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朝阳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了音乐性,也包括了文学性,这是因为词是用来歌唱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词牌的音乐属性逐步淡化甚至退化,最后只剩下文学的特定格式了。
(2)原生态的词牌,就像现在流行歌曲的曲目一样,林林总总,数量繁多。
其中好听的很多,流传甚广;一般的也不少,当时的人唱过也就淡忘了。
《宋词全集》中共收词牌一千多个,《全宋词》中收录的更多,可见词牌浩繁。
面对这么多的词牌,想要填词表意,不借助工具书是很难全都把握准确的。
不过事实上,真正常用的词牌远没有那么多。
所谓常用词牌,是指大多数词家喜欢使用的词牌,也就是在词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那些词牌。
掌握了这些词牌,也就掌握了词的精华。
⑶《宋词全集》共录编宋代词作者202位,词牌1107个,收录作品14932首,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宋代词作面貌和宋词在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的价值。
⑷我们以《宋词全集》为样本,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这一千多个词牌中,真正常用的词牌只有41个,只占词牌总数的3.7%。
这些词牌出现的频率为全部词牌的50.32%,作品数占全部作品数的59.64%。
这些词牌,在词史上出现过许多传颂千古的名篇,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等。
⑸除此之外,还有22个词牌,也有不少名篇为人们所熟悉,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苏轼的《行香子·过七里滩》、辛弃疾的《汉宫春·立春》等。
这些词牌作品数量不是很多,但其名篇被引用和刻印的次数也非常多,因而令人印象深刻。
这些词牌连同上面所说的41个常用词牌,可以称之为“多见词牌”。
⑹初学词的人,如果能够掌握这63个词牌的格律和其代表作,就可以基本掌握宋词的精华,对宋词的文化价值和格律规律有初步的了解了。
(取材于杜肇昆《常用词牌的统计分析》)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随着词牌的音乐属性的退化,词逐渐变成了一种纯粹的文学体裁。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学生版.docx

2018 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学生版2018 海淀二模四、本大题共 6 小题,共23 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9-24 题。
桃花流水鳜鱼肥擦黑,儿子回来了,脚步把村前的小路踩得啪啪响,震得路边的桃花落了一地。
狗,跟着就狂吠起来。
老铁倚墙而坐,眯着眼,瞅着渐行渐近的儿子,不起身,也不吭声。
儿子自是瞧见了爹,忙放轻脚步,来到老铁面前,立住。
儿子掏出烟,递给老铁一支。
夕阳的余晖像被顽皮的孩子涂抹上锅烟,黑麻麻的。
(A)老铁看不清烟盒上的字,正犹豫着,儿子说话了:“双喜的,十元一盒,我抽得起。
” 老铁这才笑一下,接了。
儿子紧绷绷的脸上也绽开些笑容。
“知道村里的狗为啥咬你不”抽口烟,老铁问。
这个,儿子确实没想到。
按理,他是经常回来的,这狗不应该吠他才对。
可今儿个怪了。
“因为你不合群,你的心没跟这儿接地气。
”老铁乜斜一眼儿子身上的衣服,儿子心里“咯噔”一下。
这是套崭新的西装,为此,他还特意打了条领带。
“难道我就不能穿好衣服”儿子有点不服气。
“当然可以,可要看在啥场合。
你回到自己的窝,这种打扮,狗就觉得你变了,能不咬你”儿子不屑地哼了一声。
“不信,把这套衣服换上,再走出去试试。
”老铁指指墙角,那里有一堆渔具,渔具上面放了一套普通的农家衣裤。
儿子极不情愿地脱下西装。
“你火急火燎让我回来,不是为了让我穿这套衣服吧”“当然不是。
走,跟我捕鱼去。
三月桃花开,鳜鱼肥着哪,谁不馋呢。
”儿子心里又是“咯噔”一下,乖乖跟着老铁往村外走。
你还别说,这次狗见了他们,没一个龇牙咧嘴的。
路上,有村民打招呼:“王书记,去哪儿”儿子习惯性张开嘴,想答,却发觉自己错了。
老铁说:“走走,去河边抓点鳜鱼。
”村民笑:“你还缺鳜鱼吃,言一声,都往你家送。
”老铁说:“不了不了,自己捕的,那才香。
”听到这话,儿子脸上火辣辣的。
走到河边,天已完全黑透,只有两根烟头忽明忽暗。
这条小河从山崖子里流出来,水清藻绿,是村里的命脉。
2018届北京各区初三二模语文分类汇编之名著阅读(含答案)

2018北京各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名著阅读)答案版朝阳区6、古典小说中,人物的绰号往往能体现其外貌特征或性格特点。
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鼓上蚤时迁……他们都出自《》,作者是。
(2分)6.答案:水浒传施耐庵三、名著阅读(共6分)16. 孝,是一种传统美德。
请结合下面几则语录中的任意一则,说说你在生活中如何尽孝。
(3分)①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②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③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④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⑤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答:17.小说中人物间的矛盾和冲突最能突显人物性格。
