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模拟试题(传教研室)
教师专业标准试题及答案

教师专业标准试题及答案### 教师专业标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 传授知识- B. 培养人才- C. 服务社会- 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B2.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 爱岗敬业- B. 为人师表- C. 严谨治学- D. 团结协作答案:B3.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 A. 参加培训- B. 阅读专业书籍- C. 教学实践- 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判断题1. 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对/错)答案:对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对/错)答案:错3. 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对/错)答案:对三、简答题1. 请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教师应如何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应以平等、尊重、理解和支持为原则,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见和选择,关注学生的情感和需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激励学生。
四、案例分析题某教师在课堂上发现一名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经过了解,发现该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父母工作繁忙,缺乏家庭支持。
作为教师,你将如何处理这一情况?作为教师,首先应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其不完成作业的具体原因,给予关心和支持。
其次,可以与学校相关部门沟通,寻求可能的帮助,如提供学习资料、学习辅导或经济援助等。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其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支持。
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促进其学业进步。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解答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小学德育的最基本方法是( )。
A. 说服教育法B. 情感陶冶法C. 实际锻炼法D. 品德评价法答案:A解析:小学德育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说服教育法。
这种方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它主要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因此,A项正确。
B项情感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虽然也是德育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是最基本的方法,故不选。
C项实际锻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这种方法注重实践,但同样不是最基本的方法,故排除。
D项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对学生品德的一种反馈和强化,不是最基本的方法,故不选。
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 了解和研究学生B.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 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 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答案:B解析: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写好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其中,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这是因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环境,也是教育的重要力量。
因此,B 项正确。
A项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但不是中心环节,故不选。
C项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但也不是中心环节,故排除。
D项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是班主任协调各方面工作的重要任务,但不是中心环节,故不选。
3、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 )。
A.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B. 体育与健康教育、艺术、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C. 信息技术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艺术、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D. 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艺术、劳动与技术教育答案:A解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测试题及答案(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语文、数学、英语、品社、科学、音乐、体育、美术)

桃花源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测试题(2014秋) 教师姓名:测试学科:测试得分:第一部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一.填空题(20分)1.《小学教师专业标准》遵从和倡导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2.《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包括的维度有(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3.《标准》突出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教师要重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要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4。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规律,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5。
在教育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合理制定小学生个体与集体的教育教学计划,还要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科学编写(教学方案),合理设计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6.小学教师要尊重小学生的独立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
7。
在激励与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使用(多元)评价方式,给予小学生恰当的(评价)和(指导)。
8。
在沟通与合作方面,《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教师要做到使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善于倾听),(和蔼可亲),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等。
二、单项选择(20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小学教师的通识性知识是( B )。
A、掌握学科课程标准B、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C、了解多学科知识2.下列属于教师“职业理解与认识"领域的是( A).A 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B.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C.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小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3、对“师德为先”理念的理解,错误的是 ( C )。
A.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B.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C.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考试试卷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考试试卷教师是一个社会的光荣职业,培养和教育下一代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而对于小学教师来说,他们更是承担着孩子们扎实的基础教育。
为了确保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近年来,许多地方开始实施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考试,以评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考试试卷,通常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等学科的相关内容。
通过这些科目的考核,可以全面了解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基础、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教学技能。
试卷的第一部分是教育心理学。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塑造个人性格和养成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教师需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掌握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
因此,教育心理学是教师专业标准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这部分的考核可以评估教师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了解程度,以及应对学生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是教育学。
教育学是教师专业的根基,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小学教师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中寻找并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教学,因此教育学的知识对于小学教师非常重要。
接下来的部分是各个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考核。
小学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数学和英语是小学阶段的三门主要学科,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教师在这些学科中的专业素养尤为重要。
小学语文考核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语文知识,能够准确地教给学生正确的语法和词汇用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小学数学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和运算技能的教学能力。
教师需要熟练运用具体的教学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英语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英语基本知识、教学技巧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创造英语学习的真实环境,用简单生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用英语交流和表达。
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高级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高级考试模拟题及答
案
模拟题一
题目:
根据《中小学教师法》,中小学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和专业能力?
答案:
根据《中小学教师法》,中小学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和专业能力:
1. 取得相应学历或学位,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
2. 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
3. 具备较好的身体条件;
4. 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5. 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6. 具备良好的教师教育和教育科研工作能力;
7. 具备与所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相适应的其他条件。
模拟题二
题目:
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守哪些法律法规?
