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符号学视角下的话语分析—以常州花博会会徽为例

合集下载

以社会符号学的视角看多模态话语分析——2011深圳世界大运会会徽为例

以社会符号学的视角看多模态话语分析——2011深圳世界大运会会徽为例

St n he n  ̄ . n z

21 0 1深 圳 世 界 大 运 会 会 徽
( ) 一 图像 的再 现 意 义
克 瑞 斯 和 勒 文 提 出 了多 模 态 话 语 的 再 现 意 义 。再 现 功 能
个 重要 特 征 。胡 壮 麟认 为多 模 态 话 语 是 由表 达 意义 的两 个 或 两 个 以 上 的单 模 所 构成 的话 语 。1 斯 和勒 文 认 为语 篇 的多 { 3 克瑞
起 来 的视 觉 图像 语 法 为 理 论 , 2 1 年 深圳 世 界 犬运 会 会 徽 图像 为 实例 , 行 多模 态 话 语 的 社 会 符 号 学分 析 , 以 01 进 并揭 示 出文 字与 图像 共 同作 为 社 会 符 号 的袁 意 功 能 。 关键 词 : 多模 态话 语 ; 会 符 号 学 ; 社 深圳 世 界 犬运 会 会 徽
( ) 模 态话 语 的社 会 符 号 学 分 析 理 论 二 多
克瑞 斯 和 勒 文所 创 建 发 展 的多 模 态 话 语 的社 会 符 号 分 析 理 论 是 以韩 礼 德 的 系统 功 能 语 言 学 理 论 为 基 础 .主 张 图 像 也
“ nvri e 代 表 着 世 界 大 学 生 运 动 会 的 英 文 名 称 : U i s d” e a
2 2年 7月 01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文社会科学版 ) 人
J u a fHu e nv ri fE o o c ( ma ie n o ilS in e o r l b iU iest o c n misHu nt sa dS ca ce c s n o y i
J 1 01 u. 2 2
以图画、 画、 音 、 动 声 图像 、 色 、 排 等 多 模 态 同时 出 现 。f 颜 编 l l 多 模 态 话语 分 析 诞 生 与 2 O世 纪 9 0年代 ,将 系统 功能 语 言 学 应 用 于 图 像 、 乐 、 言 等 其 它 符 号 资 源 , 而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弥 音 语 从 补 了 传统 话 语 分 析 的 不 足 。本 文 以社 会 符 号学 的视 角 看 多 模 态话 语分 析 2 1 年 深 圳 世 界 大 运 会 会 徽 . 讨 图像 和 语 言 作 01 探

论多模态话语的整体意义构建——基于一个多模态媒体语篇的话语分析 韦琴红

论多模态话语的整体意义构建——基于一个多模态媒体语篇的话语分析 韦琴红

万方数据论多模态话语的整体意义构建communication),多模态交流(multimod—aJcom-munication)已经成为主流。

按照社会符号学家(Hodge&Kress,1988:vii)的观点,意义如此强大和广泛地存在于视觉、听觉、行为、表情和动作等其他社会符号的资源系统中,只注重语言文字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没有一个单一的符号能够被孤立地完全理解。

从严格意义上说,现实中“所有的交流都是多模态的”(Baldry&Thibauh,2006;Kress&vanLeeuwen,1996/2006,1998;Lemke,2002;Norris,2004)o我国也开始重视对多模态话语的研究。

胡壮麟(2006,2007a,2007b)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研究了多模态化和意义的多模态构建,朱永生(2007)研究了多模态话语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李战子(2003)、叶起昌(2006)以及成文和田海龙(2006)等也对多模态话语进行了研究,但是对由图像、文字和颜色组成的具体多模态新闻语篇的研究还不多见。

笔者2006年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有幸在英国卡迪夫大学聆听了多模态话语的创始人之一TheovanLeeuwen教授讲授的多模态话语这门课。

本文尝试运用这种新的话语分析方法研究2006年刊登在英国《泰晤士报》(TheT/mes)上的一个多模态语篇,旨在探索现代媒体交流中多模态话语的意义构建,达到多模态地认识和诠释意义的目的。

2多模态话语的意义构建多模态话语分析包括新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认为所有语篇总是多模态的,单模态只是传统固定思维的结果,分析方法是一套多目的的工具。

Baldry和Thibauh(2006)提出了一系列研究多模态话语的工具和概念,主要用于研究一个有技术支撑的平面,如一个印刷页、一个电视屏幕或一个网页中一个物质符号与其他物质符号的结合如何在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中形成一种符号资源共同实现功能和表达意义。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吉祥物为例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吉祥物为例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2012年伦敦奥
运会吉祥物为例
黄帆
【期刊名称】《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28)002
【摘要】随着人类语篇世界日趋数字化和多模态化,以包含多种模态或多种符号系统的语篇为研究对象的多模态话语分析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以克瑞斯和勒文的视觉语法为理论,从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视角对伦敦2012年奥运会吉祥物予以剖析,进一步加深对图像这一社会符号功能的认识,从而深入地诠释和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总页数】5页(P88-92)
【作者】黄帆
【作者单位】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05
【相关文献】
1.基于社会符号学视角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青岛世园吉祥物“青青”为例 [J], 刘彬
2.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视角下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会徽的识解 [J], 王凤
3.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吉祥物为例 [J],
黄帆;
4.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为例 [J], 邹文君;虞安骥
5.社会符号学视角下中国山水画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南宋马远的《踏歌图》为例 [J], 沈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模态话语构建

