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空调技术应用分析
浅论地源热泵技术在暖通空调节能中的运用

浅论地源热泵技术在暖通空调节能中的运用摘要:在我国的建筑总能耗中,空调和采暖的能耗占到了一半以上,已经超过了一半,在夏季,大多数电网高峰负荷大约有35%左右都是用于空调制冷,这导致了很多地区的用电出现紧张状态,因此频繁发生拉闸限电。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建筑运行产生的能耗占到了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左右,假如我国新建的建筑都能按照节能的要求进行,公共建筑产生的能耗可能会降低一半左右,因此要抓好建筑节能,尤其是暖通空调的节能。
本文主要通过实例,分析了地源热泵技术在暖通空调节能中的运用。
关键词:地源热泵;暖通空调节能;应用中图分类号:tu9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我国能源的消耗量在日益增大,地源热能作为是一项低能耗的技术,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冷暖需要,而且还环保节能,所以受到了人们的信赖。
地源热能主要是以土壤、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等作为热泵冬季取暖供热的低温热源和夏季制冷的冷却源的系统。
地源热能具有操作方便、环保节能以及冷暖热联供等优势,可以有效地解决公共设施建设中的冷暖热问题,所以地源热技术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我国地热能的概况我国具有丰富的低温环境资源,是世界上直接利用地热潜力最大的国家。
地源热技术只需要土壤中的能量,不需要特殊的地下热水或者是地热田,只要有足够的浅层土壤就可以进行热交换,就能满足地热泵所需的技术条件。
在我国的城市中,大约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的建筑物都具备所需要的条件,而且使用范围也没有限制,从南到北都可以,特别是在南方,需要较多的空调装置。
在南方地区的土壤多属于多孔介质。
土壤传输地热和存储热能的能力和土壤的地下水流动和土壤的含湿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由土壤中的液体对流传热、液相导热和固相导热共同组成土壤的传热。
如果在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水分或者是有地下水存在时,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将土壤传热的阻力减小,保证土壤的热交换效率较高。
工程应用实例本工程是西安某大型别墅地源热泵和冷暖底板空调的系统工程,采用φ25×2.3型的铝塑复合管作为竖直地埋管,埋设的方式为u 型管并联。
暖通空调设计中地源热泵的应用论文

暖通空调设计中地源热泵的应用论
文
本文旨在探讨暖通空调设计中地源热泵的应用。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热能的新型能源技术,它可以根据周围环境的温度,从地下获得热能和冷能。
地源热泵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因此在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有着广泛应用。
首先,地源热泵可以提高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效。
传统的空调系统需要能耗较高的制冷剂循环来制冷,在制冷剂流通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能量浪费。
而地源热泵通过废气利用,从地下获取热能,将其转化为冷热两用,满足室内温度控制的需要,同时避免了环境能源浪费,降低了能源成本。
其次,地源热泵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在传统的空调系统中,由于制冷剂流通过程中容易产生冷凝物,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从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
地源热泵利用地下热能,将其利用成电能,利用电能来供应热源,制冷剂的流通减少,自然也会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提高空气质量。
此外,地源热泵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
地源热泵制冷剂的流通次数较少,也因此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由于地下热能的可再生性,也会降低对能源的消耗,成为环保中不可替代的资源。
最后,地源热泵具有一定的装饰性。