请结合你读过的名著,选择相关情节,说说其中体现的人物性格。
(3分)答:16.答案示例:选择③句。
孔子认为孝最难得的是对父母保持敬爱和悦的态度。
我总是能够和颜悦色地和父母沟通交流,从不对父母发脾气,这就是我对父母的孝。
(评分标准:共3分。
选择并理解2分,做法1分)17.答案示例:鲁达听闻金氏父女被郑屠欺侮,感到愤愤不平。
他见义勇为,三拳打死镇关西,表现出他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的性格特点。
(评分标准:共3分。
情节2分,性格1分)丰台区4.关山难越,更衬托出人的信念坚定,意志坚强。
①替父从军,“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关羽为了追寻兄长,②,成为千古佳话。
无论古今中外,攻坚克难、勇闯难关,都是精神力量的体现。
《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在海底航行时多次遇险,他都能沉着机变地应对,比如③;《红岩》中的江姐、许云峰等共产党员不畏敌人的酷刑,在狱中坚持斗争,体现了④的“红岩精神”。
(4分)4.(4分)①花木兰②过五关斩六将③潜艇在去往南极途中被困冰下,艇内缺氧,船长指挥大家砸冰自救,最终脱险④英勇无畏评分说明:每空1分。
北京市朝阳区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语文试题(考试时长150分钟满分150分)第一部分(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顶粱柱身体力行蹚浑.(hún)水模棱.(línɡ)两可B.田径赛寥若辰星一刹.(chà)那令人咋.(zhà)舌C.四和院烟消云散抹.(mǒ)桌子面如冠.(ɡuān)玉D.倒栽葱寒冬腊月女主角.(jué)锲.(qiè)而不舍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和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阿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都出自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B.大厅里摆放着一块天然形成的奇石,形状酷似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真是巧夺天工....。
C.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只好拆东墙补西墙......,挪用巨额资金向濒临破产的银行注资。
D.上大学不是为得到一纸文凭,把它当作求职的敲门砖...,而是为了学习知识、提高素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4月1日开始,北京大幅提高重点区域停车费,这是继车辆限行、摇号限购政策之后,北京实施的又一“治堵新政”。
B.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我们可以通过社交服务网站与朋友保持更加直接和方便的联系,扩大交际范围。
C.在连续遭遇本赛季的五连败后,湖人队的处境令人堪忧,如果后两场比赛再失利,湖人队将跌落至西部赛区第四名。
D.房龙善于用轻松俏皮的文字撰写通俗地理著作,所以他的《房龙地理》能够从历史的角度阐释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诸子散文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著作,其中包括儒家的《论语》、道家的《庄子》、法家的《韩非子》和墨家的《墨子》等。
B.南宋诗人陆游的诗词作品数量多、风格多样,七言律诗《书愤》慷慨激昂,气韵浑厚,词作《钗头凤(红酥手)》则委婉缠绵、凄恻动人。
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答案v8.0

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语文试题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2018.05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2分)一、(12分,每小题2分)1.D(A.jiā-xié B.振耳欲聋-震耳欲聋 C. yú-yū chù-shū)2.B(升腾/腾空:后文是“而起”,故用腾空;飘落/抖落:与上文“浑厚庄重”“飞毯”搭配,用抖落更符合语境;尽管:关联词,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虽然,即使:关联词,表假设关系,此处不表示假设让步,故用尽管)3.C4.D(A精神愉快为主谓短语 B光辉灿烂为并列短语,英雄人物为偏正短语 C非常幽静为偏正短语)5.B(A中引文是局部引用,句号应在引号外;B项,这句话“说得不客气一点”是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插在句子中间时,宜在它的前面和后面各用一个破折号;C. “洛杉矶”“东京”“巴黎”“伦敦”后应为逗号;D.激流三部曲应改为双引号)6. A(伯、仲、叔、季)二、(13分)7.(8分,每空1分,添字漏字错字别字均不得分)(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江入大荒流。
(2)受任于败军之际中军置酒饮归客(3)蒹葭萋萋,白露未晞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九万里风鹏正举门前流水尚能西(5)达则兼济天下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8.(5分)(1)(2分)鲁智深(鲁达)林冲(2)(1分)鲁智深是嫉恶如仇,看见别人受迫害都不能忍。
