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内能和热量

合集下载

1.2 内能和热量 第一课时

1.2 内能和热量 第一课时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要点导航
◆典例导学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要点导航
◆典例导学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要点导航
◆典例导学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要点导航
◆典例导学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合应用
◎能力拓展
◆要点导航
◆典例导学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要点导航
◆典例导学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要点导航
◆典例导学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要点导航
◆典例导学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要点导航
◆典例导学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要点导航
◆典例导学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要点导航
◆典例导学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要点导航
◆典例导学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要点导航
◆典例导学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要点导航
◆典例导学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要点导航
◆典例导学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要点导航
◆典例导学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要点导航
◆典例导学

1.2《内能和热量》教案--2023-2024学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

1.2《内能和热量》教案--2023-2024学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

1.2《内能和热量》教案——20232024学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第2节《内能和热量》。

本节课主要介绍内能的概念、内能与热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具体内容包括:1. 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 热量的概念: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3. 内能与热量的关系: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内能发生变化。

4.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内能的概念,能描述内能的特点。

2. 让学生掌握热量的概念,能解释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的作用。

3. 让学生了解内能与热量的关系,能分析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时内能的变化。

4. 让学生掌握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改变内能的方式,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内能的概念、内能与热量的关系、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

2. 教学重点:内能的概念,内能与热量的关系,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讨论冬天搓手取暖的原理,引导学生思考热量和内能的关系。

2. 知识讲解:讲解内能的概念,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内能的含义。

讲解热量的概念,强调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

讲解内能与热量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时内能的变化。

讲解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改变内能的方式,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两种方式的实质。

3. 例题讲解:讲解课本上的例题,让学生通过例题加深对内能、热量以及改变内能方式的理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内能的概念2. 热量的概念3. 内能与热量的关系4.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热传递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题(1)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1.2-内能和热量(1)PPT课件

1.2-内能和热量(1)PPT课件
从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内能或内
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叫做做功。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
14
1.热传递改变内能
A.物体吸热
内能增加
B.物体放热
内能减少
内能发生转移
转移到
高温物体
低温物体
高温部分
低温部分
(不同物体之间) (同一物体之间)
.
15
2.做功改变内能
搓手时手 变热了
开,这表明_分___子__间__有。引力
.
22
3. 冬天,置于太阳光下的棉被晒得暖乎乎的, 这是通过_热___传__递__方式改变了棉被的内能;反 复弯折铁丝,铁丝变得烫手,这是通过 __做__功____方式改变了铁丝的内能。
.
23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
B.物体的温度高,内能一定大
1.2 内能和热量(1)
.
1
一、温度与热运动
冷水
热水
冷水
热水
开始时
10分钟后
实验探究:温度对扩散的影响
.
2
实验探究:温度对扩散的影响
冷水
热水
冷水
热水
开始时
10分钟后
把两滴蓝墨水分别同时滴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
个玻璃杯中。比较两杯水中墨水的扩散快慢。
.
3
实验探究:温度对扩散的影响
冷水
热水
冷水
热水
开始时
3.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和 热传递 。
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大。
高温物体放出,内能减少;
低温物体吸收,内能增大。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同步练习1.2内能和热量 第二课时热量与热值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同步练习1.2内能和热量 第二课时热量与热值

1.2 内能和热量第二课时热量与热值知识点1热量1.关于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量表示物体热的程度B.热量表示热能的多少C.热量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变化D.热量表示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2.关于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B.质量较大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较多C.热量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含有热量少的物体D.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3.通常所说的“热”包含有内能、热量、温度三种含义,请指出下面“热”的含义。

(1)摩擦生热:________。

(2)天气很热:________。

(3)吸热升温:________。

知识点2探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4.在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水升高的温度是否有关”的实验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第________这三次实验,可以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是否有关。

(3)第3、4、5这三次实验,是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________________是否有关。

(4)通过实验可得出结论:水吸收的热量与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知识点3热值及其计算5.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与质量有关B.燃料的热值与燃料是否容易燃烧、燃烧条件无关,只与燃料种类有关C.热值大的燃料燃烧时效率高D.固体燃料的热值一定小于液体燃料的热值6.汽油的热值是4.6×107 J/kg,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燃烧________g汽油所放出的热量为2.3×106 J。

7.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则当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余部分的热值为____________J/kg。

1.2《内能和热量》.

