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分类汇总专题19:地理图形综合判读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各类地理图表的综合判读ppt 通用

高考复习各类地理图表的综合判读ppt 通用

等地租线 由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交汇处向四周递减。原因是由于地 租受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距离远近不同的影①
钢铁厂 农田
等值线 河流 高速路 公路 地区边界
下图为等值线图,已知a> b > c

② ④
a ③ b c 3. 2.若为表层海水等温线,则 若为等温线,则 1. 4. 若为等高线,则 若为等压线,则 A. A. 该图所示区域为南半球 A.①线为暖流,②线为寒流 ①线位于山脊 若在北半球,③点的风向为西北风
各类地理图表的
综合判读
1.示意图或模式图 ⑴地理事物运动、变化示意
D
A
C
B
1.示意图或模式图 ⑵地理事物和现象特征示意
1.示意图或模式图 ⑶具体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描述及原理解释
1.示意图或模式图 ⑷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及成因分析
1.示意图或模式图 ⑸块状图和景观图的说明与分析解释
1.示意图或模式图
结构图是某些地理事物局部 与整体比例关系的一种形象直 观的地理图像展示,常采用集 合图的图形比例分割手段制作 而成。常见的结构图有扇状结 构图、饼状结构图、柱状结构 图、矩状结构图等。解读方面 应注意: ⑴归纳总结地理事物的结构 特征。认识结构图的组成要素 ,认识各要素的比率及比率大 小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出地理 事物的结构特征。
等年温差线
⑴纬度变化: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原因是低 纬度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小,中纬度变化大;低纬度昼 夜长短季节变化小;中、高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大。 ⑵经度变化: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原因是海陆热 力性质的差异。(我国是由南向北递增;由东向西递 增) ⑶垂直变化:海拔越高,年温差越小;海拔越低, 年温差越大。 ⑷地形影响:美国中部大平原贯通南北,冬季冷 空气长驱直下,夏季普遍暖热。

高考地理复习课图表判读专题 课件(共15张PPT)

高考地理复习课图表判读专题 课件(共15张PPT)

第一步,明确是何种地理事物的联系 第二步,注意根据图中图框、箭头及箭头方向,把握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般图框表示环节,箭头表示关联过程,箭头指向表示关联的因果关系 第三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各部分间的因果推理,找出规律 第四步,将关联图所表达的地理原理、过程或规律用文字表达出来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高考地 理复习 课图表 判读专 题 课件(共15张PPT)
和人文景观。
某地烟气流照片
该烟气流
A.易出现在晴天正午前后 B.高度可达对流层的顶部 C.水平扩散受大风的影响 D.反映近地面大气对流弱
第一步,准确判断景观图表示哪类地理要素或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
有什么?
第二步,细心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把握关键信息 获取和解读信息
第三步,根据关键信息,调用所学地理知识思考现象背后的成因, 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合问题作答
地质剖面图是沿一定方向,在一定距离将大地切开,将岩层及构造
形态等地质现象在断面上显示出来的图像
1.图示区域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流水沉积
B. 流水侵蚀
C. 风力沉积
D. 风力侵蚀
2.关于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嘴山和三帽山均为断块山
B.仙女山的地质构造属于向斜
C.羊水河出露的地层晚于中石院天坑
高考能力要求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二、描述和解释地理事象
文字信息 地理图表
三、理解和运用地理原理
四、评价和探讨现实问题
地理图表常见类型:等值线图、区域图、统计图、 示意图等
地理景观图
地理事物 分布图
地理原理示意图
地理过程示意图

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地理图形综合判读

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地理图形综合判读

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地理图形综合判读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19地理图形综合判读(2015)圣劳伦斯河(下图a)是一条着名的“冰冻之河”。

下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9、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A、2个月B、3个月C、4个月D、5个月10、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11、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①加深河道②绿化河堤③分段拦冰④拓宽河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解析】试题分析:9.根据蒙特利尔气候资料可以看出,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月份从12月到次年3月,可以得出蒙特利尔河段结冰期为4 个月,答案选C。