答案:
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守以下法律法规:
1. 《中小学教师法》;
2. 《教育法》;
3. 《教师资格条例》;
4. 《中小学教师聘任办法》;
5. 《中小学教学工作规程》;
6. 《中小学教职工违法失职行为处理规定》;
7. 相关的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
模拟题三
题目: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有哪些?
答案: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包括以下方面:
1. 爱岗敬业,忠诚教育事业;
2. 崇尚科学,注重教育教学研究;
3. 严守职业操守,遵循教育教学伦理规范;
4. 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5. 与学生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6. 公平公正,不偏袒,不歧视学生;
7. 积极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
8. 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
以上是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高级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考试(答案)

有效沟通合作促进学生发展 合作互助 专业人员培养 职业道德 培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专业素质 基本规范基本准则 重要依据 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 修养与行为 独立人格合法权益平等讽刺挖苦 歧视体罚变相体罚 1 15.“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引导小学生体验__________,保护小 学 生 的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 培 养 小 学 生 的 __________ ,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6.“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内容“专业能力”“组织与实施”中 要 求 我 们 建 立 良 好 的 __________ , 帮 助 小 学 生 建 立 良 好 的 __________。 17.“激励与评价”要灵活使用_________方式,给予小学生恰当的 _____和_____。 18.“沟通与合作”要善于倾听,__________,与小学生进行______
C A C B 学习乐趣 求知欲好奇心广泛兴趣动手能力探究能力 师生关系同伴关系 多元评价评价指导 和蔼可亲有效 信息反思教育教学 综合性多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方法 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 专业发展规划专业培训专业素质 特点规律策略方法 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 依据 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品德养成全面发展 小学生特点 学习乐趣求知欲好奇心 广泛兴趣动手能力探究精神 身心健康生命安全
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培养小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 29 . 教 师 要 关 爱 小 学 生 , 重 视 小 学 生 _________ , 将 保 护 小 学 生 _________放在首位,还应该尊重_________,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 小学生_________的不同需求。 二、选择题 1.教育部正式公布《教师专业标准》的时间是() A、2011 年 9 月 10 日 B、2012 年 9 月 10 日 C、2012 年 9 月 14 日 2.教师专业标准框架由()部分构成。 A、三部分 B、四部分 C、五部分 3. 小学教师的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4.《标准》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生活。 A、家庭 B、学校 C、社区
小学教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育学中,学生是教育的()。
A. 客体B. 主体C. 工具D. 目标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至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3. 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个概念与学生学习动机最相关?A. 认知风格B. 学习策略C. 自我效能感D. 学习态度4. 教育评价中,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 选拔B. 诊断C. 反馈D. 总结5. 以下哪个教学原则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联系?A. 循序渐进原则B. 因材施教原则C. 启发式教学原则D. 联系实际原则6.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A. 忽视B. 尊重C. 批评D. 惩罚7. 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个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的?A.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B.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认知发展理论8. 教学设计中,以下哪个环节是教学实施的前提?A. 教学目标B. 教学内容C. 教学方法D. 教学评价9. 班级管理中,以下哪个策略是有效的激励学生学习的方法?A. 惩罚B. 奖励C. 忽视D. 批评10. 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个概念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关?A. 创造力B. 记忆力C. 注意力D. 观察力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A. 家庭环境B. 教师期望C. 个人兴趣D. 社会文化背景12. 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些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学生学习行为?()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社会文化理论13. 教学评价中,以下哪些评价方式属于定量评价?()A. 观察记录B. 测试评分C. 问卷调查D. 等级评定14. 班级管理中,以下哪些策略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A. 尊重学生B. 公平对待C. 及时反馈D. 严格惩罚15. 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认知发展?()A. 遗传B. 环境C. 教育D. 社会互动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设计教学活动。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小学教师应具备的首要专业素养是什么?A. 教学技能B. 教育学知识C. 心理学知识D. 班级管理能力答案:B2.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A. 严格要求,严格管理B. 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C. 只关注学习成绩D. 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答案:B3. 