1.2《内能和热量》.

实验现象:
活塞对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酒精蒸气对瓶塞做功,瓶塞被推出,蒸气内能减少,温 度降低,液化形成“白雾”. 实验结论:
1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大
2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
这天好冷哦
是呀
好热
我锻炼 我烤火 做功和热传递虽实质不同,但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你知道他们俩谁烤火谁锻炼了吗?
I
通过物体相互接触 III 来传热,例:用热 水泡脚,脚的温度 升高等。
通过气体或液体流 动来传热,例:开 热空调,室内温度 升高等。
II
实验探究体验 体验探究1: 请你按下图方式来回快速弯折手里的铁丝20次后 ,将被弯折的部分贴在手背或脸部上,你有什么 感觉?
手用力对铁丝弯折做功,使铁丝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大家来找不同:根据所学知识请你找出下边出现的每一对句子中 的不同点,并判断正误。 A1、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A2、物体温度升高可能吸收了热量。 A组 B组 B1、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组 D组 B2、高温物体具有的热量多。 C1、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C2、温度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D1、热传递是能量的转化。 D2、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
1、完全燃烧2㎏汽油,放出多少 热量?q= 4.6×107 J/㎏
2、完全燃烧5m3煤气,放出多少 热量?q= 3.9×107 J/m3
3、计算完全燃烧50g酒精,最多能放 出多少热量?学会查表。
4、小彤家使用的是瓶装液化气,每瓶 装入13㎏的液化气。求: (1)一瓶液化气完全燃烧时,放出 多少热量?q= 5×107 J/㎏ (2)若这些热量只有60%被利用, 那么散失的热量是多少?

教科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1.2内能和热量

教科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1.2内能和热量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1.2内能和热量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如图所示,在空可乐瓶内滴一滴酒精,用装有气门芯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通过气门芯向瓶内打气。