多模态话语构建

多模态话语构建作者:王春燕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07期摘要:多媒体时代带来的语篇多模态化为话语分析注入新的元素,同时话语分析理论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如在系统功能学说上建立起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本文以青奥会会徽为例,对其进行了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方面的分析,旨在加深对社会符号学的认识,了解多模态话语的表意方式,增强多模态话语的分析能力,促进语言学与社会现实的交融。

关键词:多模态社会符号学青奥会会徽1.引言2011年5月19日,南京青奥会会徽正式发布,以其新颖独特的形式和寓意深刻的内涵广受赞誉。

青奥会会徽的精彩亮相及青奥会的热闹筹备让人联想起近年来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蓬勃发展。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以及人们交际渠道的多样化,多模态话语,尤其是图文并茂的表现方式,凭借其与时俱进的特质,以及对视觉强烈的冲击力,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信息传播方式,而多模态话语分析日益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运用多模态分析的方法,对青奥会会徽进行了社会符号学分析,从语言学角度、图像角度揭示了其深刻内涵。

2.理论基础首先提出“多模态话语”(multimodal discourse)的是克瑞斯和勒文(Kress & Leeuwen,1996),同时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也为多模态话语理论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理论阐述部分主要包括功能主义概述、韩礼德的系统功能学说及克瑞斯和勒文的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理论。

2.1功能主义海姆斯(Hymes,D.H.)首先提出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指出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能力,又包括语言运用。

这一定义类似于乔姆斯基对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区分。

而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即指现代语言学界与形式主义相对峙的一种学术思潮,它旨在通过语言在社会交际中应实现的功能描写和解释各种语言现象的语言学特征(王铭玉,2004)。