(意思对即可)(3)(2分)林冲性格特点从忍到不能再忍,从屈辱到反抗这样一个变化过程。
(每点一分)三、(7分)9.(2分)第②句是病句(1分),应修改为:节目“和诗以歌”,探寻诗歌与音乐的融合(1分)。
10.(2分)①将传统文化提升至全民参与。
②节目体现了时代性(普适性)。
③节目体现了时尚性。
(每少1点扣1分)11.(3分)示例:既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厚情感,又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味深长的哲理,还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豪迈……(诗词和表达情感要对的上,每句一分)第二部分阅读(38分)四、(16分)(一)(5分)12.(2分)“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渺茫无期;也传神地表现出两者都落空时怅然若失(沮丧、伤心、失望、难过都可)的意态。
2018北京各区初三二模语文考试试题汇编(基础运用)

2018北京各区初三二模语文考试试题汇编(基础运用)2018北京各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基础运用)【海淀区】一、基础·运用(共15分)1.请你欣赏下面东汉隶书名作《张迁碑》选帖,完成(1)—(2)题。
(3分)(1)隶书笔画典型的特征之一是横画_______。
(1分)(2)下列对这幅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字形宽扁,方正典雅,古拙大气。
B .章法横有行,纵有列,沉着稳重。
C .线条厚重,起笔与收笔多用方笔。
D .笔法斜侧,洒脱飘逸,曼妙多姿。
2.树文明礼仪之新风,立诚实守信之根本,是当代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此,某校学生会组织学校多个社团,开展“知礼守信——做文明中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
下面 是学生会宣传部负责人拟写的一则倡议书,请你完成(1)—(3)题。
(6分)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文明有礼、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国自古就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的仪表、仪容、仪态,可以反映出他的道德修养和文化底(y ùn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要我们“勿自欺”“勿欺人”,这是做人之根本。
知礼守信,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
知礼守信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们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民族崛起的希望。
①作为校园主人,我们应当遵守文明礼仪,弘.扬诚实守信之风;②我们要将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创建文明和谐。
为此,校学生会特向全校学生发出如下倡议:一、相互尊重,谦和恭谨;注重仪容,衣着整洁;心平气和,沉稳专注;彬.彬有礼,端庄大方。
二、遵守校规校纪,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
热爱集体,团结同学,关心他人,互相帮助。
三、诚信做人,言行一致,知错就改;诚信处事,一诺千金;诚信考试,严谨求真。
同学们,我们要让知礼守信不再是简单的口号,而成为每个学子修身律己的行为准则。
北京市各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20180808417

名著阅读【2018 东城二模】三、名著阅读(共5分)15.读名著有很多种方法,如泛读法、精读法、写读书笔记等方法,由于读书方法的不同,你的阅读收获也会不同。
请结合你读过的名著,具体说说你读书采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有哪些不同的收获。
(2分)答:16.《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其中不少论述对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现实意义。
请从下面句子中选择一句,谈谈你的认识。
(3分)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②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论语·里仁》)③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答案:15. (2分)答案示例:我读《西游记》,先采用泛读法了解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后来采用精读法读了“三打白骨精”的情节,充分了解了孙悟空爱憎分明的特点。
(具体答出两种方法与收获,各1分。
)16. (3分)答案示例一:选择第①句,这句话是说用道德和礼制去引领约束百姓,百姓就会有廉耻之心,遵守规范。
这样人人有荣辱感,会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答案示例二:选择第②句,这句话是说假如每个人立志施行仁德,不会做坏事,这样每人都充满正能量,大家和谐相处,对整个社会有好处。
