菌粉其乳酸菌含量应该≥100万CFU/g并应在产品标签上标示出来含量。另外,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要求,自2022年6月1日起,益生菌粉等固体饮料应该在产品名称的同一展示版面标示“本产品不能代替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并且所占面积不能小于其所在面的20%。
婴幼儿益生菌执行标准
婴幼儿益生菌执行标准包括以下几点:
1.菌株选择:经国家卫健委批准可应用于婴幼儿食品的益生菌的菌株有限,家长们要注意分辨。其中嗜酸乳杆菌仅限用于1岁以上的幼儿食用,如果是新生儿小孩选择益生菌的话,要规避。常见的适用于婴幼儿的益生菌菌株有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b-12、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HN019、短双歧杆菌M-16V、鼠李糖乳酪杆菌GG和鼠李糖乳酪杆菌HN001等,这些都属于乳酸菌类别。
总之,婴幼儿益生菌执行标准是家长们选择益生菌产品时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包括菌株选择、活菌量和标签标示等。在选择时,需要仔细查看产品包装上的说明和标签,确保选择符合标准的益生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