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第一节 日本

合集下载

中图版中考地理复习 八年级下册 第7章 认识国家 第1课时 日本 美国 澳大利亚

中图版中考地理复习 八年级下册 第7章 认识国家 第1课时 日本 美国 澳大利亚

3.工业 (1)东北部工业区:是美国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_纽_纽约约__是美国最
大的城市和海港,也是美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和金融中心。_芝芝加加哥哥 是美国第三大城市和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首都_华_华盛盛顿顿__是美国的政 治、文化中心,还是全国的铁路枢纽之一。_底_底特特律律__是美国最大的汽 车工业中心。
⇨ 例1思路分析 第(1)题,读图可得,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
沿岸,该地区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 的消费地,便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①③④正确;日本矿 产资源十分贫乏,②错误。
第(2)题,日本与其他国家在商贸往来中出现重大纠纷,可以向世界 贸易组织提出申诉,该组织是专门处理国际间贸易争端的组织。
第(4)题,如果去德国旅游,一定要去参加全球最盛大的民间节日—— 啤酒节,该节日的举办地位于德国的慕尼黑,读图 3 可知,德国啤酒产 业闻名全球的原因是德国盛产啤酒花。
⇨ 核心要点总结
美国的农业带及发展条件
农业带
发展条件
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合牧草生长,城市和人口分布密 乳畜带
集,肉奶需求量大
温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适合玉米生 玉米带
知识点 2:岛国经济★★★★★ 1.农业:地少人多,实行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很高;渔业兴盛,
_北_北海海道道__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2.工业:日本工业_原_原料料__、燃料需大量进口,_产_产品品__要大量出
口,因此工业集中在对外运输便利的沿海地区,因而形成了_太_太平平洋洋__ 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2)南部和西部:美国南部_墨_墨西西哥哥湾湾__沿岸和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加
利福尼亚等州,被称为美国的“_阳_阳光光地地带带__”。洛杉矶是美国第二大 城市,_圣_圣弗弗朗朗西西斯斯科__(旧金山)是美国西部最大的港口,是华人在美 国的最大科聚居地。其附近的圣克拉拉谷地被称为“_硅_硅谷谷__”。

7-1日本-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图版)

7-1日本-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图版)

第七章认识国家第一节日本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人口的认识,知道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2、了解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3、了解日本工农业的主要特点4、了解日本文化特色及与中国的联系重点和难点:重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2、日本的自然环境的特征3、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特点4、日本的文化特色难点:1、在地图上落实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2、日本的主要工业城市3、理解各地理事物的成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以提问方式引入:提问:我国邻近的国家中,经济最为发达且人口过亿的国家是那一个?学生回答:日本我们本节课就来学习日本。

板书:第七章认识国家第一节日本一、亚洲东部的岛国1、位置(1)半球位置播放PPT第2页提问:看课本P62页第一段和P63页C图,说出日本的半球位置?学生回答:讲解:日本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2)经纬度位置播放PPT第3页提问:看课本P63页D图,说出日本的经纬度位置?学生回答:讲解:日本的经纬度位置:30 °N ~ 45°N,130°E ~ 145°E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3)海陆位置播放PPT第4页提问:看课本P63页D图,说出日本的海陆位置特点?学生回答:讲解: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西临:日本海西南:东海东北:鄂霍次克海东南:太平洋2、日本的组成播放PPT第5页提问:看课本P63页D图,说出日本由那几部分组成?学生回答:讲解:日本由四个大岛和7200多个小岛及周围海域构成,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面积37.7万平方千米。

与中国的云南省的面积大致相等。

3、人口播放PPT第6页提问:看PPT,计算出日本的人口密度是多少?学生回答:讲解:人口密度=人口/面积=1.27亿/37.7万千米²=337人/千米²。

是中国人口密度的2.37倍,结论: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2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2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日本》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

本节课内容是对日本的基本了解,为学生深入学习日本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文字、图片、地图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日本,了解日本。