地源热泵不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只需要寻找合适的场地即可安装,并且可以配合建筑物的造型,操作简便,不需要过多的耗费人力。
综上所述,地源热泵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它不仅能够提高能效,保障室内空气质量,对环境保护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美化环境,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档次。
在未来的设计中,地源热泵应该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地源热泵技术在公建暖通空调应用论文

论地源热泵技术在公建暖通空调的应用研究【摘要】当前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建筑的供暖与住宅的空调已经成为了普遍的需求,传统供热的燃煤锅炉方式在能源利用方面,效率较低,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所以,这一供热方式正逐渐的被人们所摒弃,一种新型的优势较大的解决供热与空调的替代方式迅速崛起,这就是地源热泵,其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的污染,具有环保节能的作用,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本文首先论述了地源热泵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其次对地源热泵技术的分类及在工建暖通空调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地源热泵;暖通空调;问题解决措施;应用引言现阶段,随着我国能源消耗量的不断上升,地源热泵作为一种降低能源消耗量的新技术,在满足群众对冷暖需求的同时,还具有环保节能的作用,所以,受到了群众们的欢迎。
地源热泵属于一项高新技术,是一种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和土壤源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并采用热泵原理,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
地源热泵具有的优点是环保节能、操作与控制简便、冷暖热联供等优势,这是传统的采暖空调方式无法比拟的,它可以将公共设施建设中的冷暖热问题有效的解决,所以,这项技术在我国未来市场中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 地源热泵存在的问题1.1 土壤性质方面的问题地源热泵系统是否具有较高的性能,完全与当地的土壤性质有关,当地土壤的热物性与气候条件直接决定了地热源的最佳间隔及深度。
在研究土壤的热特性时,通常对土壤的能量平衡、环境对土壤热物性具有的影响以及热工性能等方面进行研究。
1.2 地下热换器与地源热泵系统相结合的技术研究不够我国之前在对地热空调技术进行研究过程中,通常对地热能换热器的换热特定功能等事项上的研究比较重视,当前,地热空调技术的研究和传统的研究完全不同,传统的研究方式主要是通过线源进行传热,而当前的研究对于传热与质量转移过程中的紧密配合较为重视,这是提高地热能换热器效果的关键。
试析地源热泵技术的运用

试析地源热泵技术的运用前言暖通空调是一项相对成熟且被各国广泛使用的技术,它优点在于为人们营造了温暖舒适的室内环境。
但同时存在许多问题。
最突出的是能耗问题,西方发达国家暖通空调的能耗至少占系统整体能耗总量的50%,造成极大程度的能源浪费和管理成本的提升。
另外,暖通空调系统供热时产生的燃烧废气、有害气体等不可避免地与空气中CO2、氮的氧化物发生反应,形成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等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将新型能源引进暖通空调的应用中是一条十分适宜的捷径,最好的选择之一就是地热能。
相比于潮汐能、风能、太阳能等能源,地热能可以更好的研发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就是地热能最集中的体现之一。
一、地源热泵系统的基本特点分析首先,地源热泵系统有着极好的清洁性:地源热泵技术的工作原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燃烧技术,它是以电力为能量输出来源,同时辅以高科技信息技术和探测技术,最大程度减轻了系统运行过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另外,地源热泵技术不使用冷却塔和相应的外挂机装备,也降低了供热、供冷过程中的排放过程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地源热泵系统有着极高的经济性:地源热泵系统冷却系统冷凝温度较低,从而使得冷却效果高于一般意义上的风冷式制冷系统以及冷却塔式制冷系统,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机组运行效率得到了稳定的提升。
