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单元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 鲁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 鲁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鲁教版必修3【考试内容与要求】考点: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重点与难点】比较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考点梳理与拓展】发展阶段特点人地关系主要问题初期阶段区域内城镇______;空间结构比较_______ 协调________成长阶段资源开发规模__________;城市和工业迅速向外______;区域内部的_______________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____到____的发展;产业由____走向_______。

呈现明显的不协调资源面临_____;发展空间受到________;环境污染_______。

转型阶段区域原有的_________________,经济增长_______甚至_______,产品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区域经济整体呈现_________状态。

人地矛盾尖锐出现________、________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再生阶段“对症下药”,促使区域经济复苏。

由紧张走向协调。

措施: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____;治理_____;改善地区投资环境2、案例分析:以美国匹兹堡为例【经典例题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图1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阶段一、二期间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的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________ (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整治,主要表现是:工业结构的调整:____ _______________;工业布局的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建设:_______________。

鲁教版地理 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鲁教版地理 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课时计划:2 课时主备教师:郑福勇一、内容及其解析本节课内容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指的是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是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区域发展的尖端包括: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

本节内容的核心是把握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变化对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理解它关键就是要明确区域发展是有阶段性的,要知道区域发展阶段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分析不同时期区域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人类活动特点以及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的解决措施。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区域,学过区域的差异,本节课的内容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本节内容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是学习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基础与铺垫,与《人地思想关系的演变》有承上启下的联系。

教学的重点是区域发展4个阶段的识记和理解,尤其是再生阶段。

解决重点的关键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好情景与问题,以具体的例子来进行对区域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分析,让学生把握其各阶段特点、问题、措施。

二、目标及其解析(一)目标定位1.说明区域发展的阶段性;2.掌握某一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人类产生的影响;3.通过案例,关注区域发展的阶段,探索区域新的增长点;4.明确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好人地关系。

(二)目标解析1.说明区域发展的阶段性,就是以美国五大湖工业为例来说明区域大发展的四个阶段;2.掌握某一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人类产生的影响,就是学会分析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对某一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人类产生的影响;3.通过案例,关注区域发展的阶段,探索区域新的增长点,就是要能够通过对“匹兹堡”不同阶段特征的分析,提示人们在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方案时,应关注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探索区域新的增长点;4.明确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好人地关系,就是要求要通过分析区域发展不同阶段的人地关系来达到。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鲁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鲁教版必修3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

2.通过实例分析,说出区域发展的各个阶段,认识区域发展的自身规律。

3.分析“匹兹堡的发展过程”案例,比较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4.独立查阅材料,分析一个区域的发展阶段,并说明各个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一、初期阶段和成长阶段(一)初期阶段1.特点:区域内往往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2.人地关系⎩⎪⎨⎪⎧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二)成长阶段 1.特点2.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3.主要问题⎩⎪⎨⎪⎧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环境污染加重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匹兹堡最初只是个印第安人的小村镇,18世纪中叶,人们在该地发现了大型富铁矿和煤矿,钢铁工业随之兴起。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匹兹堡成为美国经济最繁荣的城市之一,被称为美国的“钢都”。

材料二 五大湖附近的工业分布图。

(1)五大湖南部沿岸地区是美国最大的工业区,其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2)图示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与初期阶段相比,在生产结构和空间结构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区域内的人地关系怎样?为什么?答案(1)煤炭资源丰富;有五大湖和运河的廉价、便利的水运条件;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作用;欧洲殖民者的最早落脚点,开发较早,工业基础好。

(2)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域的成长阶段,产业结构趋于复杂化,出现了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空间结构也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

这一阶段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因为五大湖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种自然资源被大量开采,导致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也受到制约,需要从区外输入大量资源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在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大量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故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册-1.3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教案设计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册-1.3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教案设计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动导入,明确区域与的学一时的对比,初步认发展变化的,主哪过导入新课:我们前面学过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和整体性特征。

