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品嘉兴城市总体设计清华方案体育
嘉兴市(市辖区)文化体育设施情况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嘉兴市(市辖区)文化体育设施情况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序言嘉兴市文化体育设施情况数据专题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嘉兴市文化体育设施情况进行剖析和阐述。
嘉兴市文化体育设施情况数据专题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博物馆数量,体育场馆数量等,对嘉兴市文化体育设施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嘉兴市文化体育设施情况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嘉兴市文化体育设施情况数据专题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嘉兴市文化体育设施情况的重要参考渠道。
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第一节嘉兴市文化体育设施情况现状 (1)第二节嘉兴市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一、嘉兴市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现状统计 (3)三、嘉兴市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占全国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比重统计 (3)四、嘉兴市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嘉兴市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嘉兴市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同全国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嘉兴市博物馆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一、嘉兴市博物馆数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博物馆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嘉兴市博物馆数量占全国博物馆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嘉兴市博物馆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嘉兴市博物馆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博物馆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博物馆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嘉兴市博物馆数量同全国博物馆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嘉兴市体育场馆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11)一、嘉兴市体育场馆数量现状统计 (11)二、全国体育场馆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嘉兴市体育场馆数量占全国体育场馆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嘉兴市体育场馆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嘉兴市体育场馆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体育场馆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体育场馆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嘉兴市体育场馆数量同全国体育场馆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图表目录表1:嘉兴市文化体育设施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嘉兴市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现状统计表 (3)表4:嘉兴市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占全国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比重统计表 (3)表5:嘉兴市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嘉兴市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嘉兴市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同全国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6表10:嘉兴市博物馆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博物馆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嘉兴市博物馆数量占全国博物馆数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嘉兴市博物馆数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嘉兴市博物馆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博物馆数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博物馆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嘉兴市博物馆数量同全国博物馆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嘉兴市体育场馆数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体育场馆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嘉兴市体育场馆数量占全国体育场馆数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嘉兴市体育场馆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嘉兴市体育场馆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体育场馆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体育场馆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嘉兴市体育场馆数量同全国体育场馆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第一节嘉兴市文化体育设施情况现状嘉兴市文化体育设施情况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嘉兴市文化体育设施情况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嘉兴城市总体规划new

2.主城区范围内近期、中期、远期的人口控制规模: 近期(2005年) 中期(2010年) 远期(2020年) 45万 60万 80万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 市 性 质 、 规 模 与 规 划 期 限
● 可持续发展策略
● 城市形态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适应未来发展的空间选择的不确定性,规划建立一种可持续生长的弹性结构, 采用组团式发展,依托主干水系将城市划分为若干功能组团,根据不同时期的客观条件 和发展目标,选择不同的组团进行重点推动。
●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嘉兴城市生态环境,严格控制全市各类污染物,有效控制新的土地开发,切实加 强大气、水土、动植物、水网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历史古迹的保护。实现环境、经济和 社会的协调发展,把嘉兴建设成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四、城市发展策略
嘉兴城市总体规划 ● 纲要
城 市 发 展 策 略
● 区域协调发展策略
● 立足长江三角洲,接轨上海
1.嘉兴应积极主动地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协作分工关系,与区域城市功 能互补、共同协作,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经济重镇。 2.嘉兴应树立“上海都市圈的嘉兴”的理念,积极主动地接受上海的辐射,融入上海 都市发展圈层。
嘉兴城市总体规划 ● 纲要
● 用地规模
● 城市建设用地现状规模
2001年,嘉兴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34.08平方公里,主城区现状人口34.69 万,人均用地98平方米/人。
●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
1.近期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达到45平方公里左右; 2.中期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达到60平方公里左右; 3.远期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达到国标Ⅲ级标准,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达到80 平方公里左右。
嘉兴市大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U
U
第六章 技术指标计算规则 .....................................................................................25
U
U
第一节 建筑密度...............................................................................................25
U
U
附表一 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38
U
U
附表二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40
U
U
第二节 容积率...................................................................................................26
U
U
第三节 建筑高度...............................................................................................27
U
U
第二章 用地管理 .......................................................................................................2
嘉兴市南湖新区城市设计与策划

能 利益驱 动 ,往往 可操作 性不强 。而 城市设 计 ,往 往
T s paperi r hi ntoduces
Absr tact
11 项 目背 景 .
