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学,善隶书”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贞观政要·诚信》原文及翻译译文(一)

《贞观政要·诚信》原文及翻译译文(一)1、《贞观政要·诚信》原文及翻译译文(一)《贞观政要·诚信》原文及翻译(一)贞观政要【原文】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
”太宗谓封德彝曰:“流水清浊,在其源也。
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
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可堪为教令?”谓上书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译文】贞观初年,有人上书请求斥退皇帝身边那些佞邪的小人,唐太宗对上书的人说:“我任用的人,都认为他是贤臣,你知道佞臣是谁吗?”那人回答说:“我住在民间,的确不知道谁是佞臣。
请陛下假装发怒,来试一试身边的大臣们,如果谁不怕雷霆之怒,直言进谏,那就是正直的人。
如果谁一味依顺陛下,不分曲直地迎合皇上的意见,那就是佞邪的人。
”唐太宗回头对封德彝说:“流水是否清浊,关键在于源头。
君主是施政的源头,臣民就好比流水,君主自行欺诈妄为,却要臣下行为正直,那就好比是水源浑浊而希望流水清澈,这是根本办不到的。
我常常认为魏武帝曹操言行多诡诈,所以很看不起他的为人,现在如果让我也这么做,不是让我效仿他吗?这不是实行政治教化的办法!”于是,唐太宗又对上书的人说:“我要使诚信行于天下,不想用诈骗的行为损坏社会风气,你的话虽然很好,但我不能采纳。
”2、《史记·货殖列传》原文及翻译译文(二)《史记·货殖列传》原文及翻译(二)史记原文:请略道当世千里之中,贤人所以富者,今后世得以观择焉。
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
秦破赵,迁卓氏。
卓氏见虏略,独夫妻推辇,行诣迁处。
诸迁虏少有余财,争与吏,求近处,处葭萌。
唯卓氏曰:“此地狭薄。
吾闻汶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
唐才子传杜甫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唐才子传杜甫文言文阅读和答案甫,字子美,京兆①人。
少贫不自振②,李邕奇其材,亲往见之。
举进士不中第,困于长安。
数上言: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
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
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罢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
帝怒,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③言者路。
帝不复问。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④,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
从还于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某某某。
后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
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
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
武上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
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
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⑤躁傲诞。
后因客耒阳,游岳祠。
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
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杜甫》,有改动。
)【注释】①京兆等选文中标有符号的文字都是地名。
②自振:维持生活。
③绝:堵塞。
④窭(jù):贫穷。
⑤褊:小,狭隘。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陛下其忍弃之其一犬坐于前(《狼》)B.武以世旧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C.从还于京师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D.县令具舟迎之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小题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杜甫早年家境贫穷不能维持生活,而且仕途不畅。
B.杜甫曾经上书皇上要求得到任用,说明他有很强的进取心。
C.杜甫流落剑南,虽有严武照料,但他仍靠背柴禾、拾橡栗为生。
D.杜甫的性格既有率情自任的'一面,又有放旷不自检的一面。
小题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
(4分)(1)数上言()(2)会禄山乱()(3)亡走凤翔()(4)亲诣其家()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李邕奇其材,亲往见之。
(2)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
参考答案:小题1:D小题2:C小题3:(1)多次(2)恰逢(3)逃(4)到小题4:(1)李邕对杜甫的文才感到惊奇,亲自去看望他。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阅读题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阅读题第1篇:《三国志·吴书·张昭传》阅读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
