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合集下载

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复合材料

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复合材料
聚丙烯腈基(PAN)碳纤维复合材料
班级:1013241 姓名:董鸿文
学号:101324108
材料化学课程论文
碳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是一种以聚丙烯腈(PAN)、沥青、粘胶纤维等 人造纤维戒合成纤维为原料,经预氧化、碳化、石墨化等过 程制得含碳量达90%以上的无机纤维材料。
1 2
3
沥青基
粘胶基
聚丙烯腈基(PAN)
PAN链的无规则螺旋结构
PAN纤维→预氧化→碳化→石墨化→PAN基碳纤维
PAN碳纤维原丝微观图
【1】PAN碳纤维原丝截面图
【2】PAN纤维截面SEM照
【3】PAN碳纤维表面结构
PAN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
1.航空航天:航天飞机、运载 火箭、导弹卫星、民用商业飞 机
2.体育休闲:球杆球拍、箭弓、 鱼竿、自行车
参考文献
[1]徐樑华:高性能PNA基碳纤维国产化进展及发展趋势[J].中国材料进展, 2012,31(10):7-13 [2]陈利,孙颖,马明:高性能纤维域成形体的研究[J].中国材料进展,2012, 31(10):21-29 [3]韩克清,严斌,余木火: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效低成本制备技术进展[J].中 国材料进展,2012,31(10):30-35 [4]郭敏怡:我国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发展现状不展望[M].军民两用技术不产品, 2012,2:53-58 [5]郑宁来:中国航天公司研制成功碳纤维新产品[J].合成纤维,2011,40 (7):14-15 [6]贺福:研制高性能碳纤维已是当务之急[J].高科技纤维不应用,2010,35(1): 14-18 [7]钱伯章:国内外碳纤维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以及碳纤维产能的进展[J].高科技 纤维不应用,2010,35(2):29-33 [8]赵稼祥:世界PAN基碳纤维的生产不需求以及对发展我国碳纤维的启示[J].新 材料产业,2010,9:25-31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布相关标准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布相关标准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布相关标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布是一种重要的新型纤维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建筑、电力等领域。

为了确保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布的质量,相关标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布相关的国际、国家标准。

首先,国际上最常用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布标准是ISO 18333-1:2016。

该标准规定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布的分类、术语和定义、试验方法等内容。

例如,该标准要求对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布的线密度、纤维直径、机械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

此外,ISO 18333-1:2016还对产品的标识、包装、运输等方面进行了要求,以确保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和产品的可追溯性。

在国内,对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布的标准主要有两个,分别是GB/T 30581-2014和HG/T 3197-2010。

其中,GB/T 30581-2014是国家标准,规定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布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和质量证明等方面。

该标准要求对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布的化学成分、线密度、纤维直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耐腐蚀性等进行测试和评估,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另外,HG/T 3197-2010是化工行业标准,适用于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布的设计、制造、验收等方面。

该标准要求对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布的纤维密度、线密度、纤维直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耐腐蚀性等进行测试和评估,同时还对质量控制的原则、方法进行了规定,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

除了上述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还有一些行业标准也涉及到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布。

例如,航空航天领域常用的军用标准GJB 2868-2012,该标准规定了航空航天用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布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使用环境等方面。

该标准要求对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布的纤维直径、线密度、表面密度、拉伸强度等进行测试和评估,以确保产品在特定环境下的可靠性和性能。

综上所述,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布相关的标准既包括国际标准,也包括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复合材料

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复合材料
生产工艺改进
针对PAN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能耗高、污染重等问题 ,研究者们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环保性。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分析
高性能化
未来PAN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将继续向高性能化方向发展, 以满足高端应用领域对材料性能的更高要求。
绿色环保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PAN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绿色生产 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包括采用环保原料、优化生 产工艺等。
耐疲劳性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良好 的耐疲劳性能,能够承受 长期的交变载荷作用。
热稳定性及耐候性评估
热稳定性
PAN基碳纤维在高温下能 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不 易发生热分解或氧化反应 。
耐候性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良好 的耐候性能,能够抵抗紫 外线、酸雨等自然环境的 侵蚀。
耐腐蚀性
由于碳纤维的化学稳定性 较高,因此它对于多种化 学物质都具有良好的耐腐 蚀性。
汽车工业领域应用
轻量化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比 强度高、比模量高等优点,是实 现汽车轻量化的理想材料,可用
于车身、底盘等结构件。
安全性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碰撞时能够吸收 大量能量,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舒适性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阻尼性 能,能够降低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振 动和噪音,提高乘坐舒适性。
体育器材领域应用
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复合 材料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原丝 制备、预氧化、碳化、石墨化 等步骤,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可 以得到不同性能的复合材料。
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复合 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体育 器材、建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 应用前景,如飞机结构件、汽 车轻量化部件、高性能运动器 材等。
02
CATALOGUE

