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测量

合集下载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案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案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教案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前后知识联系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分米和千米。

表1:《测量》单元前后知识联系(二)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认识和感受分米、毫米、千米实际长度,会根据具体情境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进一步发展测量和估测能力。

本单元的学习要点如下:2:《测量》单元学习内容表(一)学科性目标1.经历实际测量过程,认识1分米和毫米、1千米各有多长,知道千米、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所学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下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所学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并激发学生对测量活动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

3.通过寻找生活中的“1分米”“1毫米”的事物和对跑道等熟悉事物长度的想象,推理等活动,加强对所学长度单位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创新性目标1.在测量、想象等活动中,加深对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的体验。

2.结合估测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三)教育性目标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会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的实际长度,在测量估测活动中,加强对所学长度单位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单元三课规划(一)原教材教学规划表3:《测量》单元原教材教学规划(二)单元三课教学规划四、单元三课实施(一)单元课教学案例1.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2.学习目标(1)学科性目标1.自主阅读教材,初步领略本单元的基本内容(测量),建立结构性知识。

2.知道每一课主要告诉我们什么,每个小绿点要我们做什么;能找到学习工具,找到学习方法等,初步能读、会读数学教材。

3.具有初步的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2)教育性目标提高学生自主阅读、合作学习、归纳概括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学习品质。

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测试4.测量(含答案)

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测试4.测量(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测试4.测量(含答案)一、单选题1.小丽家离学校84()。

A. 厘米B. 分米C. 米D. 千米2.计量黄河的长度一般用()作单位。

A. 千米B. 米C. 吨D. 千克3.下面三个长度中,最长的是()。

A. 3千米B. 400米C. 50000分米二、判断题4.一枝铅笔长约2分米。

()5.6000米=6千米。

()6.用来测量长度的单位有吨、千克和克。

()7.一块菜地长48千米。

三、填空题8.填上合适的单位。

足球场长约25________ 一块橡皮长3________文具盒长大约2________ 房间宽4________9.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数学书本的厚度是9________ 小明的身高约是120________10.铅笔的长度大约是________分米________厘米。

11.在横线上填合适的数。

8000米=________千米 6千米=________米3000米+7千米=________千米 5千米-3千米=________米四、解答题12.校运动会上2千米的长跑项目比赛中,当第一名运动员到达终点时,最后一名运动员离终点还有300米,最后这名运动员跑了多少米?五、综合题13.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西安城墙高12________(2)火车每时行驶120________(3)一本书的厚度约8________(4)课桌大约高7________六、应用题14.暑假里,小方去姑姑家,先乘汽车行驶12千米到达火车站,再乘2小时火车,火车每小时行120千米,下火车后不远就到了姑姑家,小方家和姑姑家大约相距多少千米?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因为距离特别小所以首先排除A、B,如果小丽家距离学校的距离是84千米的话,距离过远,所以应该是米。

故答案为:C.【分析】84千米距离过远,小丽家距离学校的距离应该是几千米之内的,所以根据常识和对千米与米的理解和认识来进行判断。

二年级数学下册测量练习题-(1)

二年级数学下册测量练习题-(1)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测量测量复习要点:字母表示: (km) (m) (dm) (cm) (mm)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之间的进率: 1000 10 10 10一、填空。

(1)量较长的物体的长或测量距离,通长用()作单位,米可以用字母()表示,1米可以写作()。

(2)小朋友把手臂伸平,大约长()。

手掌长约()。

(3)测量物体时先把一端对准()刻度,再看另一端所对的刻度对准几,就是几厘米。

(4)分米是比()长的长度单位,分米可以用字母()表示。

(5)把30厘米、25厘米、1米、90厘米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5m=( )cm 20cn=( )dm 49m+29m=( )m300cm=( )dm 120cm=( )dm 25cm+45cm=( )dm1cm+25cm=( )cm 500dm=( )m 5dm+45cm=( )cm59cm-36cm=( )cm 3m-15dm=( )dm 35cm+65cm=( )m5dm-45cm=( )cm 15dm+50cm=( )dm三、判断对错。

