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分表检定仪标准装置建标技术报告

合集下载

千分尺检定报告

千分尺检定报告

千分尺检定报告摘要本文介绍了千分尺检定报告的编写步骤。

千分尺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精密测量的工具,准确度的检定对于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准备工作、检定步骤和报告编写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准备工作在开始进行千分尺的检定之前,需要准备一些基本工具和设备。

这些工具包括:•校准块:用于校准千分尺的零点和量程;•清洁剂和软布:用于清洁千分尺表面;•精密测量工具:如千分尺校准工具、镜片等;•记录表格:用于记录检定结果。

2. 检定步骤千分尺的检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准备工作首先,将千分尺和校准块放置在平整的工作台上。

确保千分尺表面干净无尘。

步骤2:校准零点使用校准块,将千分尺的游标移动到校准零点位置。

校准零点是千分尺的基准位置,确保测量准确度。

步骤3:校准量程使用校准块,将千分尺的游标移动到校准量程位置。

校准量程是千分尺能够测量的最大范围。

步骤4:检定准确度使用精密测量工具,如千分尺校准工具和镜片,对千分尺进行准确度的检定。

通过对比千分尺的测量结果和精密测量工具的读数,判断千分尺的准确度是否达标。

步骤5:记录检定结果将检定结果记录在预先准备的记录表格中。

包括千分尺的零点和量程校准结果,并标注准确度检定的结果。

3. 报告编写完成千分尺的检定后,需要编写检定报告。

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检定日期和地点;•千分尺型号和序列号;•检定所使用的校准块和精密测量工具;•零点和量程校准结果;•准确度检定结果。

报告应以清晰简洁的语言描述检定过程和结果,确保读者能够理解。

同时,报告应具备可追溯性,包括检定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的准确度证明等信息。

结论千分尺的准确度检定对于保证精密测量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按照准备工作、检定步骤和报告编写的步骤,可以确保千分尺的准确度得到正确评估,并生成一份完整的检定报告。

这些报告对于日后对千分尺的使用和维护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指示表类检定装置技术报告

指示表类检定装置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检定指示量具标准器组
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填写日期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3)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3)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4)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5)
五、环境条件 (5)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6)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7)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8)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9)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11)
十一、结论 (12)
十二、附加说明 (12)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选一支(0-3)mm的百分表,编号为***,分度值为0.01mm,受检点为2mm,在相同条件下反复测量10次,结果如下:单位:μm
序号测得误差x iνi=x i-xνi2
1 -1 0.5 0.25
2 -2 -0.5 0.25
3 -2 -0.5 0.25
4 -2 -0.
5 0.25
5 -1 0.5 0.25
6 -1 0.5 0.25
7 -1 0.5 0.25
8 -2 -0.5 0.25
9 -2 -0.5 0.25
10 -1 0.5 0.25
x -1.5
S= 0.5
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为s=0.5μm。

2013年改后的检定测微量具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千分尺)

2013年改后的检定测微量具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千分尺)

3, 3 =0.173℃,经验证,估计 25%的不可信度,其自由度:
v6=1/[2×(25%)2] =8
四、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检定测量范围不超过 100mm 千分尺时,规程要求温度允许偏差 t = 5℃;大于 100mm 时,要求 t = 4℃;线膨胀系数取 a 11.5106℃1。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千分尺估读误差为:△max =1 故有:u (x)2=1/
um ,认为误差分布服从三角分布,k = 6 ,
6 时,=0.41 um ;
估计 25%的不可信度,其自由度为: (x)2 =1/[2×(25%) ] = 8 以上两项合成不确定度为, u12 自由度
10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当 L=25mm 时,Δ t=±5℃, 则: L=25mm= 0.025 106 m
2 2 2 uc u12 u 34 ( L t )2 u 2 (x)5 ( L a)2 u 2 (x)6
(0.465 m)2 (0.10 m)2 (0.025 106 m 5℃ 0.816 106 ℃1 )2
7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选一块性能比较稳定,1 级,(0~25)mm 千分尺,取 21.5mm 点,在一定的 时间间隔内,进行一组测量,测量四次,取每次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每次重复测量 10 次,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测量结果。如下表: 日期 次数
10 年 04 月
21.501 21.501 21.502 21.502 21.501 21.501 21.501 21.501 21.501 21.502 21.501
13
v
2
u2 (x)1 u2 (x)1 0.222 0.412 0.465um