实践数据证实:地源热泵系统下供热、制冷空调的运行费用能够降低30%-40%左右。
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同常规意义上的锅炉、电能或者是燃料供热系统相比,地源热泵系统对于电能资源的节约是极为显著的。
与之相对应的经济性优势同样极为突出。
再次,地源热泵系统有着良好的能效性: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作用之下,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机组对于土壤以及水体的应用,在冬季气候状态下的温度指标基本能够维持在12℃-22℃范围之内。
该温度数值明显高于常规状态下的环境空气温度数值。
在此过程当中,可显著提高热泵循环状态下的蒸发温度,而这对于提高地源热泵系统的能效比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浅析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技术

:
Th e
nt
a s s o c ia t io n
c o n t r o ls ;
F r e q ue n c y S a v in g
o c o n v e r s ~ )D ;
Va ~ a lYe
c r l, e ~
qu a nt ~y
;
E ne r g y
地 源 中央空 调 系 统 以 水 源 热 泵 技 术为 依 托 作 为 种有 益 于环 境 保 护 和 可 持 续 性 发 展 的冷 热 源 形 式 已经 引 起 了 国 内建 设 机 构 设 计单位 房地产商 和 生 产 厂 商 以 及 公 众的 广 泛 兴 趣 地 源 中央 空 调 系 统能 有效 利 用 地 球表 面 浅 层 地 热 资源 (通 常小 于 4 0 0 米 深 ) 作 为冷 热 源 即 有 效利 用 水 体 中蕴 藏 的 低 温 位 热 能 进行 能 量 转 换 的 供 暖 空 调 系统 地 表 浅 层 地 热 资 源 可 以 称 之 为地 源 (S o u r c e ) 是 指 地 表 土 壤 地 下水 或河 流 湖泊 中吸 收 太 阳能 地 热 能而 蕴藏 的 低 温 位热 能 地 表 浅 层 是 个 巨 大 的 太 阳能 集热 器 收集 了 4 7 % 的 太 阳能量 比 人 类 每 年利 用 能 量 的 5 0 0 倍 还 多 它 不 受地 域 资源 等 限制 真 正 是 量 大 面广 无 处 不 在 这 种 储存 于 地 表 浅 层 近 乎 无 限 的 可 再 生 能 源 使 得 地 源 也 成 为 清洁 的 可 再 生 能 源 种形 式 地 源 中央 空 调 作为 个新 兴 的 名 词 越 来越 广 泛 的 被 人们 谈 及 水 源 热 泵 系 统 将 是 2 l 世 纪 能 源利 用 的 最 优方 式 之 适 合 可 靠 的 水 源 是 有效 应 用水源 热 泵 的 前提 地 源 中央 空 调 系 统 中所使 用 的 水 源 热 泵 机 组 是 种 高 效 率 的 制冷 制热 设 备 其性 能 系 数 C O P ( C o e f f i c i e n t 0 f P e r o r m a n c e ) 值 之高 (性 能 系 数 也 就 是 通 f 常所 说 的 能 效 比 简单 地 说 是 机 组 输 出的 冷 量 /热 量 与机 组 所 消耗 电功率 的 比 值 ) 是 其 它类 型 系 统 无 法 比拟 的 C O P 值是 评 价 空调机 组 节 能 性 能 优 劣 的 主 要 指标 目前 国 内 外 产 品 即使 由于 机 组 采 用 不 同形 式 交换 器 以 制 冷 工 况 为例 C O P 值 也 可 以 达 到 5 7 左 右 比 家 用 小 型 分 体空调 的 性 能 系数 高 出 2 倍 以 上 般 家 用 小 型 空调 的 性 能 系 数在 3 0 左 右 国 际上 家 用 空 调 最高 的 性 能 系 数 达 4 15 目 前 我 国 分 体式 房 间
地源热泵空调技术与应用创新

地源热泵空调技术与应用创新地源热泵作为科学供暖方式,具有高效、环保优点,由于我国地域旷阔,地表浅层能源较多,选择不同地源热泵技术,可提升地热资源利用率,克服传统空调技术缺陷,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
同时,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环境污染防治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地源热泵;空调技术;创新应用随着地源热泵系统良好的环保效应,已经在我国实现大面积的推广,但是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其解决必须依靠我们的从业人员通过不断积累,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行业技术,不断完善地源热泵系统优化设计与施工要求,使这一技术成为我国向可持续能源目标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1、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技术的主要优势1.1充分的利用了可再生能源与太阳能集热器的作用类似,地层浅表也能够将大量的太阳能收集起来,其总数大约是人类每年利用的能量的2倍左右,并且太阳能是可以被无限循环使用的,资源以及地域等因素也不会对其产生过程造成影响,可见,其是一种真正的可再生清洁能源。