以南 湖新 区为核 心 的东南 片区 ,是嘉兴 城 市总体
规划 “ 心两翼 ”空间结构 的东翼 ,处 于磁悬 浮 、宁 一
ar t chi ect . s
波跨 海大桥 、乍嘉 苏高 速和沪杭 高速 形成 的黄金 十字
的 中心 ,具 有战 略区位 优势 和 良好交 通硬件 条件 。 同
在城 市规划 由最终蓝 图控制 向政 策控制 ,过程 控
制 的转变 过程 中 ,我们认 为城 市设计 应该是 基于城 市
时 ,也是嘉 兴城市 发展 轴线重要 组成 部分 ,起着 承上 启下 ,衔接 东西 的作用 ,地位具 有独 特性 。 由于 实际 建设需 要 ,特委托 清华 大学建筑 设计研 究 院进行城 市 设计与策划研究 ,指导其开发建 设。
题 ,列 出了国 际上不 同城 市 的相 关政 策和议事 流程 , 以及 我们 当地政府 需要介 入 的相 关部 门和办事 程序 ,
对基 于我们 国情 和地域特 点 的政 策支持 系统进 行 了概 括 和描述 ,并得 到了当地政府支持 。
Ke Y W ords U r a n d e g , b si n Ar iect alpr am m i cht ur ogr ng,P i ol cy, Jaxng t Cen eract t one i i ci y, t i yz vi
规划 中嘉 兴 客运 中心 ,西 连城市 中央 商务 区和政 治文 化中心 ,北面为平湖塘水系环 绕 ,规划面积约7 m 。 k
2023年度嘉兴市勘察设计行业优秀项目

2023年度嘉兴市勘察设计行业优秀项目作为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江南古城,嘉兴市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努力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勘察设计行业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对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表彰在嘉兴市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项目,市政府每年都会评选出一批优秀的勘察设计项目,以激励更多的设计单位和工程师为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
以下是本年度评选出的优秀项目。
一、项目名称:嘉兴市市民广场改造工程项目介绍:该项目位于市中心地带,是嘉兴市的核心区域之一。
市民广场改造工程由一支由著名设计师和工程师组成的团队负责,旨在提升市民广场的整体形象,增加市民休闲娱乐的空间。
设计团队深入了解了市民的需求,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和自然环境,最终完成了一项富有特色、兼顾实用性和美观性的改造工程。
二、项目名称:嘉兴古城保护与修缮工程项目介绍:嘉兴古城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
随着城市的发展,古城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该项目由著名的古建筑保护专家领衔设计,力求保护古城原有的历史风貌的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
经过设计师和工程师的精心设计和施工,古城的保护工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嘉兴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三、项目名称:嘉兴新城市规划与建设项目介绍:作为新兴的城市,嘉兴市的新城规划和建设备受社会关注。
该项目由国内知名设计院承担,以打造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兴城市为目标,秉承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城市布局,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打造了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方案。
经过几年的建设,新城的发展成绩显著,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提升的引擎。
四、项目名称:嘉兴市水系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介绍:水系生态是江南地区的重要自然资源,也是城市的生命线。
该项目旨在对嘉兴市的水系生态进行修复和保护,改善水质和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品质。
设计团队从全球范围内汲取经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水系生态修复方案。
2019年度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获奖项目名单

2019年度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获奖项目名单一等奖(47项)1.福田中心区交通设施及空间环境综合提升规划设计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媚道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2.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综合规划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3.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 年-2035 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通州区人民政府、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艾奕康设计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4.上海市杨浦区“美丽街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以精细化设计提升街道空间品质的规 划实践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总体规划(2018-2025)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6.珠江景观带重点区段(三个十公里)城市设计与景观详细规划导则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LLP(SOM)7.广东省南粤古驿道保护修复指引及重点线路建设规划与实施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志愿者协会、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地理研究所、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广州亚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梅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珠海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8.《南山后海中心区城市设计》系列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9.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10.深圳市综合交通大数据支撑平台总体设计及示范应用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11.上海历史文化风貌整体保护的规划体系研究与实践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2.