检定测微量具标准器组技术报告

检定测微量具标准器组技术报告

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检定测微量具标准器组建立计量标准单位名称(章)
计量标准负责人
参加建立计量标准人员
筹建起止日期
目录
一、概述…………………………………………………………………………()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三、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五、环境条件……………………………………………………………………()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七、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九、计量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十、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十一、结论…………………………………………………………………………()十二、附加说明……………………………………………………………………()。

千分尺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千分尺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千分尺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名称检定测微量具标准器组计量标准负责人建标单位名称(公章)填写日期年月日目录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 1 ) ( 1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 2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 3 )五、环境条件------------------------------------------------------------------------------------------ ( 3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 4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 5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 6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7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 8 ) 十一、结论---------------------------------------------------------------------------------------------- ( 9 ) 十二、附加说明----------------------------------------------------------------------------------------- ( 9 )代入贝塞尔公式 S=12)(101--∑=n X Xi i =96.1=μm 该装置的重复性未μm 3S==μm(25-50)mm 的1级千分尺的MPE :4μm ,因3s<4μm,该标准装置重复性验证为合格。

千分表外校评估报告

千分表外校评估报告
千分表外校准评估报告 8.31 L.f
1
千分表使用概况:
厦门厂:8台 安徽厂:54台 天津厂:12台 合计:83台 校准费用:厦门:40RMB 费用合计:
厦门:40*8=320RMB 安徽:40*54=2160RMB 天津:80*12=960RMB
安徽:40RMB
天津:80RMB
总合计:3440RMB/年
北京德上
DS10QH+超高精度 DS10QL+高精度
49200 34200
RMB:300/ 年
深圳中图
SJ3100-10B精度适中
35000
RMB:300/ 年
工作环境:相对温度(20±5)℃ ,相对湿度(50-70)%RH
7
千分表检定仪:图片
深圳中图 (需连接PC)
北京德上 (需连接PC)
8
谢谢!
9
参考:JJG 34-2008 国家检定规程
3
数据处理 (示例:
受检点mm
量程mm 0 0.02 0.04 0.06 0.08 0.10 0.12 0.14 0.16 0.18 0.20
误差um
0-0.2 0.2-0.4 0.4-0.6 0.6-0.8 0 1 0 0 0 1 0 0 1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1 1 1 0 0 0
6
千分表检定仪:
供应商 型号
购置费用:
购置费用
说明
10mm/0.1um 连接PC半自动量测 任意1mm≤0.5µm, 任意2mm≤0.8µm, 全量程≤1.2µm 回程≤0.3µm,
10mm/0.1um 连接PC全自动量测 任意1mm≤0.8µm, 任意2mm≤1.2µm, 全量程≤1.5µm

指示表检定仪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指示表检定仪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检定指示量具标准器组计量标准负责人孙伟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XX市计量测试所
填写日期2015年09月01日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五、环境条件‥‥‥‥‥‥‥‥‥‥‥‥‥‥‥‥‥‥‥‥‥‥‥‥()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十一、结论‥‥‥‥‥‥‥‥‥‥‥‥‥‥‥‥‥‥‥‥‥‥‥‥‥()十二、附加说明‥‥‥‥‥‥‥‥‥‥‥‥‥‥‥‥‥‥‥‥‥‥‥()。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经纬仪检定装置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经纬仪检定装置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经纬仪检定装置计量标准名称经纬仪检定装置建立计量标准单位计量标准负责人筹建起止日期说明1、申请建立计量标准应填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考核合格后由申请单位存档。

2、《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由计量标准负责人填写。

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用计算机打印或墨水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目录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1)二、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2)三、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3)四、环境条件 (3)五、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4)六、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5)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6)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7)九、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12)十、结论 (13)十一、附加说明 (13)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按JJG414-1994《经纬仪检定规程》,本套计量标准主要用于检定新制造、修理后及使用中的J2级、J6级及J30级的经纬仪。