功能主义理论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即语言的交际能力。

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

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

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作者:李战子作者单位:国际关系学院,江苏,南京,210039刊名:外语研究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年,卷(期):2003(5)被引用次数:219次1.Bell A;Garrett·P·Approaches to Media Discourse 20002.Cobley P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Semiotics and Linguistics 20013.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19954.Iedema R Multimodality, resemiotization:extending the analysis of discourse as multi-semiotic practice 2003(01)5.Jewitt C The move from page to screen: the multimodal reshaping of school EnglishA 2002(02)6.Jewitt C;Oyama, R Visual meaning: a social semiotic approach 20017.Kress G;Leeuwen T v Reading Images 19968.Kress G Sociolinguistics and social semiotics 20019.Kress G;Leeuwen T v Color as a semiotic mode: notes for a grammar of color 2002(03)10.Kress G;Leeuwen, T. v Front pages: the critical analysis of newspaper layout 200011.Kress G;Jewitt C Multimodal Teaching and Learning-The Rhetorics of the Science Clussroom 200112.Leeuwen T v;Jewitt,C Handbook of Visual Analysis 200113.Lemke Jay L"Travel in hypermodality" 2002(03)1.胡壮麟.董佳.HU Zhuang-lin.DONG Jia意义的多模态构建--对一次PPT演示竞赛的语篇分析[期刊论文]-外语电化教学2006(3)1.王磊.郑书云多模态视角下的意义建构——以洛阳房地产广告研究为例[期刊论文]-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3(4)2.王春辉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期刊论文]-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 2013(z1)3.石春煦电视英语教学节目的多模态元素对比分析——以“动感英语”两个栏目为例[期刊论文]-莆田学院学报2013(3)4.孙淼洁多模态协同作用下的高职英语课堂有效学习研究[期刊论文]-科教文汇 2013(11)5.葛璐群多模态化妆品广告语篇人际意义和互动意义的构建[期刊论文]-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3(3)6.邬玲琳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与媒体技术的英语写作教学[期刊论文]-文教资料 2013(15)7.陈子娟基于多元理论的大学英语多模态互动课堂构建[期刊论文]-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2)8.罗永胜近十年来中国多模态话语及其应用研究述评[期刊论文]-现代教育技术 2012(4)9.刘昕.李颖房地产广告语篇中图像与观看者之间的互动意义[期刊论文]-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0.戴茗柯.李继光大学英语交互教学探讨[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21)11.孙欣《2012》电影海报的视觉阐释[期刊论文]-电影文学 2011(19)12.段洋洋.朱鄢然多模态文本中的互文性探析——以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为例[期刊论文]-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13.刘东燕多模态语篇的系统功能符号学分析[期刊论文]-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6)14.李晓娜多模态话语分析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海报[期刊论文]-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12)15.邹文君.虞安骥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为例[期刊论文]-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10(4)16.韩尚颖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北京奥运会会徽为例[期刊论文]-海外英语(中旬刊)2010(7)17.辛斌.赖彦语篇互文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期刊论文]-当代修辞学 2010(3)18.王艳芳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对中国矿业大学百年校庆标识的解读[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10(12)19.魏晓茹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语篇分析——以洛阳中国2009世界邮展展微为例[期刊论文]-时代文学2009(10)20.陈美足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研究——以英国《太阳报》的一幅新闻图片为例[期刊论文]-宜宾学院学报2009(10)21.赵宝福多模态话语分析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老无所依》的电影海报[期刊论文]-科教文汇 2008(15)22.田璐.刘泽权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上海世博会会徽为例[期刊论文]-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23.郑海翠.张迈曾和谐理念的多模式话语建构[期刊论文]-外语学刊 2008(2)24.成文.田海龙多模式话语的社会实践性[期刊论文]-南京社会科学 2006(8)25.苏剑光多模态话语理论下的综合英语课程构建[期刊论文]-科教文汇 2013(31)26.林雯雯大学英语教师多模态话语模态配合研究[期刊论文]-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1)27.吴皆凝多模态语篇分析--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电影海报(大陆版)为例[期刊论文]-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2013(11)28.杨颖多模态话语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言水平测试[期刊论文]-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11)29.范玲.聂尧.吕晓峰多模态话语形式意义构建研究——以《国王的演讲》电影海报为例[期刊论文]-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3(3)30.孙敏庆.朱海澎中俄“国家年”徽标的多模态解读[期刊论文]-北方文学(中旬刊) 2012(1)31.白秋纯论大学生多模态话语分析能力培养[期刊论文]-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2)32.童艳芳会徽语篇人际意义的多模态构建——以2010广州亚运会会徽"五羊圣火"为例[期刊论文]-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3)33.高蕊体育文化的多模态话语建构——以大冬会会徽为例[期刊论文]-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1)34.刘晓琳多模态话语协同作用在视频广告中的体现[期刊论文]-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5)35.张向静图像中的意义与媒体的意识形态——多模态语篇分析视角[期刊论文]-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1(5)36.卢晓丹房地产广告语篇中的互动意义解读——以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为视角[期刊论文]-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37.陈红岩多模态下的电影字幕翻译——《乱世佳人》字幕翻译的个案分析[期刊论文]-电影评介 2011(19)38.程庆玉对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腐朽封建文化主题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期刊论文]-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1(3)39.田鑫大学英美文学赏析中多模态教学初探[期刊论文]-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1(5)40.柳艳宾多模态词汇教学[期刊论文]-海外英语(中旬刊) 2011(7)41.钱秀娟多模态话语在研究生导师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期刊论文]-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6)42.胡慧慧社会符号学祝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为例[期刊论文]-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1(5)43.杨超功能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为例[期刊论文]-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1(2)44.李翯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第16届广州亚运会会徽为例[期刊论文]-考试周刊 2010(55)45.高蕊.赵滨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多模态话语研究[期刊论文]-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0(12)46.张平丽音乐视频中意义的多模态构建——以周杰伦的《稻香》为例[期刊论文]-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9(6)47.王晓静.秦明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第十一届全运会会徽为例[期刊论文]-东京文学2009(11)48.拓婷.张志敏电影海报《黑天鹅》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期刊论文]-英语广场(下旬刊) 2013(5)49.王凤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视角下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会徽的识解[期刊论文]-商情 2013(13)50.刘春艳基于多模态互动,优化大学英语读写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期刊论文]-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3)51.王群多模态语篇分析——以广州亚运会会徽为例[期刊论文]-青年文学家 2012(11)52.原鑫河多模态语际下的英语语言水平测试[期刊论文]-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2(33)53.张蔚社会符号学视角下广告语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期刊论文]-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2)54.李洁.陈云电影《泰坦尼克号》经典片段的多模态话浯分析[期刊论文]-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6)55.许伟商务英语多模态实践教学模式[期刊论文]-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2(2)56.张晓明电影海报《失恋33天》的多模态语篇分析[期刊论文]-电影文学 2012(12)57.摆贵勤多模态外语教学的认知意义[期刊论文]-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4)58.胡雯多模态话语分析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3)59.马云燕.魏贵娟多模态话语分析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期刊论文]-现代农村科技 2011(12)60.张丽.