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5.7整理与复习_西师大版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5.7 练习十五

0.15扩大100倍,小 数点向右移动2位。
0.15扩大100倍,小 数点向右移动2位。
7500缩小到原来
的
1 1000
,小数点
向左移动2位。
1.5 15
150
7.5 75 750
7500缩小到原来 的 1 ,小数点向
100
左移动2位。
7500缩小到原来
的
1 10
,小数点向
左移动1位。
返回
练习十五
返回
练习十五
下面的各数分别缩小到370的几分之几?
小数点向左 移动了2位
3.7
缩小到原
数的
1 100
小数点向左 移动了1位
37
缩小到原
数的
1 10
小数点向左 移动了3位
0.37
缩小到1原 数的 1000
小数点向右 移动了4位
0.037
缩小到原
数的
1 10000
返回
练习十五
填表。
0.15扩大10倍,小 数点向右移动1位。
返回
返回
练习十五
直接写出得数。
5.37×10= 53.7
0.03÷10= 0.003
78.5÷10= 7.85
0.4×100= 40
6÷100= 0.06
0.7×100= 70
0.19×1000= 190 1.3÷1000= 0.0013 1.8÷1000= 0.0018 乘法表示扩大,小数点向右移动,除法表示缩小, 小数点向左移动。
小数点向右 移动5位。
返回
练习十五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小数扩大到10倍、100倍、1000倍…… 小数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5单元 整理与复习课件

西南师大·四年级下册
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呢?
小数的意义
小数
小数的性质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小数的近似数
1.把各图中的涂色部分用小数表示出来。
( 0.4 )
(0.21)
( 0.201 )
像这种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 份、1000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不但可 以用分数表示,还可以用一位小数、两位小 数、三位小数……来表示。
(1.2kg)>(1.05kg)>( 980g)>( 908g)
2.在 里填“>”“<”或“=”。
>
<
=
=
>
>
3.(1)1本书厚1.3cm,1000本同样的书厚(1300 )cm, 合( 13 )m。
(2)一堆货物重4.2吨,一辆小货车载重为600kg,这辆
车运( 7 )次,才能运完这堆货物。
(3)在湖面的四周插彩旗,每隔4m插1面,一共插了
280 面,湖面一周的长是11(24 )m,1合.1(24 )km。
4.一种棉纱1kg可织布7.2m,这种棉纱1g可织 布多少厘米?
1kg=1000g
7.2÷1000=0.0072m=0.72c m 答:这种棉纱1g可织布0.72厘米。
课堂小结
通过这.1,0.01,0.001……
2.在下图中表示0.05,0.16,0.24,并把这些数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0.05
0.16
0.24
(0.24)> (0.16)>(0.05)
两个小数比大小,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 大;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 数就大;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 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第二单元第4课《整理与复习》教案-四年级数学下册(西师大版)

4.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复习乘除法关系和乘法运算律学习内容:教科书第24页整理与复习第1-4题,练习七第1-5题。
学习目标:1、经历整理本单元知识的全过程,理清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2、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理清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导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第二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二、合作整理本单元内容1.小组交流、整理同学们,想想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学习内容清楚明确地整理在练习本上。
教师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整理。
2.分组汇报并展示哪个小组愿意把自己整理的内容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评价)形式一:网络图的形式形式二:表格法还有不同的整理形式吗?(其他小组展示)对于他们的整理形式,你还有什么建议?小结:同学们都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其他同学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通过整理,我们将本单元的知识分为了三个部分,即乘除法的关系、乘法运算律和解决问题。
(教师板书如下)乘除法的关系第二单元乘除法关系和乘法运算律乘法运算律解决问题3.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还存在哪些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弥补学习中的不足,这节课我们将对前两部分的知识进行复习。
三、复习乘除法的关系与乘法运算律1.复习乘除法的关系(1)我们先来复习乘除法的关系,谁给大家说说乘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板书)乘法各部分的关系: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法各部分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商= 被除数÷除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整理与复习-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整理与复习-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前言四年级是学生数学学习阶段的重要阶段,在数学的学习上,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扎实性,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掌握数学的基本语言、符号和初步的数学知识,能熟练地进行简单数学计算。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材编写者们,在教学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以形象的图形、图表等具体的形式给学生呈现出来,丰富了数学教育的内涵,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况下逐步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本文将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