“上海2035”规划传导机制和实施框架体系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3.景德镇河东老城现代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系列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14.苏州市总体城市设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15.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总体规划(2017-2035年)纲要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6.存量用地更新的新模式—深圳土地整备规划与政策系列研究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17.广州市工业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研究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18.北京韧性城市规划纲要研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爱特拉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9.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年)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规划编审中心20. 2017年度北京城市体检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遥感应用中心、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1.烟台市总体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烟台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烟台市城市规划编研中心22.基于街区诊断的大栅栏地区城市更新模式研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爱特拉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3.南中轴大红门地区详细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4.苏州河静安段一河两岸城市设计上海广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5.杭州市总体城市设计(修编)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6.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及规划建设导则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7.成都市新都区新桂东社区治理规划:“共享共治”的社区发展治理路径重庆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正源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28.长安街及其延长线详细规划研究要点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29.“社区更新·共治共享”—广州老城社区治理实践与社区连片微更新实施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研究院30.海口城市更新三角池示范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31.武汉市总体城市设计战略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2.基于风貌保护的南京老城城市设计高度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33.深圳2050城市发展策略研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34.上海老北站地区城市更新规划上海营邑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章明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合伙)35.上海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5)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6.北京城市基调与多元化研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通设计顾问工程有限公司、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37.深圳火车站与罗湖口岸片区城市设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株式会社日建设计、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38.北京市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7年-2035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9.北京朝阳区街区设计导则及实践应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北方工业大学 40.中新广州知识城及协同发展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41.上海市河道规划设计导则上海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 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润咨建筑规划设计事务所42.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城市设计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夏邦杰建筑设计事务所(法国)、苏伊士咨询公司(法国)城市规划城市勘察测量设计专业(5 项)43.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采集与应用系统建设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44.城市管线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建设研究与示范项目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45.倾斜三维测量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46.服务于城市安全的地下空间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武汉市测绘研究院47.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第三方监测与咨询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等奖(143项)1.延安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总体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延安市规划设计院2.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实施评估及城市设计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 .