差异性特征要求我们要因地制宜的对区域进行开发利用,整体性特征指导我们要合理、适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那么,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我们是怎么发展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学习新课!(一)认知推导思考:请欣赏美国城市匹兹堡不同时期的城市景观图,结合自己的认知,按照发展时间的早晚顺序排序,并简述理由!参考答案:C→B→A.经济越来越发达,城市越来越繁荣。

思维延伸:城市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了直观地经济发展变化外,你认为在其它方面还会有哪些变化呢?参考答案: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空间结构复杂(建筑和交通由地表向地上、地下发展),产业部门数量和种类增多,产业中心向外扩展,社会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总结过度:通过上述思考我们不难发现:在人类活动的推动下,区想忆,域域整系己考的在哪些方面师思路,B度,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向。

指导学生关于本节课内容的思考方向。

指导学生完成探究题目,体会区域发展与人类活动的联系。

给出参考答案,肯定学生的探究成果,指出学生不足之处。

域是发展变化的。

然而,区域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在区域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又会遇到哪些问题,人类又是通过什么措施度过难关的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究学习的内容!(板书)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二)探究提示1.“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1)是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是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2.区域发展是一个综合过程。

从时间上看,呈阶段式递进,一般分为四个阶段;从空间上看,有一个由点(个别经济点或个别城镇)到线(工业带、城市群)再到面的发展过程。

探究区域发展变化过程:如果你生活在下图所示的区域,该区域比较落后,人口分布较少,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该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资源。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3

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一、初期阶段1.特点区域内往往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2.人地关系(1)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微弱。

(2)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二、成长阶段1.特点(1)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

(2)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

(3)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

(4)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

2.人地关系明显的不协调。

3.主要问题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环境污染加重。

[温馨提示]运用框图分析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三、转型阶段1.特点(1)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

(2)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3)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

(4)区域经济整体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2.人地关系人地矛盾加剧。

3.主要问题出现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4.发展需求调整区域产业,寻求新的发展。

四、再生阶段1.特点“对症下药”,以促使区域经济复苏。

2.措施(1)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

(2)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

3.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

[温馨提示]判断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应根据区域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教材P19活动]美国20世纪70~80年代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五大湖沿岸地带向广大的西部和南部迁移。

其主要原因是五大湖地区工业发展使该区环境污染加重、工业用地用水紧张、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社会秩序等问题日益突出,而广大的西部、南部地区工业发展集中程度较低,环境污染很少,阳光热量充足,环境优美,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吸引大批移民迁入。

[教材P20~22活动]1.大庆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再生阶段。

初期阶段:从大庆第一口井喷油到1976年之前,大庆原油产量跃上5 000万吨,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石油生产基地,这一阶段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成长阶段:1976年到2002年,大庆原油产量稳定在5 000万吨,石油工业迅速发展,大庆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油城”,随着石油资源的大量开采,人类对当地环境的破坏不断加剧,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册-1.3 区域发展阶段和人类活动-学案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册-1.3 区域发展阶段和人类活动-学案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

2.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发展具有自身规律,并能说出区域发展的各个阶段。

3.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1.通过实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

2.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发展具有自身规律,并能说出区域发展的各个阶段。

【学时安排】2学时【第一学时】【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一)初期阶段1.在区域开发的初期,_____________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微弱,区域内部人地关系_____________。

2.这个阶段,区域内往往城镇_____________,空间结构_____________。

打开知识窗——“钢都”匹兹堡的开发。

(二)成长阶段1.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开发的规模_____________,城市和工业区迅速_____________,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_____________,呈现_____________的发展局面,产业由_____________走向_____________。

2.这一阶段,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_____________。

讨论:区域处于成长阶段发展必然会出现哪些主要问题?打开知识窗——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的形成。