希望能够帮助到学生,提高其数学学习效果。
二、数的认识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孩子们应该在四年级时建立起对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介绍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例如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等,并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在数的认知上,授课人员可以采用图片、展示等形式让学生进行认知,通过展示、手写数字等,让学生逐渐了解不同数字的含义。
三、数的计算数的计算是数学中最基本的知识,掌握运算方法是数学学习的关键,四则运算是基础,账算、排队、分类整理等也是数的计算。
需要让学生掌握加减乘除运算及其运用,学会运用运算法则,掌握多个数同时运算的方法。
从小学的加减乘除开始,学生逐渐被带入到更复杂的数学计算中。
在这个过程中,应重点强调数学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几何图形在四年级数学学习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几何图形的名称和基本特点,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几何图形。
逐步引导学生从实物或图形中认识几何图形,了解各种几何图形的名称及基本特点,并掌握几何图形的正误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认知能力。
五、时间和物资时间和物资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两个方面,需要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认识,掌握日常的时间计算和物资花费计算方法。
学生需要学会判断时间先后顺序、认识时间的单位,并掌握简单的加减计算方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25整理与复习|西师大版(2014秋)

四年级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及解析|西师版(2014秋)第二单元第5课时整理与复习一、用字母a、b、c表示下面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2.乘法分配律()。
3.乘法交换律()。
二、选择题。
1.25×(8+4)()A.25×8×25×4B.25×8+25×4C. 25×4×8D.25×8+42.3×8×4×5=(3×4)×(8×5)()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3.101×125=()A.100×125+1B.125×100+125C.125×100×1D.100×125×1×125二、在□里填上“>”、“<”或“=”。
1.73×54□54×732.(75×76)×74□75×(76×74)3.87×53□87×524.80×90□8×(10×90)三、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数。
1.78×85×17=78×(_____×______)2.81×(43×32)=(_____ ×______)×323.(28+25)×4=(____)×4+____)×44.15×24+12×15=(____)×(_____+_____)5.(13+____)×10=(____)×10+7×(_____)四、判断题。
1.27+33+67=27+100 ()2.125×16=125×8×2 ()3.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整理与复习(二)》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整理与复习(二)》练习题第1课时一、基础训练。
1、填一填。
270()=690 ()68 =132()– 1202132021 640 – ()=1602、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
36849 32 = 513 – 173 – 27 =513 – (742 – 298 = 742 – 38910 2 = 3893、计算并验算。
315468 = 630 – 403 =4、用简便方法计算。
423 – 284 – 16 495 249 213193 87826 – 507 263 – 98 37 132 49 268二、巩固训练。
1、便民超市运回一批西瓜共900g,上午卖出368g,下午卖出432g,还剩多少千克?2、文具店运来350本作业本,卖出299本后,又运进150本,现在文具店有多少本作业本?3、慧慧正在看《十万个为什么》,欢欢说:“慧慧,看完后借给我看好不好?”慧慧合上书说:“我考你一个问题,你要很快地答出来,我马上借给你。
我刚才打开这本书后,左右两页的页码的和是413,你说我打开的是哪两页?第2课时一、基础训练。
1、算一算,填一填。
68万– ()=40万()1000=5000()– 44万=38万2021()=70002、用简便方法计算。
173589 327 536 – 304 143998、547158 – 347 784 – 237 – 363 934 – 257 – 2343、改错。
352 – 99 524 2021=352 – 100 – 1 =5242021– 3=252 – 1 =724 – 3=251()=721()二、巩固训练。
1、填空。
(1)一个数是52021一个数比它大215,另一个数是()。
(2)540万比一个数多40万,这个数是()(3)如果差加上减数等于428,被减数是()。
(4)A=618,B=306,B要加上()就和A相等。
2、生态农业园有桃树238棵,梨树356棵,李树162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四下)一、小小知识窗看谁本领高!1、0.78里面有()个0.01,3.6里面有()个0.1。
2、4个百、5个十、3个十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3、0.050的计数单位是(),它含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58厘米=()米540克=()千克7元8角3分=()元9吨40千克=()吨5、小数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6、10.1千克、1000克、1.1吨、1千克10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7、在○里填上“<”、“>”、“=”。
7.9○8.2 0.09○0.12 5.7○5.83.61米○362厘米284克○0.284千克 5.3米○532厘米8、0.8不改变大小,写成三位小数是()。