以检定J2级经纬仪一测回水平方向标准偏差为例,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叙述如下: 沿经纬仪水平方向的圆周上,安置4~6个平行光管作为照准目标,用全圆方向观测法进行检定。

平行光管的布局应呈随机状态,夹角的角值为度、分、秒值分布。

J2级经纬仪需观测6个测回。

将经纬仪安置在检定台上,精确整平,整置水平度盘于零度起始位置。

照准部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后,以正镜位置照准目标1。

测微器两次读数,并取平均值L 1。

依次照准目标2,3,…,n ,分别读数,并取平均值L i 。

最后照准起始目标1,回零读数,取起始零位与回零读数的平均值为起始方向值。

将经纬仪望远镜翻转180︒,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分别照准目标1,n ,…,3,2,1,分别读数,并取平均值R i 。

上述作为一个测回,求出一测回观测结果。

整置水平度盘分别为30︒11',60︒22',90︒33',120︒44',150︒55'作为起始位置,重复第一测回的观测,依次求出第二至第六测回观测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0.6 0.8 0.8 0.7 0.8 =0.74μ m 5
(X
S=±
i 1
n
i
X )2
=±0.28μ m
n 1
七、计量标准总不确定度的验证
房地产 E 网-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
选定一分度值为 0.001mm 测量范围 0-1mm 千分表,编号为 316 送上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检得一组数据,检定结果合格,其测量值列表如下: 千分表受检部位 任意 0.2 任意 1 上级检定结果 1.8 3.8 本装置检定结果 2.3 3.3 结果差值 0.5 0.5
四、实验室环境条件
环 温 湿 境 参 数 度 度 要 求 实 测 结 果 22℃ 结 论
20±10℃
符 合
五、计量标准的误差分析及总不确定度
房地产 E 网-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
1、 误差分析 1)标准器本身误差 2)估读误差 3)测量杆平面度误差 2、 千分表检定仪总不确定度: δ 总=± 标 估 平
比对结果最大差值为 0.5μ m 符合 (千分表示值允许误差范围) 两组数据之差未超过总不确 定度的二分之一,此装置的总不确定度得到验证。
八、结论
房地产 E 网-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
该检定千分表标准装置总不确定度<1.1μ m 装置的重复性<0.03μ m 符合千分表检定规程要 求, 可以开展下列计量器具检定工作: 0-1mm 分度值 0.001mm 千分表; 0-1mm 分度值 0.002mm 杠杆千分表;10-400mm 分度值 0.0001mm 内径千分表。


房地产 E 网-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
计量标准在计量检定系统中起着传递量值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将各项计量基准复现的单 位量值传递到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等使用第一线的纽带,是实现量值统一的基础。因此为了 保证量值准确可靠必须建立计量标准。
二、选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计 准 量 器 标
千分表检定仪 1μ m/1mm 名 称 型号规格 编 号 准确度等级 检定证书号
房地产 E 网-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
工 具 显 微 镜 测 力 仪 13 1级
外 径 千 分 尺
配 套 设 备
三、检定方法及原理
房地产 E 网-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
九、附录
1、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2、计量器具检定合格证书 3、说明书 4、操作规范
2 2 2
2 =± 0.0008 0.00022 0.00062
=±0.001μ m
六、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
房地产 E 网-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
对一只 0-1mm 千分表任意 0.2 毫米进行重复测量,其误差数据如下: (1)0.6μ m (2)0.8μ m (3)0.8μ m (4)0.7μ m (5)0.8μ m
检定千分表标准装置采用直接测量法, 即 把千分表装夹到千分表检定仪上, 按正反方向 50 个分度检定,检出千分表示值误差。 三等量块 0.5~100mm U=(0.1+1L) μ m
比较测量
千分表检定仪 0~2mm U=1.5μ m
比较测量
千分表 0~1mm △=4μ m 内径千分表 10~250mm △=6μ m 杠杆千分表 0~0.2mm △=4μ m
房地产 E 网-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
建立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 代 准 开




称 千分表检定仪标准装置 码 01314700
1μ m/1mm
确 展 检
度 定
等 项
级 目
千分表类量具
建立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 立 计 量 标 准 单 位
年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