10.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冬季不易出现结冰现象,故答案选B。

11.分段拦冰,可以避免浮冰过度聚集而抬高水位,通过拓宽河道,可以降低水位,以减少凌汛的发生,减少对沿岸地区造成危害,故答案选C。

考点:本题组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河流水文特征和凌汛的知识。

【名师点晴】本题组以加拿大圣劳伦斯河为材料抽样考查气候知识,河流水文特征,检测学生的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第一小题河流当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时开始出现结冰期,结合给出的气温变化曲线不难读出蒙特利尔市一年有四个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第二小题要注意调运学过的知识,影响河流结冰的因素除了气温以外还有水流速度、河水盐度等,当水流速度过快,即使在0℃以下,河水也很难结冰;盐度高,谁的结冰温度会降低。

读图可以看出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布局有水电站,说明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河水不易结冰;第三小题要知道河流凌汛危害形成过程是浮冰不断累积,堵塞河道,抬高水位形成洪水,所以应对措施应想办法降低水位或加高堤坝,避免洪水溢出。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形图的判读ppt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形图的判读ppt

思考:等高线地形图可以根据等高线判 断高度,那么分层设色图呢?
可以通过地面不同的颜色来判断地面的 高低。 一般规律是: 绿色表示平原; 蓝色表示海洋; 黄色表示高原、山地、丘陵; 褐色表示高山; 白色表示雪线以上。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高中地理图像的类型及判读方法

高中地理图像的类型及判读方法

高中地理图像的类型及判读方法一、等值线图1.等压线图(气旋与反气旋图)2.等温线分布图3.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4.世界年太阳总辐射量图5.世界年日照时数分布图等压线图的判断方法:第一,判别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

第二,判断风向及风力大小。

等压线愈密集,风力愈大;反之,风力愈小。

风是由高压吹向低压的,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气旋内近地面气流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向低压中心辐合上升;反气旋内近地面气流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由高压中心向外辐射。

南半球则相反。

第三,判断天气变化状况。

天气变化。

气流的运动带来了天气的变化。

气旋中心气流上升,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阴雨天气,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水汽蒸发,形成晴好天气。

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第一,气温最高月与最低月的分布状况及变化,特别要注意一些重要的等温线,如最高月20℃等温线、最低月0℃等温线等,因为这些等温线是划分不同气温带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我国划分亚热带与暖温带就以最低月0℃等温线作为依据。

第二,等温线的疏密与温差。

一般情况下,无论什么时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

从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图上分析,可得出:①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

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②温带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

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③陆地等温线密,海面等温线稀。

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所以温差大于海面。

第三,等温线走向与纬线、海岸方向和地形的关系。

①等温线与纬线平行,东西延伸。

在世界气温分布图上,等温线分布的基本趋势即东西方向延伸,这是由于太阳辐射能量因纬度而不同,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的结果。

②等温线大体与海岸平行。

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比较明显。

因为海洋对气温起着调节作用,大陆沿岸受海洋影响大,导致沿海岸等温线形成与海岸方向大体上平行的趋势。

第四,等温线的弯曲。

等温线的弯曲与海陆分布、洋流、地形等诸多因素相关。

①同纬度大陆最低月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海洋向高纬凸出,最高月相反。

常见三大类基本地理图像图表的判读

常见三大类基本地理图像图表的判读

常见三大类基本地理图像图表的判读【备考指南】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基本类型的图像日趋复杂,图中隐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对判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各类变式图表的出现(如统计图表的表现形式持续变化),更增大了图像的识读难度。

所以要注意培养以下水平:①理解数据与图形之间的关系的水平;②根据图表和数据解释说明相关概念的水平;③根据相关数据信息解释相关问题的水平。

复习中应注重图形的多角度转换,重视判读方法的使用和归纳,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

(1)以各种地理事物或地理要素的分布图以及地理事物景观图为载体表现信息,考查其分布规律及其与其他地理事物或要素的关系。

(2)以不同形式的地理原理图为载体,考查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分析、推理、判断、归纳的水平。