答案示例三:选择第③句,这句话是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伙伴。
这样会引导更多的人树立文明意识,提高公众文明素质。
(结合句意1分,联系现实意义2分,意思对即可。
)【2018 西城二模】三、名著阅读(共5分)17.从下面【甲】【乙】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2分)【甲】右图是《卑鄙的圣人》一书的封面选图,你觉得图中曹操的形象设计合适吗?请结合《三国演义》的相关情节,说明理由。
【乙】请你说说老舍先生的小说《骆驼祥子》得名的缘由。
选择:题答:18.《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畅游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荒岛生活二十八年,他们是个人奋斗的典型;《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取得真经,《三国演义》中魏蜀吴各自雄踞一方,他们靠的是团队合作。
2018语文二模试题与答案1

2018语⽂⼆模试题与答案1九年级第⼆学期期中练习语⽂2018.5学校姓名成绩⼀、基础·运⽤(共15分)1.请你欣赏下⾯东汉⾪书名作《张迁碑》选帖,完成(1)—(2)题。
(3分)(1)⾪书笔画典型的特征之⼀是横画_______。
(1分)(2)下列对这幅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项是(2分) A .字形宽扁,⽅正典雅,古拙⼤⽓。
B .章法横有⾏,纵有列,沉着稳重。
C .线条厚重,起笔与收笔多⽤⽅笔。
D .笔法斜侧,洒脱飘逸,曼妙多姿。
2. 树⽂明礼仪之新风,⽴诚实守信之根本,是当代中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此,某校学⽣会组织学校多个社团,开展“知礼守信——做⽂明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
下⾯是学⽣会宣传部负责⼈拟写的⼀则倡议书,请你完成(1)—(3)题。
(6分)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明有礼、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国⾃古就有“⾐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不学礼⽆以⽴”,⼀个⼈的仪表、仪容、仪态,可以反映出他的道德修养和⽂化底(y ùn );“⼈⽽⽆信,不知其可也”,诚信要我们“勿⾃欺”“勿欺⼈”,这是做⼈之根本。
知礼守信,不仅是⼀种修养,更是⼀种责任;不仅是⼀种道义,更是⼀种准则。
传统美德内化于⼼,外化于⾏,创建⽂明和谐。
为此,校学⽣会特向全校学⽣发出如下倡议:⼀、相互尊重,谦和恭谨;注重仪容,⾐着整洁;⼼平⽓和,沉稳专注;彬.彬有礼,端庄⼤⽅。
⼆、遵守校规校纪,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
热爱集体,团结同学,关⼼他⼈,互相帮助。
三、诚信做⼈,⾔⾏⼀致,知错就改;诚信处事,⼀诺千⾦;诚信考试,严谨求真。
同学们,我们要让知礼守信不再是简单的⼝号,⽽成为每个学⼦修⾝律⼰的⾏为准则。
让我们⾏动起来,⽤我们的智慧和⼒量谱写新时代⽂明中学⽣的新篇章!校学⽣会2018年6⽉2⽇(1)对⽂中加点字读⾳、根据拼⾳所写汉字、加点字笔画的判断,全都正确的⼀项是(2分)A.彬.彬有礼(bīng)底蕴“弘”字是6画B.彬.彬有礼(bīn)底蕴“弘”字是5画C.彬.彬有礼(bīn)底韵“弘”字是6画D.彬.彬有礼(bīng)底韵“弘”字是5画(2)有⼈根据倡议书中画线句⼦的内容,对“礼”的内涵依次作了⾼度概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二)语文试卷2018.5学校班级姓名考号一、基础·运用(共13分)小小的名字有着大学问,它蕴藏着深刻的内涵,闪烁着民族的智慧,是窥探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
阅读文段,完成第1-5题。
古人有名有字,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举行成人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时取字。
名和字意思要相应,通常构成同义关系、反义关系或相关关系。
比如孔子最得意的门生颜回,字子渊,渊就是回旋的水。
又比如孔子的弟子曾点,字皙。
点,是小黑点,皙,泛指白色,点和皙意思正好相反。
东吴名将周瑜,字公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字子瑜。
瑾和瑜都是美玉,名、字相应。
鲁迅小说《药》的主人公叫夏瑜,暗指“鉴湖女侠”秋瑾,夏和秋都是季节名,瑜和瑾是同义词,堪称①。
古人的名和字各有其用,使用中也有自己的原则【甲】自称己名是谦称,称人之字是尊称。
②。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字翼德。
长坂桥上,他面对曹操的大军,厉声大喝:“我乃燕人张翼德也【乙】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
这是何等的(háo) 壮!难怪曹军闻之,无敢近者。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横线处字形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冠.礼(guān) 豪B.冠.礼(guàn) 豪C.冠.礼(guān) 毫D.冠.礼(guàn) 毫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相得益彰只有在特殊的场合古人才会自称字B.相得益彰只有在特殊的场合古人才会自称名C.匠心独运只有在特殊的场合古人才会自称名D.匠心独运只有在特殊的场合古人才会自称字3.根据语境,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冒号 【乙】逗号B.【甲】句号 【乙】逗号C.【甲】句号 【乙】叹号D.【甲】冒号 【乙】叹号4.同学们依据《三国演义》中许攸见曹操的片段排演话剧。