张志敏多模态视角下诗画语篇解读[期刊论文]-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3)61.钱韵然多模态话语的元功能意义分析——以一则电视广告为例[期刊论文]-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1(4)62.王祥冰多模态下情景喜剧The Big Bang Theory的字幕翻译[期刊论文]-剑南文学 2010(4)63.谢贤春基于网络外语教师发展的多模性和交互性讨论——以2009广东高中英语教师职务培训为例[期刊论文]-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5)64.李晓琳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视觉诗——以Roger McGough的诗歌"40-Love"为例[期刊论文]-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0(4)65.靳雅姝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以《大红灯笼高高挂》海报为例[期刊论文]-电影评介 2010(11)66.夏日光.谢姝视觉诗多模态语篇分析——以Don J. Carlson 的"Bird"为例[期刊论文]-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5)67.王红阳多模态广告语篇的互动意义的构建[期刊论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7(6)68.储云云“希望工程”公益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期刊论文]-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2)69.黄彬瑶概念隐喻与概念转喻的多模态呈现[期刊论文]-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70.马菡.尹立多模态视野下“国窖1573”广告的意义构建[期刊论文]-科技信息 2013(14)71.刘明秀形象片《上海,灵感之城》多模态隐喻解读[期刊论文]-科技资讯 2013(33)72.王宇广告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期刊论文]-才智 2013(36)73.王昕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解读《泰坦尼克号》(3D版)首款海报[期刊论文]-海外英语(上) 2012(7)74.李明明多模态话语分析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东京文学 2012(1)75.黄芳.刘芹多模态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提高途径研究——基于影视英语教学的尝试[期刊论文]-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2(10)76.张蕴.李郁多模态互动外语学习探究——教学设计个案[期刊论文]-继续教育研究 2012(11)77.于佳颖多模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化与利用[期刊论文]-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3)78.陈雅璐多模态表现手法对话语意义完整性的贡献——基于影视作品《天才理论传》的研究[期刊论文]-青年文学家 2012(14)79.王馨大学英语课堂中PPT课件的多模态性研究[期刊论文]-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6)80.李力幽默的多模态[期刊论文]-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4)81.罗宇新.赵凯建筑学术语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期刊论文]-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1)82.郝文婧.张发祥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以一幅《走西口》海报为例[期刊论文]-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5)83.陈妙基于多模态语篇分析的意义解读——以广州亚运会会徽为例[期刊论文]-考试周刊 2011(16)84.胡慧慧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为例[期刊论文]-青年文学家2011(5)85.仲夏阳.孙志祥公寓广告中意识形态渗透手段的多模态批评性话语分析[期刊论文]-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1(5)86.范勇慧多模态话语分析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1(4)87.徐波电影《2012》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期刊论文]-电影文学 2011(9)88.周秦多模态电影海报语篇的系统功能符号学分析——以《巴拿马裁缝》的电影海报为例[期刊论文]-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3)89.彭耀兰论多模态技术在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电力教育 2011(28)90.许耀元.王磊上海世博会会徽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期刊论文]-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1)91.刘娟多模态话语分析与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期刊论文]-才智 2011(8)92.陈丽婉语法多模态教学模式探析[期刊论文]-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1(1)93.卜爱萍.车艳超多模态话语分析2009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拆弹部队》海报[期刊论文]-宜春学院学报 2011(9)94.徐春捷.张旭红视觉诗"Me up at does"视觉语法结构分析[期刊论文]-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6)95.徐玉秀从社会符号学角度对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海报的视觉分析[期刊论文]-青春岁月 2014(6)96.楼淑娟.何少庆多模态话语理论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97.邢慧臻.任培红会徽意义构建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会徽为例[期刊论文]-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1)98.张海彦多模态视角下中学英语与大学英语衔接教学的优化模式建构研究[期刊论文]-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3(8)99.孙艳《北京周刊》杂志封面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期刊论文]-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3(3)100.李静多模态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期刊论文]-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2)101.袁珺对WWF的一则平面环保公益广告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期刊论文]-海外英语(上) 2013(1)102.王艳发展多模态英语教学模式,顺应工科教育改革[期刊论文]-英语广场(下旬刊 ) 2012(8)103.徐艳大学英语演示教学中多模态意义的整合[期刊论文]-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4)104.吴忠华多模态语境下的英文影视配音设计及其效果研究[期刊论文]-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 105.江加宏.余义兵英语课堂教师多模态话语功能的认知探析[期刊论文]-池州学院学报 2012(5)106.严博.张发祥网页语篇中意义构建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期刊论文]-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5)107.任枫多模态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期刊论文]-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 2012(1)108.王丽萍.窦琴广州亚运会宣传海报多模态意义建构[期刊论文]-科教导刊 2011(13)109.刘娟多模态大学英语精读教学设计与效果研究[期刊论文]-海外英语(中旬刊) 2011(4)110.刘艳方多模态在商业广告中的应用[期刊论文]-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9)111.范洪涛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解析——以一则公益广告为例[期刊论文]-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2) 112.郭建红.黄田多模态互存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期刊论文]-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4) 113.杨洪玉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浙江工商大学百年校庆标识为例[期刊论文]-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1(4)114.范杰《大兵小将》海报的多模态语篇分析[期刊论文]-电影文学 2011(6)115.龚私私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美国《时代》周刊的一个封面为例[期刊论文]-文教资料2011(7)116.赵永刚文学批评的多模态方法探究[期刊论文]-河南社会科学 2010(5)117.付蓓多模态化的英语写作教与学[期刊论文]-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5)118.张时倩中外两则企业图标的多模态对比分析[期刊论文]-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0(7)119.朱媚君从社会符号学角度分析肯德基主页的文化差异[期刊论文]-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2)120.窦红双卡明斯诗歌"r-p-o-p-h-e-s-s-a-g-r"的多模态话语解读[期刊论文]-理论观察 2010(6)121.彭娟娟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PPT课件的多模态性[期刊论文]-教育教学论坛 2013(46)122.胡少斐英语影视欣赏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实践[期刊论文]-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3(6)123.汪旖旎.魏东.刘钿.雍曹杨.宋建情网络动态广告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文献综述[期刊论文]-河南科技 2013(1) 124.姜姗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炎帝塑像互动意义的构建[期刊论文]-湘南学院学报 2013(6)125.赵娟.何玮玮韩国电影《长腿叔叔》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期刊论文]-青年与社会 2013(24)126.王进.朱嫣然电视公益广告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期刊论文]-绥化学院学报 2011(2)127.杨海燕.高洁.孙亚辉多模态广告语篇构图意义的构建[期刊论文]-语文学刊 2011(21)128.胡菊芹从多模态话语的角度分析2010广州亚运会会徽[期刊论文]-中国科技纵横 2011(3)129.刘东燕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郑州绿博会会徽为例[期刊论文]-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6)130.王玥多模态话语研究视角下的第二语言教学[期刊论文]-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0(8)131.彭耀兰视觉的语言:吉祥图案的符号寓意[期刊论文]-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3)132.魏梅玲多模态话语分析电影《追求幸福》的海报[期刊论文]-英语广场(下旬刊) 2013(12)133.陶婷婷多模态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第二课堂中的应用分析[期刊论文]-考试周刊 2013(78)134.阮瑾.戴培兴多模态语言输入与英语阅读效果研究[期刊论文]-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3)135.田玲社会符号学视角下对一则平面公益广告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期刊论文]-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2(5) 136.