聚丙烯腈碳纤维的制备过程

聚丙烯腈碳纤维的制备过程

聚丙烯腈碳纤维的制备过程嘿,你知道聚丙烯腈碳纤维吗?这可是个超级厉害的东西呢!今天我就来给你讲讲它是怎么制备出来的。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他就在一个研究碳纤维的实验室工作。

有一次我去他那儿参观,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对啥都好奇。

他就开始给我讲聚丙烯腈碳纤维的事儿。

聚丙烯腈碳纤维的制备啊,得从原料开始说起。

这原料聚丙烯腈,就像是盖房子的砖头一样重要。

它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白色粉末状的东西。

这原料可得精挑细选,要是质量不好,就像做菜用了坏的食材,后面再怎么努力都白搭。

那些生产聚丙烯腈的厂家就像是原料的把关者,得保证它的纯度啊、分子结构啥的都符合要求。

首先呢,要进行聚合反应。

这就好比是把很多小珠子串成一条长长的珠链。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各种化学物质参与进来,就像是一群小伙伴齐心协力来完成这个任务。

反应的条件也很重要,温度、压力这些就像是指挥小伙伴们干活的小队长,得控制得刚刚好。

要是温度太高了,就像一群人在炎热的太阳下干活,容易乱套,反应可能就进行得不好。

我当时就问小李:“这温度控制是不是超级难啊?”小李笑着说:“那可不,就像走钢丝一样,得小心翼翼的。

”聚合反应完成之后呢,就得到了聚丙烯腈的纺丝液。

这纺丝液啊,看起来有点像胶水,黏黏的。

接下来就是纺丝的过程啦。

想象一下,这纺丝液就像是从一个超级小的嘴巴里挤出来的面条一样。

只不过这个“嘴巴”是很精密的喷丝头。

从喷丝头出来的丝啊,细得不得了,就像头发丝儿一样,不,甚至比头发丝儿还细呢。

这时候,周围的环境也很关键。

得让这些丝在合适的氛围下凝固成型,就像小树苗需要合适的土壤和空气才能茁壮成长一样。

我又好奇地问小李:“这丝这么细,不会断吗?”小李说:“这你就不懂了吧,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措施来保证丝的强度。

就像我们保护小婴儿一样,得给它足够的呵护。

”这些丝被卷绕起来,就像是把长长的线绕在一个线轴上。

然后啊,就是预氧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神奇了。

预氧化就像是给这些丝来一次初步的变身。

聚丙烯腈和碳纤维(29页)

聚丙烯腈和碳纤维(29页)

碳化
(3) CO和C02的释放: 未被结合到梯形结构中的含氧基团被热解。
(4) HCN的释放: 小的芳构化片之间缩聚的副产物。
HC
I ◦
HZ H? H2 CN
N夕cI C HcH’
H C I HCN C
碳化
Logo
碳化
(5) N2的释放: HCN的释放影响收率,900-1 300ftC是脱氮高峰。
-CHa-CH* + R-SH CN
-CHz-CHa- + RS . CN
碳纤维的结构
碳原子结构最规 整排列的物质是 金刚石, 碳纤维 结构近乎石墨结 构, 比金刚石结 构规整性稍差
<_”Hrl
t H 64 ta ' I-,ຫໍສະໝຸດ *** _ <;■*

、二丫
^TYTT^
!
__
Logo
碳纤维的分类
最早问世 ,宇航咳 — 性材料
HHH HHH
iIII
乂 c/
IIII
石墨化
石墨化是固相碳化反应的继续,碳纤维中以氮为主的非碳元素几乎全 部溢 走,得到含碳量接近100%的石墨纤维。2200X: 时基本完成。
Logo
Logo
聚丙烯腈的合成
JI发: 别发釗及热分解,卢生初级t由裏。分解反应 連卒 敕仗,可技喇整个反应連卒。初级负由暮与单体 加成, 打开神类羊体的,形成n,生成羊体令由基> 并玫热。 C1本水商公句采用偶氬二异丁漪(AIBN)做J|发利,二 甲 泉正风CDMSOJ做泳利,换作安全,户品质黃 本。
CHa
偶合终止 -CHi-CH* + 'CH-CH?- -- CHa-CH- CH-CH2-