广州市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2018-2035年)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中大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 .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5.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年度评估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6.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设计导则(规划管理版)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通州区人民政府、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视域四维城市导向系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7.北京滨水地区城市设计导则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8.广州社区生活圈及公共中心优化专项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9.成都市风道系统构建与规划建设管控研究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10.上海市浦东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7-2035)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11.北京城市副中心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12.深圳市密度分区规划(2018)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13.北京西城街区整理城市设计导则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西城分局14.北京市旅游休闲步道规划及步道规划设计导则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5.武汉市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升级版武汉市规划研究院16.朝阳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朝阳分局17.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启动区详规及城市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8.深南大道景观设计暨空间规划概念设计国际竞赛—深南大道功能完善项目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SWA Group、深圳媚道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19.沙坪坝高铁枢纽TOD交通规划与实践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敦煌市沙州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1.拉萨建筑风貌导则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2.嘉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3.重庆市主城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4.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5.武汉城市仿真实验室数据平台建设与应用示范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武汉市测绘研究院26.西安昆明池片区综合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7.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近期建设详细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8.兰州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专项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9.福州城市热环境与风道控制规划研究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州大学、武汉大学、福州市勘测院、福州市气象局30.杭州市“邻里中心”规划研究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1.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骑楼街保护规划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32.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3.济南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体系及主要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4.高新区产业迭代升级实践—中国·光谷移动互联创谷实施性规划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武汉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35.北京市城乡建设用地存量更新的规划调控与实施政策研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和诚智信咨询有限公司36.武汉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37.从泉水到泉城,遗产体系引领文化空间的保护管理实践: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研 究及保护管理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济南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 38.韶山冲毛主席旧居保护规划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9.大运河天津段总体城市设计(2017-2030年)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愿景城市开发与设计策划有限公司40.长春市总体城市设计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吉林建筑大学41.景德镇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系列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景德镇市城市规划设计院42.武汉市城市设计法定化的控规升级版应用与推广—武汉市中心城区控规升级城市设 计编制技术规程、武汉市青山滨江商务核心区控规升级城市设计试点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43.福州市传统老街巷保护与整治导则及实施计划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4.广州城市空间大数据构建与创新应用研究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广州城市规划技术开发服务部45.