同时,气候也不会影响到地能的产生,其与深层的地热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地址结构和资源的限制不会对其产生影响,冬天使用这一供暖空调系统时,系统是可以自动的储存冷能的,被储存的冷能可以在夏季继续使用,节约了资源,并且降低了成本。
1.2维护费用低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维护费用低,在同等条件下,采用地源热泵系统的建筑物能够减少维护费用。
地源热泵非常耐用,它的机械运动部件非常少,所有的部件不是埋在地下便是安装在室内,从而避免了室外的恶劣气候,其地下部分可保证50年,地上部分可保证30年,因此地源热泵是免维护空调,节省了维护费用,使用户的投资在5年左右即可收回。
1.3高效节能土壤浅层温度比较稳定,即使季节更换也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因此热泵的动载荷波动不大,不会发生太大磨损,运行起来比较稳定,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热泵的使用寿命至少可以达到20年,满足高效节能要求的同时,可以达到理想的经济效益。
对于冬季来说,土壤浅层以及地下水温度在16~18℃之间,即使是容量较大的地表水,温度也在6~14℃之间,比空气温度要高出很多,热泵在运行过程中能效比系数明显提升,压缩比明显降级,与一般空气源热泵相比,最多可以节约一半能耗。
地下水源热泵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地下水源热泵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近几年,我国城乡建筑发展迅速,与气候条件接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住建筑单位面积供暖能耗为他们的3倍左右。
现在,这些高能耗建筑冬季供暖与夏季空调的使用正日益普遍,解决它们所造成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紧迫的需要。
现在我国禁止在城镇建设中小型燃煤锅炉房。
因此,除了集中供热的形式以外急需发展其它的替代供热方式。
热泵(包括地下水源热泵)就是这样一种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减少大气污染和CO排放的供热和空调新技术。
1.基本工作原理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低位热源是从水井或废弃的矿井中抽取的地下水,热泵机组冬季从生产井提供的地下水中吸热,提高品位后对建筑物供暖,把低位热源中的热量转移到需要供热和加湿的地方,取热后的地下水通过回灌井回到地下。
夏季,则生产井与回灌井交换,而将室内余热转移到低位热源中,达到降温或制冷的目的,另外还可以起到养井的作用。
如果是水质良好的地下水,可以直接进入热泵进行换热,这样的系统我们称为开式环路。
实际工程中更多采用闭式环路形式的热泵循环水系统,即采用板式换热器把地下水和通过热泵的循环水分隔开,以防止地下水中的泥沙和腐蚀性杂质对热泵机组的影响,同时防止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由于较深的地层不会受到大气温度变化的干扰,故能常年保持恒定的温度,远高于冬季的室外空气温度,也低于夏季的室外空气温度,且具有较大的热容量,因此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效率比空气源热泵高,COP值一般在3和4.5之间,并且不存在结霜等问题。
此外,冬季通过热泵吸收大地中的热量提高空气温度后对建筑物供热,同时使大地中的温度降低,即蓄存了冷量,可供夏季使用;夏季通过热泵把建筑物的热量传输给大地,对建筑物降温,同时在大地中蓄存热量以供冬季使用。
这样,在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中大地起到了蓄能器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全年的能源利用效率。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还可以产出生活热水,其水路连接方式大致有四种。
最简单的方式有空调水系统与生活热水水系统完全分开和相关联且井水系统串级连接这两种,但是前者冷凝温差太小,后者也不能解决生活热水用的水源热泵机组停机时空调系统容量减小的问题。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1 2 ,地濠 熟墓 ..