在教材编写上,注重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强调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球仪的使用、地图的阅读等基本地理技能,对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日本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加对日本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外国文化的好奇心较强,可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文化,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基本情况,学会使用地图和图表等资料,分析日本的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讨论、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周边国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基本情况。

2.难点:对日本地理特征的分析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日本的风光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日本的地理案例,引导学生掌握日本的地理特征。

3.讨论法:分组讨论日本的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4.地图教学法:运用地图和图表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日本的地理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案例。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日本的基本情况,准备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日本的美丽风光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新中图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7第一节 日本》PPT课件 (3)

最新中图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7第一节 日本》PPT课件 (3)

二、发达的经济
看一看
铜 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 口所占百分比

石油
北京 东京
100 80 60 40 20 0
99.7
94.3
99.8 90.9
92.3
100
54.9
¯ Ó Ê Í ­ ¿ Í ó Ê ¯
ì È Ì » Æ ø ¾ ² Ä Ä
º Ì Ã ¿ Þ » Ã ¨
ú ¿ Ì ó Ê ¯
日本
二、发达的经济

石油



铝土
铅锌
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
日本
三、工业的分布
想一想
北海道
6、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什
么地方?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
濑户内海
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 狭长地带。
九州
日本
三、工业的分布
想一想
北海道
7、为什么日本工业分布在太 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神户
大阪
东京
因为这些地区多优良 港湾,交通便利,利于进
九州
横滨
_______ 及韩国相望。 朝鲜
日本
一、自然地理特征
看图回答
俄罗斯 中国
北海道
3、日本地形以_____山地 丘陵为主,最高 和______
朝鲜
神户 富士山
山是______ 山。 富士
九州
横滨
日本
一、自然地理特征
想一想
俄罗斯 中国
北海道
4、为什么日本多火山、地震

朝鲜
神户
富士山
由于日本地处亚欧板
名古屋 横滨
濑户内海
北九州
九州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日本》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日本》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生动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球仪的使用、经纬网的构成等地理基础知识,但对于日本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地图等资料,自主探究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特点。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2.掌握日本的经济特点及其对日本发展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2.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特点。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2.案例分析法:通过介绍日本的经济发展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日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日本的相关地图、图片和案例资料。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日本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日本的地理位置。

提问:请问同学们对日本有什么了解?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日本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相关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

同时,介绍日本的经济发展情况,让学生了解日本的经济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内容,制作PPT并进行汇报。

其他同学在听汇报的过程中,加深对日本的理解。

(优质)中图版地理第一节日本PPT课件

(优质)中图版地理第一节日本PPT课件
夏季气温较低 冬季温和 年降水量大
大部分位于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 气候特征明显。
日本的河流
九州岛浦上川
观察图像及图片, 日本河流在长度、 流量、流速方面有 何特点?
国土面积小 地形多山 少平原
降水多
河流长度? 短 水量大小? 大 水流速度? 快
开发方向?
水电
日本水电每年提供的发电量 占全国电力总量的6%
6 日本陆地面积的2/3被__森__林____覆盖.
日 本 风 光
识图练习1(标出下列岛屿的名称)
D 九州岛
B 本州岛
A
北海道岛
C 四国岛
日本在世界的位置
日 本
日本四大岛
北1海道

九州4 四3国岛

本2州岛
中国
12.95
960
135
美国
2.82
937
30
俄罗斯
1.49
1707
8.7
日本
1.27
37.7
338
结论: 日本是个地___狭__人__稠__ 的国家
关平 山 东原 地

平狭、 本
原小 丘 是, 陵

日仅 占 本分 全

最布 国
大在 总
的沿 面
平海 积
原地 的
3/4

。,
日本的地形?
• 多山,以山地、丘陵 为主
日本大地震(9级) 2011年3月11日
日本地震致使丰田每天损失 7200万美元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 因为日本处于亚欧板块 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地壳不稳定 。
地 壳 运 动 (多火山地震)
亚欧板块

日本(课件)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图版)