苏州河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规划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46.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47.成都市历史城区保护规划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8.广州南沙新区南沙湾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及城市设计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意厦国际规划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49.重庆市渝中区社区更新总体思路研究与试点行动规划重庆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50.沣西新城丝路科创谷 理想公社规划设计与实施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1.广州市交通“双微改造”精细化治理研究与实践—2017年广州市道路交通信号灯及 标志标线合理性评估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52.高密度建成环境下立体绿化建设发展路径探索—深圳市立体绿化建设发展指引& 福 田区立体绿化建设发展规划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53.曲阜市城市风貌规划设计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曲阜市名城设计院54.对口支援西藏林芝市米林县城综合规划设计与整治提升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5.广州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56.宁夏回族自治区空间规划制度体系研究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57.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试点详细设计及实施方案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伍德佳帕塔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58.北京街道更新治理城市设计导则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9.济南“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规划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济南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60.武汉市空间规划信息平台研发与应用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61.深圳市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2018-2035)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62.渝中区步行系统专项规划重庆市设计院63.安徽省空间规划(2017-2035 年)研究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4.深圳市污水系统专项规划修编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咨城建设计有限公司65.上海市浦东新区垃圾转运及处置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7-2035)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66.基于气象分析的北京城市规划策略及城市环境气候图研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67.天津市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发展战略研究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朝阳区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 68.威海市城市风貌保护规划威海市城乡规划编研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9.泉州古城“双修”中山路(庄府巷—涂门街)综合整治提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五合国际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70.苏州古城12、13号街坊城市设计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1.武汉长江大保护滨江带空间规划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市规划研究院72.北京市园林绿化系统规划(2017年-2035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3.北京市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管理办法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4.杨浦滨江中北段城市设计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75.惠州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古驿道活化利用一体化规划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76.顺德高质量发展暨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总体规划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7.控规阶段城市设计核心管控要素体系研究及其管理应用武汉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展示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78.生态为本、城海和谐—深圳湾污染治理战略研究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79.西安市色彩规划研究及管控导则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美术学院望境创意发展有限公司80.上海国际化大都市郊野地区风貌设计导则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81.成都市天府绿道七河绿带总体规划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82.正定古城复兴实施系列规划设计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83.广州第二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亚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艾奕康环境规划设计(上海)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84.渝中区山城巷及金汤门传统风貌区保护与利用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85.武汉大都市区武鄂临界地区空间协同规划鄂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武汉市规划研究院86.