结合古人用名、字的原则在【甲】【乙】处补充台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操 【乙】攸B.【甲】孟德 【乙】攸C.【甲】操 【乙】子远D.【甲】孟德 【乙】子远5.下面是某同学为两位古人设计的名片,请你将名片补充完整(3分)6. 古典小说中,人物的绰号往往能体现其外貌特征或性格特点。
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鼓上蚤时迁……他们都出自《》,作者是。
(2分)许攸见曹操人物 许攸,字子远。
曹操,字孟德。
前情 袁绍不听许攸之言,借故囚禁许攸全家。
许攸走投无路,决意降曹。
曹操听说许攸到来,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
遥见许攸,抚掌欢笑,先拜于地。
许攸 (慌扶起曹操)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曹操 公乃【甲】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许攸 某不能择主,屈身袁绍,言不听计不从,今特弃之来见故人。
愿赐收录。
曹操 【乙】肯来,吾事济矣!愿即教我以破绍之计。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古诗文默写(共2分)7.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1分)8.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1分)(二)古诗阅读(共6分)阅读《饮酒(其五)》,完成第9-11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0.阅读画线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联诗在你脑海中呈现的是怎样的画面。
(2分)答:11.作者眼中,菊花、山峦、云雾、飞鸟这些寻常景物皆可入诗。
我国古代诗歌中还有很多描写自然景物的句子。
请写出连续的两句:①,②。
(2分)(三)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僧怀素传》,完成第12-15题。
僧怀素①传陆羽怀素疏放,不拘细行,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
时酒酣兴发,遇寺壁里墙,衣裳器皿,靡②不书之。
贫无纸可书,尝于故里种芭蕉万余株,以供挥洒。
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至再三,盘板皆穿。
怀素心悟曰:“夫学无师授,如不由户.而出。
”乃师邬彤③,授其笔法。
至中夕而谓怀素曰:“‘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余师而为书,故得奇怪④。
’凡草圣尽于此。
”怀素连叫数十声曰:“得之矣。
”经岁余,辞之去.。
至晚岁,颜太师真卿问之曰:“夫草书于师授之外,须自得.之。
张长史⑤睹孤蓬、惊沙之外,见公孙大娘剑器舞,始得低昂回翔之状。
师⑥亦有自得之乎?”素曰:“贫道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
夏云因风变化,乃无常势,又无壁坼⑦之路,一一自然。
”颜公曰:“噫!草书之渊妙,代不绝.人,可谓闻所未闻之旨也。
”(有删改)注释:①[怀素]唐代书法家,善草书,与张旭齐名。
②[靡]无。
③[邬彤]唐代书法家,张旭的学生。
④[奇怪]不寻常的事物。
⑤[张长史]张旭,唐代书法家。
⑥[师]学习。
⑦[壁坼]墙壁裂开。
12.下列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如不由户.而出月色入户.B.辞之去.乃记之而去.C.须自得.之得.之心而寓之酒也D.代不绝.人绝.巘多生怪柏13.依据上下文,对“书至再三,盘板皆穿”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只填序号)(2分)【甲】反复书写,连盘板都被写穿了。
【乙】把盘板穿在一起,再写三次。
14.选文记述了怀素学习书法的经历,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些关于学习的道理。
请你从文中找出一处,并说出自己的感悟。
(3分)答:15.下图是怀素的《自叙帖》(局部)。
下列对作品欣赏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似蚕头,如燕尾,飘逸而不失端庄。
B. 或如丝,或如发,风吹欲绝又不绝。
C. 恰似强弓劲弩射千里,疾劲有力。
D. 若辕门列兵,森然环卫,庄严肃穆。
三、名著阅读(共6分)16. 孝,是一种传统美德。
请结合下面几则语录中的任意一则,说说你在生活中如何尽孝。
(3分)①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②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③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④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⑤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答:17.小说中人物间的矛盾和冲突最能突显人物性格。
请结合你读过的名著,选择相关情节,说说其中体现的人物性格。
