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牟县七年级生物上册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精选

合集下载

河南省中牟县七年级生物上册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河南省中牟县七年级生物上册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课时安排共( 2 )课时8-9 页课程标准1.举例说明阳光、空气、温度、水等非生物要素以及生物要素对生物的作用。

学习目标2. 试试科学家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 形成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确定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1、说出影响生物生计的环境要素。

教课要点2、体验研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变量和设计比较实验。

教课难点形成爱惜实验动物的感情,可以仔细察看和记录,并与其余同学合作和沟通。

教课方法研究法教课准备PPT环境中的生态要素包含什么?课前作业非生物要素对生物的影响:水、温度、阳光、土壤、空气等生物要素对生物的影响:竞争、捕食、合作、寄生、互利共生等教课过程教课环节讲堂合作沟通二次备课环节一(改正人:)一、创建情境,导入新课:指引学生依据经验举出影响生物生计的例子,比方:我们翻动砖头时会发现鼠妇各处走,跟鼠妇同样的还有黄粉虫,俗名又叫面包虫。

(看投影)主要培育学生的剖析总结能力二、研究实验:光对面包虫的影响1、直接以面包虫为例来指引学生剖析、议论,进而帮助其概括出研究的一般过程环2、直接举例指引学生剖析,进而帮助学生概括出研究的一般过程。

节3、经过指引,让学生懂得设计实验时控制变量和设计比较实验的重要二性4、充足放权,让学生自学三、研究过程1、提示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①小构成员分工合作②设计比较:灰暗、光亮③控制变量:光不一样2、依据各组的研究方案进行实验,并进行指导。

3、指引学生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4、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沟通,并指引其余同学发现问题1、经过指引,让学生懂得设计实验时控制变量和设计比较实验的重要性2、充足放权,让学生自学1、提示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①小构成员分工合作②设计比较:灰暗、光亮③控制变量:光不一样3、依据各组的研究方案进行实验,并进行指导。

4、指引学生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

四、实验结果:计算出全班各组第10 次数据的均匀值,得出结论。

小结:研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定、拟订计划、实行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沟通研究实验最要点的问题:设计比较、控制变量环节三研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定、拟订计划、实行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沟通研究实验最要点的问题:设计比较、控制变量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沟通,并指引其余同学发现问题课后作业设计:(改正人:)①有兴趣的小组可在课下对其余影响鼠妇生活的要素进行研究。

七年级生物上册 1_2_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1_2_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班级教师备课时间课题教材分析本节安排了全书的第一个探究活动,学习科学探究方法是一个重点。

通过对照实验让学生获得有利证据,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途径。

深刻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在学习了环境影响生物后,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学情分析关于探究活动中提到的生物材料鼠妇,学生是容易捕捉并观察其生活环境,提出相关问题。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对照实验仅设置一个单一因素的研究。

关于生物对生物的影响,学生可以结合生活经验举出相关例子。

明晰目标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举例说明生物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3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适应重点难点重点探究实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适应难点探究实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需用教具或器材探究实验涉及的生物材料和器材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问:生物圈仅指生物生活的环境吗?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生活着?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存在一定的关系。

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

阅读教材,什么是生物的生活环境?生态因素?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生物的生存空间,还有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水、肥、光、温度、蚯蚓、杂草、害虫。

图12:小麦的生长受到哪些生态因素的影响?根据是否有生命可以把生态因素分成两类: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怎样影响生物,通过探究实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找出答案。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问题与假设分别以什么形式表达?2主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实验变量是什么?3.选择三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吗?4结果与结论是不一样的。

结果是对实验客观现象的描述,而结论是在数据整理基础上提出观点。

此时应该与假设进行对比分析。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结果和结论分别是什么?根据日常的经验,鼠妇生活在阴暗湿润的地方。

七年级生物上册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生物适应环境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生物适应环境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生物适应环境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改进措施与建议:
1.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讲解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加强课堂讨论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针对实验探究环节,我将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有效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学生,我将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提高学习效果。
例题10:
题目:请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环境的意义。
答案: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环境的意义在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会影响环境,从而使环境发生变化,以适应生物的需求。
9. 提高自我学习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10. 增强自信心和自主性,勇于质疑、敢于探索,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
在本次生物适应环境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对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有了更直观的理解,但在引导学生的讨论和思考方面还需加强。其次,在实验探究环节,学生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但个别学生表现较为被动,需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 (新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 (新版