少好学,善隶书,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众书,与琅邪赵昱、东海王朗俱发名友善。
弱冠察孝廉,不就,与朗共论旧君讳事,州里才士陈琳等皆称善之。
刺史陶谦举茂才,不应,谦以为轻己,遂见拘执。
昱倾身营救,方以得免。
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昭每得北方士大夫书疏,专归美于昭,昭欲默而不宣则惧有私,宣之则恐非宜,进退不安。
策闻之,欢莲曰:“昔管仲相齐,一则仲父,二别仲父,而桓公为霸者宗。
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
权每田措,常乘马*虎,虎尝突前攀持马鞍。
昭变*而前曰:“将*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权谢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
”然犹不能已,乃作*虎车,为方目,间不置盖,一人为御,由于中*之。
时有逸群之兽,辄复犯车,而权每手击以为乐。
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
权于武昌,临钓台,饮酒大醉。
权使人以水洒群臣曰:“今日酣饮,惟醉堕台中,乃当止耳。
”昭正*不言,出外车中坐。
权遣人呼昭还,谓曰:“为共作乐耳,公何为怒乎?”昭对曰:“昔纣为糟丘酒池长夜之饮,当时亦以为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三国志吴主传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孙权,字仲谋。
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
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建安五年,策薨,以事授权。
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①,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
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
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阅读答案及译文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阅读答案及译文.doc》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
少好学,善隶书,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众书,与琅邪赵...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yuedudaan/1915143.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三国志·吴书·钟离牧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三国志·吴书·钟离牧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三国志·吴书·钟离牧传》原文及翻译译文《三国志·吴书·钟离牧传》原文及翻译三国志原文:钟离牧字子幹,会稽山阴人,汉鲁相意七世孙也。
少爰居永兴,躬自垦田,种稻二十余亩,临熟,甚民有识认之,牧曰:“本以田荒,故垦之耳。
”遂以稻与县人。
县长闻之,召氏系狱,欲绳以法,牧为之请。
长曰:“君慕承官,自行义事,仆为民主,当以法率下,何得寝公宪而从忠邪?“牧曰:“此是郡界缘君意顾故来暂住今以少稻而杀此民何心复留”遂出装,还役。
封秦亭侯,拜越骑校尉。
永安六年,蜀并于魏,武陵五谿夷与蜀接界,时论俱其叛乱,乃以牧为平魏将军,领武陡太守,枉之郡。
魏遣郭纯任武陵太守,率涪陵民入蜀迁陡界,屯于赤沙。
请致诸夷邑君,或起应纯,又进攻酉阳县,郡中震惧。
牧问朝吏曰:“西蜀倾覆,边境见侵,何以御之?”皆对曰:“今二县山险,诸夷阻兵,不可以军惊扰,惊扰则诸夷盘结。
宜以渐安,可遣恩信吏宣教慰劳。
”牧曰:“不然,外境内侵,诳诱人民,当及其根抵未深而扑取之,此救火责速之势也。
“敕外趣严,掾史沮议来便行军法。
即率所领,晨夜进道,缘山除行,垂二千里,从塞上,斩恶民怀异心者魁帅百余人及其支党凡千余级,纯等散,五谿平。
迁扬武将军,封都乡侯。
复以前将军假节,领武陵太守。
卒官。
家无余财,士民思之。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钟离牧传》,有删改)[注]承宫,汉朝人.《后汉书》记载有“承宫樵薪苦学”的故事。
译文:钟离牧字子幹,是会稽郡山阴县人,是汉朝鲁国相钟离意的第七代孙。
他年轻时迁居永兴,亲自开垦田地,种了二十多亩稻子。
稻子快成熟时,有个本县的百姓指认这田是他的,钟离牧说:“我本来只是因为这田土荒芜,所以开垦它罢了。
”就把稻谷给了那人。
县长听说这事,把那个百姓召来关进牢房,打算依法制裁,钟离牧为那人求情。
县长说:“您仰慕汉朝的承宫,自己可以做善事,但我是老百姓的主管,应当用法律来统治百姓,怎么能搁置国家的法令来听从您呢?”钟离牧说:“这是在会稽郡界内,因为您关心照顾,所以来暂时居住,现在因为一点点稻谷就要杀这个百姓,我还有什么心思再留在这儿呢?”于是就取出行装,要回山阴,县长亲自前去阻止他,并为此释放了囚禁的那个百姓。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张昭传》

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张昭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昭,字潜夫。
明宗践祚..,优诏褒美,迁都官员外郎。
时皇子竟尚奢侈,昭疏谏曰:“帝王之子,长于深宫,安于逸乐,纷华之玩,丝竹之音,日接于耳目,不与骄期而骄自至。
傥非天资英敏,识本清明,以此荡心,焉能无惑。