35 Wh .k 以上酶有用煞量 l 这在热泵的术语中叫作 。 能
2 0 3 月刊 I 3 027 0 2
以建筑物空调 ( 包括供热和制冷) 为目的的热泵系
统 , 一 个热 源 就是 建 筑 物 内部 的环 境 , 其 就其 另 一 个热
源的性质来分, 可分为空气源热泵 , 水源热泵和地 源热 泵等几大类。 在冬季供热工况下, 室外空气 、 水或大地 中的低品位热量通过热泵作功 i 高温度 以对建筑物 耐g
多用 , 节省建筑空瓤. 无需冷却塔和室外风冷部分, 对 建筑外观彰璃 、 遣褥费用低, 投资圆报抉 , 全年遥行,
室内 拜路程 建筑物 熬燕吼 间传 j, 肉和 避 t 传
递热 童的舟 空气 承i制冷 辞, 曦 蔗有 % 剂 瑚{辍痘 9骤
机组分曼应为水一空 热 机錾, l 枣—零帮 漂帆 组或水
一
翻冷剂鬻祭概组。 l
i
均衡用电负荷。 羼藏我置地源女泵系统中钻孔费用还 但 较高. 对地热攘热耩她下传热的研究还不成熟, 这在一 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系统的应用。 _ 现在在国鲟 到较为 泛应用的地源热泵系统采用 得 介质流经堙在地下鹘彗予与犬地 ( 土壤 、 地层、 地下水)
电锅炉 ) 也 以把电能转变为热能, 为什么还要用热泵
昵?由于热泵潴耗电弱其是用于耙低温热源 ( 例如室外
空气)的热量转移到高温热源 ( 例如室内空气) ,因此
消耗 l h 的龟能在通常的供热工 况下可以得到 w k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源热泵空调技术应用分析一中央空调系统形式介绍1、传统的中央空调主要有:----------空气源热泵(风冷机组)+辅助电加热形式;----------冷却塔水冷冷水机组+锅炉形式;----------溴化锂机组+锅炉形式;溴化锂机组+锅炉形式我们不去比较,因为它的能效比是非常低的,溴化锂机组只有在有电厂免费余热蒸汽时它才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案选择。
其它两种形式在制冷时都是把房间的热量向室外空气排放,受室外气温因素影响太大,其制冷量随室外空气温度升高而降低,尤其在38度左右的高温环境,机组制冷性能极不稳定,效率低下。
在制热时,空气源热泵当室外温度降到零度以下时需加辅助电加热装置,耗电量大,效率很低;而水冷冷水机组+锅炉这种空调形式,在供热时需用电锅炉或燃煤、液化气、燃油锅炉,污染严重危险性大,运行费用昂贵。
传统的空气源分体空调缺点就更多,分体空调除具有传统的空气源中央空调(风冷机组)的缺点外,分体空调内机非常影响室内装修效果,并占据宝贵的平面和空间,外机也大大影响建筑物的外形美观。
2、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分为水源热泵和土壤热交换器(耦合埋管)地源热泵两种形式2.1 水源热泵中央空调水源热泵概念、原理及归类2.1.1、水源热泵概念水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地球表面或浅层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或者是人工再生水源(工业和生活废水、地热尾水等)的低温低位热能资源,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环保、节能的空调系统。
2.1.2、水源热泵原理地球表面浅层水源(一般在 1000 米以内),像地下水、地表的河流、湖泊和海洋中,吸收了太阳进入地球的相当的辐射能量,并且水源的温度一般都十分稳定。
水源热泵技术的工作原理就是:在夏季将建筑物中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水体中去,由于水源温度低,所以可以高效地带走热量,以达到夏季给建筑物室内制冷的目的;而冬季,则是通过水源热泵机组,从水源中“提取”热能,送到建筑物中采暖。
通常水源热泵消耗 1kW 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 4kW 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2.1.3、水源热泵的分类当利用的对象都是水体和地层(含水地层)的蓄能,而且都是以水作为热泵机组的冷热源,都可以将之归类为水源热泵系统。
水源热泵可以分为地下水源热泵以及地表水源热泵。
地下水热泵系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深井回灌式水源热泵系统。
通过建造抽水井群将地下水抽出,通过二次换热或直接送至水源热泵机组,经提取热量或释放热量后,由回灌井群灌回地下。
地表水热泵系统。
通过直接抽取或者间接换热的方式,利用包括江水、河水、湖水、水库水以及海水作为热泵的冷热源。
2.2 土壤热交换器地源空调系统。
这种空调系统是把热交换器(耦合埋管)埋于地下,通过水在由高强度塑料管组成的封闭环路中循环流动,从而实现与大地土壤进行冷热交换的目的。
夏季通过机组将房间内的热量转移到地下,对房间进行降温。
同时储存热量,以备冬用。
冬季通过热泵将土壤中的热量转移到房间,对房间进行供暖,同时储存冷量,以备夏用,大地土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免费能量存贮源泉,这样就实现了能量的季节转换。