标,温故知新,激
教师将上节课用过的生 物与其生活环境图片贴 在黑板上,提出问题,引
发学生进一步探究 的欲望,为本课学 习进行铺垫。
存在一定的环境中,都有它们适 生物 环境
导学生进入学习目标:
应环境的特点。哪位同学能用箭
头的形式表示一下它们之间的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 (观察学生的反应,帮助
关系?……生物与环境之间只 题,为本节课的学习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一
出示教材技能训练中的 愿望,让学生自主
图片:猫和兔子,指导学 选择熟悉或喜爱的
生观察分析与环境相适 应的特点
生物讲述它们与环 境相适应的特点, 给学生充分的表达
时间与空间。
2、绿草地中的绿色蝗虫和黄色
出示图片:一些体表为黄
蝗虫哪个更适应环境?生物适 观察图片,思考生物 色和绿色的蝗虫共同生
应环境对其本身有何意义?
打印的一些生物及它们生活环 说出生物以及它们的
生活经验来判断生
境的图片。我们来认识一下它
生活环境
提出问题
物的生活环境,明
们……这还有一些它们生活环
引导学生
确本节课的教学目
境的图片,假设这些生物们迷路
进入本节教学目标 标。
了,你们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 明确本节教学目标
吗?……
(新授: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
我们要爱护大自然, 适时地进行情感教育,帮
保护环境,让人类与 助学生更好的达成教学
其他生物在地球上和 的三维目标。
平相处,让我们生活
的地球更加美好。
难点 学生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导言:

七年级生物上册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通过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观点,增强热爱自然环境的意识。

2、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2)举例说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二)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设计对照实验;(2)学会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三)情感态度价值目标:(1)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观点;(2)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3、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2)难点:设计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课前5分钟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总结展示和解答。

(二)课堂设计1、课时安排:2课时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实验探究)要创造两个环境:一个有光,一个无光,这样才能比较。

要确保在实验中,除了光这个条件外,其他条件必须保持一致,来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不行,一只鼠妇可能会出现严重误差,最好多用几只,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不够,至少做三次,取平均值,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动手实验,小组合作。

各小组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报告,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

有代表性的小组展示报告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怎样才能知道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呢?做一个有光的实验组够不够?探究实验要有两个对照实验,一个实验室贴合实际情况的空白对照组,一个是作为探究原因的实验组,这就是“对照实验原则”。

怎么能说明是光这个因素对鼠妇的生活造成的影响,而不是由于其他原因呢?是的,在一个实验中,有且只能有一个变化的因素,这就是我们说的“单一变量原则”。

设计多少只鼠妇做实验比较合理呢?一只行吗?在完成这个实验时,要做几次实验呢?一次够吗?是的,这就是我们强调的“多次重复实验,排除偶然因素”。

让学生尝试设计一个实验装置,符合上述要求的单一变量原则。

充分放权,让学生动手,但注意把握学生对变量和对照实验的理解,注意巡逻。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生物上册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生物上册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生物上册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河南省中牟县七年级生物上册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河南省中牟县七年级生物上册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一课时课时安排共( 2 )课时12-13 页课程标准能举例说出生态要素对生物的影响,建构生态要素的观点。

学习目标经历比较剖析,初步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课要点建立生态要素的观点。

教课难点生态要素对生物的影响。

教课方法比较剖析议论法,讲授法教课准备图片,短视频课前作业思虑不一样的环境,察看同样动物的不一样。

教课过程教课二次备课讲堂合作沟通环节(改正人:)回首旧知,导入新课简要回首上节课内容:环经过学习《检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并对它们进行分类,我们认节识到,生物都生活在必定的环境中。

一发问:为何生物都生活在必定的环境中呢?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呢?今日,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商讨《生态要素对生物的影响》。

请同学们翻开书第 12 页。

教师指引学生,回首旧知,踊跃思虑问题,发散思想以学生所学知识为基础,指引学生参加讲堂活动与踊跃思虑,激发学生学习热忱。

比较剖析,议论学习(一)想想,议一议以图片展现为例,教师指引学生踊跃思虑,鼓舞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大家认识图片中间是什么吗?依据现有知识,学生不难做出回答。