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以教师为中心B. 以学生为中心C. 以教材为中心D. 以考试为中心答案:B4. 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设计教学活动?A. 只根据教材内容B. 只根据学生兴趣C. 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兴趣D. 完全由教师决定答案:C5. 小学教师应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A. 只通过考试成绩B. 只通过课堂表现C. 结合多种评价方式D. 完全由教师主观判断答案:C二、多选题6. 小学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A. 教学设计能力B. 课堂管理能力C. 教学反思能力D. 与家长沟通能力答案:ABCD7. 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哪些方面?A. 学习成绩B. 情感态度C. 个性发展D. 社会交往能力答案:ABCD8. 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哪些教学策略?A. 启发式教学B. 情境教学C. 合作学习D. 个别辅导答案:ABCD9. 小学教师应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A. 重视学生德育教育B. 注重学生智育发展C. 关注学生体育活动D. 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答案:ABCD10. 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哪些教学原则?A. 因材施教原则B. 循序渐进原则C. 启发式教学原则D. 学生主体原则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错误)12. 小学教师应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以提高教学质量。
(正确)13. 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
(错误)14. 小学教师应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正确)15. 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油市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模拟测试试卷 (满分100分) 请注意:1. 本试卷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填空、单选、判断、简答、案例分析。
3.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从 、 和 这三个维度 个领域共提出了 条具体要求。
4. 小学教师的职业理解与认识可从 、 、 三个纬度来理解。
5. 在“专业知识”部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从小学生 、 、 、 四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具体要求。
6.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在“专业能力”部分从教育与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 、 、 对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基本要求。
7.教育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合理利用 ,科学编写 。
8.在人际合作方面,《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教师要与家长有效沟通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试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订---------------------------------------------线-----------------------------共同促进小学生发展,协助的良好关系。
9. 小学教师的美好品质包括两个基本要求,一是;二是。
10.《标准》突出小学生的生命教育,教师要将放在首位。
,,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
二.单项选择(4分)⒈教育部正式公布《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时间是()。
a. 2011年9月10日b. 2012年9月10日c. 2012年2月10日d. 2012年1月10日⒉小学教师的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中学教育同是基础教育,具有基础教育的全民、全面、基础等特性,但又有不同于基础教育的其他阶段的特性,主要体现在贯穿全程的()。
a. 衔接性、综合性、养成性b. 义务性、启蒙性、综合性c. 衔接性、启蒙性、养成性d. 衔接性、义务性、综合性4.我国教育发展正在发生()转变。
a. 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b. 由注重数量到全面普及c. 由注重基础到全面普及d. 由注重基础到注重质量5.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a. 师德高尚b. 爱岗敬业c. 知识丰富d. 理念先进6.小学教师应该具有德育、教学、管理、研究四方面的()。
a. 精神b. 意愿c. 能力d. 信念7.能力为重的理念要求教师()a. 抛弃旧框架和经验,学习新理念b. 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c. 不断提升学历水平d. 通过学习获得更高的职称8.《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学生为本是指包含哪些方面()①尊重小学生权益;②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③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④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学习、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⑤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要求改变教学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⑤c. ①②③④d. ①③④⑤9.《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做()的典范。
a. 师德为先b. 能力为重c. 学生为本d. 终身学习10.小学教育中,我们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和能力,以下选项不合理的是()。
a. 职业技能b. 生活技能c. 社会意识d. 学科学习基本技能11.教育教学研究是终身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关于研究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 新任教师应先打基础,暂不适合做研究b. 教学研究是突破专业发展瓶颈的有效手段c. 教学研究可以优化和提升教学经验d. 教学研究使教师成为研究者12. 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约为()。
a. 20-30分钟b. 20-40分钟c. 15-25分钟d. 20-25分钟三.判断题(4分)1.《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考核的唯一依据。
()2. 学生为本就是让学生自学,教师不加干预。
()3. 专业化的核心特质之一就是专业精神,即把服务对象和社会利益放在首位。
()4. 通过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帮助每一个学生全面认知自我。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有发展。