〈1〉工作原理:地源热泵空调的心脏是一个“热泵”(制冷、供热)。
供暖时,它吸取地热向用户排放,此过程只消耗少量电能。
制冷时,它吸取用户室内的热量向地下排放,同样也消耗少〈2〉机组运行过程:冬天热泵中制冷剂正向流动,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R22气体进入冷凝器向集水器中的水放出热量,相变为高温高压的液体,再经热力膨胀阀节流降压变为低温低压的液体进入蒸发器,从地下循环液中吸取低温热后相变为低温低压的饱和蒸汽后进入压缩机吸气端,由压缩机压缩排出高温高压气体完成一个循环。
如此循环往复将地下低温热能“搬运”到集水器,从而不断的向用户提供45℃-50℃的热水。
如图3所示。
夏天热泵中制冷剂逆向流动,与用户换热的冷凝器变为蒸发器从集水器中的低温水(7-12℃)提取热能,与地下循环液换热的蒸发器变为冷凝器向地下循环液排放热量循环液中热量再向地下低温区排放,如此循环往复连续地向用户提供7-12℃的冷水。
〈3〉土壤热交换器埋管形式:地下埋管换热器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水平埋管和垂直埋管。
选择哪种形式取决于现场可用地表面积、当地岩土类型以及钻孔费用。
尽管水平埋管通常是浅层埋管,可采用人工开挖,初投资比垂直埋管小些,但它的换热性能比竖埋管小很多,并且往往受可利用土地面积的限制。
2.3 地源热泵发展概况地源热泵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12年瑞士的一份专利文现中。
20世纪50年代,欧洲和美国开始了研究地源热泵的第一次高潮。
但在当时能源价格低,这种系统并不经济,因而未得到推广。
直到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和日益恶化的环境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节能、高效益用能和环境保护上时,使地源热泵的研究进入了又一次高潮,最近20年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已成为一项成熟的应用技术。
在美国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占整个空调系统的40%,是美国政府极力推广的节能、环保技术。
为了表示支持这种技术,美国总统布什在他的得克萨斯州的别墅中也安装了这种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见2001年5月28日参考消息)。
到目前为止美国已安装了600,000台,而且计划每年安装40万台的目标,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一百万吨,相当于减少50万辆汽车的污染排放或种植树一百万英亩,年节约能源费用4、2亿美元。
瑞典、瑞士、奥地利、德国等国家主要利用地源热泵,用于供暖及提供生活热水。
据1999年的统计,为家用的供热装置中,地源热泵所占比例:瑞士为96%,奥地利为38%,丹麦为27%。
在我国由于能源价格的特殊性以及人们节能、环保的认识程度等原因以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地源热泵空调技术应用和发展比较缓慢,人们对之尚不十分了解,推广较困难,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耗的增长,一次性矿物能源的日益衰竭以及环境的日趋恶化,地源热泵技术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目前节能和环保的潮流下,该技术以其特有的节能性和稳定性受到行业的瞩目,国内许多院校、科研所作了大量的应用研究。
国家建设部在《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专门作了推荐。
国家并为此编辑出版了专门的规范和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据统计,仅在北京2004年施工并投入运行的地源热泵系统的空调工程占全年空调工程总量的2/3以上。
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地(水)源热泵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绿色空调设备适应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在中国必将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4 地源空调系统的特点地(水)源热泵与常规空调技术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1) 利用可再生能源: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地源热泵从常温土壤或地表水(地下水)中吸热或向其排热,利用的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可持续使用。