追问:你知道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散布在哪些地域吗?为何这些地域能够适应它们的生活呢?走开了水的海豚能够生计吗?没有阳光雨露小环麦能够抽芽抽穗吗?经过上述的问题和所告诉的信息进行剖析,认识节到环境中的某些要素影响着生物的生活与散布,进而建立生态要素的二观点: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散布的要素。

1、鼓舞学生回答下列问题,指引学生剖析问题,进而建构生态要素概念。

2、学生认真察看,说出环境中的影响要素,利用已有知识对其分类,指引学生剖析总结生态要素对生物有必定的影响。

(二)看一看,想想以察看图片为主,阅读教材为辅,指引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大家见过稻田吗?看看这张图,你能找到影响水稻生计的生态要素有哪些吗?依据以前所学的内容,它们能够分为几类呢?对稻田里的生态要素进行剖析,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总结环出生态要素对生物有必定的影响。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目标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教学重点1.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教学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多媒体演示。

●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鼠妇若干。

演示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的多媒体光盘或录像带。

2.学生准备:各小组准备鼠妇10~16只,湿土,干土,纸盒,纸板,玻璃板,表,笔,一份实验报告用表。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热带植物适于生长在温暖的地方;移栽到寒冷的地方后,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它们也不能存活。

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必然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探究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生:想!)下面我们就以鼠妇为例来分析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讲授新课]一、引导分析,提出假设引导分析:通过课外捕捉鼠妇,你观察到鼠妇有哪些行为特征?下面各组同学讨论,归纳后可推荐一位同学发言,说明本小组的观察结果。

学生:讨论得非常热烈。

学生甲:我们一掀开砖头、花盆,它们就四处逃窜,往别的缝隙里窜,好像很怕光照。

教师:这时进行鼓励性评价,肯定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不怕脏、肯动手等。

并且继续引导:大家在捕捉鼠妇时,细心观察过鼠妇的生活环境吗?看哪个组讨论归纳整理的快,并且结果明确。

学生经过讨论后回答:我们是在砖头、石块、花盆下捉到鼠妇的,它生活的环境阴暗,而且潮湿,里面还有许多其他小虫子。

教师:回答得非常好,说明这些同学观察得非常仔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稻田里的生态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总结
出生态因素对生物有一定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 物的影响:水、温度、阳光、土壤、空气等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竞争、捕食、合作、寄生、互利共生等
课后作业设计:
经讨论学习后,举例说出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教师补充一些例子,例如:沙漠和绿洲,热带和温带生物的生活与分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课题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一课时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课程标准
12-13页
学习目标
能举例说出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建构生态因素的概念。
经历比较分析,初步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
构建生态因素的概念。
教学难点
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方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比较分析讨论法,讲 授法
教学准备
图片,短视频
课前作业
教学反思:
培养善于观察思考的能力。设置问题疑,激发学生趣,并引出下节课所学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旧知,积极思考问题,发散思维以学生
所学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与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比较分析,讨论学习
(一)想一想,议一议
以图片展示为例,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大家认识图片当中是什么吗?根据现有知识,学生不难做出回答。追问:你知道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吗?为什么这些地区能够适应它们的生活呢?离开了水的海豚能够生存吗?没有阳光雨露小麦能够发芽抽穗吗?通过上述的问题和所告诉的信息进行分析,了解到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影响着生物的生活与分布,从而构建生态因素的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修改人: )
板书设计:
生态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因素的概念
大熊猫竹子(植物)
海 豚 水影响着生物的生活与分布生态因素
小麦 阳光、水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水、温度、阳光、土壤、空气等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竞争、捕食、合作、寄生、互利共生等
思考不同的环境,观察相同动物的不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
(修改人:)

节一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简要回顾上节课内容:
通过学习《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并对它们进行分类,我们认识到,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提问:为什么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呢?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探讨《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2页。
1、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 生分析问题,从而建构生态因素概念。
2、学生仔细观察,说出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利用已有知识对其分类,引导学生分析总结生态因素对生物有一定的影响。



(二)看一看,想一想
以观察图片为主,阅读教材为辅,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大家见过稻田吗?看看这张图,你能找到影响水稻生存的生态因素有哪些吗?根据之前所学的内容,它们可以分为几类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