日本(课件)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图版)
6.根据以上图文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954~1972年,三大都市圈产业集聚、工资较高,人口迁入增加
B.1954~1972年,三大都市圈宜居宜购、生活便利,人口迁入增加
C.1972年后,大阪和名古屋都市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人口迁入减少
D.1972年后,大阪和名古屋都市圈总部经济规模较小,人口迁入减少
文化交流
1
民族:
人口 1.27亿
民族 大和族
语言
日语
佛教
宗教
神道教
文化交流
2
服装文化:
在日本随处可见身着和服和西装的人们
文化交流
2
服装文化:传统服饰:和服
和服 ,是日本的民族服饰日本作为近 邻,其和服就是受中国文化影响一个典型体 现。
和服的出现可追溯到日本的古坟飞鸟 时代,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当时东吴 地区临海,出现了与日的商贸往来。因此, 东吴风格的服饰就经此传入日本,造就了和 服的雏形,“吴服”一词亦因此而来。
有较高纬度区域部分河流___有___结冰期。
亚洲东部的岛国
9
森林资源:
日本陆地面积的_2_/_3__被
森林覆盖,森林资源丰富
森林覆盖率达_7_0__%__
日本十分重视对本国森 林资源的保护
3
岛国经济
岛国经济
1
农业:
日本平原面积__狭__小___
日本地_狭__人_稠__,人 均耕地只有340平方米 日本土地的特点:耕 地__少__,地块__小__。
太平洋
亚洲东部的岛国
2
范围:
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

北海道岛

本州岛

四国岛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一节 日本(第2课时)课件 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一节 日本(第2课时)课件 中图版

拓展延伸
想一想,北海道的樱花为什么比九州
的樱花晚开放一个多月?
日本领土南北狭长,所跨纬度较大,
南北热量差异显著。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日本作为岛国发展经济的
特征。农业机械注重小型化,实行精耕细作, 单位面积产量高;渔业兴盛,有世界四大渔 场之一的北海道渔场;工业现代化程度高, 经济模式为进口—加工—出口。日本文化具
响,又充分展现
其民族特性。
新课学习
(1)日本的衣食住行,受中国影响很深
日本和服
日本文字
日本面类
日本茶道
日本花道
从日本传统文化中的和服、文字、茶道和花道等,可以 看出中国唐代文化对日本文化影响最显著。
新课学习
和 服
日本人典型的传统服装是和服。 和服款式与中国唐代的服装有很 多相似之处,最大的不同之处是
作业布置
1.识记本课知识点。
2.同步练习册。
板书设计
农业 岛国经济 日本 文化交流 渔业 工业
衣食住行受中国影响很深
近现代,受欧美影响很深 本土文化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关
课堂练习
3.下列关于日本工业的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工业原料全部依赖进口 B.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C.工业产品主要在国内消费 D.工业集中分布在日本海沿岸
课堂练习
4.有关日本文化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古代日本受欧美文化影响大
B.近现代,中国文化广泛影响到日本社会
C.既受外来文化影响,又充分体现其民族特性 D.日本人平时大多穿和服
有东西方兼容的特征。
课堂练习
1.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
沿岸的主要原因是( D )
A.沿海地带风景优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 覆盖. 6 日本陆地面积的2/3被________
日 本 风 光
识图练习1(标出下列岛屿的名称)
D 九州岛 B
本州岛 北海道岛
A
C
四国岛
日本在世界的位置
日 本
日本四大岛
北海道 1 岛
本州岛 2 九州 4 岛 四国岛 3
中 国 朝 鲜
俄罗斯
日本海
B
韩 国
D
太平洋 濑户内海 C
A
日 本 周 边 海 洋
世界海洋渔业
北海道渔场