何山燕国内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述评[期刊论文]-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3)137.马晓梅手机广告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期刊论文]-新闻知识 2011(8)138.张小彩.刘陈艳多模态语篇分析视角下的视听说教程[期刊论文]-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39.郭亚琼奥巴马竞选海报的多模态解读[期刊论文]-文学与艺术 2010(5)140.王艳芳.杨建杰从社会符号学视角解读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期刊论文]-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4) 141.钱雪萍北京奥运会会徽的多模态语篇分析[期刊论文]-科技信息 2010(7)142.马静.周琳晶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现状及多模态听力教学必要性研究[期刊论文]-海外英语(上) 2013(11) 143.郭昕《新21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页面设计的多模态解读[期刊论文]-华章 2013(4)144.刘凯.李昕新闻插图的多模态批判性话语分析——以两幅“法拉事件”新闻插图为例[期刊论文]-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1)145.谢蓉蓉多模态虚拟课程——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未来网络课程新模式[期刊论文]-中国电化教育2012(4)146.翟康从语言磨蚀之情感因素角度分析《新视野大学英语》[期刊论文]-琼州学院学报 2012(4)147.马莉.沈克增强现实外语教学环境及其多模态话语研究[期刊论文]-现代教育技术 2012(7)148.刘娟大学英语精读之多模态话语教学[期刊论文]-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4)149.常新萍外语课堂上的多模态语用文化介入模式探讨[期刊论文]-海外英语(上) 2012(4)150.周文娟基于Pervasive Computing技术的外语网络交互模态话语构想[期刊论文]-现代教育技术 2011(6) 151.赵颖.张晓辉经济宣传语篇中社会参与者的多模态再现——以浦东、滨海开发区网站为例[期刊论文]-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1(6)152.王硕.尹富林视觉语法观照下的多模态语篇分析——以一则平面广告为例[期刊论文]-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4)153.胡雯新媒体时代话语分析的发展[期刊论文]-沈阳大学学报 2011(2)154.谢莉多模态话语对比研究——以电影《梅兰芳》海报为例[期刊论文]-电影评介 2011(11)155.伍彩芬广告的图文互动意义共建及符际互补关系——以WWF环保公益广告为例[期刊论文]-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4)156.胡壮麟谈多模态小品中的主体模态[期刊论文]-符号与传媒 2011(2)157.赵秀凤.苏会艳多模态隐喻性语篇意义的认知构建——多模态转喻和隐喻互动下的整合[期刊论文]-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4)158.苏眉语言与图像的协作——基于一则食品广告的多模态语篇分析[期刊论文]-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0(5) 159.妈祖石雕神像蕴含之互动意义解读——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期刊论文]-怀化学院学报 2009(10)160.陈瑜敏.王红阳多模态语篇图像的概念意义与图文关系——当代教科书的多模态语篇分析[期刊论文]-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1)161.裘燕萍.钟莉莉英语组合广告研究--对两则英语招生广告语篇的分析[期刊论文]-外语教学 2005(5)162.张晨晨.杨姗姗.郭书法多模态话语分析中国预防艾滋病公益广告——《温暖的家》[期刊论文]-新余学院学报 2014(2)163.谢妮妮《视觉叙事阅读》述评[期刊论文]-当代外语研究 2014(9)164.张超文本的多模态化与多元识读能力研究[期刊论文]-海外英语(上) 2013(1)165.黄媛媛大学生多模态意义构建实证研究[期刊论文]-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5)166.孙素音创建多模态意义传输模式提高现代英语课堂效率[期刊论文]-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12)167.曹霞.孙启耀.袁菲多模态话语整体意义的建构——以2010广州亚运会会徽为例[期刊论文]-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2)168.彭漪.杨海燕多模态平面商业广告语篇的整体意义构建[期刊论文]-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69.院菊霞批评性话语分析中的符号学思想[期刊论文]-绥化学院学报 2009(2)170.雷蕾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话语构建——基于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话语分析[期刊论文]-考试周刊2009(17)171.杭芸芸.韩卫红唐宋词语篇多模态语用分析——以柳永、温庭筠的词为例[期刊论文]-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3(5)172.何娟.杨正军浅议网络词典的符号模态选择与意义整合——以有道网络词典为例[期刊论文]-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6)173.靳雅姝电影语篇的多模态分析[期刊论文]-电影评介 2011(24)174.付蓓多模态化英语写作教学的认知意义[期刊论文]-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0(8)175.李丽娟从社会符号学角度解读妈祖石雕像的再现意义[期刊论文]-莆田学院学报 2009(6)176.董敏论社会符号多模态分析的哲学意义[期刊论文]-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4)177.王天翔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语篇分析[期刊论文]-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2(5)178.吕慰多模态积极话语分析初探——以语言与图像的评价功能为例[期刊论文]-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7)179.谢蓉蓉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网络课程发展研究[期刊论文]-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2)180.刘芹.潘鸣威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口语多模态语料库构建研究[期刊论文]-现代教育技术 2010(4)181.王改娣.杨立学英语诗歌之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期刊论文]-山东外语教学 2013(2)182.瞧素咄"贫困"的多模态表征[期刊论文]-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4)183.李妙晴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新媒介时代的应用[期刊论文]-学理论 2009(14)184.黄媛媛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影响因素调查[期刊论文]-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2)185.胡壮麟谈多模态小品中的主体模态[期刊论文]-外语教学 2011(4)186.王琳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百度主题图标研究[期刊论文]-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1(4)187.陈新仁.钱永红多模态分析法在语用学研究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外语:中英文版 2011(5)188.陈圆圆多维视角下的语篇与语篇媒介[期刊论文]-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6)189.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期刊论文]-中国外语 2009(1)190.胡圣炜从社会符号学角度对征兵海报的视觉分析[期刊论文]-外语研究 2008(4)191.赵敏杰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简介[期刊论文]-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3(6)192.李宝宏.尹丕安多模态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一项实证研究[期刊论文]-外语电化教学 2012(6)193.王炤多媒体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多模态互动模式[期刊论文]-外语电化教学 2010(6)194.刘芹.潘鸣威多模态环境下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非言语交际能力研究初探[期刊论文]-外语电化教学 2010(2) 195.陈瑜敏奥运电视公益广告多模态评价意义的构建[期刊论文]-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 196.胡丹Emmett Williams诗"She loves me not"多模式话语分析[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11) 197.白美娴人-机-人交流中符号模态选择及其意义整合——以多模态语篇博客网页分析为例[期刊论文]-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4)198.曾方本多模态符号整合后语篇意义的嬗变与调控——兼论从语言语篇分析到多模态语篇分析转向时期的若干问题[期刊论文]-外语教学 2009(6)199.陈瑜敏.秦小怡教科书语篇多模式符号的介入意义与多声互动[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12) 200.彭漪.张帆《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海报的视觉分析[期刊论文]-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3) 201.冯德正多模态隐喻的构建与分类——系统功能视角[期刊论文]-外语研究 2011(1)202.胡丹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则香水广告赏析[期刊论文]-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7(3)203.洪岗.张振多模态视频语篇《我和你(You And Me)》的构成意义分析[期刊论文]-外语电化教学 2010(6) 204.韦琴红论多模态话语中的模态、媒介与情态[期刊论文]-外语教学 2009(4)205.韦琴红论多模态话语的整体意义构建——基于一个多模态媒体语篇的话语分析[期刊论文]-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6)206.王毓.王林海.刘秀云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在解决多模态场景中指称歧义方面的应用[期刊论文]-外语电化教学 2012(4)207.张辉.展伟伟广告语篇中多模态转喻与隐喻的动态构建[期刊论文]-外语研究 2011(1)208.陈瑜敏情态分析在多模态外语教材研究中的应用探析[期刊论文]-外语教学 2010(1)209.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外语教学 2009(4)210.励松青社会符号学与广告话语分析[期刊论文]-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2)211.曾蕾.梁红艳学术话语中多模式投射"隐喻式"[期刊论文]-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7(4)212.刘秀丽.张德禄.张宜波外语教师多模态话语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系研究[期刊论文]-外语电化教学 2013(3) 213.代树兰关注多模态话语教学 提高学生交际能力[期刊论文]-山东外语教学 2011(3)214.李战子.庞超伟外交评论话语中的语言学因素——以奥巴马访华的6篇述评为例[期刊论文]-外语研究 2011(4) 215.吕婷婷.王玉超基于数字化资源平台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外语 2013(4)216.冯江鸿课堂话语研究方法述评[期刊论文]-外语研究 2012(5)217.多模态语篇分析——信息时代的新视角[期刊论文]-山东外语教学 2009(2)218.陈瑜敏.黄国文马丁的语篇分析观[期刊论文]-当代外语研究 2010(10)219.赵秀凤多模态认知诗学研究——认知诗学研究的新进展[期刊论文]-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13(6) 220.李战子.陆丹云多模态符号学:理论基础,研究途径与发展前景[期刊论文]-外语研究 2012(2)引用本文格式: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期刊论文]-外语研究 2003(5)。