9、一个小数,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位。
10、□5.□5,使这个数最小是(),使这个数最大是()。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
1、0.3与0.300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也相同。
()2、小数点的后边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3、4.4时=4时40分。
()4、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法。
()5、2.7和2.9之间只有一个小数。
( )三、选择。
1、0.9比10少()A、0.1B、9.1C、92、由2、4、5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大的两位小数是()A、4.25B、2.54C、5.423、大于4.35小于5.35的小数有()个A、9B、10C、无数4、8080.80这个数()位上的零可以去掉。
A、百B、十C、百分5、小红在计算小数减法时,将减数3.8错看成38,得108,那么正确的结果是()A、66.2B、142.2C、10.8四、计算。
1、口算:6.9-6= 0.9+0.6= 1-0.09= 0.9+0.1= 2.7+2.2=0.2+0.8= 0.7-0.7= 5.5+11= 1.3-0= 9.7-7=2、列竖式计算:27.09-9.28 22.45-19.156 9.07+2.88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就简算:15.89-(5.89+6.98) 4.9+12.87-5.38 75.6-10.8-9.24、列式计算。
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第九课时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课本第68页的1,2,3题,练习十八第1,2,3,5,7题。
【教学目标】1、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整理和复习,沟通本单元知识的相互联系,加深学生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理解。
2、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知识的好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一、整理全单元知识教师:同学们,第五单元的新课学习已经全部学习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整理和复习)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这个单元你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个单元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还有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等。
教师边说边板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一个小数的近似值教师:下面我们就来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复习小数的意义让学生独立完成第91页第1题,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用小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的,重点让学生说出图的意思和小数表示的意思。
如:教师: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了,你为什么可以用0.4表示十分之四,0.21表示百分之二十一,0.021表示千分之二十一呢?引导学生说出小数点右面第一位是十分位,这一位上的数表示十分之几;第二位是百分位,这一位上的数表示百分之几;第三位是千分位,这一位上的数表示千分之几。
教师:这样说来,小数就和分数有联系了,你能根据这个联系说一说小数的意义吗?引导学生说出:像0.4,0.21,0.021……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作相应的板书。
教师:这里老师把你们回答的小数的意义在黑板上写下来了,不过这里多了两个省略号,谁知道老师这里省略了哪些内容呀?学生讨论后回答:第一个省略号省略了0.0021,0.00021这样的小数,第二个省略号省略了万分之几、十万分之几这样的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及解析|西师版(秋)
第5单元第7课时整理与复习
一、改写下面各数。
1.7.670=() 0.05200=() 10.0690=() 904.00=()【答案】7.67;0.052;10.069;904。
【解析】根据小数的性质知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得:7.670=7.67;0.05200=0.052;10.0690=10.069;904.00=9.04
2.不改变原数的大小,把下列各数改写成两位小数。
0.090 1.540 5.9000 10.060
【答案】0.09;1.54;5.9;10.06。
【解析】根据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得:0.090=0.09;
1.540=1.54;5.9000=5.9;10.060=10.06。
3.小数的()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答案】末尾。
【解析】依据小数的性质知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要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移动两位,这个小数就缩小()倍。
【答案】左;100。
【解析】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缩小10倍;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小数就缩小100倍;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这个小数就缩小1000倍……
5.把0.031扩大10倍,得();把0.003扩大100倍,得();把0.003扩大1000 倍,得()。
【答案】0.31;0.3;3。
【解析】把0.011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0.31;把0.003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0.3;把0.003扩大100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得3。
6.下面的数,把小数点都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各缩小多少?
