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指导】2015-2016学年高中化学 第3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章末测评 新人教版选修5
第03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模拟卷B-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名校试题练测(选修5)(原卷版)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模拟卷B1.【浙江省瑞安八校2014-2015学年下学期5月月考】能发生银镜反应,并与丙酸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是A 、丙醛B 、甲酸乙酯C 、乙酸甲酯D 、丙烯酸2.【武威市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末】下列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 a .HOCH 2CH 2CH 2OH b .CH 3CH 2CH 2OH c .CH 3CH 2COOCH 3 d .HOCH 2CHOHCH 2OHA .d >a >b >cB .c >d >a >bC .d >b >a >cD .c >d >b >a3.【南昌二中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由1-丙醇制取CH 3——C —O —CH 2CH 2CH 3O O,最简便的流程需要下列反应的顺序是①氧化 ②还原 ③取代 ④加成 ⑤消去 ⑥中和 ⑦缩聚 ⑧酯化A . ②④⑥⑦⑧B . ⑤④③①⑧C . ①⑤④③⑧D . ②①⑤③⑥4.【锦州市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中】 已知A 物质的分子结构简式如下:, lmol A 与足量的NaOH 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后最多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为( ) A .6mol B .7mol C .8mo1 D .9mo15.【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2015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有机物中,能在铜的作用下催化氧化又能发生消去反应,且消去生成物中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 )A .CH 3 CH 2C(OH)(CH 3)2B .(CH 3)2CHOHC .CH 3CH (OH )CH 2 CH 3 D6.【武威市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末】同温同压下,某有机物和过量Na 反应得到V 1 L 氢气,取另一份等量的有机物和足量NaHCO 3反应得V 2 L 二氧化碳,若V 1=V 2 ≠ 0,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A .HOCH 2CH 2OHB .HOOC —COOH C .D .CH 3COOH7.【西湖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下学期5月月考】某有机物链状分子中含a 个甲基,n 个亚甲基(—CH 2—),m 个次甲基(),其余为羟基。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测试(新人教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测试(新人教版选修5)一、选择题1.如今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类型。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绿色食品;而直接从海洋获取的食品叫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白色食品。
下面属于白色食品的是 ( )A .食醋B .面粉C .海带D .食盐2.已知丁基共有四种。
则分子式为C 5H l0O 的醛应有 ( )A .3种B .4种C .5种D .6种3.《化学教育》报道了数起因食用有“瘦肉精”的猪肉和内脏,而发生急性中毒的恶性事件。
这足以说明,目前由于奸商的违法经营,已使“瘦肉精”变成了“害人精”。
“瘦肉精”的结构可表示为:下列关于“瘦肉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摩尔质量为313.5 gB .属于芳香烃C .分子式为C 12H 19Cl 3N 20D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4.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 ,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6O ,二者在浓H 2SO 4作用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18O 的物质有 ( )A .1种B .2种C .3种D .4种5.有下列几种反应类型:①消去②加聚③水解④加成⑤还原⑥氧化,用丙醛制取1,2一丙二醇,按正确的合成路线依次发生的反应所属类型应是 ( )A .⑤①④③B .⑥④③①C .①②③⑤D .⑤③④①6.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 )A .HCHO 、CH 3COOHB .、CH 2OH OHC .CH 3COOH 、CH 3CH 20H D.醋酸、硬脂酸7.1999年4月,比利时查出“污染鸡”的根源是生产鸡饲料的油脂被二恶英所污染。
二恶英是两大类芳香族化合物的总称,其中四氯代二苯二恶英毒性最大,其结构简式为。
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C 12H 802Cl 4B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都有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 .是一种可溶于水的气体D .是最危险的致癌物之一8.前不久,各大媒体在显著的位置刊登了关于900 t 致癌大米的报道,主要是变质大米中存在的黄曲霉素使人体中的特殊基因发生突变,有转变成肝癌的可能性。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章末综合检测(含13年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5

【成才之路】人教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章末综合检测(含13年试题)(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2013·乌鲁木齐诊断性测验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能发生氧化反应而乙酸不能发生氧化反应B.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和皂化反应互为逆反应C.乙烯、聚氯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D.苯、乙醇、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难度较小。