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话语构建——基于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话语分析

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话语构建——基于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话语分析


代 人 类 的 交 流 不 再 是 单 一 模 态 的 交 流 ( o o o acmm nc. m nm dl o u i a t n , 模 态 交 流 ( lmo a c m nc t n 已 经 成 为 主 流 。 i )多 o mut d l o mu i i ) i ao 按 照 社 会 符 号 学 家 ( og H de&K es 18 : ) 观 点 , 义 如 此 rs,9 86 的 意 强 大 和广 泛 地 存 在 于 视 觉 、 觉 、 为 、 情 和 动 作 等 其 他 社 听 行 表 会符号的资源系统中 , 只注 重 语 言 文 字 是 远 远 不 够 的 , 为没 因 有 一 个 单 一 的 符 号能 够被 孤 立 地 完 全 理 解 。 严格 意 义 上 说 . 从 现 实 中 “ 有 的 交 流都 是 多模 态 的 ”B lr & T iah,0 6 所 (ady hbu 20 ; K es v nL e w n 1 9 ) r s & a eu e , 9 6 。 在克瑞斯和勒文的研究中 , 法被延伸到包括视觉模式。 语 他 们 认 为 :正 如 语 言 的 语 法 决 定 词 如 何 组 成 小 句 、句 子 和语 “ 篇, 视觉 语 法 将 描 写 所 描 绘 的人 物 、 点 和 事 物 如何 组 成 具 体 地 不 同 复 杂 程 度 的 视觉 的陈 述 。 在 将 图像 也 看 作 社 会 符 号 的前 ” 提 下 ,他 们 将 韩 礼 德 功 能 语 言 学 中 的 纯 理 功 能 思想 延 伸 到视 觉 模 式 , 建 了 以“ 现 意 义 ” “ 动 意 义 ” “ 图 意 义 ” 核 创 再 、互 和 构 为 心 内容 的 分 析 图像 的视 觉 语 法 ( e rm r f i ads n 。 t a ma ovs l ei ) hg u g 二、 北京 奥 运 会 会 徽 多模 态 话 语 分 析 中 国2 o 年北 京 奥 运 会 会 徽 图 案 形 似 汉 字 “ ” 表 达 了 o8 京 . 中国 人 民 希 望举 办 一 届 属 于 世 界 的 、 多 元 文 化 融 合 的奥 运 盛 会 的 强 烈 愿 望 。 北京 奥运 会 会 徽 构 成一 个 多 模 态 文 本 。