(3)以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表现信息,考查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及读图水平。

(4)以新颖图形、文字材料等表现信息,考查图文、图图转换水平,或无图考图。

精要例析热点突破一、地理分布图地理分布图在图像中所占比例大,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政治区域分布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自然要素分布图(如气候类型分布图、地形分布图、气温分布图、水系分布图、各种自然资源分布图等)、社会经济要素分布图(如铁路分布图、人口分布图、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工业基地分布图、中国虫神庙分布图等)、区域综合分布图(如北方地区矿产、城市和铁路分布图等)。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分布图的出现频率虽较少,但多与其他图形配合或以文考图的形式出现,复习过程中不可忽略。

1.分布图的类型按照地理事物在图形中分布的范围和形状,将分布图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点状地理分布图:点状地理分布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是标定在图上离散的点。

①表示分布地点:如我国水电站的分布(只表示其空间位置)。

②表示类别:用不同图例区分,如我国有色金属矿的分布。

③表示数量:用定位符号的大小来区分(或同时在符号旁边注明绝对数量)。

(2)线状地理分布图: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洋流、等值线等。

高三地理 地理统计图等图像的判读应用

高三地理 地理统计图等图像的判读应用

费构成状况。由图可知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煤炭 是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能源,但消费量呈下降趋 势,与20年代相比,70年代的消费量下降了近50个 百分点;而50年代后,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 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逐渐取代煤炭居于首位。作 为新能源的核能自60年代在能源消费中出现之后, 消费比重不断上升。水能的消费变化较小,自50年 代起有所增加。最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图示时间 段内,世界能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三讲 地理统计图等图像的判读应用 与计算能力的培养
知识点一 地理统计图的判读与应用 1. 坐标图的判读与应用
(1)二维坐标图:即直角坐标,用横纵坐标分别 代表两个地理事物或现象,坐标中的点、线等内 容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够简明地反映地理事 物的时空变化规律。这一种应该说是最简单的一 种,也好识别,但要注意横、纵坐标不唯一时的 切换。
(3 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由若干部分组成的某 地理事物的整体,这样可以看出各部分所占比例互 为消长的动态变化。
例如,阅读上图,首先需明确该图横坐标表示的是 1925年至1989年的时间段,纵坐标表示各种能源 消费所占的百分比。各种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 然气、水能、核能。然后分析每种能源在各年的消
3.光照图 特别注意:(1)晨昏线与极圈的关系:冬、夏至 日时,晨昏线与极圈相切。(2)晨昏线与地轴
(经线)的关系:冬、夏至日时,晨昏线与地轴 (或经线)呈23°26′的夹角;春秋分时晨昏线与
经线(地轴)重合。(3)在光照图转绘时要注意 极圈内的极昼、极夜的范围和各条经线的地方时。 (4)注意不同光照图的绘制。
2.结构图的判读与应用 结构图一般用来表示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内部组成、 比重变化、演变趋势等,是某一地理事物局部与整 体比例关系的一种形象直观的地理图形,常采用几 何图的图形比例分割手段制作而成。通常对结构图

高考地理图表的判读

高考地理图表的判读

高考地理图表的判读探究一景观图的判读1.判读的一般步骤(1)根据景观图的图名,确定景观图所表示的主题属于何种地理要素或简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

景观图的清晰程度直接影响判读效果。

(2)从景观图中找出标志性景观(如典型的植被、地形特征、标志性建筑等),进行空间定位。

(3)细心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即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对景观图所在区域形成整体的认识,把握区域地理特征。

(4)根据景观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并联系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和回答。

2.根据类别进行解读(1)对于自然景观图,首先要进行空间定位,然后分析景观指示的自然环境特征,接着分析自然景观形成的原因,归纳规律,并探讨人类的利用与改造、协调发展问题。