重庆市规划实施评估与城市运行监测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中心、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重庆市勘测院87.济南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88.基于北京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的规划治理改革研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9.北京怀柔新城总体城市设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CPG Consultants Pte Ltd(新加坡)90.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实施规划研究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91.“汉口早晨”—武汉市江岸区六合社区详细规划武汉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92.深圳市城际轨道布局规划(2017-2035年)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93.大西安绿道体系规划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94.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武汉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展示中心 95.厦门市城市设计标准、准则与要素管控体系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96.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交通管理政策智慧研判—广州市城市交通管理政策研究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97.澳门特别行政区滨海生态文化旅游“一带两湾”项目规划设计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98.《武汉市社区微改造规划试点及规划导则制定》武汉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展示中心99.杭州市市域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00.米脂杨家沟革命纪念地整体建设规划研究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101.上海市崇明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102.广州市岭南特色建筑设计指引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广州市设计院、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103.厦门市海绵城市系列规划(厦门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湖里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湖 里区2020年重点片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规划、海沧创新园区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海 沧新城内湖片区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04.广东省域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技术方法和管控机制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105.历史文化名城专项保护规划编制—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风貌区专项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106.济南市中心城总体城市设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07.南澳墟镇改造规划研究—以保护与发展共赢为价值导向的复合式更新探索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08.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格局下的深圳对外综合交通规划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会同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香港中心109.成都东安湖片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10.北京城市副中心防洪防涝规划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11.珠海市参与式社区规划试点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12.重庆市主城两江四岸景观照明规划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13.福州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导则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114.广州国际金融城东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广州亚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15.黄山屯溪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暨综合提升工程规划黄山市规划设计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都师范大学116.丽江古城特色城镇转型提升规划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17.武汉市迎军运会城市综合环境整治规划武汉市规划研究院118.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规划纲要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119.粤港澳大湾区新型门户平台的规划策略:东莞市滨海湾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8- 2035年)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20.宁波市中心城区货运系统规划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21.世博文化公园规划设计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AGENCETER [法国TER (岱禾)景观与城市规划设计事务所]122.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年)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123.武汉市微型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与实践武汉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展示中心124.