视觉语法视域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2019年北京世园会会徽为例

视觉语法视域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2019年北京世园会会徽为例

视听2019.11|一、引言我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本身就具有多模态特点,各种社会符号综合作用,从而建构了意义。

人类交际自古以来就是语言结合眼神、手势、表情、姿态、距离等副语言因素共同完成的,而书面话语则是文字结合图表、图形、色彩等符号模式展示出来的。

随着科技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得到不断应用,人们的交际方式呈现出智能化、实时化、可视化、多模态化的特点。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不但要听其言,还要观其“形”,语言外的因素在信息传递、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

本文尝试运用克里斯和勒文的视觉语法理论,以北京2019年世园会会徽为例,对其进行社会符号学视域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探讨图像、颜色、文字如何有机统一,共同建构意义,所用手段和方法等,阐释世园会会徽的潜在意义和文化内涵。

二、社会符号学视域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关于多模态的定义,可以认为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模态同时表达意义。

多模态话语是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张德禄,2009)。

多模态符号可以对社会现象进行意义建构,社会是多模态的综合体,建构意义需要整合多种资源。

比如,视觉图像、手势和声音等往往和语言一起完成意义的动态建构(辛志英,2008)。

多模态话语定义是一种融合了多种交流模态,可以传递信息的语篇(克里斯、勒文,1996)。

他们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在社会符号学视角下创建发展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认为视觉图像也可以和语言符号一样利用一定理论和方法进行意义的分析和解构,遵循一定的规则和规律来产生意义。

于是克里斯和勒文创立了视觉语法理论,它以“韩礼德提出的语言的社会符号性和意义潜势为前提”(张敬源,2012)。

语言的语法赋予了语言制造意义的潜势,而视觉语法则赋予了图像、颜色等符号制造意义的潜势。

视觉语法发端于韩礼德的语言的元功能思想,即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对应提出了视觉语法的重要概念,即再现、互动和构图意义,为图像类分析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为例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为例
有多种技能的人应该可 以同时进行 和完成各 种不 同 的交 流 形式 , 也就是具有 良好的多模态识读能力。
二、 多模 态 话 语 的社 会 符 号 学 分 析 理 论
图像在媒体 、 教育和儿童 文学 中的大量 产生 , 我们无法忽 使 略多模态话语。 …社会进入后现代时期 , ” 话语已不仅仅 以文
第 2 卷第 4期 3
21 0 0年 8月
江 西金 融 职 工 大 学 学 报
J u a o i n x F n n e C l g o r l fJa g i i a c ol e n e
Vo J 3 No 4 l2 . Aug 2 0 . 01
社会 符 号 学视 角下 的多模 态 话 语 分析
本文尝试用克瑞斯和勒 文的 多模 态话语 分析方法来分
析 20 0 8年奥运会吉祥物 一福娃 图案 , 进行 多模态话 语的社 会符号学分析 , 探讨图像和语言作为社会符号如何共 同作用
构建 意义 的 手段 和方 法 , 以期 对 读 者 多 模 态 识 读 能 力 的 提 高
奄 既帮助 ,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 发展 , 人类交际活 动 中出现的多种符号现象越 来越 突 出, 人类 的语篇世界也呈 现出数字化和多模 态化的特点 。“ 图像 时代的到来 , 特别是
lew n (0 1 认为语 篇 的多模态 性是 当今世 界 人们 交际 eu e ,20 )
中使用 的各种语篇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数字 化时代 , 一个具
— —
以北 京 20 0 8年第 2 届 奥 运会 吉祥 物 为例 9
邹 文君 , 虞安 骥
( 西 师 范 大学 外语 学 院 , 西 南 昌 3 0 2 ) 江 江 30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在 意 义建 构的过 程 中, 除 了语 言 文 字外 , 图像 、 颜 色和 版 式 等符 号 系统 也都 发 挥 了不 可或 缺 的 重
要作用 , 共 同反 映并重 构历 史 、 文化 和社 会现 实。
关键 词 : 多模 态符 号 学 ; 话语 分析 ; 会 徽 中图分 类号 : H 3 1 5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3— 0 8 8 7 ( 2 0 1 4) 0 3— 0 0 7 9— 0 4
82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4钲三会徽意义的整体构建在解读和诠释花博会会徽这一多模态话语意义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文字图像色彩版式设计等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其中缺一不可各有优势相互协调忽视任何一种符号都不能准确充分地理解话语的意义这有效验证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正确性和普遍的适用性表明除语言符号外其他符号系统也具备表意的潜势并都能表达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具有元功能特征

