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比较仪)..

合集下载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1.1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1.1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精密压力表标准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邹呈思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伊犁州计量检测所填写日期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 )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
五、环境条件……………………………………………………………( )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 十一、结论……………………………………………………………………( ) 十二、附加说明…………………………………………………………………( )。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名称玻璃量器检定装置建立计量计量标准单位计量标准负责人筹建起止日期2003年4月20日说明1. 申请建立计量标准应填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考核合格后由申请单位存档。

2.《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由计量标准负责人填写。

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用计算机打印或墨水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目录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 1 )二、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 2 )三、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 3 )四、环境条件---------------------------------------------------------------------------------------- ( 3 )五、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 4 )六、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 5 )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 6 )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7 )九、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 9 )十、结论---------------------------------------------------------------------------------------------- (10) 十一、附加说明------------------------------------------------------------------------------------- (10)·1··2··3··4··5··6··9··10·。

计量比对总结报告

计量比对总结报告

计量比对总结报告
在本次的计量比对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两种不同的计量工具进行了对比,分别是Ruler A和Ruler B。

实验的目的是比较这两种计量工具的测量准确性和精度,以及它们在不同测量任务中的表现。

实验中,我们首先使用了两种计量工具来测量了一系列不同长度的线段,并记录了测量结果。

然后,我们进行了数据分析,并比较了实际长度和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

最后,我们对结果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我们发现Ruler A相对于Ruler B来说更准确和精确。

在同样的测量任务中,Ruler A的测量结果更接近于实际长度,且误差更小。

这可能是因为Ruler A的刻度更清晰、更易读,而且它的刻度间隔更为均匀,这使得我们在测量时更容易准确地对齐目标物体。

此外,在不同长度的线段测量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对于较短的线段,两种计量工具的测量结果差异较小,而对于较长的线段,它们之间的差异较大。

这可能是因为较长的线段在测量中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线段的弯曲或拉伸,进而导致测量误差的增加。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医用超声诊断仪超声源检定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标单位名称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所
填写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3)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3)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3)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4)
五、环境条件 (4)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4)
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5)
八、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5)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6)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7)
十一、结论 (8)
十二、附加说明 (8)

y lab-y≤√n−1
×U lab
n
75.0-75.4≤√3−1
×0.71
3
0.4≤0.6
通过对鉴定结果的验证,所得到的结果在合理范围之内。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4)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4)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 加油机容量检定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 XXX
建标单位(公章): XXXX
筹建起止日期:
说明
1. 申请建立计量标准应填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考核合格后由申请单位存档。

2.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由计量标准负责人填写。

3.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算机打印或墨水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目录
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二、选用的计量标准及主要配套设备
三、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四、环境条件
五、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六、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九、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十、结论
十一、附加说明。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名称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检定装置建立计量标准单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计量标准负责人吴韬元筹建起止日期2005年9月说明1.申请建立计量标准应填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考核合格后由申请单位存档。

2.《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由计量标准负责人填写。

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用计算机打印或墨水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目录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二、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三、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四、环境条件五、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六、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九、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十、结论十一、附加说明附录一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配热电偶)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1概述1.1 适用范围本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适用于数字温度指示仪、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配热电偶)和温度巡回检测仪。

1.2 测量方法依据JJG617-1996《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按输入基准法进行测量。

1.3 测量环境温度(20±5)℃;相对湿度45%RH~75%RH。

1.4 测量标准用2553标准直流电压电流发生器作为测量标准。

它的主要技术指标分如表1-1所示。

(0.02%读数+0.002mV)和±(0.02%读数+0.01mV)。

对应于温度的最大允许误差如表1-1。

1.5 被测对象配热电偶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和温度巡回检测仪(以下简称仪表)。

总的测量范围从-200℃~+1800℃,配以不同类型的热电偶,测量范围可以有多种;仪表的允许误差通常以±(a%FS+1b)表示,其中a可以有0.1、0.2、0.3、0.5、1.0几种,FS为仪表的量程,b为仪表的分辩力,以b=0.1℃和1℃为常见。