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复合材料

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复合材料

SGL 台塑集团
Aksa
Aldila
世界PAN碳纤维主要生产企业
全球主要企业PAN碳纤维产能
设计产能(吨)
东丽集团
东邦特耐克丝公司
小丝束
1K/3K/6K/ 12K/24K
三菱人造丝公司 台塑集团 赫氏公司 氰特工程材料公司
土耳其Aksa公司
印度Kemrock公司
产能合计
产量系数0.7
2009 17600 13500 7400 6150 4750 2000
▪ 2010年,中复神鹰碳纤维公司通过碳纤维及关键设备研发项目的国家级鉴 定,标志着我国成功实现碳纤维国产化和产业化,建成国内首台套规模最大、 技术成熟的千吨级生产线。
国内碳纤维研究学术机构及个人
1、杨玉良,科技部“973”计划“高性能碳纤维相关重大问题的基础研究” 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 2、徐樑华,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 工程学院副院长 2、余木火,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东华大学 研究院副院长
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情况
我国对碳纤维的研究起步较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国家 863计划、973计划等均对碳纤维研制进行了支持,但进展较缓慢, 产品严重依赖进口。
2000年以来,在以师昌绪院士为首的一批材料界前辈的大力 推动下,我国碳纤维研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国内科研院所和以 中国航天四院为代表的一大批企业的参与下,完成了高强中模碳纤 维和基本型高模高强纤维制备技术的攻关,今后的研发重点将围绕 超高强中模和更高性能的高模高强碳纤维制备技术展开。
其他性能
耐高温(2000℃ 以上),低热膨 胀系数,比热容 小,出色的抗热 冲击性,优秀的 抗腐蚀和抗辐射 性能。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发展简史及生产应用概述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发展简史及生产应用概述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发展简史及生产应用概述姓名:学院:学号:日期:目录引言 (5)一、碳纤维的发展史 (5)1.1碳纤维的先驱——斯旺和爱迪生 (5)1.2碳纤维的三大原料路线 (5)1.3聚丙烯腈碳纤维的发明者――近藤昭男 (6)1.4从日本东丽公司碳纤维发展历程看PAN基原丝的重要性 (6)1.5我国研制PAN基碳纤维的历程 (6)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概要 (7)2.1聚丙烯腈纤维的形态结构 (7)2.2聚丙烯腈纤维的性能特征 (7)2.3聚丙烯腈纤维的纺丝技术 (9)2.4聚丙烯腈基纤维的制备 (9)三、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生产工艺 (10)3.1基纤维—聚丙烯腈的生产工艺流程 (10)3.1.1聚丙烯腈共聚物的制备 (10)3.1.2聚丙烯腈纤维的纺丝与牵伸 (11)3.2PAN基碳纤维生产工艺流程 (11)3.3工艺设备的选配及布置 (12)四、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应用及相关标准 (14)4.1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主要应用 (14)4.1.1航空航天 (14)4.1.2文体和医疗用品 (14)4.1.3一般工业 (14)4.1.4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相关标准 (15)五、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制备成本构成分析及其控制 (15)5.1年产500T PAN基碳纤维生产成本构成及规模效益成本分析 (15)5.1.1PAN原丝生产成本构成 (16)5.1.2碳纤维生产成本构成 (16)5.1.3规模效益成本预测及分析 (16)5.2降低碳纤维生产成本控制措施的探讨 (18)5.2.1工艺改进,提高产品产量与品质 (18)5.2.2能源综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18)5.2.3生产设备国产化,降低一次性设备(固定资产)投入 (19)六、国内外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发展现状 (19)6.1国外PAN基碳纤维成产现状 (19)6.2全球碳纤维的发展态势 (20)6.3我国与世界PAN基碳纤维科研技术先进国家之间的比较 (20)6.3.1我国PAN基碳纤维的历程 (20)6.3.2东丽公司T300与国产GCF的性能对比 (21)参考文献 (23)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发展简史及生产应用概述摘要: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为人造合成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在航空航天、建筑、体育、汽车、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碳化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碳化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5.1聚丙烯腈纤维碳化碳化是聚丙烯腈纤维由有机高分子向无机碳结构转变的一个重要的工艺过程。

聚丙烯腈纤维的碳化一般由低温碳化和高温碳化两个工艺阶段组成,其中低温碳化的温度通常为300-1000℃,高温碳化的温度通常为1000-1600℃。

碳化是在高纯惰性气体保护下对PAN预氧化纤维作进一步高温处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PAN预氧化纤维中直链状分子和预氧化所形成的环状分子进一步交联、环化及缩聚,使形成的环化和芳香结构向二维芳香层状结构转变,N、H、O等含量逐渐减少,C含量增加,最终C含量达90%以上。