上海市嘉定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超大城市区级国土 空间规划编制创新与实践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广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125.哈尔滨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126.张家口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规划(2017-2035年)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27.北京与临近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协同发展战略规划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128.珠海市城市设计全过程研究:回顾与重构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珠海市自然资源与规划技术中心、广州城果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城市规划城市勘察测量设计专业(15 项)129.北京轨道交通西郊线工程测量与风险监测综合技术应用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130.基础地理信息共享与服务系统哈尔滨市勘察测绘研究院131.沈阳市地理市情监测沈阳市勘察测绘研究院132. 2017年天津滨海新区空间格局变化监测天津市测绘院133.杭州市地面沉降监测网建立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134.青岛市城乡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平台开发和数据库建设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135.上海市城市设计与建筑管理系统建设上海市测绘院136.广州东部城乡统筹地籍调查与规划辅助服务广州市增城区城乡规划与测绘地理信息研究院137.简阳市1:2000数字线划图生产成都市勘察测绘研究院138.秦岭北麓违建项目专项整治信息平台西安市勘察测绘院139.山地城市高精度步行空间数据库构建关键技术及应用重庆市勘测院。
2019年浙江嘉兴中考体育方案出台

2019年浙江嘉兴中考体育方案出台导读:本文2019年浙江嘉兴中考体育方案出台,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2019年中考体育成绩全部通过现场测试方式评定,分值为30分。
学生平时体育锻炼成绩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运动与健康内容,不再计入中考体育成绩。
考试项目分两大类,第一类(必考项目)为1000米(男)、800米(女),满分12分;第二类(选考项目),自选项目是从篮球运球、足球运球、排球垫球、游泳四个项目中自选一项,满分为9分,抽选项目是从立定跳远、50米跑、掷实心球三个项目中抽选一项,满分也是9分。
体育中考由各学校做好考生自选项目的报名和免考学生的统计工作,上报区教文体局汇总后再上报市教育考试院。
社会考生直接到市教育考试院报名。
由教育部门在首日考试前一周左右进行第二类选考项目中的抽选项目的抽签,每年在抽选的三个项目中随机抽取一项作为市本级初三学生统一考试项目,抽签工作由市教育考试院组织实施。
体育中考由市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集中考试。
游泳项目考试单独安排在集中考试时间段前后双休日举行,各项目的考试规则和标准均已明确。
为鼓励学生进行运动技能锻炼和考试,在现场测试中总分不满18分(现场测试总分的60%)的,以18分计入。
运动技能素质考试安排在嘉兴技师学院(秀水中等专业学校备用)考点的田径场及体育馆进行,游泳考试安排在嘉兴市少体校游泳馆进行。
方案明确,自2019年起,因伤病确实丧失运动能力的学生,经县级及以上医院出具医疗诊断证明,可申请免予考试,体育与健康科目成绩以考试总分的60%(即18分)计入。
对持有残疾证的学生,可凭证申请免予考试,体育与健康测试成绩以市本级考生总平均分计入。
对因伤病只能参加个别类别考试的考生,必须申请全部免考。
对于在各类体育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不再给予免考。
因伤病不能如期参加运动技能素质考试的学生,由县级以上医院出具医疗诊断证明,所在学校审查,报区教文体局审核后,在该校体育现场测试前汇总并报市教育考试院核准,可申请缓考并给予一次补考。
嘉兴南湖国际广场工程项目(政务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儿活动中心、规划展示馆、科技馆、公共配套)

总体布局 布局比选
政务中心
城市 规划 展示 馆
妇女 儿童 活动 中心
青少 年活 动中 心
科技馆
南北并列式:政务中心位于北侧,其 他三部分功能合并不至于靠科技馆一 侧。此方式虽然文化建筑聚集,但是 对东侧公园呼应较弱,而且政务中心 山墙面朝向主街,缺少形象展示面。
政务 中心
城市规划 展示馆
妇女儿童 活动中心
基地分析 周边环境
南湖革命纪念馆 市民广场
体育中心 会展中心 嘉兴市大剧院 府南公园
南北文化轴
南湖公园 嘉兴市档案馆
嘉兴市图书馆 嘉兴市博物馆
中央公园
嘉兴市植物园
4km
基地周边文化建筑布局十分丰富,东侧沿河一带分别分布着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等一些列的文化建筑,随着科技馆、青少年活动 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家建立,沿河将形成一系列的文化建筑组团。此外,基地西侧和北侧分别布置着体育中心、会展中心、嘉 兴市大剧院等建筑,结合新建的两馆三中心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基地周边的城市公共空间也多有分布,北侧南湖公园、东侧市民广 场和府南公园,南侧植物园以及西侧的中央公园共同营造了丰富的城市开放空间。
总体布局 方案比选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方案四
图例说明
政务中心 城市规划展示馆 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青少年活动中心 科技馆
方案五
优点:各个功能体块分开布置,形成较好的内部广 场,同时各体块之间的空间与水形成很好的 呼应。各个建筑都能具有较好的建筑形象, 辨识度较高。
设计理念
一艘合力向前的 南湖绿舟
嘉兴地处江南水乡,嘉兴人民秀 慧工巧、进取求新,秉礼勤劳
基地分析 周边环境
场地东南角存在一个三层高的变 压站,且无法拆除,隔断了南侧 地块与睡眠之间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据; (4)加强城市设计实施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5)开展局部城市设计研究,将设计成果进一步细化; (6)现有城市设计成果的动态调整。
以需求为导向,提出目标,制定一系列政策指引
重点在于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分地区、分系统、分专题开展研究
2、1、4 节点及节点系统设计框架
节点的城市设计控制以城市的总体目标和整体格 局为指导,通过城市的总体目标和整体格局指引, 有重点地确定城市设计的控制节点和节点系统, 并进行设计指引,以保证节点设计的系统性、整 体性和针对性。
3、历史演进
3、1 嘉兴现状概况 3、2 嘉兴城市发展的历史线索
•演变的基本线索
嘉兴历史的几个关键点 —— 筑子城 —— 运河开凿及外城建设 —— 成为首都外重要城市 —— 开埠及近代化 —— 改革开放
3、3 形成嘉兴城市风貌的几个基本要素 (1)城市的遗憾:没有山丘 (2)放射状河流 (3)南湖与西南湖 (4)市河 (5)街巷与建筑 (6)嘉禾八景 (7)嘉兴现存的主要历史遗迹
容积率控制
高容积率(2.5以上)、较高容积率(2.0~2.5)、 中容积率(1.8左右,1.5~2.0)、较低容积率(0.5~
1.5)、低容积率(0.5以下,主要为绿地)。
建筑密度控制
高密度(35%以上)、中密度(25%~35%)、中低密度 (10%~25%)、低密度(10%以下,主要为绿地)
1、3 城市设计总图的概念设定