(2) 高效节能,运行费用低:属经济有效的节能技术地源热泵的冷热源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冬季比环境空气温度高,夏季比环境空气温度低,这种温度特性使得地源热泵比传统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要高40%,因此要节能和节省运行费用40%左右。
另外,地能温度较恒定的特性,使得热泵机组运行更可靠、稳定,也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经济性。
在制热制冷时,输入1KW的电量可以得到5KW以上的制冷制热量。
运行费用每年每平方米仅为15——18元,比常规中央空调系统低40%左右。
(3) 节水省地:1)以土壤(水)为冷热源,向其放出热量或吸收热量,不消耗水资源,不会对其造成污染。
2)省去了锅炉房及附属煤场、储油房、冷却塔等设施,机房面积大大小于常规空调系统,节省建筑空间,也有利于建筑的美观。
(4) 环境效益显著该装置的运行没有任何污染,可以建造在居民区内,在供热时,没有燃烧,没有排烟,也没有废弃物,不需要堆放燃料废物的场地,不会产生城市热岛效应,对环境非常友好,是理想的绿色环保产品。
(5) 运行安全稳定,可靠性高:地源热泵系统在运行中无燃烧设备,因此不可能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之类的废气,也不存在丙烷气体,因而也不会有发生爆炸的危险,使用安全。
燃油、燃气锅炉供暖,其燃烧产物对居住环境污染极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
由于土壤深处温度非常恒定,主机吸热或放热不受外界气候影响,运行工况非常稳定,优于其它空调设备。
不存在空气源热泵供热不足,甚至不能制热的问题。
整个系统的维护费用也较锅炉-制冷机系统大大减少,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经济性。
维修量极少,折旧费和维修费也都大大地低于传统空调。
(6) 一机两用,应用范围广地源热泵系统可供暖、制冷,一套系统可以代替原来的锅炉加制冷机的两套装置或系统。
可应用于宾馆、商场、办公楼、学校等建筑,更适合于住宅的采暖、供冷。
(7) 自动运行地源热泵机组由于工况稳定,所以可以设计简单系统,部件较少,机组运行简单可靠,维护费低;自动控制程度高,可无人值守;此外,机组使用寿命长,均在20年以上。
2.5 地源空调系统的社会效益在我国的一些发达城市,夏季制冷、冬季采暖与供热所消耗的能量已占建筑物总能耗的40-50%。
特别是冬季采暖用的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的大量使用,给大气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对人们的健康形成了威胁。
因此,建筑物污染控制和节能已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传统的采暖空调模式因其产生的环境污染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对于夏季制冷的建筑来说,随着空气热泵空调的普及,空调的实际使用效果正在逐年下降,这是因为空调装机容量的增加,空调局部热岛效应交叉干扰的结果。
天气越炎热,室外的温度越高,空调负荷也越大,而此时空调机向室外散热时,传热温差越小,空调机的运转效率就越低,设备也越费电。
也就是说,除了燃煤供暖给环境造成污染之外,空调机同样会造成大气污染。
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夏天大量地使用风冷空调,造成某些大城市供电紧张,形成电荒,为了确保不会造成断电等问题出现,有些城市夏天限制用电量。
另外,因为部分地区没有暖气供应,冬天使用电炉取暖,造成电力供应紧张。
地源热泵机组制冷、供暖所需能量3/4左右来自地能,另外1/4左右来自电力输入,从而减少一次性的矿物能源消耗;不向室外排冷、热风,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对环境非常友好。
地源热泵空调是一种使用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的工程系统。
冬季向建筑物供热,夏季又可供冷。
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中,如商业楼宇、公共建筑、住宅公寓、学校、医院等。
随着21现在,我国对建筑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减少我国冬季采暖和夏季供冷所造成的大气污染,降低供暖空调系统的能耗、节约能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特别是近几年来,大中城市为改善大气环境,大力推广使用包括可再生能源的清洁能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不仅要满足冬季采暖的要求,而且需要夏季空调降温,地源热泵技术提供了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