PAN纤维在预氧化过程形成的梯形结构经过低温和高温碳化后逐步转变为折叠的乱层石墨结构,同时纤维直径变细,密度提高,强度和模量大幅度提高。

最终碳纤维的性能与碳化工艺密切相关,其中最高处理温度对纤维强度模量等性能影响最大。

5.1.1 碳化工艺聚丙烯腈原丝经过预氧化后形成具有耐热梯形结构的不溶不熔的预氧化纤维,随后进入以高纯惰性气体(通常为氮气)保护的低温碳化和高温碳化炉中进行碳化处理。

在碳化阶段,影响最终碳纤维性能的主要工艺因素包括温度、时间和张力。

另外,由于在碳化阶段纤维碳含量由预氧化纤维的63%左右提高到90%以上,纤维发生大量的裂解反应,裂解废气的排放也对碳纤维的性能产生很大影响。

聚丙烯腈纤维的碳化一般由低温碳化和高温碳化两个部分组成,其中低温碳化温度一般为300-1000℃,高温碳化为1000-1600℃。

低温碳化一般在由3-6个逐渐升高的温度区间的低温碳化炉中进行,第一段起始温度一般为300-350℃,然后以100-200℃温度间隔逐渐提高到700-900℃。

低温碳化温度很少超过1000℃。

高温碳化则是在低温碳化之后进行,一般是在一个与低温碳化炉独立的高温碳化炉中进行,高温碳化炉由1-5个温区组成,通常中段温度最高,两端温度相对较低,起到维持中段高温的作用。

对于生产制备通用型碳纤维,最高碳化温度一般在1200-14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作者:黄夏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1年第09期
[摘要] 本文对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微观和宏观结构进行了阐述,以及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以及生产过程中纤维形态结构和化学结构的变化以及碳纤维的表面改性,并从纤维结构的特点上阐述了聚丙烯腈独特的应用。

[关键词]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结构性能制备应用
碳纤维是由有机纤维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是指纤维化学组成中碳元素占总质量90%以上的纤维。

碳纤维的微观结构类似人造石墨,是乱层石墨结构。

目前碳纤维的制备是利用现有的人造纤维或合成纤维,如PAN纤维、粘胶纤维等,经过预氧化热稳定后,再经炭化等工艺,间接制造具有一定性能的碳纤维,或者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纳米碳纤维或短碳纤维。

本文主要介绍以聚丙烯腈为前驱体制造的综合性能较好的碳纤维的结构性能,制备以及应用前景。

1、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结构
碳纤维中主要是石墨和过渡态两种形式,而过渡态碳包括无定形碳、乱层石墨结构和一些三维石墨结构。

1.1微观结构
构成碳纤维的基本结构是sp2型碳的原子条带组成,类似于石墨结构中的六元环网面但是在碳纤维中这样的二维面是不完整的,具有不规则的外形,带面内包含有空洞,原子错位等缺陷。

1.2宏观结构
普遍认为碳纤维是由平行于纤维轴的二维乱层石墨微晶组成,并具有晶相结构、非晶相结构和针状微孔。

在乱层石墨结构中,石墨层片是基本的结构单元,一般由数十张层片组成石墨微晶,由石墨微晶再组成原纤维,最后由原纤维组成碳纤维单丝。

1.3形态结构
PAN基碳纤维截面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可以看到原纤结构。

碳纤维的纵向表面有许多与纤维轴平行的不均匀沟纹,在截面上还有皮芯结构及纤维表层圆周取向结构。

2、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性能
碳纤维的比重轻、密度小具有超高强力与模量且纤维细而柔软具有很好的耐磨、耐疲劳、减震吸能等物理机械性能,化学性质稳定,耐酸、碱和盐腐蚀,可形成多孔表面活性、吸附性强的活性炭纤维。

纤维的热膨胀系数小,导热率高,不出现蓄能和过热且在高温下尺寸稳定性好,不燃,热分解温度为800℃,极限氧指数55并且具有优异的导电性,x射线透过性及电磁波遮蔽性。

纤维自身具有润滑性,不沾润在熔融金属中,可使其复合材料磨损率降低,生物相容性好,生理适应性强。

3、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
工艺流(如图)
3.1原丝的制备
将一定量的聚丙烯与少量共聚单体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和衣康酸等和一定量的二甲基亚砜,通过水相悬浮聚合、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或本体聚合在聚合釜中制得PAN聚合物。

得到的聚合物溶液经过脱除残余单体后即得聚丙烯腈纺丝原液,负压脱泡后进行湿法或干湿法纺丝,获得聚丙烯原丝,直径在12μm左右。

3.2原丝的预氧化
PAN纤维在200~300℃的空气中受张力加热,使丙烯腈的线性分子链转化成耐热的梯形结构,使得原丝在高温炭化时不熔不燃,保持纤维形态,帮助最后碳纤维的形成。