乙酸不能发生催化氧化,但乙酸能燃烧,燃烧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皂化反应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能彻底进行,不属可逆反应,B项错误;聚氯乙烯不含不饱和键,所以不能使溴水褪色,C项错误;苯、乙醇、乙酸均可发生取代反应,D项正确。
2.(2013·石家庄质检一)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甲烷制一氯甲烷、苯制硝基苯B.苯制溴苯、乙烯制乙醇C.乙醇制乙醛、乙醇和乙酸制乙酸乙酯D.苯制环己烷、乙酸乙酯水解答案:A点拨:本题考查有机反应的反应类型。
难度较小。
A中均为取代反应;B中苯制溴苯为取代反应,乙烯制乙醇为加成反应;C中乙醇制乙醛为氧化反应,乙醇和乙酸制乙酸乙酯为取代反应;D中苯制环己烷为加成反应,乙酸乙酯水解为取代反应。
3.(2013·河南确山统考)下列化合物中,既显酸性,又能发生酯化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是( )B.CH3CH===CHCOOH答案:C点拨:酚羟基、—COOH显酸性;—OH或—COOH能发生酯化反应;对于醇羟基,若分子中含有结构时能发生消去反应。
4.(2013·山东昌东质检)某种兴奋剂是奥运会上最早使用并最早被禁用,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分子式为C13H12O4Cl2B.该物质分子内处于同一平面的碳原子不超过7个C.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含3 mol NaOH的水溶液发生反应答案:A点拨:题给兴奋剂含有苯环,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由其结构简式可得分子式为C13H12O4Cl2;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处于苯环所在平面内,故该物质分子内至少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当碳碳单键或碳氧单键旋转时,其他碳原子也会位于苯环所在的平面,即最多共平面的碳原子可达13个;苯环、碳碳双键、羰基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该物质分子中,能与NaOH水溶液反应的只有—COOH,故1 mol 该物质最多可与含1 mol NaOH的水溶液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章末测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章末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下列关于苯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苯酚是一种弱酸,滴加指示剂变色B.苯酚在水溶液中能按下式电离:+H2O⇌+H3O+C.加入FeCl3溶液,观察是否呈紫色D.苯酚有腐蚀性,溅在皮肤上可用酒精冲洗2.下列关于苯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苯酚呈弱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浅红色B.苯酚能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紫色沉淀C.苯酚有强腐蚀性,沾在皮肤上可用水洗涤D.向少量苯酚溶液中滴加饱和溴水,可观察到白色沉淀3.下列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B.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SO42﹣,应先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稀硝酸C.滴定管洗净后应先用蒸馏水润洗,然后再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D.在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时,先使氯气通过饱和食盐水,后通过浓硫酸4.在实验室从苯酚中分离出苯,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A.B.C.D.5.下列涉及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酸的性质与乙酸类似,都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B.石油和植物油都是混合物,且属于不同类的有机物C.乙醇转化为乙醛的反应有碳氧双键生成,属于消去反应D.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淀粉酶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6.下列关于醛的判断正确的是()A.用溴水检验CH2=CH—CHO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B. 1 mol HCHO发生银镜反应最多生成2 mol AgC.对甲基苯甲醛()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说明它含有醛基D.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类7.有关我们熟知的有机物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酸可与NaHCO3(aq)反应产生CO2B.常温常压下甲醛、一氯甲烷、氯乙烯均为气体C.α﹣氨基酸中甘氨酸与丙氨酸缩合最多可形成四种二肽D.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B.蛋白质、乙酸和糖类均属电解质C.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共热生成乙烯D.乙醇和乙醛都可以发生加成反应9.下列物质不属于醛类的物质是()A.B.C. CH2═CHCHOD. CH3CH2CHO10.下列有机物中,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还能被新制Cu(OH)2悬浊液氧化的物质是()A. CH3=CHCHOB. CH3CH2COOHC. CH2=CHCOOCH3D. CH2OH(CHOH)4CHO11.由C6H5—、—C6H4—、—CH2—、—OH 4种原子团一起组成的酚类物质的种类有()A. 1种B. 2种C. 3种D. 4种12.下列关于苯酚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苯酚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C.苯酚没有毒,其稀溶液可用作防腐剂和消毒剂D.苯酚水溶液呈弱酸性,能与碱反应13.医学上最近合成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化合物,该物质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2H19O4B.