苟不豫为教道,何以置之盘牙?臣请诸皇子各置师傅,陛下令皇子屈身师事之,讲论道德。
使一日之中,止记一事,一岁之内,所记渐多。
每月终,令师傅具录闻奏,或皇子上谒..之时,陛下更令侍臣面问,十中得五,为益良多,博识安危之理,深知成败之由。
臣又闻古之人君,即位而封太子、拜诸王,究其所由,盖有深旨。
使庶不乱嫡,疏不间亲,礼秩有常,邪慝不作。
臣请诸皇子于恩泽赐与之间,婚姻..省侍之际,依嫡庶而为礼秩,据亲疏而定节文,示以等威,绝其缴幸,保宗之道,莫大于斯。
”明宗览疏而不用。
长兴二年,奏请劝农耕及置常平仓...等数事。
明宗方务听纳,昭复上疏曰:“臣闻‘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者,先儒之丕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者,前经之至戒。
究观列辟,莫不以骄矜怠惰,有亏盛德。
恭惟太宗贞观之初,玄宗开元之际,焦劳庶政,以致太平。
及国富兵消,年高志逸,乃忽守约之道,或贻执简之讥,陛下以慈俭化天下以礼法检臣邻绌奸邪之党延正直之论务遵纯俭以节浮费信赏必罚至公无私。
其创业垂统之基,如贞观、开元之始,然陛下有始有终,无荒无怠。
”明宗览之称善。
(选自《宋史·张昭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陛下以慈俭化天下/以礼法检臣邻/绌奸邪之党/延正直之论/务遵纯俭/以节浮费/信赏必罚/至公无私B.陛下以慈俭化天下以礼/法检臣邻/绌奸邪之党/延正直之论务/遵纯俭/以节浮费/信赏必罚/至公无私C.陛下以慈俭化天下/以礼法检臣邻/绌奸邪之党/延正直之论务/遵纯俭以节/浮费信赏必罚/至公无私D.陛下以慈俭化天下以礼/法检臣邻/绌奸邪之党/延正直之论/务遵纯俭/以节浮费信赏必罚/至公无私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这样的用语现象有很多,例如:践祚、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等等。
《后汉书蔡邕传》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后汉书蔡邕传》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后汉书蔡邕传》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一」班昭续《汉书》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
博学高才。
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
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竞而卒。
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③踵而成之。
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
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
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注释]①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
②班彪:当时著名学者。
③东观藏书阁:皇家藏书楼。
【文化常识】女文史家。
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文史家。
她帮助哥哥班固完成了未竟的事业,而且对阐述《汉书》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的诗赋在当时也很著名。
女性精通文史的在中国历史上不多,另一个是汉末的蔡文姬(蔡琰,见后文),还有一个是宋朝的李清照,她是杰出的女词人,她早年还同丈夫一起研究金石书画。
【译文】班昭续《汉书》扶风郡曹世叔,他的妻子是同郡(扶风郡)班彪的'女儿,叫做班昭,字惠班。
学识渊博文采很高。
曹世叔去世的早,班昭守节讲究礼节法度。
她的哥哥班固写作《汉书》,其中有八卷表记和《天文志》没有写完就去世了。
汉和帝下诏命令班昭在东观藏书阁继承班固遗志完成《汉书》。
和帝多次下诏让班昭进宫,并命令皇后和贵人们以老师之礼对待她,班昭因此号称“大家(gu)”。
每当各地或外国有贡献来的奇异的东西,就下令让班昭写诗赋颂扬。
当时《汉书》刚一发行,大多数人都不能理解,同郡(扶风郡)的马融趴跪在楼阁下边,拜班昭为老师诵读传授《汉书》。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竞_________②辄_________2.翻译:①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②师事焉3、写马融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1、①终②总是2、①汉和帝下令班昭到东观藏书阁继续完成《汉书》(就,到;踵,继续);②像跟老师一样向她学习。
3、衬托《汉书》精深。
《后汉书蔡邕传》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二」文言文阅读。
三国志注·张顾诸葛步传第七(吴书)原文

三国志注·张顾诸葛步传第七(吴书)原文张顾诸葛步传第七(吴书) ◎张顾诸葛步传第七斋【张昭,顾雍,诸葛瑾,吴书】炎肿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
少好学,善隶书,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众书,与琅邪赵昱、东海王朗俱发名友善。
弱冠察孝廉,不就,与朗共论旧君讳事,州里才士陈琳等皆称善之。
时汝南主簿应劭议宜为旧君讳,论者皆互有异同,事在风俗通。
昭著论曰:客有见大国之议,士君子之论,云起元建武已来,旧君名讳五十六人,以为后生不得协也。
取乎经论,譬诸行事,义高辞丽,甚可嘉羡。
愚意褊浅,窃有疑焉。
盖乾坤剖分,万物定形,肇有父子君臣之经。
故圣人顺天之性,制礼尚敬,在三之义,君实食之,在丧之哀,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恩莫大焉,诚臣子所尊仰,万夫所天恃,焉得而同之哉?然亲亲有衰,尊尊有杀,故礼服上不尽高祖,下不尽玄孙。