(1)量物体的长度只能用米尺()(2)小明爸爸身高175dm。

()(3)小兔一步可以跳50m()(4)比一米短1分米就是90厘米。

()(5)我家的床长约2米()(6)操场大约长80分米。

()(7)小红身高150厘米其实就是1米50厘米。

()(8)1米的木棒比100厘米的木棒短一些。

()(9)大厦大约高800厘米。

()(10)操场大约长80分米。

()(11)一根香蕉大约长15厘米。

()(12)一张床长约22dm。

( ) (13)明明的身高150cm,红红的身高15dm,两人一样高。

( ) (14)测量一段路的长度,可以用km,m做单位。

( )(15)飞机每小时飞行800米。

()四、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铅笔长13()。

(2)文具盒长2()。

(3)课桌面长6()。

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测量(含答案)(1)

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测量(含答案)(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试题测量(含答案)(1)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37分)1.我们常以()为单位表示两座城市之间的距离,用字母()表示;要比较精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用()作单位,用字母()表示;1拃长大约是1(),用字母()表示。

2. 从刻度0到刻度5的长度是()厘米,也可以说是()毫米;从刻度()到刻度()的长度是70毫米。

3.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5.30厘米=()分米 600厘米=()米2千米=()米 60毫米=()厘米9000米=()千米 4分米=()厘米6.在○里填上“>”“<”或“=”。

4km○3500m 1km○1000m 198cm○10dm8000mm○8m 6000米○7千米 2米○190厘米7.我会从短到长排。

800分米 80千米 80毫米 8米 80厘米()<()<()<()<()8.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长400米,两圈长()米,还差()米就是1千米。

二、判一判。

(每题2分,共10分)1.测量不锈钢钢板的厚度适合以毫米作单位。

()2.4厘米比58毫米短18毫米。

()3.猎豹每小时约跑96米。

()4.小亮每天早上挤出1分米长的牙膏刷牙。

()5.妈妈的身高16分米,阿姨的身高160厘米,妈妈比阿姨高。

()三、选一选。

(每题2分,共10分)1.3分米5毫米相当于()毫米。

①35 ②3005 ③3052.小丽家到学校约有3()。

①千米②分米③厘米3.这根小棒的长度是()。

①4厘米②4厘米9毫米③3厘米④3厘米1毫米4.小舟身高132厘米,小茹身高14分米,小静身高1米42厘米,他们三入中,()最高。

①小舟②小静③小茹5.要在墙上钉一枚钉子挂书包,()长的钉子比较合适。

①4毫米②4厘米③4分米④4米四、操作题。

(共18分)1.下面是蜗牛回家走过的二段路,量一量各是多长。

(6分)2.画一画。

(1)画一条长4厘米6毫米的线段。

(2分)(2)画一条长53毫米的线段。

(2分)(3)画一条比1分米短1厘米的线段。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测量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测量

⼩学数学(北师⼤版)⼆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测量第五单元测量单元教学⽬标:1、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操作能⼒。

2、通过测量活动,实际感受1分⽶、1毫⽶、1千⽶有多长,并知道千⽶、⽶、分⽶、厘⽶、毫⽶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3、能估计⼀些物体的长度,进⼀步发展估测意识。

4、结合⽣活实际,经历⽤不同⽅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统⼀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5、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厘⽶的含义,知道分⽶,毫⽶,会进⾏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选择长度单位。

6、能估计⼀些物体的长度,并进⾏测量。

教学重点:1、实际感受1分⽶和1毫⽶的长度,学习⽶、分⽶、厘⽶和毫⽶之间的关系。

2、建⽴1千⽶的长度概念,掌握千⽶和⽶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1、正确的实际测量与换算2、千⽶概念的建⽴教学时间:6课时第⼀课时铅笔有多长(分⽶、毫⽶)教学⽬标: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和1毫⽶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操作能⼒。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分⽶、厘⽶和毫⽶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估”“量⼀量”等活动,发展学⽣的估测能⼒。

教学重点:实际感受1分⽶和1毫⽶的长度,学习⽶、分⽶、厘⽶和毫⽶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的实际测量与换算教具:投影;直尺;铅笔等学具教学活动设计:活动⼀:认识分⽶1、每⼈⼀根10厘⽶长的铅笔,估计⼀次,这根铅笔有多长?2、测量这根铅笔的长度到底有多长?3、汇报测量结果,找差距。