北海道渔场
神 户
横 滨
东 京
小结
多山地、少平原
地形
多火山、地震 海岸曲折
因 地 制 宜
农业:
东 亚 的 岛 国
小规模、集约化
鱼类资源丰富
气候
海洋性季风气候 夏秋多台风 短、流速快
河流
生物
森林资源丰富
扬 长 避 短
农产品主要依靠 进口,少量出口
地狭人稠
•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3 万多美元,是世界最高收入 国家之一 •世界上前30家大商业银行 中,日本占18家 •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二 位
便于进口原燃料 和出口工业品
想一想
如果你是20世纪60年代的企业家,在日本投资 建钢铁厂,你会考虑哪些因素?
劳动力充足
原料 、燃料、交通、 劳动力、市场等
交通便利
东亚部分地区夜晚灯光图
1968年,雾霾笼罩下的东京港。图为日本当年 最大的钢铁厂之一Nihon Kohan钢铁厂
随着社会发展,日本传统产业面临市场竞争激烈、原 料价格上涨等困境。同时,日本工业分布过于集中,造成 了用地和用水的不足、海水污染、自然海岸改变等问题。
日 本 气 候
夏季气温较低 冬季温和 年降水量大
大部分位于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 气候特征明显。
日本的河流
九州岛浦上川
观察图像及图片, 日本河流在长度、 流量、流速方面有 何特点?
国土面积小 地形多山 少平原 河流长度? 短 水量大小? 大 水流速度? 快
开发方向?
降水多
水电
日本水电每年提供的发电量 占全国电力总量的6%
想一想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怎么办?
日本工业已经逐步向太平洋沿岸工 业带以外的内陆和南北方向转移
பைடு நூலகம்
日本在华合资企业
长春一汽马自达、南京长安马自达
长春一汽、广州广汽、四川一汽丰田
湖北东风本田 河南郑州日产
在中国生 产的日本 化妆品
与世界联系密切的经济

日本工业加大了海外投资。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 和市场,发展海外产业基地。如日本在美国的投资已达到1万亿 美元,雇佣了近7万美国人,产业遍布钢铁、机械、汽车、电力 和纺织及电子工业等领域。
日本从北到南约有2 600多座温泉,有7.5万家温泉 旅馆。据悉,每年日本约有1.1亿人次使用温泉,相当 于日本的总人口数。日本的温泉不仅数量多、种类多, 而且质量很高。各地几乎都有有名的温泉。
八丈岛地热发电站 地热发电所 主要都市
日本利用丰富的地热资源,建立了许多地热发电站
日本是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
日本把垃圾分类做到极致
一个塑料饮料瓶子,在日本,丢弃之前需要以下五个步骤。 1、喝光或倒光。 2、简单水洗。 3、去掉瓶盖,撕掉标签。 4、踩扁。 5、根据各地的垃圾收集规定在“资源垃圾”日拿到指定 地点,或者丢到商场或方便店设置的塑料瓶回收箱。(瓶 盖和围绕瓶身的塑料纸属于“其他塑料容器包装”,瓶身 则属于“PET塑料瓶”的类别。)
多山地、少平原
地形
多火山、地震 海岸曲折
东 亚 的 岛 国
气候
海洋性季风气候 夏秋多台风 短、流速快
河流
生物
森林资源丰富
地狭人稠
如发 何展 因经 地济 制呢 宜? 、 扬 长 避 短 ,
二、岛国经济
日本农业
农业生产规模小
收割水稻
小型农业机械

地 形 剖 面 图

农作物
3/4(丘陵、山地)
1/4(平原)
最 大
日本四大岛
北海道 1 岛
本州岛 2 九州 4 岛 四国岛 3
中 国 朝 鲜
俄罗斯
日本海
B
韩 国
D
太平洋 濑户内海 C
A
日 本 周 边 海 洋
日本主要城市:
北九州 6
神户 5
4 大阪
3 名古屋
东京 1
2 横滨
计算下列国家的人口密度:
国家 人口 (亿) 面 积 (万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农业以小规模、集约化经营为主
大米一向是日本人主食,平常的每日三餐都以大米为主 。副食则以 蔬菜和鱼类为主。日本人将自己称为“彻底的食鱼民族”。
鱼类
大米
日本人的饮食习惯与其自然环境有什么 关系?
日本的气候夏季热 量充足,降水丰沛, 适合水稻生长。
北海道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著名的 渔场。日本的年捕鱼量居世界前列。
145° 45°
日本位于北半球, 东半球
35°
日本大部分领土 位于温带和亚热 带地区
25°
说出日本的主要邻国 做一做
俄罗斯
太 平
朝鲜 韩国
中华人民 共和国