域 一直 在不 断 发展 , 成果不断涌现 , 尤其 以 K r e s s
G. , Va n L e e u we e n , L e mk e , O Ha l l o r a n , J e w i t t 和
R o y c e T . 等学 者 为代表 。
在国内, 多模态话语研究 尚处于起步 阶段 , 但
语研 究 , 并 起 到 宏 观 指 导 的 作 用 。韦 琴 红 J 、 孙
毅l 等依 据 系统 功 能 语 言 学 及 社 会 符 号 学 等 理
论, 分析多模态话语的具体实例 , 探讨其意义建构
方式 。但 是纵 观 研 究 多 模 态话 语 的文 章 , 发 现对 于会 徽 的多模 态 研究 并不 多见 。 文 章主要 运 用 K r e s s和 v a i l L e e u w e n的视 觉 语法 理论 框架 , 以2 0 1 3年在 常州举 办 的中 国第八
析》 J 一文中, 详 细介 绍 了 K r e s s和 V n a L e e u — w e e n 所构建的视觉语法和图像分析方法。随后 , 胡壮麟 、 朱永 生 、 张德 禄 、 李战子 等对
多模 态 研究 的 理 论基 础 、 研究 路 径 和现 实 意 义 等 进行 了综合 探讨 和评 介 , 推进 了 国 内 的多模 态话
2 0 1 4钲
准确 、 全面 地理解 和沟 通 , 仅 仅关 注语 言是远 远 不
性 图像 , 前 者描述 的是不 断变化 的动作 、 过 程 或事 情, 而后者 展 示 “ 更 为稳 定 的状 态 或 更 持 久 的 真
理” [ 。
够的, 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讲 , 现实 中“ 所有 的交流 都是 多模态 的” _ 9 』 , 没 有 哪 一个 符 号 能 在 孤立 的
随着计算机 、 多媒体 和网络技术 的迅猛发展 和广泛应用 , 人类社会 已步入信息时代 , 语言文字 已不再是人际交流 的唯一手段 , 人们越来越多地 借助图像 、 颜色 、 声音和动态影像等符号资源来交 际, 话语通常以含有多种符号体 系的形式参与社
会 实践 活动 , 因此 , 多模 态化 成 为 当今 人 类 社会 文 化 的显 著特 征 。近 年 来 , 多模 态 话 语 研 究 成 为 语 言 学家 关注 的热 点 。
态话 语 的重 要 依 据 , 应 用 十 分 广 泛 。 目前 这 个 领
届花卉博 览会 会徽 ( 以下简 称为 常州花 博会会
徽) 为例 , 进行 多模 态符 号 学 的话 语 分 析 , 达 到 多 模态 认识 和 诠 释 意 义 的 目的 , 以期 提 高 读者 的 多 模态 识读 能力 。
第3 2 卷 第3 期
2 0 1 4年 6月
常 州 工 学 院 学 报( 社科 版)
J o u na r l o f C h a n g z h o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状 态下被 完全 理解 。
与句 子 可分 为简 单 句 和 复合 句 类 似 , 图像 也
多模 态符 号学 即在社会 符号 学视 域下对 多 模 态 符号 的系 统研 究 。每 种 模 态都 是 符 号 资 源 , 是 人类 在一 定社会 背景 或一定 的历 史 时刻 响应 特 定
有简单和复杂之分。在现实 中, 大多数图像是 复 杂的 , 花博会会徽便是其 中之一。在图 1中, 花朵 上方飞舞 的彩蝶是一个不及物 的、 表示动作过程
近几 年发 展 迅 速 , 论 文数 量逐 年 递 增 。首 位 将 多 模 态话 语理 论 引介 到 我 国 的 学者 是 李 战 子 , 她 在 发表于 2 0 0 3年 的《 多 模 式 话 语 的社 会 符 号 学 分
收 稿 日期 : 2 0 1 4—0 3— 2 3

多模 态 符 号 学 的话 语 分 析 理 论
社会符号学 家 H o d g e和 K r e s s 认 为, 在现实 社会的人际交流中, 视觉 、 听觉、 行为 、 表情和动作 等非语言符号系统普遍 蕴含丰 富的意义_ 8 J , 要想
作者简介 : 丁金淑( 1 9 8 0 一
) , 女, 讲师 。
8 0
常州 工学 院学报 ( 社 科版 )
V o 1 . 3 2 N o . 3
J u n . 2 0 1 4
多模 态 符 号 学 视 角 下 的话 语 分 析
— —
以 江苏 常州 2 1 3 0 0 2 )
摘要 : 文章运用多模 态话语分析理论 , 分析和探究 2 0 1 3 年常州花博会会徽这一多模 态话语 , 指
研究多模态话语分析最早 的学者之一是 R .
B a r t h e s , 他在 1 9 7 7年 发 表 的 文 章 R h e t o r i c o f t h e I ma g e中 , 探 讨 了 图像 与语 言在 意义 表 达 上 的相 互 关 系¨ 。突 出的代表 人 物是 K r e s s 和v a n L e e u — w e e n , 他 们 的视 觉语 法 理 论成 为分 析 和研 究 多 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