又传记四世而缌麻,服之穷也;五世袒免,降杀同姓也;六世而亲属竭矣。
又曲礼有不逮事之义则不讳,不讳者,盖名之谓,属绝之义,不拘於协,况乃古君五十六哉!邾子会盟,季友来归,不称其名,咸书字者,是时鲁人嘉之也。
何解臣子为君父讳乎?周穆王讳满,至定王时有王孙满者,其为大夫,是臣协君也。
又厉王讳胡,及庄王之子名胡,其比众多。
夫类事建议,经有明据,传有徵案,然后进攻退守,万无奔北,垂示百世,永无咎失。
今应劭虽上尊旧君之名,而下无所断齐,犹归之疑云。
曲礼之篇,疑事无质,观省上下,阙义自证,文辞可为,倡而不法,将来何观?言声一放,犹拾瀋也,过辞在前,悔其何追!刺史陶谦举茂才,不应,谦以为轻己,遂见拘执。
昱倾身营救,方以得免。
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昭皆南渡江。
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吴书曰:策得昭甚悦,谓曰:吾方有事四方,以士人贤者上,吾於子不得轻矣。
乃上为校尉,待以师友之礼。
昭每得北方士大夫书疏,专归美於昭,昭欲嘿而不宣则惧有私,宣之则恐非宜,进退不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
少好学,善隶书,从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览众书,与琅邪赵昱、东海王朗俱名友善。
弱冠察孝廉,不就,与朗共论旧君讳事,州里才士陈琳等皆称善之。
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
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
昭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权谢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
然犹不能已,乃作射虎车,为方目,间不置盖,一人为御,自于中射之。
时有逸群之兽,辄复犯车,而权每手击以为乐。
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
权于武昌,临钓台,饮酒大醉。
权使人以水洒群臣曰:今日酣饮,惟醉堕台中,乃当止耳。
昭正色不言,出外车中坐。
权遣人呼昭还,谓曰:为共作乐耳,公何为怒乎?昭对曰:昔纣为糟丘酒池长夜之饮,当时亦以为乐,不以为恶也。
权默然,有惭色,遂罢酒。
初,权当置丞相,众议归昭。
权曰: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
后孙邵卒,百僚复举昭,权曰:孤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
乃用顾雍。
昭容貌矜严,有威风,权常曰: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
举邦惮之。
年八十一,嘉禾五年卒。
(节选自《三国志昊书张昭传》)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弱冠察孝廉,不就就:就任
B.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比:紧靠
C.孤岂为子布有爱乎爱:喜欢
D.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妄:胡乱
【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张昭性情刚直不阿的一组是( )(3分)
①弱冠察孝廉,不就②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③昭率群僚立而辅之
④昭正色不言,出外车中坐⑤后孙邵卒,百僚复举昭⑥昭容貌矜严,有威风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⑥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昭年轻时喜欢学习,擅长隶书,跟随白侯子安学习《左氏春秋》,广泛阅读,州里
的有才之士陈琳等人都很称道他。
B.张昭是孙策非常器重的大臣,国家的文武大事,全部委托给张昭。
孙策临死时,把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请他扶植。
C.作为受孙策委托的大臣,张昭不折不扣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他经常对孙权进行劝谏,为此孙权对他言听计从。
D.张昭容貌严肃,有威慑人的气质,孙权经常说:寡人和张公说话,不敢妄也。
举国上下的人们都很害怕他。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4分)
译文:
(2) 权遣人呼昭还,谓曰:为共作乐耳,公何为怒乎?(3分)
译文: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1)做君主的人,指的是能够驾驭英雄,指挥群贤的人,哪里(难道)是指在原野上驱驰和猛兽较量的人呢?(岂乎:难道(哪里)吗?(1分),驱驶:指挥(1分),大意对(2分)
(2孙权派人把张昭喊回来,对他说:只是大家一起作乐嘛,先生为什么要生气呢?(为:是(1分),何为:为什么(1分)大意对(2分) 答案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C项中爱应为吝惜,爱惜
【小题2】
试题分析:③为张昭受孙策所托率领群臣立孙权并辅佐他;⑤说的是孙邵死后百官又推举张昭做丞相的情形,是百官的行为;⑥说的是张昭的容貌。
【小题3】
试题分析:C项中为此孙权对他十分尊重,言听计从错,从文中可知,孙权对张昭的态度是保持尊重,适当听取意见,但并非言出必从。
【小题4】
试题分析: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1)驱驶:指挥。
岂乎:难道(哪里)吗?校勇于猛兽:状语后置句。
(2) 为:是。
何为:为什么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虚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