(2)对于人文景观图,首先是进行空间定位,然后分析图中事物所处的自然环境特征,最后分析其功能及随时代的变化。

图2是2014年3月下旬拍摄于河北邯郸郊区的一张景观照片。

为了发展塘鱼养殖,某农户在耕地中开挖了水塘。

水塘虽还没有人工蓄水,但在B处已经有了浅浅的一层。

读图2,完成1~3题。

1.水塘中B处水的直接补给来源主要是A.雨水 B.地下水C.河水D.积雪融水2.由于春季蒸发旺盛,容易造成土壤返盐,最可能出现盐碱的地方是A .A处B B处C.C处D.D处3.该农户将耕地改为鱼塘的主要考虑因素是A.交通B.市场C.地形D.气候图3为某区域的卫星图像,其中中部浅色为永久积雪。

读图回答4~6题。

4.冬季,M地主要受A.冬季风控制 B.西风带影响C.高气压控制 D.信风带控制5.M地比N地冬季气温高,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C.洋流D.地形6.N地自然植被属于A.落叶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C.草原荒漠D.常绿阔叶林下图为某旅游爱好者于9月下旬拍摄到的沙漠日出景观。

读图,完成7~8题。

7.该照片最有可能拍摄于A.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B.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准噶尔盆地内)C.沙特阿拉伯鲁卜哈利大沙漠D.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沙漠8.图示区域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有①地热能②太阳能③风能④水能⑤石油A.②③B.①②C.③④⑤D.②③⑤图3示意某旅游爱好者夏至日拍摄到的日落景观,读图完成10~12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9:地理图形综合判读(2015•新课标II卷)圣劳伦斯河(下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

下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A、2个月B、3个月C、4个月D、5个月2.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3.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①加深河道②绿化河堤③分段拦冰④拓宽河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15•新课标I卷)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

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5.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葫芦岛B、秦皇岛C、大连D、烟台6.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A、资源量不足B、破坏环境C、成本过高D、市场需求不足(2015•上海卷)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

7.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A、山脊B、陡崖C、断块山脉D、峡谷8.图中31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①崩塌堆积物②突出小基岩③河中的沙洲④低矮的山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15•浙江卷)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

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

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京华平均结果。

完成下列各题。

9.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逆温强度接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10.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2015•安徽卷)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

完成下列问题。

11.图中M日最接近()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12.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A、太阳高度B、白昼长短C、海陆位置D、天气状况(2015•福建卷)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3.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A.背斜谷B.背斜山C.向斜谷D.向斜山14.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A.①B.②C. ③D.④15.(2015•广东卷)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

图为某旅游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2015•天津卷)某矿物形成于上地慢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

人们在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

读图文材料,回答各题。

16.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17.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A.变陡了 B.变缓了C.无变化 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1.C2.B3.C【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蒙特利尔气候资料可以看出,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月份从12月到次年3月,可以得出蒙特利尔河段结冰期为4个月,答案选C。

2.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冬季不易出现结冰现象,故答案选B。

3.分段拦冰,可以避免浮冰过度聚集而抬高水位,通过拓宽河道,可以降低水位,以减少凌汛的发生,减少对沿岸地区造成危害,故答案选C。

考点:本题组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河流水文特征和凌汛的知识。

【名师点晴】本题组以加拿大圣劳伦斯河为材料抽样考查气候知识,河流水文特征,检测学生的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第一小题河流当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时开始出现结冰期,结合给出的气温变化曲线不难读出蒙特利尔市一年有四个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第二小题要注意调运学过的知识,影响河流结冰的因素除了气温以外还有水流速度、河水盐度等,当水流速度过快,即使在0℃以下,河水也很难结冰;盐度高,谁的结冰温度会降低。

读图可以看出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布局有水电站,说明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河水不易结冰;第三小题要知道河流凌汛危害形成过程是浮冰不断累积,堵塞河道,抬高水位形成洪水,所以应对措施应想办法降低水位或加高堤坝,避免洪水溢出。