4、⽤⼿⽐⼀⽐10厘⽶有多长。

讲:10厘⽶就是1分⽶。

分⽶是⽐厘⽶⼤⼀些的长度单位,可以⽤字母dm来表⽰。

1dm=10cm5、量⼀量教室⾥那些物体的长度是1分⽶。

汇报6、⼩组讨论:⽶、分⽶、厘⽶之间的关系。

汇报板书:1m=10dm活动⼆:认识毫⽶1、量⼀量你⾃⼰的铅笔,看正好是整厘⽶吗?2、讲:⽐厘⽶还⼩的单位是毫⽶(mm),毫⽶和厘⽶有什么关系,请你观察直尺上的刻度,3、汇报⼩结:1cm=1mm4、⽤直尺量出学具(橡⽪、课本、练习本)的长度(单位:厘⽶毫⽶)活动三:练习1、完成P41(2)2、先量⼀量再填空:( )分⽶()毫⽶3、⼝答2⽶=()厘⽶;5厘⽶=()毫⽶;20毫⽶=()厘⽶;3分⽶=()厘⽶;150毫⽶=()厘⽶;10⽶=()分⽶=()厘⽶课桌⾼8();⼀分硬币的厚度是1();⼀本字典厚8();⼀根粉笔长13();⼩明⼀步的距离约是56();⼩芳的⾝⾼132();楼房⾼20()4、填适当的计量单位5()>5()>5()70()<3()实践作业:⽤长20毫⽶的⼤头针去测量数学课本的长,量了10次,还剩10毫⽶,数学课本长多少毫⽶?板书设计:第⼆课时1千⽶有多长教学⽬标:1、通过“⾛⼀⾛”、“估⼀估”、“想⼀想”等活动,体验1千⽶有多长,初步建⽴千⽶的空间表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测量》过关测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测量》过关测试卷及答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测量》过关测试卷测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2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B卷总分得分A 卷基础训练(100 分)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18分)1.(2020·广东二年级期中)毫米、厘米、分米、米,后一个单位是前一个的()倍关系。

A.10 B.1 C.1002.(2020·辽宁二年级期末)下图笔的长度是()。

A.53毫米B.53厘米C.53分米3.(2020·全国二年级期中)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千米、米、毫米、厘米B.米、千米、厘米、毫米C.千米、米、厘米、毫米D.毫米、厘米、分米、米4.(2020·全国期中)5千米﹣100米○4000米相比在圆圈中应填()A.= B.<C.>5.(2021·辽宁二年级课时练习)运动场跑道是400米一圈,明明想跑1千米,他已经跑了一圈,还要跑()米才是一千米.A.200 B.1400 C.6006.(2020·辽宁二年级期末)爸爸为小丹买了一个学习桌,桌面长10分米,宽7分米。

按图所示摆放,她的学习桌离东面墙的距离还剩()。

A.2分米B.20分米C.23分米D.30分米7.(2020·辽宁二年级专题练习)汽车每时行驶约80()。

A.分米B.米C.千米8.(2020·辽宁二年级期中)10枚硬币的厚度约是1()。

A.厘米B.分米C.毫米9.(2019·辽宁二年级期中)学校科技小组的同学,测量操场的长和宽一般选用(_____)作单位,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般选用(_____)作单位.A.米B.分米C.厘米D.毫米10.(2019·辽宁二年级单元测试)—只蜗牛先向前爬了30毫米,接着向后爬了60毫米,最后向前爬了20毫米才停了下来。

这时蜗牛停在起点的(_____)面,与起点的距离是(_____)毫米。

A.前B.后C.10 D.2011.(2020·山西二年级期末)一条绳子,比5分米长得多,比1米短一些,这条绳子的长度是()厘米。

第四章《测量》章节常考题集锦 重难点题型同步训练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析版)北师大版

第四章《测量》章节常考题集锦 重难点题型同步训练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析版)北师大版

【分析】1 厘米=10 毫米,1 米=100 厘米,1 分米=10 厘米=100 毫米,单位不同时,先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
一个数(0 除外)除以它本身结果等于 1,一个数减它本身结果等于 0。
整数的大小比较:先看数位,如果数位不同,那么数位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数位相同,再从最高位开始
比较,相同数位上的数的那个数就大。
据此进行单位换算.
21.算一算。
6 米-8 分米=________米________分米 1400 米+6600 米=________千米
4 分米+30 厘米=________分米
5 米-8 分米=________分米
27 厘米+13 厘米=________分米
7000 米-5 千米=________千米
【答案】 5;7000
【解析】【解答】解:50 厘米=5 分米;7 千米=7000 米。
故答案为:5;7000。
【分析】1 分米=10 厘米;1 千米=1000 米。据此作答即可。
17.(2020 二下·惠阳期中)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
10000________999
99 厘米________10 分米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等,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单位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10.小华身高 150 米。(