当瓶内气压达到足够大时,塞子将从瓶口冲出,且原来透明的瓶内充满了白雾,这一实验现象表明()A. 气体对外界做功,瓶内温度升高,内能减少B. 外界对气体做功,瓶内温度升高,内能增加C. 气体对外界做功,瓶内温度降低,内能减少D. 外界对气体做功,瓶内温度降低,内能增加2.下面的几个例子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放在冰箱中的食品温度降低B. 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时气筒壁发热C. 冬天利用热水流过暖气片来取暖D. 用暖水袋暖手,手会感到暖和3.目前,各地十分关注空气质量,主要是PM2.5值走高,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其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温度低于0℃,PM2.5不具有内能B. PM2.5在空气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C. PM2.5在空中受到的是非平衡力作用D. PM2.5的空间尺度小于电子4.如图所示,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企鹅呼出“白气”的过程中,呼出气体的内能将减小B. 若两只企鹅的体温相同,则它们“牵手”时会发生热传递C. 南极地区蕴藏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其优点是热值小D. 南极再冷,组成冰山的分子也在做热运动,冰山也有内能5.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B.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 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D. 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B.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 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D.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7.如图甲,网上曾热销一种“55度杯”,称“能很快将开水变成适饮的温水,而后又能将凉水变成适饮的温水”.为破解此中秘密,随州某中学物理小组设计了如图乙模型.设此杯内胆中被封存着300g水,室温20℃;现向杯中倒入200g、100℃开水,摇一摇,杯内水温迅速降至t1,饮用后迅速将200g室温矿泉水倒入该杯,摇一摇,矿泉水的温度可升至t2,若忽略内胆及空间的热能消耗,则t1、t2分别大约为()A. 50℃,50℃B. 52℃,39.2℃C. 40℃,60℃D. 55℃,55℃8.寒冷的冬天,人们的手常常会感到冷.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小丽和小亮改变手内能的途径分别是()A. 做功、做功B. 做功、热传递C. 热传递、热传递D. 热传递、做功9.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下图不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两手摩擦能发热B. 烧热水水变热C. 据木材锯子发热D. 钻木取火10.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改变的是()A. 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B. 行驶中的汽车轮胎会发热C. 古代,人类利用钻木取火D. 水沸腾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二、多选题(共1题;共3分)11.将装有酒精的金属管固定在桌子上,并用塞子塞紧,快速来回拉动绕在管上的绳子,过一会儿塞子跳起来,如图所示.则()A. 拉动绳子过程,金属管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 拉动绳子过程,管内酒精温度升高,蒸发加快C. 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D. 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三、填空题(共4题;共8分)12.把铁块放在炉火中烧,是用________的方法增加了铁块的内能.用铁锤多次敲打铁块后铁块温度升高,这是用________的方法增加了铁块的内能.13.冬天,双手捧着热水袋会感到暖和,双手反复摩擦也会感到暖和.前者是利用___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_______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14.寒冷时,我们常常两手搓动取暖,这是通过________增加手的内能,有时对双手呵气取暖,这是通过________增加手的内能.15.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四、解答题(共1题;共5分)16.用双手分别握住一段铁丝的两端,然后快速地弯折十余次,再用手触摸一下弯折处,你会有什么感觉?请用物理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五、综合题(共1题;共2分)17.物体的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1)从研究对象来看,内能研究的对象是微观世界的________ ;而机械能研究的对象是宏观世界的整个物体.(2)从其存在方式看,内能是________ 存在的,而机械能的存在是有条件的.答案一、单选题1.C2.B3.C4.D5.D6.C7.B8.D9.B 10.A二、多选题11.ABD三、填空题12.热传递;做功13.热传递;做功14.做功;热传递15.做功;热传递四、解答题16.解:感觉发烫.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人对铁丝做功,铁丝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五、综合题17.(1)分子(2)无条件。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练1.2内能和热量(word版,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练1.2内能和热量(word版,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练1.2内能和热量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30分)1. 下列属于热量单位的是A. 牛顿()B. 帕斯卡()C. 瓦特()D. 焦耳()2. 关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运动的物体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B. 质量相同的的水和冰具有相同得内能C. 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D. 内能与温度有关,所以物体温度在以下时没有内能3.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B. 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C. 物体的温度为,物体的内能也为零D. 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之间不能发生热传递4. 下列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锯木头时的锯条温度升高B. 加入冰块的饮料温度降低C. 倒入热牛奶的杯子温度升高D. 放入冷水中的热鸡蛋温度降低5. 关于热量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热量是表示物体含热的多少B.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C. 物体温度升高了,一定是物体吸收了热量D.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6. 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来回拉动绳子,铜管内的水变热B.水沸腾时,蒸汽冲开壶盖C.锯木头时,锯条发烫D.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7.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 物体的内能增大可能是吸收了热量C. 高温物体把温度传递给低温物体D.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8. 我们餐桌上常见的美食都包含有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蒸包子时看到的腾腾热气是汽化现象B. 红烧排骨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 番茄炒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番茄和蛋的内能增加D. 煲鸡汤时,当汤沸腾以后,把炖汤的火调小是为了降低汤的温度9. 下列物理量中,单位不是焦耳的物理量是A. 功B. 内能C. 功率D. 热量10. 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 由滑梯上滑下,臀部会有灼热感B. 搓手取暖。

内能教学中须澄清的“一定”与“不一定”

内能教学中须澄清的“一定”与“不一定”