4.B5.A6.A【解析】试题分析:4.气温越低,低温期持续时间越长,海冰越厚。

图中四地气温低于4°C持续时间较长的为甲、乙两地。

甲地位于渤海内部,海水深海水体积巨大。

乙地位于大陆附近,故乙海水较浅,海水体积较小,易结冰且结冰期更长。

B正确。

5.冰层厚度越大,单位面积海冰资源量越大。

图中葫芦岛市纬度最高,气温最低,当地海冰厚度最大。

故A正确。

6.受全球变暖的影响,目前渤海海岸地带冬季结冰期短,冰层薄,海冰资源数量有限。

故A正确。

考点:海洋环境。

【名师点睛】该试题情境新颖,重点考查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理原理及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本组试题以一幅等值线图,考查了海冰形成的影响因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等。

7.D8.A【解析】试题分析:7.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处以陡崖的图例进行标注,则两条等高线之间为两侧坡度陡峻的峡谷。

D正确。

8.310米等高线位于图中陡崖下方,部分与图中代表陡崖的图例重合。

图中灰色部分是导致310米等高线与陡崖图例断断续续分开的原因。

此灰色部分应是陡崖崩塌后的堆积物或突出的基岩形成。

A正确。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9.A10.C【解析】试题分析:9.读图,根据图中曲线,逆温上界,强逆温上界,判断所以逆温强度接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A对。

一天中气温最低时在日出前,所以逆温强度日出前达到最大,后减弱,B错。

逆温现象日落后出现,日出后一般逐渐消失,C错。

读图,根据曲线,强逆温前半夜增速快,后半夜降速慢,D错。

10.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C对。

与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无关,A、B、D错。

考点:本题考查读图能力,逆温现象及特征,影响逆温层上界峰值时间的因素。

【名师点睛】根据材料,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

通过读图,要注意到图中下面曲线表示强逆温,相对来说,上面的曲线逆温较弱。

对流层气温是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出现逆温主要是近地面降温太快,导致出现下冷上暖的稳定大气结构。

白天有太阳辐射时,地面增温,逆温逐渐消失。

所以逆温最强时在日出前。

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热量的传递有时间差异,所以距地面近的强逆温层先达到峰值。

11.B12.A【解析】试题分析:11.从图中可以看出为北半球,题干中提到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可知没有太阳辐射的区域为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并且根据没有太阳辐射区域的纬度变化规律和范围变化规律可知该图原点处和最右侧的日期应为冬至日,依次类推,a处对应的日期为春分日,M 处对应的日期为夏至日b处对应的日期为秋分日,故B正确。

12.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①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②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③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④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夏半年,高纬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故C先排除;据上题分析,ab处都为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长不存在日照时间长短问题B排除,天气状况该图无法判断D排除;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ab所处纬度不同而导致太阳高度不同a纬度较b低,所以太阳直射赤道时离直射纬度近,太阳高度大,被大气削弱的少,太阳辐射强,故A正确。

考点: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名师点睛】该题以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为材料,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对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综合分析能力,难度较大。

第1问,关键找到突破口,根据“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说明该时期内,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该时期包括冬至日,因而可以推测出图中M日最接近是夏至日;第2问,可以使用排除法,结合选择项来分析,a点太阳辐射大于b点,图中只有两点纬度差异,其他海陆位置、天气状况都不确定,所以可以很快推出A答案正确。

13.A14.B【解析】试题分析:13.从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X地属于中间老,两翼新,判断为背斜,从地貌分析,属于河谷,因此X地为背斜谷。

故选A。

14.从等高线分析,两河支流相连处,c河的地势高,河水应由c河流向a河,又②地位于下游河段,所以水量会显著增加;而①④位于上游,水量不变,③河段位于c河的下游,水量会减小。

故选B。

考点:地质构造、等高线。

【名师点睛】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背斜和向斜,背斜为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向斜为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新.依据等高线判读地形名称:①山顶:也可称山峰,山岭。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中部为山岭。

②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

③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

④盆地: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低四周高,则中部为盆地。

⑤鞍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处。

⑥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相交的地方⑦陡坡与缓坡: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

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中,要根据比例尺确定。

15.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例信息可知,颜色越亮,高程越高,即可丙地海拔最高,是图示区域的最高点,在此处设立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甲乙丁三处海拔低,位于山谷或山坡处,受两侧山顶的阻挡,视野差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