(3分)答: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8-20题。
(共7分)【材料一】图1图2【材料二】2016年8月,国家邮政局出台了《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力争到2020年,基本淘汰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包装物料,基本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
绿色包装指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能重复使用和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包装。
它的理念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个是保护环境,另一个就是节约资源。
这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其中保护环境是核心,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又密切相关,因为节约资源可减少废弃物,其实也就是从源头上对环境的保护。
从技术角度讲,绿色包装是指以天然植物和有关矿物质为原料研制成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有利于回收利用,易于降解,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环保型包装,也就是说,其包装产品从原料选择、产品的制造到使用和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均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18.综合【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得出一个有意义的结论。
(要求:用“因为……,所以……”的句式)(3分)答:19.依据【材料二】,说说国家邮政局为什么出台《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
(2分)答:20.综合两则材料,下列做法不符合...《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的一项是(2分)A.某公司用可循环利用的塑料快递箱代替传统纸箱投递。
B.某公司快递大规模应用电子运单,使用率近80%。
C.某公司将快递小哥使用的摩托车全部更换成电动车。
D.某公司均使用免胶带的快递箱和可生物降解的循环快递袋。
(二)阅读《叶至善:一个一生咬文嚼字的人》,完成第21-23题。
(共10分)叶至善:一个一生咬文嚼字的人①叶至善先生是叶圣陶的长子。
他是1945年正式从事编辑工作的,直到晚年还在为父亲编文集,写传记,编龄长达60年之久。
这在出版界当属凤毛麟角。
先生还是著名的科普作家,当过出版社的社长、总编,又是全国政协常委、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民主促进会名誉副主席……但他最看重的头衔还是“编辑”。
他曾编过一本集子,书名便叫《我是编辑》,干脆,明确,坚定,从中流露出来的是职业的自豪感。
②也许是因为自幼受到父亲的影响吧,至善先生称自己有“编辑瘾”,“老觉着没做够”。
他曾在一首《贺新凉》的词中吐露心声:“矻矻何为者,事雕虫、咬文嚼字,灯前窗下。
烟蒂盈盘茶重沏,忽忽秋冬春夏。
且不悔为人作嫁……”“且不悔”的“且”字,他说不是暂且的“且”,在北京方言中,“且”字比“终”字还要斩钉截铁。
这“且不悔”三字,该蕴藏着多少人生故事!在长期的编辑生涯中,先生不仅表现出了高尚的职业操守,而且训练出了敏锐的编辑眼光,无论是审稿还是编稿,总是目光如炬,运笔如刀,追求一种至善的文字境界。
③且说有一次,先生审读一部关于候鸟的稿子,稿中谈到了军舰鸟。
作者说军舰鸟体形硕大而性格凶猛。
先生作为科普作家,自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立即发现了其中的疑点:候鸟中有体形硕大的,但并不是猛禽,而猛禽中似乎没有候鸟。
难道军舰鸟是一个特例?查核资料后证实:军舰鸟并非候鸟。
这些说来都是常识问题,而编辑的职业敏感,正是由常识构成的。
④至善先生不止一次说过:“编辑就是咬文嚼字。
”他做案头工作,自是不放过一个文字疑点,就连读书也会流露出编辑的职业习惯,先生写的《一个编辑读<红楼梦>》一文,便是从文字角度切入的,在红学研究中,可谓别具一格。
文中有一节谈《红楼梦》中的两个小人物:“卜世仁夫妻俩”。
先生拈出《红楼梦》中的两段文字,作了非常有趣的比较:⑤《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写到住在后街的贾芹之母周氏,通过凤姐为儿子贾芹谋得一个差事:“管办”贾府里的十二个小沙弥并十二个小道士。
贾芹“就职”那天,你看他那副得意样:“登时雇了大脚驴,自己骑上;又雇了几辆车,至荣国府角门,唤出二十四个人来,坐上车,一径往城外铁槛寺去了。
”⑥《红楼梦》第二十四回,写到贾府的另一个穷亲戚贾芸,到舅舅卜世仁家借贷。
卜世仁是个生意人,在《红楼梦》中只出场一次。
贾芹率队往铁槛寺,恰巧被他看到。
他绘声绘色地给外甥说:“前日我出城去,撞见了你们三房的老四,骑着大叫驴,带着五辆车,有四五十和尚道士,往家庙去了。
他那不亏能干,这事就到他了。
”⑦至善先生认为这两段文字很值得咀嚼。
前面一段虽是寥寥几笔,但写出了小人得志的神态。
“登时雇了大脚驴”的“登时”,“唤出二十四个人出来”的“唤出”,“一径往城外铁槛寺去了”的“一径”,都给客观叙述涂上了感情色彩;而后一段则渲染了生意人的艳羡之情,“他那不亏能干,这事就到他了”,简直眼红得连口水都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