【达标检测】1.有关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多B.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大C.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复杂D.区域内人地关系基本协调2.关于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日趋复杂,产业由扩散走向集聚B.区域内部人地关系仍然基本协调C.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有些区域形成城市群或工业带D.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3.下列工业区中,工业的发展建立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的是()A.德国的慕尼黑B.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C.“硅谷”高技术工业区D.美国东北部地区4.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美国人口大量从“冷冻地带”迁向“阳光地带”的原因是()①“冷冻地带”的工业衰退,失业率升高②“阳光地带”建立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③“阳光地带”发展了旅游业④“阳光地带”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少⑤“阳光地带”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5.为促进区域经济复苏,匹兹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A.从重工业向高科技产业方向发展B.由钢铁工业向汽车工业方向发展C.由资源密集型工业向劳动密集型工业方向发展D.进一步突出钢铁工业的主导地位【第二学时】【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一)转型阶段1.成长阶段后期,随着_____________枯竭、_____________污染加重、_____________上涨,以及_____________价格提高等,区域内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_____________,产品_________下降,效益降低。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教案 鲁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教案 鲁教版必修3

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课标导航]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区域发展的四个基本阶段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理环境的热情。

2、提高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区域发展4个阶段的识记和理解,尤其是再生阶段。

教学难点:再生阶段的理解和运用课时安排:1课时[导入新课]区域在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

区域的发展往往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基础,随着资源开发的规模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得到发展,人地关系也由简单到复杂,从协调走向紧张。

资源枯竭、用地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接踵而来,影响到区域的进一步发展。

问题:在区域资源、环境利用上有哪些阶段?在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环境与人类活动面临怎样的问题?区域发展有规律可循吗?[讲授新课]区域由开发初期走向成熟,区域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其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地理要素的影响,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在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下,区域地理环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相应的影响。

我们可以根据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特点,将区域发展分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这样四个阶段。

下面以美国五大湖工业区发展为例,来分析区域发展的几个阶段:首先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四个知识窗部分,通过对匹兹堡在不同阶段特点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在不同区域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下,人类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如在资源枯竭的情况下,人类能够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能力,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培植阳光产业,通过治理污染改善当地环境。

一、初期阶段在区域开发初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微弱,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高中地理 1.3《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3 鲁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1.3《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3 鲁教版必修3

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能够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分析区域发展具有的自身规律,并能说出区域发展的各个阶段。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比较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能够独立查阅资料,分析一个区域的发展阶段,说明各个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区域发展阶段的学习,充分理解我国有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西部大开发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2.通过区域发展阶段的学习,能够分析本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本区域经济的发展献技献策,促进区域的发展。

【重点难点】区域发展阶段及其比较【基础梳理】一、初期阶段1.特点:区域内城镇数目,空间结构比较。

2.人地关系: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

二、成长阶段1.特点: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城市和工业区迅速扩展,区域内部产业和空间结构渐趋,呈现由到的发展局面,产业由走向。

2.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

3.主要问题:资源面临,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环境污染,环境受到明显破坏。

三、转型阶段1.特点:区域原有优势逐渐,经济增长缓慢甚至,产品市场竞争力,效益降低。

区域经济整体呈现、状态。

2.人地关系:人地关系矛盾进一步。

3.主要问题:出现高、人口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4.发展要求:调整区域,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四、再生阶段1.特点:“对症下药”,采取措施,使区域产生新的增长活力,促使区域经济。

2.发展措施:一是改变区域的,如运用新技术,改造部门;减少无增长潜力的产业部门,大力发展增长潜力大的部门;发展产业等。

二是大力治理,改善地区环境。

3.人地关系:逐渐由走向。

【要点突破】1.美国五大湖工业区发展条件及工业分布(1)五大湖周围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美国五大湖周围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煤炭资源的铁矿资源。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阿巴拉契亚山脉西侧,匹兹堡就位于煤田的中心地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导学案
【学习目标】
运用案例,说明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的不同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应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难点】
区域发展四个阶段的识记和理解,尤其是再生阶段。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标出疑点。