内能教学中须澄清的“一定”与“不一定”作者:洪从兵来源:《中学物理·初中》2015年第03期内能是初中物理的难点之一,主要是难在内能、热量、温度三者变化的关系上,不少学生经常混淆这三个概念,理不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要突破这一难点,澄清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是教学的关键.1 内能、热量与温度三者之间的关系1.1 内能与热量内能是由物体的“状态”决定的,这里的“状态”不仅是指组成物体的物质状态,还包括物质的种类、物体的质量及温度.物体的“状态”确定,物体的内能也随之确定.要使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可以通过热传递和做功两种方式来完成.而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的特征物理量,热量只是反映物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所转移的能量,是用来衡量物体内能变化的,有过程,才有变化,才涉及热量的问题.就物体的某一“状态”而言,仅有“内能”,根本不存在什么“热量”,因此不能说一个物体含有“多少热量”.1.2 内能与温度温度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对某一物体而言,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就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1.3 热量与温度热量是物体内能变化的量度,是过程量;而温度是反映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与物体的某一“状态”相对应.虽然热传递的前提条件是两个物体之间要有温度差,但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热传递不仅可使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还可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在物质状态变化中,传递给物体的热量并没有使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因此不能说“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温度变化一定越大”.热量、温度之间虽有一定的联系,但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理量.2 三者变化时的“一定”与“不一定”2.1 物体吸热时内能不一定增加,物体放热时内能不一定减少如果物体吸收热量的同时消耗内能对外做功,则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物体内能的变化情况取决于吸收热量与对外做功的大小关系,若吸收的热量大于对外所做的功,则内能增加,若吸收的热量等于对外所做的功,则内能不变,若吸收的热量小于对外所做的功,则内能减少.同样,物体放热的同时,如果外界对它做功使它的内能发生改变,物体的内能也不一定减少.物体内能的变化情况取决于放出热量与外界对它做功的大小关系,若放出的热量大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则内能减少,若放出的热量等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则内能不变,若放出的热量小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则内能增加.2.2 物体内能增加时不一定吸热,物体内能减少时不一定放热因为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两种,而且两种方式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所以物体内能增加的原因可能是从外界吸热,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所以,物体内能增加时不一定吸热.同样,物体内能减少时不一定向外界放热,也可能是对外界做功.所以,物体内能减少时不一定放热.2.3 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一定增加,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一定减少物体内部所有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增加,所以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需要指出的是,“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内能就越大”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物体的内能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种类、状态及物体的质量有关,不同物体之间内能的比较不能仅仅比较温度.这里所说的“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是指的同一物体.同样,当物体的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降低,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减少,所以物体的内能一定减少.2.4 物体的内能增加时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的内能减少时温度不一定降低因为物体的内能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及物体的质量等因素均有关,当物体的温度不变,而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内能也要发生改变.如一块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时,尽管温度没有改变,但冰要从外界吸热,或外界要对冰做功,所以冰的内能增加了.同样当0 ℃的水结成0 ℃的冰时,要向外界放出热量,冰的内能减少了,但温度不变.所以,物体的内能减少时温度不一定降低.2.5 物体吸热时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放热时温度不一定降低一块0 ℃的冰吸收热量熔化成0 ℃的水时,尽管吸收了热量,但其温度不变;另外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的同时消耗内能对外做功,它的温度也不一定升高.所以,物体吸热时温度不一定升高.同样,当一杯0 ℃的水向外界放出热量凝固成0 ℃的冰时,尽管向外界放出了热量,但其温度不变.所以,物体放热时温度不一定降低.2.6 物体温度升高时不一定吸热,物体温度降低时不一定放热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温度也可能升高.如反复弯折铁丝,弯曲处温度升高,温度升高的原因是外界对物体做功,而物体并没有从外界吸热,所以,物体温度升高时不一定吸热.同样,物体消耗了内能对外做功时,温度也会降低.如水烧开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水蒸气对壶盖做功,消耗了水蒸气的内能,水蒸气的温度降低.所以,物体温度的降低时并不一定放热.总之,在内能的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抓住以上这些“一定”和“不一定”,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物理量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并围绕这些难点进行全面的辨别和相应的习题训练,让学生借助一些特殊的“反例”,来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Q/m 2、单位:J/kg 3、物理意义: 一定质量的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放出
1、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与燃料质量m的比,叫