关于城市设计总图的学术称谓,国内规划界尚不 统一,有的称之为城市总体设计,有的称之为总 体城市设计、宏观城市设计,也有从设计内容出 发,将其称之为城市风貌规划等等。本规划从嘉 兴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概念的合理性,将其定 义为城市设计总图。
嘉兴城市设计总图的设计目的是为嘉兴提供一个 建立高素质、符合历史形成的城市空间格局和可 持续发展原则的城市空间环境的城市设计总体框 架,在规划设计和研究中,充分考虑城市文化、 城市景观和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4、3 节点要素
4、3、1 交通及道路 4、3、2 绿化、水系 4、3、3 建筑
4、4 现状总体认识
4、4、1 城市特色
“活力嘉兴”——塑造亲切宜人的“市民之城” “人文嘉兴”——建设赋予吸引力的“文化之城” (革命文化、名人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
“和谐嘉兴”——强化城市放射道路的交通连接 功能,延续城市沿水、沿路发展的原有特色,实 现水与路的和谐。
2、工作框架研究
2、1 工作框架的案例对比
2、1、1 整体框架结构 1971年旧金山城市设计总图 香港2003年城市设计指引 2000年嘉兴中心城中观城市设计 2001年温州整体城市设计 2000年唐山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
旧 金 山
香 港
嘉兴
温州
总结这些案例可以发现,城市设计总图的主 要任务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政府建设发展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需要有 效、深入的管理控制依据
1、2 研究范围
地域空间层次包括:区域、城市、城市片区、广 场节点等几个方面。
设计内容包括:城市整体形态,城市空间格局及 特色,城市景观风貌,城市片区空间组织,城市 绿化水系、街道广场的空间形式等。
专业领域包括:城市保护、城市文化规划、城市 规划、建筑学、景观设计等多种学科。
城市设计应该考虑到自然、经济发展、文化与制度 演变的作用;城市设计需要体现景观延续与文化延 续的平衡与冲突。
4、现状分析
4、1 城市格局特点 4、1、1 城市特点
六千多年的城市文明史 “淡远清丽”的城市格调 复杂开放、古今融合、多元并蓄的城市文化
4、1、2 城市格局
“城湖一体”的格局特点 基于河湖水系的区域联系 环形+放射的水网系统与因循水网的城市建设模式
5、3 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和特点 5、3、1 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
区域层面: 自然环境格局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城市层面:城市空间格局与城市形象、特色
•片区层面:建筑物及其组群与开敞空 间
•节点层面:使用者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5、4 城市设计考虑因素核对表
5、5 主要城市设计课题的导则 5、5、1 区域 市域城市与自然空间格局的控制
绿化
建筑 (1)历史建筑 (2)非历史性建筑 (3)历史建筑与周边建筑之间的关系
道路
步行街道 普通街道
快速路 快速路
沿河景观路 郊区道路
步行街道
景观街道
普通道路
重要城市轴线的节点构想
6、城市设计总图的实施建议
(1)协调城市设计总图与其他城市空间规划的关系; (2)设计成果转化为指导城市各类空间规划和设计的设
节点的城市设计控制以城市的总体目标和整体格 局为指导,通过城市的总体目标和整体格局指引, 有重点地确定城市设计的控制节点和节点系统, 并进行设计指引,以保证节点设计的系统性、整 体性和针对性。
2、2 嘉兴城市设计总图的工作框架 背景研究 城市总体空间格局 大尺度要素 节点设计
联系; f、尽可能加强旧城区与南湖的联系。
2)南湖新区中心地区 a、新区中心体现现代特色,在建筑体量、风格等方面可与旧城
区有所区别; b、少量高层及标志性建筑物的选址限于少数地标位置; c、保持良好的绿化环境; d、包涵一定的文化内涵,延续嘉兴城市历史文化。
5、5、3 市郊 (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城市边缘地带) 市区边缘与自然景观 城郊公园 湿地
建筑高度及城市轮廓线控制
建筑体量控制
建筑色彩控制
开放空间体系的控制
视觉走廊的控制
城市夜景照明的控制
文化遗产保护对塑造城市形态的要求
城市设计重点控制地区
1)旧城区及南湖地区 a、保护旧城建成环境和南湖周边自然环境; b、旧城区的新建建筑尽量与原有老建筑风格、体量保持一致; c、在旧城局部地区增加开敞空间,为市民活动提供场所; d、保护沿环城河的开放空间和南湖地区开放空间不受破坏; e、尽量减少南湖周边地区的建设,保证多个方向与南湖的视觉
城郊村镇环境
5、5、4 建成区调整改造 居住区 (1)旧城住宅区(2)旧城外围住宅区 (3)历史保护协调区居住街区
工业区
5、5、5 新开发地区开发完善 •住宅用地
工业用地
5、5、6 城市核心区保护、调整与发展 旧中心
5、5、7 重要节点的控制 水体
“特色嘉兴”——凸现“运河水城”特色,总体 格局上重点发展由京杭运河、南湖、苏州塘、穆 湖溪共同组成的“人”字形城市水网景观结构。
“宜人嘉兴”——塑造清晰宜人的城市形态格局。
4、4、2 城市片区与大尺度要素 居住区 工业区 中心商贸区 乡村地区 传统历史文化保护区
4、4、3 重要节点的组织
壕股塔 三塔
天主教堂
3、4 嘉兴历史风貌的构成特点
3、5 嘉兴城市风貌历史研究对嘉兴城市设计 的启示
需要把握历史上一直延续的大的自然要素。
需要把握历史风貌演变中“精致、轻巧、素雅、淡 泊、亲水、灵动”的精髓而不是简单恢复历史遗迹。
体现嘉兴文化和城市风貌的多样性特征。
必须有利于城市发展和提高市民生活水平,必须植 根于功能需求。
4、1、3 现存问题
城市的历史痕迹和传统风貌保留不多,且分布较为 分散。
新增的城市环路改变了城市原有道路格局,“放射 形”的城市发展模式逐渐被密集发展的“摊大饼” 模式所取代。
城湖格局的削弱。
城市各类功能用地混杂布置,景观层次不够清晰。
4、2 城市片区与大尺度要素
4、2、1 居住区 4、2、2 工业区 4、2、3 乡村地区 4、2、4 中心区 4、2、5 传统历史文化保护区
分析城市现状特点以及城市风貌、环境建设的问 题所在,提炼城市特色,强化体现城市空间格局 的各种要素;
对构成城市三维空间环境的实体、虚体等空间系 统进行整合梳理,并进一步加强各系统之间的联 系;
对下一层次的设计提出整体构想和遵循原则。
2、1、3 城市片区框架结构研究
在城市片区层次上的关注点主要有:大尺度的 景观要素,包括河湖系统、城市景观绿化系统、高 层建筑区、城市公共建筑群等,主要功能区,包括 居住区、工业区、商业中心区等、步行街区等,以 及主要的景观系统,包括视觉走廊及眺望系统、城 市雕塑与标志系统、城市夜景等。
规划内容从区域与城市、城市片区、城市 节点三个层面上展开
确定城市的形象特色,研究适宜的城市形 态和总体格局
研究城市三维空间,在空间组成的层面上 确定不同尺度城市空间的设计准则
依据规划设想制定控制性的城市设计导则
2、1、2 区域与城市层面框架结构研究
在区域范围内分析确定城市的建设发展模式,保 护生态格局,明晰城市发展形态;
5、5、2 市区
城市整体格局的控制 “一河枕八水,双带连古城,三心拥南湖,主轴系南北”
(1)一河枕八水:环城河+八条放射水网——运河体系; (2)双带连古城:运河历史文化风貌带+南湖新区新嘉兴
特色带+旧城; (3)三心拥南湖:旧城+南湖新区中心+政府文化中心—
—城湖一体; (4)主轴系南北:穆河溪、瓶山、子城、南湖、塔。
嘉兴城市设计总图
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
1、项目概述
1、1 项目背景
已编制完成的城市规划体系需要在不同层次规划 方案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补充完善
城市快速发展造成的各种问题亟需从整体上对城 市建设加以引导
社会发展带来需求的多方变化,这些变化对城市 空间建设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嘉兴需要建立一个较 长时间内能够适应城市变化的城市设计指导框架。
5、城市设计导则
5、1 总则 5、1、1 城市设计基本原则 5、1、2 城市设计依据 5、1、3 规划适用范围 嘉兴市域 嘉兴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