6.9 34.34 11 900
【答案】 10倍;100倍;100倍;1000倍。
【解析】把6.9小数点移动最高位数字的左边,就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10倍;把34.34小数点移动最高位数字的左边,就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100倍;把11小数点移动最高位数字的左边,就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100倍;把900小数点移动最高位数字的左边,就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就扩大1000倍。
7.要把一个小数扩大100倍,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移动()位即可。
【答案】右;两。
【解析】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扩大10倍;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小数就扩大100倍;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小数就扩大1000倍……
8.判断下面各题。
(1)9704000○970万
【答案】>。
【解析】1万=10000,9704000=970.4万,970.4万>970万,因此填写“>”。
(2)1706300000○17.1亿
【答案】<。
【解析】1亿=100000000,1706300000=17.063亿,17.063<17.1,因此填写“<”。
二、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1.不改变数的大小,把9改写成三位小数是( )
A.0.009
B.9.00
C.9.000
D.9.0
【答案】C。
【解析】依据小数的性质知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得:0.009=0.009,它与9不相等;9.00=9,9.00虽然与9相等,但是它是两位小数;9.000=9,9.000与9相等,它是三位小数,符合题意,因此选C;9.0=9,9.0与9相等,但它是一位小数。
2.0.6×100÷1000,结果是( )
A.0.06
B.0.006
C.0.6
D.6
【答案】A。
【解析】0.6×100÷1000,0.6×100是先把0.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60,再用60÷1000,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变成0.06,所以选A。
3.70.29的小数点去掉后的值是( )。
A.扩大10倍
B.扩大100倍
C.缩小10倍
D.缩小100倍
【答案】C。
【解析】70.29是两位小数,要想把小数点去掉就要把它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就扩大100倍,因此选B。
4.与80.07相等的数是()。
A.80.07
B.80.7
C.80.0700
D.80.070
【答案】CD。
【解析】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80.0700=80.07;80.070=80.07,因此选C和D。
5.与90.9的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是()。
A.4.07
B.4.070
C.40.7
D.40.70
【答案】C。
【解析】90.9是一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0.1;因此也要找一位小数才能与90.9的计数单位相同。
只有40.7是一位小数,因此它的计数单位是0.1,故选C。
6.把6改写成以0.01为计数单位的数是()。
A.0.05
B.0.50
C.9.00
D.8.010
【答案】C。
【解析】把6改写成以0.01为计数单位的数就是把它变成两位小数,在不改变原数大小的情况下,只有在小数的末尾添上2个“0”,即:6=6.00,因此选C。
三、划去下列每组数中与其它两个数不相等的数。
1.5.0 0.5 0.50
【答案】5.0。
【解析】5.0=5;0.50=0.5,因此划去5.0。
2.8.70 8.07 8.700
【答案】8.07。
【解析】8.70=8.7;8.700=8.7,因此划去8.07。
3.9.01 9.110 9.010
【答案】9.110。
【解析】9.010=9.01;9.110=9.11,因此划去9.110。
四、解决问题。
1.游戏。
只动两笔,就可以在80、800之间画上等号。
【答案】8.0=8.00。
【解析】要想只动两笔,就可以在80与800之间画上等号,那么把80和800都要点上小数点,根据小数的性质知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因此是8.0=8.00。
2.在5.05中整数部分的5是小数部分的5的多少倍?
【答案】答:在5.05中整数部分的5是小数部分的5的100倍。
【解析】整数部分的5的计数单位是1,小数部分的0.05的计数单位是0.01,因此整数部分的5是小数部分的0.05的100倍。
3.1千克水稻可磨大米0.97千克,1吨水稻可以磨大米多少千克?
【答案】
0.97×1000=970(千克)
答:1吨小麦可以磨面粉970千克。
【解析】已知1吨=1000千克,又知每一千克水稻可磨大米0.85千克,就是把0.97扩大
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即:0.97×1000=970(千克)。
4.某地平均每10千克海水含盐0.5千克。
1000千克海水含盐量多少千克?
【答案】
0.5÷10×1000=50(千克)
答:100千克海水含盐量50千克。
【解析】已知某地平均每10千克海水含盐0.5千克,求1千克海水含盐多少,用除法,即:0.5÷10=0.05(千克);再求1000千克海水含盐量多少千克,用乘法,即:0.05×1000=50(千克)。
5.一个广场原来面积是0.045公顷,现在的面积比原来扩大10倍,现在面积有多少公顷?【答案】
0.045×10=0.45(公顷)
答:现在面积有0.45公顷。
【解析】已知一个广场原来面积是0.045公顷,现在的面积比原来扩大10倍,求现在面积
有多少公顷,就是把0.045扩大10倍,即:0.045×10=0.56(公顷)。
6.10本练习册叠起来高0.64米,平均每本复习册厚多少毫米?
【答案】0.64÷100=0.0064(米)
0.0064×1000=6.4(毫米)
【解析】已知100本练习册叠起来搞0.64米,求平均每本练习册厚6.4毫米,用除法,即:0.64÷100=0.0064(米);又知1米=1000毫米,就是把0.0075扩大1000倍,用乘法,即:0.0064×1000=6.4(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