热量的多少。
木炭的热值:3.4X107J/kg 表示1kg木炭完全燃 烧时放出的热量是3.4X107J/kg.
天然气热值取: 2.7X107J/m3
由Q=Vq可知,Q=30m3X2.7X107J/m3 =8.1X108J
放在热水中 放在太阳下 放在火炉边 , 让铅笔杆温度升
高而内能增高。像这种以内能的形式从一个物体向另一
个物体直接传递,叫热传递。
放衣服上,用手摩擦 , 让铅笔杆温度升高而内能增高 形式的能量,叫做功。
。 像这种从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内能或内能转化为其他
改变内能的方法:
热传递:内能的转移,是由高温转移到低温物体。
分子之间也具有一定的距离,具有相互 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因而分子间具有势 能 ——分子势能
物体和地球间有一定 距离,且它们之间有 引力,物体具有重力 势能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统 称机械能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 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 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1.在绝对零度,分子也在不停的运动, 只不过运动的速度较慢,所以一切物体 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温度越高, 内能越大。 2.内能除了与温度有关,还有分子的 数量有关。同样两杯温度相同的水, 质量较大的那一杯具有的内能较多。
改变内能的方法:
放在火炉边 放在热水中 放在太阳下 放衣服上,用手摩擦
改变内能的方法:
再见
B、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内能减少,它一定放出热量
精讲点拔
1.在发生热传递的过程中,热量从 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温度 高的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 度降低,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热量, 内能增加,温度增加。 2.热量只有在发生热传递的过程中 才有意义,它是一个过程量。我们 不能单纯的说有个物体具有多少热 量,也不能说一个物体具有多少内 能。
吸热升温,内能增大;
放热降温,内能减小。
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 (弯折、锻打物体,压缩气体、克服摩擦力做功 等,物体的内能增大)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自学检测
两 种:做功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___ ___ 热传递 。 和______
2.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_____ 焦耳 。 叫_____
增加 ,放出热 3.物体吸收热量,内能____ 减少 。 量,内能_____
合作探究
此人有什么感觉?为 什么会这样?
他的臀部发热,因为在下滑的过程,要克服 摩擦做功,臀部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精讲点拔
实验探究一:
1、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 别倒入相同质量的 冷水和热水 。 2、把两滴相同的红墨水分别 同时滴入盛有冷水和热水的 玻璃杯中。 3、比较两杯水中墨水扩散的 人们常常把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 快慢。 运动。 实验现象: 热水杯中的墨水扩散很快,冷水杯中墨水扩散较慢。 探究结论: 物体的温度越高,扩散越快,说明构成物体的大量分
燃烧:放出热量
燃料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也就是常说的释放能量,在现代社
会中,人类所利用的内能的大部分人仍然来自各种燃烧
的燃烧。
燃烧:放出热量
沼气、氢气、酒精、木炭、可燃冰等
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一般 是不相同的。
热值:
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
8J 由m=Q/q可知,m=8.1X10 =67.5kg ——--—— 1.2X107J/kg
热值:
气体燃料热值的单位是J/kg。体积为V的气体燃料
,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为
Q=Vq
一个成年人参加一次长跑,身体消耗的 能量为6.6X106J,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 0.55kg干木柴才能得到。则干木柴的热值为 ( )。如果用掉一半后,干木柴的 热值将变为( )。
3.物体内能增加,温度是否一定会升 高?试举例。
冰在熔化过 程中,要吸 收热量,内 能增加,但 温度不变。
物体内能减少,温度是否一定会降 低?请举例。
比如水在结冰的过程,内能减少,但 温度也保持不变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2、单位: 焦耳,符号J。
练习:
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低,所含热量越多 C )
子所做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也就是说,温度的高低
反映了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说明人体不同部位分子热运动情况是不同的
端午节那天,妈妈煮茶叶蛋时小宇闻到浓郁 的茶叶蛋的香味,这属于( 扩散 )现象。 煮茶叶蛋要比腌蛋时咸得快,这是由于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
物体的内能
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 构成物体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 规则运动,分子具有动能 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 ——分子动能
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在温度一定时, 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内能就越大。
3、物质种类:不同物质分子大小、结构不同,在
温度相同时,它们的分子动能、 分子势能一般都不同,物体的内 能一般也不同。 4、状态:1kg0°C的水的内能要远大于 1kg0°C的冰的内能。
精讲点拔
1、内能是指物体的内能,不是分子的内能。不 能说是个别分子和少数分子所具有的内能,而 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 势能的总和。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3、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即不能准确知道一 个物体的内能的具体数值。
1、温度: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质量 (分子的多少):
学习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 与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知道在热传递的过程中,所传递内 能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 减少的一些事例。
重点难点
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温度与内 能的关系。 2、改变内能的方法并能解释相关的现 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