【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小华身高不可能是 150 米,应是 150 厘米。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教室的高度大约是 3 米到 4 米,所以小华的身高不能是 150 米。
20.填一填。
1 千米=________米
6000 米=________千米

测定方向(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 苏教版

测定方向(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 苏教版

测定方向(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学会使用尺子量角度,正确测定物体的方向。

2.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准确测定方向。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测绘意识和空间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测量方向的方法和技巧。

2.能够准确的使用尺子测量物体方向。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方向的理解是否准确。

2.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的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1 热身活动(5分钟)1.活动名称:快乐寻路2.活动形式:学生随意行动,听到命令后立即停下。

3.活动流程:–教师说“前进”,学生向前走。

–教师说“后退”,学生向后走。

–教师说“向右转”,学生向右转。

–教师说“向左转”,学生向左转。

每个命令四五次即可结束。

1.2 引入新知识(10分钟)(1)提问:你们知道方向是什么吗?给我们举几个例子。

(2)展示一张带有方向的图片(如:路标),让学生说出图片所代表的方向,并且让学生讲解为什么这个方向是对的。

2. 学习(1)教师讲解:用尺子测量方向•手不要抖动,要稳得住尺子。

•整体要参考目标物体,不要象打麻将时单单看牌,而不调整透彻情况。

•目标物体到人的距离要从一个地方看另一个地方,正常完成尺子朝正北的目标。

(2)现场教学1.随机指派学生到教室门口外测定公路的方向,并用尺子测量。

2.学生完成后可以相互对照,看是否正确。

(3)让学生自己再测一次,检验测量结果。

3. 巩固(1)完成练习册上有关测量方向的练习,并自检。

4. 总结根据今天的学习,解释一下句子:朝向东面。

五、板书设计•方向•用尺子测量方向的方法六、教学反思本次授课老师采用了热身活动和现场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从各个角度理解到方向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训练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运用到了多种教学手段,避免了单一教学的局限性,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测定方向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类复习(测量)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

(27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支铅笔长约13()数学课本厚约5()
一栋楼高约25()一根筷子长约2()
课桌长约6()我国南北相距约5500()
2 、 1cm=( )mm 1m=( )dm 1km=( )m
4km=( )m 2000m=( )km 9dm=( )cm 500cm=( )m 30mm=( )cm 7km30m=( )m
3、在○里填上>、<或=。

14cm○20mm 100mm○10cm 8毫米○7厘米
1m○8dm 2千米○2100米 1厘米○10毫米
4、我会计算。

15米+9米=()分米 46厘米—26厘米=()分米48千米+32千米=()千米 1米—20厘米=()厘米
3千米—2千米=()米 5分米—30厘米=()厘米
二、判断。

(8分)
1、一张床长约22dm。

( )
2、明明的身高150cm,红红的身高15dm,两人一样高。

( )
3、旗杆高约8米。

( )
4、飞机每小时飞行800米。

( )
三、计算。

(34分)
1口算。

(16分)
9×9= 85—35= 7×8=3×5+7=
45÷9= 45+550= 100—60= 21÷3+4=
8×5= 26+714= 36÷9=8×6—9=
63÷7= 660—450= 180+50= 81÷9+1=
2用竖式计算。

(18分)
520—238= 748+34= 25÷5=
505+367= 1000—256= 454—217+271=
四、操作题(12分)
1、画一条长65mm的线段。

2、画一条比5cm长25mm的线段。

3、量一量。

() mm
())mm
()mm
五、解决问题。

(19分)
1、一根钢管长56米,如果要剧成8米一断,需要锯几次?(6分)
2、小军的身高是1米45厘米,小强的身高是1米65厘米。

小强比小军高多少厘米?合多少分米?(7分)
3、一块花布长60分米,做一套衣服用9分米,最多能做几套这样的衣服?(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