( )5. “衣着整洁得体”“举止文雅礼貌”,是对小学教师个人仪表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小学教师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
( )6. 《标准》要求教师具有通识性知识包括人文、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
( )7.小学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小学教师仅仅凭借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可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需求。
( )8、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意思是指不分种族,不分贵贱,人人都可以受教育,接受教育以后就会成为善良的人。
( )9、8—10岁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观点,但不能理解这种差异的原因。
( )10、小学教师反思与研究的出发点是为了着重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使自己的教育行为更加合理、有效。
( )11、小学教师应教好本学科知识,对其它学科知识了不了解意义不大。
( )12、在众多的知识中,小学教师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是核心要求。
( )13、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终身进行专业学习。
( )14、《专业标准》理念中“师德为先”强调了师德是教师专业的重点和重心( )15、《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没有要求教师发挥少先队的教育引导作用。
( )16、个人修养是指人的行为和涵养,是人综合素质的表现。
( )四.简答(4分)1.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提出了那些要求?2.《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定位是什么?------订3.小学生发展的知识主要是指以围绕保护并促进小学生生存与健康发展为目的,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哪些知识?4. 在“专业能力”的所有要求中,教育设计处于首要位置,开展教育设计的主要目的什么?5、面对不同交往人群,《专业标准》提出了那些明确的行为要求?利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及要求,分析以下案例,并给出相关建议。
【案例】一:脑袋进水了教室外大雨倾盆,××学校三年级2班正在上数学课,班里“四大金刚”(期中考试倒数一、二、三、四名)被数学老师叫到讲台上做题,三个同学都已做好了,唯有一位同学怎么都做不出来。
这时数学教师望着窗外下着的大雨道:“难道你出门不带雨伞吗?”同学们都不明其意。
老师又补了一句:“是脑袋进水了吧!”顿时,全场哄堂大笑。
【案例】二:厌学的小冬小冬圆圆的脑袋,大大的眼睛,在许多技能上表现得超出11岁孩子的水平,不但会骑自行车,还会驾驶“小木兰”,讲起故事来眉飞色舞,活灵活现,动画片过目不忘,就是这样一个样样行的孩子就是学习成绩不好,这孩子什么都不怕,就是怕上学,怕上课,怕看书,怕做作业。
老师对造成厌学的原因作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很久以前,小冬骑小木兰摔伤了腿,在家休养一个月,爸爸怕他寂寞,给他买了两台手掌机,于是小冬每日乐此不疲,越玩越有劲,上学后,连续三次单元测验均是倒数第一,父亲一气之下摔坏了手掌机,妈妈买了一本又一本练习册,除了做还是做,几个月下来还是没有太大变化,小冬把一切都归罪于“学习”,对学习的厌恶,导致学业的不良,学业不良又强化了他对学习的厌恶,如此恶性循环,聪明的小冬成了有名的“后进生”。
针以上情况,请你给小冬老师一些有效的建议。
【案例】三:安全问题1994年4月23日下午,辽宁省瓦房店某小学校长冯某、教师马某带领本校六年级一班一部分同学在操场上劳动。
女学生钟某看见附近山坡上起火。
冯某明确表示同意男学生前往扑火。
随后有十几名男女学生闻讯后前往扑火,冯、马二人也没有制止。
冯、马二人自始自终未赶往现场指挥。
当9名学生闯入三面陡峭的沟壑灭火时,风向突变,火借风势使山沟变成火海,致使5名男生3名女生被烧身亡,1人烧成重伤。
遇难的学生平均年龄不足13岁。
【案例】四:教师素质美国一位教育家对9万名学生进行调查后,归纳出好教师的12钟素质,其中前两种是:第一,友善的态度:“他的课堂犹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
”第二,尊重课堂上的每一个人:“他不会在他人面前把你像猴子般戏弄。
”请你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的专业理念与师德进行分析。
附:参考答案:一、填空: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儿童权利公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生学习。
3、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13、60。
4、职业准入资格、职业认同要求、职业发展需要。
5、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
6、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
7、教学资源、教学方案。
8、小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
9、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0、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
二、单项选择1、c;2、c;3、a;4、a;5、a;6、c;7、b;8、c;9、d;10、a;11、a;12、c。
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
四、简答题1、《专业标准》在五个方面对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态度和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①德育为本,引导小学生全面发展;②育人为本,为每个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③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④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⑤尊重和发挥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
2、①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②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③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④小学教师培养与培训目标、内容和要求的标准;⑤小学教师资格准入、考核与评价的重要依据。
3、①了解小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②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一些教育方法;③了解小学生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识;④了解小学生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必要的预防与应对方法。
4、开展教育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突破传统的教学弊端,明确学生的主体位置,体现教师在教学中过程中的主导性,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科学设计教学方法与过程,最终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最优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