是乙醇的同系物C.可发生氧化反应D.处于同一平面的原子最多有5个1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产物是苯酚和碳酸钠B.苯的同系物中,苯环和侧链相互影响,使得二者均易被氧化C.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D.苯甲醛、苯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15.某饱和一元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得到0.5gH2,取相同物质的量的该醇完全燃烧后得36g水.该醇应是()A.乙醇(C2H6O)B.丙醇(C3H8O)C.丁醇(C4H10O)D.丙三醇(C3H8O3)16.钠与下列物质反应都能够产生氢气:①H2O;②CH3COOH;③CH3CH2OH,从产生氢气的剧烈程度可推断出这三种物质产生H+的难易程度是(从难到易的顺序)()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②①③17.不能和金属钠反应的是()A.苯酚B.甘油C.酒精D.苯18.日本冈山大学教授滨田博喜和研究员富良德等通过实验发现,桉树叶子的培养细胞能够消除有害化学物质双酚A的毒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三章测评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 ①对二甲苯和乙苯 ②乙醇和乙二醇 ③1-氯丙烷和2-氯丙烷 ④丙烯和环丙烷 ⑤乙烯和聚乙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对二甲苯和乙苯是同分异构体;乙醇是一元醇,乙二醇是二元醇,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1-氯丙烷和2-氯丙烷是同分异构体;丙烯和环丙烷是同分异构体;乙烯是聚乙烯的单体,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 答案:B 2.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 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 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 解析:溴丙烷水解制丙醇属于取代反应,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属于加成反应,A错误;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属于取代反应,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属于氧化反应,B错误;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属于消去反应,而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属于加成反应,C错误;选项D中的两个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 答案:D 3.在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下式)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标出了其分子中的不同的键。将阿司匹林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发生反应时断键的位置是( )
A.①④ B.②⑤ C.③④ D.②⑥ 解析:从阿司匹林的结构可知其具有酯基和羧基,所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时会发生酯的水解而断裂②键,发生酸碱中和而断裂⑥键。 答案:D 4.分子式为C4H6O5的有机物A有如下性质:
①1 mol A+2 mol NaOH正盐,②A+RCOOH或ROH有香味的物质(R为烃基),③1 mol
A1.5 mol气体,④A的分子内脱水产物(不是环状化合物)可使溴水褪色。 2
根据以上信息,对A的结构判断错误的是( ) A.肯定没有碳碳双键 B.有两个羧基 C.肯定有醇羟基 D.有RCOOR'结构 解析:由②知A分子中有羟基、羧基,由①③中信息再结合A分子中氧原子数目知A分子中有1个—OH、2个—COOH;由于4个碳原子最多可结合10个氢原子,因此结构中有2个碳氧双键,组成上应比饱和结构少4个氢原子,故结构中不可能再有碳碳双键。 答案:D 5.有下列物质:①乙醇;②苯酚;③乙醛;④丙烯酸 ();⑤乙酸乙酯。其中与溴水、 KMnO4酸性溶液、NaHCO3溶液都能反应的是( ) A.①③ B.②⑤ C.④ D.③④ 解析:能与NaHCO3反应的应是比H2CO3酸性更强的无机酸或羧酸;能与溴水、KMnO4酸性溶液反应,表明该物质具有还原性。 答案:C 6.下列实验能够成功的是( ) A.只用溴水一种试剂可鉴别甲苯、乙烯、乙醇、四氯化碳四种物质 B.将乙醇加热到170 ℃可制得乙烯 C.用乙醇、冰醋酸及pH=0的硫酸加热可制乙酸乙酯 D.用酚酞可鉴别苯酚钠和乙醇钠两种溶液 解析:A项可根据现象进行鉴别:上层呈橙红色的是甲苯;下层有油状物的是乙烯;不发生分层现象的是乙醇;下层呈橙红色的是四氯化碳。B项缺少浓硫酸作催化剂。C项pH=0的硫酸是稀硫酸,不满足条件。D项中,苯酚钠和乙醇钠两种溶液均显碱性,用酚酞不能鉴别。 答案:A 7.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图)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和溴水反应 B.可用有机溶剂萃取 C.分子中有三个苯环 D.1 mol维生素P可以和4 mol NaOH反应 3
解析:从维生素P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分子中含有4个酚羟基,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且1 mol可与4 mol NaOH发生反应,含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A、D项正确;有机物易溶于有机溶剂,B项正确;中间六元环不是苯环,分子中只有两个苯环,C项错误。 答案:C 8.下列三种有机物是某些药物中的有效成分: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有机物都能与浓溴水发生反应 B.三种有机物苯环上的氢原子若被氯原子取代,其一氯代物都只有2种 C.将等物质的量的三种物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阿司匹林消耗氢氧化钠最多 D.使用FeCl3溶液和稀硫酸不能鉴别出这三种有机物 解析:对羟基肉桂酸中有酚羟基,且有碳碳双键,能与浓溴水反应,布洛芬、阿司匹林不能与浓溴水反应,A错误;前两者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分别都有两种,而后者无对称结构,故其一氯代物有4种;各1 mol的对羟基肉桂酸、布洛芬、阿司匹林分别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2 mol、1 mol、3 mol,C项正确;先用FeCl3溶液鉴别出对羟基肉桂酸,然后在余下的物质中分别加入稀硫酸加热,阿司匹林可水解生成酚,再用FeCl3溶液可进行鉴别。 答案:C 9.一定量的某有机物溶解于适量的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煮沸5 min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再加入盐酸显酸性时,沉淀出白色晶体。取少量晶体放入FeCl3溶液中,溶液呈紫色。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 B. C. D. 解析:加NaOH加热后红色变浅,说明有机物能发生水解;加盐酸显酸性时加入FeCl3溶液显紫色,说明含有酚羟基。 答案:A 4