预氧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包括环化、脱氢及氧化反应,最后得到预氧化丝,直径在10μm左右。

反应过程:
环化反应:在热处理时,PAN分子间相邻氰基的加成反应,形成稳定性较高的梯形结构。

脱氢反应:未环化的聚合物或环化的杂环由于氧的作用发生脱氢反应,产生大量的水。

促使主链上双键形成,赋予主链更高的稳定性,使预氧化丝具有耐热性。

氧化反应:氧化脱氢的同时氧直接与预氧化丝结合生成羟基、羧基、羰基等。

3.3预氧化丝的碳化
预氧化丝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经350~1600℃的热处理采用多段式的升温速率在减压环境下进行,使纤维中的非碳原子被裂解出去,预氧化时形成的梯形大分子发生交联,转化为稠环结构。

纤维中的含碳量从60%增加到95%,形成一种由梯形六元环连接而成的乱层堆积石墨结构,最后得到碳纤维直径在6~7μm。

3.4石墨化处理
在氦气或氩气的保护下,碳纤维经过进一步高温处理,得到石墨纤维。

石墨化处理将碳纤维放入2500~3000℃的高温下,可得到含碳量在99%以上的更高模量碳纤维。

3.5碳纤维的表面处理
在碳纤维平面上C-C之间以非极性的共价键联接,比表面能很小,且碳呈平行堆积乱层结构,碳纤维性脆易断,不耐磨。

需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变碳纤维空洞与裂纹形貌,增加活性基团,从而增加物理吸附与化学键合的几率,改善与集体材料的界面粘接条件。

表面处理方法有高温热处理,化学氧化法和气相沉积法等。

4、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应用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一种极为有用的结构材料。

它不仅质轻、耐高温,而且有很高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4.1航空航天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比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比模量)、耐高温、可设计性强等一系列独特优点,是导弹、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雷达,等结构上不可或缺的战略材料。

4.2汽车构件
采用碳纤维材质将可改善车辆的燃料效能,并使二氧化碳排放减少30%。

碳纤维作为汽车材料,最大的优点是质量轻、强度大。

4.3体育用品
碳纤维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且比强度高可制得高强度的轻、薄的体育器材。

而且碳纤维复合材料兼具树脂基体和碳纤维的特性,其性能随基体材料和碳纤维特性的不同而变化,能够制备成符合各种要求的体育器材。

4.4建筑器材
碳纤维自重轻,强度高,耐久性好、抗腐蚀能力强,可耐酸、碱等化学品腐蚀,柔韧性佳,应变能力强,是桥梁加固和建筑物抗震补强的理想材料。

4.5风力发电叶片
使用碳纤维制作风力发电叶片代替以往的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制作的风力发电叶片,使材料不仅能满足尺寸上的要求更能达到刚度上的要求,提高的风力发电的效率,增加了风机的容量也减少了材料损耗带来的消耗。

5、总结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是一种性能优良具有超高比强度和比模量的纤维材料,以聚丙烯腈纤维做原丝制备的高性能碳纤维的制备工艺简单,是现阶段市场上碳纤维的主要制备方法。

高性能碳纤维由于具备高比强度与比模量主要用于增强材料,除此之外,碳纤维还具备一般碳材料的各种优良性能,如比重小,耐热、耐化学腐蚀、耐热冲击等。

在2000℃以上的高温惰性环境中,碳纤维是唯一强度不降低的材料。

因此,碳纤维的应用十分广泛,作为前途广阔的新型工业材料我们应该从碳纤维生产的各个环节加强研发,制备出具有更优异力学性能的碳纤维。


参考文献
[1]华中,李向山.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及结构[J].松辽学刊(自然科学报),1995,7(3):21-24
[2]张旺玺,王艳芝,王成国等.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工艺过程和纤维结构研究[J].化工科技,2001,9(5):12-15
[3]胡秀颖,王成国,王启芬等.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皮芯结构的形成与演变[N].材料导报,2010,24(9):71-74
[4]汪家铭.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发展与应用[J].化学工艺,2009,27(7):45-50
[5]陈蓉蓉,王莘蔚.聚丙烯腈基(PAN)碳纤维的性能应用及相关标准[J].中国纤检-纤维·广角,2010,6:75-79
作者简介:焦荣(1969—),女,重庆人,工程师,研究领域:电子信息技术及教育管理;陈良(1969—),男,重庆人,工学硕士,教授,研究领域:电子信息技术及教学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