一、初期阶段
1.阶段特点:区域内往往城镇,空间结构比较。

2.人地关系: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小,人类对影响也比较微弱,区域内部人地关系。

二、成长阶段
1.阶段特点: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城市和工业区迅速扩展,区域内部产业和空间结构渐趋,呈现由到的发展局面,产业由走向。

2.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

三、转型阶段
1.阶段特点:成长阶段后期,随着、、,以及劳动力价格提高等,区域原有优势逐渐,经济增长缓慢甚至,产品市场竞争力,效益降低。

区域经济整体呈现、状态。

2.人地关系:人地关系矛盾进一步。

3.主要问题:出现高、人口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四、再生阶段
1.阶段特点:“对症下药”,采取措施,促使区域经济。

2.发展措施:一是改变区域的,如运用新技术,改造部门;减少无增长潜力的产业部门,大力发展增长潜力大的部门;发展产业等。

二是大力治理,改善地区环境。

3.人地关系:逐渐由走向。

【课堂探究】(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做好讨论记录,给出结论,推出代表做出展示)
第一组阅读教材P17 知识窗“钢都匹兹堡的开发”和“美国五大湖区矿产资源与钢铁工业分布”图,思考:
①以时间为线索,梳理匹兹堡的历史。

②“钢都”匹兹堡兴起的条件。

③匹兹堡开发初期的人地关系?
第1页/共3页
页/共3页 ④ 区域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有何特点?
第二组 阅读教材P18 知识窗“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的形成”和“美国五大湖区工业分布”图,思考:
①在此阶段中,五大湖地区发生了哪些变化? ②区域发展成长阶段面临那些问题,人地关系如何? ③区域在发展的成长阶段有何特点。

第三组 阅读教材P19 知识窗“匹兹堡的困惑”,思考: ①匹兹堡面临那些“困惑”?
②匹兹堡在转型阶段人地关系如何? ③五大湖人口外迁的原因。

④区域在发展的转型阶段有何特点。

第四组 阅读教材P20知识窗“知识城匹兹堡”,思考: ①五大湖工业区得以再生的过程中,它采取了哪些措施? ②在采取了这些措施之后,本区发展的特点又是什么呢? ③区域在发展的再生阶段有何特点。

P20 (1)大庆市的区域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 (2)对大庆的“二次创业”,你有什么设想和建议?
(3)大庆区域发展的历程对我国其他资源城市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课后练习】
1、区域发展先后经历了( ) A .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 B .初期、成长、转型、再生四个阶段 C .初期、转型、成长、再生四个阶段
D .初期、转型、再生、成长四个阶段
2、有关区域发展初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多 B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较大
C .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复杂
D .区域内人地关系基本协

3、关于区域发展成长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产业结构日趋复杂,产业由扩散走向集聚 B .区域内部人地关系仍然基本协调
C .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
D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 4、为促进区域经济复苏,匹兹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该是( )
初期阶段:
成长阶段:
A.从重工业向高科技产业方向发展
B.由钢铁工业向汽车工业方向发展
C.由资源密集型工业向劳动密集型工业方向发展
D.进一步突出钢铁工业的主导地位
5、面对传统工业区的衰退,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加大原有主导工业的投资力度
B.对传统工业实行政策保护
C.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6、属于知识密集、环境优美的新型工业区是()
A.美国东北部地区B.意大利塔兰托
C.美国“硅谷”D.中国山西能源基地
7、人地关系不协调出现的区域发展阶段是()
A.初期阶段B.再生阶段C.成长阶段D.转型阶段
《敕勒川》中对内蒙古草原的描述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据此回答8-9题。

8.说明当时内蒙古草原处于发展的()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C.转型阶段D.再生阶段
9.当时该地的人地关系是()
A.基本协调B.开始明显不协调C.污染严重D.生态破坏严重
第3页/共3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