10.85岁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下列关于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青蒿素 双氢青蒿素 A.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由青蒿素制备双氢青蒿素的反应属还原反应 C.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 D.青蒿素分子中含有过氧键和酯基、醚键 解析: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双氢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4O5,二者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青蒿素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双氢青蒿素,属于还原反应,故B正确;由结构简式可知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故C正确;由结构简式可知青蒿素分子中含有过氧键和酯基、醚键,故D正确。 答案:A
11.咖啡酸具有止血功效, 存在于多种中药中, 其结构简式为,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 B.1 mol该物质可以与1.5 mol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1.5 mol的CO2 C.既能发生取代反应, 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D.所有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个平面上 解析:A项,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B项,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所以酚羟基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生成CO2;C项,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苯环上的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D项,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在一个平面上,碳碳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也在同一个平面上,所以碳原子可能都在同一个平面上。 5
答案:C 12.下列实验的失败是由于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造成的是 ( ) ①将乙醇和乙酸混合,再加入稀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 ②实验室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40 ℃制乙烯 ③验证某RX是碘代烷,把RX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将溶液冷却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黑色沉淀 ④做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后,未出现红色沉淀 ⑤苯与浓溴水反应制取溴苯 A.①④⑤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⑤ 解析:①应该用浓硫酸;②的反应温度错误,应为170 ℃;③缺少实验步骤,加入AgNO3溶液前应先加入稀硝酸酸化;④缺少加热的步骤;⑤选用药品错误,应用苯和液溴在铁粉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溴苯。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3.(12分)有机化合物甲:, 乙:,丙: (1)请写出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 (2)请判断上述哪些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 (3)请分别写出鉴别甲、乙、丙化合物的方法:(指明所选试剂及主要现象即可) 鉴别甲的方法: ; 鉴别乙的方法: ; 鉴别丙的方法: 。 (4)请按酸性由强到弱排列甲、乙、丙的顺序: 。 答案:(1)醛基、羟基 (2)甲、乙、丙互为同分异构体 (3)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甲 与Na2CO3溶液作用有气泡生成的是乙 与银氨溶液作用会发生银镜反应的是丙 (4)乙>甲>丙 14.(2014课标Ⅰ)(14分)席夫碱类化合物G在催化、药物、新材料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合成G的一种路线如下: 6
已知以下信息: ①R1CHO+ ②1 mol B经上述反应可生成2 mol C,且C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D属于单取代芳烃,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④核磁共振氢谱显示F苯环上有两种化学环境的氢
⑤RNH2+ +H2O 回答下列问题: (1)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类型为 。 (2)D的化学名称是 ,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 (3)G的结构简式为 。 (4)F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面积比为6∶2∶2∶1的是 (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5)由苯及化合物C经如下步骤可合成N-异丙基苯胺:
N-异丙基苯胺 反应条件1所选用的试剂为 ,反应条件2所选用的试剂为 ,I的结构简式为 。 解析:(1)分析框图可知:AB为消去反应,生成己烯,而结合信息①和②可知C只能为丙酮(不能
为丙醛),所以B的结构简式为(键线式为),所以A为(键线式为)。 (2)根据信息③可知,D仅含一个苯环,且取代基的式量为106-77=29,应为—CH2CH3,故D的结构
简式为(或写为);与混酸发生取代反应时,—NO2应取代苯环上与乙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