本次评定的对象为:①分辨力为0.1℃的仪表。

规格为T分度、测量范围(0~400)℃,最大允许示值误差Δ=±(0.3%FS+0.1)= ±1.3℃d②分辨力为1℃的仪表:规格为K 分度、测量范围 (0~1100) ℃,最大允许示值误差Δd =±(0.5%FS+1)= ±6.5℃1.6 测量过程a) 按JJG617-1996中“输入基准法”进行检定。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名称计量标准负责人建标单位名称填写日期目录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五、环境条件………………………………………………………………………………(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八、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试验……………………………………………………(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 十一、结论…………………………………………………………………………………( ) 十二、附加说明……………………………………………………………………………( )计量标准考核中有关技术问题的说明C.1 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C.1.1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是指在重复性测量条件下,用计量标准对常规被检定或被校准对象,重复测量所得示值或测得值间的一致程度。

通常用重复性测量条件下所得检定或校准结果的分散性来定量地表示,即用单次测量结果y i的实验标准差s(y i)来表示。

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通常是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之一。

C.1.2 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的试验方法在重复性测量条件下,用计量标准对常规的被测对象进行n次独立重复测量,若得到的测得值为y i (i=1,2,……n),则其重复性s(y i)为1)()(12 --=∑=nyyy sniii(C-1)式中:y—n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n—重复测量次数,n应尽可能大,一般应不少于10次。

国防军工计量标准器具技术报告范文

国防军工计量标准器具技术报告范文

国防军工计量标准器具技术报告范文标题:国防军工计量标准器具技术报告尊敬的领导:您好!根据我国国防军工行业的发展需求,我们特此提交关于计量标准器具技术的一份报告。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国国防军工领域计量标准器具的现状、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及对策,为我国国防军工计量工作提供参考。

一、国防军工计量标准器具现状计量标准器具体系不断完善。

近年来,我国国防军工行业高度重视计量工作,计量标准器具体系逐步完善,为国防军工产品的研究、生产和使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国防军工计量标准器具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计量服务能力逐步提升。

国防军工行业通过加强计量服务能力建设,为部队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及时、准确、高效的计量服务。

二、国防军工计量标准器具发展趋势量子计量技术的发展。

随着量子科技的不断进步,量子计量技术在国防军工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为计量工作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智能制造技术的融合。

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将推动国防军工计量标准器具的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提高计量工作效率。

新型计量技术的突破。

新型计量技术如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在国防军工领域的应用,将为计量工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国防军工计量标准器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问题:计量标准器具研发能力不足。

对策:加大投入,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提高计量标准器具研发能力。

问题:计量技术水平不高。

对策: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计量技术水平。

问题:计量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对策:优化计量服务体系,提高计量服务能力,满足国防军工行业需求。

四、结论国防军工计量标准器具在我国国防军工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为适应新时代国防军工行业的发展需求,我们必须加强国防军工计量工作,不断提高计量标准器具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我国国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敬请领导审阅,如有需要,请予以指导。

此致敬礼!报告人:(签名)【日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检定测微比较仪量具标准器组计量标准负责人陈火军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浙江五洲新春集团有限公司填写日期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五、环境条件…………………………………………………………………()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十一、结论……………………………………………………………………()十二、附加说明………………………………………………………………()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快速发展,在轴承加工过程中,需用到大量的扭簧表、杠杆表、千分表等各种计量仪表、计量器具,它们对保证产品质量和参数测量提供可靠数据,因而工厂都需修理、检定,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特建立计量标准。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工作原理:采用直接检定法即把比较仪夹到校验台上,当检定正向分度的示值误差时,以尺寸最小的一块对准零位,然后以递增的方式依次放入其他尺寸的量块并在比较仪上读数;当检定负向分度的示值误差时,以尺寸最小的一块量块对准零位,然后以递减的方式依次放入其他尺寸的量块,并在比较仪上读数。

在每一受检点位置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该点得测得值ri,各受检点的示值误差:Si=(ΔLi—L0)μm。

式中:ri—受检点的测得值ΔLi与该点的标准值之差(μm);
ΔLi—受检点所用量块的尺寸偏差(μm):
ΔL0—对准零位时所用量块的尺寸偏差(μm)。

1、比较仪
2、量块
3、校验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