相对位置: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隔海相望
日本的领土范围:由四大岛及其附近小岛组成
九州
本州
北海道
四国
日本的领土构成是?
• 北海道岛 • 本州岛 • 四国岛 • 九州岛
和服
猜一猜
这是哪个国家服饰?
相扑
动漫产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认识国家
日本的国旗
日本的国旗为太阳旗。 旗面为白色,中有一轮 红日。白色象征纯洁, 红色象征真诚。日本国 一词意即“日出之国”。
一、东亚岛国
日本在世界的位置
日 本
鄂霍次克海
日本周围临海
东 海
日本的半球位置和经纬度位置
事件 污染物 死亡人数 时间地点 原因

“一次性大量生产、消费、废弃型社会” 向“环境协调型社会”转变
为了改变盲目生产消费 把大量资源变为垃圾的社会 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 本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水污染
现在,某日本大企业在 生产过程中,工厂污水处理 池的最终排放环节被当作一 个养鱼池,里面养了很多漂 亮的鲤鱼。
如发 何展 因经 地济 制呢 宜? 、 扬 长 避 短 ,
地狭人稠
课堂小结
地狭人稠 1 初步了解日本 2 日本的地理位置
国旗 国花
相对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及其附近小岛。 地狭人稠 3 日本领土组成人口
4 日本的地形特征
山地、丘陵占3/4,平原狭小,分布沿海;关东平原 “地震国” ;富士山;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6.1° 30.8°
636毫米
讨论:
凉爽 降水较 温和 夏季较北京_______, 1 东京冬季较北京______, 北京____ 多 ,气候具有________ 海洋性 特征。
亚热带季风气候 和____________, 温带季风气候 2 日本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 但具有_________ 海洋性 特征
中国 12.95 960 937 1707 37.7
135
美国
2.82 俄罗斯 1.49 日本 1.27
8.7 30
338
结论:
日本是个地狭人稠 _________ 的国家
关平 山 东原 地 平狭 、 原小 丘 是, 陵 日仅 占 本分 全 最布 国 大在 总 的沿 面 平海 积 原地 的 区 。,
北九 州工 业区 太 京滨工 平 业区
阪神工 业区
名古屋 工业区
主要分布 在哪里?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进口
日本工业沿海分 布,有利于从海外大 量运进原料和燃料, 大部分在港口附近地 区就地生产,再从同 一港口产品销往全球 各地,从而大大提高 生产效率。
市场广阔
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
• 太平洋沿岸 • 濑户内海沿 岸


中国 加拿大
0.08 1.69
美国
0.75
印度
0.19
日本
0.03
世界
0.25
人均耕地 (公顷)
人多地少,如何解决吃饭问题?

地 形 剖 面 图

农作物
3/4(丘陵、山地)
1/4(平原)
由于地块小,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使用 化肥,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现在稻米产量已自给, 但蔬菜、水果等产品仍需大量进口。
日本大地震(9级) 2011年3月11日
日本地震致使丰田每天损失 7200万美元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 因为日本处于亚欧板块 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地壳不稳定 。



动 (多火山地震)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火山爆发 日本海 日本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太 平 洋
日本所在区域
熔岩
日本
日 本——温泉王国
5 日本多火山、地震及原因 6 日本的气候特点 7 日本的森林资源
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 森林覆盖率达70%,被誉为“绿色王国”。
课堂练习
一 填空
北海道 本州 四国 九州 四个大岛和附近 1 日本位于东亚,由__ ____ ____ ____ ______ 地狭人稠 许多小岛组成. 是一个 ________的群岛国家. 山地 丘陵 平原 2 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______ ____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3/4, _____ 关东平原 狭小,仅分布在沿海地区. 日本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